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生物進化的原因》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
3、通過模擬探究活動,培養模擬探究能力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通過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1、閱讀教材第58頁,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樺尺蠖是不是自己會改變體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時,先前看到的大多數的淺色樺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樺尺蠖為什么會多起來,成了常見類型?
2、閱讀教材第59--61頁,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什么是保護色?保護色對于動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學習任務二: 能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
閱讀教材第62-63頁,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3、關于生物進化的原因,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解釋,其中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小組交流: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過程。
(一)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計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施計劃
(五)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探究實驗回答后面的討論題。
5、達爾文認為,在自然界,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夠產生大量的后代,那為什么 到現在為止物種生存下來的個體數量并沒有計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種的數量在一定時期內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請舉例說明。
6、那些適應新的環境的變異個體是怎樣產生的?即生物進化的基礎是什么?
7、長頸鹿的頸從古到今一直都是這樣長的嗎?
8、短頸的長頸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頸長長了,變成了現在的長頸鹿?還是被自然所淘汰了,現在只剩下長頸的長頸鹿了?
9、根據長頸鹿進化示意圖,組內交流長頸鹿進化歷程,理解自然選擇學說
二、系統總結
三、嘗試應用
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獵豹和羚羊的進化過程。
(1)古代的獵豹和羚羊的種群中都存在不同種類的個體,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這說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為獵豹和羚羊的進化提供了原始的 。
(2)在長期的生存斗爭中,跑得快的獵豹能夠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獵豹得不到食物,就會被自然 。
(3)同樣,跑得快的羚羊不會被獵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獵豹的食物,因此獵豹和羚羊在進化的過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