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小班教案(通用3篇)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小班教案 篇1
教育目的:
站在青春的起點,或許頭腦里仍舊一片懵懂與無知,不知青春為何,或許還只是身體發育而心智停留在十分稚嫩的兒童階段。通過一次以青春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認識青春,理解成長,樹立理想,勇于追求。年華似水流,讓青春的奮斗為今后的人生打下最鮮亮的底色,讓未來在青春里放飛。處于學習新知的大好時光,誰若是辜負了青春,誰就將被成長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思想的疏導十分重要。引導走向十四歲的學生們在心靈里認定成長的美好,在經歷里投入最火熱的激情,在價值觀上認同通過奮斗來實現自我,這就是本次主題班會所要實現的教育目標。
活動準備:
1、全班預告,班級總動員;
2、班干部會議,定主題、討論實施方式,人員安排,進行會議記錄;
3、班主任審核定奪,撰寫活動方案,最后與相關參加人員定活動細則;
4、串聯詞的編寫,節目的選定,制定幻燈片。
實施過程:
擬通過兩部分進行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共憶童年,說說從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可以很感動,可以是糗事,可以是引以為傲的事;共同展望,說說自己心目中的青春是什么樣子,寫一封給青春的信,收件人是自己。
共憶童年:
其實一個人的成長,童年所打下的底色遠遠大于青春期,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童年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如果可能,展示一下童年的自己,說說自己成長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一起在回憶的歡笑或是沉思里告別懵懂,走向青春。
學生活動:講自己的小故事;唱童年的歌曲;可以展示自己成長里的珍貴收藏。
老師活動: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講一個最糗的舊事。(展示我最珍貴的收藏一二)
共同展望:
投影一些與青春有關的名言,講幾個青春中的奮斗與追求的故事,激勵同學們早立志與立常志。
1、青春是在它即將逝去的時候最具有魅力。——塞涅卡
2、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王爾德
3、青年時種下什么,老年時就收獲什么。——易卜生
4、青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朱德
青春的特點是充滿激情與昂揚的斗志,學生活動中有展示青春風采的歌舞集錦,詩歌朗誦,小品活動。老師活動:和青春有關的回憶里,最閃光的還是我奮斗和拼搏的經歷。我的青春是如何經歷的,以及最讓我無悔的青春應該是什么樣的。讓大家一起寫幾句話給青春的自己: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想擁有一個什么樣的青春。
讓青春在追求里閃光,閃光的青春能告訴你一個燦爛的未來。誰若辜負青春,青春必定也遠遠地拋棄他。人的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就是青春時代,讓我們一起用汗水實現心中的理想,讓青春在追求中閃光。
在青春的舞曲里結束本次主題班會。
簡要評析:通過這次以青春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認識青春,理解成長,樹立理想,勇于追求。年華似水流,讓青春的奮斗為今后的人生打下最鮮亮的底色,讓未來在青春里放飛。處于學習新知的大好時光,誰若是辜負了青春,誰就將被成長遠遠地甩在了后面。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引導走向十四歲的學生們在心靈里認定成長的美好,在經歷里投入最火熱的激情,在價值觀上認同通過奮斗來實現自我,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演進一步深化了本節班會的主題“讓青春在追求中閃光”。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學常識,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長過程。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增加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氣球15個、圖片:ppt、1--10月胎兒視頻:胎兒成長、剪臍帶、受精卵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了解胎生與卵生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區分胎生與卵生談話:貓媽媽生的寶寶是什么?雞媽媽生的是什么?
小結:在媽媽的肚子里長大并出生的動物是胎生動物,媽媽生出蛋再孵化出來的是卵生動物。
2、談話:還有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哪些動物的卵生的?我們人是什么動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長過程。
1、生命的形成談話:你是怎樣生出來的?你為什么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來?觀看"小威向前沖"視頻小結:爸爸媽媽結婚以后,爸爸把一種叫精子的東西送給了媽媽,和媽媽身體里叫卵子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留在媽媽肚子里面叫子宮的地方。在這里面一天一天的長大,經歷了九個月(280天)左右,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
2、成長經歷談話:你們還記得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樣的嗎?吃什么?(觀看視頻:胎兒成長)(胎兒成長照片)了解成長每個階段的情況。
小結:在媽媽肚子里的九個多月,隨著寶寶的慢慢成長,媽媽的肚子也會越來越大,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非常辛苦。
三、體驗每位幼兒肚子前綁一氣球,聽指令做各種動作,感受媽媽保護寶寶的艱難。
小結:你們是在媽媽辛苦的保護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說一句愛媽媽的話或做一件愛媽媽的事,感謝媽媽的養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充滿著歡聲笑語,了解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和成長過程。還知道了媽媽懷自己時的辛苦及不易,更加加深了對媽媽的愛。家是一個溫馨的樂園。媽媽、親情的寬厚無私及其在幼兒成長中的決定性作用已是勿容置疑的真理。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成長,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愛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這樣,健全人格的形成才有可能。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過程: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
(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
(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
(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
(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桶到室外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