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暴力,做個有修養的人——高一主題班會設計
遠離暴力,做個有修養的人——高一(2)班主題班會設計
設計背景
中學生處在人生道路的一個特殊時期,欲事易沖動,常用簡單的暴力手段解決矛盾。校園暴力相信大家都有所目睹,起碼也是有所耳聞。廣州電白中學暴力事件、少年殺親案、少女聚兇事件、廣東雷州市二中校園兇殺案……近年來發生在校園青少年之間的暴力事件屢見報端。青少年成年后,作為公民,應時刻做到遵紀守法,理性解決生活中的矛盾,而非簡單粗暴處之,否則觸犯法律將后悔莫及……
針對最近校園里發生的兩起“暴力”事件和學校所在地的一起輟學中學生持刀搶劫傷人案,及時對學生及時進行思想教育,提高高中生的個人修養,讓其遠離暴力傾向和行為。
指導思想
使用暴力解決矛盾,會使他人受到傷害,也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危害的人。本班會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使用暴力手段的危害,自覺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具有暴力傾向和行為的人。(注意:該主題不是從自己成為暴力侵害的對象角度出發,談該如何進行自我保護,逃避暴力的加害。)
活動形式
學生主持班會活動,討論分析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原因,觀看校園暴力及危害圖片,談個人感受,談如何提高個人的修養。
活動流程:
一、引出班會主題:遠離暴力,做個有修養的人
想一想 —— 當我們遇到下列情況后該怎么做?
事件1:上學期我級x班小王與y班小李發生矛盾,因為小王吃了虧,隨后小王邀請校外“朋友”在周末來學校替自己出氣,將小李打傷……
事件2:在上周組織的班級籃球友誼賽中,高一a班男生由于不服裁判(高二級學生)的判罰,辱罵、恐嚇裁判,隨后與裁判發生肢體沖突……
二、討論;揭示校園暴力有哪些?
學生討論發言。
最常見的校園暴力是打架斗毆。
進餐時排隊發生糾紛,走路時發生碰撞,言語交流發生口角,朋友邀約替人出氣,有人勒索、敲詐你,揚言要給你點“顏色”看看(恐嚇你)……
這就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即使是一次,即使是非常短的時間——都會給受害者帶來長時間的恐懼和痛苦。
三、思考、討論: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會產生什么不良后果?(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知道的事例來談)
學生發言:同學之間產生仇恨、影響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的心胸變的狹窄
對同學身體造成傷害、也給受害人的心理造成陰影
施暴者被批評或處分;施暴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暴力使人走向犯罪,進而毀掉家庭的幸福和自己的前途
圖片展示1:
新生拒絕老生的勒索,盡被學生會干部打死!
使用暴力,給受害人的親人帶來巨大的傷害和無盡的悲痛!
圖片展示2:
1名中學生與同學打架被扎4刀后死亡,父母悲痛欲絕!
使用暴力,毀掉自己的前途!!!
圖片展示3:某少年犯看守所——服刑少年的監獄生活
他們正值年少,他們本該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但是,他們卻成了少年犯,被隔離在高墻深院之內!!!!
圖片展示4:少年犯接受采訪,流下悔恨的淚。
播放音樂——鐵窗淚(這是一首悲傷的歌!表達了一個獄中人的懺悔之心。)
學生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或反思中
四、你知道哪些因素會使青少年具有暴力傾向和產生暴力行為嗎?
學生發言:
1、一個是沖動,青少年極易沖動;二是愛炫耀自己,愛出風頭,個性發展走上畸形。
2、個人法制意識淡漠,父母關愛少,缺乏家庭溫暖,造成性格孤僻、心理壓抑,就想辦法發泄。
3、獨生子女形成的惟我獨尊的個性, 以及刻意追求物質和精神刺激。
4、沉溺于充滿暴力和刺激的網絡和電玩游戲,效仿暴力游戲情景,尋求刺激。
近年校園暴力犯罪的發展趨勢是:1、犯罪走向低齡化;2、犯罪惡性的程度加大;3、住宿生犯罪比例加大。
五、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中學生,遠離暴力?
學生發言:
1、遠離以刺激和暴力為主要內容的網絡游戲。
目前的網絡游戲大約95%是以刺激和暴力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學家說,刺激性的活動可以讓人忘乎所以,沉迷不已,可以讓人失去理智……
投影圖片1:暴力兇殘的拳王爭霸游戲
投影圖片2:暴力血腥的cs游戲
投影圖片3:陰森恐怖的魔獸游戲
充滿刺激和暴力的網游能夠給我們一個健康的身心嗎?
一位網游制作者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寫到:網游可以很容易使一個人沉淪頹廢,變為一個廢人,甚至使人走向犯罪……
講述:案例1:XX年10月13日下午,成都市青龍場發生一起學生斗毆事件,一名高中生被另一名高中生殺死.據了解,行兇者酷愛網絡暴力游戲,一味模仿游戲世界的暴力行為,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案例2:鄭州某高校一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由于孤獨開始到網吧玩暴力刺激游戲,并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最終,該學生由于缺錢上網玩游戲走上了持刀搶劫的道路。
投影圖片:一名被逮捕捆綁的搶劫犯
《刑法》第263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案例3: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本月5日至7日,連續發生6宗離奇的故意傷害搶劫案,傷者均遭人砍傷。警方經過兩天偵察,在網吧一舉抓捕6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