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通用6篇)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謠,找出其中的明顯信息。
過程與方法:通過讀春節童謠,了解過年有哪些準備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愿意把課堂上欣賞的童謠讀給大人聽,分享過年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謠,找出其中的明顯信息。分享過年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視頻引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每年的寒假,我們都會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什么節日?對,是春節,
二、介紹童謠。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春節的歌謠。出示課件《春節童謠》。什么是童謠?童謠就是寫給兒童的歌謠。
三、導入內容 ,設疑解惑
1、春節童謠里面都講了什么呢?別著急,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播放《春節童謠》。這首童謠好聽吧!在這首童謠當中說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2、從二十三到大年初二,人們都會干什么?掃房子;磨豆腐;去買肉;宰公雞;把面發;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3、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也稱為臘月。一進入臘月就有了年味。首先是臘八這一天,你們知道臘八人們都會干什么嗎?對,喝臘八粥。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被稱為小年過去,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會給灶王爺供上糖瓜,以便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以有了二十三糖瓜粘。
4、糖瓜是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糖瓜的樣子有圓的,空心的,壁上有小孔的,還有長長的圓棍形的。小小的糖瓜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從二十四開始,人們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二十四掃房子,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二十五磨豆腐,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勤儉節約,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以示清苦。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有雞有肉才是圓滿。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二十八,把面發”,這發了的面,自然要用來蒸饅頭啦。因此就有了“二十九,蒸饅頭”的說法。要認真用心,精心準備,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親友鄰居交換的,一定要做的好看又好吃,非常的有講究。三十晚上熬一宿,因為三十是除夕,除夕這一天。過了12點,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所以三十的晚上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人們都要見證這個時刻,而且過了零點,小孩子們都給老人拜年。老人就會給我們紅包。最后一句初一,初二滿街走,去給親朋好友拜年,吃團圓飯。
6、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只要是中國人,不管你在世界哪個地方,都會在這個重要的日子,千方百計回老家和家里人團聚。熱熱鬧鬧的過春節,春節也有一個俗稱跟小年相對是大年,所以“過春節”也說過大年。現在你知道我們過節都要干什么了嗎?
四、回顧總結
有趣的童謠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國家的童謠不僅內容豐富多彩。還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呢,今天學習的春節童謠就屬于數數歌的一類。同學們你愿意把課堂上欣賞的童謠讀給大人聽嗎?并跟大人分享過年的樂趣。下節課我們再學習其他種類的童謠。同學們,再見!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對童謠和兒歌產生興趣,喜歡讀童謠和兒歌類的書籍。
2.嘗試進行自主閱讀,結合生活實際增強閱讀體驗。
3.樂于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閱讀感受和書籍。
【教學重點】
對童謠和兒歌產生興趣,樂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書籍。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讀讀童謠和兒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童謠,激發情感
1.背誦童謠: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謠或兒歌嗎?把你喜歡的一首童謠或兒歌背給大家聽,好嗎?
出示課件1:
2.教師揭題:一首好的童謠就是一首美妙的詩,一首好的兒歌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從你們洋溢著快樂的小臉可以看出,兒歌和童謠真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快樂!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謠和兒歌》,分享童謠和兒歌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讀過的童謠或兒歌,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聯系,點燃課堂活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嘗試提問,感受閱讀
1.學習童謠《搖搖船》。
(1)教師引導:同學們,童謠《搖搖船》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幸福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學生讀題目:讀讀題目,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預設:誰在搖船?
(3)學生自由讀:同學們真會學習,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下面你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試著讀讀童謠,看看能不能從童謠中找到答案。
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童謠;和同桌比比誰讀得最正確;帶著問題再讀童謠,看誰解決問題。
出示課件2:
教師提問:讀完了嗎?誰在搖船?
預設:小朋友在搖船。
(4)教師范讀:你答對了,真是認真讀書的好孩子。下面,老師來讀,請你一邊聽,一邊想出新的問題。
預設:誰給了小朋友糖、果、餅兒和糕?
教師提問:你們很愛動腦筋,誰來當當小老師,回答他的問題。
預設:外婆給小朋友的。
(5)學生齊讀:他回答對了嗎?讓我們一起讀讀《搖搖船》吧。
2.學習兒歌《小刺猬理發》。
(1)教師引導:同學們,你們見過小刺猬嗎?小刺猬長什么樣子?
預設:我見過小刺猬,它全身是刺。
教師介紹:對,小刺猬全身是刺,長著一雙又圓又黑的小眼睛,小小的鼻頭黑黑的,嘴巴尖尖的.,它還有一個小尾巴。瞧,這就是刺猬。
出示課件3:
(2)教師提問:讀讀題目,猜一猜小刺猬為什么要去理發?
預設1:因為它想變漂亮。
預設2:因為它的頭發長了。
(3)學生自讀:大家都很有想象力,下面就請大家讀讀《小刺猬理發》這首兒歌吧。
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童謠;和同桌比比誰讀得最正確;帶著問題再讀童謠,看誰解決問題。
教師提問:讀完了嗎?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
預設:明明是小刺猬理發,怎么成了小娃娃?
(4)教師指名讀:誰想來讀讀這首兒歌?其他同學邊讀邊思考剛才那位同學提出的問題。
預設:因為小娃娃的頭發長長了,很像一只可愛的小刺猬。
教師評價:你回答得太棒了,真是個認真思考的好孩子!
(5)學生齊讀:這首兒歌真有趣,我們再來讀讀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讀兒歌和童謠的快樂。)
三、搭建平臺,產生期待
1.說一說1: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讀了《讀讀童謠和兒歌》,誰想說說喜歡的童謠,講講自己的發現?
出示課件4:
2.說一說2:原來讀了童謠和兒歌,同學們可以知道這么多新奇的事情。你們喜歡讀童謠和兒歌嗎?老師看大家都如此喜歡,非常高興。那么就請同學們再說說自己喜歡的書是什么,給大家推薦推薦。
3.教師小結:學習使人進步,讀書令人快樂。課堂上,老師教大家識字讀書。放學后,我們多讀書,長知識。從今天開始,讓每天讀書成為你的習慣吧!
(設計意圖:適時的鼓勵,激發了學生展示的欲望。學生產生濃郁的閱讀興趣后,趁機引導學生交流推薦,使學生對閱讀更多的兒歌和童謠產生期待。)
四、布置作業
1.請爸爸、媽媽帶你到書店逛一逛,選一選自己喜歡的童謠或兒歌。
2.把自己喜歡的童謠或兒歌背給喜歡的人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享受讀書和分享的快樂。)
五、板書設計
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謠和兒歌
【教學反思】
本次“快樂讀書吧”主題是“讀讀童謠和兒歌”。指導學生閱讀《讀讀童謠和兒歌》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兒歌和童謠的示例作用,發揮提示語和學習伙伴的引導作用,同時,有效利用每組歌謠前“閱讀指導”的內容。教學時,在問題設計和討論展示時,需有所側重。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童謠、兒歌優美靈動的語言特點,通過這些朗朗上口、充滿童趣的歌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和習慣。要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教學中,將學習與學生的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喚醒學生對童謠和兒歌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童謠和兒歌后,進而嘗試提出新的問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與人分享讀書的幸福。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愛歌曲歡快的旋律,知道這是一首廣東童謠。
2.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悅并大膽在同伴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1.方言引入,激發興趣。
(1)用廣州話與幼兒問好。
(2)用廣州話表達“細小”“歡笑”“世界”“眼淚掉”,猜猜這些詞的意思。
(3)幼兒嘗試用廣州話說“細小”“歡笑”“世界”“眼淚掉”等詞語。
2.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世界真細小》
師:請說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師:這首歌是一首廣東童謠,名字叫《世界真細小》。
(2)幼兒輕聲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幼兒拍節奏。
(4)表演唱。
①采用輪唱、分段唱的方式表現歌曲。
②請幼兒在集體前表演唱歌曲。
活動延伸
提供碰鈴、圓舞板、鈴鼓等樂器聽音樂進行打擊樂活動。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4
一、激趣導入
說一說:同學們,你最喜歡哪個節日?為什么?
預設:
生:我最喜歡春節,春節可以放鞭炮……
二、快樂積累,了解民俗
1.同學們知道過大年嗎?能說一說過年之前你們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嗎?
2.中國農歷新年稱為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團結、興旺的象征,同時也是對未來寄予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我們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讀一讀,看看我們都要準備什么。
3.多媒體播放《春節童謠》動畫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聽準字音。學生自由讀童謠。
4.說一說這首童謠中你哪里沒讀懂。
預設:
(1)臘八:就是農歷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麥芽糖做成圓圓的小南瓜的形狀。這種糖很粘,會粘住牙齒,讓我們說不了話。(可以講一講灶王爺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覺。
5、拍手讀童謠,感受學習樂趣。
三、游戲鞏固所學
1、課件出示連一連,隨機讓學生上臺連線,鞏固記憶。
2.齊讀童謠,熟讀成誦。
學生在朗讀韻文的過程中一定會被其中的一些準備活動所吸引。教師為學生解疑的過程就是為孩子講解中國風俗特色,激發學生的民族豪情的過程。
四、布置作業
1.和爸爸媽媽一起拍手說童謠。
2.和家長一起讀《春節童謠》,與家長進一步交流中國民俗的特色。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5
教學目標:熟讀兒歌,感受兒歌中濃濃的年味
教學過程:
有歌曲《過新年》導入本節課。
老師范讀兒歌,學生注意跟讀。
老師領讀兒歌,學生學讀。
找學生讀兒歌,師生共同正音。
找學生一句一句的讀,并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學生賽讀,集體評議。
自由結合,每兩個人上臺邊拍手邊背誦兒歌。
找學生說說學了本節課的感受。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篇6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么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干。那么關于“小班歌曲《新年到》教案與反思”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學用自然的嗓音唱歌曲。
2.再次感受新年氣氛的熱鬧。
活動準備:
1.小雞、小鴨、小鳥玩具各一個。
2.配套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隨音樂模仿小雞、小鴨、小鳥進教室。
2.欣賞歌曲,知道歌曲的名字及內容。
3.學唱歌曲。
(1)在情境演示中,跟著小雞一起學唱歌曲。
(2)在情境演示中,跟著小鴨一起學唱歌曲。
(3)在情境演示中,跟著小鳥一起學唱歌曲。
4.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各種模仿動作,并隨音樂邊唱歌詞邊按樂句做出來。
5.集體在音樂聲中愉快舞蹈,感受新年的快樂。
活動反思:
在這節音樂活動前,我和孩子們一同布置活動室環境。于是,在他們我的啟發下,我示范唱出貼近他們生活的歌曲《新年到》。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很好,跟著我一會兒學小雞、一會兒學小鴨,開心極了,歌曲的內容較簡單,幼兒很容易學會,難點在情景演示中,這需要幼兒既能根據自己的演唱,又能自己表演唱,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特別專心,練習的過程特別認真,多遍下來,孩子們唱得可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