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識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冊教案
初 中 物 理 教 案 —謝金良 課 題 怎樣認識力 教學目的 1、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能分析簡單情況下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知道力可以引起物體的形變。 4、知道力的單位:牛(N)。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重、難點 力的概念(重點) 力的概念及單位,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難點) 教 具 彈簧、鉤碼、小球、磁鐵(兩塊)、小車(兩輛)、鐵釘、碎紙屑、絲綢、玻璃棒;多媒體計算機及大屏幕投影整套設備、輔助教學光盤等。 教學方法 演示、多媒體投影、觀察、講解、討論等。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和內容 新課引入: 先請學生談談對力的認識,然后講解人們對力的認識是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的,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從事生產勞動中經驗的結晶,如:提水、挑物體、拉車、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覺到肌肉緊張。在此基礎上,引入“怎樣認識力”的課題。 (多媒體投影): 怎 樣 認 識 力 新課教學: 一、力是什么?(多媒體投影) 1、 觀察、演示: ① 觀察實驗:鉤碼掛在彈簧下出現的情況; ② 觀看課本P87 熊貓攀吊竹枝的圖片; ③ 觀察實驗:用玻璃棒擊小球的情況; ④ 多媒體投影:鉤碼掛在彈簧下的情況、棒擊小球時的情況以及足球運動員頭頂球時的動畫。 2、帶領學生記錄并分析①②情況、③④實驗及投影的 情況如下: 物體發生了形變 彈簧 竹枝 小球 足球 拉 攀吊 擊 頂 鉤碼 熊貓 棒 頭 ② 竹枝發生彎曲 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了 ④ 足球運動方向改變了 物體浮沉條 物 體 多媒體投影上述記錄與分析。 3、概 括: ① 請學生回答:(a)力是什么?(b)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② 教師總結并進行多媒體投影(結論): a.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教師講解并進行多媒體投影:物體的運動狀態及運動狀態的改變 3、 演示、觀察、思考: ① 演示并觀察: a. 砝碼離開手后能下落; b. 磁鐵吸引鐵釘,用紙把鐵釘包起來后磁鐵仍能 吸引; c.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不接觸碎紙屑,能把碎紙屑吸引起來。 ② 多媒體投影上述三種現象。 思考:這幾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先請學生回答這個問題,然后教師總結得出并多媒體投影:相互接觸的物體間能發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有力的作用。 4、 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 ① 教師講解:綜上所述,兩個物體無論是否接觸,它們之間都能發生力的作用,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 (力的物質性),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 (多媒體投影) ② 請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a. 大熊貓攀吊竹枝,哪個是施力物體?哪個是受力物體? b. 棒擊小球,哪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哪個物體是 受力物體? c. 頭頂足球,哪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哪個物體是受力物體? (然后教師講解、更正并進行多媒體投影) 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觀 察: 網拍擊球,使球變形,但同時拍網也變形了。 (多媒體投影) 2、 引導分析: 球 桌 子 網 拍 手 壓 3、 實驗、投影: ①如圖所示,將兩根磁鐵 N S N S 分別放到兩輛小車上并 將小車放到平滑的桌面 上,觀察現象。 N S S N ②多媒體投影(并帶領學生分析) a. 甲、乙兩人均穿滑冰鞋,當其中一人用力推時, 兩人的運動情況。 b. 放有磁鐵因異名磁極相吸的小車從兩邊向中間運動; c. 放有磁鐵因同名磁極相斥的小車往兩邊運動. 4、 做 一 做: 用手拍課桌,手感到疼。(力的作用分析如下) 手 桌 子 拍 拍 5、概 括: ① 先請學生回答:上面的實例、實驗、投影說明了什么? 施力物體 受力物體 受力物體 施力物體 乙 甲 甲
① 彈簧變長了
③ 小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作用
擊
F1
F2
② 教師總結(結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多媒體投影)
③ 指導學生填好教材P89方框中的空格。
5、 教師講解:
研究力的時候,必須明確誰施力,誰受力。在
上述實驗和投影中
對于人:甲推乙的力來說,甲施力,乙受力;而對乙推甲的力來說,乙施力,甲受力,是同時發生的。
a. 對于磁鐵:甲吸引乙的力來說,甲施力,乙受力;而對乙吸引甲的力來說,乙施力,甲受力,同時發生。 對于同名磁極相斥,也具有同樣道理。
6、 問 題:
人游泳時用手和腳向后劃水,人就能前進,這是為什么?
(提問學生后多媒體投影)
7、 想 一 想:
① 多媒體投影:足球運動員踢球、頂球、接球時的動畫。
② 請學生回答:足球運動員在踢球、頭頂球、守門
員接球時施力情況、受力情況如何?足球的運動狀態在甲、乙、丙三個運動員處相應發生了哪些變化?
三、 力的單位
長期以來,力的單位有多種,很不統一,如:斤、磅、公斤、千克力等等,這樣不利于各國間的文化科技的交流,直到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后才趨于統一。
1、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 .——為紀念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而命名的。
那么1牛的力到底有多大呢?看:大屏幕投影
2、人手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牛(請同學們回去后實際做一做,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是50克)。
3、手托物理課本的力大約是3牛。(同學們親自體驗一下)
4、下面幾個物體(螞蟻、大型拖拉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拉力或推力,請同學們看多媒體投影。
鞏固小結
1、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
獨存在;物體間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直接接觸的物體間可以發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發生力的作用。
力可以是物體發生形變
2、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3、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運用這個知識
解釋生活、生產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實例。
4、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
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課堂討論
物理課本P90 作業 2、3
作業 處理
1、 認真復習課本和指導書中本節內容,預習下節知識《怎樣表示力》。
2、 書面作業 :課 本 P90 作業 1、4
指導書 P58 練習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