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八年級地理教案 >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精選4篇)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發布時間:2022-11-07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精選4篇)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篇1

  (第二課時)

  一、設計思想

  通過讀圖分析,邊讀邊畫,并通過問題設計強化訓練的方式,形成鐵路干線網絡,同時結合親身體驗,讓學生學會運用列車時刻表和認識高速公路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記住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了解鐵路線命名的方法,學會使用列車時刻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分析能夠說出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運用地圖了解我國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線。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交通運輸線的建設成就和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1.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要鐵路干線的名稱與位置。

  四、教學難點:“五縱三橫”鐵路干線的名稱與位置

  五、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練習法、討論法

  六、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本列車時刻表,練習本,有條件的同學準備高速公路和鐵路的特點等資料。

  教師:中國鐵路分布圖,我國的交通運輸網。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播放“青藏鐵路”錄像,同時響起歌曲“花兒與少年”。教師提問:剛才看到的是哪一條鐵路的建設?這段音樂屬于在這一帶廣為流傳的什么歌調?它主要是我國哪個省的民歌?

  如今,我們中國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鐵路,這說明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展示投影】展示“中國主要鐵路干線圖”

  【師生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學生一起在圖上找出“五縱三橫”鐵路干線。在找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鐵路線的起止點及經過的省級單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區。

  【學生活動】1.舉例說明鐵路線命名的方法。(以京滬線為例歸納:⑴以起止點城市命名。⑵以起止省區簡稱命名。⑶以起止省區簡稱和一個終點城市命名。⑷以鐵路線所在的位置命名,如北疆線。從北京出發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說北,東西向先說東。隴海線中的“海”指歷史上連云港有“海州”之稱)

  2.師生一起找的同時,在地圖冊p30圖上或課本p91圖上依次用彩筆描一下。

  3.注意總結鐵路線交匯的城市。

  鐵路線分布有何特點?圖中哪一個城市還沒有鐵路線相連?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問題設計】1.新疆烏魯木齊一批長絨棉要用火車運往上海,應選擇的最合適的鐵路線依次是    、    、    。

  2.廣州一批日用工業品要用火車運往昆明,應選擇的合適鐵路線依次是    、    、    。

  【學生活動】小組對照地圖討論后,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進一步鞏固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的名稱與位置。每位同學對照地圖在課前準備好的空白紙上,畫出五縱三橫鐵路干線及經過的主要城市。

  【學生活動】略。一名學生到黑板上畫。

  【教師指導】展示學生成果,師生共同糾正出現的錯誤。

  【教師承轉】鐵路客運,列車時刻表對旅客顯得很重要,請帶來列車時刻表的同學解釋它的用法。

  【學生活動】學生提出的疑問先讓部分學生回答,其他學生可針對個別同學提出的問題讓其解答(如里程的算法、時間的計算、小箭頭表示的意義等),教師做最后總結。

  【教師承轉】我們對鐵路干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公路與內河航線。

  【展示投影】“中國主要公路和內河航線”圖

  【教師引導】1.公路線與內河航線分布各有何特點?為什么?

  (指導學生結合地形與氣候知識回答)

  2.圖中高速公路分布有何特點?請走過高速公路的同學介紹它的特點與作用。(也可指導學生讀“閱讀材料”和圖4.5)

  【展示投影】“中國主要航空運輸圖”和“中國主要海港和航海線”圖

  【教師引導】主要航空線和航海線分布有何特點?

  【教師引導】綜合以上幾幅圖可以看出,我國主要交通運輸線分布有何特點?為什么?

  (指導學生結合人口分布、經濟發展、資源分布與地形等方面思考)

  【展示投影】圖4.4我國的交通運輸網

  【教師引導】結合該圖分析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帶,海陸空交通運輸網發達的原因。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各組選1~2名代表發言。(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密度大,而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密度較小)

  【教師總結】我國的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相互交織,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西部地區交通相對落后,交通運輸線少,但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面貌將發生很大變化。

  八、評價建議

  評價時重在看學生是否掌握了我國的鐵路干線的名稱與位置,是否形成了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的空間分布概念。

  九、教學后記

  1.對于p89圖4.4不能一開始就用,因為圖太復雜,大部分學生有點茫然,應分解用。

  2.對“五縱三橫”鐵路線必須強化練習才能牢固掌握。

  3.注意對圖4.6糾正錯誤。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篇2

  教學要求1.能夠舉例說明交通運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2.記住我國主要的鐵路線,了解鐵路線命名的方法,能夠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學會使用列車時刻表。3.了解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并能夠分析交通樞紐應該具備的特點;能夠設計合理、經濟的旅游線路計劃。4.了解選擇交通運輸方式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學會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結構分析本節內容共有四個標題,思路也非常明確。教材首先強調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紹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路線;接著了解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最后結合實際生活,介紹如何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在第一個標題中,教材首先從日常生活著手,并結合北京的四環路和“扶貧路”兩個例子,使學生對交通運輸在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所認識。在此基礎上,安排了關于“四大米市”的形成和五嶺縣的經濟變化兩個實例,通過分析上述現象與交通之間的關系,加深對交通運輸重要作用的印象,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第二個標題下,學生首先可以通過地圖了解我國的主要鐵路和高速公路。同時教材又將重點放在了鐵路上,不僅安排活動使學生了解“三橫五縱”,還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鐵路線命名的規律,并且結合實際生活,簡單介紹了列車車次和時刻表。在學生了解主要交通運輸線的基礎上安排第三個標題,這樣非常合理自然,恰恰說明了交通樞紐是如何產生的,同時也可了解其功能所在。學生了解了關于運輸的基本常識后,教材又通過對各種交通運輸形式的價格、速度以及運輸量等基本屬性的對比,使學生了解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同時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結合實際需要合理安排交通運輸方式的能力。內容點析1.關于圖4.1。這幅圖概括了交通運輸工具發展的幾個階段,但最后一個階段的內容容易使學生誤會,即“現代的交通工具就包括這四種類型”。教師在這里可結合交通運輸的定義讓學生思考,最終明確:地鐵、管道也都屬于交通運輸工具。2.教材第87頁安排了兩段新聞報道,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無論是對發達的城市來說,還是對落后偏僻的農村而言,交通運輸都是關系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材料一提到以中關村為核心的“一區五園”,它們分別是海淀中關村科學城、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豐臺高科技園區、昌平科技園區、酒仙橋電子城和上地信息產業基地。3.關于第87頁活動1。無錫、九江、蕪湖、長沙四個城市能夠成為歷史上的四大“米市”,從地理的角度來看,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雨熱同期的氣候使得這里的農作物以稻米為主;第二,這里位于長江干流和許多支流以及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水運條件非常優越;第三,長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區,有很大的市場。4.關于第88頁活動2。這道題與實際緊密聯系,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地理頭腦”。從a圖上看,五嶺縣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地形上屬于山地,有一條河流穿過,東北部有溫泉,南部有煤礦。b圖與a圖相比,新建了鐵路線和公路線,鄉村土路也比過去密集了,并且有些鄉村土路改建成了公路。尤其應該注意的是,溫泉和煤礦附近蓋起了建筑,鐵路通到了煤礦,圖中最東側的南北向土路延伸到了山腳下。這些都是五嶺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5.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格局。總體上來說,分布的特點是東部密集,西部稀疏。原因可結合前面所學,從人口的分布、資源的分布以及地形來分析。人口東部多西部少;礦產資源的“北煤南磷”,農產品的“南稻北麥”都向交通運輸提出了要求;地形上,東部大部分地區為平原,西部地勢較高,地形復雜。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才形成了如此的格局。同時,正是因為這種格局,使得我國的東西部經濟產生巨大的差異。為了減小這種差異,同時也為了解決東部的能源和資源問題,國家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這將改變西部的交通運輸面貌。6.鐵路線的命名。有的鐵路線以起止點城市來命名,例如京廣線的起點是北京,終點是廣州,京滬線的起點是北京,終點是上海;有的以起止點所在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來命名,例如湘黔線的起點是湖南省的株洲市,終點是貴州省的貴陽市;還有的是以起點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和一個終點城市命名,例如蘭新線的起點是蘭州,終點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隴海線的起點是甘肅省的蘭州市,終點是江蘇省連云港市(原名為海州);還有一種是以鐵路線所在的位置來命名的,例如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線和庫爾勒至喀什的南疆線。鐵路的命名還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從北京出發的把“京”放在前面,南北向的鐵路先說北面的城市或省區,東西向的鐵路先說東面的省區。但隴海線是個特例。7.我國鐵路的“三橫五縱”。南北向的鐵路線主要包括:京哈線──京廣線,京九線,京滬線,同蒲線──太焦線──焦柳線,包蘭線──寶中線──寶成線──成昆線;東西向的鐵路線主要包括:大秦線──京包線──包蘭線,隴海線──蘭新線──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桂昆線。需要強調的是,從濱綏線──濱洲線的長度看起來,似乎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線,但由于它只是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所以不能算是一條國家級的干線。8.關于圖4.7。這組圖以北京為例,不僅讓學生了解到交通運輸樞紐的“人員流動”和“貨物流動”,同時還涉及到了由北京向外輻射的國道、高速公路和機場。結合下面的文字式課文,學生會意識到,北京是一個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此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國道的命名。從北京出發的國道以“1”開頭,南北方向的國道以“2”開頭,東西方向的國道以“3”開頭。9.武漢和青島作為交通樞紐的區別。同樣是交通樞紐,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又位于我國的中南部,所以必然是人流、貨流的聚集地,再加上長江從這里經過,因此成為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樞紐;而青島則是由于它是沿海城市,不僅可以發展海上運輸,而且有著優美的風光,所以盡管它在我國大陸的東部沿海地帶,但仍然成為鐵路、航空和水運的交通樞紐。10.關于“苗苗旅行社”的旅游線路計劃。從住宿的安排上來說,這個計劃非常經濟,因為有兩晚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的。從交通方式的選擇上來講也比較合理,他們注重了采用各種不同的交通運輸的方式,同時,乘船到南京恰好可以觀賞一下沿江的景色。但從路線上來說,先經過南京到上海,第二天又乘船返回南京,這樣出現了路線重復的現象。所以建議將旅游線路改為:第一天 北京15∶18乘1461次火車赴南京,宿火車上。第二天 7∶48到達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宿南京。第三天 乘船赴上海。游外灘、南浦大橋、東方明珠塔、浦江隧道,夜游南京路。宿上海。第四天 乘旅游汽車赴杭州。游西湖、靈隱寺。宿杭州。第五天 自由活動。21∶40乘t32次火車返京。宿火車上。第六天 12∶47抵京。結束全部行程。11.選擇交通運輸方式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教材用兩幅圖說明了選擇客運方式需要考慮時間上的要求、距離的遠近和價格等因素,而選擇貨運方式則需要考慮運送的距離、運費、時間的要求、數量的多少以及貨物本身的特性。而要真正選擇合理,還需要了解每一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歸納起來如下表: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 運輸量大,運費較低,速度較快 投資多,建設周期長,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 速度較快,比較靈活 運輸量小,運費較高

  水路 運量大,運費低,投資少 速度較慢,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

  航空 速度快,機動靈活 運輸量小,運費高,受天氣影響較大 教學建議【課時安排】建議本節安排2~3課時。【經濟發展的“先行官”】1.這個標題并不是難點,所以一上課就可以進行開放式活動,讓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來談對交通運輸作用的體會。緊接著讓學生讀第87頁的兩段新聞,加深學生對交通運輸的重要意義的理解。2.對圖4.1的分析:交通運輸工具的不斷發展,證明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由原來只利用自然的原始運輸工具改為了利用人工制造的先進工具。同時也可以就此提問學生:三個階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個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這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觀念。3.對四大“米市”的分析。學生一般都會很快發現四個城市都在長江流域,如果沒有注意到京杭大運河,應該給學生提示。對其他的原因,如果學生分析不出來,可以問兩個問題:“既然是米市,米從哪里來?米又賣給誰?”從而引出對當地氣候和市場的分析。4.對五嶺縣變化的分析。在分析了五嶺縣的自然條件之后,就可以問學生:“當地適合發展什么經濟項目?”(山區的多種經營、溫泉旅游、煤礦生產等)接著看第二幅圖,從基本建設上來看,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在溫泉和煤礦的附近新建了建筑?說明這里已經發展了哪些項目?新增的鐵路、公路是否發揮了作用?至于書上提到的第4個小題,可以讓學生自由回答,大家討論,不一定要有統一的答案。【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1.本標題的引入。教師可以問問學生去過我國的哪些城市或地區,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經過了哪些城市,知不知道走的是哪些鐵路線(或公路線)。由此引出對我國交通運輸線的介紹。如果班里有去過西藏的學生,再請他們介紹一下,他們是怎樣到目的地的,為什么沒有坐火車去。這樣引起學生對我國交通運輸網的好奇,再安排學生觀察圖4.4。2.在安排學生讀圖4.4時,分以下幾個步驟提問:(1)看總體分布,在空間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2)我國西部的交通運輸線稀疏的原因是什么;(3)從這幅圖上看,哪種交通運輸方式最重要;(4)成為水運樞紐的城市有怎樣的共同特征,成為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城市有什么一致的特點;(5)找一下我國還有哪些城市沒有鐵路線,由此引出對青藏鐵路的介紹。3.關于我國的高速公路。這一段文字教材雖然是閱讀材料,但不可忽視。教師可將圖4.5和圖4.4結合起來看,這樣更能說明我國交通運輸線的分布特征。并可讓坐車走過高速公路的學生介紹一下,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4.第92頁的活動2安排學生用不同顏色標注我國的南北、東西向主要鐵路干線,并填表。教師注意讓學生在填表格的同時找到每條鐵路線的起止點,以加深印象。5.關于火車的車次以及列車時刻表的使用,教師可提前讓學生準備,上課時帶來一本列車時刻表,然后讓學生觀察:(1)從北京出發的列車有什么特點?駛向北京的列車呢?(2)書上的列車時刻表中,小箭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設計一個小情景,讓學生利用列車時刻表來解決問題。例如:如果現在是下午16∶30,但小明有急事,想從北京出發到南京,這時除了坐飛機,還能怎么辦?(先乘t21次火車到濟南,再轉乘1461次。)【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1.活動1:準備8條繩,代表中國的主要鐵路干線,上面分別標出名稱(或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先請學生讀圖4.6,看這條鐵路經過了哪些城市,并且選出幾位同學做這幾個城市,抓住繩子。接著再請學生讀圖,找出第二條鐵路,仍舊按照上一步去做,遇到已經出現過的城市時,就將繩子交給那位同學。最終將“三橫五縱”呈現在全班同學面前。并且請學生計算一下,哪些扮演城市的同學手里有多條繩子,分別有哪些鐵路線經過了這里。安排這個活動有兩個目的:第一,復習前面的鐵路干線;第二,讓學生理解交通樞紐的含義,并且了解我國的哪些城市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分別有哪些城市經過這里。2.活動2:安排學生分組,幾組為旅行社,另外幾組為游客。教師為“旅行社”提供列車時刻表、航班時刻表、各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地圖(學生自己收集也可)。“游客”來提出要求(包括去哪幾個城市,計劃的花費,以及準備去多長時間),由旅行社為其安排行程計劃。如果時間允許,還可再為學生提供各種標準的住宿價格,以增加活動的難度。一組“旅行社”對應一組“游客”,然后再交換。最后將每個旅行社的方案在全班公布,評出最佳旅行社。3.活動3:安排學生在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期間注意看新聞,看看有哪些關于交通的報道,如果發生了乘客滯留的現象,分別在哪些城市。請學生試著分析一下原因。【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1.教材的圖4.8和4.9將選擇客運及貨運方式的考慮因素一一列了出來,但這個結論最好先不讓學生了解。先讓學生根據圖4.10對四種交通運輸方式進行比較,然后安排學生根據教材所給數據設計幾個情境,請學生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1)某學校100名學生去郊區旅游;(2)某旅行社有兩個去廣州的團,一個是四日游,雙飛,另一個是六日游,雙臥,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職員,想用五一假期旅游,但又不能太累,你會選擇哪一種?如果你是一個退休在家的人員呢?在學生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后,還要問選擇的原因,以歸納學生考慮的因素,最后總結。2.第97頁的活動最好也放在前面,這樣使學生有一個思考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另外,學生對這些實例也會比較感興趣,否則先給出結論再去驗證,學生會感到興趣不高。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篇3

  (第三課時)

  一、設計思想

  結合地圖讓學生了解交通樞紐的類型與特點;在學生了解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后,通過實例讓學生總結歸納選擇運輸方式的標準,最后通過制作旅行計劃得到鞏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學會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分析、實例練習和旅游線路計劃的設計,學會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交通運輸工具相對滯后的了解,進行國情、國策教育。

  三、教學重點:1.我國主要交通樞紐。2.學會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四、教學難點:如何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五、教學方法:討論法、歸納法、分析比較法

  六、課前準備

  學生:到旅行社收集幾份旅行計劃。

  教師:設計更多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的例子。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我國交通運輸線相互交織,在運輸線交織的地方,就形成了交通運輸樞紐。它為客運和貨運發揮重要的作用。

  【出示板書】三、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教師引導】不同的交通運輸線交織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樞紐。請同學們對照p89圖4.4舉例說明。

  【學生活動】對照圖分析歸納交通樞紐應具備的特點。

  【教師引導】1.對照圖說出北京、鄭州、徐州、株洲、蘭州、成都等樞紐城市各位于哪些鐵路的交匯處。

  2.分析武漢、青島的地理位置,說明這兩個交通樞紐各有何特點?

  【歸納總結】由此看出交通樞紐有不同的類型,有的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有的是單一的樞紐。

  【教師承轉】我們來看一下首都北京的情況。

  【教師指導】讀圖4.7看北京的交通樞紐有何特點?

  (人流、物流,有向外輻射的國道、高速公路和機場──是一個綜合的交通樞紐。可簡介國道的命名:從北京出發以“1”開頭,南北方向的國道以“2開頭,東西方向的以“3”開頭。)

  【教師承轉】學習了各種交通運輸線路,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有利于我們的生產與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線。

  【教師引導】客運和貨運根據需要在選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時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學生活動】讀p96圖4.10討論比較

  【歸納】學生歸納因素并列表:

  運輸方式

  運量

  運費

  運速

  鐵路

  較大

  較低

  較快

  公路

  較小

  較高

  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舉例分析】

  1.山東濟南某公司的王經理,必須在兩天內趕到北京簽訂一份合同

  2.劉曉和媽媽準備暑假從石家莊到香港旅游。她們想選擇比較經濟的旅游方案。

  3.500噸鋼材從上海運往濟南。

  4.一噸活魚從跋山水庫運往沂水縣城。

  【學生活動】學生在各小組內進行熱烈討論,說出選擇的方式并說明理由。

  (從多角度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從客運和貨運兩方面引導。)

  【分析歸納】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分析,選擇貨運與客運方式時應分別考慮的因素如下。

  客運:人數、運費、速度、目的

  貨運:運量、貨物性質、運費、距離、時間

  要根據人們的要求和客觀條件對運輸工具做出選擇。 

  【強化練習】

  1.新疆烏魯木齊的李書記臨時接到去北京開會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須趕到。

  2.李娜和同學約好,國慶長假期間從重慶到武漢,沿途觀賞三峽風光。

  3.送幾百千克葡萄到市場出售。

  4.一萬噸海鹽從天津的長蘆鹽場運往上海。

  5.10噸大米從武漢運往上海。

  【師生歸納】人的出行:必須考慮出行目的。人們對貨運的要求可以根據四個字:多、快、好、省。

  貨運:貴重或急需而數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變質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鐵路

  【教師講述】我們在合理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為生產和生活服務時,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那就是遵守交通規則、愛護交通設施、保證交通安全。

  (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規教育。)

  【學以致用】設計一份寒假到外地的旅行計劃。

  八、評價建議

  確定交通樞紐的類型和特點關鍵要看它的位置和在此交織的交通運輸線;評價學生是否學會選擇運輸方式時,關鍵是看學生是否理解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

  九、教學后記

  把“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與“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放在一起學習,既有利于復習前面學習的內容,又促進了“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這一標題的學習;p95的2題處理,放在本節學完后,效果更好;城市和交通運輸線的位置關系有時決定著學生是否會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篇4

  (第一課時)

  一、設計思想

  通過實例和新聞材料及親身體會等,讓學生認識到交通運輸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現代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能舉例說明交通運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刻苦學習、掌握科技、立志報國的思想以及環保觀念。

  三、教學重點: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四、教學難點:學會舉例說明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五、教學方法:談話法、讀圖分析法

  六、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能說明交通運輸重要性的信息和資料。

  教師: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大家都知道,交通運輸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運輸呢?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如何呢?

  【展示投影】這組投影片說明了什么? 

  1.貴州有西南煤海之稱,煤炭探明儲量有幾百億噸,居南方各省區之首,然而,豐富的煤炭資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運不出去;貴州林木總蓄積量有1億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暢,有的地區采伐的木材,腐爛和運出的一樣多。因此,貴州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國成立以前,從成都到拉薩,翻山越嶺,要走好幾個月。現在坐汽車只需幾天,乘飛機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了。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同時形成感性認識──交通運輸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非常重要。)

  【學生回答】說明交通運輸業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這兩個事例分別從貨運、客運兩個方面說明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發展旅游事業,加強各地區、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等,都要優先發展運輸業。所以說,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出示板書】一、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教師承轉】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交通運輸,我們每個同學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請同學們在班內談一談對它的體會。

  【學生活動】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在班內分別交流;教師注意總結交通運輸的定義及現代主要交通方式。(應讓學生明確地鐵、管道也屬于交通運輸工具)

  【教師引導】指導學生讀p87的兩則新聞報道,讓學生思考其說明的問題。

  (加深學生對交通運輸的重要意義的理解)

  【教師承轉】每一種交通工具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發展是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的。

  【教師引導】讀圖4.1思考:①現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②三階段的發展說明了什么?③三個階段,哪個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這說明了什么?怎樣解決?

  【歸納小結】讓學生簡單歸納、總結交通運輸的作用。

  【展示投影】歷史上的四大米市

  【教師引導】1.引導學生分析四大米市形成的原因。

  (聯系實際從氣候、交通、市場三個方面分析)

  2.指導學生做p88第二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由討論,對于第⑷題,每條建議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首位的應是“再多修些公路”)

  【教師指導】聯系實際請再舉一些說明交通運輸作用的例子。如:①沂水縣城長安路改造工程竣工。②沂水縣積極實施“村村通公路”工程。③沂水縣第一條鐵路──膠新鐵路已建成通車。④沂水熱電廠建設正在緊張施工,有望年底投入使用。

  八、評價建議

  評價時關鍵看學生能否聯系實際說明交通運輸的作用。

  九、教學后記

  本節教學,不應太局限于教材,抓住課標要求,聯系實際,通過談話法、討論法教學,效果較好。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第十二單元  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

    第十二單元 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 本單元是認識祖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交通運輸事業上感受到我國社會需主義建設的強大。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深刻體驗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發展更為迅速。...

  • 高中地理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說課稿

    一.說教材:人類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運輸、商業貿易和郵政通信等。地域聯系對發揮各區域的比較優勢、實現區域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第七單元 7.4 城市交通運輸

    【教學目標】1.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2.影響城市交通運輸網形成的因素3.城市道路網規劃的基本原則4.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措施【重點難點】重點:1.城市交通運輸主要特點形成原因2.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環境難點:1....

  • 7.4城市交通運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1.了解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2.了解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過程與方法1.學會分析城市道路規劃的基本原則。2.能夠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夠提出可行性的對策。...

  • 7.2交通運輸網中的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1.了解鐵路的作用以及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2.了解不同等級公路和航道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辯證的觀點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實際問題。...

  • 第5課交通運輸網

    【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的交通運輸方式有哪些。2、了解我國鐵路運輸的重要性,掌握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3、了解我國公路運輸的發展和主要的高速公路。4、了解我國水運的分類和主要的海港和河港。...

  • 各種交通運輸方式

    課題 第一節 教學目的 使學生了解各種運輸方式的不同特點教學重點1.交通事業的重要性。 2.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以及如何合理地選擇運輸方式。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客、貨運不同要求,合理地選擇運輸方式。...

  • 交通運輸業 教案

    交通運輸業教學目標:(一)了解交通運輸業的作用,掌握幾種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學會按客運、貨運的性質和需要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二)通過了解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巨大成就,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通過了解交通運輸業在...

  • “城市交通運輸”一節教學設計

    對于本節部分教學內容。大多數學生具備一定的親身體驗和感性認識。故筆者在進行教學時,盡可能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活力,培養其參與意識;同時通過討論分析、歸納、多媒體演示等方法的綜合應用,不僅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更...

  • “交通運輸網中的點”一課教學設計

    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出來的學生不善于運用知識,不會理論聯系實際,不懂創新,實踐動手能力極差,同時也導致學生缺乏興趣,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

  •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教材分析】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產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線路的布局,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 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導學案

    第二節 交通運輸布局【教學目標】了解交通運輸線和站點的主要類型及其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利用所掌握的交通運輸線區位選擇的理論和方法,能夠對某兩地間交通線的類型選擇、線路走向提出合理建議。...

  • 7.3交通運輸網中的點

    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1.上海港的成因和發展的有利條件。2.影響交通運輸中點的區位因素。過程與方法影響交通運輸中點的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 第七單元 7.2 交通運輸網中的線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讓學生了解鐵路的作用以及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2.了解不同等級公路和航道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3.結合實例,理解交通運輸網中的線的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 第七單元 7.3 交通運輸網中的點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結合課文實例,了解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選擇。 2.理解影響上海港的因素。 3.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網中的點的影響因素。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影響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因素的一般規律。...

  • 八年級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聊城市| 临夏县| 商都县| 黄山市| 南木林县| 福鼎市| 平乐县| 息烽县| 博乐市| 固阳县| 廊坊市| 镶黄旗| 太保市| 静海县| 北京市| 孟连| 左权县| 湄潭县| 阳春市| 洪洞县| 定边县| 德江县| 遂川县| 抚松县| 大宁县| 双流县| 临清市| 成安县| 武隆县| 九江县| 辽中县| 尼勒克县| 平安县| 三穗县| 会昌县| 望都县| 马龙县| 临江市| 玉林市|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