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第12課 ,可以燎原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知識要點
掌握"反抗r受挫r開拓新路r星火燎原"這樣一個歷史過程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再現情景
從課文和插圖中領會當時敵強我弱的局勢特色,理解以退為進策略的準確性,意識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精力的可貴價值
論從史出評價事件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理論結合實踐的輝煌典型
討論摸索
秋收起義的步隊進軍井岡山的原因及其歷史作用
情感態度價 值觀崇敬革命前輩業績
中國革命從走蘇俄的途徑到走自己的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革命前輩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事跡永遠值得后人崇拜
思想意識
必須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詳細情況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實踐同中國革命的詳細實際聯合起來
教學重點 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
教學難點 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的原因(理由)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領導的國民革命為什么會遭到失敗?(a.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等人背叛革命;b.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造成嚴重傷害..)
2、南京國民政府存在什么性質?(反動的性質,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繼往開來,教師講授:后來,武漢和上海的反動勢力會合起來,對幼年時代的共產黨繼承進行猖狂彈壓.在強盛的敵人眼前,很多共產黨人和革命積極分子慘遭屠殺.但是,英勇的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而是從地下爬起來,檫干身上的血跡,埋葬好錯誤的尸體,從新投入戰役.(布置學生閱讀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見地.)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南昌起義
1、南昌起義的概況怎樣?(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地點、領導人、結果:
a. 時間:192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就定在8月1日.
b. 地點:江西南昌.[請求學生在56頁輿圖上表明地位]
c. 領導人:朱德、周恩來、賀龍、陳毅等
d. 成果:一度占據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義》圖中的報告者是誰?(周恩來)
3、"動腦筋":南昌起義軍占領了南昌,為什么要撤出南下廣東?(遭到反動軍隊包抄,不宜與敵人硬拼,打算南下廣東,爭取外助,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有什么重粗心義?(打響了武裝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奮斗的開始.)
老師小結、過渡:當時,毛澤東也接收黨中央的指派,回到故鄉湖南領導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
1、毛澤東怎樣發動秋收起義、進軍井岡山?(完成"練一練":
a.工農革命軍三路進攻的出發地:修水、銅鼓、安源.
b.受挫后匯合的地點:文家市.
c.改編部隊的地點:三灣.
d.最后落腳的地點:井岡山.
2、毛澤東為什么要到農村去建立革命根據地?(提醒學生進行敵我力量比較分析時,注意察看57頁"文獻資料.紅軍歌謠"、59頁"自在閱讀卡.紅軍的軍服":
a. 敵強:武器設備齊全,把握著城市的把持權,但在鄉村的力氣卻比擬單薄.
b. 我弱:在國民革命和秋收起義中持續受挫,喪失很重,但能艱難斗爭,能夠適應農村的生涯.)
3、視察彩色圖片《井岡山會師》和57頁插圖《龍江書院mm井岡山會師毛澤東和朱德相見的處所》,說說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剛強的隊伍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分點發問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