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四課教學設計人教版
第4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夏朝奴隸制國家建立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悟歷史;通過制作年代尺、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教學重點: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教學難點:西周的分封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它的建立有什么意義?(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夏朝的興衰
★請同學看地圖冊上p7《夏朝統治區域示意圖》,并閱讀教材和課后自由閱讀卡,
1、指出夏朝的統治中心地區和都城的地理位置。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建都陽城。
2、夏朝建立的國家機構有哪些?
修筑城堡、宮殿,建立政府機構,組建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3、我國從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發展到奴隸制國家,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
是社會的進步。因為原始社會雖然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但那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端低下的基礎之上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生活質量很差,文化的發展極為緩慢。而在奴隸制國家中,奴隸主役使眾多奴隸從事生產,才使農業和手工業之間的更大規模的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文化的發展繁榮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夏朝的建立,意義深遠,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同時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的開始。(中國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后漢新漢,三國西東晉,對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遼宋與夏金,元明清三朝,統一疆域定。)我國奴隸社會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從戰國開始進入漫長的封建社會。夏朝建立,中國歷史開始進入文明時代。
4、夏朝的第二代國王是誰?
大禹的兒子──啟,歷史上將這種把國王權位視為一家一族的私產,實行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制度稱世襲制。
動腦筋:夏朝到辛亥革命前都是。
5、夏朝經歷了約多少年,最后一個國王是誰?
四百多年。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桀
6、看課文中“夏桀把人當坐騎”插圖及教材,說說夏桀統治期間的表現。
建造豪華宮殿,征發百姓。飲酒作樂等
7、夏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夏桀的暴政使桀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將滅亡。與夏朝的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河下游商國的強大。
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學生閱讀p21頁有關課文,然后回答:
1、找出夏滅亡的時間。
約公元前16XX年,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2、后世為什么把商朝又稱為殷朝?
商王盤庚遷都到殷。
3、當時商王盤庚為什么要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