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頌》學習要點
《雷電頌》
關于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又名郭鼎堂。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 郭沫若出生在一個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學日本,先學醫,后從文。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
郭沫若是南方長江流域楚文化孕育出來的偉大學者和詩人。他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一輩子都與楚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深層聯系。而楚文化則是一個巨大的魅力無窮的遠古文化原型,對郭沫若的精神個性給予了深刻的影響和發展的基礎。在郭沫若著作譜系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與楚文化相關的:詩集《女神》、《星空》,劇作《屈原》,還有幾乎延續了半個世紀的楚辭研究活動的學術論集《屈原研究》,都可以視為對楚文化這一巨型文化原型的一再反顧和多重審視。
1942年1月,郭沫若繼《棠棣之花》之后,以10天時間完成了他的杰作《屈原》。《屈原》取材于戰國時代詩人屈原的事跡,但劇本并未拘泥于實事,而是把屈原與楚懷王為首的統治集團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內,以南后對屈原的引誘不成,陰謀陷害為主線,以屈原的弟子宋玉變節攀附權貴,而侍女嬋娟卻代屈原誤飲毒酒而死為陪襯,生動地表現出偉大詩人憂國憂民、不畏強暴、磊落堅貞、大義凜然的崇高品質。屈原在暴風雨中的悲憤呼號"雷電頌",作為"道義美的化身"和"詩的魂"的嬋娟之死,控訴了舊中國的黑暗,道出了廣大人民的心聲,引起當時觀眾的強烈共鳴,這是中國話劇史上的光輝一頁。
時代背景:
1941年,郭沫若先生在周恩來同志直接指示下,在國民黨黑暗統治中心重慶,接連寫下六大歷史劇,以此為武器,配合黨向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猛烈的斗爭。這六大歷史劇借古諷今,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是反對投降、反對專制、反對分裂,堅持抗戰、堅持民主、堅持團結,其中以《屈原》為最有名。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對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實行特務統治,制造皖南事變的罪行,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著憤怒,因而我便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的時代里去了。換句話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征我們當前的時代。"
屈原
屈 原(約前339-約前285)名平,戰國時楚人,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他出身貴族,博聞強記,明治道,嫻辭令,官至左徒(職位僅次于令尹),入則"圖議國事",出則"應對諸侯",深得楚懷王信任。時秦楚爭霸,"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斗爭異常激烈。屈原主張明法度,任賢能,聯齊以抗秦。曾兩度奉命出使齊國,推動了合縱聯盟的形成,但屈原的聯齊抗秦的政治路線遭到楚國保守勢力子蘭、靳尚等人的詆毀和破壞,因而被懷王所疏遠。懷王貪而輕信,誤中秦人"絕齊得地"的詭計,憤而與秦戰,兵敗地削,終于錯誤地放棄聯齊政策,受騙入秦,客死異邦,這使屈原受到極沉重的打擊。頃襄王立,子蘭為令尹,對秦采取妥協投降政策,加緊迫害屈原,策動上官大夫進讒襄王,結果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蠻荒,一斥不復,長期的政治斗爭至此全告失敗。詩人受盡打擊迫害,竄逐流浪,始終眷戀祖國,在此期間,先后寫成了許多激情滿懷的詩篇。屈原痛恨奸佞之壅君誤國,目諸國事日非,悲憤絕望,遂投汨羅江自盡,結束了"正道直行忠而被謗"的一生。
學習重點:
1、了解:歷史劇《屈原》的故事梗概。
2、了解:戲劇作品通過戲劇沖突、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方法――壯美的"雷電頌"把屈原光輝品格高揚至電閃雷鳴的境地。在學習這首千古絕唱的作品中,注意多欣賞聲像素材,入情入景,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從而較好地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3、理解:作者把"五四"時期那種狂烈的個人情感投射于歷史人物屈原身上:
(1)他呼喚著咆哮的風,去"吹掉這比鐵還沉重的眼前的黑暗";
(2)他呼喚著轟隆隆的雷,把他載到"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的地方去;
(3)他呼喚著閃電,要把閃電作為他心中無形的長劍,"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4)他呼喚著在黑暗中咆哮著、閃耀著的一切的一切,"發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4、作者運用了擬人兼呼告、疊句、反復、比喻、排比、對偶、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和短促有力的句子,充分表達了感情,增強了氣勢。學習本文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
5、郭沫若以詩人之心體悟詩人屈原的精神,他渴望"這熊熊地燃燒著的生命",為祖國為人民"迸射出光明"!然而,究其實際而言,這種昂揚向上情緒也是屈原斗爭精神不屈不撓的集中體現。
一、掌握如下詞語。
睥睨(pì nì):眼睛余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咆哮(xiào):水的轟鳴,人或獸的怒吼。
詭譎(guǐ jué):詭詐,狡詐。
瘦削(xuē):形容形體或臉很瘦,像是被削過的樣子。
非難(nàn):指摘和責問。
潸然(shān):流淚的樣子。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立。
俄頃:不久,不一會兒。
收攬:收買拉攏。
口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
故步自封: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故步:老步子;封,限制。
嘩眾取寵:說話迎合群眾心理,以博取眾人的夸獎和歡心。
二、文章結構:
第一層: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這一層是屈原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
第二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毀滅,毀滅,毀滅呀!"這一層是借指神鬼偶像來怒斥、詛咒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三、文章的象征意義:
首先,作者以雷雨前后的沉悶、黑暗象征國民黨的統治。作者借屈原之口控訴這"暗無天日"、"比鐵還沉重的黑暗"現實。這就形象地說明了當時迫切需要進行一場革命,以掃除黑暗勢力。
其次,作者又以大自然中威力無窮的風雨雷電象征雷霆萬鈞、勢不可擋的人民革命,也象征了作者堅強的斗爭決心。這里的雷電和人同化了,它既是屈原的化身,又是作者的化身,也是人民的化身。這種戰斗的、追求的、渴望的感情正是處于國統區高壓下人民的感情。
四、經典臺詞選錄:
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都睡著了,都沉在夢里,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
盡管你是怎樣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們從夢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轉來,不能吹掉這比鐵還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塵,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動一些花草樹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長江,使那東海,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聲咆哮呵!
中 考 解 析
(甘肅省)閱讀《出師表》選段,完成文后問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舉國,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釋"由是感激"的"是"字所指代的內容的句子。
答:
2.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師"的戰略目標是哪一項?( )
A.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B.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D.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3.選出與"故五月渡瀘"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
A.桓侯故使人問之
B.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C.既克,公問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4.選出加紅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臨崩寄臣以大事
B.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恐托付不效,以傷稱帝之明
C. 遂許先帝以驅馳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D.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 以彰其咎
5.文中加紅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試作簡要分析。
答:
【考點】:閱讀文言文的綜合能力。
【分析】:
1.本題考查對選文內容的理解。"由是感激"的"是"為代詞,所指代內容的意思是:先帝不認為我出身低微,見識短淺,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探望我,向我詢問當前的大事。
2.本題考查對選文內容的理解。答案為C項。諸葛亮指出"出師"的戰略目標是: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3.本題考查對選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答案為D項。例句"故五月渡瀘"與D項"彼竭我盈,故克之"中的"故"都是"所以"的意思。A項"桓侯故使人問之"中的"故"是"特意",B項"而兩狼之并驅如故"中"故"的意思是"舊,原來",C項"既克,公問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
4.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的分析。答案為D項。其中的兩個"以"字的含義和用法相同,都是連詞,可以翻譯為"來"。
5.本題考查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包含著創業艱難的思想,表達了諸葛亮效忠劉備父子的感情。
- 雷電頌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初步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劇本主要靠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體會表達效果。能力目標培養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1.指導學生誦讀,體味文章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 《雷電頌》藝術三美(精選15篇)
《雷電頌》藝術三美224500江蘇濱海三中江虹陸可愛郭沫若的《雷電頌》是一篇一首激動人心的抒情散文詩,倍受人們喜愛。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具有高超的藝術性,魅力無窮。一是瑰麗奇特的想像美。...
- 《雷電頌》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初步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一—劇本主要靠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體會表達效果。能力目標 培養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1, 指導學生誦讀,體味文章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 雷 電 頌(精選13篇)
屈原(向風及雷電)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都睡著了,都沉在夢里,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了,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
- 雷電頌(精選15篇)
教學內容:雷電頌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性格。2、了解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體會表達效果。3、培養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教學重難點: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思想感情,增強氣勢。...
- 雷電頌 教學設計(精選9篇)
《雷電頌》教學設計重慶市兼善中學張春艷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誦讀,注意語氣、語調,在誦讀中把握人物內心情感及性格。2、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3、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 《雷電頌》表格教案(精選16篇)
07 《雷電頌》課 題雷電頌執教: 蔡合良時間: 年 月 日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指導學生誦讀,注意語氣、語調,在誦讀中把握人物內心情感及性格。2、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 屈原《雷電頌》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福建順昌埔上中學 陳冬枝教學目標1、了解《屈原》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情況以及《雷電頌》在《屈原》中的地位。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2、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3、體會象征含義。...
- 《雷電頌》教案(通用12篇)
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3、培養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 《雷電頌》(精選12篇)
教學內容:雷電頌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性格。2、了解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體會表達效果。3、培養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教學重難點: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思想感情,增強氣勢。...
- 《雷電頌》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 3、培養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 《雷電頌》藝術三美(通用17篇)
《雷電頌》藝術三美224500江蘇濱海三中江虹陸可愛郭沫若的《雷電頌》是一篇一首激動人心的抒情散文詩,倍受人們喜愛。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具有高超的藝術性,魅力無窮。一是瑰麗奇特的想像美。...
- 雷 電 頌(通用12篇)
屈原(向風及雷電)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都睡著了,都沉在夢里,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了,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
- 《雷電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開想像,達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發戰斗激。2、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難點】1、運用多種修辭方法,表達思想感情,增強氣勢。...
- 雷電頌
郭沫若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征展開想象,達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發了戰斗的激情。 2、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運用象征的表現手法。...
-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