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導學案
淄河中學七年級 歷史 導學案課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課型:新授 課時:1
學習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
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分析《辛丑條約》的簽定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辛丑條約》
自學指導一:
1、 義和團興起的經過,結果?
2、 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經過,結果?
3、 《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危害?
(1)、 甲午中日戰爭以后,隨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一些外國教會欺壓中國的人民。從1898年起,活躍在山東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
(2)、 原因是: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八國軍隊有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遭到義和團和愛國清軍的英勇抵抗,特別是廊坊阻擊戰,使外國軍隊狼狽逃回天津。各國軍隊陸續登陸,天津門口洞開,沿運河向北京進犯,不久攻占北京。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最后逼迫清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3)、 經濟上,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擔保,使中國更加的貧困,進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政治上,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軍事上,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外交上,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人民居住。通過以上可以得出清政府完全被帝國主義所控制,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自學指導二:
1、 義和團為什么會失。
2、 小結: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教師點撥:
(1)、 主觀:由于自身局限性,打著“扶清滅洋”旗幟,放松了對清政府的警惕。
客觀: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2)、 鴉片戰爭——《南京條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達標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