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第17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認識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重要步驟,是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知道《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救亡運動中最杰出的音樂代表作品,結合其產生的歷史背景,說出作品所反映的時代主題。了解西安事變發生和解決的過程,簡要評說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2.過程與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關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歷史資料,直觀、全面地了解歷史發展的原貌。學唱《九一八小調》和《義勇軍進行曲》,了解東北三省淪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聲。圍繞“張學良、楊虎城為什么要發動西安事變”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等問題展開討論,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九一八事變,了解日軍對東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踐踏行徑,認識侵略戰爭的罪惡。結合歷史背景,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感受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發學生真摯的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30年代日軍對華侵略的過程和西安事變的歷史作用;難點是對比蔣介石對日政策的變化,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導入:1931年,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對峙的單一格局被打破,中國近代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局部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長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日軍不斷發動新的更大規模的侵華戰事,導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終亡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誰能列舉一些近代史上日本侵略我國的事實?(1. 19世紀70年代侵略我國臺灣2.19世紀90年代通過甲午戰爭迫使我國簽訂《馬關條約》3. 19世紀末又把福建劃為它的勢力范圍)
授新課
[九一八事變]
體會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與“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內在關系。運用設置問題情景的方法,不斷啟發學生深入探討這一問題。
1.結合現實“每年的9月18日晚,東北沈陽總要響起長長的警報聲”,要一名學生回答這一現象的源起,鼓勵其他學生補充發言,創造一個熱烈的學習氣氛,認識九一八事變是日軍精心準備、陰謀大規模侵華的開端。
2.提問“國民黨政府的態度如何”,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知道蔣介石政權采取了不抵抗的方針。3.激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日軍的侵略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會導致什么結果”,并通過“東北三省淪亡形勢圖”,使學生了解東三省大中城市淪亡的時間,認識局勢的嚴重性。
[不朽的民族戰歌]
通過了解背景知識,感受中國人民不屈的斗志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1. 播放“義勇軍進行曲”,調動學生的情緒。然后提出問題:“聽后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從情感上認識作品。
2.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和創作過程——這首戰歌是在日軍侵犯了中國華北地區、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關頭、由聶耳在投身抗日救國運動的實踐中創作的。它是廣大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心最直接的反映。
[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