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教案
第五課 三大改造 教案一.教學目標:
1. 知識:
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
⑵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和缺點
2.能力:
引導學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實質意義,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
⑴用提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方法;
⑵適當補充課外材料,訓練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的方法;
4.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是我黨在過渡時期實行的一項正確的政策;
⑵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熱愛集體的品德;
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
1.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
⑴農業手工業:建立生產合作社
⑵資本主義工商業 :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2.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是我國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方法:講解法講述法讀書指導法情景教學法情感教學法
2.手段: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上課前寫好課題和第一個大標題)
(課件)播放電視劇《大宅門》中百草廳公私合營的片段。(問)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電 視劇啊?(學生回答)剛剛老師放給大家看的是電視劇《大宅門》中公私合營的一段,現在大家把書打開到第23頁中,看有關北京老字號藥店同仁堂的介紹。其實,《大宅門》中 的百草廳的真實來源就是同仁堂藥店。老師讀)
2.公私合營:
好,我們一直在說公私合營,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營呢?公私合營是針對什么來說的呢?(課件:是我們對民族資 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級形式,即國家資本主義)。那老師要問了,以前我們學過改造的低級形式,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啊?(學生回答)(課件:對工業中的計劃定貨統購包銷和商業中的委任經銷代銷等等)。(課件:毛澤東在1953.7發表的《關于國家資本主義》一文中寫道:“這種資本主義經濟已經不是普通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是一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經濟,即新式的資本主義經濟。它主要的不是為了資本家的利潤而存在,而是為了供應人民和國家的需要而存在……)。那大家想想看為什么說已經有很大的社會主義性質了啊?(問)(老師歸納)雖然這些資本家對企業仍然擁有所有權,但已經不能自由買賣了。那大家想看看,公私合營照字面理解應該是什么啊?就是國家與私人,這里也就是指資本家聯合起來經營工商業。原本都是資本家自己獨家經營,現在變成與國家合營了。新中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對我們國家來說,必須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以公私合營對我們國家實現社會主義變革是有好處的。那對資本家有沒有好處呢?他們是不是被強迫答應公私合營的呢?現在我們看課題下面框里的文字。請哪位同學起來讀一下吧。好, 讀地很流暢啊!大家看,原本是虧損 的廠,設備陳舊,工人沒有積極性,但國家投入資本以后,進行改革,效益就好轉了。這樣,資本家也賺錢,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對吧?于是,越來越多的民族資本家希望能公私合營。1956年初,出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高潮。那么,什么又叫全行業的公私合營呢?(課件:整個行業實行公私合營企業的生產資料轉歸國家支配,資本家對企業的資產按固定的利率領取定息。年息為5%)。大家看我們書上第21頁最下面一段中提到了贖買。同學們都學過古文啊,“贖”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交換”對吧?我們這里可以理解成有代價地把剝削階級的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就是贖買。下面大家看一看書上第22頁的小字部分,然后思考一下,你們覺得贖買政策是否合理?你們覺得還有什么別的政策更好嗎?好了,大家都看好了吧?現在老師給你們分四個小組。(以第幾排為標準,分為四組)分別討論一個問題,討論結束后每組派代表發言。現在大家看大屏幕。(課件:⑴能不能國家直接強制性把這些企業收歸國有?為什么?⑵ 能不能保持原有狀況不變,仍然讓民族資本家自己經營?為什么?⑶ 能不能一開始就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不經過過渡?為什么? ⑷你覺得贖買政策合理嗎?合理在哪?)(學生發言)(老師歸納:⑴力度太大,民族資本家不服氣,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⑵打擊民族資本家的積極性,他們原本是可以吸收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力量的;⑶國家也沒有那么 多的資金可以 全部收回;⑴不論怎樣仍然是剝削階級,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⑵大部分工人仍受剝削,體會不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⑴民族資本家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還不太相信;⑵強扭的瓜不甜,必須讓他們自己想要參加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合理:合理在實現了和平過渡,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這是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必經之路。國家制定一項政策要看得長遠,但也必須分步驟慢慢來,不能急。我們同學學習也是一樣,必須給自己制定一個長遠的目標,但也一定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