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歷史小調查
第12課
——學習與探究之二
活動目標
在居住的鄉村或社區范圍內,調查工礦企業、學校教育、交通運輸、文化事業等的發展歷史,了解它們對社區發展所起的作用。
學習開展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進行歷史調查和社會調查的能力,并學習撰寫調查報告。
通過社會調查,培養從實際出發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
通過對調查和了解社區發展的歷史,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發展變化,加深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增強熱愛家鄉的觀念,樹立學好本領、建設美好家園的志向;同時培養交流意識和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向學生介紹開展“社區歷史發展調查”活動的方法與途徑,如采訪、座談,問卷調查、查閱有關資料或檔案等。
2.強調調查活動后一定要形成調查成果。成果以調查報告為主,包括開展調查的背景、調查的主要項目,開展調查活動的主要情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等要素,
3.根據興趣和社會關系,學生按自愿的原則組成若干小組,并確定各組的調查對象。
4.各組根據調查對象確定課題名稱,明確調查的范圍(時間、地區等),擬訂調查的主要項目、方法和具體提綱,進行人員的分工。這一過程應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加以指導,明確課題宜小不宜大。
5.教師制定活動評價表,對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進行了解、點評。
1.各組根據提綱和人員的分工開展調查研究活動。
2.展示成果。各組推舉一名代表介紹本組的調查成果(文字報告、圖片、數據圖表、網頁等多種形式),其他同學可做補充發言;時間為5分鐘;同時進行評比。
3.由得分最高的調查小組推舉一名代去,在課堂上介紹本組在整個活動中的思路和方法,以利于大家在以后的調查研究中加以借鑒。
4.開展“促進我們社區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等主題的討論活動。闡釋對社區學校教育歷史發展的看法,增強思辯能力,同時體會社區和個人的關系、社區和國家的關系,加強學生對社區的認同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活動過程
6.設計好調查報告的評比標準,各組推選一名同學和教師共同組成評判團進行評比
項目
小組 主題
明確
(5分) 內 容 展示形
式多樣(5分) 總分
(30分)
各要素完
整(5分) 體現歷史發展(5分 提出一定建
議(5分) 得出一定
結論(5分
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
第三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