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氣候特征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綜合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國主要的氣候特征。
2.使學生懂得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應用)。
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多樣的氣候,季風氣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現。
教學難點
運用降水和氣溫等氣候要素分析氣候特征。
教學方法
討論法、發現法、探究法。
教學媒體
投影:“中國自東向西植被變化圖”、“中國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觀圖”、“全國氣候類型圖”、“氣候疊加示意圖”,計算機軟件:氣候的多樣性,季風氣候的顯著性,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前面學習了有關氣溫和降水的知識,通過前面學習可知:氣溫和降水將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即發生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對于某一地區而言,每一天的氣溫高低和降水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氣溫和降水在較長的時期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要找到并了解氣溫和降水在較長時期內的變化規律,把握其中的規律性,就可以掌握某個地區的氣候特征。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氣候的特征”這一節課來研究一下怎樣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征。
【板書】第四節 氣候的特征
【活動】我們在座的同學天天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氣候有切身體會,通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請你來描述一下北京的氣候有哪些特點(也就是說北京的氣候是什么樣的)?
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通過同學們的描述可以知道我們一般從天氣的冷暖、降水的多少、風力的大小和多少等幾個方面來描述氣候呢。氣候的要素主要包含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雖然我們每天看天氣預報時發現今天和昨天的天氣可能有些方面不同,但我們會發現北京今年整個冬季的氣候和去年的、前年的冬季氣候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氣候是一個地區較長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它具有內在的規律性。
【板書】一、氣候要素
降水、氣溫
二、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投影】“中國自東向西的植被變化圖”
【提問】(1)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圖中的植被發生了那些變比?
(2)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中國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觀圖”
【討論】(1)看圖說出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投影】“氣候疊加示意圖”。
【總結】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接受太陽光熱的多少是不同的,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差異顯著,同時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因此形成了多種溫度帶和多樣的干濕地區。因此,我國各地的氣候千差萬別,復雜多樣。
【板書】l.氣候復雜多樣
【投影】“全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演示軟件】比較所看到的景觀有何不同?說明什么問題?(為什么地處同一緯度的哈爾濱比法國巴黎氣溫低?同樣都瀕臨大洋,但為什么長江中下游地區比非洲北部降水豐沛?)
【活動】處于大致相似的地理位置,為什么在我國東部與歐洲西部及非洲北部同緯度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呢?
【小結】由于中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受到夏季風與冬季風的交替影響。受夏季風的影響,在夏季我國東部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高、降水多;受冬季風的影響,我國北方各地區的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低。因此形成了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點。
【活動】日本、韓國、朝鮮是什么氣候類型呢?與北京相比氣溫和降水有何差異?
【板書】 2.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過渡】為什么要研究氣候的特征呢?那是因為氣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響。
【演示軟件】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活動】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是什么?
【板書】三、氣候對我國的影響
1.有利影響:物產豐富、生產地域擴大
2.不利影響:多災害性天氣
夏季風──洪澇、臺風
冬季風──旱災、寒潮
【總結】由于我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外加復雜多樣的地形,造成中國氣候具有兩大顯著的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同時,我國獨特的氣候也給我國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板書設計
一、氣候要素
降水、氣溫
二、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1.氣候復雜多樣
2.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三、氣候對我國的影響
1.有利影響:物產豐富、生產地域擴大
2.不利影響:多災害性天氣
夏季風——洪澇、臺風
冬季風——旱災、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