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減》教案(精選4篇)
《連 減》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00以內連減運算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掌握100以內連減運算,正確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使學生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18-8-9=20-8-7=20-5-5=
17-6-10=13-6-7=19-6-3=
28-8-12=37-20-5=59-50-3=
39-30-4=28-6-20=38-6-20=
2、計算:57-18-26=
指兩名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作業設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下面各題。
57-7-36=98-54-21=28-7-9=
29-6-17=60-35-17=73-25-17=
2、連線;
3212330
47-9-668-17-2138-20-17
52-18-3227-19-673-25-27
3、在○里填上>、<或=。
38-9-6○3966-23-27○16
47-17-25○278-24-32○22
4、列式計算
。1)車上有42人,到站后下去13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2)車上有42人,到站后前門下去7人,后門下去6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100以內的連減運算,同學們在做題時可以按順序進行計算,也可以把后兩個數加在一起,再用第一個數減,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連 減》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掌握100以內連減運算,正確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使學生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18-8-9=20-8-7=20-5-5=
17-6-10=13-6-7=19-6-3=
28-8-12=37-20-5=59-50-3=
39-30-4=28-6-20=38-6-20=
3、計算
57-18-26=
指兩名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作業設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下面各題。
57-7-36=98-54-21=28-7-9=
29-6-17=60-35-17=73-25-17=
2、連線;
3212330
47-9-668-17-2138-20-17
52-18-3227-19-673-25-27
3、在○里填上>、<或=。
38-9-6○3966-23-27○16
47-17-25○278-24-32○22
4、列式計算
(1)車上有42人,到站后下去13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2)車上有42人,到站后前門下去7人,后門下去6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三、課堂小節: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100以內的連減運算,同學們在做題時可以按順序進行計算,也可以把后兩個數加在一起,再用第一個數減,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教學回顧:
《連 減》教案 篇3
科目:數學第 課執教時間:XX年月日課 題連加、連減編寫者:教學目標:1、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式題的方法,計算時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并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鼓 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式題的方法,計算時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學難點: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式題的方法,計算時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學準備:算術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質疑 金色的秋天來到了,秋姑娘想給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發電報,催它們快點收集食物,準備過冬 (出示口算卡片) 誰能把電報發得又快又準? 生讀題說結果: 13-5= 18+7= 86-4= 64-40= (說出計算方法) 9+4+3= 14-5-4= 8+7+3= 7+4+6=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電報,就立即行動起來了,忙著收集松果(出示圖文并茂的情境圖) 1)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師板書: 松鼠爸爸收集34個松果 松鼠媽媽收集28個松果 小松鼠收集23個松果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師結合學生的問題進行隨機指導 當學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個松果?”時貼出問題卡片 2.探究交流:
1)三個數相加該怎樣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寫在練習本上。 2)小組合作交流 3)指生匯報交流: (到黑板板演,并講解計算過程) 2 8 6 2 + 3 4 +2 3 6 2 8 5
2 8 2 8 +3 4 3 4 6 2 +2 3 + 2 3 8 5 8 5 師:同學們有三種計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種象樓房,第三種象一座小塔,你喜歡哪一種呢? 3.收集了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興呀,瞧它們又忙著往洞里搬運松果了。出示信息條 爸爸運走29個, 媽媽運走27個 剩下的要小松鼠來運,這可愁壞了小松鼠,我們快幫它算一算吧! 1)生獨立解決問題 2)獨立計算,如果有困難請身邊的伙伴幫助 3)指生板演計算方法并講解計算過程。 4)你喜歡哪種方法? 4.師生小結 比較不同,小結方法新課標第一網 三、實際應用 現在,小松鼠可高興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來,它的松果上還藏著有趣的知識呢! 48+25+17= 76-28-19= 同桌合作完成題目。 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對又快地計算。 7+59+20= 72-6-40= 37+10-5= 81-7-70= 課堂小結:今天學習的知識,我們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修改意見:
備注
《連 減》教案 篇4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具體地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購物的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
2、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關鍵:組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多操作、多實踐,熟記“1元=10角、1角=10分”的進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認識人幣
簡單的計算
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義務教材第46頁的第例1——————例2(認識人民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CAI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4)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觀看CAI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
(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3、分類:按單位分:元、角、分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看書上人民幣與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有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
三、換線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4)一張2角可以換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個1角
小朋友動手換一換。
四、活動
1、拿一件玩具,這件玩具是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哪種方法最簡單。
2、選四名售貨員,開始下位購買
五、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
分類:按單位分:元、角、分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1元=1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