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二)教具

滾擺、單擺,斜槽,彈簧片,木球,人造地球衛星的掛圖等。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手持粉筆頭高高舉起。以此事例提問:被舉高的粉筆具不具有能量?為什么?

2.引入新課

學生回答提問后,再引導學生分析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首先提出,當粉筆頭下落路過某一點時,粉筆頭具有什么能量?(此時既有重力勢能,又有動能)繼而讓學生比較在該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筆頭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么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3.進行新課

在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重力勢能和動能都有變化,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們共同觀察滾擺的運動,并思考動能和勢能的變化。

實驗1:滾擺實驗。

出示滾擺,并簡單介紹滾擺的構造及實驗的做法。事先應在擺輪的側面某處涂上鮮明的顏色標志,告訴學生觀察顏色標志,可以判斷擺輪轉動的快慢。

引導學生復述并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開始釋放擺輪時,擺輪在最高點靜止,此時擺輪只有重力勢能,沒有動能。擺輪下降時其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少;擺輪旋轉著下降;而且越轉越快,其動能越來越大。擺輪到最低點時,轉動最快,動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在擺輪下降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

仿照擺輪下降過程的分析,得出擺輪上升過程中,擺輪的動能逐漸轉化為重力勢能。

實驗2:單擺實驗。

此實驗擺繩宜長些,擺球宜重些。最好能掛在天花板上,使單擺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動,以便在黑板上記錄擺球運動路線中左、右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位置。分析單擺實驗時,擺球高度的變化比較直觀,而判斷擺球速度大小的變化比較困難,可以從擺球在最高點前后運動方向不同,分析擺球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度為零,作為這一難點的突破口。順便指出像單擺這種往復的運動,在物理學中叫做振動。

綜述實驗1、2,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實驗3: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

演示課本圖1—7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實驗。實驗可分兩步做。首先手持著木球將彈簧片推彎,而后突然釋放木球,木球在彈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內運動。讓學生分析在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第二步實驗,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讓學生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然后,依據課本圖1—7,甲→乙圖和乙→丙圖分析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和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較直觀,例如:物體從高處落下、瀑布流水等這些事例也可以讓學生列舉,說明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有些事例比較復雜,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條曲線(拋物線)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呢?(板畫足球軌跡,依圖分析)首先我們來分析足球離地面的高度的變化,這是判斷足球重力勢能變化的依據。很明顯,在上升過程中足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在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接著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點時不再上升,說明它向上不能再運動。所以,足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小;在下降過程中速度又逐漸變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下降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人造地球衛星在運行過程中,也發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人造地球衛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圍繞人造衛星,同學們還有許多的謎沒有揭開。例如:人造衛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轉而不落下來?在人造衛星內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同學們進一步學習,今天我們只討論衛星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人造衛星繞地球沿橢圓軌道運行,它的位置離地球有時近、有時遠。(出示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軌道圖)現以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為例,它離地球最近時(此處叫近地點)離地面439公里,離地球最遠時(此處叫遠地點)離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114分鐘。它在近地點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此時離地面最近,重力勢能最小。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向重力勢能轉化。直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衛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向動能轉化。在衛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4.小結

通過“想想議議”問題的討論,進一步認識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必定有動能和勢能各自的變化,而且是此增彼減。

(2)動能的增減變化,要以速度增減來判斷。

(3)重力勢能的增減變化,要以物體離地面高度的增減變化來判斷。

(4)判斷彈性勢能的增減,要根據彈性形變大小的變化。

說明

1.滾擺實驗能直觀地表現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它的優點在于能量轉化的過程比較緩慢,擺輪高度變化明顯、直觀,擺輪轉動快慢變化也能直接觀察。實驗中應充分發揮上述優點,為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擺輪的軸應相對細些,以減緩擺輪的升降速度。固定擺繩時,應穿過軸的橫孔,不宜用纏繞的方法固定,以防打滑。

(2)要在擺輪的側面某處涂上鮮明的顏色標志,便于觀察擺輪速度的變化。

(3)擺輪應當邊緣厚重,以增大轉動慣量。

2.關于人造衛星的知識,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鑒于學生的知識基礎,難以使學生揭開謎底,往往由此而損傷學生的求知欲。本節課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紹衛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行。講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參看圖1,水平地拋出一個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它會落回地面,但是拋出的物體速度越快,它飛行的距離越遠。人拋物體,拋出的距離不過幾十米,但汽槍子彈能飛行幾百米,步槍子彈能飛行幾千米,而炮彈能飛行幾十公里。我們可以設想,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它就能永遠不落回地面,圍繞地球旋轉。這個速度大約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體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就由圓形變為橢圓形。人造衛星就是根據這個道理發射的。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相關內容:
  • 動能和勢能 教案(精選9篇)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 2.知道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知道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有關。...

  •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 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能舉例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2, 理解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能舉例說明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3, 分析和解釋實例,說明過程,動能、勢能、機械能的變化情況.4, 建立能量的概念,樹立能量轉化...

  • 動能和勢能(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5、能用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解釋簡單的現象.6、通過演示實驗...

  •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下面是關于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級《動能和勢能》說課稿,僅供參考。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教案示例二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有關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現象。 (二)教具 1.麥克斯韋滾擺。 2.課本圖1-7的裝置,在彈簧片前加一彈簧。...

  • 動能和勢能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 知道動能、勢能的概念。(2) 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3)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1) 通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舉例說明。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二)教具滾擺、單擺,斜槽,彈簧片,木球,人造地球衛星的掛圖等。...

  •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教學難點能的概念的建立。教具鋼球、斜槽軌道、小木塊、砝碼、彈簧。...

  •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舉例說明。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二)教具滾擺。單擺,斜槽,彈簧片,木球,人造地球衛星的掛圖等。...

  • 動能和勢能 教案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 2.知道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知道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有關。...

  • 動能和勢能  學案

    教學目的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教學難點能的概念的建立。教具鋼球、斜槽軌道、小木塊、砝碼、彈簧。...

  •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1.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2.知道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知道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有關。3.能解釋一些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現象。...

  • 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

    動能和勢能(一)教學目的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什么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二)教具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等。...

  • 動能和勢能互動學案

    第十五章第四節 《動能和勢能》互動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例分析,認識到運動的物體能做功,具有動能。(2)通過探究,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 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學習內容 1、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3、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 學習目標要求:1.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的初步概念,并能舉例說明。...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娱乐| 西乌珠穆沁旗| 宾川县| 侯马市| 襄汾县| 石家庄市| 普安县| 驻马店市| 成都市| 永济市| 青铜峡市| 吴川市| 巴青县| 邯郸县| 五台县| 中卫市| 宿州市| 宁晋县| 丰县| 玉屏| 抚松县| 虹口区| 永安市| 广德县| 巢湖市| 博客| 苍溪县| 施秉县| 日喀则市| 弋阳县| 孟州市| 佳木斯市| 霍林郭勒市| 咸阳市| 宁明县| 资溪县| 张北县| 台山市| 开封市|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