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機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

機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

機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l)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知道什么叫機械效率,知道計算公式。知道械效率總小于1。

(3)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主要方法。

(三)教具

滑輪、鉤碼、線、彈簧秤、鐵架臺、刻度尺。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功的原理是什么?

2.演示(按圖1裝置)并提問。

用圖1的滑輪來提升重5牛的物體,應用功的原理求在細繩端需要加多大的拉力?(動滑輪重忽略不計)

要求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筆記本上演算,教師講評并給出正確解答。

二、進行新課

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1)演示實驗

用彈簧秤勻速拉動繩端,使重物G升高。從彈簧秤讀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彈簧秤移動的距離s。以下邊講邊板書:

“實驗數值G=5牛,h=0.5米,F=3牛,s=1米。

彈簧秤的拉力(動力)對動滑輪做的功:W動=F·s=3!1米=3焦,

提高重物,動滑輪克服阻力做的功:W阻=G·h=5!0.5米=2.5焦”

(2)提問:由實驗可以看到W動>W阻,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前面研究簡單機械和功的原理時,我們沒有考慮摩擦,沒有考慮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動滑輪本身重等因素,是理想情況。實際上,我們用動滑輪等簡單機械提升重物時,由于要克服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動滑輪一起提升,這時我們用的力(動力)就比沒有摩擦時要大(該實驗中,理想情況下拉力是2.5牛,而實際的拉力是3牛)。做的功要比沒有摩擦時大一些(該實驗中,不考慮摩擦時動力做的功是2.5焦,而實際動力對滑輪做的功是3焦)。

(3)總結并邊講邊板書

①在用動滑輪提高重物的實驗中,用來提高物體的功對我們是有用的,是必須做的。

板書:“1.有用功(W有用):利用機械工作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注意,本節標題暫不出)

問:本實驗中的有用功是多少?答:W有=G·h=5!0.5米=2.5焦。

②本實驗中,用來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動滑輪提升0.5米做的功對我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這種功叫額外功。使用任何機械做額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板書:“2.額外功(W額外):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

③本實驗中,有用功加額外功是總共做的功,叫總功。

板書:“3.總功(W總):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

問:本實驗中總功W總=?

答:W總=F·s=F·2h=3!1米=3焦。

問:本實驗中做的額外功是多少?

答:W額外=W總-W有用=3焦-2.5焦=0.5焦。

2.機械效率

問:根據以上實驗,你能算出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百分比嗎?

學生演算,答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答:83.3%。

教師小結并板書:“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板書:補寫本節標題:“三、機械效率”


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

教師指出:表示機械效率的字母的讀音。機械效率用百分數表示,沒有單位。

問:某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意思?

答:使用起重機提升重物時所做的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是70%,也可以說有用功在總功中占有70%,另30%做的是額外功。

3.提高機械效率

閱讀課本提高機械效率一段,小結要點,指出采取減小額外功是提高機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鞏固練習

例題:用圖2所示滑輪組把重600牛的貨物勻速提高2米,所用的拉力是375牛,求總功、有用功和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要求學生板演,教師講評。
教師小結:解答這類問題首先要認真審題,弄清已知條件。其次要注意,用滑輪組提起貨物的高度與人把繩子末端拉下的距離之間的關系。還要分清總功和有用功。總功是人利用滑輪提升貨物時總共做的功,也就是人拉繩子的力做的功(或說動力對滑輪組做的功),計算時,功(W總)=拉力(F)×繩端所通過的距離(s)。有用功是指滑輪組克服貨物所受重力豎直升高所做的功,計算時,有用功(W有用)=F·s。因為貨物勻速上升,所以滑輪對貨物拉力的大小等于貨物重,即F=G。貨物提升的高度s用字母h表示(要與動力通過的距離s加以區分)。所以,有用功(W有用)=貨物重(G)×貨物提升ツ高度(h)。

應該指出,在涉及機械效率問題時,功的原理也是適用的。這時動力所做的功等于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使用機械時仍不省功,而且還要不可避免地做額外功。

四、布置作業 :1.課本章后習題8,要求計算出總功、有用功、機械效率。根據計算結果答出哪些說法正確。

2.預習課本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 相關內容:
  • 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精選7篇)

    課題執教陳楚彬教學目標1、學習組裝滑輪組,掌握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2、能進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觀察、思維等能力,增強團結合作精神。...

  • 機械效率(精選14篇)

    教學課題:第十一章 第八節 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2.理解,能夠計算相關的問題.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總功的概念 的概念教學用具:重物,支架,細線,滑輪,斜面等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

  • 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三

    詳細介紹: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三(孫大棟)教學題目四、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學自的通過學生實驗,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機械效率取決于有用功在總功里所占的成分,(即百分比)從而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

  • 機械效率》

    教學設計1推薦機械效率》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1、本節內容不僅屬于《機械與人》章節的重點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整個八年級(初二)物理學習的集大成章節。...

  • 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一

    詳細介紹:實驗: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一(北京廣渠門中學劉崇灝)(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二)教學要求學習組裝滑輪組和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第十四章第三節機械效率 教學設計示例之二

    第十四章第三節機械效率 --示例之二(下載: )...

  • 機械效率教學設計示例之一

    機械效率--示例之一(下載: )...

  • 機械效率的實驗探究教例

    【進入情境 觀察思考】創設實驗情境:(學生分組實驗并觀察思考)請利用所給定的滑輪組,進一步驗證功的原理。(裝置之一如右圖)說明:這一裝置與一般的實際應用的滑輪組的裝置非常類似,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普遍意義。...

  • “機械效率”教學實錄

    【設計理念】1.本節課首先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在此基礎上理解機械效率,并通過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加深機械效率的認識。2。...

  • 機械效率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 機械效率

    主題與背景:機械效率這一節的學習是整個初三學習的高潮,只要認真理解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巧妙利用公式變形,這一部分內容是不難梳理的,反而能夯實完整的力學體系,夯實物理邏輯思維。...

  • 機械效率說課提綱

    課題: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物理第一冊第十四章第三節機械效率 教材分析: 本章講述的知識包括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機械效率和功率。這些知識即是物理學的基 礎知識,又是高中階段學習功能原理的基礎。...

  • 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1. 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及三者的關系。2. 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計算簡單機械的效率。3. 培養學生對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學態度!窘虒W重點和難點】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教學方法】綜合教學法。...

  • “機械效率”歸類復習設計

    中物理教材中已經給出,但沒有進行較深入的討論。因此,學生對簡單機械的效率往往有許多模糊的認識,采用歸類復習對于消除學生模糊感,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大有益處。...

  •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每次上到機械效率這節,都是我最頭疼的時候。舉到長沙買東西的例子,都能聽懂。帶學生分析相關例題,也能接受?梢坏┮獙W生自己做相關習題,就怎么也弄不明白??為什么提重物的功是有用功,拉繩子的功就是總功呢? 看著同學們疑惑的目光,...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洮南市| 荆门市| 洛浦县| 灵石县| 乡城县| 淅川县| 霸州市| 德安县| 临汾市| 阿勒泰市| 卓尼县| 龙胜| 兰州市| 酉阳| 普格县| 慈溪市| 涪陵区| 旬阳县| 崇礼县| 伊春市| 黄骅市| 集贤县| 西青区| 桐乡市| 铜鼓县| 栾川县| 全州县| 辉县市| 上虞市| 新干县| 新邵县| 通山县| 永胜县| 溆浦县| 山东| 兰州市| 南岸区| 治多县| 噶尔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