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


(蘇東強)

(一)教學要求

1.掌握用秒表和卷尺測平均速度的方法。

2.針對實驗課的特點教育學生要講究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驗能力。

(二)課前準備

準備秒表二塊、紅色發令旗一面,一個口哨,長卷尺一個,少量石灰粉。男女同學各分成實驗小組(每組四人,教師也可以參加)每位同學準備一支筆和一張表格。

(三)教學過程 

講解實驗課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本節內容是初中學生的第一次實驗課而且又是在操場上進行,所以教師必須向學生交代清楚物理實驗課的特點和實驗紀律,使學生知道物理實驗課并不是娛樂課,也不是勞動課,更不是體育課。它是把理論知識和動手實驗相結合并不斷進行思維的動眼、動手、動腦等全面性地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使學生直接獲得知識和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的主要途徑。而聽懂實驗過程,明確實驗目的,正確操作儀器,注意實驗紀律又是上好實驗課的根本保證。因此實驗前應讓學生知道以下注意事項。

1.明確實驗內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責任。

2.嚴格按照教師安排的程序進行實驗。

3.實驗中要嚴肅認真,操作儀器要準確,記錄數據要講究實事求是。

4.要認真遵守實驗紀律,注意愛護儀器。

因為第一次實驗課的好壞對學生們今后學習的興趣和如何上實驗課有重要影響。所以有必要在此重復課本序言中第二節部分內容。

二、講解本節課的實驗內容和實驗過程

1.測量距離(路程)

教師指導三名學生用卷尺從百米起點(或某一位置)量出25米和50米兩段距離后用石灰粉畫線標明如圖1所示。


2.說明小組責任分工及輪換順序的規律

方法:讓第一組的四名學生按圖2所示的位置站好后講解實驗過程

第一輪:乙同學把紅色發令旗向下甩下(發令)后,甲同學開始起跑。丙、丁二位同學分別在25米處和50米處開始按表計時,當甲通過后,丙、丁二人分別把甲通過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時間各自記錄在自己手中的表格上。

第二輪:甲代替丁計時,丁代替丙計時,丙代替乙發令,乙站在起跑線上準備跑步,丁和甲給乙記錄跑25米和50米所用的時間。以后各輪以此類推。每人完成一次跑步(50米)、二次計時(25米處和50米處)和一次發令后再換下一組的四位同學繼續進行上述實驗。

3.填表計算平均速度并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實驗進行完的小組同學聚在一起把自己跑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時間重新填在表格內并根據數據計算自己的跑25米和50米的兩個平均速度。

三、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根據教師上述講解的實驗過程和要求分組進行小組實驗。

在一個小組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提示還沒有做實驗的實驗小組可提前分好工,確定出甲、乙、丙、丁的順序及做好跑步前的準備工作。提醒那些實驗過的小組要認真進行填表計算和組織好討論,整理討論題的答案。

注:若條件允許(有四塊秒表)可以兩個實驗小組一起進行,更富有競爭性和興趣性。口哨的作用是提醒計時員精神集中,記時準確。

四、總結實驗

教師注意對實驗過程中表現好、記錄認真計算正確、討論積極熱烈的小組和個人給予表揚,對實驗差、紀律差的學生提出批評。

五、布置作業 

1.課本第22頁習題8。

2.鍛煉時,測一測你跑200米和400米(或400米和800米)路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評析】

這個教案有兩個突出的優點:一是對實驗的全過程組織的很嚴密,層次、步驟很合理。二是充分注意了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實驗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這個實驗因為是在操場進行,相比之下比在實驗室中做分組實驗難度要大很多,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否則將會出現亂亂轟轟的現象。另外,因是第一次實驗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 相關內容:
  • 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通用11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對行星繞恒星的運動及衛星繞行星的運動的研究,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萬有引力作為圓周運動的向心力;2、使學生對人造衛星的發射、運行等狀況有初步了解,使多數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較正確的圖...

  • 速度和平均速度(精選9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定義、公式.2.知道速度的單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換算關系.3.變速運動和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能力目標:1.思維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來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較快慢的兩種...

  • 實驗:測平均速度(通用6篇)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1.會使用表、刻度尺測量平均速度.2.正確觀察和測量平均速度.情感目標1.通過實驗養成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精神.2.通過實驗養成和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教材設計實驗來鞏固平均...

  • 第五單元 路程、時間與速度

    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能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 速度

    第一學期宜興市太華中學初二物理教案日期:課題:速度課型:新授教學設計設計思路在學生活動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增加實驗的可視程度,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中要注重培養學...

  •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課題: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內容:速度、時間和所行的路程之間的關系。(課文第54頁內容及練習八的第5—9.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路程、速度的概念,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建立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并能...

  • 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人教四上)

    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教學內容:p54 例3及練習八 5-9教學目標:1、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用統一的符號寫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 6.4 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通過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實際情境,進一步經歷從圖中分析變量之間關系的過程,加深對圖象表示的理解,進一步發展從圖象中獲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條理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教學重點:通過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實際情境,能分析出變量之間關...

  •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教案分析

    知識與技能1. 根據相關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并熟練操作.2. 會應用已學知識處理紙帶,求各點瞬時速度.3. 會用表格法處理數據,并合理猜想.4. 巧用圖象處理數據,觀察規律5. 掌握畫圖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簡潔語言進行闡述.過程與方法1. 初步...

  • 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通過建立坐標系、描點、連線尋找一些量之間的變化關系。...

  • 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通過建立坐標系、描點、連線尋找一些量之間的變化關系。...

  •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情感目標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

  • 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對行星繞恒星的運動及衛星繞行星的運動的研究,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萬有引力作為圓周運動的向心力;2、使學生對人造衛星的發射、運行等狀況有初步了解,使多數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較正確的圖...

  •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一、教學目標1、理解什么是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知道如何用圖象表示速度和時間的關系.2、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及其物理意義.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非勻變速直線運動.二、重點難點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

  • 宇宙速度 人造地球衛星

    教學目的:1、了解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2、.通過講解與舉例,讓學生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 了解 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意義重 點: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教學方法:啟發、講授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入新課: 1970年4月24日,我國發射了第一顆...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宁武县| 临沭县| 揭西县| 漳浦县| 兴安盟| 乐山市| 贵德县| 阳高县| 伊春市| 信阳市| 广南县| 抚顺县| 富阳市| 昌邑市| 巨野县| 九龙坡区| 黄龙县| 汤阴县| 平果县| 平谷区| 南皮县| 迁安市| 山西省| 井冈山市| 黑山县| 千阳县| 天镇县| 揭阳市| 九江县| 西吉县| 宁海县| 贡山| 慈溪市| 安国市| 错那县| 甘孜县| 慈利县| 奎屯市| 内丘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