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誰是最可愛的人
魏巍
訓練重點
一幾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二根據需要恰當運用詞語
預習提示
1950年6月 25日,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妄圖吞并朝鮮,進而侵略我國。同年10月 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同朝鮮人民并肩戰斗,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本文是作者隨軍赴朝采訪后寫的一篇通訊,發表在1951年4月的《人民日報》上。它真實而生動的表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還和偉大胸懷,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這份珍貴的歷史記錄,今天讀來仍使人獲得深深的教益。 通訊不同于消息。通訊允許作者有較充裕的時間搜集材料,從而選擇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同時作者還可以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把事實報道得更加生動形象,這篇通訊,在這兩方面都是極好的范例。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也許還有人心里隱隱約約地說:你說的就是那些“兵”嗎? 他們看來是很平凡、很簡單的哩,既看不出他們有什么高深的知識,又看不出他們有什么豐富的感情?墒,我要說,這是由于他跟我們的戰士接觸太少,還沒有了解我們的戰士: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讓我還是來說一段故事吧。
還是在二次戰役的時候,有一支志愿軍的部隊向敵后猛插,去切斷軍隅里敵人的逃路。當他們趕到書站堂時,逃敵也恰恰趕到那里,眼看就要從汽車路上開過去。這支部隊的先頭連就匆匆占領了汽車路邊一個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岡,阻住敵人。一場壯烈的搏斗就開始了。敵人為了逃命,用了32架飛機、10多輛坦克發起集團沖鋒,向這個連的陣地洶涌卷來,整個山頂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彈的火焰把這個陣地燒紅了。但是,勇士們在這煙與火的山岡上,高喊著口號,一次又一次把敵人打死在陣地前面。敵人的死尸像谷個子似的在山前堆滿了,血也把這山岡流紅了?墒菙橙诉是要拼死爭奪,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滅。這場激戰整整持續了8個小時。最后,勇士們的子彈打光了。蜂擁上來的敵人占領了山頭,把他們壓到山腳。飛機擲下的汽油彈把他們的身上燒著了火。這時候,勇士們是仍然不會后退的呀,他們把槍一摔,向敵人撲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著火苗,把敵人抱住,讓身的火,也把占領陣地的敵人燒死!瓝@個營的營長告訴我,戰后,這個連的陣地上,槍支完全摔碎了,機槍的零件扔得滿山都是。烈士們的遺體,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有一個戰士,他手里還緊握著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迸裂,涂了一地。另一個戰士,嘴里還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在掩埋烈士遺體的時候,由于他們兩手扣著,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斷了。......這個連雖然傷亡很大,他們卻打死了300多敵人,更重要的,他們使得我們部隊的主力趕上來,聚殲了敵人。
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斗----松骨峰戰斗,或者叫書堂站戰斗。假若需要立紀念碑的話,讓我把帶火撲敵和用刺刀跟敵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們的名字記下吧。他們的名字是:王金傳、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趙錫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張貴生、崔玉亮、李樹國。還有一個戰士,已經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讓我們的烈士們千載萬世永垂不朽吧!
這個營的營長向我敘說了以上的情形,他的聲調是緩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說在陣地上掩埋烈士的時候,他掉了眼淚。但是,他接著說:“你不要以為我是為他們傷心,不,我是為他們驕傲!我覺得我們的戰士太偉大了,太可愛了,我不能不被他們感動得掉下淚來!
朋友,當你聽到這段英雄事跡的時候,你的感情如何呢?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祖國有著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我們的戰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地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
在漢江北岸,我遇到一個青年戰士,他今年才21歲,名叫馬玉祥,是黑龍江青岡縣人。他長著一副微黑透紅的臉膛,高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不過因為他才從陣地上下來,顯得稍微疲勞些,眼里的紅絲還沒有退凈。他原來是炮兵連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陣哭聲驚醒了,出去一看,是一個朝鮮老媽媽坐在山岡上哭。原來她的房子被炸毀了,她在山里搭了個窩棚,窩棚又被炸毀了;貋,他馬上到連部要求調到步兵連去,正好步兵連也需要人,就批準了他。我說:“在炮兵連不是一樣打敵人嗎?”“那,不同!”他說,“離敵人越近,越覺著打得過癮,覺著打得解恨!”
在漢江北岸阻擊敵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從陣地上下來做飯。剛一進村,有幾架敵機襲過來,打了一陣機關炮,接著就扔下兩個大燃燒彈。有幾間房子著了火,火又盛,煙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這時候,他聽見煙火里有一個朝鮮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著,小孩子的哭聲還在屋里。他走到屋門口,屋門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經進不去人,門窗的紙已經燒著。小孩子的哭聲隨著那滾滾的濃煙傳出來,聽得真真切切。當他敘述到這里的時候,他說:“我能夠不進去嗎?”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國遇見這種情形,我能夠進去,那么,在朝鮮我就可以不進去嗎?朝鮮人民和我們祖國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我就踹開門,撲了進去。呀!滿屋子灰洞洞的煙,只能聽見小孩哭,看不見人。我的眼也睜不開,臉燙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著了火沒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亂摸。先摸到一個大人,拉了拉沒拉動;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著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著抱起來,跳出門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個小孩兒啊。他穿著小短褂兒,光著兩條小腿兒,小腿兒亂蹬著,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誰養活你哩!’這時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燒著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從那火門里鉆了進去。一拉那個大人,她哼了一聲,我就使勁往外拉,見她又不動。湊近一看,見她臉上流下來血已經胸前的白衣染紅了,眼睛已經閉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趕忙跳出門外,撲滅身上的火苗,抱起這個無父無母的孩子。……”
朋友,當你聽到這段事跡的時候,你的感覺又是如何呢?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最可愛的人嗎?
誰都知道,朝鮮戰場是艱苦些。但戰士們是怎樣想的呢?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說:“怎么能不覺得?我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里。”他把小勺子干脆放下,興奮地說,“就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么就做點什么!彼种噶酥釜M小潮濕的防空洞說,“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悶得慌哩,眼看著外面好好的太陽不能曬,光光的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這里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們就可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遛噠邊說話也行。只要能使人民等到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總結似的說,“我在這里流點血不算什么,吃這點苦又算什么哩!”我又問:“你想不想祖國?”他笑起來:“誰不想哩,說不想,那是假話,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國的老百姓問,‘我們托付給你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啦?’我怎么答對呢?我說‘朝鮮半邊紅半邊黑’,這算什么話呢?”我接著問:“你們經歷了這么多危險,吃了這么多苦,你們對祖國對朝鮮有什么要求嗎?”他候了一下,才回答我:“我們什么也不要。可是說心里話,----我這話可不一定恰當啊,我們是想要這么大的一個東西,……”他笑著,用手指比個銅銅子個兒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塊‘朝鮮解放紀念章’,我們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們的祖國去!
朋友們,用不著多舉例,你們已經可以了解我們的戰士是怎樣一種人,這種人有一種什么品質,他們 的靈魂多么地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馳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坐在辦公桌前開始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往孩子口里塞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一起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說:“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是這么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你一定會深深愛我們的戰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理解分析
一魏巍同志談他怎樣寫作本文時說:“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主題很久以來就在他腦
子里翻騰著,因為戰 士們的英雄氣魄、英雄事跡是這樣偉大,這樣感人,
所以他一直有表現這一主題的強烈愿望。但怎樣表
現這一主題呢?他認為最本質的東西,是對偉大祖國
的愛、對朝鮮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這種思想基礎上
產生的革命英雄主義。他曾從采訪所得的 100多個
生動事例中選了20多個例子來寫,但沒寫好,后來
只選了5個例子,最后寫成本文時又刪掉兩個,終于
取得成功。作者所談的這些情況為理解本文提供了
重要啟示。我們應當重視作者反復提煉的這3個事
例,認真研究分析。
1.準確復述文中3個事例的基本內容。
2.用簡要的語言分別概括一下,3個事例各表現了
志愿軍戰士怎樣的品質和精神。
3.具體分析這3個事例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4這3個事例是怎樣銜接起來的?作者為什么按這
樣的次序來安排?
二本文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即使是事實的記敘也飽
含感情,而在開頭3段和結尾兩段更集中的運用了
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細讀開頭和結尾部分,回答
問題:
1.具體說說這兩部分是怎樣前后呼應的。
2.這兩部分對于表現本文中心思想都是不可缺少
的,但作用不盡相同。具體說說它們各起了怎樣
的作用。
3.結合人稱、句式和語句的具體內容,體會這兩部
分是怎樣引起讀者共鳴的。有條理的說說你的理
解。
揣摩·運用
三怎樣使用采訪材料——是直接記述還是綜合敘述;
什么樣的內容用前一種寫法,什么樣的內容用后一
種寫法——是通訊寫作中需要仔細斟酌的問題。本
文的三個材料,在表達上各有什么特色?作者用不同
的表達方法桑寫,有什么好處?
四根據需要恰當運用詞語,這是使語言準確生動的重
要原則。本文有些修飾形容必不可少,有些動詞很有
表現力,因為它們恰當的服務于既定需要。試完成下
列詞語填空,然后具體說說課文中這些詞語對有關
內容的表現起了怎樣的作用。
正.當他們趕到書堂站時,逃敵也()趕到那里,
()就要從汽車路上開過去。這支部隊的先頭
連就()占領了()一個()(
)小山岡,阻住敵人。一場壯烈的搏斗就開始
了!麄山頂的上都被打翻了,汽油彈的火
焰把這個陣地燒紅了。
2.我能夠不進去嗎?我不能!……我就()開門,
()了進去……只是在地上()。先()著
一個大人,拉了拉沒拉動;又向大人的身后
(),才摸著小孩的腿,我就一把()著
()起來,()出門去。
五設問和反問都是常見的修辭方法。聯系上下文體會
下列句子哪些是設問,哪些是反問,哪些僅是一般的
疑問句而不是什么修辭方法,分別在括號里注明。然
后試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體會表達效果有什么不
同。
1.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
2.當你聽到這段英雄事跡的時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
3.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
4.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著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
5在炮兵連不是一樣打敵人嗎?()
6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
積累·聯想
六背誦課文前三段和最后兩段。
七凸閱讀自讀課本《哦,大海》中《英雄本色》一文,把
李玉安的事跡改寫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消息,自擬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