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質(zhì)的分類(通用5篇)

物質(zhì)的分類

發(fā)布時間:2022-11-08

物質(zhì)的分類(通用5篇)

物質(zhì)的分類 篇1

  第二單元   單元復習

  一、知識結(jié)構(gòu)

  1、物質(zhì)的兩種分類:

  •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如:

  •混合物: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    如:

  2、物質(zhì)性質(zhì)的兩個方面:

  物理性質(zhì):直接被感知(色、味、態(tài))被測量的                              性質(zhì)(熔、沸點;硬、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zhì):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

  3、物質(zhì)變化的兩種形式: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zhì)

  4、化學反應的三種分類

  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二:

  化合反應:定義:由二種或二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特征:多變一

  分解反應:定義: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多種物質(zhì)的反應

  特征;一變多

  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二、空氣的組成

  氮氣(n2)        78%      體

  氧氣(o2)        21%      積

  稀有氣體:        0.94%     分

  二氧化碳(co2):    0.03%    數(shù)

  其它雜質(zhì):        0.03%

  三、空氣污染與防治

  空氣污染:有害氣體,粉塵

  有害氣體:二氧化硫     s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氮    no2

  污染防治:閱讀課本第26頁

  四、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 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

  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yōu)榈{色液體,在-218 ℃時變?yōu)榈{色雪花狀的固體。

  一、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氧氣是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能支持燃燒,供給呼吸、高溫時能與許多物質(zhì)反應。

  二、 

  六、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反應原理:

  裝置

  •儀器裝配原則: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物質(zhì)加熱原則:先均勻,后集中。

  •氣體收集方法:

  •易溶于水排氣法,根據(jù)密度定上下;

  •不溶于水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

  實驗室制氧氣歌訣:

  一要檢查氣密性

  二在把藥品加入試管中

  三要把儀器固定好;

  試管口部略向下

  導管伸入稍露頭。

  四再點燃酒精燈

  先均后固用外焰

  緩慢加熱向管底

  五用排水集氣法

  連續(xù)氣泡再入瓶

  六把導管移出水

  最后熄滅酒精燈

  七:氧氣的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原理:利用液態(tài)氮的沸點比液態(tài)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tài)氧。

  八、應記憶的符號

  元素符號:

  氧:氫:h   碳:c   硫:s  磷:p    氮:n    鎂:mg

  鐵:fe   鋁:al   汞:hg  鉀:k  錳:mn

  化學式

  氧氣:o2   氮氣:n2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氧化鎂:mgo  氧化汞:hgo 

  五氧化二磷 p2o5   

  四氧化三鐵:fe3o4   氧化鋁:al2o3  

  二氧化錳:mno2  水:h2o  過氧化氫:h2o2  

  高錳酸鉀:kmno4

  氦(he)  氖(ne)  氬(ar)  氪(kr)  氙(xe)   氡(rn)

  作業(yè):新學案

  教后:

物質(zhì)的分類 篇2

  是,為什么參賽的課就一定要有實驗探究呢?沒有實驗的課就真的體現(xiàn)不了新課改的理念了嗎?就為了賭這一口氣,說來有些好笑。

  二、進行教學設計

  這是此次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到底怎么樣做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呢?說實話,直到初賽時這個問題還沒有想通。平心而論,有實驗探究的話,這個問題就簡單了,畢竟有一個基本的程序在指導著呀(有實驗的課又難免陷到一個新的框框里去,大家都這樣做也沒什么意思了),可是這個內(nèi)容既沒有實驗,也很簡單,怎么樣做才好呢?到底要把學生的學習引向何方呢?就這樣,初賽的課做得很一般,我自己也非常不滿意,感謝各位評委和領導們給了我代表農(nóng)墾參賽的機會,在初賽后,我就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把這節(jié)課設計得出乎別人的意料。

  從初賽回來,一直到國慶長假結(jié)束這段時間我都在憋這個問題,(遲遲不見行動,倒把同組的老師們憋急了,)經(jīng)過多方查找資料、閱讀有關新課程的理論書籍(在此期間,農(nóng)墾教研室的陳老師給我發(fā)了許多參考資料,對我?guī)椭艽螅医K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這也就是所謂的機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吧。我大膽地把這節(jié)課的基本框架定了下來,即以主題活動的方式來開展學習過程。這樣設計基于以下的想法:一是內(nèi)容確實很少,也很簡單,誠如一些老師說的讓學生自己閱讀都能學完,如果按部就班的上,不要說學生沒什么興趣,就是教師自己也覺得沒勁,怎么能參賽呢?二是從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考慮,能不能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作點文章呢?三是高一的學生畢竟剛接觸新課程不久,感受還不是那么深,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更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采用這種方式學生的興趣會不會大些?另外, 在活動中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的積極性、與人合作和集體觀念肯定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接下來就是具體設計學習目標和主題活動了。為此,我仔細研讀了課程標準里的相關內(nèi)容,包括內(nèi)容標準和必修課的課程目標,查了一些資料琢磨高一學生的學習心理,看了今年中招考試結(jié)果分析,仔細把人教版的教材看了好多遍,關于分類的知識專門上網(wǎng)查了一些資料,自己也加深了認識。之后才確定了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梢哉f定目標的過程也相當艱苦。

物質(zhì)的分類 篇3

  【學習目標】:

  1、 了解分類的方法: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學會對具體的化學物質(zhì)和化學反應從

  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學習重點】:

  常見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

  一、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分類法:

  定義:分類法是把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不同的種類,然后分門別類地加以說明的一種方法。 關鍵:找出正確的分類標準。

  討論:以下物質(zhì)的分類方式,依據(jù)是什么?

  1、Na2CO3,Ba(OH)2?H2,O2,CO2 2、? ?Mg,CuO?AgCl,Mg(OH)2,CaCO3

  ?Fe,H2,I23、? NaOH,HSO,KSO2424?

  小結(jié):一般確定分類標準可從物質(zhì)的 、 、 和 等方面考慮。 分類方法1:單一分類法——根據(jù)某一標準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

  練習1:世界上超過3000萬種物質(zhì)如何研究?請根據(jù)學過的分類知識將物質(zhì)分類,并將下列物質(zhì)歸類:

  Si、 Na2CO3 、CO2 、NaOH 、粗鹽、Al(OH)3 、 Al 、

  空氣、CuO、HCl、H2、H2SO4、BaSO4

  練習2:請對初中化學中學習過的化學反應類型進行分類。

  分類方法2:樹狀分類法——對同類事物進行再分類的方法。

  思考1:初中學過那些有關物質(zhì)類別的概念?

  思考2:請大家用已有知識對上述概念進行分類,并用圖示把這些概念的相互關系表示出來?

  是否是同種元素組成純凈物物質(zhì)?組成成分是否單一 ?混合物

  練習3:按照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對純凈物進行分類,作出樹狀分類圖。選擇合適的物質(zhì)填在對應的類別里。

  O2 Cu H2SO4 Ba(OH)2 KNO3 CO2 空氣 含鎂60%的MgO

  分類方法3:交叉分類法——對事物按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思考:對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屬類型是否一樣?

  練習4:對于Na2SO4 、Na2CO3、K2SO4、K2CO3這幾種鹽如何分類?

  由于一種分類方法所依據(jù)的標準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種分類方法,來彌補單一分類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種是交叉分類法。

  交叉分類法練習: 按物質(zhì)所屬類型連線:

  Na2SO4 硫酸鹽

  Na2CO3 碳酸鹽

  K2SO4 鈉鹽

  K2CO3 鉀鹽

  練習5:如果根據(jù)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無氧酸兩類;根據(jù)酸分子電離時所能生成氫離子的個數(shù),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請用鹽酸、硝酸、氫硫酸、硫酸制作一張交叉分類圖。

  練習6:請模仿酸對以下的堿進行分類:

  NaOH Ba(OH)2 KOH Cu(OH)2 Fe(OH)3 Mg(OH)2

  寫出分類標準和結(jié)果(可能有多種結(jié)果)

  總結(jié): 分類一般步驟:確定分類標準選擇分類方法 得出正確的分類

  練習7、每組中都有一種物質(zhì)與其他物質(zhì)在分類上或性質(zhì)上不同,試分析每組中物質(zhì)的組成規(guī)律或性質(zhì)特點,將這種物質(zhì)找出來,并說明理由。

  (1)NaCl K2CO3 Na2SO4 NaHCO3

  (2)O2 CO H2 Mg

  (3)CO2 SO3 CO CaO

  (4)生銹鐵釘 氨水 藍礬 含鎂60%MgO

物質(zhì)的分類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了解宏觀物質(zhì)的簡單分類;能夠從微觀角度認識分類的依據(jù);會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純凈物;掌握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的概念。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宏觀物質(zhì)的簡單分類和知識體系的建立。

  2.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等概念。

  教學難點:對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基礎知識的歸納與整理]

  (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對物質(zhì)分類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研討,嘗試給常見物質(zhì)進行簡分類,教師可適當指導,最后由教師小結(jié),并以投影形式給出物質(zhì)分類的知識結(jié)構(gòu)。在學生研討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分類的依據(jù)以及概念間的從屬關系)

  (概括出物質(zhì)分類的知識體系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諸如畫知識樹等,借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償試一下,也可將其留作課后作業(yè))。

  [關鍵知識點拔]

  (以投影形式打出表格,鼓勵學生經(jīng)過討論比較相關的概念,找出這些概念的異同點及其聯(lián)系,教師適時點拔,強調(diào)理解概念應抓住關鍵字詞和相關概念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最后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內(nèi)容)。

  (一)純凈物和混合物

  項目  純凈物  混合物

  概念  由同一種物質(zhì)組成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混合而成,彼此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區(qū)別  ①一種物質(zhì)

  ②對于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而言,由一種分子構(gòu)成

 、塾泄潭ǖ慕M成

  ④有固定的性質(zhì)  ①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

 、谟刹煌N分子構(gòu)成

 、蹧]有固定的組成

 、軟]有固定的性質(zhì)

  聯(lián)系  

  (二)單質(zhì)和化合物

  項目  單質(zhì)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相同點  均為純凈物  均為純凈物

  不同點  ①由一種元素組成

 、趩钨|(zhì)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gòu)成  ①由不同種元素組成

 、诨衔锓肿佑刹煌N原子構(gòu)成

  聯(lián)系    

  (三)氧化物

  項目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概念  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應而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組成  大多數(shù)是非金屬氧化物(交叉關系)  都是金屬氧化物(從屬關系)

  性質(zhì)  ①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含氧酸(sio2除外)

 、谂c可溶性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①與水反應生成可溶性堿

  ②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四)酸、堿、鹽

  項目  酸  堿  鹽

  概念  電離時生成的陽

  離子全部是氫離

  子的化合物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相同點  均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導電(電離)

  不同點  酸=h++酸根離子  堿=金屬離子+oh-  鹽=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組成特點  一定含氫元素  一定含氫、氧兩種元素  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聯(lián)系  酸+堿→鹽+水(中和反應)

  [典型例題講解]

  例1.下列物質(zhì)為純凈物的是(  )

  a.水煤氣     b.冰水混合物     c.生鐵     d.食鹽水

  [解析]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把握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其中a、c、d選項中的物質(zhì)均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狀態(tài)不同,實為同種物質(zhì)——水。故答案為:b。

  例2.下列物質(zhì)中一定屬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氣的化合物

  c.氧氣跟某物質(zhì)反應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解析]對氧化物概念的準確理解是解題的關鍵,既“二元必有氧”。

  a中的元素種類無法確定為幾種,b、c同樣無從考證其中是否有兩種元素。因此,答案為:d。

  例3.某物質(zhì)經(jīng)鑒定只含有一種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肯定是純凈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種單質(zhì)           d.一定是一種稀有氣體

  [解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由于組成每種物質(zhì)的各種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種也可能是一種。例如:空氣是混合物,其中含有o、h、n等多種元素;o2和o3的混合物就只有一種元素?梢,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純凈物,也不一定是單質(zhì)。正確答案應為:b。

  例4.下列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屬于單質(zhì)的是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屬于非金屬的是______。

  ①水銀 、诳諝狻 、勐人徕洝 、芪逖趸住 、菘匪 、蘖蚍

 、呒訜釅A式碳酸銅后的剩余固體、喟睔

  [解析]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物質(zhì)分類的依據(jù)以及對相關概念外延的把握。

  其答案為:②⑤;③④⑦⑧;①⑥;④⑦;⑥

  例5.現(xiàn)有ba、h、c、o四種元素。請你從中選擇適當?shù)脑亟M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學式)

  (1)酸性氧化物____  (2)堿性氧化物____  (3)堿____  (4)酸____  (5)鹽____

  [解析]根據(jù)這幾類化合物各自的組成特點和化合價法則即可確定其化學式:(1)co2 (2) bao (3)ba(oh)2 (4)h2co3 (5)baco3

  [綜合測試]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從物質(zhì)分類的角度看,后者從屬于前者的是(  )

  a.純凈物、混合物          b.金屬、非金屬

  c.純凈物、化合物          d.含氧酸、無氧酸

  2.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按單質(zhì)、化合物、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  )

  a.稀有氣體、濃硫酸、膽礬      b.金剛石、石灰石、鐵礦石

  c.天然氣、堿式碳酸銅、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氣

  3.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與名稱、分類完全相符的是(  )

  a.亞硝酸鈉、nano2、鹽        b.氧化鐵、fe3o4、氧化物

  c.純堿、naoh、堿          d.酒精、ch3oh、有機物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屬元素

  5.“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應該分類回收。生活中廢棄的鐵鍋、鋁制的易拉罐、銅導線等可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它們屬于(  )

  a.有機物      b.堿      c.氧化物      d.金屬或合金

  二、填空題:

  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鈣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純堿。其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屬于鹽的是____,屬于酸的是____;屬于有機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組均有四種物質(zhì),其中有一種物質(zhì)與其他三種物質(zhì)的類別不同,請將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或名稱填在橫線上。

  (1)cuo、no2、naoh、fe2o3,____;

  (2)o2、n2、al、c____;

  (3)空氣,氫氣,碘酒,鹽酸____;

  (4)食鹽,蔗糖,酒精,醋酸____。

  3.填寫下表(類別指酸、堿、鹽、氧化物、單質(zhì))

  名稱  氫氯酸    生石灰    銅綠  硫酸

  化學式    zn    naoh     

  類別             

  4.在酸、堿、鹽、氧化物這四類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氫氧兩種元素的是____,一定只含有兩種元素的是____。

  [綜合測試參考答案]

  一、1.c  2.d  3.a  4.b  5.d

  二、

  1. ①⑦、邸、茛帷、堋、蔻

  2.(1)naoh  (2)al  (3)氫氣  (4)食鹽

  3.

  鋅    氫氧化鈉     

  hcl    cao    cu2(oh)2co3  h2so4

  酸  單質(zhì)  氧化物  堿  鹽  酸

  4.堿 氧化物

物質(zhì)的分類 篇5

 。ǘ┪镔|(zhì)的分類   金屬單質(zhì)

  物               混合物              單質(zhì)   非金屬單質(zhì)           酸性氧化物

  物質(zhì)種類                                 稀有氣體     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質(zhì)              純凈物  元素種類               無機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堿

  有機物      鹽

  3.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種物質(zhì)組成)  例如,空氣,溶液(鹽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礦泉水), 礦物(煤、石 油、天然氣、鐵礦石、石灰石),合金(生鐵、鋼)

  注意:氧氣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質(zhì)是混合物,紅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純凈物、混合物與組成元素的種類無關。即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可能是純凈或混合物。

  4.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 例如:水、 水銀、 藍礬(cuso4 •5h2 o)都是純凈物

  冰與水混合是純凈物。 名稱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純凈物,是化合物。

  5.單質(zhì):由同種(或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鐵 氧氣(液氧)、氫氣、水銀。

  6.化合物:由不同種(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名稱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機物(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無機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同價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堿性氧化物: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應

  生成相應的堿,其他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應。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堿性氧化物,是不成鹽氧化物。

  9.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稱中最后一個字是“酸”,通;瘜W式的第一種元素是“h ”,酸由氫和酸根離子組成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根據(jù)酸的組成,通常有以下兩種分類方法:酸的電離方程式:酸=nh+ +酸根離子n-

  a.根據(jù)酸分子電離所能生成的氫離子的個數(shù)分為: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根據(jù)酸分子里有無氧原子分為: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稱為:某酸)

  無氧酸(hcl, h2 s名稱為:氫某酸 )

  鑒定酸(鑒定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是酸溶液;

 、诩踊顫娊饘賛g、fe、zn等有氫氣放出

  10.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堿通常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gòu)成

  溶堿有五種:鉀鈣鈉鋇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們的溶液無色。

  有顏色的堿(不溶于水):紅褐色的氫氧化鐵(fe(oh)3 ↓ )、藍色的氫氧化銅(cu(oh)2   ↓)

  其他固體堿是白色。堿的名稱通常有“氫氧化某”,化學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堿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試液遇溶堿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溶堿變紅色

  鑒定可溶性堿溶液(鑒定oh- )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加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是堿. 

  方法二:加鐵鹽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加銅鹽溶液有藍色沉淀的是堿。

  11.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第一種分類方法:

  a.正鹽(酸堿完全中和的產(chǎn)物,沒有可電離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無氧酸正鹽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含氧酸鹽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     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

  b.酸式鹽(多元酸里的氫部分被金屬取代,h夾在中間)

  nahco3____________ 、 ca(hco3 )2_____________、nah2 po4 _____________

  常見的酸式鹽的酸根有:hco3 - 、hso4 - 、h2 po4 - 、hpo4 2-

  c.堿式鹽(化學式的中間有“oh”):cu2 (oh)2 co3

  第二種分類方法

  按鹽中相同部分的離子稱為某類鹽:含碳酸根離子的鹽稱為碳酸鹽、含硫酸根離子的鹽稱為硫酸鹽、含硝酸根離子的鹽稱為硝酸鹽、含鐵離子的鹽稱為鐵鹽,等等。

  12.酸堿指示劑(石蕊試液、無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鹽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強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鹽、硝酸鹽和鹽酸鹽溶液不能使指示劑變色,ph值等于7。不能使指示劑變色;可溶的堿溶液ph值大于7。堿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弱ph越小

  13.酸堿鹽溶解性口訣:

  鉀鈉硝銨溶         溶堿有五種             鋇鉀鈣鈉氨

  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鹽baso4         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口訣的含義: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zhì)都溶于水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 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zhì)只有含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

  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見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斷題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講沉淀不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若講沉淀           全部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沒有agcl或baso4 ;若講沉淀部分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中的一種,且還有另一種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物質(zhì)的分類(通用5篇) 相關內(nèi)容:
  • 從調(diào)教活動中走過來――談我的《物質(zhì)的分類》一課的準備

    是,為什么參賽的課就一定要有實驗探究呢?沒有實驗的課就真的體現(xiàn)不了新課改的理念了嗎?就為了賭這一口氣,說來有些好笑。 二、進行教學設計 這是此次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到底怎么樣做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呢?說實話,直到初賽時這個問題還...

  • 《分類》說課稿模板(通用4篇)

    一、教材分析: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角的分類》。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借助兩把折扇的實物素材認識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

  • 分類與比較(精選2篇)

    教學內(nèi)容所體現(xiàn)新課標的思想:教師給學生提供大量、有趣的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際操作、比較、思考,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悟分類、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 分類的教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通過學習,讓同學選擇不同的規(guī)范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規(guī)范分類的多樣性。2、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

  • 《 分 類 》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材分析 分類是一個新的數(shù)學概念,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本課是分類的起始課,因此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剛剛上學的孩子初步感受知識,從超市入手,到小組合作,到讓學生說生活中見到的分類現(xiàn)象,加深了...

  • 《分類》說課稿(精選12篇)

    一、說教材1.教材內(nèi)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思想。它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活動包含一系列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分類能力的發(fā)展,反映了兒童的思維發(fā)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fā)展水平。...

  • 《分類》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數(shù)學第一冊(北師大版)P54—P55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分類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的意識。2、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 《分類》優(yōu)秀教案(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學習按物體的某種相同特征。2、用途、顏色、大小、形狀的東西可以歸成一類,培養(yǎng)幼兒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 分 類(精選13篇)

    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38頁、40頁練習六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 1.5.2 分類(精選15篇)

    中班計算活動:溫五幼馮曉虹目標:1. 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2. 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在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準備:1. 紅、黃帽子各12頂,圍巾長短各12條。...

  • 1.5.1 分類(通用15篇)

    中班計算活動:溫五幼馮曉虹目標:1. 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2. 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在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準備:1. 紅、黃帽子各12頂,圍巾長短各12條。...

  • 《分類》教案范文(通用16篇)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學習按物體的某種相同特征。2、用途、顏色、大小、形狀的東西可以歸成一類,培養(yǎng)幼兒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 《分類》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執(zhí) 教:河北省玉田縣實驗小學 江會書 教案設計:河北省玉田縣教育局教研室 陳長勝 河北省玉田縣實驗小學 江會書 指導教師:河北省玉田縣教育局教研室 薛玉春 河北省玉田縣實驗小學 黃振玲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38頁、40頁練習六1~3題 教學要...

  • 第五單元:分類(精選4篇)

    【單元教學內(nèi)容】分類(p38―p41)【單元教材分析】分類是一種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它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fā)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發(fā)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fā)展水平。...

  • 《 分 類 》教學設計(精選8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根據(jù)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つ芰δ繕恕こ醪襟w驗將生活中簡單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 教案下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阿瓦提县| 正宁县| 蓝田县| 镇远县| 赣州市| 商南县| 上饶市| 丹寨县| 广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浙江省| 宁陵县| 田阳县| 子洲县| 玉林市| 昆明市| 曲阳县| 呼和浩特市| 肥城市| 麻城市| 东兴市| 遂宁市| 屏山县| 旺苍县| 嵊州市| 句容市| 黑河市| 安宁市| 泰顺县| 浪卡子县| 仲巴县| 三亚市| 德保县| 古交市| 北海市| 阿荣旗| 胶南市| 明水县| 凭祥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