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八年級下冊《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掌握先烈英雄業績,體會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增強學英雄的信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知識與能力
1.了解美國侵略朝鮮,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史實,討論分析“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明確出兵是為了保家衛國,支援朝鮮,性質是反對侵略的正義戰爭。
2.掌握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的事跡,能生動講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體會認同他們的優秀品質。
三、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強感性認識。
2、通過分組討論和圖文轉換活動,提高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興趣;通過發言,加強知識的理解和交流。
3、通過朗誦經典作品,講故事,學唱歌曲,進行情景體驗,加深對過去的理解。
4、通過閱讀課本,地圖,網上查詢,獲取有效信息,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思考歷史問題。
教學思路
一、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最可愛的人》承接上一課,新中國成立的史實,講述了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志愿軍的英勇戰斗和杰出的戰斗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美援朝的經過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是本課重點。面對美帝國主義的瘋狂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戰,通過五次戰役擊退了美國侵略軍,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成為那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是本課難點。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出兵朝鮮,其原因復雜,必須從國內情況和國際局勢結合起來分析,對八年級學生有一定難度。
二、課前導學
1.閱讀本課課文。
2.看世界地圖,了解中朝位置。
3.收集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
教學對象分析
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態度,原有基礎和存在問題,才可能進行針對性教學。本課教育對象為八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表現欲,期待教師、同伴的贊許和認可。他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漸增強。但由于缺乏足夠的生活經歷,實踐經驗,其思維方式,思維角度不夠全面。這就要求教師能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掌握豐富的課程資源,巧妙設計問題,多角度引導探究。此外,隨著八年級課業的增多,升學壓力的增大,許多學生對歷史課學習主動性下降,已經不能主動去閱讀相關書籍,搜集有用的資料。基于此,在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平臺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豐富詳實的資料;教師適時點撥、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認識歷史問題。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定位“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歷史課程和學生特點,教師始終要把激發學習興趣放在首要地位,教學形式力求多樣化。而且教師無論采取何種教學策略,都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強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創設自由、平等討論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質疑、探究。
為了圓滿完成教學,本節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演示法
運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提供、展示《志愿軍軍歌》、抗美援朝戰爭原始錄像、邱少云、黃繼光等圖片、《英雄兒女》電影剪輯,形成視聽沖擊,創設學習情境,拉進歷史與學生實際的距離,給他們提供體驗過去的可能。學生愛看、愛聽,會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利用自制的課件,展示討論問題。這樣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感性材料,也是激發學習興趣,促進知識理解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