蘇州園林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贊譽,稱頌園林設計者和匠師的藝術創造旨意,領略我國江南宅第園林建筑的風貌。
2.理解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以及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教學方法:
學習本文既要懂得本文在介紹說明方面的特點,尤應注意理解文中蘊含的旨意,領會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感情。注點講解2、4兩節。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 :同學們去過頤和園嗎?知道它是一座什么園林嗎?(它是北方的皇家園林)今天我們學習介紹江南宅第園林的名篇
作者介紹:葉圣陶,蘇州人,原名葉紹鈞,他對很熟悉,因此對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體會,本文是為攝影集寫的序,我們把它作為說明文來學習,它不是介紹蘇州某處園林的特色,而是說的總體特征來說的。
正音解詞
鑒賞(jiàn) 池沼(zhǎo) 軒榭(xuān)(xiè) 鏤空(lòu)
重巒疊障(luán)(zhàng) 丘壑(qiū)(hè) 嶙峋(lín)(xún)
回廊(láng) 薔薇(qiáng) 藤蘿(téng) 蔓延(màn)(yán)
庸俗(yōng) 斟酌(zhēn)(zhuó)
閱讀課文,劃分段落
(一)說明在園林藝術中的地位(總領全文)
(二)介紹的特色
(三)作者說明言猶未盡,之美妙處還有許多
課文分析
第一部分(按教參講解)
“標本”?(詞典中“標本,指保持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植、礦物等)
“標本”一詞很確切地說了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而這種評價正是作者自己通過親身感受所體會出的,確實是客觀的結論
第二部分
2節、作者到過的十幾處,那么設計的總體特征是什么呢?(見書)作者通過這句話總說了的共同點,也是貫穿全文的中心。特別是“圖畫”兩個字,貫穿全篇,文章從圖畫開始,又到圖畫終止,是介紹的線索
課文中四個“講究”,這里也是概括了下文所要作的分項說明(3、4、5、6節則分別說了)
“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第二次提到圖畫,“務必”、“無論…總是…”、“一切”、“決不”用肯定的語氣介紹了的特征,強調了共同點。
“如在圖畫中”這里引用游覽者的話來證實作者的評分,第三次提到“圖畫”。
3節、從這節開始分項說明的特點,那么這一節主要說明什么內容?(亭臺軒榭的布局特點在于講究自然之趣,符合“美術畫”的要求)
這節的內容照應了前面的哪句話?
(2節“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
這節開頭,作者通過什么方法突出布局特點的?
(以古代宮殿特點與比較,突出不講究對稱)
“好像故意避免”“這是為什么”這里是模仿某些游覽者在游覽時可能出現疑問的口吻,留下的一個懸念,以便突出下文的“要求自然之趣”。這樣寫,則要比直接敘述事物的特點,富有趣味。
“圖案畫”“美術畫”,是從圖畫的角度來說明布局特點,第四次提到“圖畫”。
4節、這節重點介紹了的什么特點?
(假山的堆疊和配合,給人置身山間的實感,池沼高低屈曲有自然感,有“入畫感)
與前文中哪里相照應?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作者為什么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是技術”?
(使人“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為什么會達到這種境界呢?
(因為設計者“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這種藝術也正是藝術家本身胸襟,修養等的體現。
文章后半部分介紹池沼,是分幾層寫的?(四層)
(1)“大多引用活水”說明水質佳,干凈。
(2)池面形狀不同,布置也就因池而異。
(3)池邊,高低屈曲,擺石種花略以點綴就自然有“畫”。
(4)池里,又是入畫的一景。)
作者介紹池沼時,只一個“活”字,就突出了池沼的特點。池沼水面有幾種?(兩種,一種寬敝,一種成河道)這可以說是池沼的不同點,那么相同點是什么?
(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這里突出池沼的自然之趣,是為了說明什么?
(“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這里照應了上文〈第2節〉總說的內容,第五次提到圖畫。
最后一句“……又是入畫的一景”,六提圖畫。
5節、說明了什么內容?
(花草樹木的配合)
照應了上文的哪里?(“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
“也著眼在畫意”文中第七次提到“圖畫”,說明了花草樹木映襯方面的圖畫美。
課文上段以“入畫的一景”結尾,本段又以“著眼在畫意”開始,“畫”字成了連接段與段和過渡的橋梁,不但省略了許多筆墨,還扣緊了中心,使段落連接更緊密。
“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說明了什么?(樹木花草錯落有致)而“錯落有致”符合自然美的原則,一扣“著眼在畫意”
“……相間……相間”與哪句相照應?
(“四季不感到寂莫”)二扣“著眼在畫意”
“沒有…沒有…”句式,從反面說明“著眼在畫意”
“一幅好畫”,八提“圖畫”
“滿眼的珠光寶氣”烘托什么氣氛?(園林的繁華氣氛)
全段緊扣“畫意”逐層說明,并且用了議論,說明這樣栽種的藝術效果。
6節、這一節說明了什么內容?
(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按教參講解
第二課時
的設計們在追求“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時,不但從大處著眼“講究……講究……講究……講究……”,而且也注意細小處,哪些細小處?
(角落,門和窗的雕鏤,建筑的顏色)
7節、這節的中心句是哪句?(第1句)
“……注意圖畫美”,九提“圖畫”
文章緊扣“角落”寫了幾處?(階砌旁邊、墻上、墻根)
緊扣“注意圖畫美”用了“栽”……蔓延著”“給補上”幾個詞,特別是“補”說明了匠師們善于注意圖畫美,使單調變為多彩。
這節最后一句照應哪一句?(中心句)
8節、找出中心句(首句)
“……是工藝美術的上品”,文章哪些內容緊扣“上品” 寫的?
(“工細而決不庸俗”,“簡樸而別具匠心”)
“高度的圖案美”園林布局是美術畫,門窗是圖案畫,十提“圖畫”
9節、通過什么方法說明的色彩特點?(比較)
“極少使用彩繪”,“極少”準確的限制,這正是與北京園林不同之處。
10節、結尾留有余地,給人回味。
(板書)
的寫作特色
一、說明內容緊扣特征。有很多特點,文中作者是抓住它的本質特征“圖畫美”予以說明的。而說園林,必不可少的要有亭臺軒榭,要有假山池沼,花草樹木……圖畫美的特點就要體現在這一亭一榭,一花一草,各個近景遠景之中。所以作者又重點說明了園林中能體現這一特征的四個方面: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因為這是構成園林的主體部分,所以作了詳細具體的說明。而園林角角落落的布置,門窗的雕琢,油漆彩繪的調配等,因為是次要部分,所以作者只概括、簡略說明其特征。
二、說明順序恰當而多變。1.由總到分。層與層之間有總分關系,如第二部分(第2—9節)的第一層是總括說明的特點,第二層是對第一層的特點分別進行說明。一段中有總分關系,如在說明假山池沼配合方面的特征時,先用一句話總說“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別從假山的堆疊、池沼的安排及假山池沼的配合進行說明。2.由大到小。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層是從園林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四個主要方面來說明的特征,這是全文的重點,是大處。而第三層是從園林角角落落的布置,門窗的雕琢,油漆彩繪的調配等細部,即小處來說明。3.由主到次。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層,由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到近景遠景的層次依次說來,這是從主到次的順序。
三、說明方法靈活多樣。1.作比較。如從花草樹木的映襯來說明的特征時,作者就用了比較的方法:“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這是因為“寶塔式”的修剪與“閱兵式”樣的栽種,從中國畫的審美觀點來看,是不足取的。
2.舉例子。如從花草樹木的映襯來說明的特征時,以古藤為例,形象地說明花、樹的藝術風采:“盤曲嶙峋”的枝干,這在圖畫中是常見的;開花時節“滿眼的珠光寶氣”,這賦予古藤以生機,烘托出了園林的繁華氣氛。此外,文中還使用了描摹、分類等說明方法。
四、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文中除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之外,還有描寫、議論等,如文章第五段中用“古老”、“盤曲嶙峋”、“滿眼的珠光寶氣”等來描寫園林中的藤蘿,說明了的樹木不講究整齊劃一,而講究自然、畫意。而文中的議論成分,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評價:“我覺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多少受到的影響。”這議論的句子,精煉而生動,意思也表達得充分、嚴密。
精段訓練
【精段】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①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②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a,講究假山池沼的b ,講究花草樹木的c,講究近景遠景的d。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③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頭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練習】
1.在文中①②③處依次填入的最恰當的一組詞是( B )
A.修建 一直 期望 B.修建 一致 唯愿
C.修建 一致 為使 D.修建 一直 唯愿
2.在文中a、b、c、d處依次填進的一組詞應是( D )
A.布局 映襯 層次 配合
B.布局 映襯 配合 層次
C.布局 配合 層次 映襯
D.布局 配合 映襯 層次
3.這段文字在課文中是總括性說明,其作用是( D )
A.概括的概貌
B.概括的修建情況
C.概括的分布情況
D.概括的總特點
4.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C )
A.下定義 B.分類別 C.打比方 D.作比較
5.文中概括總特征的一句是( )
A.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各各不同。
B.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C.唯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
D.設計中“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6.根據下面的釋意,在括號中填入恰當的詞語。
(1)花木的掩映襯托。( )
(2)出于自心的創新和裁斷。( )
(3)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 )
(4)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
7.文中“布局”的含義是指________。“層次”的含義是指___________。
8.這段文字幾次用到“圖畫”一詞,其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D 3.D 4.C 5.B
6.(1)映襯 (2)自出心裁 (3)敗筆 (4)因地制宜
7.“布局”指樹木花草的相互掩映襯托。“層次”指近景遠景所構成的景致和深度。
8.介紹的特征,強調的共同點。
語法·句子成分的搭配
句子成分的搭配
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實質上是語義搭配關系。句子成分的搭配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主語和謂語的搭配。
當主語和謂語都由比較復雜的短語充當,特別是當主語和謂語中包含幾項意義時,常常會因照應不周而產生搭配不當的毛病。例如:每當回憶起和他朝夕相處的那段日子,他那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誘的教導,又重新出現在我面前。
這句話的主語包含著兩項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謂語搭配,而“教導”只能聽見,不能看見,因此和謂語搭配不當。
(二)動詞和賓語的搭配。
動詞和賓語的搭配,毛病多出在以下兩種情況下:一種是賓語為一個復雜的短語,賓語中心誤離動詞較遠;另一種是當動詞不止一個,或者賓語包含著兩項以上的意思時,容易顧此失彼。例如:在會議期間,我們還參觀了長橋村自力更生解決飼料問題的經驗。
這個句子的賓語中心語“經驗”前頭有一個較長的定語,由于前后照應不周,使動詞“參觀”和賓語不能搭配,可以說“學習”什么“經驗”,但不能說“參觀”什么“經驗”。
(三)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
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包括定語、狀語與中心語的搭配。如果修飾得不合適,也會產生搭配不當的毛病。例如:自己有雙聰明能干的手,什么都可以造出來。
“能干”可以修飾“手”,但“聰明”不能修飾“手”。
【練習題】指出下邊句子中搭配不當的錯誤。
1.婦女們插的秧,又密又齊,又快又漂亮。( )
2.這些文章到處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3.各種讀書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支動人的歌聲。( )
4.今年這個縣的水稻生產,由于合理密植,加強管理,一般長勢良好。
5.《青春之歌》這部小說出色地塑造了共產黨盧嘉川、林紅等人的英雄事跡。
6.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和傾聽著這位老山英雄的報告。
【參考答案】
1.主謂搭配不當 2.動賓搭配不當 3.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4.主謂搭配不當 5.動賓搭配不當 6.動賓搭配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