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壓強》教案(精選13篇)

《壓強》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18

《壓強》教案(精選13篇)

《壓強》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了解測量大氣壓的方法,了解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了解抽水機的工作原理及生活中利用大氣壓的現象

  2、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客觀存在;觀察演示實驗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通過觀察感知人類是如何利用大氣壓的。

  3、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大氣壓應用的了解

  重難點:

  大氣壓強的存在及產生原因,會解釋生活中的大氣壓強現象。

  導學過程:

  一、感知

  ◆活動:覆杯實驗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思考:放手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2、將玻璃杯裝半杯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3、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請同學們看書P86內容,舉出還有哪些現象能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二、研究大氣壓強

  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乓后w受到重力的作用

  ⑵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壓強有大小,大氣壓強也有大小。請看書P87“想想做做”粗測大氣壓的值。寫出具體步驟及計算方法。

 、羌偃缥P和桌面的接觸面積S為8cm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為80N,則吸盤表面受到的大氣壓強為多少帕?

  ⑷思考P40想想做做1屋頂的面積是45m2,大氣對屋頂的壓力有多大?這么大的壓力為什么沒有把屋頂壓塌呢?

  3、測量大氣壓值

  三、看書上P87演示實驗。完成以下題目

 。1)玻璃管的長度是

  (2)玻璃管中的水銀要灌滿,為什么?

  (3)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

 。4)根據液體壓強和密度的有關知識,請你計算76c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是多大?

 、雀鶕后w壓強的特點,試著解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

 、蓸藴蚀髿鈮簭奝0=Pa=cmHg

  5、觀察P41小資料,思考總結: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情況

  另外大氣壓還與有關。

《壓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探究實驗,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問題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2.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壓強概念。

  教學難點:比值定義法定義壓強。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

  提出問題

  兩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觀察兩個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這個實驗類似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再看一個圖片。

  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是差不多的,但壓力的效果相同嗎?

  你覺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帶領學生分析

  引導

  上面這些現象都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關。

  板書

  第九章壓強

  第一節壓強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

  首先讓我們用實驗來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據剛才的分析,你覺得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們要用什么方法,來分別研究兩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呢?

  我們把壓力作用面積叫做受力面積。

  提供的器材有:小桌、海綿、砝碼。

  板書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引導:

  從剛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辦?

  那要是壓力和受力面積都不相同,怎么辦?在前面的學習中有沒有能借鑒的方法。

  非常好。壓力和受力面積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給他起個新名字叫壓強。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壓強的單位:

  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將一張報紙對折一下,平鋪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 Pa。

  1 Pa表示物體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

  課后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進而形成壓強的概念,并討論了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事例。

《壓強》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壓強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因為其概念較為抽象,大部分學生在初二下學習時會感到困難,對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處理的不夠好,不會靈活應用固體壓強、液體壓強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幫助學生建立起壓強的知識體系、框架,認清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的不同之處,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中采用對比法和歸納法,師生討論的方法等。

  二、復習目標

  1. 正確理解壓強,區分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的不同之處,知道固體壓強等于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

  2. 正確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適用范圍,會用p=F/S及其變形公式解決一些問題。

  3.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實驗,這兩個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

  三、復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壓強的概念 ②對固體壓強中受力面積的理解,液體壓強中深度的理解。

 、蹓毫Φ淖饔眯Чc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④掌握兩個實驗的方法、過程和結論。

  難點:①壓強概念的建立 ②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知識的應用

  四、教具與學具

  氣球與釘板、削好的鉛筆、壓強計等

  五、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準備好八下的物理書和筆記本,在課前已經自己對壓強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實驗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點評

  引入課題

  3′

  5′在初二下我們學習了壓強的概念,學過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等概念,由于壓強的概念比較抽象,固、液、氣壓強的特點又不同,我們同學在學習時普遍感到困難。這塊知識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屬于較難的部分。希望通過本節復習課能給與大家一些幫助。本節課我們主要復習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

  (板書)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

  那些同學知道我們在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這部分學習了那些知識?

  一、壓力

 、偈裁词菈毫?②壓力產生的原因?③壓力的范疇?

 、軌毫Φ姆较?

 。課件)判斷下列圖中MN面所受壓力

  的大小

  1.概念

  壓力、壓強的概念、單位、計算公式;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2.實驗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

  3.能力

  ①會利用p=F/S及其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趯W會分清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并根據各自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

  ①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②由于物體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③屬于彈力④垂直于受力面

  甲:F壓=F=100N

  乙:F壓=F+G

  =100N+50N=150N

  丙:F壓=F-G

  =100N-50N=50N

  讓學生歸納知識比教師自己講出來要好,讓學生開動腦筋、組織語言、互相補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注意壓力與重力的區別

  10′二、壓強

 、賶簭姳硎臼裁?

 、谠鯓颖硎緣簭姷拇笮?

 、蹓簭姷膯挝患捌浞?

  ④壓強的計算公式?

 、1帕斯卡的含義?

 、奕绾卧龃蠛蜏p小壓強?

  現提供實驗器材有:

  海棉、木板、礦泉水瓶、水

 、龠x用器材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關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

 、谶x出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

  想一想:

  實驗中通過觀察什么現象來感知壓強大?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課件)例題1

  一塊磚長24cm、寬12cm、厚5cm,重24N,怎樣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壓強最大?最大壓強是多大?

 。ㄕn件)例題2

  在海灘上的作案現場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腳印,公安人員立即用蠟澆鑄了一只鞋模,測出鞋模的平均厚度為5cm,質量為1125g,又經測試知道產生與腳印同深度的壓強為3×104Pa,罪犯的體重為多少?若案發現場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腳印,又該如何計算罪犯的體重?

 、俦硎緣毫Φ淖饔眯Ч

  ②壓強等于單位面積上物體受到的壓力

 、叟了箍ǎ≒a)

 、躳=F/S

 、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⑥改變壓力或受力面積的大小

 、俚谝淮螌⒀b滿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綿上,比較先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诘谝淮螌⒀b滿水的礦泉水瓶正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放在海綿上,比較前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壓強大小由壓力和受力面積決定,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當磚塊豎放時壓強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F/S=24N/(6×10-3m2)

  =4×103Pa

  體重G=F=pS,走路時一腳著地,S為一只腳的面積,可利用鞋模算出:

  V=m/=Sh

  S=m/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體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腳印,受力面積應該是兩只腳著地的面積。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相同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積上

 、谙嗤氖芰γ娣e上作用不同的壓力

  ③不同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積上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被壓物體的凹陷程度來反映,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顯,應當選用海綿,正確選擇實驗器材是做好實驗的基本要求。

  計算時要注意單位換算

  注意行走時是一只腳著地,站立時是兩只腳著地。

  液體壓強

  15′

  2′①液體壓強有什么特點?

 、谝后w壓強與固體壓強的區別?

  ③液體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芴骄恳后w壓強規律的儀器?

 、萃ㄟ^觀察什么而感知液體壓強的大?

  想一想:

  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深度(密度)的關系時,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實驗方法?

  在探究液體不同方向上的壓強是否相等時,又要如何控制變量?

 。ㄕn件)例題3

  一段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當注入某種液體時,橡皮膜向下凸出,將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當管內外液面相平時,橡皮膜凹進管內,則管內所裝液體可能是:

  A、鹽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課件)例題4

  如圖瓶內裝半瓶水,用塞子塞緊,然后將瓶子倒過來,使瓶口向下,這時水對塞子的壓強與未倒置前水對瓶底的壓強相比較 (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例題5

  將半瓶礦泉水倒放在海綿上比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大,這是因為 ;倒放時瓶塞上受到的壓強比正放時瓶底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 。

  小結: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布置作業:見中考指導書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而固體則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僖刂埔后w的密度相同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同種液體的不同深度處

 、谝刂粕疃认嗤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處

  ③控制變量法

 、芤刂埔后w密度相等、深度相等

  分析:在乙圖中,橡皮膜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強和管內液體對它向下的壓強的作用,因為橡皮膜向內凹,所以水的`壓強大于液體的壓強,又因為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根據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可得到管內液體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內液體可能是煤油。

  答案B

  分析:

  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深度,當瓶倒置時,液體密度不變,液體的體積不變,但由于細瓶頸在下,故液體深度增加,則瓶塞受到的壓強比原來瓶底受到的壓強大。

  答案A

  倒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壓力相同時,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

  倒放時瓶塞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液體密度相同時,倒放時瓶內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由于重力作用對底部有壓強,又由于具有流動性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我們通過觀察U型管左右兩管內液面的高度差來感知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注意在探究過程中應選取密度相差較大的兩種液體

  在探究同一液體同一深度處不同方向的液體壓強時,要注意壓強計的金屬盒的重心在同一深度

  橡皮膜向內凹的情況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兩個壓強的大小關系,利用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來進行比較是關鍵所在。

  判斷深度變化要注意容器的形狀,不同形狀的容器倒置后的深度變化是不同的。

  注意分清液體壓強和固體壓強,比較它們的不同之處。

  七、教學資源:重點參考了南京市中考教學指導書,20xx全國各地中考試卷

  八、教學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

《壓強》教案 篇4

  【 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液體內部壓強公式,能用該公式簡單說明一些物理現象;

  (2) 通過觀察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體壓強公式解釋帕斯卡實驗,培養學生用理論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實驗,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液體內部壓強公式的推導,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邏輯性強、科學嚴密的特點;

  (2)通過帕斯卡實驗的學習,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 教學重點 】

  用液體壓強公式解決相關問題。

  【 教學難點 】

  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

  【 教學過程 】

  活動設計

  一、液體壓強的大小 [來 ]

  1.提出問題設計方案

  演示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引導學生回憶上堂課實驗得出的結論。 回憶并回答液體壓強的特點。

  強調:得到的這個規律是定性的,我們能不能具體測出液體內部一點上的壓強是多大呢?

  同學們有沒有什么方案? 對于定量測量,開始時,學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師提醒下大膽猜想,慢慢接近主題:

  提出方案環節銜接不上時,教師適當分解問題,如:

  (1)橡皮膜凹進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橡皮膜受到液體給它向上的壓力被壓進玻璃管中去。

  (3)能否從受力平衡入手來測量液體給橡皮膜的壓力?

  (4)可以給膜施加一個向下的.力與壓力平衡。測量這個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體壓力的大小。

  (5)壓強怎么計算?

  (6)壓強=壓力 / 膜的受力面積;往管內加一定的水或沙,它們的重力等于壓力。

  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實驗方案。 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綜合思考形成設計方案,寫在設計卡片上。

  請學生報告自己的實驗方案或對各個問題的回答。教師進行適當點評和改進。 交流討論實驗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 挑選方案,推導公式 畫出燒杯、玻璃管的結構圖,帶領學生對橡皮膜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分析 F 水柱 = G 水柱 = 水 gh 水柱 S。

  由受力分析得: P = F 水柱 / S = 水 gh 水柱 。 能正確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導出液體壓強公式。

  進行演示實驗,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平衡時管內水面與燒杯水面的關系。

  提示:加入水時,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離,即對應位置的深度。

  這也和我們以前得到的結論“越深的地方,壓強越大”是一致的。 注意到最終管內水柱與液面相平。

  最終明確公式中常用的 h 即為液體該處的深度。

  3.推廣結論 推廣得出:液體內深度為 h處的壓強為: P= gh

  意識到公式中的 h 是液體的深度,該公式適合于任何密度均勻的液體。

  指出推廣公式的物理意義,適合于任何密度均勻的液體。結合公式,分析影響液體壓強的幾個因素。 知道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有:液體密度、該處深度和重力加速度。

  二、帕斯卡實驗 一定量的水改變深度將會得到不同的壓強值。帕斯卡實驗剛好驗證了這個結論。

  演示以下實驗: 觀察現象,關注實驗現象及結論。

  用輸液軟管連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氣球。把連接氣球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漏斗置于較低位置時加水。讓學生觀察現象。氣球變大變薄,但沒有破(將破未破)。問學生:改變漏斗位置會發生什么?

  緩慢提高漏斗,達到一定高度時,氣球破裂(課前注意反復試驗,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時再加水)。 針對教師問題積極猜想:

  (1)提高漏斗,不會有變化;

  (2)提高漏斗,氣球會破。

  提問:氣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聽取學生的解釋,適當總結。 一些同學能夠根據壓強公式解釋現象。

  引入數據講解書上例題。 積極思考例題計算過程,對實驗現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問:生活中有沒有類似帕斯卡實驗的現象發生?我們是怎樣利用液體這個特性的 ? 展開討論,舉出類似的例子;蛟诮處熖崾鞠聦㈥P注并收集相關資料。

  三、課堂小結 (1)液體內 h 深度的壓強公式;

  (2)定量計算及定性解釋帕斯卡實驗。

  四、課堂練習 討論完成“發展空間”中“自我評價”的第3題。

  【 實踐活動 】

  (1)利用身邊材料,自己動手做一做帕斯卡實驗,加深液體壓強公式的理解。

  (2)收集關于三峽大壩的相關資料,包括壩體的形狀、高度、寬度等數據及壩體設計原理等,形成小型書面總結。

《壓強》教案 篇5

  關于壓強的教案

  對公式的變形及流速對壓強的影響理解比較不深入,對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液體壓強的計算掌握較好。

  [教學目標]

  1、掌握壓強公式及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2、靈活應用液體的壓強公式

  3、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及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4、知道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教學內容、方法與步驟]

  1、壓強及改變壓強的方法;

  (1)壓強公式:P=F/ S;正確理解壓力及受力面積(即接觸面積)的概念

  (2)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如:刀刃薄……)

  減小: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如:鐵軌上墊枕木……)

  2、液體壓強公式及其應用;

  (1)公式:P=ρg h (其中h表示深度:即從液面往下數)

  (2)應用:連通器;液壓機(F1/S1=F2/S2)

  (3)實驗:控制變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體)

  3、大氣壓及其與沸點的關系;

  (1)大氣壓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實例:鋼筆吸水,吸盤,吸管喝飲料)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且減小的幅度不均勻),其數值為 1標準大氣壓(1at)=1.013 105Pa=760Hg=10.3H2O(托里拆利實驗)

  (2)大氣壓越大則液體的沸點越高(應用:高壓鍋煮飯容易熟)

  大氣壓越小則液體的沸點越低(如高山上雞蛋可能煮不熟)

  4、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流速越大則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則壓強越大

  例1: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解:由公式P= 進行變形得:P= = = = , 甲 乙 丙

  且同種材料,則密度ρ相同,而丙的 最大,即壓強也最大,選C

  例2: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米

  解: =大氣壓(76cHg),得:

  = =12.92

  [學法指導]準確把握壓強公式中的受力面積和液體壓強中的深度。

  [作業布置]

  1.能測出大氣壓強數值的實驗是 ( )

  A.托里拆利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C.阿基米德實驗 D.滾擺實驗

  2.圓柱體A B高相等,底面積之比4:1,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比為1:2,若把圓柱 體A疊放在B上時,圓柱體B對地面的壓強增大為原來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3、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甲 乙 丙

  4.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支持面的壓力一定越大 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C.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 D.壓力大壓強不一定大

  5.在水下50米深處的潛水員,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___帕。

  6.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腳下的冰將破裂,應采取 ( )

  A.站住不動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挪動

  C.趕快向岸邊跑去 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7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按幾下彈簧片,墨水就進入橡皮管里了這( )

  A.是彈簧片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B.是手的壓力使墨水進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進入 D.是大氣壓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8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_米 (外界大氣壓強P0=76厘米汞柱 ρ酒精=0.8×103千克/米3 ρ水銀=13.6×103千克/米3)

  9.有兩組同樣的磚甲組一塊乙組兩塊,每塊磚長:寬:高=4:2:1,下列對地面壓強不相等的是 ( )

  A.甲組平放,乙組每塊也平放 B.甲組側放乙組每塊也側放

  C.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側放 D.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平放

  10.烏魯木齊的大氣壓約0.9個標準大氣壓,約等于__________帕,這時水的沸點________100℃

  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長方體,體積為V, 密度為ρ, 重力為G, 對桌面壓強為p,將它豎直切去一半則( )

  A. V、ρ、G、p都變為原來的一半 B .ρ、G、p不變,V為原來一半

  C.ρ不變,V、G、p為原來一半 D. ρ、p不變,V、G為原來一半

  12._____________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

  14.甲乙兩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倍,而底面積是乙的1/2,甲對桌面壓強為P甲,乙對桌面壓強為P乙,P甲與P乙關系( )

  A.P甲=8P乙 B.P甲=4P乙 C.P甲=2P乙 D.P甲=P乙/8

  13.將浸有酒精的棉花球點燃后放入廣口瓶中,然后用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雞蛋會被瓶口吞沒,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學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 測得玻璃管中水銀柱高度為76厘米可使這個高度減小的措施為( )

  A.往水銀槽中注入水銀 B.使玻璃管傾斜

  C.將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 D.將實驗移到礦井中做

《壓強》教案 篇6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教案十四壓強教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并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松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借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么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么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么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系,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于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墻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墻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墻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墻面有垂直于墻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墻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墻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墻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捎霉P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么感覺,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教案《教案十四壓強教案》。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系。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后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3)將沙面攤平后。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鉤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鉤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鉤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系。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說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系。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說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說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1、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2、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3、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第2課時

  一、教學過程:

  [例題]將教材中例題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分析。

  [投影]

  練習1、一個質量是40 kg的中學生,他每只腳著地的面積為120 cm2,他走路時對地的壓強是多少帕?(g=10 N/kg)

  練習2、芭蕾舞演員的體重是475N。接地面積為9、5cm2,一只大象體重60000 N、每只腳掌面積600 cm2,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大象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教師講評)

  強調:(1)在計算的過程中各單位一定要換算成國際單位。(2)要弄清受力面積的大小。例1中學生行走時始終有一只腳著地。故受力面積為一只腳的著地面積。而大象四只腳站立時,受力面積則考慮四只腳著地時的面積。(3)還要注意題中壓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況下,壓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師]同學們對壓強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釋教材開頭兩幅照片中看到的現象呢?

  [生]蟬雖然很小。力量不會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樹皮的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即壓強就會很大,因此能插入樹皮。'

  [生]駱駝雖然身體龐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腳掌,踩在地上時,地面上單位面積上受的力即壓強不會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會陷進去。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68的三幅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用的是什么辦法?

  [師]同學們一定還可以舉出生活中許多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刨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梢酝ㄟ^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二、小結

  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壓強減;減小受力面積,壓強增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壓力。壓強增大;減小壓力,壓強減小。

  三、動手動腦學物理

  四、作業:探究之旅

  五、板書設計: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壓強(P)

  壓強:公式:P=F/S

  單位:Pa 1Pa=1N/1m2

  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壓強》教案 篇7

  對公式的變形及流速對壓強的影響理解比較不深入,對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液體壓強的計算掌握較好。

  [教學目標] 1、掌握壓強公式及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2、靈活應用液體的壓強公式

  3、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及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4、知道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教學內容、方法與步驟]

  1、壓強及改變壓強的方法;

  (1)壓強公式:p=f/ s;正確理解壓力及受力面積(即接觸面積)的概念

  (2)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如:刀刃薄……)

  減小: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如:鐵軌上墊枕木……)

  2、液體壓強公式及其應用;

  (1)公式:p=ρg h (其中h表示深度:即從液面往下數)

  (2)應用:連通器;液壓機(f1/s1=f2/s2)

  (3)實驗:控制變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體)

  3、大氣壓及其與沸點的關系;

  (1)大氣壓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實例:鋼筆吸水,吸盤,吸管喝飲料)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且減小的幅度不均勻),其數值為 1標準大氣壓(1atm)=1.013 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實驗)

  (2)大氣壓越大則液體的沸點越高(應用:高壓鍋煮飯容易熟)

  大氣壓越小則液體的沸點越低(如高山上雞蛋可能煮不熟)

  4、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流速越大則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則壓強越大

  例1: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解:由公式p= 進行變形得:p= = = = , 甲 乙 丙

  且同種材料,則密度ρ相同,而丙的 最大,即壓強也最大,選c

  例2: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米

  解: =大氣壓(76cmhg),得:

  = =12.92m

  [學法指導]準確把握壓強公式中的受力面積和液體壓強中的深度。

  [作業布置]

  1.能測出大氣壓強數值的實驗是 ( )

  a.托里拆利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c.阿基米德實驗 d.滾擺實驗

  2.圓柱體a b高相等,底面積之比4:1,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比為1:2,若把圓柱 體a疊放在b上時,圓柱體b對地面的壓強增大為原來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3、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甲 乙 丙

  4.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支持面的壓力一定越大 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c.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 d.壓力大壓強不一定大

  5.在水下50米深處的潛水員,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___帕。

  6.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腳下的冰將破裂,應采取 ( )

  a.站住不動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挪動

  c.趕快向岸邊跑去 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7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按幾下彈簧片,墨水就進入橡皮管里了這( )

  a.是彈簧片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b.是手的壓力使墨水進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進入 d.是大氣壓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8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_米 (外界大氣壓強p0=76厘米汞柱 ρ酒精=0.8×103千克/米3 ρ水銀=13.6×103千克/米3)

  9.有兩組同樣的磚甲組一塊乙組兩塊,每塊磚長:寬:高=4:2:1,下列對地面壓強不相等的是 ( )

  a.甲組平放,乙組每塊也平放 b.甲組側放乙組每塊也側放

  c.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側放 d.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平放

  10.烏魯木齊的大氣壓約0.9個標準大氣壓,約等于__________帕,這時水的沸點________100℃

  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長方體,體積為v, 密度為ρ, 重力為g, 對桌面壓強為p,將它豎直切去一半則( )

  a. v、ρ、g、p都變為原來的一半 b .ρ、g、p不變,v為原來一半

  c.ρ不變,v、g、p為原來一半 d. ρ、p不變,v、g為原來一半

  12._____________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

  14.甲乙兩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倍,而底面積是乙的1/2,甲對桌面壓強為p甲,乙對桌面壓強為p乙,p甲與p乙關系( )

  a.p甲=8p乙 b.p甲=4p乙 c.p甲=2p乙 d.p甲=p乙/8

  13.將浸有酒精的棉花球點燃后放入廣口瓶中,然后用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雞蛋會被瓶口吞沒,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學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 測得玻璃管中水銀柱高度為76厘米可使這個高度減小的措施為( )

  a.往水銀槽中注入水銀 b.使玻璃管傾斜

  c.將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 d.將實驗移到礦井中做

《壓強》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檢驗大氣壓的存在。能通過實例說出大氣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能簡單描述托里拆利實驗,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量級,能說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

  3.能說出液體沸點跟氣壓的關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生活中的例子,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測量原理,掌握大氣壓的測量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觀察和思考,培養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了解大氣壓的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前一章已學過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對壓強知識有所了解。但由于氣體看不見、摸不著,氣體的'壓強也容易被人們忽視。大氣壓強更為抽象,雖然我們生活在大氣中,但卻很難感第一范文網()--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受大氣的存在,因此通過實驗和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到大氣壓的存在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很難感受到,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不深甚至不正確,在教學中應通過實驗加深或糾正學生的認識。用大氣壓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來說難度也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聯系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和訓練,以強化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規范表達的能力。大氣壓的測量是本節教學的難點,但不是重點。教學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實驗視頻的方式,使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學好本節知識,有利于加深對已學的固體、液體壓強知識的理解,還能加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大氣壓的存在、用大氣壓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

  難點:大氣壓的測量。

  三、教學策略

  本課的基本教學思想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生活實例使學生感受大氣壓確實存在;知道大氣壓以及大氣壓對生活的影響。通過本節課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認識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學思路是──由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后展開教學。在教學中,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及幻燈片的展示,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增強學生對大氣壓知識的了解。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只空杯、吸盤兩個、飲料瓶、水、大小試管等。

《壓強》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液體內部和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了解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2.體驗和感悟游泳時身體受到水產生的壓強。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并積極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現象的意識以及密切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液體內部有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猜想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實驗。

  【教學用具】裝滿水的薄塑料袋,液體壓強的演示裝置、水槽、U形管壓強計、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潛水艇,提出問題:

  問題:“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在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后出現了什么情況?(整個外殼直徑縮小了)

  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液體的壓強

  二、新課教學

 。ㄒ唬┮胩骄空n題

  1.出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塑料袋。(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2.將水倒入上端開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圓桶內。(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3.將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壓強。

  提問:同學已經知道了液體內部存在著壓強,那么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ǘ┎孪耄

  學生思考: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并根據實驗現象提出

《壓強》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課程理念的滲透和學生個性的培養:

  通過參與從生活走向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學習制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觀察物理現象,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樂于參與觀察、實驗等科學實踐活動,初步體驗探索問題時的喜悅,領略它的美妙與和諧。

  【教學方式】

  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班級師生交流。

  【教學用具】

  1、教師用具

  教師自制的如圖(1)所示的演示器、漏斗、乒乓球、自制的CAI

  2、學生用具

  乒乓球兩個、小木條兩根、飲料吸管一支、大號注射器一支、水槽一個、兩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兩張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科學探究要素:提出問題并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

  學習方法:從實驗觀察中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嘗試根據經驗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

  圖1

  師:同學們,請先看一個實驗,如圖1所示,我打開閥門A,關閉閥門B,讓紅色的水流入管徑粗細不同的透明塑料管,請注意觀察三支小豎管中水柱的高度。你觀察到什么?

  學生回答。

  師:請看如果我打開閥門B,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學生回答。

  師:這時請看三支小豎管中水柱的高度是否相同?

  學生回答。

  師:你看高度發現什么特點呢?

  學生回答。

  師:根據學過的連通器原理,當水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總保持相平。如今當水流動時,小管中水柱的高度卻不相同,說明水平管中的深度也就不相同。根據液體的壓強公式p=gh,也就是說各個粗細管中水的壓強就不相同。同學們猜一猜,想一想,這個不相同可能會跟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請繼續看另一個實驗,如圖2所示,我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并把乒乓球放在翻轉的漏斗中,請看(說完,松開手掌),看到了什么現象?

  圖2

  學生回答。

  師:我用嘴通過漏斗向下吹氣,同時放開手。又看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回答。

  師:乒乓球為什么在漏斗下方不會掉下來,我們分析看看,乒乓球能在漏斗下方不會掉下來,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可知,豎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一定還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力。未吹氣時沒有這個現象,當吹氣之后才產生這種現象,同學們再猜一猜,想一想,這個壓力可能會跟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回答。

  師:吹氣就是氣體在流動,那么你們認為與氣體的流動有關,是吧?

  學生回答。

  師:液體和氣體,它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具有流動性,統稱為流體。兩個實驗的共同之處是,流體在運動時才導致現象的產生。且我們已猜測流體流動可能與流體的壓強存在有某種關系。那么,這可能是什么關系呢?

  學生回答。

  師:我們猜想這種關系無非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涣硪环N是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反而大。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下面我們將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二、新課教學

  科學探究要素: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學習方法:明確探究目的,給定一些器材,由學生選擇并設計實驗方案,經歷實驗的過程,來探究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流體的流動速度與壓強的關系。同學們的桌子上有乒乓球兩個,小木條兩根,飲料吸管一支,大號注射器一支,裝滿水的水槽一個,兩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兩張紙等器材。自由選擇器材,做一到二組實驗。

  這里提示你們,我們可以用嘴吹氣產生氣流,用注射器噴射水產生水流,通過一些物體的運動狀況來分析判斷壓強大小的變化。

  這里提供幾個參考實驗裝置,請看大屏幕,如圖3所示。同學也可以自己設計別的實驗方案。

  圖3

  科學探究要素: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學習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記錄有關實驗現象。

  師:現在我們的研究活動以小組進行,請大家在小組內積極地討論、研究方案,積極地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并把你們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全班交流?纯丛趯嶒炛心馨l現些什么?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組做得最好?

 。▽W生開始實驗、探究、討論,教師巡視各組的實驗情況)

  科學探究要素:分析與論證

  學習方法:分析物理現象,進行簡單的推斷,歸納出科學的規律。

  師:你們的實驗完成了嗎?

  學生回答。

  師:下面我們進行全班交流,把你所看到的,所想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就按順序來進行,好不好?聲音要大些,那么,第一組開始吧。

  估計學生會回答到的幾個情況:

  (1)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三個圖,選擇用大號注射器一支,裝滿水的水槽一個,兩只塑料小船,作為實驗器材,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兩只小船間噴射水流,可觀察到兩只船向中間靠近。

  (2)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一個圖,把兩個乒乓球放在兩根小木條上,相對靠近一些,用一支飲料吸管向它們中間吹氣,兩個乒乓球互相靠近。

 。3)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二個圖,我們選擇在兩張紙中間吹氣,結果看到兩張紙不但沒有被吹開反而互向中間靠近。

 。4)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四個圖,我們把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間吹氣,我們可看到水霧從切口處噴出。我們認為管中間被我們吹氣,因此切口處壓力變小,底下的大氣壓就會產生一個力把水往中間壓。因此,我們也認為: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反而大。

  ……

  師:好,非常好!還有沒有不按照大屏幕上的實驗方案,而設計其他實驗方案呢?

  師:好,因氣流具有不可見性,并且流體不容易任意控制,我們結合同學分析的現象,采用CAI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ú僮鰿AI)

  師: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科學探究要素:評估、交流

  師:我們一起對上述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和交流。

  第一、看看實驗方法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需要改進;

  第二、是否還有其他實驗方案也可以實現實驗目的;

  第三、利用其他比較簡單的實驗器材是否也能說明問題等。

  并作為同學們的家庭作業。

《壓強》教案 篇11

  知識目標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教案十四壓強教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并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松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借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么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么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么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系,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于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墻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墻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墻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墻面有垂直于墻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墻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墻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墻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么感覺,

  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教案《教案十四壓強教案》。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系。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后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3)將沙面攤平后。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鉤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鉤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鉤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系。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說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系。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說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說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第2課時

  一、教學過程:

  [例題]將教材中例題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分析。

  [投影]

  練習1。一個質量是40 kg的中學生,他每只腳著地的面積為120 cm2,他走路時對地的壓強是多少帕?(g=10 N/kg)

  練習2。芭蕾舞演員的體重是475N。接地面積為9。5cm2,一只大象體重60000 N。每只腳掌面積600 cm2,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大象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教師講評)

  強調:

  (1)在計算的過程中各單位一定要換算成國際單位。

  (2)要弄清受力面積的大小。例1中學生行走時始終有一只腳著地。故受力面積為一只腳的著地面積。而大象四只腳站立時,受力面積則考慮四只腳著地時的面積。

  (3)還要注意題中壓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況下,壓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師]同學們對壓強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釋教材開頭兩幅照片中看到的現象呢?

  [生]蟬雖然很小。力量不會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樹皮的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即壓強就會很大,因此能插入樹皮。'

  [生]駱駝雖然身體龐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腳掌,踩在地上時,地面上單位面積上受的力即壓強不會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會陷進去。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68的三幅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用的是什么辦法?

  [師]同學們一定還可以舉出生活中許多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刨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梢酝ㄟ^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二、小結

  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壓強減小;減小受力面積,壓強增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壓力。壓強增大;減小壓力,壓強減小。

  三、動手動腦學物理

  四、作業:探究之旅

  板書設計: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壓強(P)

  壓強:公式:P=F/S

  單位:Pa 1Pa=1N/1m2

  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壓強》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壓強的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

  2、 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 知道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4、 能用壓強解釋日,F象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

  2、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

  3、 學習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研究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

  樂于用壓強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重點 壓強的概念

  難點 壓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器材 海綿、細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鉛筆、氣球、縫衣針、鉤碼、大鐵釘、彈簧秤、木條、細線繩。

  學

  情

  分

  析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極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通過不同的實驗最后達到同樣的目的(老師要提前為學生準備豐富多樣的實驗器材)。另外本節可的內容與生活聯系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的與壓強有關的現象,并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環節 主要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

  入 在雪地里行走的人會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則可以輕靈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動,你知道這其中道理嗎?學了這一節的內容之后你就會明白了 講述,創設情境

  思考,進入情境

  新

  授

  課 一、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

  1、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前面我們學過力的作用效果,我們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壓力對物體形狀的改變會有大有小,我們稱為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呢?首先請同學們相互討論交流一下你們的觀點,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設計實驗來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檢查一下你們的討論結果是否合理

  講述壓力的概念

  引導啟發學生設計探究實驗

  巡回指導 了解壓力的概念

  討論壓力作用效果可能有關的因素

  設計探究實驗進行探究活動

  新

  授

  課

  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有關,與壓力的作用面積有關。

  啟發學生總結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分析實驗現象或數據得出結論

  區分壓力與壓力的作用效果的關系

  二、壓強

  根據上述結論,要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壓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們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說壓強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的作用面積有關,那么我們怎樣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的作用面積對壓強的影響同時考慮進去呢?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速度的定義,討論交流一下我們應怎樣定義壓強。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p =f/ s

  各符號的意義和單位

  符號 意義 單位

  p 壓強 帕(pa)

  f 壓力 牛(n)

  s 受力面積 平方米(m2)

  例題 桌面上靜止的一盒粉筆的重力為6牛,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1分米2

  計算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強。

  解:1分米2= 0.01米2

  p=f/s=6n/0.01m2=300pa

  答: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強為300帕。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壓強的定義

  講解壓強的符號、單位

  引導學生用公式計算壓強

  討論交流

  記憶壓強的公式、單位、字母的意義。

  熟悉使用壓強的公式進行計算

  三、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根據壓強的計算公式,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如果我們要怎大或減少壓強,應分別采取哪些措施。

  增大壓強 增大壓力

  減少受力面積

  減少壓強 減少壓力

  增大受力面積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壓強》教案 篇13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紙條、連通器、水、細棍2根

  三、教學步驟

 。ㄒ唬怏w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我們知道液體和氣體都可以流動,我們把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液體內部的壓強和大氣壓強,那都是流體不流動時的壓強.而處于流動狀態的液體和氣體的壓強又有什么規律呢?

  我們先來探究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請同學們先動手做一個實驗:

  請同學們在離桌邊2~3cm處放一鋁質的硬幣,在硬幣前10cm左右放一高約為2cm放一直尺或鋼筆支起一個欄桿,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就可能跳過欄桿,比比看誰能使硬幣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幣跳起來?

  學生分組實驗,然后請做得最好的同學上講臺表演.

  分析:在剛才的實驗中,只有空氣跟它接觸,應該是空氣給了硬幣向上的力,我們來分析空氣是怎么對硬幣產生向上的力的?

  教師講解:硬幣的硬幣與桌面間總有一定的縫隙,這樣硬幣的下方和上方都有空氣,沒有吹氣時,硬幣上面的空氣與下面的空氣可看做靜止,這時硬幣上面的空氣對硬幣向下的壓強等于下面的空氣產生的向上的壓強,硬幣受力平衡而靜止.當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氣時,硬幣上方氣體的流速大于下方氣體的流速,請同學們思考并猜想:這時硬幣上下方的空氣產生的壓強大小關系怎樣才能使硬幣跳起來?流動空氣的壓強跟流速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師把同學們不同的猜想板書在黑板上.

  到底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是不是有那樣的關系呢?我們再做一個實驗來探究并驗證同學們的猜想.

  介紹實驗方法: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請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剛才的結論,猜想兩張紙將怎樣運動.

  學生討論后,教師再指示學生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束后教師請學生分析實驗結果的原因.教師播放動畫適當補充.

  因為不吹氣時,紙條兩側空氣可近似看作靜止,兩側空氣對紙條作用的壓強相等,氣壓不會引起紙條運動.吹氣時,紙條接觸氣流的一側受到的氣壓比靜止空氣的氣壓小,結果紙條在兩側氣壓差的作用下,向氣壓小的一側(有氣流的一側)運動.

  教師總結:同學們經過猜想和實驗驗證,都知道了在氣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提問:幾十噸重的.飛機為什么能騰空而起?秘密在于機翼.

  飛機起飛之前,先得在跑道上跑一段距離.飛機向前跑,空氣就相對地向後移動,空氣的壓強作用在機翼上使機翼獲得巨大的升力.機翼的形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學們觀察過飛機的機翼,它的截面是什么形狀?

  展示飛機圖片,指出圖片重機翼的形狀是上凸下平的.

  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圖片動手制作飛機機翼的模型,然后探究機翼的升力與流動空氣的壓強流速的關系.

  展示圖,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制作,教師檢查完學生按要求制作完后,請學生操作:把細繩拉平繃緊,用嘴對著“機翼”前端細繩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氣,可以看到機翼在吹力的作用下向上翹,這是什么原因?

  教師展示動畫,適當提示: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由于機翼橫截面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的時間里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氣流大.學生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產生壓力差,這就是向上的升力.

  教師展示站臺安全線的圖片.提問:為什么火車站臺上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

  學生討論解答.

 。ǘ┮后w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我們知道了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那么流動的液體會否也有同樣規律呢?

  我們以前學習了連通器,我們今天用同樣的裝置來研究這個問題.

  先復習什么是連通器?裝有同種液體的連通器有什么特點?

 。ㄓ^察實驗)(見圖1)

  實驗:一根粗細不均勻的水平管子,與一個容器R相連,并在粗細木同的地方各接上幾根上端開口的豎直細管A、B、C.將水平管子右端開口用塞于封住,然后向容器R灌水,到達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水.

  這時我們看到在容器R及三個細管中的液面停在同一高度上.這一現象,實際上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連通器所呈現的現象,在同一水平面上a、b、c、f諸點處壓強都等,這時的壓強是流體在靜止時的壓強.

  再提問:如果將水平管子D端的塞子拔去,同時向容器R注入水,管子中的水在流動時,在裝置的不同地方,流速會一樣嗎?同學們可以聯想河流的情況,水流到河面寬敞處的流速比河面窄處流速哪個大?

  引導學生得出上述裝置在管細處流速大于管粗的地方的流速.

  請同學們猜想:如果液體也有跟氣體同樣的規律,水流動時,R中的水面與H,A、C管中的水面高度會有什么變化,哪個更高?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后,教師再演示實驗:看到R中的水面都低于H,A、C管中的水面高度差不多相同,B管中水面則最低.

  教師講解:從實驗中看到,B管中水面則最低,這表明水平管子中的水在流動時,B處水的壓強較小,A、C點處的壓強大于B點處的壓強.

  從實驗重可以總結:液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流動液體中的壓強,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

  (三)小結

  從以上所有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流體(液體和氣體)在流動時,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板書)

 。ㄋ模┎贾米鳂I

  小實驗:自制噴霧器(見下圖)

《壓強》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壓強 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知道壓強的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2、 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3、 知道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4、 能用壓強解釋日常現象過程與方法 1、 學習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2、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3、 學習用控制變...

  • 《壓強》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知道壓強的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2、 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3、 知道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4、 能用壓強解釋日,F象過程與方法 1、 學習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2、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3、 學習用控制變...

  • 壓強教案2

    對公式的變形及流速對壓強的影響理解比較不深入,對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液體壓強的計算掌握較好。 [教學目標] 1、掌握壓強公式及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2、靈活應用液體的壓強公式 3、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及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4、知道壓強...

  • 壓強 教案

    壓強教案一、知識目標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

  • 《壓強》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知道壓強的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2、 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3、 知道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4、 能用壓強解釋日常現象過程與方法 1、 學習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2、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3、 學習用控制變...

  • “壓強”一節的幾個亮點(精選2篇)

    初中物理新課程有著適應于時代的價值觀和功能,有著全新的培養目標,定位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它的課程理念是:注重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學科滲透,關心科技...

  • 《壓強》(通用15篇)

    第二節 壓力和壓強(2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的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眼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醫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精選2篇)

    (2課時)第一課時(作者:成都市二十四中學 陳抑強) (一)教學目的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教案示例(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教學示例(精選3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 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精選2篇)

    詳細介紹:第四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福建省同安一中葉阿棉水平吹氣,能否讓乒乓球在杯子之間跳躍,試看看。總結: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

  • 壓強說課稿(精選5篇)

    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第一節《壓強》,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這六個方面談談我隊這節課的理解:一、教材分析: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材進行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壓強》是生產...

  • 關于壓強的教案范文(精選2篇)

    教學目標(1)知道壓力的概念;懂得壓力垂直于受力面。(2)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帕斯卡;能應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解釋簡單的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問題。(3)知道壓強增大和減小的途徑。...

  • 《壓強》教學設計與實施(精選12篇)

    一.課題自然情況摘要 1.課題總稱 《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的研究》 2課題簡介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充分體現以人發展為本的思想,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 《壓力和壓強》教案范文(精選6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的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偏关县| 日照市| 锡林浩特市| 乾安县| 巩留县| 濮阳市| 富蕴县| 股票| 肃宁县| 高要市| 荆州市| 仁化县| 新安县| 鄢陵县| 侯马市| 陇南市| 彝良县| 石林| 七台河市| 来安县| 武平县| 抚远县| 平阳县| 台中市| 蓬溪县| 鄄城县| 黑山县| 嘉义市| 永修县| 佛学| 石阡县| 诸城市| 怀柔区| 石台县| 南涧| 淮南市| 兴隆县| 靖西县| 达日县|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