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通用12篇)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發布時間:2022-11-07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通用12篇)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常見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3)初步培養學生的電學實驗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開關在電路中不同位置時的控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實驗的方法探究串、并聯電路的區別,并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2)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并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2)通過例舉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串、并聯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3)使學生得到安全用電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實驗器材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初中物理電學磁性元件一套,1.5v干電池60節,2.5v的小燈泡(燈座)60個,開關60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1.復習常見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出示一長串小彩燈,并接通電源使它發光。

  3.多媒體放映家庭照明電路中用電器工作情況。

  4.激趣引入新課。

  1.練習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觀察小彩燈的發光情況。

  3.思考小彩燈及家用電路元件的連接。

  4.討論提問。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通過觀察小彩燈的發光現象及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激發學生學習強烈的求知欲。

  

  

  串聯和并聯電路

  1.強調電學安全操作要領,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

  2.介紹常見實驗器材。

  3.問題:你能否選用一些器材使一盞燈亮?

  4.學生在黑板上連通電路使燈泡發光后,要求全體學生畫出電路圖。

  5.提問:如果給你兩盞燈和一個電源,你能同時使兩燈都發光嗎?有幾種接法?

  6.利用多媒體進行分析、歸納。

  1.牢記電學安全操作要領。

  2.認識各種器材。

  3.學生上臺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連接電路,使燈泡發光。

  4.畫電路圖。

  5.學生動手、動腦,相互討論,然后畫出電路圖,再連接實物圖。

  6.設計由3盞燈組成的電路圖。

  1.樹立安全用電意識。

  2.能認識常見的元件。

  3.培養學生初步的電學實驗的操作技能。

  4.初步練習根據實物圖畫簡單的電路圖。

  5.初步練習簡單的電路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相互協作的情感態度,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6.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1.在學會連接串、并聯電路后,引導學生對照實際電路,觀察比較在不同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方式、電流路徑、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師生共同對各組匯報的問題進行初步的評價和篩選,確定部分合理的問題進行探究。

  3.要求各組學生將設計好的實驗方案畫好電路圖。

  4.學生連接電路,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學生注意觀察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師準備視頻展示臺。

  6.師生共同分析歸納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并板書結論。

  1.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2.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學生自行確定探究的方向。

  3.學生分組討論后畫出電路圖。

  4.按照電路圖沿著一定的順序連接好電路,并進行實驗。

  5.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同時也分享其他同學的成果,彌補自己的不足。

  6.學生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實驗驗證。

  1.培養學生善于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膽量。

  2.學習制定簡單的實驗方案,體驗對所探究問題的合理性進行篩選的過程。并培養學生在相互交流過程中,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3.鞏固電路圖的畫法。

  4.再次練習實際電路的接法,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5.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獨立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并使他們的綜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并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使他們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1.多媒體播放:夜晚的路燈,滿天星彩燈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裝飾彩燈。

  2.多媒體投影電路圖:a b c d 這四個電路哪個是串聯電路,哪是并聯電路?為什么?

  3.問題:比較串、并聯電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討論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看法可進行辯論。

  2.學生獨立分析并回答。

  3.個別回答,相互補充。

  通過觀察五彩繽紛的燈的世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能產生美的感覺,從而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2.再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討論,加強對所學知識鞏固。

  小結和練習

  1.讓學生談談對本節課的收獲。

  2.思考題

  1.學生自我總結。

  2.完成思考題。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5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案

  2.4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年   月    日

  課 題

  §2.4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式,掌握串并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特點。 2、掌握電組的串并聯的計算。 3、知道常用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電流表g(表頭)改裝而成的。 4、了解電流表(表頭)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 5、理解表頭改裝成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原理,會求分壓電阻和分流電阻的阻值。 (二)過程與方法 知道常用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電流表改裝而成的。通過分壓電阻和分流電阻阻值的計算,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關心實際問題,有志于把所學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電組的串并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表頭g改裝成大量程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原理,并會計算分壓電阻和分流電阻。 教 學 方 法 講授、討論、練習 教  學 手 段      投影片、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教學活動 (一)引入新課 教師:在初中我們已經學過有關串聯和并聯的知識,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研究串并聯電路中各部分的電流、電壓及電阻的關系。 (二)進行新課 1、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 教師:(投影)教材圖2.4-1和圖2.4-2(如圖所示)

  引導學生推導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學生閱讀教材,進行推導: (1)在恒定電流的電路中各出電荷的分布是穩定的,因此,在相等時間內,通過串聯電路各部分的電荷量必須相等,故有串聯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即

  (2)在并聯電路中,要保持電路各處電荷量分布穩定不變,相同時間內流過干路0點的電荷量必須等于各支路1、2、3各點的電荷量之和。因此,串聯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

  2、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 教師: 在圖2.4-1中,用 、 、 、 分別表示電路中1、2、3各點的電勢,用 、 、 、 分別表示0與1、1與2、2與3、0與3的電勢差。引導學生推導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學生閱讀教材,進行推導: (1)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即

  + + = (2)并聯電路的總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等。用u1、u2、u3代表圖2.4-2中三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即有

  = = = 3、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教師活動:(投影)教材圖2.4-3和圖2.4-4(如圖所示)

  引導學生推導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阻規律。 學生閱讀教材,進行推導: (1)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即

  對于多個電阻的串聯

  (2)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即

  對于多個電阻的串聯

  思考與討論:(1)n個相同的電阻r0并聯,總電阻等于多少? (2)若干不同的電阻并聯,總電阻與其中最小的電阻的大小關系如何? 4、電壓表和電流表 學生:請問:利用表頭能夠測量的最大電流和最大電壓分別是多大?教師:常用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電流表g(表頭)改裝而成的。(投影)利用多媒體介紹表頭的滿偏電流ig、內阻rg和滿偏電壓ug。(1)滿偏電流ig 表頭的線圈準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很小,一般不超過幾十微安到幾毫安,這個電流值叫表頭的滿偏電流,用ig表示。滿偏電流ig:表頭指針偏轉到最大刻度時的電流。[說明]如果通過表頭的電流超過滿偏電流ig,不但指針指不出示數,表頭還可能被燒壞。(2)表頭的內阻rg 表頭的線圈電阻一般為幾歐到幾百歐,這個電阻值叫做表頭的內阻,用rg表示。內阻rg:表頭線圈的電阻叫做表頭的內阻。[說明]每個表頭都有它的滿偏電流ig和內阻rg,rg和ig是表頭的兩個重要參數。教師:同學們能不能根據ig、rg概括出什么叫做滿偏電壓?學生:表頭通過滿偏電流時,加在它兩端的電壓,這個電壓值叫滿偏電壓,用ug表示。教師:滿偏電流ig、內阻rg、滿偏電壓ug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可知:ug=igrg 小結:表頭g的滿偏電壓ug和滿偏電流ig一般都比較小,測量較大的電壓和較大的電流時,需要把小量程的表頭g加以改裝。(投影)例1 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

  (投影)例2 電流表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

  (三)課堂總結、點評 教師活動: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總結,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總結,然后請同學評價黑板上的小結內容。學生活動:認真總結概括本節內容,并把自己這節課的體會寫下來、比較黑板上的小結和自己的小結,看誰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點評:總結課堂內容,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教師要放開,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允許內容的順序不同,從而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框架。 (四)實例探究 ☆表頭(g)改裝成雙量程電流表 【例1】如圖所示,有一個表頭g,滿偏電流ig=500 ma,內阻rg=200 ω,用它改裝為有1 a和10 a兩種量程的電流表,求r1、r2的阻值各為多大?解析:當公共端與1 a端接入電路時,量程為i1=1 a,當公共端與10 a端接入電路時,量程為i2=10 a。當公共端與1 a端接入被測電路時,電阻r1和r2串聯,再與表頭內阻rg并聯。由并聯電路中的電流分配關系可得:r1+r2= rg 代入ig、i、rg的數值得r1+r2=200 ω           ① 當公共端與10 a端接入被測電路時,電阻r1與表頭支路的電阻rg+r2并聯。由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 ig(rg+r2)=(i2-ig)r1 代入ig、i2、rg的數值,可得 r2+200 ω=19 r1                                                                                        ② 由①②解得        r1=20 ω, r2=180 ω [說明]對于i1=1 a的量程,g是它的表頭,對于i2=10 a的量程,g與r2串聯后相當于它的表頭. ☆表頭(g)改裝成雙量程電壓表 【例2】如圖所示,有一個表頭g,滿偏電流為ig=1 ma,內阻rg= 100 ω,用它改裝為有5 v和50 v兩種量程的電壓表,求r1、r2的阻值各為多大?答案:r1=4.9 kω,r2=49.9 kω 解析:當公共端與5 v端接入被測電路時,量程為u1=5 v,當公共端與50 v端接入被測電路時,量程為u2=50 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分配關系可知: r1= ω=4900 ω=4.9 kω r2= =49900 ω=49.9 kω

  學 生 活 動

  作   業 書面完成p22“問題與練習”第4、5題;思考并回答其他小題。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后 記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8

  第六節

  (一)教學目的

  1.理解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具

  演示用:電池阻,小燈泡,開關,導線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1)出示課件中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利用投影儀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請同學畫課件中的電路圖1。

  (4)找出示例圖2中幾個電路圖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結:在示例圖2所示的三個電路中,圖甲不應將燈泡畫在拐角處;圖乙的開關符號應為小圓圈,不是黑點;圖丙電路的導線沒有接在電路元件上,形成了斷路。

  2.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在圖1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合上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

  (3)下面是幾位同學所畫的電路圖

  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樣將L1、L2連接起來的呢?

  分析:圖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這個電路里有三盞燈,燈L3應怎樣連入電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這幾個用電器在連接上有什么特點?是將它們逐個順次地連接起來,就像串糖葫蘆一樣。

  圖乙的連接方法與圖甲有什么不同?--開關S的位置不同。那么這兩個燈還是逐個順次連接嗎?-- 是。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有無影響?我們一會再來討論。

  再來看看圖丙的連接方法與圖甲、圖乙是否相同?圖丙是把兩個燈并列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我們把這兩點分別叫做A和B。當合上開關S后,電路中的電流從A點分開,到B點匯合。想想看,若有三盞燈,燈L3應接在哪?(AB兩點間)

  3.進行新課

  (1)串聯和并聯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

  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把圖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你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②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有人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你能否設計個實驗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出示例圖中,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

  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下面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分析:甲電路為短路,電路中雖有用電器但沒有接入電路。乙電路中L2沒有接入電路中,造成L2部分斷路。丙電路雖然連接對了,但由于導線交叉易造成混亂。在一個實際電路中,導線是可以交叉的,但我們畫電路連接圖時,為清楚起見,應盡量避免導線交叉。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L1、L2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A、B。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②討論章末習題第5題。

  4.小結

  (1) 串、并聯電路的概念。

  (2) 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3) 串、并聯電路的應用。

  5.布置作業 

  (1)完成課本上節練習。

  (2)完成課本上章末習題1、2、3。

  6.板書(略)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9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根據電路畫出串、并聯電路圖;

  3.會根據電路圖模擬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4.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規范和技能。

  (二)教具

  6伏電池組,2.5伏小燈泡3個(帶燈座),電鈴一只,單刀單擲開

  關3個,絕緣導線10根;自制電路示教極(板上固定有12個接線柱,如圖1所示)。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教師:我這里有一些電路元件(出示準備的元件),請同學們準備好,分別到黑板前來畫出一個元件的符號(教師順次一個個地出示元件,同時指定幾個學生分別把符號畫于黑板右側)。

  2.新課教學

  教師:這節課我們將要用這些元件連成兩種常用的基本電路,即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弄清它們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

  板書: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師:現在我們要把�只電燈泡、一只電鈴、一個開關和電源組成電路,使得開關斷開時,燈不亮、鈴不響,開關閉合時燈亮鈴響。(教師根據圖2按照連接電路的規范在示教板圖1上用接線柱l-8組成串聯電路,但圖2先不板畫出來,接著演示電路的效果。)

  教師:這個電路實現了我們預期的效果。現在請大家對照實際電路把它的電路圖畫出來(可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巡視檢查和評論學生所繪電路圖。

  教師:我們看到,這些元件是一個接一個地順次連接在電路中的(配以手勢)。像這樣的電路叫串聯電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怎樣流過電路中各個元件的呢?(請一名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板畫的電路圖上標出電流的流向,然后指導學生看本節課文第一段。教師板書概括。)

  板書:串聯電路連接特點:各元件逐個順次接人電路。電流特點:電流無分支。

  (在板書“電流無分支”時,教師同時口述;就是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

  教師:像剛才這樣用一個開關使電燈、電鈴同時通、斷電的效果只有用串聯電路才能實現嗎?能想出另一種接法的電路嗎?請大家議一下,畫出電路圖來。思考時,可以參考課文上的電路圖。(學生在議論時,教師按圖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時指定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他設計的電路,教師做必要的修正。)

  教師:現在我們按照大家的設計連接電路,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們先在電路圖中把電流的流向標出來(教師標出)。下節課大家將要親自連接電路的實驗,請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順序連接電路的(教師按規范操作的“六字訣”連接電路,一邊連一邊對操作順序和注意點作出說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師:大家看看,這個電路跟串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有什么不同?請大家閱讀課文第二段對照總結。(學生讀書,教師板書標題,內容暫不寫。)讓一位學生回答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的特點。(根據學生回答:訂正后板書內容)

  板書:并聯電路

  連接特點:元件并列在電流分支處。電流特點:電流有分支,干路電流分成幾部分分別流經各元件。

  教師:大家對比一下我們剛才的電路和課本圖4-12的電路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讓一個學生回答)圖中用了三個開關,不有些浪費嗎?學生議論,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回答后,作出下面的概括:并聯電路可以通過各支路的開關分別控制各支路上的用電器,一個支路的通斷不會影響另一支路的通、斷。這是并聯電路特有的優點。在不要求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聯電路。大家聯系課本圖4-14,觀察我們教室內的照明電路,看看各燈是否是并聯的?(指導學生觀察)回家去打開電冰箱看看,冰箱內的照明燈與壓縮機是否一定會同時通斷電?課本中電冰箱內部的電路圖畫得對不對?為什么?

  并聯電路廣泛用于家庭電路和工業電路,就是因為實際中經常要求各用電器能獨立通斷,互不干擾。但是,對只要求各用電器同時通斷的場合,采用串聯電路可以節省開關,課本圖4-21所示的節日的彩燈就是這種情形。(引導學生觀察圖4-21)。

  3.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串聯和并聯這兩種基本電路,大家復習時一是要注意掌握兩種電路的結構特點和電流特點,二是要注意電路圖跟實物連接圖的對應關系,做到看到實物圖能畫出它的電路圖,能根據電路圖將有關元件連成要求的電路。剛才我們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可以概括為下面的“六字訣”。

  板書: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標→識→查→連→查→通。教師:今天作業 時,先在作業 本上做模擬練習,為下節課做實驗做好準備。

  4.布置作業 (參看課本“電路”一章習題第1、2、3、4題)

  (1)找一個手電筒,把它的后蓋打開觀察,了解開關閉合時電流的通路,并畫出電路圖。

  (2)畫出圖4所示的電路的電路圖。

  (3)按照圖5甲所示的電路囪,將圖5乙中各個元件連接起來(用鉛筆線表示連接導線)。

  (四)設想、體會

  l.本教案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學同時實現下列效果。

  (I)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在串聯電路教學中,由于學生尚缺乏相關的知識基礎,因此采取教師引導、講解、示范的辦法,先提出對電路功能的要求,教師連出一個電路,實現了這一要求。隨即動員學生根據演示電路,畫出電路圖。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要求學生運用在串聯電路中獲得的關于電路效果與電路結構間的聯系的認識,參考課本的并聯電路圖設計能使燈、鈴同時工作的并聯電路圖,并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上電路在功能上的差別。在串聯電路教學中,著重于對電路的結構和特性的認識,并通過教師的操作示范暗含著連接電路的技能傳授。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明白向學生提出認識電路特點和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規范兩個學習目標,并在教學過程 中把規范操作的示范和操作順序要點的說明結合在一起。在小結電路的特點的同時,側重于電路連接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小結。在設計演示電路時,注意與課本的電路結構有所差別,不依樣畫葫蘆,給學生以更多的觀察、思考、獨立辨別的機會,以得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演示并聯電路時,只用一個開關,使燈、鈴同時工作,不僅與課本電路有所差別,而且簡化了電路,便于學生抓住并聯電路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暗含了防止學生可能產生的“只有串聯才能使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片面認識)。

  (2)創造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的機會,保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提高教學效益。在復習舊課時,就動員學生板畫元件符號圖,在串、并聯電路的教學中,都是從要求電路實現特定的功能的角度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中的電路的結構或功能的差別,讓學生看課文第一、二段,并提出小結的要求等,都是為使學生能把觀察、閱讀與思考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措施。

  (3)使本課學習的承上啟下作用在教學中得到體現。要求學生畫元件符號和電路圖,是為了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知識于本課的學習;把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傳授作為一個教學目標 ,是為下節課的學生實驗打下較好的基礎。

  2.突出重點知識,處理好一般知識。由于學生對實際電路的感性和理性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本教案對家庭電路和彩燈電路,按教材的編寫意圖,采取模糊處理的辦法。既要涉及這些電路,把串、并電路與生活生產實際聯系起來,又不去追究實際細節,把教學的多數時間用于學習基礎知識技能上。要注意,課本圖4-14的實物電路和電路圖并不�一對應。課堂上沒有時間,也不可能(也不要求)讓全體學生詳細弄清楚。只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課外去分析,個別解決。

  3.執行本教案時,只要安排緊湊,控制得當,可以順利完成。若余有2�3分鐘時間,可以在小結時對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的“六字訣”中的“兩查”的必要性作出演示:利用已連好的并聯電路,閉合好開關。用一段0.5~IA的保險絲與一根絕緣導線的一端接在一起后,用它去使電燈短路,發現保險絲熔斷冒火花。以此說明在連接電路前應先查開關是否斷開了,以及連好電路后要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的必要性。若時間無富余,此演示可移到下節學生實驗時,復習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時做。至于所演示的現象屬于短路,則根據學生實際,可講也可留到以后再講。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六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10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教具

  磁性黑板,投影儀及畫有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膠片,電池阻,小燈泡,開關,導線,投影膠片數張(上面可事先印好電路元件,為畫電路連接圖備用)。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l)用磁性黑板上如圖1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請同學畫圖1的電路圖。

  (4)找出圖2中幾個電路圖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結:在圖2所示的三個電路中,圖甲不應將燈泡畫在拐角上;圖乙開關應為小圓圈,不是黑點;圖丙電路的導線沒有接在電路元件上,形成了斷路。

  2.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在圖1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合上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板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下面是幾位同學所畫的電路圖

  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樣將Ll、L2。連接起來的呢?

  分析:圖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這個電路里有三盞燈,燈L3。應怎樣連入電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這幾個用電器在連接上有什么特點?是將它們逐個順次地連接起來,就像串糖葫蘆一樣。

  圖乙的連接方法與圖甲有什么不同?��開關S的位置不同。那么這兩個燈還是逐個順次連接嗎?��是。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有無影響?我們一會再來討論。

  再來看看圖丙的連接方法與圖甲、圖乙是否相同?圖丙是把兩個燈并列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我們把這兩點分別叫做A和B(圖4)。當合上開關S后,電路中的電流從A點分開,到B點匯合。想想看,若有三盞燈,燈L3。應接在哪?(AB兩點間)

  3.進行新課

  (1)串聯和并聯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5(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

  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5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提問:你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②調換開關S的位置,觀察兩燈的發光情況?

  提問: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有人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你能否設計個實驗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練習1圖中的筆跡用溫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下面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分析:甲電路為短路,電路中雖有用電器但沒有接入電路。乙電路中L2沒有接入電路中,造成L2部分斷路。丙電路雖然連接對了,但由于導線交叉易造成混亂。在一個實際電路中,導線是可以交叉的,但我們畫電路連接圖時,為清楚起見,應盡量避免導線交叉。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Ll、L2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A、B。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上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②討論章末習題第5題。

  4.小結(略)

  5.布置作業 

  (1)完成課本上節練習。

  (2)完成課本上章末習題1、2、3。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六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11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根據電路畫出串、并聯電路圖;

  3.會根據電路圖模擬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4.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規范和技能。

  (二)教具

  6伏電池組,2.5伏小燈泡3個(帶燈座),電鈴一只,單刀單擲開

  關3個,絕緣導線10根;自制電路示教極(板上固定有12個接線柱,如圖1所示)。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教師:我這里有一些電路元件(出示準備的元件),請同學們準備好,分別到黑板前來畫出一個元件的符號(教師順次一個個地出示元件,同時指定幾個學生分別把符號畫于黑板右側)。

  2.新課教學

  教師:這節課我們將要用這些元件連成兩種常用的基本電路,即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弄清它們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

  板書: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師:現在我們要把�只電燈泡、一只電鈴、一個開關和電源組成電路,使得開關斷開時,燈不亮、鈴不響,開關閉合時燈亮鈴響。(教師根據圖2按照連接電路的規范在示教板圖1上用接線柱l-8組成串聯電路,但圖2先不板畫出來,接著演示電路的效果。)

  教師:這個電路實現了我們預期的效果。現在請大家對照實際電路把它的電路圖畫出來(可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巡視檢查和評論學生所繪電路圖。

  教師:我們看到,這些元件是一個接一個地順次連接在電路中的(配以手勢)。像這樣的電路叫串聯電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怎樣流過電路中各個元件的呢?(請一名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板畫的電路圖上標出電流的流向,然后指導學生看本節課文第一段。教師板書概括。)

  板書:串聯電路連接特點:各元件逐個順次接人電路。電流特點:電流無分支。

  (在板書“電流無分支”時,教師同時口述;就是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

  教師:像剛才這樣用一個開關使電燈、電鈴同時通、斷電的效果只有用串聯電路才能實現嗎?能想出另一種接法的電路嗎?請大家議一下,畫出電路圖來。思考時,可以參考課文上的電路圖。(學生在議論時,教師按圖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時指定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他設計的電路,教師做必要的修正。)

  教師:現在我們按照大家的設計連接電路,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們先在電路圖中把電流的流向標出來(教師標出)。下節課大家將要親自連接電路的實驗,請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順序連接電路的(教師按規范操作的“六字訣”連接電路,一邊連一邊對操作順序和注意點作出說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師:大家看看,這個電路跟串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有什么不同?請大家閱讀課文第二段對照總結。(學生讀書,教師板書標題,內容暫不寫。)讓一位學生回答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的特點。(根據學生回答:訂正后板書內容)

  板書:并聯電路

  連接特點:元件并列在電流分支處。電流特點:電流有分支,干路電流分成幾部分分別流經各元件。

  教師:大家對比一下我們剛才的電路和課本圖4-12的電路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讓一個學生回答)圖中用了三個開關,不有些浪費嗎?學生議論,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回答后,作出下面的概括:并聯電路可以通過各支路的開關分別控制各支路上的用電器,一個支路的通斷不會影響另一支路的通、斷。這是并聯電路特有的優點。在不要求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聯電路。大家聯系課本圖4-14,觀察我們教室內的照明電路,看看各燈是否是并聯的?(指導學生觀察)回家去打開電冰箱看看,冰箱內的照明燈與壓縮機是否一定會同時通斷電?課本中電冰箱內部的電路圖畫得對不對?為什么?

  并聯電路廣泛用于家庭電路和工業電路,就是因為實際中經常要求各用電器能獨立通斷,互不干擾。但是,對只要求各用電器同時通斷的場合,采用串聯電路可以節省開關,課本圖4-21所示的節日的彩燈就是這種情形。(引導學生觀察圖4-21)。

  3.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串聯和并聯這兩種基本電路,大家復習時一是要注意掌握兩種電路的結構特點和電流特點,二是要注意電路圖跟實物連接圖的對應關系,做到看到實物圖能畫出它的電路圖,能根據電路圖將有關元件連成要求的電路。剛才我們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可以概括為下面的“六字訣”。

  板書: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標→識→查→連→查→通。教師:今天作業 時,先在作業 本上做模擬練習,為下節課做實驗做好準備。

  4.布置作業 (參看課本“電路”一章習題第1、2、3、4題)

  (1)找一個手電筒,把它的后蓋打開觀察,了解開關閉合時電流的通路,并畫出電路圖。

  (2)畫出圖4所示的電路的電路圖。

  (3)按照圖5甲所示的電路囪,將圖5乙中各個元件連接起來(用鉛筆線表示連接導線)。

  (四)設想、體會

  l.本教案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學同時實現下列效果。

  (I)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在串聯電路教學中,由于學生尚缺乏相關的知識基礎,因此采取教師引導、講解、示范的辦法,先提出對電路功能的要求,教師連出一個電路,實現了這一要求。隨即動員學生根據演示電路,畫出電路圖。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要求學生運用在串聯電路中獲得的關于電路效果與電路結構間的聯系的認識,參考課本的并聯電路圖設計能使燈、鈴同時工作的并聯電路圖,并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上電路在功能上的差別。在串聯電路教學中,著重于對電路的結構和特性的認識,并通過教師的操作示范暗含著連接電路的技能傳授。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明白向學生提出認識電路特點和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規范兩個學習目標,并在教學過程 中把規范操作的示范和操作順序要點的說明結合在一起。在小結電路的特點的同時,側重于電路連接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小結。在設計演示電路時,注意與課本的電路結構有所差別,不依樣畫葫蘆,給學生以更多的觀察、思考、獨立辨別的機會,以得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演示并聯電路時,只用一個開關,使燈、鈴同時工作,不僅與課本電路有所差別,而且簡化了電路,便于學生抓住并聯電路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暗含了防止學生可能產生的“只有串聯才能使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片面認識)。

  (2)創造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的機會,保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提高教學效益。在復習舊課時,就動員學生板畫元件符號圖,在串、并聯電路的教學中,都是從要求電路實現特定的功能的角度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中的電路的結構或功能的差別,讓學生看課文第一、二段,并提出小結的要求等,都是為使學生能把觀察、閱讀與思考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措施。

  (3)使本課學習的承上啟下作用在教學中得到體現。要求學生畫元件符號和電路圖,是為了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知識于本課的學習;把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傳授作為一個教學目標 ,是為下節課的學生實驗打下較好的基礎。

  2.突出重點知識,處理好一般知識。由于學生對實際電路的感性和理性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本教案對家庭電路和彩燈電路,按教材的編寫意圖,采取模糊處理的辦法。既要涉及這些電路,把串、并電路與生活生產實際聯系起來,又不去追究實際細節,把教學的多數時間用于學習基礎知識技能上。要注意,課本圖4-14的實物電路和電路圖并不�一對應。課堂上沒有時間,也不可能(也不要求)讓全體學生詳細弄清楚。只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課外去分析,個別解決。

  3.執行本教案時,只要安排緊湊,控制得當,可以順利完成。若余有2�3分鐘時間,可以在小結時對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的“六字訣”中的“兩查”的必要性作出演示:利用已連好的并聯電路,閉合好開關。用一段0.5~IA的保險絲與一根絕緣導線的一端接在一起后,用它去使電燈短路,發現保險絲熔斷冒火花。以此說明在連接電路前應先查開關是否斷開了,以及連好電路后要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的必要性。若時間無富余,此演示可移到下節學生實驗時,復習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時做。至于所演示的現象屬于短路,則根據學生實際,可講也可留到以后再講。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六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常見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3)初步培養學生的電學實驗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開關在電路中不同位置時的控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實驗的方法探究串、并聯電路的區別,并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2)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并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2)通過例舉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串、并聯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3)使學生得到安全用電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實驗器材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初中物理電學磁性元件一套,1.5v干電池60節,2.5v的小燈泡(燈座)60個,開關60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1.復習常見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出示一長串小彩燈,并接通電源使它發光。

  3.多媒體放映家庭照明電路中用電器工作情況。

  4.激趣引入新課。

  1.練習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觀察小彩燈的發光情況。

  3.思考小彩燈及家用電路元件的連接。

  4.討論提問。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通過觀察小彩燈的發光現象及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激發學生學習強烈的求知欲。

  

  

  

  

  

  

  

  

  

  1.強調電學安全操作要領,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

  2.介紹常見實驗器材。

  3.問題:你能否選用一些器材使一盞燈亮?

  4.學生在黑板上連通電路使燈泡發光后,要求全體學生畫出電路圖。

  5.提問:如果給你兩盞燈和一個電源,你能同時使兩燈都發光嗎?有幾種接法?

  6.利用多媒體進行分析、歸納。

  1.牢記電學安全操作要領。

  2.認識各種器材。

  3.學生上臺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連接電路,使燈泡發光。

  4.畫電路圖。

  5.學生動手、動腦,相互討論,然后畫出電路圖,再連接實物圖。

  6.設計由3盞燈組成的電路圖。

  1.樹立安全用電意識。

  2.能認識常見的元件。

  3.培養學生初步的電學實驗的操作技能。

  4.初步練習根據實物圖畫簡單的電路圖。

  5.初步練習簡單的電路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相互協作的情感態度,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6.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1.在學會連接串、并聯電路后,引導學生對照實際電路,觀察比較在不同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方式、電流路徑、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師生共同對各組匯報的問題進行初步的評價和篩選,確定部分合理的問題進行探究。

  3.要求各組學生將設計好的實驗方案畫好電路圖。

  4.學生連接電路,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學生注意觀察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師準備視頻展示臺。

  6.師生共同分析歸納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并板書結論。

  1.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2.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學生自行確定探究的方向。

  3.學生分組討論后畫出電路圖。

  4.按照電路圖沿著一定的順序連接好電路,并進行實驗。

  5.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同時也分享其他同學的成果,彌補自己的不足。

  6.學生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實驗驗證。

  1.培養學生善于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膽量。

  2.學習制定簡單的實驗方案,體驗對所探究問題的合理性進行篩選的過程。并培養學生在相互交流過程中,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3.鞏固電路圖的畫法。

  4.再次練習實際電路的接法,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5.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獨立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并使他們的綜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并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使他們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1.多媒體播放:夜晚的路燈,滿天星彩燈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裝飾彩燈。

  2.多媒體投影電路圖:a b c d 這四個電路哪個是串聯電路,哪是并聯電路?為什么?

  3.問題:比較串、并聯電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討論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看法可進行辯論。

  2.學生獨立分析并回答。

  3.個別回答,相互補充。

  通過觀察五彩繽紛的燈的世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能產生美的感覺,從而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2.再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討論,加強對所學知識鞏固。

  小結和練習

  1.讓學生談談對本節課的收獲。

  2.思考題

  1.學生自我總結。

  2.完成思考題。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第六節 (一)教學目的1.理解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 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學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會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二)教具兩只小燈泡,一個電鈴,三個開關,兩節干電池組成的電池組,導線若干條。投影儀,投影片,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計算機。...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通用3篇)

    (一)教學目的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 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精選5篇)

    教學目標1.學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2.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3.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基本技能、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習慣教學建議教材分析這是學生做的第一個電學分組實驗,它對學生認識串、并聯電路特點,...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常見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2)能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3)初步培養學生的電學實驗操作技能。(4)初步了解開關在電路中不同位置時的控制作用。...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 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

    (一)教學目的 學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會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二)教具 兩只小燈泡,一個電鈴,三個開關,兩節干電池組成的電池組,導線若干條。 投影儀,投影片,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計算機。...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根據電路畫出串、并聯電路圖; 3.會根據電路圖模擬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4.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規范和技能。...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 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學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 2.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3.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基本技能、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習慣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這是學生做的第一個電學分組實驗,它對學生認識串、并聯電路特...

  • 物理教案-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學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 2.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3.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基本技能、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習慣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這是學生做的第一個電學分組實驗,它對學生認識串、并聯電路特...

  • 物理教案-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目標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绩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莒南县| 噶尔县| 宝兴县| 常熟市| 郑州市| 凤庆县| 平罗县| 门头沟区| 麻栗坡县| 永仁县| 清丰县| 昆山市| 德保县| 普安县| 宜春市| 平远县| 黔西| 文山县| 广河县| 洞头县| 永川市| 仙居县| 大姚县| 安国市| 文化| 河曲县| 万载县| 惠东县| 富蕴县| 普定县| 延长县| 仙游县| 荔浦县| 永善县| 桃园县| 乌鲁木齐县| 岳普湖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