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讀書》教學實錄(通用16篇)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
一、教學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本單元的主題是書,你都知道那些與書有關的名人警句,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
師:書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讀書可以使我們的靈魂變得豐富而充實, 讀書可以使我們的目光變得深邃而明亮,可以使我們的行為變得文雅而理智。對于讀書,冰心奶奶也有她自己的理解,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她的書中去看看吧?(板書:憶讀書)
二、教學新課
1、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了解這篇文章的作者,關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 (學生交流)
作者資料: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當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筆名冰心女士。她幼年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她的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橘燈》 、 《寄小讀者》 、 《再寄小讀者》 、 《三寄小讀者》等作品深受小朋友喜愛,他的作品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練流暢的特點。
師:在我國的文學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但冰心卻是常青樹,從她十九歲成名到晚年一直都在創作,她之所以能能夠取得這么高的文學成就與她經常讀書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快到文章中去看看她想要告訴什么吧。
2、首先請同學們大聲自由的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檢查字音掌握情況::凱歌 岳武穆 親戚 思緒 長輩報刊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氣憤填胸 人情世故 索然無味 心動神移 自作多情 勉勉強強 消遣 煩瑣 催促 天罡 地煞 笸籮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柳州風骨,長吉清才”
不好讀的句子:對于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文章,哪怕只有幾百幾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3、看來同學們對這些詞句掌握的已經不錯了,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哪些疑問呢?或者說你有哪些文學名著不太了解的都可以提出來。
學生質疑,有關文學作品的內容,教師相機解答。
生: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師:這是中國在封建社會的一個演變過程,漢朝統治了400多年,國家相對穩定,但東漢末年,群雄并起,格局地盤,國家出現了分裂,后期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就是“合久必分”,又過了若干年,三分合晉,國家實現了統一,這就是“分久必合”
生:我不明白“柳州風骨,長吉清才”是什么意思?
師:在這句話中提到了兩個人物,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看看是誰?(柳宗元、李賀)
生:我知道柳宗元曾經在柳州當過官,所以他又叫做劉柳州。
師:同學們。想想看,為什么潘昊同學知道這個問題呢?
生:他可能看過相關的書,他可能查找過相關的資料。
生(潘昊);我曾經讀過他的文章,從中了解到的。
師:可以看出來,多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可以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知識,在某些時候就能夠派上大用場。那“長吉”呢?
生:長吉就是李賀,在上學期我們還學過他的作品《馬詩》。
師;非常好,你學習非常有方法,對學過的知識能夠進行梳理,讓我們想象著詩中描寫的畫面,背背這首詩吧�。ㄉ痴b)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冰心奶奶小時候寫的作品具有柳宗元雄健的風格,李賀清新不凡的才氣。
生:我不知道《蕩寇志》是一部什么樣作品?
師:《蕩寇志》是清朝的俞萬春的作品,他從小就跟隨父親鎮壓農民起義,對農民起義深惡痛絕,他知道《水滸傳》在農民群眾的影響,于是就寫了這部以小說反小說的《蕩寇志》,把《水滸》中的英雄寫成了十惡不赦的強盜,找到剿滅。這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寫的一部小說。
生:我不知道《聲聲慢》這首詞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知道有個同學在課下查找了這首詞能給大家讀讀嗎?(生讀)如果你能夠了解這首詩所描寫的意境,相信你讀起來將會更有感情,它給人一種寂寞凄涼的感覺。
生:我不明白作者看《三國演義》時會哭兩次?
師:你很愛動腦,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思考。
生:我不明白為什么作者在不同時期讀書感受是不一樣的?為什么十一歲時她看《紅樓夢》感到厭煩,到了中年以后有感到“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
師:你讀書真細心,這個問題太有價值了,請其他同學也在這個位置畫上一個問號。
生:我不明白作者因為腿疾不能出門,為什么把讀書當作唯一的消遣呢?
師:同學們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研討的問題,非常好,看看我們能不能隨著閱讀的深入理解他們。下面我們再來交流一下“你讀懂了的什么”。
生:我知道了讀書對寫作很有幫助.
師:是呀,冰心奶奶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讀書真好。
生:我知道了冰心奶奶很愛讀書,一生讀了許多書。
生:我知道冰心奶奶很會讀書,他會挑選、比較。
師:同學們能有這樣深入的理解,真棒!那我們看一看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經歷,到底要告訴我們小讀者什么呢?請同學們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學生找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教師板書)能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冰心奶奶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講述她的讀書經歷的。(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三、教學小結:其實在這篇課文中,處處都流露著冰心奶奶想要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讀書到底有哪些好處,什么樣的書是好書呢?讓我們在下一節課再去細細品味她的讀書經歷。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2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6分)
笸籮( ) 天罡( �。‰鼥V( �。ā 。hu„n寫( �。』琷‰( )
2.《憶讀書》一文選自 ,作者冰心原名 ,現代作家,兒童文學家。(2分)
3.釋詞:(4分)
⑴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無味的《蕩寇志》等等。
索然無味:
�、撬莻€頭號的花花公子,一臉*笑,穿著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著迷。
俗不可耐:
�、任胰f萬沒料到,這樣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戲謔瑣聞一樣,受到人們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4.“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一句話表達了三層意思,請簡要說明。(3分)
⑴
⑵
⑶
5.作者在第一次文學嘗試中做了哪幾件事?產生了什么樣的反響?(4分)
6.馬克•吐溫語言幽默風趣,從文中舉出一兩例來加以說明。(4分)
7.“他終于誠心誠意地體諒我,邀我到藥房去,在親切的氣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驅蟲劑’,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边@句話是什么意思?(4分)
8.你讀書過哪些你認為比較好的書?向別人推薦一本,說說推薦的理由。(4分)
第二部分:
�。ㄒ唬�
第一次真好
�、俾愤^人家的墻邊,偶一抬頭,看見一棵結實累累的柚子樹,一顆顆碩大的黃綠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頭。這景色不見得很美,卻是一幅秋日風情畫。
�、谖沂莻€生長在都市,從來不曾享受過田園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樹以外,所有結實累累的果樹,都只能夠在圖畫、照片和電視里看到。今 天第一次看到這棵果實如此豐碩的柚子樹,霎時間,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鄣谝淮握婧茫谝淮蔚母杏X真奇妙,細細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軒啄昵�,家中第一次養了一籠十姊妹。當母鳥第一次生下了幾個玲瓏剔透、比小指頭還小的鳥蛋以后,我和孩子們眼巴巴地等候小鳥孵出來。有一天,我們正在吃午飯,孩子忽然大叫:“小鳥孵出來了!”我驚喜地走到鳥籠邊一看,在鳥巢里而的所謂小鳥,。第一次看妻剛孵出來的雛鳥,但覺它們的樣子很難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飯�?墒�,等到它們漸漸長大,羽毛漸豐,一切都具體而微以后,我喜愛它們又甚于那此老鳥。
⑤第一次生孩子時,護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張紅樸樸小臉的老大抱來放在我的身邊。我第一次看到從自己身體中分出來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鮮嫩的,才出生不到一個鐘頭的嬰兒,心情非常復雜,又興奮又新奇又緊張,只是目不轉睛地望著他,惟恐這脆弱的小生命隨晨消失。
�、薜谝淮蔚母杏X真奇妙。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自己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坐噴氣式飛機,第一次看見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鉛字印出來……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卻新鮮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呱械牡谝淮斡�,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嘣改阏渲氐谝淮巍�
9、下面是第④自然段空白處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亂,請調整句序。(4分)
�、偕砩现挥邢∈璧膸赘 、趦H僅具有鳥的雛形
�、壑皇莾蓤F小小的粉紅色肉球 �、軆芍缓诤诘难劬s奇大
正確的句序是:
10、作者寫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經歷,詳細敘寫的是哪三次?請各用一個短語加以概括。(3分)
�、�
�、�
③
1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說柚子樹“不見得很美”,又說“卻是一幅秋日風情畫”,語意是否矛盾?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樣的感受?(4分)
12、第③自然段畫線的兩個反問句,在語言表達上的作用是 ;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是 。(2分)
13、作者哪次具體經歷照應了“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這一句子?(4分)
14、第⑤自然段描述“第一次”經歷和感受時,交織著千絲萬縷的母愛,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詩人孟郊千古傳頌的詩句: , 。(《游子吟》)(2分)
15、文中哪句話對“第一次真好”作具體的闡釋?(4分)
(二)
�、拧澳铮鷦e送了,”我喉嚨里澀澀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啤澳飼缘谩N覂荷狭舜髮W,娘心里高興,我兒給娘和你爹爭了氣�!避嚧巴獾哪镅劭艏t紅的,笑著說,“娘沒文化,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兒今后碰到什么不順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⑶“我記住了,娘……”我哽咽著,低下頭……
�、饶锝K于回去了,一直沒有回頭——我知道,娘一回頭,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幾步,便伸起手擦眼淚。娘瘦小的背影漸漸模糊,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毫無顧忌地流下來。
�、赡且煌恚沂吡恕肽�,為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⑹她不識字。小時沒念過書,就因為家里窮。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別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曬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幾里外的集市上去賣。收購干柴的老板欺負娘不識字,記數用“壹貳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氣得不行,只有哭。她一邊罵,一邊暗暗發誓:以后就是典家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睜眼瞎”。
�、烁F人的孩子當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時念書用功,期中、期末總是每人摞著一疊獎狀回家,這是娘最高興的時候。但一到開學,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書,三雙要錢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兒實,只能*賣力氣掙錢,可那點微薄的收入僅夠敷衍油鹽醬醋。娘只有一個辦法——借!
⑻跑東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回來。好幾次夢中醒來,我聽見娘和爹的嘆息聲、交談聲,還有娘低低的抽泣聲。娘為湊齊兄妹三人的學費,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卻從來沒抱怨過半句——娘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誓言。
�、臀易x高二那年,家里已經窮得叮當響。欠了一屁股債不說,屋破偏逢連綿雨,娘在干活時又不慎扭傷了腳。赤腳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醫好娘的腳。由于沒錢進醫院,娘從此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樣干。那時,我在校寄宿。禮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費,看娘的表情,我沒忍心問。禮拜天,娘一太早就出去了,傍晚還沒回來。我苦著臉,正打算返校時,遠遠地,我看見娘了——娘拄著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來了!長長的大路上,夕陽的余輝將娘的身影拉得好長好長。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為了省那五角錢車費,硬是咬著牙從十幾里外的親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來了!五角錢!就為了省五角錢給兒子作伙食費啊!
�、挝遗苓^去,扶著娘,看見娘的嘴唇已咬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娘從懷里掏出兩張10元鈔票,吃力地笑著說!“兒,總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學堂吧!”
�、衔夷弥X,無言地跪下了,淚水一點一滴地灑在鈔票上。
�、星皫滋�,妹妹來信說,娘收到我在tian安門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著。幾平每天晚上她都要就著昏暗的燈光細細的瞅著,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著……
⒀讀著讀著,淚水不由得又盈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為兒女苦了一輩子娘。
16.本文是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寫作的?(4分)
17.本文第⑧段畫線部分的“那個誓言”指的是什么內容?(4分)
18.本文第②段畫線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現出母親什么樣的品質?她把這句話說給兒子聽的用意是什么?(4分)
19.本文三次寫“我”的流淚。請用簡練準確的詞語分別寫出這三次流淚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淚。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淚。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淚。
20.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選取什么材料來歌頌母親的?(4分)
�。ㄈ�
信任
淅淅瀝瀝的雨,沒完沒了地下著,真煩人。最后一門課終于考完了,同學們都有說有笑地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剛才考場上發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該不該向老師說清楚呢?
“時間不多了,請抓緊時間,作好交卷的準備�!北O考老師一面巡視著全班,一面提醒我們。在剩下最后五分鐘時,我正抓緊時間檢查考卷上有沒有錯誤,忽然,右邊傳來一個很輕的聲音:
“喂,第二張卷子的最后一題怎么做?”
我扭著一看,右邊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縮著腦袋在問我�!斑@……”我不知如何是好。給他看吧,被老師發現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不給他看吧,他肯定對我有意見。
看到我猶豫不決的樣子,他有些急了:“快點呀,拜托了,拜托了!”
望著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還是給他吧,就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把卷向他那邊挪了挪。驀地,我的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難道這就叫幫助同學嗎?這是作弊��!想到這里,我又迅速把卷挪了回來,朝他搖了搖頭。他顯得又失望又生氣,朝我狠狠地翻了個白眼。我沒有理會他,抬起了頭,正巧和老師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來,老師一定看見了我剛才的動作,以為我在作弊呢!
鈴聲響了,我和同學們都交了卷。交完卷后,我總覺得老師還在用嚴厲的目光不信任地盯著我,心里總覺得別別扭扭的。我想去辦公室向老師說明,可又怕老師不相信我說的話。
對,不管怎樣,我要去向老師說明。我把眼光從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來,定了定神,離開教室,來到老師辦公室門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沉穩地喊了聲:“報告!”
“進來�!北O考老師正坐在辦公桌前翻閱剛才收上來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邊。
“有事嗎?”老師抬起頭,微笑地看著我,臉上的皺紋清楚可見。“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問題要問?”老師一邊說,一邊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該怎么開口。“沒關系,說吧�!崩蠋熀吞@地說。
“是這樣的,我剛才沒有作弊�!笨粗蠋煷认榈拿嫒荩倚睦镙p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氣說。
“噢�!崩蠋煼藕昧丝季恚€是微笑地看著我�!皠偛旁诳紙錾�,我確實看見你做了些別的動作,但你終于戰勝了你自己。你做得對,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場紀律的�!�
聽了這些話,我頓時驚住了。怎么?是我多慮了,原來,不是老師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師。我覺得自己開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我欣喜地望著老師,感到這位以前一直讓我覺得十分古板的老師一下子變得那么和藹可親。我與老師的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了。
“好了,回去吃飯吧。你看,雨又下大了�!崩蠋熍牧伺奈业募绨颍p輕地說。
我這才回過神兒來,向老師微微地鞠了個躬,轉身退出了辦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撐著傘,邁著輕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沖得格外明凈的石子路上。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為我今天有兩個巨大的收獲:其一,我戰勝了自己,沒有幫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師生之間的信任是相到的。
雨啊,真好!
21、選文記敘的順序是 。(3分)
22、選文開頭寫“淅淅瀝瀝的雨,沒完沒了地下著,真煩人”,結局寫“雨啊,真好”,這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4分)
23、開頭的“雨煩人”和結局的“雨真好”是什么原因?(4分)
24、短文中加橫線的“你終于戰勝了你自己”在文中指什么內容?用原文回答。(4分)
25、文中結尾處“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的含義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4分)
26、結尾一句在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對表現全文思想內容起什么作用?(4分)
27、選文以“信任”為題該怎樣理解?(4分)
《憶讀書》《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答案
1.略 2.《冰心選集》、謝婉瑩 3.略 4.⑴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⑵盡量多讀一些書。⑶要讀一些好的、有用的書�!�5.用猝不及防的惡作劇去攻擊附近一家報紙的編輯;成了我們那個地方轟動一時的新聞。挖苦一個技藝高超的雇工裁縫;受到人們的刮目相看。 6.略 7.略 8.略 9.③②①④ 10、①偶見柚子樹②飼養十姊妹③生孩子 11、沒有矛盾。因為是第一次看到果實豐碩的柚子樹,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見得很美,在作者看來也是一幅秋日風情畫�!�12、加強語氣;引起讀者思索承上啟下(或:過度) 13、第一次看到剛孵出來的雛鳥,但覺它們的樣子很難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飯。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5、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卻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16.不是。第五段開始插敘。 17、以后就是典家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睜眼瞎”�!�18、“剛強”或“堅強”。希望兒子能像她一樣,做什么事也要堅強些�!�19、依次是:離別、感恩、思念。(其他意思相近詞語也可) 20、本文是通過母親克服了很大的困難供孩子讀書的種種艱辛這些材料來歌頌母親的�!�21.插敘 2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23.情緒不好;我的心情格外愉快。 24.沒有幫人作弊�!�25.點明了“我”當時的心情,寫出了“我”心理上的進一步成熟。 26.抒情、議論、點明中心(突出中心) 27.師生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3
一、 教學目標
�。ㄒ唬┱w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ǘ└爬ㄊ吕砬逵洈⒌捻樞�。
(三)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啟示。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 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 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 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 新課:
詩人徐志摩曾表達過讀書后的不可言說的愉悅:"我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新了一般。在詩里,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里活潑地跳躍著。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他指出了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ǘ� 誦讀活動
1、 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 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三) 正音釋義
笸籮 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不能自已
(四) 思考活動
1、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2、 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
�。ㄎ澹� 交流活動
1、 關于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課文緊緊圍繞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ㄆ撸� 課外小結
1、 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并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2、 關于對作家冰心的介紹。(可附圖、文)
3、 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并附推薦意見。
第二課時
�。ㄒ唬� 活動導引
1、 請同學介紹作者冰心及其創作。
2、 導入 課文:正如同學們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謳歌和頌贊的是壯美的自然、純晶的童心、真摯的母愛。
巴金在談到少年時代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著一盞油燈,聽著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兄弟從書上抬起頭相對微笑的情景。"
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創作之源是什么呢?
�。ǘ� 誦讀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課文,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并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三) 交流活動
1、 在字里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2、 請同學將本文結合自己上一節課后小結,概括歸納"讀書好"的體會。
�、�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②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 作者關于"讀好書"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12-13段,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明確:書看多了,就會有比較,關鍵在比較:要選那些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有真情實感、語言質樸淺顯的作品來讀。
�。ㄋ模� 提高升華
1、 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指出文中總結性的語句。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啟示。
教師輔助策略
除關鍵詞語外,教師可提示文中的細節,如家庭環境的影響、讀《紅樓夢》不同年齡、閱歷的不同解讀等,引起同學的關注。
�。ㄎ澹�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文章。
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自我,體會讀書要用心,要能夠讀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創造真我。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4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否也能做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朗讀課文,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讀書的好處。
3.要求會寫九個生字,注意“凱”和“戚”的寫法。
4.體會“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這類詞語在文中的作用。
學習重點: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讀書的好處。
學習難點:體會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試做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學習安排: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反復朗讀課文,獨立完成練習。
�。ㄒ唬┢雌磳憣懳夷苄小�
yàn huì cuī cù fù bèi
( ) ( ) ( )
kān wù xún mì pǒ luo
( ) ( ) ( )
�。ǘ┍鎰e形近字。
憶( ) 斬( ) 緒( ) 戚( ) 催( ) 呻( )
億( ) 折( ) 諸( ) 威( ) 摧( ) 伸( )
�。ㄈ⿲懗鱿铝薪�、反義詞。
1.近義詞
津津有味-( ) 朦朦朧朧--( ) 酷愛--( )
興趣--( ) 欣賞--( ) 崇拜--( ) 廣泛--( )
2.反義詞
冷冷清清--( ) 索然無味--( )厭煩--( )
二、學習研討
�。ㄒ唬┘ぐl情趣,導入新課。
1.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反復讀課文想一想,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怎樣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
2.從課文中找出“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這兩個詞語,體會他們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課文按時間先后順序回憶了作者一生讀書的體會: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請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把課文分成三部分,并歸納段意。
�。ǘ⿲⑾铝姓Z序錯亂的句子重新排列。
�。� )讀書可以讓我們品味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困惑。
�。� )我們可以從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冰心的《憶讀書》中去找到答案。
( )讀書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分土人情、文化藝術。
( )讀書可以讓我們體悟作品中人物性格及其命運。
三、鞏固延伸
�。ㄒ唬┌匆髮懢渥印�
1.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
《精忠說岳》并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用關聯詞語把兩句話連成一句)
2.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縮句)
3.冰心在十二三歲時就看完了《紅樓夢》。(改為“把”字句)
�。ǘ└鶕馑紝懺~語。
1.形容非常生氣、憤恨。( )
2.沒有意味,沒有興趣。( )
3.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夠透徹。( )
(三)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一知半( ) 義( )填膺 不能自( ) 若有所( )
�。ㄋ模┛茨阒嗌伲B一連。
施耐庵 《西游記》 諸葛亮
曹雪芹 《水滸傳》 孫悟空
羅貫中 《紅樓夢》 武松
吳承恩 《三國演義》 林黛玉
古詩積累: 李煜《相見歡》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把握文章的要點,理解“讀書”的好處,通過對內容的理解,明確應該多讀書、讀好書,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興趣。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聯系讀書實際,指導學生對自己讀書情況做一次總結,開展一次交流。
教學重難點:
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結合實際深入了解讀書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導入
1、《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什么?
�。ㄕn文寫了冰心回憶了她一生讀書的體會。)
2、那她有怎樣的體會呢?
�。ㄗx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三、新授
1、既然讀書有這么好,那么大家喜歡不喜歡讀書,都讀了那些書呢?讀書到底有怎樣的好處呢?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2)、學生從書中體會作者讀書有那些好處,并概括出來。
(學生交流,指出讀書的四點好處。)
①、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凇⒆x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養。
④、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讀者的情感,讓人得到多種美的享受。
2、具體分析(在文中找出相關內容,結合實際談談自己是怎樣讀書的。)
�。�1)、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讀《三國演義》可以了解三國時期的“天下大事”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魏、曹操,蜀、劉備,吳孫權)
�、�“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能哭了,就是讀的越來越懂了。)
讀《紅樓夢》可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歷史(這讀了兩次,一次是在十二、三歲時,只叢表面了解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二次是中年以后才嘗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
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什么是“人情世故”?(指為人處世的道理。)
�。�2)、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聊齋志異》對我的文言作文有幫助文中老師批注“柳州風骨,長吉清才”( 是指柳宗元那樣雄健有力的風格,李賀那樣清新不凡的才氣。)這真是因為《聊齋志異》是用文言文寫的,而自己那時的作文也是文言的 ,所以老師才有這樣的批注。這也是老師對他中文的稱贊。
(3)、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養
第11自然段中“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4)、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讀者的情感,讓人得到多種美的享受
讀《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又哭了一場”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讀《水滸傳》讓作者“尤其欣賞”、“氣憤填胸” (尤其欣賞:欣賞是領略玩賞,喜歡,認為好的意思。氣憤填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
讀《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滋味(詩的全文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滿紙荒唐言”:指《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是當時的一個另類,就被當時的世人貶為“滿紙荒唐言”。但正是這部看似荒唐,卻蘊含著葬送一個舊時代的悲劇故事!“一把辛酸淚”:表明他對《紅樓夢》最大的感受是悲傷,也反映了他成書的艱辛,暗示了小說是一部悲劇。)
讀《滿江紅》的“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
讀《聲聲慢》的那幾個疊字寫的十分動人,以“尋尋覓覓”起頭,寫盡了“如有所失”的無聊情緒。(寫的是作者獨處陋室若有所思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它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光景又引起他內心的感傷,有一種凄涼、慘痛、悲戚之情。感到好象失去了什么似的。)
3、讀書這么好,所以我們大家就要“多讀書”、“讀好書”
�、傥闹凶髡叨甲x了那些書呢?
�、谑裁词呛脮�?(作者認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有助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寫作的書,才能算是好書。這樣的書,首先必須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感人。具體地說就是古代小說要精彩而不煩瑣,引人入勝而非索然無味;現代文藝作品須充滿真情實感而有質樸淺顯。
如: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記》就會對下煩瑣的《風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無味的《蕩寇志》”,對那種“無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就“從腦中抹去”,對那些“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篇章”,就會“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四、總結(指導板書總結)
五、練習
牽線搭橋
《三國演義》 羅貫中
《紅樓夢》 曹雪芹
《西游記》 吳承恩
《水滸傳》 施耐庵
《聊齋志異》 蒲松齡
《滿江紅》 岳飛(岳武穆)
《茶花女遺事》 小仲馬
《聲聲慢》 李易安(李清照)
六、作業
通過學習,可以看出讀書有這樣好、這樣重要,那根據所學內容,自己以后會怎樣讀書?用什么方法來讀?還可以給自己制定讀書守則來約束自己今后的讀書,給自己增長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學習能力。
板書設計:
(1)、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2)、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書好 (3)、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養
�。�4)、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
象能激起讀者的情感,讓人得到多
種美的享受
《憶讀書》 多讀書 體 會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6
總體構思:
這篇敘事文,關鍵在引導學生抓住文章思想內容,對作者提出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觀點有比較透徹的理解。通過提問、討論、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理解、把握課文要點的能力。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讀書情況作一次總結,組織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
過程設計
教法學法
從記敘要素入手,把握課文的脈絡和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抓住課文要點,掌握課文的中心。學生要獨立完成各項訓練并對自己的讀書情況作一次總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 導入新課,設置疑問
各位同學,平常你們都愛看哪些書呢?(作文書、科幻小說、童話、漫畫等等)看來同學們的閱讀面很廣,那么,有沒有給你印象特別深刻的書呢?這些書給你帶來了哪些益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位有八十多年讀書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樣讀書的。
�。ǘ� 整體感知課文
1、 掃除字、詞障礙。
2、 快速默讀課文。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劃分課文段落層次。
3、 重點研讀。
問題:作者對青少年兒童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學生回到課文,反復研讀,得出答案: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教師:作者巧妙地借兒童刊物要自己題詞來指導閱讀,表明了自己的讀書觀。同學們是怎樣理解作者觀點的?這一觀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同學們討論一下。(學生討論,得出三個方面的認識:a讀書有益 b要博覽群書 c要挑好書讀)
教師:作者提出這個觀點有什么依據呢?她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觀點?(以問題形式展開)
學生明確:作者是通過自己讀書的切身體會得出這一觀點。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7
教材分析:
《憶讀書》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寫的一篇隨筆。全文以“憶”為行文線索,記敘了自己快樂的讀書生活,讀書的感受和認識,抒發了自己熱愛讀書、以讀書為快樂的情感,深情告誡少年兒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學情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學習習慣,初步具備了朗讀默讀的能力,。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誼方面的作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也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所有這些都位學生的繼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并能正確書寫和運用本課的9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認識到作者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并能夠向作者學習,檢查自身是夠做到了“讀書好、讀好書、多讀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穩重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相關詞語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夠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并能夠真正做到“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聽過“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吧。“開卷有益”就是說只要你一打開書本,從中就能獲益,但這“卷”說的是“好的書”。要看好書,而且要勤看書。同樣《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作者冰心談到了她讀書的體會。那么大家請默讀課文并找出作者讀書體會的句子。
通過談話導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能夠使學生明確讀課問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信息,鍛煉了學生獲得信息的能力。
二、分析課文(本環節又學生討論整理)
1、讀了課文后,你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讓學生明確“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是本文的精華所在。從這九個字入手,一步一步開始課文得進一步學習。
2、讀書又那些好處呢?試著概括一下。
“讀書好”這是全文的重點。
�、贂猩鷦拥墓适虑楣澓腿宋镄蜗竽芗て鹑说母鞣N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②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幫助。
④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多讀書表現在哪些方面?
喜愛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茶花女遺事》、《精忠說岳》、《封神榜》......
4、在作者眼中,什么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
作者認為: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個性鮮活,有真情實感,質樸淺顯的書就是好書。
三、就課文中出現的名著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知道的內容。
如有關《紅樓夢》中得人物命運、有關《水滸傳》中得人物名稱、有關《三國演義》中得人物分類等等。
在介紹相關作品事加緊對課文得深層探討,如:
1、“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湊成”“勉勉強強”“寫滿”等詞語應怎樣理解?)
“湊成”這里有“拼湊而成”的意思,“勉勉強強”有“將就湊合”之意,“寫滿”有“湊滿”之意。這三個詞強調指出:《水滸傳》中作者因要著力刻畫林沖等人的性格,因而不可能把每個人物的個性寫得鮮明。
2.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含淚”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不能。因為“含淚”一詞表達了作者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掛念、惦記。表現了冰心老人讀書時的著迷。
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增加學生對文本的認識,調動其學生的積極性,既可以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交流,讓學生也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嗯,同學們讀了這么多的書籍,冰心奶奶也讀了不少,最后她來了一個小總結,她是怎么說的?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是否重復?)
不重復。作者這樣寫,主要是起強調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四、小結本課,教育學生: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五、作業:
寫一片讀書筆記,并設計一份自己的讀書計劃。
六、板書設計:
憶讀書(冰心)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本文內容淺顯易懂,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課文中的一些書籍學生平時較少接觸,了解的東西少,所以在上課時就比較難上。于是我講課文中的部分著作改為他們平時他們能夠接觸到的文章,將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達到了“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的目標。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8
一, 教學目標
(一)整體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記敘的順序.
(三)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啟示.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 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 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 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新課:
詩人徐志摩曾表達過讀書后的不可言說的愉悅:"我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新了一般.在詩里,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里活潑地跳躍著.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 不能分給旁人的."他指出了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 誦讀活動
1, 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 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三) 正音釋義
笸籮 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不能自已
(四) 思考活動
1,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2, 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
(五) 交流活動
1, 關于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課文緊緊圍繞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 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六)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七) 課外小結
1, 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并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2, 關于對作家冰心的介紹.(可附圖,文)
3, 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并附推薦意見.
第二課時
(一) 活動導引
1, 請同學介紹作者冰心及其創作.
2, 導入課文:正如同學們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謳歌和頌贊的是壯美的自然,純晶的童心,真摯的母愛.
巴金在談到少年時代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著一盞油燈,聽著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兄弟從書上抬起頭相對微笑的情景."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創作之源是什么呢
(二) 誦讀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課文,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并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三) 交流活動
1, 在字里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2, 請同學將本文結合自己上一節課后小結,概括歸納"讀書好"的體會.
�、�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 作者關于"讀好書"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12-13段,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明確:書看多了,就會有比較,關鍵在比較:要選那些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有真情實感,語言質樸淺顯的作品來讀.
(四) 提高升華
1, 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指出文中總結性的語句.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啟示.
教師輔助策略
除關鍵詞語外,教師可提示文中的細節,如家庭環境的影響,讀《紅樓夢》不同年齡,閱歷的不同解讀等,引起同學的關注.
(五)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文章.
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自我,體會讀書要用心,要能夠讀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創造真我.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采用座談的形式,給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謎語: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打一事物)
2、學生猜謎語或者說關于讀書的名言,并跟隨老師的思路進入新課學習。
二、介紹作者
1.教師啟發學生:試著說出中國文學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2.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3.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冰心的作品,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冰心的作品。
三、導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表達、節奏、停頓、劃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在小組內商討解決。
3.學生快速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培養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課文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并和學生討論、指正。
學生提出疑難問題,然后交流回答。
參考問題: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說劉關張在桃園結拜;后者說三人在剿滅黃巾軍起義中首次立功)
“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ㄟ@是指三國鼎立幾十年后,魏國最終統一了三國。)
2.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搶答問題的形式,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優勝組給予表揚。
問題設計如下:
在這篇文章里冰心想說什么?
讀書有什么好處?(提示:書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說“讀書好”呢?)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多讀書”的?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讀好書”的?
3、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歸納后明確: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4、引導學生根據剛才的討論和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如果讓你給課文分層次,怎樣分比較好?說說你的理由。
5、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最后指名學生發言,大家共同議論。
五、小結本節課,教育學生: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觀照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作業:
1.課后字詞抄寫三遍并積累。
2.查找資料,了解課文中提到的書籍。
第二課時
一、師生座談
1、教師由冰心的話引入交流座談會。
2、教師啟發提問: 冰心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學生交流發言,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意在復習昨天內容)。
3、教師啟發提問:讀書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發言,談讀書體會。學生自由交流讀書的好處。
3.教師啟發提問:冰心奶奶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有許多好處,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讀書的好處,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二、整體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寫作特點。
1.教師由學生的交流導入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圖)是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3、教師明確:作者以自己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告訴我們讀書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讀書與我們的成長有許多好處,要認真讀書。
三、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思考、探究:
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就你個人的體會而言,你認為讀書有什么好處?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發言。派代表或自由發言。
3、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如何選擇書,怎樣讀書?
四、課文閱讀訓練(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1.讀作品,寫作者: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聊齋志異》 《紅樓夢》 《茶花女》
2.看作者稱呼,寫出作者、時代,并各舉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長吉李易安 岳武穆
(二)閱讀課文下列片段,回答有關問題
“我自從回認字后不到幾年……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1.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現了什么?
2.我”為什么常�!昂瑴I”上床?
3.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表達意義。
(1)我只好帶這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
�。�2)我決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讀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義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
�。ㄈ┨羁战M詞(或成語):
人情( )故( )然無味津津有( ) 一知( )解 不能自( ) 風( )雪月氣憤填( ) 官( )民反 無病呻( ) 自作( )情心動神( )
五、總結本節課內容,教育學生:
我們學習了冰心奶奶的讀書心得,各位同學也交流了自己的體會,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與書為友,與名人交游,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
板書設計:
憶 讀 書
冰心
可以獲得美的享受讀書好
可以擴大知識面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多讀書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0
張村田
第1課 憶讀書
冰 心
導學平臺
[課標要求]
1、把握文章的內容要點。
1、 聯系自己的讀書實際,學會讀書時分層次篩選有效信息。
2、 逐漸學會平時在讀書中多思考,善體會。
4、在老師的指導下,擬訂自己的讀書計劃。
5、將自己的讀書經歷、讀書體會與同學交流。
[學法點悟]
1、 不必為課文劃分段落層次,著重從內容上把握。
2、 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含義。
3、 不必深究文中提到的名著的情節,注意體會作者讀書的樂趣和心得。
4、 有必要增加一些文學常識的積累。
[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圍繞自己一生的讀書經歷,尤其是童年時代的讀書經歷,向青少年朋友談了自己讀書的體會。結尾用一句話概括了中心,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文章語言平易,親切隨和。全文洋溢著作者壓抑不住的情感和對讀書的濃厚興趣,還表達了愿終身以書為伴的志趣,我們應當用心感悟。同學們應當怎樣對待書呢?
[疑難解析]
質疑:本文似乎沒有明顯的層次感,文章的內容重點是什么?如何把握?
解惑:解決這個問題應當首先從文末的主旨句入手,“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中,三個短語,從內容上看是由主到次,從含義上看是逐層深入,“讀書好”是全文內容的重點。
還要從作者的敘事中分析,全文重點敘述了自己童年時的讀書經歷,細細品讀,可從四個方面總結讀書的好處:
一、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如文中作者寫到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茶花女遺事》等書給自己帶來的感受。
二、讀書能擴大人的知識面。如:讀中國古典小說,讓作者了解到三國時代的“天下大勢”,了解到“官逼民反”的歷史狀況,了解到民族英雄怎樣抗擊外來侵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怎樣從興盛而轉為衰亡。讀外國小說,則讓作者“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三、讀書對寫作有很大幫助。如:讀文言的《聊齋志異》,對作者用文言作文有很大幫助,以致老師在她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給予她很高的評價。
四、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作者說:“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質疑:綜觀全文,“多讀書”是如何體現的?
解惑: 作者告訴我們,她從七歲開始讀《三國演義》,直至晚年仍在“讀萬卷書”,而且所讀的書是古今中外俱全。
質疑:作者怎樣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如何讀好書的?
解惑:作者說,她“會挑選,比較”。她愛看“精彩的《西游記》”,而丟下“煩瑣的《封神榜》”;愛看“人物如生的《水滸傳》”,不愛看“索然無味的《蕩寇志》”。對那種“無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從腦中抹去”,而對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文章”,她讀起來就“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語言揣摩]
1、“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這是作者開篇的第一句話,用“一… …就… …”的句式,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壓抑不住的情感,看出作者對讀書有著多么濃厚的興趣,多么深切的體會。它緊緊的抓住了我們,激起了我們往下閱讀的興趣。
2、“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 … ”
世間萬物,同類之間都有高下優劣之分,包括物、人,當然書也不例外。這里作者是想告訴青少年朋友,讀書要有選擇。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作出較為恰當的選擇。
[研究課題]
《憶讀書》中提到了幾部古典作品,且進行了簡要的比較和品評,如:作者對《水滸傳》,她寫到“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 … 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的寫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還把《西游記》和《封神榜》作了比較。你讀過這幾部書嗎?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你讀過的其它同類題材的書或文章,你能試著加以品評嗎?
自 主 探 究
[探究前期導引]
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詞和短語,了解作者的讀書體會,積累一些古典文學常識,在此基礎上,擬訂自己近期和遠期的讀書計劃,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與同學交流讀書體會,學習選擇性閱讀、比較閱讀。
[基礎鞏固集練]
一、 字音字義
1、 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笸籮( ) 天罡( ) 林紓( )
堆砌( ) 勉強( )
2、 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斬首 催促 凱旋
嶄新 摧毀 豈有此理
聊齋 日寇 遺留
愛卿 奪冠 派遣
3、 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懸念:
遺事:
人情世故:
消遣:
索然無味:
無病呻吟:
風花雪月:
自已:
二、選詞造句(任選三個詞造句)
津津有味 分久必合 官逼民反 怒發沖冠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興亡盛衰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三、 課外閱讀建議
現代社會,能否有效的獲取信息,往往關系到一個人事業的成敗。中學時代練就搜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需要,而且可以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課本上的閱讀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們要加大課外閱讀量。進行課外閱讀,首選中外名著,因為它們都是經過時間和無數讀者檢驗的。其次,優秀的時文也要予以關注,時代在發展,我們應與時俱進。閱讀時,最好作讀書筆記,可以摘抄,可以寫感想,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也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時,善于汲取,敢于質疑,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四、問題探究
1、為什么作者說“從讀書中我還讀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提示:由作者的敘述中,我們可知她所讀的書,多是文學類書籍,“文學即人學”,這類書中,往往滲透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文學作品常借助對社會現象的再現,生動深刻的揭示人性或社會發展的規律,給人以啟迪。而舊時的品德教育課程,只是將傳統的道德觀,用概括的語言籠統的表達出來。不但不易為兒童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
答:
2、怎樣理解作者十二三歲時與中年以后對《紅樓夢》不同的閱讀體驗?
[提示: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不同,對生活的理解有差異。同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生活的感悟也是變化著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作者由童年時只注意身邊的人和事,到中年后對社會有了自己的認識。所以,十二三歲時看《紅樓夢》,“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中年以后再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答:
3、如何理解“我只好帶著對于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提示:從上文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真是好聽極了”,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深深的打動了“我”,對故事中的懸念,“我”急于了解,課文注釋中對“懸念”的解釋,表明了“我”臨睡時的心情——惦記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發展。“含淚”也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感動得流淚,一是想聽故事而愿望得不到滿足,因極度的渴望得不到滿足而流淚。]
答:
4、為什么“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請結合原文作簡要分析。
[提示:從當時作文的文體和長期閱讀的益處談,可加入自己的體會。]
答:
五、欣賞評價
1、你讀過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嗎?哪一句讓你最感動?為什么?(換一首古典詩詞談也可以)附【滿江紅】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答:
2、你從幾歲開始讀書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書?其中的具體情節,你還能講一些出來嗎?現在看來,你當時為什么會喜歡它。
答:
六、擴展閱讀
書
劉湛秋
書是我的一只美麗的小船。
在人生的海洋里,它載著我,駛向許多奇妙的港口、島嶼,甚至是險峻的礁巖。
無論在麗日還是有風的天氣里,我和它一起,在碧波或惡浪中行進。仿佛有只看不見的手,指點著那些像海市蜃樓一樣的風光和人物,仿佛有個神奇的嘴,發出船底和波浪日夜蕩出的水聲,不停的給你講生活中的哲理,幻想各種各樣的現實。
這是一只不會沉的船,風浪不會把它吞沒,大火也不能把它燒光,這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船,它一直航行下去,不尋求任何棲息的港灣。
在這只船上,我變得越來越清醒,我也變得越來越充實,而且和它一樣,祈求更遠更險的航行。
�。ü澾x自《兒童文學》2002年第一期)
[探究建議]
1、這篇短文通篇使用比喻的手法,且以“船”的形象進行一系列的比喻,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風格迥異的畫面。傳達了作者的讀書感悟。能否這樣理解: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書中的人生哲理指導我,文學世界豐富了我的生活和思想。我將終生以書為伴。
2、最后一段,作者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點明主旨:讀書使我認識人生的意義,創造美好的生活。促使我追求更高更遠的人生目標。愛書吧,它將引領你創造絢麗的人生。
作者郵箱: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1
一、 教學目標
�。ㄒ唬┱w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ǘ└爬ㄊ吕砬逵洈⒌捻樞颉�
(三)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啟示。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 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 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 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 新課:
詩人徐志摩曾表達過讀書后的不可言說的愉悅:"我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新了一般。在詩里,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里活潑地跳躍著。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他指出了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ǘ� 誦讀活動
1、 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 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ㄈ� 正音釋義
笸籮 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不能自已
�。ㄋ模� 思考活動
1、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2、 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
�。ㄎ澹� 交流活動
1、 關于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課文緊緊圍繞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ㄆ撸� 課外小結
1、 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并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2、 關于對作家冰心的介紹。(可附圖、文)
3、 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并附推薦意見。
第二課時
�。ㄒ唬� 活動導引
1、 請同學介紹作者冰心及其創作。
2、 導入 課文:正如同學們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謳歌和頌贊的是壯美的自然、純晶的童心、真摯的母愛。
巴金在談到少年時代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著一盞油燈,聽著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兄弟從書上抬起頭相對微笑的情景。"
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創作之源是什么呢?
�。ǘ� 誦讀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課文,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并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三) 交流活動
1、 在字里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2、 請同學將本文結合自己上一節課后小結,概括歸納"讀書好"的體會。
�、�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④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 作者關于"讀好書"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12-13段,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明確:書看多了,就會有比較,關鍵在比較:要選那些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有真情實感、語言質樸淺顯的作品來讀。
�。ㄋ模� 提高升華
1、 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指出文中總結性的語句。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啟示。
教師輔助策略
除關鍵詞語外,教師可提示文中的細節,如家庭環境的影響、讀《紅樓夢》不同年齡、閱歷的不同解讀等,引起同學的關注。
(五)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文章。
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自我,體會讀書要用心,要能夠讀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創造真我。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2
案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眾:喜歡)
“大家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我喜歡讀科幻的�!�
“我喜歡讀偵破的�!�
“我喜歡讀人物傳記�!�
師: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縱覽古今,橫觀中外,許多名人都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汪國真說過:“最優秀的讀者,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作家,最優秀的作家必定是最優秀的讀者�!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現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憶讀書》。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出示多媒體:冰心不同時期的照片)請同學們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生:“我在圖書館查到的資料,冰心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我上網查到,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兩個詩集,后赴美留學,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結集為《寄小讀者》�!�
一學生又補充一些:冰心有許多散文作品,如《櫻花贊》、《小橘燈》等,還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如泰戈爾的《園丁集》、《泰戈爾劇作集》等。
師:同學們能充分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獲取信息,非常好。(出示多媒體)我們來看一下冰心的簡歷。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學界的長青樹,從19歲成名到晚年仍在創作,她之所以能取得這么高的文學成就是與她熱愛讀書分不開的,讓我們看看她對讀書有什么見解。
師:同學們,討論一下,這篇課文我們學什么呢?
生1:結合單元提示,學習本文應提取文章要點。
生2:我認為要抓住文章思想內容的要點。
師:那我們學習這課就理出文章的內容要點。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提出的問題。
師:讀完課文,文中哪句話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因為可以指導我讀書�!�
“我也同他一樣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因為它是作者對自己一生的讀書經驗的總結,給我啟迪�!�
師:請同學們解釋“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的意思。
“我理解‘讀書好’就是讀書有好處、有益處�!�
“我認為‘多讀書’就是讀書的數量要多。”
“我認為‘讀好書’就是內容上要好,比如讀一些名著。”
“……”
師:剛才同學們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們看書上的哪些內容說明了這些見解,我們的見解是否也具備了大家風范。分小組討論,在書上勾畫出內容要點。
同學們交流討論的結果:
生1:從書中看,作者認為“讀書好”是書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美的享受。如文中第三自然段所舉的例子。
生2:能擴大知識面。如讀《三國演義》,了解到三國時代的天下大事;讀外國小說,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這也是說“讀書好”。
生3:“讀書好”還表現在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作者說:“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生4: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第六自然段寫對她的作文幫助很多。
師:“讀書好”是全文的重點,同學們也確實抓住了文章內容的要點,我們繼續來探討。
生5:文中說的多讀書是指作者從七歲開始讀,到晚年仍在“讀萬卷書”,而且所讀的書古今中外俱全。
生6:讀好書,作者是說她會挑選、會比較。
生7:第12段中從“看了精彩的《西游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榜》”一直到段末都是說“讀好書”。
師:冰心一生與書相伴,有此心得指導我們讀書,結合“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談談你對讀書的體會。
生1:我和文章的作者有同感,我覺得多讀書對寫作確實有好處,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語言的熏陶,寫法的借鑒,使我的文章能有新穎獨到之處。
生2:讀書好,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讀一些內容健康、有積極意義的書。記得在小學曾讀過日本人繪制的漫畫小冊子,當時很流行,大家都互相傳看,現在回想起來,這種以宣傳武力為內容的畫冊,讀了也是浪費時間,所以讀書一定要有選擇,這樣才能受益。
生3:現在是信息時代,作為當代中學生,閱讀面一定要寬,各類圖書都要有所涉獵,不能只滿足于讀課內的書,那樣視野太狹窄了。所以我認為多讀書不僅數量多,而且范圍也要廣。
師: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了對讀書的體會,真是有感而發。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們讀書,請同學們交流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自己總結的也可以。學生們發言:
“我搜集的是歌德說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人談話�!�
“我總結的是:‘讀書易,思考難,二者缺一不可�!�
“我搜集的名言是馬克思說的:‘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
“我總結的是:‘讀書增長人的智慧�!�
“……”
師:同學們,熱愛書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幫助你了解紛繁復雜的世界,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你的智慧和心靈,用心去讀、去感悟吧。心動不如行動,今天給同學們布置的作業 是制定本學期的讀書計劃,不要忘了記讀書筆記。
案例分析
從本學期開始,初一語文開始使用新教材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新課標明確闡述了關于語文課程的基本教育理念,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對以往的教學方式要有所改變。《憶讀書》是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在學習本課時,我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既沒有嚴格地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也沒有逐段進行講解。我認為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思想內容的要點,對作者所說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有比較透徹的理解,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讀書的實際,加深對讀書的認識,以便今后更好地進行閱讀。這堂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教科書相比,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資源能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愉悅中增長才干、培養能力。同時,新課標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各種課程中,適當開展探究、資料收集、交流討論等學習活動,以發展學生各種基本能力。新課標對初中學生在閱讀上也提出了“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這是舊大綱所未曾提及的。因此,在講冰心《憶讀書》這一課時,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去搜集冰心的有關資料及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一改過去由教師介紹作家作品,學生被動地聽記的局面,使學生逐漸養成主動獲取信息的好習慣。學生在開發利用課外資源的過程中,發展了能力,又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灌輸式的,學生的學習方式基本上是聽講,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而這次教改重要的一項就是改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點的新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 中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對話關系,是互學、互動、合作、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在這堂課中,我首先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稇涀x書》作為自讀課,先讓學生確定所學內容,然后讓他們根據個人理解,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并說明為什么,這其實就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學生先去發現,然后說出依據,學生的思維就被激活、歸納、演繹、類化,既調動了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本課重點時,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法,充分體現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個人的見解,又有集體的智慧,各抒己見,互相交流,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內在的潛能。他們嘗試了探究的方法,經歷了研究的過程,探索精神與研究能力得到了鍛煉。讓學生自己創造名言,主要目的不在于他們能說出多么深刻的至理名言,而在于他們的思考過程,讓學生養成批判的意識、創新的精神,不盲從。在探究學習中,教師要時時認識到,自己只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教師的“教”一定要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富有個性。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學科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這種培養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同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同步發展的。語文課程改革強調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這意味著教師要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形成價值觀的過程。語文教育是與語言,與人的學識、經歷、個性聯系在一起的教育。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習《憶讀書》不僅要在知識上使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要點,并在其中進行多方面的能力訓練。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對今后的學習有所指導,這才是他們終生受益的。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知識的整合。當今世界資訊技術突飛猛進,教學手段已由原來的單媒體向多媒體發展,多媒體的應用使教學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在本課中,我制作的課件內容是不同時期的冰心照片及作品,增大了課堂容量,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3
教學目標 :
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引起讀書的興趣,能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1,教學本文時,既不必嚴格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也不必逐段進行講解,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思想內容的要點心,對作者所說的:“讀好書,多讀書,讀好書”有比較透徹的理解。
文中涉及的名著較多,可適當地做一些介紹,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但切不能過于煩瑣,以至陷入到這些作品的故事情節之中。
2,要注意聯系學生平時讀書的實際,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讀書情況作一次總結,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后面推薦的名著,以及與課本配套的讀本中的文章。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方法:學生發言,學生討論,教學引導。
第一課時
1,課前活動。(課前在課外時間完成)
要求學生,先想想讀過的印象最深的書或者文章,準備一篇《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一篇文篇)》的發言稿。
2,導入 新課。(用時三分鐘)
由上一節課《風箏》,所談到的與魯迅有關書籍入手,從《吶喊》,《仿徨》,《朝花夕拾》《野草》出發,提倡學生讀好書,引入介紹本文作家冰心。
3,介紹作家冰心生平。用時五分鐘)
4,學生發言。(用時35分鐘)
四個小組學生,主動上課臺發言,談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
聯系學生平時讀書的實際,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讀書情況作一次總結,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
教師適時引導與總結。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
由上一堂課,學生自由發言,談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出發,讓學生與著名作家冰心交心(再次閱讀本文),體會一下著名作家的讀書經驗。
二,找出有關書籍。
學生找出文中談到的書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茶花女遺事》,《蕩寇志》,《封神榜》。
三,介紹相關書籍。(用時20分鐘)
文中涉及的名著較多(《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茶花女遺事》,《蕩寇志》,《封神榜》等),可適當地做一些介紹,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但切不能過于煩瑣,以至陷入到這些作品的故事情節之中。
5,分析課文。(用時25分鐘)
學生可以由下列幾點出發,找出課文中的例子,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例來說明。
學生找出課文的中心,結尾一句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1,讀書好。本文重點。
A,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感情,B,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C,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D,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E,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2,多讀書。
3,讀好書。
六,總結課文。倡議學生課外時間多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采用座談的形式,給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謎語: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打一事物)
2. 學生猜謎語或者說關于讀書的名言,并跟隨老師的思路進入新課學習。
二、介紹作者
1. 教師啟發學生:試著說出中國文學女作家的名字。
2. 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3. 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冰心的作品,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冰心的作品。
三、導讀課文
1.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表達、節奏、停頓、劃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在小組內商討解決。
3. 學生快速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培養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接受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課文
1.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并和學生討論、指正。
2. 學生提出疑難問題,然后交流回答。
(一)參考問題:
l.“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說劉關張在桃園結拜;后者說三人在剿滅黃巾軍起義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這是指三國鼎立幾十年后,魏國最終統一了三國。)
2.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搶答問題的形式,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優勝組給予表揚。
(二) 問題設計如下:
1. 在這篇文章里冰心想說什么?
2. 讀書有什么好處?(提示:書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說“讀書好”呢?)
3.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多讀書”的?
4.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讀好書”的?
(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歸納后明確:
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 引導學生根據剛才的討論和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如果讓你給課文分層次,怎樣分比較好?說說你的理由。
4.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最后指名學生發言,大家共同議論。
五、小結本節課,教育學生: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六、作業:
1.課后字詞抄寫三遍并積累。
2.查找資料,了解課文中提到的書籍。
第二課時
一、師生座談:
1. 教師由冰心的話引入交流座談會。
2. 教師啟發提問: 冰心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學生交流發言,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意在復習昨天內容)。
3. 教師啟發提問:讀書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發言,談讀書體會。學生自由交流讀書的好處。
4. 教師啟發提問:冰心奶奶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有許多好處,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讀書的好處,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二、整體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寫作特點。
1. 教師由學生的交流導入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圖)是什么?
2. 學生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3. 教師明確:作者以自己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告訴我們讀書是人生的快樂,讀書與我們的成長有許多好處,要認真讀書。
三、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1. 教師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思考、探究:
2. 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3. 就你個人的體會而言,你認為讀書有什么好處?
4.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發言。派代表或自由發言。
5.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如何選擇書,怎樣讀書?
四、課文閱讀訓練:
(一)1.讀作品,寫作者: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聊齋志異》 《紅樓夢》 《茶花女》
2.看作者稱呼,寫出作者、時代,并各舉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長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閱讀課文下列片段,回答有關問題。
“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現了什么?
2.“我”為什么常常“含淚”上床?
3. 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表達意義。
(1)我只好帶這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
(2)我決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讀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義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
(三)填空組詞(或成語):
人情( )故 ( )然無味 津津有( ) 一知( )解 不能自( )
風( )雪月 氣憤填( )
官( )民反 無病呻( ) 自作( )情 心動神( )
五、總結本節課內容,教育學生:
我們學習了冰心奶奶的讀書心得,各位同學也交流了自己的體會,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與書為友,與名人交游,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
板書設計:
憶 讀 書
冰心
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讀書好
可以擴大知識面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多讀書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讀好書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5
一、教學設想
1.課文內容分析
《憶讀書》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理論性的說教。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學生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學生對于讀書的興趣。而冰心先生這篇文章卻另辟蹊徑。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己談活,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成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學生的心中,讓他終身難忘。
2.要達到的課標要求
通過學習這一課,我們的目的是:
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②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③鍛煉學生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3.教學方式采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學生更大的想像、發揮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老師提供創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步驟
�。ㄒ唬⿲� 新課
可由與書相關的名人名言、俗語或謎語導入 。
例如:
謎語
千層寶典一翻開,
黑白縱橫一排排,
歷代住事它記載,
知識沒它傳不開。
名言:1.書是傳播知識的工具。
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閱讀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朗讀文章,遇到生字生詞可查字典或在小組內商討解決。(約7分鐘)
活動目的: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2.問題搶答。(可以小組為單位,優勝組給予表揚)
�。�1)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么?
�。�2)哪些內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設計說明:此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快速篩選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①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谧x書可以擴大知識面。
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茏x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師生座談
設計說明:(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輕松的話題,課堂形式可以采用圓桌會議來布置,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陳述自己的見解,也有利于在開學之初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親近感)
1.為了活躍氣氛,教師可先帶頭講一下自己的讀書體會。
2.學生之間交流發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引導)
附課堂發言實例:
學生1:看了冰心奶奶寫的《憶讀書》后,我也有了自己看法。我想說一說小時候看的第一本連環畫《三國演義》,剛一看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關羽、諸葛亮……。我最佩服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三氣周瑜,借東風大敗曹操,真是讓人佩服不已,從那以后,我就經常看歷史故事,對我國的歷史也就略有了解。
學生2:我也認為看書比看電視好,書里面寫的優美的句子、情節,在電視中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只有自己體會。我還記得,老師給我們朗誦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寫“月光灑在那一片葉子和花上……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多美的描寫呀!我覺得我的欣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生3:就是,多讀書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上小學時,媽媽經常給我買各種書籍,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小學生作文》,各種報紙雜志,我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級時,我的作文還獲得全國小學生征文比賽優秀獎呢。
……
師:我以冰心先生的話來結束這節課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四)作業
1.擬定一個本學期的讀書計劃。
2.課下準備一下,向同學介紹你看過的一本喜歡的書:,(可在口語文際課上進行交流,以學生語言組織、表述的情況及班內其他要求借閱的多少來打分)。
《憶讀書》教學實錄 篇16
一、 教學目標
(一)整體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記敘的順序。
�。ㄈ┥钊肜斫�"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啟示。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 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 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 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指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 新課:
詩人徐志摩曾表達過讀書后的不可言說的愉悅:"我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新了一般。在詩里,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里活潑地跳躍著。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他指出了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 誦讀活動
1、 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2、 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忘我、深入地體會;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ㄈ� 正音釋義
笸籮 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不能自已
�。ㄋ模� 思考活動
1、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2、 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
�。ㄎ澹� 交流活動
1、 關于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課文緊緊圍繞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六) 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ㄆ撸� 課外小結
1、 請同學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并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2、 關于對作家冰心的介紹。(可附圖、文)
3、 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向同學推薦,并附推薦意見。
第二課時
�。ㄒ唬� 活動導引
1、 請同學介紹作者冰心及其創作。
2、 導入 課文:正如同學們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謳歌和頌贊的是壯美的自然、純晶的童心、真摯的母愛。
巴金在談到少年時代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著一盞油燈,聽著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兄弟從書上抬起頭相對微笑的情景。"
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創作之源是什么呢?
(二) 誦讀活動
1、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課文,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2、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并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ㄈ� 交流活動
1、 在字里行間體現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2、 請同學將本文結合自己上一節課后小結,概括歸納"讀書好"的體會。
�、�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3、 作者關于"讀好書"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活動與要求
請同學速讀12-13段,圈畫出能表明作者讀書體會的詞語。
明確:書看多了,就會有比較,關鍵在比較:要選那些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有真情實感、語言質樸淺顯的作品來讀。
(四) 提高升華
1、 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指出文中總結性的語句。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請同學暢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以及作者的讀書經歷給予自己怎樣的啟示。
教師輔助策略
除關鍵詞語外,教師可提示文中的細節,如家庭環境的影響、讀《紅樓夢》不同年齡、閱歷的不同解讀等,引起同學的關注。
�。ㄎ澹� 遷移活動
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可以是背誦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紹一篇文章。
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自我,體會讀書要用心,要能夠讀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創造真我。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 記敘順序
多讀書
讀書好 時間順序
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