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精選15篇)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
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內容,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愛國和創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重難點:
感悟課文內容,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
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詹天佑有哪些了解?(指名說)
2、過渡: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七課《詹天佑》感受一代偉人的優秀品質。
二、感受困難,體會品質。
1、師述: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然而要修筑好京張鐵路僅僅勘測線路一項就困難重重。
2、默讀課文第四小結。
想想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難?把讓你感動的地方畫出來,在旁邊寫點自己的感受。
3、自讀思考。
4、找伙伴交流。
5、抓住重點句引導理解。
出示:詹天佑經常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A、指名談感想B、指名補充C朗讀體會
出示:他親自帶著墜入深谷的危險。
A、指名談感想B、指名補充C朗讀體會
出示:遇到困難,他失掉信心。
A、指名談感想B、指名補充C朗讀體會
6、師小結過渡:同學們體會得真好!
三、爭當助手,突破難點。
1、師述:在修筑鐵路的過程中,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難呢?又是怎樣克服的呢?自由讀課文5、6小結,邊讀邊思考。(同座位交流)(指名說)
2、假如你是他的小助手,你能幫他畫一張圖紙,并給大家匯報一下設計意圖嗎?
3、自由準備。(可以小組合作)
4、指名演說。
5、課件演示:(人字形線路)
6、生演示火車走向。(提示方法、配上說明)
5、小結:在詹天佑和助手們的共同努力下,京張鐵路終于完工了!
四、創設情境,贊美人物。
1、課件展示:長鳴而過的火車
2、師述:100多年后一輛火車行駛在京張鐵路上,車上坐滿了老外,你能向他們介紹一下詹天佑的偉大設計嗎?
3、自由準備。
4、指名說。
五、總結全文,號召學習。
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一代偉大工程師的光輝形象,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
板書設計:
7、詹天佑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2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
4.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二、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
【預習內容】
(一)我會讀
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阻撓轟動輕蔑嘲笑勘測攀山越嶺
泥漿周密隧道經緯儀懸崖峭壁
(二)我會填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我明白了詹天佑是、的工程師。
(三)我的搜集
我搜到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
(四)我質疑
在預習過程中,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請寫在下面。
三、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
【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課文是按怎樣的的順序介紹詹天佑的,運用了哪些典型的事例。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體現詹天佑特點的句子,畫出來細細品讀。
【精講點撥,升華認識】
1.詹天佑為什么要修鐵路?
3.他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小組自主學習。
四、課堂檢測
(一)填空
1.詹天佑是( )( )的工程師。
2.帝國主義誰也不肯相讓,事情( )了好久得不到解決。
(二)按要求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阻撓( )修造( )艱巨( )爭持( )
(三)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里。
輕:①重量、谪撦d小,裝備簡單③數量少,程度淺④輕松⑤不重要⑥用力不猛⑦輕率⑧不莊重,不嚴肅⑨輕視
1.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
2.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3.“輕傷不下火線”是戰士們常說的一句話。
4.他只輕輕地用腳掃了一下,球就進網了。
5.還有什么節目比得上這種頑強而鮮明的輕歌曼舞?
五、課后作業
1.把課本生字生詞摘抄10個,寫兩遍。
2.收集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學們交流。
六、板書設計
詹天佑
勘測線路
開鑿隧道杰出愛國
設計“人”字形線路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3
一、復習
抽生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二、細讀四──六自然段,體會詹天佑的創新精神和愛國情。
1.讀這三個段的重點句,想想這些句子中的哪些詞語和哪些地方能讓我們體會到詹天佑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引導:我們可把這些句子分為兩部分,一是修路遇到的困難,二是詹天佑克服困難的言、行、想法。請同學們抓住這兩個部分體會。
2.小組匯報
(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塞外環境惡劣,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而詹天佑……,體會到詹天佑嚴肅的工作態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和長中國人志氣的愛國之心。)
。ㄔ陂_鑿隧道的時候,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又采用了中部鑿井法。體會到詹天佑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法的靈活的創新思維,他的創新設計于實踐。)
(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詹天佑設計了“人”字形線路,方法的巧妙、設計的大膽讓我們感悟到詹天佑勇于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的精神。)
從以上的句子和詞語,讓我們體會到詹天佑確實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設計意圖: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看線路圖或畫示意圖的方式理解從兩端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和中部鑿井法,以及用演示方法體會“人”字形線路的巧妙。
師小結:愛國主義精神是詹天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動力,創新設計是他杰出才能的體現。詹天佑不愧是(生讀: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3.自主感情朗誦重點句。
4.交流這部分最讓你感動的地方并試著背一背。
三、美讀關鍵句,體會其作用
1.有感情地讀所有的重點句,想想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2.小結理解、體會重點句的方法。
四、課文總結
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就竣工了,這件事給了帝國主義的有利回擊。請試想帝國主義的記者們會怎樣評論此事?
雖然,修筑京張鐵路的事件快過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和杰出的設計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請讓我們永久地記住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齊讀課題:詹天佑)
拓展作業:
1.抄寫喜歡的詞句。
2.背誦感受深的部分。
3.搜集關于中華愛國兒女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5、詹天佑
杰出 愛國
課堂練習:
1.造句。
否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贊嘆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近義詞:
勉勵—— 藐視——
課后小記:
5
O
M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4
教學目標 :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著作者的思路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中的難句及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 新課。
(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對“詹天佑”的了解情況) 教師導入 :今天我們就學習《詹天佑》這篇課文,一起來了解詹天佑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比較揣摩(用感情閱讀)
1.學生速讀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僬页鲫P鍵詞:(杰出、愛國)
②分析“杰出”一詞的意思。
③教師過渡:剛才同學們找出了全文的中心句。這句話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呢?請同學們繼續往下學。
2.學習第二段。
、賹W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②學生談談自己讀后的感想。
、鄯治鲋攸c詞:阻撓、要挾、嘲笑。
、芙處熯^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國主義者百般阻撓,祖國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況下,為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挺身而出接受任務,所以說他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段。
三、自學討論(畫畫、做做、讀讀)
1.自由朗讀第三段。一共講了幾件事?用課文中的原話列小標題。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自學要求:在勘測線路時,詹天佑是怎樣勉勵工作人員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別用“______” 在書上標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請寫上批注。 (運用此讀法檢查圈畫情況,并指導朗讀。以“讀”取代教師的繁瑣分析。)
3.做一做。
、俳處煂а裕好鎸Τ缟骄䦷X險惡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開鑿隧道?請同學們自己當小工程師,邊察地形(書中的描述)邊設計繪圖。
、趯W生認真讀書,相互議論,各自設計繪圖。(附圖:)
③讓學生說說這種設計的好處。
④教師導言:上節課有同學提出“人字形線路”是怎么回事?火車怎么走?現在請大家先讀課文,再看看人字形線路。然后,我要請一個同學當小火車司機,把火車開上坡去。
、輰W生表演。
、尢釂枺核歉鶕裁丛O計的?
、呓處熆偨Y:他就是根據當時自然環境的特點來設計的,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才能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以后,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他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時當地的情況與人物的密切關系。
四、總結。
1.點明本文的中心思想。
2.談談各自的收獲或感想。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阻撓、要挾等詞語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寫喜歡的詞句。
3、能從課文重點語句中感悟詹天佑的品質,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懂得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并初步學會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報國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具體事例,領會詹天佑的創新精神。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關鍵詞句,體會他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交流并閱讀資料。
1、導入,交流信息。(屏幕顯示火車駛過京張鐵路,并經過詹天佑的銅像)
師:同學們,現在火車疾馳的這條鐵路就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完成,投入營運的鐵路——京張鐵路。這是青龍橋車站,這里立著一尊銅像,你們知道這是誰嗎?
生答:詹天佑。(師相機板書課題。)
師: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詹天佑。
生:詹天佑是在一批公辦的留美學生當中獲得博士畢業學位的,后來,被譽為“鐵路之父”。
1師:看來課前你做了資料搜集。那你是怎么搜集資料的?
生:我是從網上搜集資料的。
師:只要正確運用互聯網,它會成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的。來,誰接著說。
生: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張鐵路。
師:青龍橋車站的詹天佑銅像就是為了紀念詹天佑的,沒有他就沒有京張鐵路。
生: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師:這句話是對詹天佑一生的高度評價。
師:關于詹天佑,我作了一個簡單的資料介紹卡,請同學們讀一讀。
2、教師出示課件,對詹天佑的一生作簡單補充介紹。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課件,在語境中學習生字新詞。
師:同學們已經在課前做了預習,現在我想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的掌握。這里有一些偏旁,它們可以組合成本課要學習的生字,只要你組合成功,它就可以由字變詞,由詞變句。誰來試一試?
生點屏幕組合。
師:這位同學組合正確了。只有在課前作了認真的預習,才有這樣的收獲啊,F在我們請她當小老師,帶讀這些字、詞、句吧。
生帶讀,其他學生跟讀。
2、疏通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師: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哪幾件事情?請同學們想一想,能不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生: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務,開始勘測路線。
師:你能把這句話濃縮成四個字嗎?詹天佑做了什么事情?
生:勘測線路。(師相機板書)
師:好,繼續說,還做了什么事情?
生:開鑿隧道。(師相機板書)
師:非常簡潔。課文還向我們介紹詹天佑做了什么?你說。
生:還向我們介紹了詹天佑設計路線。
師:設計路線。(師相機板書)
三、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我們對文章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文章一開頭就高度評價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屏幕出示句子)那么文章是怎樣抓住“杰出”和“愛國”這兩點來表現詹天佑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
2、生邊讀邊作批注。
四、品讀動人細節,體會人物愛國之情。
1、抓住重點語句,組織交流,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人物精神。
。1)誰來說說從哪里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愛國精神?
生:我從這句話感受到詹天佑的愛國精神的,“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師:這是對詹天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來表現他的愛國精神。
。2)京張鐵路穿山越嶺,全長200多公里,工程之艱巨為它處所未有。詹天佑憑著這一顆的堅定的愛國之心,克服了修路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那么他在修路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請同學們再細讀全文,邊讀邊劃出文中描寫詹遇到困難的句子。
生讀后匯報。
生1:鐵路要經過許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工程最艱巨。
師:簡單的說,開鑿隧道是一個很大的困難。還遇到了什么困難?
生2:路過青龍橋的時候,坡度很大,火車沒法上去。
生3:塞外常?耧L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
師:同學們讀得很仔細。
生4:隧道滲水了,工地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
。3)創設情境,積累詞語。
師:是啊,這些都是困難。老師將課文中描寫詹天佑遇到困難的部分詞語摘錄了下來,請大家自己讀讀。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
狂風怒號
黃沙漫天
山高坡陡
隧道滲水
攀山越嶺
墜入深澗
師:誰來讀讀這些詞語。讀出感覺來(生讀)
3師:讀著這些詞語,你的腦子里仿佛浮現出哪些畫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處都是黃沙,詹天佑帶領一群工作人員,在懸崖峭壁上定點,測繪。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有的工作人員不小心墜入深澗的悲慘畫面。
(4)引讀感悟。
師:同學們,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當中,還遇到了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困難。老師從課外資料中摘錄了一份(屏幕出示以下文字,背景音樂為《命運》):
慈禧太后為修頤和園每年不惜數千萬金,但不愿為修路出錢。京張鐵路經費被控制在英國匯豐銀行手中。正當進入第二段工程時,匯豐銀行故意刁難,拖付工錢,造成誤工。
帝國主義乘機欺凌,他們派人打扮成獵人的模樣,在詹天佑修筑鐵路的地段巡視,以便隨時看中國人出洋相。
鐵路要經過皇室親戚的墳地,他們率眾鬧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負重,花費許多時間跟權貴周旋,終于讓鐵路從墓墻外通過。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鐵路的好友,有的墜入深澗,不幸犧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讓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綁架,心愛的女兒不幸身亡。
師:讀著屏幕上的文字,你對詹天佑遇到的困難有了更深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詹天佑真堅強,女婿被綁架,女兒死了,他為了修好鐵路還堅持工作,他內心忍受著多大的痛苦啊。
生1:那些皇親國戚真是太可惡了,來拆自己人的臺。
生2:我覺得那些帝國主義者真是卑鄙無恥!等京張鐵路修好了,看他們還有什么話說。
師:大家都談得很好,了解到了這些,你再來讀讀這句話,你一定會有別樣的觸動。來,自己讀讀,讀出心中的感受。
屏幕出示: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師:好,誰來讀讀這句話。當資金短缺,鐵路修筑被迫中斷的時候,詹天佑總是想——
生1讀。
師:當帝國主義打扮成獵人的模樣,看中國人出洋相的時候,詹天佑總是想——
生2讀。
4師:當皇親國戚來阻撓的時候,他總是想,一起讀——
生齊讀。
師:當親友犧牲、離去,當女婿被綁架、女兒身亡,詹天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總是想——
生齊讀。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讀詹天佑的心理活動,體會了他的愛國情感,他的愛國熱情使他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不泄氣,不放棄,這種熱情驅使他順利完成任務,為中國人民爭了一口氣。
五、布置綜合性學習活動。
我們的祖國之所以能擺脫貧窮落后的過去,迎來富饒強盛的今天,許許多多像詹天佑一樣的愛國杰出人士功不可沒,像錢學森,茅以升,李四光等等。同學們可以在課后搜集一下他們的資料,或者按其他方式完成課后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六、作業練習: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詹天佑的偉大事跡以及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了大致的了解,雖然他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每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他。
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都深深懷念的名字,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學生齊讀課題
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都肅然起敬的名字,讓我們崇敬地呼喚他的名字——學生齊讀課題
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都揚眉吐氣的名字,讓我們自豪地呼喚他的名字——學生齊讀課題
二、細節品讀,領悟人物品質精神。
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當中,一定還有許多的細節讓我們難以忘懷,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4-6自然段,劃出讓你特別有感觸的細節描寫的語句。
5生閱讀劃句。
師:好多同學都用符號留下了讀書的痕跡,現在肯定有很多話想說。誰先來說說哪個細節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為什么對它印象特別深?
生:“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我覺得詹天佑是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事事親為的人。
師:你抓住了關鍵的詞語,理解得很深刻。來,咱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融入我們的感受,融入我們的體驗。
生齊讀句。
師:好,同學們,繼續交流。詹天佑主持修筑鐵路過程中還有那些細節讓你有很深的感觸?
生: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蟾拧ⅰ畈欢唷惖恼f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睆倪@句話我感受到詹天佑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對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很嚴格。
師:請同學們特別注意“經常勉勵”,想一想,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詹天佑會這樣勉勵他的工程人員?
生1:詹天佑在檢查線路的時候,發現線路有些問題,會去勉勵他的工作人員。
生2:詹天佑帶著學生和工人在峭壁上定點測繪的時候,會這樣勉勵工作人員。
師:詹天佑對待工作的態度是多么嚴謹呀!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
三、研讀:回眸百年滄桑,體會課文深意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對詹天佑的行為語言的細節描寫了解了詹天佑的為人。但讓我們深有感觸的細節,不僅僅是這一些呀!同學們,如果我們對當時的情況了解得更加真切的話,一定會更加地佩服詹天佑。請同學們把目光投注到課文的2-3兩段。默讀這兩段,想一想,這兩段話當中哪一些句子,讓你的心不平靜了?請你把它劃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讓你不平靜了?
生默讀2-3自然段。
師: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讀到這里,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一定是很不平靜的。來,說說哪些句子讓你的心不平靜了?
生1:“帝國主義者卻認為是一個笑話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師:這句話為什么讓你不平靜呢?你能說嗎?
生1:我覺得外國人太看不起我們中國人了,以為我們中國人肯定修不好京張鐵路。
師:帝國主義者為什么肯定我們中國人修不好這條鐵路呢?
生1:因為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師:是的,當時我們是落后,政府是腐敗,人才是貧乏,落后挨打啊,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句。
師:來,繼續說,哪一句話,讓你心不平靜了?
生2:讀到第2自然段我覺得帝國主義者真是太可恨了,我們中國人修鐵路,他們出來阻撓,為了控制我國的北方,還互相爭奪鐵路的修筑權。
師:他們僅僅在阻撓我們嗎?
生2:他們還要挾清政府。
師:帝國主義是怎樣地“要挾”?
生2:“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國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
師:阻撓、要挾、嘲笑,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控制我們國的北部。同學們,因為當時這條鐵路它連接著華北和西北,我國北部的交通的要道?刂屏诉@條鐵路,等于控制了咱們中國的整個北方。讀到這兒,我們的心情能平靜嗎?來,拿起書,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讓我們心情不平靜的文字。
生齊讀
師:讓我們心情不平靜的,僅僅只是帝國主義的態度嗎?
生3:“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弊x到這里我感受到中國人聽到詹天佑要修鐵路了,都很高興。
師:大家很高興,把希望都寄托在詹天佑的身上,意味著詹天佑必須把鐵路修好。孩子們,面對著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面對著一路的高山深澗,面對著國人的殷殷期盼,詹天佑所面臨著的巨大壓力,你們感受到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但是詹天佑有沒有猶豫?
生:沒有。
師:有沒有放棄?
7生:沒有。
師:有沒有動搖?
生:沒有。
師:從哪句話看出來?
生:“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
四、從“杰出”方面感受詹天佑的過人才華。
師:在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詹天佑施展出了他杰出的才華。 “杰出”是什么意思?
生:我覺得“杰出”是說詹天佑很有才能,很優秀。
師:你真會理解詞語。那么詹天佑杰出的才華體現在什么地方呢?請同學們再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相關的語句。
學生讀后,獨立思考。
1、出示相關圖表,同桌討論,嘗試畫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方法。
師:誰先來說說,詹天佑的杰出體現在哪里?
生:他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時候,想出了“兩端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大大縮短了工期。
師:到底是怎么樣開鑿隧道的呢?孩子們,看大屏幕。(屏幕出示:居庸關圖片和字幕)這是哪一條嶺?用什么方法開鑿?
生齊讀: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
師:(屏幕出示:八達嶺圖片和字幕)這是哪一條嶺?用什么方法開鑿?
生齊讀: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是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師: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課文的提示,嘗試畫一畫詹天佑開鑿隧道的方法呢?
生齊應:能!
師:這么有信心,那馬上動手畫一畫,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討論一起研究。
生討論嘗試畫圖,師巡視。展示學生作品。
教師再以動畫演示兩種不同的開鑿方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課件出示“人”字形鐵路圖及課文選段,讓學生看動畫演示火車上坡的過程。
8師:詹天佑的杰出才華還在哪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生:我從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感受到他的杰出的才華。
師:那你能具體說說這條“人”字形線路是怎樣的嗎?
生讀: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
師:列車究竟怎樣過山呢?明白嗎?請同學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師說明并配合動畫演示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的設計當時在全世界惟獨詹天佑第一個用這樣的辦法,其他人沒有用過,這叫什么?
生:獨一無二!
師:這叫什么?
生:創新!
生:創舉!
師:剛才你說了一個很好的詞語,那是創舉!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
師:詹天佑的杰出源于他對祖國的熱愛和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在修筑鐵路的時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心里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他不放棄,不泄氣。同學們,這個信念是什么?
生齊讀: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五、讀最后一段,感受輝煌,激發學生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1、教師過渡:詹天佑的杰出源于他對祖國的熱愛和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在詹天佑的帶領下,京張鐵路終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線竣工,不但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還為清政府節省了白銀28萬兩。這是危難中的奮進!艱辛中的輝煌!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感受這艱辛的輝煌!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3、寫話抒情,升華感情。
紀念那段難忘的歷史,河北省政府在張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銅像(課件出示銅像圖片),對于這位民族英雄,同學們一定有很多心里話想對詹天佑說,現在就請大家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吧。
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六、作業布置:有感情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詹天佑
愛國
詹天佑
勘測線路
兩端鑿井法
開鑿隧道
中部鑿井法
杰出
京張鐵路
設計路線——
“人”字形線路
《詹天佑》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很有層次感,教學時我抓住“杰出”和“愛國”兩條主線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精神,品析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之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而再通過寫話抒情,升華對詹天佑的敬佩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我借助優質遠教資源,配合學生的操作討論,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有趣,加強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引讀悟情是本文教學的點晴之作,由于設情境恰當,學生以理解課文內容為基礎,所以學生讀得動情。在《詹天佑》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在發展學生的能動性上下工夫。比如,在學習“開鑿隧道”這一部分內容中,我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自己畫圖,然后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對比個人理解,自我評價,訂正。
本節課我除了收獲了成功的經驗,也反思到自身教學的不足之處:
1、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
2、朗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要是能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更能體會詹天佑的“杰出”。
4、指導朗讀不到位,學生對朗讀感情,朗讀語氣的把握不夠準確。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6
教學過程:
出示程序,揭示課題。
掛出寫有“學路指導”的小黑板,要求同學們按此步驟進行學習。
〔目標明確,步驟清晰地開始新的一課的學習。〕
一、審清題目,理解題意
師:請同學們邊看老師寫課題,邊思考如何進行學路的第一步。
生: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命題的。詹天佑是我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專家,生于1872年死于1919年,江西婺源人。
生:他1872年被清政府派遣出國留學,1881年以出色的成績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京張鐵路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生:文章的體裁是寫人。據寫人文章的特點,學習本課應弄清三個問題:
①這課寫詹天佑的什么事?
②作者要贊揚什么?
③作者要表達什么情感?
生:結合單元重點,還應弄清記敘中的說明。
〔學生按教師平時所授的方法完成學路第一步。進行思維定向!
二、自讀課文,捕捉中心
1閉飪沃饕寫什么?
2弊髡咭贊揚什么?表達什么?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學路第二步!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按教師提示的小標題分段,(簡介;任命;修路;竣工。)說出分段依據,段落劃分,段落大意。
四、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教師引導學生深究,作者是怎樣具體寫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又是怎樣層層表現中心的。
1敝該讀第二段,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①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的.計劃時,表現帝國主義態度的詞有哪些?詞意是什么,你從這些詞知道了什么?
、谇逭蚊蔡煊訛榭偣こ處熀,帝國主義的態度又怎樣?從哪個詞反映出來,從這個詞你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用“關鍵詞語推敲法”學習第一段!
2弊髡呦蛭頤墻檣艿筆鄙緇嶧肪車哪康氖鞘裁?(說明詹天佑杰出、愛國。)為什么?
3鋇詼段 〔初步體會單元訓練重點,了解“說明”這一寫法!
4鄙ㄊ擁諶段,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主要做了哪幾樣工作?
5崩斫狻翱輩狻、“隧叼佷^囊饉跡說明理解詞意的方法。
師:默讀“勘測線路”自然段,用“段的思路法”、“設問法”自學,同位可討論,然后匯報。
生:我用“段的思路法”學習這一自然段,這段寫詹天佑勘測線路的情況。作者分四層寫,第一層寫……,第二層寫……,第三層寫……,第四層寫……。作者寫這段是為了說明詹天佑工作認真負責,有嚴肅的科學態度。段的結構為并列式。
生:我用“設問法”學習這一自然段,請同位同學回答問題。我提的問題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這一組排比句說明了什么?(同位同學回答)
生:我也用“設問法”學這段,我自問自答。問題是:“‘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出自工程人員之口!边@句話是什么意思?答……。
生:我也用“設問法”學,我補充個問題,請回答。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過程中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被點名者回答)……
〔運用“自學段落法”,不少同學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
師:誰能引讀詹天佑說的、做的和想的。
生:(引讀)
師:從詹天佑說的話,做的事以及他想到的各說明什么?
生:(答略)
師:作者抓住最能表現人物品質的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敘述,目的是什么?(進一步說明詹天佑杰出、愛國)
〔讓生擇“自學段落法”自學,運用其才智,自身體會理解,討論,教師僅指點不到之處,充分發揮主導、主體作用!
對“開鑿隧道”、“設計‘人’線路”兩部分讓學生自己讀懂內容,然后用三個象征圖檢查效果,突破難點。知道這些方法是詹天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設計出來的。
更進一步突出了詹天佑超眾的才能和強烈的愛國精神。同時讓學生明白作者在第三大段中采用了敘事和說明相結合的表達方式,對詹天佑說的、做的、想的作者采用的是敘事法,對當地自然環境的介紹采用的是說明法。敘事和說明的結合使詹天佑的形象更為主體化,更為高大。
第四段的學習,著重領會“為什么說京張鐵路的修筑成功,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一個有力的回擊?”并理解前后呼應的意義。
〔“關鍵詞語推敲法”、“自學段落法”、“圖示法”、“導讀法”多種教法綜合使用,在第四步的學習中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興趣濃!
五、圈點批注,.總結交流
師:(指小黑板)現在進行學路第五步。
生:(按以往老師教的方法圈點批注,準備交流。)
師:請大家暢談自己學習本課的收獲。
生:我知道了“阻撓”、“要挾”這兩個詞的意思。“阻撓”的意思是……
生:我知道了這課主要寫什么,主要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
生:我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贊揚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要表達自己對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生:我知道作者是怎樣寫這篇文章的。從內容方面講,作者分四段寫,第一段寫……,……,第四段寫……。寫法上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組織材料,二是作者在文中采用了敘事、說明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生:我知道了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時采用的方法和采用這些方法的好處。
生:我知道北上的火車是怎樣沿著“人”線路爬上陡坡的。
生:我知道這課的中心思想。
〔聚零為整,統一思路,消化吸收,升華理解,多層反饋,檢查效果。〕
師:(.總結略)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7
尊敬各位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詹天佑》,敬請光臨指導!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學語文s版第十一冊第十七課。首先我來談談我對這篇課文理解,這篇課文記敘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張家口這段鐵路中,不怕帝國主義的重重阻撓,克服各種艱苦的困難,提前完成修筑任務的英雄事跡。從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段、句、詞,深刻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鐵路的過程,理解詹天佑是我們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3、教學重點
了解詹天佑修筑鐵路的過程,并理解“兩端鑿進法”、“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
4、教學難點
理解“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討論為什么說“詹天佑士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說教法】
1、品讀2、精思3、感悟4、演示
【說學法】
1、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增強其思維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種多樣的“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說教學過程】
這一篇課文可以設定為兩課時。下面我將具體說一說我對第二課時是怎么達成我的教學目標的。在教學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四個環節做起:
一、復習導入,感知課文
對于課文的第一環節,我打算安排兩個小步驟。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杰出、愛國】
2、詹天佑的杰出體現在哪里?他的愛國又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在修筑鐵路中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克服困難?分別在哪些自然段?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景鍟嚎朔щy】
【這一步目的是讓學生在復習上節課內容的基礎上引出新課,在老師定向的引導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課文的重點段,然后再從重點內容入手,去仔細品味、剖析圍繞一個中心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每一個事例,這對全文來說起到了居高臨下,總覽全局的作用!
二、精讀課文,品詞品句
1、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勘測線路”一節,我請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自由去讀,從文中找出答案:
。1)、這段話主要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這句話在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樣做的?
(3)、詹天佑對工作人員說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難,他又是怎樣想的?
【這樣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定向閱讀,對中下等學生起到引路作用,對上等學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閱讀能力差的學生,會在書上劃注出現成答案;能力強的學生,會邊讀邊想,準備概括出完整答案。這樣上中差兼顧,既避免了學生讀書漫無目的,走過場的形式,同時也向學生暗示著抓一段話中重點句子理解內容的閱讀方法!
2、引導學生自己交流,先標出小標題,再抓住文中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理解、感悟。【板書:勘測線路】【這一步,是學懂課文的關鍵,不僅要引導學生完成思考題,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中的關鍵詞句,評議結合,揣摩作者的用意,體會文中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在這一自然段的教學,我可以運用品讀法來進行。學生通過讀中悟,悟中讀,理解詹天佑堅持完成任務的堅定決心和頑強的意志。】
3、引導學生當堂歸納本段的學習方法:讀──思──議──讀:
【對于這一部分的處理,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時間。要珍惜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4、運用剛才的學法自學第5、6自然段。
讓學生默讀這兩段,畫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難?怎樣克服的?再標出這兩段的小標題,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開鑿隧道、設計線路】。為了加深理解我運用演示法,通過媒體出示課件,進行演示,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兩端鑿進法”、“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在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在第一課時就安排學生同桌討論,自己再畫一畫示意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朗讀這段文字,就能夠更好的理解了。
【對于這一段的設計,我認為,讓學生先討論,再畫圖,然后讓學生通過演示,從視覺上感知,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三、拓展練習,加深理解
在這一環節,我安排學生學習課文最后一段時,引導學生抓住“不滿”“提早”“有力的回擊”“贊嘆不已”感知詹天佑的偉大,【板書:有力回擊、贊嘆不已】并讓學生討論課后問題: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接著再安排課內練筆,寫出心中最想對詹天佑說的話,全班交流。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學生有了前面的品讀、理解、感悟,使得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此時安排練筆正好升華了課文的主體。】
最后安排作業:就是拓展閱讀,找一些相關的科學家的故事讀一讀。
四、總結課文,升華課文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把課文中的文字輸入到孩子的頭腦,使學生真正達到書入我心、我心用書的境界,力爭讓學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學重難點。當然,由于本人的教學水平有限,設計思路肯定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
2、理清課文脈絡,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清脈絡,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詹天佑的愛國事跡。
教具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認識一個人,(出示詹天佑的圖片)。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詹天佑》(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 預習
1、你覺得詹天佑是怎樣一個人?
2、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質疑問難
過渡:誰說說課文是如何評價詹天佑的?
三、 新授
1、(板書:杰出 愛國)我們一起把這句話朗讀一遍
“杰出”是什么意思?
2、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誰來讀一讀?
投影顯示: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
、 學生齊讀
、 詹天佑郵芰聳裁慈撾瘢?BR>③ 誰來介紹一下這條鐵路?
3、(板書:困難)修筑這條鐵路有什么困難?
、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那兒的地理環境怎么樣?
、 除了自然方面的困難,還有其他方面的困難?
過渡:是啊,修筑京張鐵路面臨重重困難,這些困難把詹天佑嚇住了嗎?
指投影,請大家讀讀這句話。
4、(板書:嘲笑)詹天佑不怕嘲笑,不怕誰的嘲笑?
用“——”畫出寫帝國主義嘲笑我們的句子。
(生讀,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a、“是個笑話” 帝國主義認為什么是笑話?
b、“還沒出世”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他們為什么不直接說能在南口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 現在一個也沒有?偠灾,把他們的意思概括起來就是?
過渡:從清政府提出修筑計劃到任命詹天佑為工程師 ,帝國主義只是一笑了之嗎?
1、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帝國主義哪些行為是阻撓?
帝國主義哪些行為是要挾?
2、請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思考:帝國主義阻撓、要挾的目的是什么?
① 這是直接目的,還有嗎?
、 你還有疑問嗎?
3、講述當時的背景
1905年,當時清王朝的統治一搖搖欲墜,即將土崩瓦解,由于清政府的無能,帝國主義紛紛侵入我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高潮,把中國當成了誰都可以宰割的肥肉。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誰擁有鐵路的修筑權,誰就等于擁有一系列的特權。他們可以在鐵路沿線架設電線,開辦郵局,甚至駐扎軍隊,逐步由經濟控制到軍事控制,使那里成為國中之國,成為他們為所欲為的天下,帝國主義懷這不可告人的目的。
4、你知道路京張鐵路在戰略性的重要性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詹天佑的事跡,體會他是一個出色的愛國工程師,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詹天佑怎樣克服種種困難,最終使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
3、通過關鍵詞的理解,體會句子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事例的理解,體會詹天佑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心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課前預習: 詹天佑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他不顧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重任,為中國人民爭了一口氣。下面,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ǘ⿲W習第三段
1、反饋預習:這一段講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學習第一層
(1)在勘測線路中,詹天佑是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的?用不同的記號劃出。
(2)詹天佑說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3)小組討論:從詹天佑做的和想的體會到什么?
(4)學生自由發言
。5)師小結
3、學習第二層
。1)詹天佑在開鑿隧道中遇到哪些困難?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2)讓學生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兩種開鑿法。
。3)師小結
4、學習第三層
(1)齊讀思考:詹天佑又遇到了什么困難?
。2)小組交流。
(3)請學生上黑板邊畫邊講解火車怎么爬坡的。
5、學生質疑、解疑。
6、師小結。
。ㄈ⿲W習寫作方法
1、第一層從說、做、想三個方面來寫詹天佑,但這三個方面都能突出什么?
2、課文第三段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這三個事例來寫,又是為什么?
(四)形成性練習
(五)作業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9
一、精心設計課堂結構
小學課文《詹天佑》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起,概括寫詹天佑的光輝事跡。第二段是背景段,交代了詹天佑承擔主持修筑京張鐵路時復雜的政治背景和面臨的巨大困難。第三段是主體段落,具體記敘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第四段照應第一段,寫詹天佑提前竣工的巨大影響。一篇如此長的文章,若是從頭道來,恐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效果更難保證。因此,只有在課堂結構上打主意。怎樣做才能保質保量呢?我來了個“中部開鑿”的方法,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1、直奔主體段,研讀課文。
2、折回背景段,咀嚼關鍵詞。
3、躍進首尾段,總結全文。
實踐表明,這樣先讓學生從實例中具體而深刻認識到詹天佑的杰出所在,然后了解他行為的動力及其巨大影響。這種教法符合小學生感受事物的規律。
二、科學運用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能使學生以“愛學樂學”作舟,達到“會學學好”的彼岸。小學課文《詹天佑》第三段具體地敘述了三件事。我讓學生列出了小標題后,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第一層“勘測線路”。抓住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詞語詳細分析,乃至一個重要的單引號都作一番深究。這樣讓學生認識詹天佑是一個工作認真,不怕險惡,吃苦耐勞的工程師。第二層“開鑿隧道”,內容淺顯易懂。我設計了填空題,有文字填空、圖示填空。讓學生自學,掌握開鑿隧道的方法及其作用,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干。第三層,我利用圖示,引導學生學習。準備好“火車”和“人”字形線路,讓學生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行駛,親身感受到“人”字形線路的優越性,認識詹天佑超人的智慧。這樣,讓學生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中,在愉悅的氣氛中訓練了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理解的準確性,做到了省時高效。
三、重視發展學生思維
教第二段,我抓裝要挾”一詞啟發學生思維,問“要挾”是什么意思。(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這里的對方是誰?要挾的結果怎樣呢?這樣深究,通過對詞語的細細咀嚼,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學生感受到:落后要挨打,無能被人欺。把人物的思想升華到愛國主義的高度,達到文道統一,把德育工作有機地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
在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行駛后,我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問:還有別的辦法嗎?學生們各抒己見,螺旋線路,“之”字線路,折回線路都想出來了。問:這些辦法可以用嗎?不行,因為車身太長。讓學生在比較、選擇中進一步認識到詹天佑非凡的聰明才智,高超的創造精神。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2、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施工、阻撓、控制、居庸關、嘲笑、毅然、勘測、勉勵、測繪、泥漿、竣工、蔑視、攀山越嶺、贊嘆不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同學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
2、投影出示畫像,提問:你們猜猜他是誰?能講一講他的故事嗎?
3、教師補充介紹。
4、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學生讀后找出中心句。
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生字的字音,練習用生字組詞。
2、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辨析形近字:
撓( ) 繞( ) 嬈( ) 控( ) 嘲( )
澆( ) 饒( ) 燒( ) 腔( ) 潮( )
扛( ) 毅( ) 繪( ) 漿( ) 岔( )
抗( ) 意( ) 會( ) 漿( ) 忿( )
竣( ) 峻( ) 藐( )
。 ) 駿( ) 渺( )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在書上劃批自己的體會或問題。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小組長把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學生質疑,有些學生之間能解決的就直接解決,有些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內容,體會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朗讀全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2、出示上節課質疑的問題,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學習新知
1、學習第1自然段。
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本段的第3句話。抓住“第一條”。“完全”等詞語來理解。
2、學習第2、3自然段。
(1)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合適的短語作為這一部分的小標題。
(2)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意思是當時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這條鐵路。再過幾十年也修不了,要修這條鐵路,只有依靠外國人。
。3)教師小結。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技術力量薄弱。在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聲中,在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中,毅然接受了連外國人都不敢輕易嘗試的任務。多么了不起!
。4)指導朗讀。
使學生在讀中對承擔修筑京張鐵路的復雜背景和面臨的巨大困難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3、學習4——6自然段,體會的“杰出”和“愛國”。
。1)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加個小標題。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2)自學“勘測線路”,主動探索學法。
①這一段重點表現了的什么品質?
、谀闶亲プ∈裁磥眢w會的這種品質的?
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可抓關聯詞語,可抓的所說、所做、所想,可抓重點語句等。進而體會的愛國主義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3)畫一畫,學習“開鑿隧道”。
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工程十分艱巨。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了不同的開鑿方法,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讓學生畫出兩種開鑿方法的草圖,教師不須多講,學生自會明白。
①學生畫草圖。(可讓一個人到臺前畫。)
、趯W生對照圖進行講解。(演示動畫)
、垡龑В簽槭裁匆鶕貏莸牟煌扇〔煌拈_鑿方法呢?(節省時間,縮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鑿井法好不好?(這是本文的疑點,可讓學生根據課文描述的內容,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使之在爭辨中明理。)
、苤笇Ю首x。
(4)演一演,學習“設計線路”。
、僮x課文,思考: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了什么問題?
。ń鉀Q了火車爬上陡坡的問題。)
③演一演。
教師演示“人字形線路”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
、劬毩暲首x,邊讀邊想象。
、芙處熜〗Y。
勘測線路,做到了精益求精;開鑿隧道,表現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又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工作中他時刻不忘為國爭光,為人民爭氣,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5)抓“贊嘆不已”,促想象。
、冽R讀這一段。
、谟懻摚壕⿵堣F路提前兩年竣工,為什么說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ㄒ龑W生聯系上文內容“是個笑話”、“還沒出世呢”等內容,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工程師不但能建成京張鐵路,而且提前兩年竣工。)
、垡龑W生抓住“贊嘆不已”一詞,展開合理想象,說說外賓會怎樣贊嘆留下的偉大工程?
三、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四、談學習收獲和感想
可以先讓學生組內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然后通過匯報交流,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進一步體會的杰出才能和愛國精神。
五、總結
1、學會創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現在他的創新精神上,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具體事例,談一談的創新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
2、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
課后鼓勵學生收集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學們交流。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筑歷史。課上教師把所學的內容巧妙地融入各種活動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對重點、難點和疑點給予適當誘導和點撥。圍繞中心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品詞析句,體會的杰出才能和愛國精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弄清“人”字形線路是怎樣解決坡度大這一困難的,中部鑿井法又是怎樣縮短工期的。
探究活動
1、試畫一個示意圖,說明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2、查詢有關資料,寫一篇的生平簡介。
提示:生平簡介一般應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主要經歷、重要成就、歷史評價等,語言要求簡練、清楚。
參考:(1861年——1919年),廣東南海人,少年時代赴美留學,回國后主持修建了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是一位杰出的鐵路工程師,他為我國近代鐵路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3、的杰出在于創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發現、新想法、新嘗試,請舉一例。
4、聯系全文的內容,加上想象,寫外賓贊嘆的片段,注意神態、動作、語氣等。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本節課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自主、合作的氣氛,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歌曲渲染,啟動情感。
1、課前出示課題和播放歌曲《我愛你,中國》。
。ㄔO計意圖:老師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老師要以自己真誠的愛、真摯的情關注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創設和諧平等的課堂。)
二、研讀交流,體驗情感。
1、學習“勘測線路”一節,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
(1)屏幕顯示:自由讀課文,同桌討論: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初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請個別學生來回答,并板書:周密計算
(2)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充分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
(評點:學生與文本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實現了自我超越。當他們的精神活動積極活躍起來時,言語便噴涌而出,整個課堂也在心靈的對話中活力四射。)
2、學習“開鑿隧道”“制服陡坡”兩節,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屏幕顯示:選讀“開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節,四人小組討論:詹天佑是怎樣開鑿隧道或者設計線路的?請畫出簡單示意圖并加以說明。
。2)、屏幕出現居庸關、八達嶺的山勢圖,請選讀“開鑿隧道”一節的小組派代表拿示意圖到講臺前去介紹詹天佑是怎樣開鑿居庸關、八達嶺隧道的。屏幕隨即展示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方法和中部鑿井法的動畫,讓學生體會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
教師小結并板書:
居庸關:(高)兩端鑿進法
八達嶺:(長)中部鑿井法
(3)屏幕出現“人”字形線路,請選讀“制服陡坡”一節的小組代表拿示意圖到展示臺前邊展示邊介紹。然后屏幕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行駛情形的動畫,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教師小結并板書:一推一拉
。4)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再次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ㄔu點:學生與學生進行張揚個性的對話。在這里,學生充分展開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他們互相取長補短,知識不斷豐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時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悅。)
三、回文朗讀,強化情感。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充分體會詹天佑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教師根據學生的體會板書:杰出愛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為了表現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這一中心,課文選取了下列一些具體的材料:他親自深入實地,到野外;他采用和方法鑿和的隧道,把工期縮短了一半;他設計,解決的問題。
3、學習了這節課,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讓學生有疑難就問,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四、延情課外,升華情感。
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中遇到的三個困難,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詹天佑飽滿的愛國熱情、杰出的創造精神和才干鼓舞了我們。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像“詹天佑”這樣,把祖國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不怕困難,維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飛天英雄王利偉就是其中的一個。同學們,讓我攜起手來,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去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下面讓我們用飽滿的愛國熱情高唱《國歌》吧。出示CAI10,屏幕播放雄壯的國歌,全體師生起立齊唱《國歌》。
2、屏幕出現“再見”,在《我愛你,中國》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2
【教材概況】
全日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二組中的首篇課文《詹天佑》,講的是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說明他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敘述的方法來安排材料。在具體敘述的段落里,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寫的。針對本單元訓練點“注意當時當地的情況”,落實課文二、三重點段,突破“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這些難點,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為: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用“阻撓”、“主持”造句;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懂得讀文章要注意當時當地的情況,精講第二、三兩段;理解全文,認識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課時安排:兩課時。課前準備:詹天佑像;“人”字形線路圖,硬紙剪成的火車模型:閱讀有關介紹詹天佑事跡的書。
【教程設計】
在揭示課題,明確要求,初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找出中心句,理解文章思路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辈⒁源藶榫索,讓學生找出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具體體現在哪件事上。(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之事)接著,想想這部分的前后各寫了什么?學生以此作為分段的依據,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給合訓練點,講讀第二段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詹天佑“在怎樣的情況下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這一問題,抓“阻撓、要挾、嘲笑”的分析,從“阻撓、要挾、嘲笑”的意思理解,該是怎樣阻撓的?阻撓不行就要挾,怎樣要挾?目的是什么?以及嘲笑什么?結合訓練點深入理解這一段。
三、突破難點,講讀第三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之事,課文第三段選擇了三方面的典型材料,即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后兩方面的學習是課文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在理解“勘測線路”之后,運用這種方法,自學“開鑿隧道”與“設計人字形線路”兩部分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上真正起到主體作用?先談“勘測線路”這一部分的教學設想。
1、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哪些困難?
2、他是怎樣克服的?
3、概括說話,從詹天佑勘測線路的表現,說明了什么?
“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運用上面的方法進行自學即“勘測線路”這一訓練方法提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自己搞懂這兩部分的內容。也就是詹天佑在“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從中說明了什么?不過,這里的難點,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⑴中部鑿井法是怎么回事?
、苹疖囋凇叭恕弊中尉路中怎么上坡?
由此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來突破難點:
中部鑿井法:
①開鑿隧道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在黑板上掛兩端鑿進的平面示意圖,目的是讓學生搞清鑿井的與鑿進的不同之處。)
、趯W生讀“中部鑿井法”的內容。
③學生在玻璃片上畫出平面示意圖。(注意讓學生畫,自己動手操作。)
、茉u議學生畫的示意圖?赡艹霈F學生將山畫得太高,像居庸關的山勢,要求再讀課文后修改。
“人”字形線路。
①出示“人”字形線路圖和剪好的火車模型。
、趯W生根據書上的說明上臺演示。
、壅f明兩個火車頭推拉的情況,并展開討論。這樣,難點容易突破。
四、反復朗讀,激發民族自豪感
從京張鐵路修筑成功,驗證了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對祖國的熱愛。通過反復朗讀從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3
【教材分析】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為題,記敘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展現了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的崇高形象。
全文分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接著,通過2、3小節對詹天佑接受任務時的背景介紹,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重大意義;4—6小節按照工程進展的順序,選取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三個內容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最后,寫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對詹天佑的懷念,點明事件的意義──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藐視和嘲笑。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學習根據課題、重點句子、課文的線索等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根據課文表達方式,本文教學的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體會詹天佑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杰出的專業素養,同時能夠學習文章在寫作上的兩個特點——“先概括后具體”、“圍繞中心選材”;基于這樣的認識,在教學中,我將采取讀讀議議、講講練練、適當補充資料、媒體演示等教學手法來降低和化解學生學習上的難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定教。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寫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張鐵路,充分體現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出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體現詹天佑的“杰出”。而開鑿隧道,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隧道,很有代表性。課文重點突出,層次清楚,語言樸實通達,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主讀書的能力,通過自學讀書,討論交流,相信學生能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讀會寫“施工、毅然、居庸關、惡劣、惹人譏笑、岔道”等詞語。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喜歡的句段。
3.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4.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關鍵詞句,體會他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的種困難以及是怎樣克服的。
【教學難點】
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
【教法學法】
以自學為主,感悟為主。采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在反復地品讀重點語句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師的引導和充分地朗讀中展開交流。
【課前準備】
課件、搜集關于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課文2、3自然段學習,知道詹天佑是在帝國主義國家的
阻撓、要挾、嘲笑下接受使命,展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留下印象。
1.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被譽為我國的“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為中國近代工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課件出示)
2.課前同學們也收集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詹天佑。
3.詹天佑,一個中國人永遠不能忘懷的`名字!他以自己獨特的風格魅力和不懈的努力,為我國的鐵路建設抒寫輝煌的一頁,更為中華民族在備受屈辱的日子里,贏得世界的尊重。來,讓我們一起來呼喚這個名字。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詹天佑,一起感受詹天佑。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ㄍ队俺鍪締栴}:
。1)詹天佑是怎樣的人?用波浪線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2)本文通過一件什么事來寫詹天佑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敘述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課文主要寫詹天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這件事,課文2到6自然段具體寫這件事。)
2.認識過渡句,理清段落層次。
。1)課文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前的情況?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后怎樣完成任務?
。2——3小節: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4——6小節:具體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
。2)“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边@句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接受使命后,詹天佑帶領施工人員做了哪幾件事?結合文中語言概括。
。ǹ睖y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三、接受任務,感受愛國。
1.你可知道,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使命,修筑京張鐵路的嗎?找出相關句子。
2.交流認識。
。1)“當時,清政府剛提出……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他們為什么阻撓?(爭奪修筑權,控制我國北部,達到侵略的目的)不把中國發在眼中,就這樣讓他們阻撓成功嗎?
(2)“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他們就不在過問。”
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可笑、無聊的條件啊,我國修筑鐵路還要你們過問。帝國主義國家是在用條件來要挾我們。什么是要挾?抓住中國的什么弱點?
。3)“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還沒有出世呢。”
這是在嘲笑我國的工程師,嘲笑詹天佑,更是在嘲笑中國人。
3.辨析詞語,造句。
出示句子:
。1)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
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
。2)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
“爭奪”、“爭持”各是什么意思?任選一個詞造句。
就在帝國主義國家的阻撓、要挾、嘲笑聲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的任務,肩負起修筑京張鐵路的重擔。
四、課后作業
1.造句:
爭奪……
爭持……
2.邊讀邊思:從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出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
2.結合上下文理解“阻撓、要挾、竣工、轟動”等詞語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子。
4.用“否則、贊嘆不已”練習說話。
(二)能力訓練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加小標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3.通過畫圖、講解,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4.學習作者先概括后具體的敘述方法,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詹天佑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理解創新之美,科學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組織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主動深究新知。
(二)學生學法
積極參與課堂上的各種活動,主動探索學習方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難點
人字形線路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問題。
(三)疑點
居庸關隧道能不能用中部鑿井法?
(四)解決辦法
圍繞中心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品詞析句,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愛國精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弄清“人”字形線路是怎樣解決坡度大這一困難的。疑點的解決辦法主要是通過在合作交流中同學們各抒己見,最后得出結論。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筑歷史。課上教師把所學的內容巧妙地融人各種活動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對重點、難點和疑點給予適當誘導和點撥。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新課
1.提問:同學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
2.出示詹天佑畫像,提問:你們猜猜他是誰?能講一講他的故事嗎?
3.教師補充介紹詹天佑。(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4.學生讀字幕投影,找出中心句。
這里要讓學生注意“杰出”和“愛國”兩個詞語,使之對詹天佑有個初步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障礙。
2.指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課文內容
可引導學生依據課前“預習”,自主探究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時作批注的習慣。
(四)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交流過程當中,要求各小組長把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五)質疑
學生質疑,有些學生之間能解決的就直接解決,有些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3.自由探討課上歸納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二)明確目標
(三)合作探究
1.探究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本段的第3句話?勺プ 暗谝粭l”。“完全”等詞語來理解!暗谝粭l”說明過去的鐵路都是有外國工程師參與修筑的,這一條是詹天佑首開先例,可見意義之大。“完全”就是說京張鐵路的修筑都是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
2.探究課文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1)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合適的短語作為這一部分的小標題。(如:“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接受任務”)
。2)模擬采訪。
教師來當小記者,設計幾個與本段內容有關的問題去采訪同學們。如“帝國主義者為什么想錯了?”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3)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意思是當時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這條鐵路。再過幾十年也修不了,要修這條鐵路,只有依靠外國人。
。4)教師小結。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后,技術力量薄弱。在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聲中,在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連外國人都不敢輕易嘗試的任務。多么了不起!
(5)指導朗讀。
使學生在讀中對詹天佑承擔修筑京張鐵路的復雜背景和面臨的巨大困難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3.圍繞中心詞,學習課文第三部分(4——6自然段)。
(1)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加個小標題。
。ǹ睖y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2)自學“勘測線路”,主動探索學法。
可放手讓學生自學這部分內容,先提出幾個提示性的問題,如:①這一段重點表現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質?②你是抓住什么來體會詹天佑的這種品質的?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可抓關聯詞語,可抓詹天佑的所說、所做、所想,可抓重點語句等。進而體會詹天佑的愛國主義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3)畫一畫,學習“開鑿隧道”。
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工程十分艱巨。詹天佑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了不同的開鑿方法,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勺寣W生畫出兩種開鑿方法的草圖,教師不須多講,學生自會明白。
①學生畫草圖。(可讓一個人到臺前畫。)
、趯W生對照圖進行講解。
、垡龑В赫蔡煊訛槭裁匆鶕貏莸牟煌扇〔煌拈_鑿方法呢?(節省時間,縮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鑿井法好不好?(這是本文的疑點,可讓學生根據課文描述的內容,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使之在爭辨中明理。)
、苤笇Ю首x。
。4)演一演,學習“設計線路”。
①讀課文,思考: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了什么問題?
。ń鉀Q了火車爬上陡坡的問題。)
③演一演。
教師可用多媒體軟件,演示火車爬陡坡的過程,條件稍差的,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草圖,用粉筆刷當火車,請學生示范開火車,講述情形,最后讓大家用橡皮當火車在文中插圖上試開,邊讀邊認真理解。)
、劬毩暲首x,邊讀邊想像。
、芙處熜〗Y。
勘測線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開鑿隧道,表現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又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工作中他時刻不忘為國爭光,為人民爭氣,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5)抓“贊嘆不已”,促想像。
、冽R讀這一段。
②討論: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為什么說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ㄒ龑W生聯系上文內容“是個笑話”、“還沒出世呢”等內容,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工程師不但能建成京張鐵路,而且提前兩年竣工。)
、鄞傧胂。
引導學生抓住“贊嘆不已”一詞,展開合理想像:外賓會怎樣贊嘆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
(四)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五)談學習收獲和感想
可以先讓學生組內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然后通過匯報交流,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進一步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愛國精神。
(六)總結、拓展
1.學會創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現在他的創新精神上,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具體事例,談一談詹天佑的創新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
2.學會欣賞。
本文是一篇寫人記事的佳作,可引導學生從詞、句、段,到結構安排進行賞析,提高學生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3.學會寫作。
課后可鼓勵學生仿照本文布局謀篇的方法練習寫作。
4.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
課后可鼓勵學生收集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學們交流。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有關詹天佑教案匯總 篇15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新課。
1、題目有什么特點?
2、通過預習,你對詹天佑有哪些了解?
學生各自說說自己對“詹天佑”的了解情況
(投影出示詹天佑頭像,引起學生的交流興趣,同時也讓他們對詹天佑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比較揣摩(用感情閱讀)
1.學生速讀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僬页鲫P鍵詞:(杰出、愛國)
②分析“杰出”一詞的意思。
、劢處熯^渡:剛才同學們找出了全文的中心句。這句話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呢?請同學們繼續往下學。
2.學習第二段。
、賹W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趯W生談談自己讀后的感想。
③分析重點詞:阻撓、要挾、嘲笑。
理解句子:
(1)“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學生理解的同時,教師課件出示京張鐵路圖,讓學生對當時的地形條件有更形象的了解)
。2)“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侯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ㄒ龑W生體會詹天佑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明確京張鐵路的重大意義)
、芙處熯^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國主義者百般阻撓,祖國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況下,為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挺身而出接受任務,所以說他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段。
三、自學討論(畫畫、做做、讀讀)
1.自由朗讀第三段。一共講了幾件事?用課文中的原話列小標題。(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自學要求:在勘測線路時,詹天佑是怎樣勉勵工作人員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別用"______"、"~~~~~~""~~~~~~"在書上標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請寫上批注。
。ㄟ\用此讀法檢查圈畫情況,并指導朗讀。以"讀"取代教師的繁瑣分析。)
3.分組合作,問題探究。
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自己喜歡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
教師在合作前提出明確要求:
。1)要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自己的問題。
(2)組內成員應明確分工,有組織,有秩序,確保合作高效。
4.匯報交流,深悟感情。
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匯報,并與其他學生一起,針對該組的學習收獲,給予補充,評價,充分體會詹天佑的杰出和對工作的一絲不茍。及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ū局呂,邊讀,邊背的原則,可以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有更扎實的收獲)
5.做一做。
①教師導言:面對崇山峻嶺險惡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開鑿隧道?請同學們自己當小工程師,邊察地形(書中的描述)邊設計繪圖。
、趯W生認真讀書,相互議論,各自設計繪圖。
、圩寣W生說說這種設計的好處。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用課件演示兩種隧道的開鑿方法,增加形象性,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詹天佑的杰出)
、芙處煂а裕"人字形線路"是怎么回事?火車怎么走?現在請大家先讀課文,再看看人字形線路。然后,我要請一個同學當小火車司機,把火車開上坡去。
⑤學生表演。然后教師用課件演示火車走“人”字形鐵路的過程,讓學生和自己的表演形成對照,加深印象
⑥提問:他是根據什么設計的?
、呓處熆偨Y:他就是根據當時自然環境的特點來設計的,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才能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以后,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他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時當地的情況與人物的密切關系。
四、情景激發,拓展思維。
1教師放映片斷: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在許多年后,來到長城,遠望京張鐵路,感慨萬千……
(課件放映電影《詹天佑》片斷,激情引發)
2此時此刻,你想對詹天佑說些什么,對自己說些什么?
。ㄍㄟ^深入挖掘文章內容,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加深了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學生在充滿創意與激情的表現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
五、課外延伸,深化感情
布置學生搜集我國歷史上愛國英雄人物,準備“愛國英雄事跡展”。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學習他的堅韌意志、科學態度和刻苦精神。
2、解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張鐵路任務時的環境,學會讀寫時注意當時地的情況。
3、握生字新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第二、三兩段。這里分別敘述了詹天佑修筑鐵路時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在修筑過程中種種創舉,表現了他的“愛國”與“杰出”,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教學難點:由于文章所寫的年代距學生生活較遠,所以理解當時地的情況成為了學生理解文章的難點。
三、教學對象分析及教學策略。
教學對象分析:
1、本課講述的是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又涉及到當時復雜的歷史背景,離學生生活實際很遠,學生也不了解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所以對文章的內容不易理解。
2、本班學生理解、想象力較好,活潑好動,對于“開鑿隧道”和“人字形鐵路”這些內容可通過畫簡單的示意圖和課件演示的方法吸引他們的興趣。
3、在既有壓力又有困難的情況下,詹天佑受任于為難之際,他的愛國之情令人欽佩、令人感動,學生可能體會不到當時詹天佑所受的巨大壓力,理解起來會較吃力。
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的理論分析。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基本上是教師主宰課堂,教師講、學生聽、而且媒體少。在這樣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壓抑,主體作用難以發揮,素質教育的目標難以實現。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所包含的四大要素與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密切相關,而計算機網絡正是小學語文教改的方向。
這堂課把計算機引進課堂來解決課文的重點,比如在檢查預習時,學生講對詹天佑有哪些了解,出示詹天佑的頭像,學生談到京張鐵路修筑時,先出示京張鐵路的地圖,再演示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及火車爬坡情形,給學生一個清晰完整的印象。利用計算機輔助語文教學,能使枯燥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得以充分體現,達到理想的教學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