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音樂教案(精選17篇)

小學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02

小學音樂教案(精選17篇)

小學音樂教案 篇1

  六年級上冊(第11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現在一般都十三、四歲了,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換句話講,他們的表達方式與中低段有明顯區別,他們更希望在小范圍內討論。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方面有所改變,可以一種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對話提問,而且語言中要不時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是六年級上冊,本冊教材的內容都明顯的很有深度,首先從欣賞上說,全冊共有七課,1、芬芳茉莉2、悠揚民歌3、美麗童話4、京腔京韻5、贊美的心6、兩岸情深7、七色光彩

  四、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五、教學內容: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3)、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六、工作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

小學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產生背景,能唱背這首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的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和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2.通過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欣賞《花鼓新聲》,感受作品的情緒,拓展學生的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唱歌曲學習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風格,并能流利的歌唱與表演。

  2.歌曲中襯詞部分的學唱。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鼓、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唱民歌互動。

  2.師:民歌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樸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反映當地的鄉音之美,鄉情之濃。我國的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種類繁多,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鄉音》,讓我們了解不同地方風格的民歌。

  師:這節課,我們將一同走進安徽,欣賞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3.了解舊歌的歷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緒。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鳳陽花鼓。(出示鳳陽花鼓圖片)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這是鳳陽民間獨有的傳統藝術,在全國也很有影響。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鑼鼓相間,歌詞都是教為悲切的內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家離開家園,以打花鼓唱曲為生,鳳陽花鼓成了貧困討飯的象征。我們一起欣賞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聽了這首歌曲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

  二、新授歌曲《鳳陽花鼓》

  師:如今,中國改革開放以后,《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甚至走出了國門,受到外國友人的贊譽。我們不妨先聽為快吧!

  1.欣賞歌曲《鳳陽花鼓》。

  師:說說新的《鳳陽花鼓》與從前的《鳳陽花鼓》在速度、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師:(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請聽老師范唱一遍。)

  2.教師范唱。

  3.聽音樂律動,學生用手拍出音樂中的強拍。

  4.聽唱歌曲。

  5.教唱歌曲。師唱曲譜。

  師:你對哪個部分的唱詞最感興趣?

  6.學習襯詞部分。

  師:這是模仿打擊樂器發音的襯詞。

  操練:

  A教師用小镲示范一遍。

  B有感情的唱出這一部分。(唱出喜慶之氣)

  師:讓我們懷著喜悅之情,跟著老師的琴聲來唱一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1.不同形式演唱。

  師:老師用了獨唱的形式,你們用了齊唱的形式,還可以用哪幾種演唱形式?(男、女生對唱)

  2.為歌曲伴奏。

  師:不錯!不錯!同學們唱的真不錯!如果我們能為歌曲配上伴奏,那就更好了,我們一起來吧!

  用小鑼、小鼓、雙響筒為歌曲編創伴奏。(每樣樂器請學生出來單獨編創節奏,然后學出編的最好的,一起為歌曲伴奏)

  師:聽了這首歡快的歌曲,我們一起舞起來吧!

  3.表演。

  四、拓展(欣賞)

  師: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再欣賞《花鼓新聲》舞蹈片斷。

  五、小結

  今天,我們和鳳陽的人民一起走過了苦難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們衷心地祝愿鳳陽人民的日子越過越

小學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歌曲《油漆工》,學生可以用活潑輕松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表情唱歌。

  2、學生可以用打擊樂器伴奏歌曲,培養學生的初步團隊合作能力。

  3、為歌曲創作動作,逐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在編輯中感受到勞動的喜悅。

  教育要點:

  有情感的歌曲。

  教育難點:

  用樂器伴奏歌曲。

  教育用具:

  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帽子。

  教育過程:

  一、熱情導入:

  1、導入:上課前放松,一起玩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超模秀。

  2、游戲要求:讓同學邊聽節奏邊觀察老師拍節奏的動作,模仿它。

  3、教師分別拍X0X0和X0—學生模仿。教師要注意學生仔細觀察老師拍節奏的動作和拍節奏時的強弱規律。

  4、請同學看黑板:第一組拍X0x02次,第二組拍—X0—2次,我們比哪組最齊全。

  二、寓教于樂:

  1、導入:現在老師這里有很好的音樂。我希望你們用我們剛拍的節奏伴奏。

  2、教師播放歌曲伴奏,與學生一起伴奏。

  3、剛才老師聽說有些同學唱這首歌,你知道歌的名字嗎?誰想給大家唱歌?(唱歌后請同學評價)

  4、現在讓我們來聽聽小粉刷工匠的歌吧!

  5、請同學小聲跟著老師唱歌的歌詞。(教師展示歌曲電影)

  6、唱唱一首歌。請問老師唱歌時的的和的字是怎么唱的?

  7、請唱歌,注意的和的發音。

  8、歌曲處理:

  1)導言:現在我們的同學已經唱歌了。為了讓大家唱得更好,我們一句一句地唱歌。

  2)首先,讓我們看看第一句話:我是油漆工。油漆能力怎么樣?(強)請邊唱邊動。那個小油漆工的心情怎么樣?用驕傲的心情一邊動作一邊唱第一句話。

  3)聽了你們的歌,老師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畫匠的驕傲,F在讓我們看看第二句話:我想把那棟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請考慮一下。油漆工人把房子刷得很漂亮怎么樣?那位老師聽說你們唱得不漂亮,請邊唱邊動。

  4)你們唱得很漂亮!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句和第四句。想象一下小畫家在涂房子的過程中鼻子變成了什么樣(學生自由回答)為了突出油漆工的鼻子,我們的聲音怎么樣?(強)我們唱第三句時,為了突出第四句中的小鼻子,我們的聲音是弱還是強?(弱)我們現在唱歌,注意聲音的強弱變化。

  5)你們唱得很好,老師也想唱,現在請仔細聽老師唱的和你們有什么區別?(老師唱啊,我的鼻子的時候慢慢處理)

  教育反。

  我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看圖說:我能做什么?然后唱歌,演奏。巧妙的懷疑給學生帶來了極高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積極性,增強了主體的參與意識,形成了教育的整合。學生可以根據原來的音樂,用旋律,把自己平時做的事和做的事做成歌詞唱。滿足一年級孩子表現良好的心理特征,在玩耍中完成這個教育環節的同時,激發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對音樂的興趣。但是,我忽視了他們只是一年級學生,整首歌很難編輯,學生很快就沒有興趣了。

  最后感覺整個課程缺一條主線。應圍繞手或勞動最光榮開展教育活動。

小學音樂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走進音樂世界》第三冊第二課第二課時,歌曲《娃哈哈》

  二、教學對象

  二年級

  三、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與表演,使學生對祖國、對其他少數民族的生活與文化產生熱愛之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

  2、認知目標:

  (1)通過模仿,讓學生能直觀地學會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與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

  (2)在師生互動、合作中,學會基本的新疆舞蹈動作。

  3、能力目標:

  (1)通過對這首新疆民歌的學唱——會唱——表演唱這一學習過程,培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通過對歌曲學習過程中的視、聽、唱、演等形式的鍛煉,加強學生節奏、動作的創編能力,培養其初步的音樂創作能力,提高學生掌握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1、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語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節奏為我們描繪了祖國美麗的河山與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詞義簡單,節奏明快,一段體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將旋律記住。

  2、課中,主要是讓學生對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認識,在教學中應突出民族的特色。

  五、教學重、難點

  1、學生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有表情地歌唱

  2、新疆舞蹈基本動作的教學。

  六教學材料

  頭飾、相片、節奏卡片

  七、教學過程

  1、導入:展示四種有關連的事物,生猜想出處

  2、請生簡介新疆風土人情,師總結。

  3、引出新疆歌曲——《娃哈哈》

  4、聆聽《娃哈哈》,生談感受

  5、學唱《娃哈哈》

  跟鋼琴哼唱

  跟鋼琴唱詞

  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6、學習新疆音樂的特色節奏——前八后十六

  先用手拍擊再分樂器進行練習

  7、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8、新疆舞蹈基本動作的學習

  由舞蹈隊的學生當小老師,教全班同學簡易的動作

  9、分組討論、創編、練習舞蹈、打擊樂器伴奏和演唱

  10、全班合作大型新疆歌舞表演(由學生主持)

  11、老師總結(由學生主持謝幕)

  12、在《娃哈哈》的音樂中離開課室

小學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聆聽紅葉之歌和空山鳥語,體驗北京香山的美好秋景。

  2、學習演唱《我是山里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歌曲的情緒

  2、唱歌曲時,要唱出,對家鄉熱愛的情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香山紅葉》感受香山的美景。

  2、學唱歌曲《我是山里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新授:

 。ㄒ唬雎牎断闵郊t葉》預設問題,聽完之后說說你的感受

  1、導入:大家去過香山么?秋天的香山給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描繪香山紅葉的歌曲。看看香山紅葉的圖片

  2、提示:認真地聽,并記下令你印象最深的歌詞,聽完說一說。

  3、復聽,歌曲給你那些感受?你對香山紅葉的感受聯系起來,紅葉象征什么?

  4、隨歌曲錄音唱一唱。

  (二)表演《我是山里小歌手》

  1、導入:聽一聽山里孩子的美妙歌聲。播放音樂或課件

  2、交流一下對聆聽《我是山里小歌手》的感受。

  3、讀讀歌詞,說說應該用什么情緒演唱?

  4、跟著范唱試著唱一唱,老師指導。

  5、再聽歌曲錄音范唱。

  6、有感情的演唱。能夠隨著集體基本演唱出歌曲

  課后反思:

  這首歌曲描寫了山里的好風光,也是要教育學生要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祖國。

小學音樂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歌曲《郊游》

  欣賞《嘀哩嘀哩》

  (人音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第四冊第一課)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郊游》。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春天》的各種作品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話說春天――聆聽歌曲《嘀哩嘀哩》

  1、點擊課件,播放音樂《嘀哩嘀哩》,迎接學生進教室。

  2、與學生一起做拍手游戲。

  3、談話引題: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變化?

  1、聽音樂《嘀哩嘀哩》進教室。

  2、隨音樂做拍手游戲。

  3、說說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

  交流師生感情。

  從歌曲《嘀哩嘀哩》自然引到春天的話題。

  尋找春天――學習歌曲《郊游》

  1、引題: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

  2、點擊課件,播放歌曲《郊游》。

  問題:郊游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說說郊游時的發現。

  4、指導學生理解歌曲內容,有表情朗讀歌詞。

  5、再次播放歌曲《郊游》。

  6、指導學生隨鋼琴演唱歌曲。

  7、指導學生練習較難的第三、四樂句。

  8、指導學生按進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指導學生隨鋼琴唱歌曲旋律。

  10、指導學生進行歌曲處理,提示學生從生活經驗去感受。

  11、點擊歌曲伴奏,用形體動作暗示學生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指導學生編創歌曲。

  1、說說自己在春天里最想做的事。

  2、完整地聆聽歌曲《郊游》。

  3、說說郊游時的心情與發現。

  4、有表情朗讀歌詞。

  5、再次聆聽歌曲。

  6、隨鋼琴輕聲演唱歌曲。

  7、重點練唱第三、四樂句。

  8、隨鋼琴按進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隨琴演唱歌曲旋律。

  10、根據生活經驗處理歌曲,為歌曲加引子和結束句,以及斷與連的演唱技巧處理。

  11、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杭州著名景點編創歌曲。

  從春天的話題引到學習歌曲《郊游》。

  從聽覺入手,引起學習的興趣。

  理解歌曲內容,體驗郊游時的情感。

  為歌曲的學習打好基礎。

  歌曲的學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歌曲的處理采用自主形式,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尋找答案,并對不同的處理方法,通過討論、唱一唱、試一試中選出最佳方案。

  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表現春天

  1、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表現歌曲《郊游》。

  2、巡視學生分組活動情況。

  3、評價學生的分組活動和表現。

  4、展示學生收集的關于“春天”的作品。

  1、分組設計如何表現歌曲《郊游》。

  2、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分組表現歌曲《郊游》。

  3、評價同學的表現。

  4、展示收集的關于“春天”的作品,并唱一唱、念一念、演一演。

  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可以通過唱、跳、畫、彈等多種形式表現歌曲。

  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現。

  感受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體會相同的內容可以有多種的表現形式。

小學音樂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1、 通過鋼琴和伴奏帶教唱學生《清晨》和《晚風》兩首歌曲。

  2、 對比歌曲欣賞描繪早晨的《晨景》和描繪夜幕的中國箏曲《漁舟唱晚》.

  3、 創造性地表演及編配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的音樂。

  2、通過欣賞外國的晨景,學唱描繪中國晨景的歌曲《清晨》。學唱俄羅斯歌曲《晚風》,感受中國器樂描繪夜幕的音樂風格。

  3、 對比國內、國外描繪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樂風格。

  4、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現能力

  5、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 《清晨》因四段歌詞太長,所以選擇1、3、4段唱,第2段由學生課后自己學唱。

  2、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的曲調,重點是音準

  3、 《晚風》第一小節的弱起部分,低聲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強弱對比。

  4、 歌唱為主,欣賞為輔。

  教材分析:

  1.管弦樂《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樂曲的主題僅在五聲音階范圍內活動,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

  2.箏曲《漁舟唱晚》

  這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箏曲,表現了夕陽西照、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著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標題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句。 樂曲大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韻致悠揚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優美而舒緩;樂曲的第二部分清躍歡快,通過復式遞升遞降的旋律發展手法使旋律線循環往復、跌宕起伏。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流行于當時秦國(今陜西

  一帶),因此人們稱它為古箏,箏的形狀狹長而扁平,琴體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條弦,均按五聲音階排列。箏的.傳統奏法是用右手彈奏琴弦,掌握音高和節奏,左手則在音柱左側用按、滑、揉、吟等手法來調節弦音變化,美化音色,裝飾旋律,雙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韻味濃郁的音樂來。

  3.歌曲《清晨》

  這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式,三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復,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間奏,更使曲調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后,歌曲在“D·S”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4.歌曲《晚風》

  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跋﹃柕耐砩稀薄ⅰ皹鋮仓械囊国L在歌唱”。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歌曲為6/8拍,大調式,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曲調優美抒情,委婉動聽。第一樂句在弱起小節進入后以平穩的節奏展開,在第1小節和第3小節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變化,使得曲調在平穩中稍有起伏,似乎音樂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到了黃昏時刻、當晚風吹來時四周田野一片靜謐的情景之中,富有詩情畫意。第二樂句在四度跳進后,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起伏,抒發了人們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樹叢中的夜鶯一樣快樂的歌唱。第三樂句完全重復了第二樂句的旋律。把贊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以進一步的抒發。 課程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唱描繪中國晨景的歌曲《清晨》, 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1、引言:

  今天,我們請四位同學上臺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劇,是關于清晨我們起床之后的故事。

  無論你怎樣描繪清晨,但一定要特別,最好(轉 載 于:p3 學生:閉眼睛欣賞

  老師:請看大屏幕,你們眼前出現的畫面是否和老師想的一樣呢?那誰能起來描述一下這幅圖片呢? ppt展示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這段音樂其實是歌曲《晚風》的旋律。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晚風》這首歌曲。[出示課題]

  三、學習歌曲

  1、歌曲分析

  首先先讓我們一起聆聽一遍。晚風原唱1.ppt

  介紹歌曲:

  歌曲《晚風》是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創作的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e大調八六拍。這首歌曲二聲部旋律基本上是由三度音程組成,優美流暢,節奏舒緩,且具有濃郁的俄羅斯歌曲風格。歌曲結構為一段體結構、弱起節奏,一共三個樂句,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延伸,第三樂句是第二樂句的重復與補充。

  2、詞作者簡介

  烏申斯基(1824~1871) 俄國教育家,俄羅斯教育科學的奠基人,提出烏氏論教育的民族性等重要教育思想、對小學兒童教育以及小學教材建設的寶貴意見,對后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讓我們再來聆聽一次歌曲,聽一聽歌曲的節奏有什么樣的特點。晚風原唱1.ppt

  提問:什么特點?學生說一說。

  4、學習歌曲節奏,感受歌曲節奏美

  播放歌曲,體會節奏特點。

 。1)聆聽高聲部旋律,找出節奏特點

 。2)認知6/8拍的圖示、含義及強弱規律

  5、感受歌曲旋律美。

 。1)播放歌曲范唱,學生輕聲跟隨學唱。晚風原唱1.ppt

 。2)教師教唱,解決學生的難點。

  6、歌曲聲音處理:

  師:“這樣的歌曲,我們應該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更合適呢?”

  學生說一說,教師指導體驗。

  7、完整的演唱歌曲。晚風伴奏.ppt

  四、拓展延伸

  老師:現在我們來欣賞另外一首俄羅斯經典歌曲《山楂樹》,聽一聽有什么感受?山楂樹.mp3

  學生:欣賞

  老師:同學們,他們唱得好不好聽?

  學生:好聽

  老師:他們之所以唱得好聽,是因為演唱者使用心在演唱,這樣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最后讓我們再一次唱起《晚風》這首歌曲,讓我們的歌聲更加優美動聽。晚風原唱.mp3 學生:演唱

  五、自我評價

  同學們,愉快的音樂課馬上要結束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小結下課

小學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龜兔賽跑》《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1、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結合傣家風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圖片導入新歌的學習。

  3、學幾個傣族舞的動作,讓學生自由編創。

  4、歌曲會唱后便練習打擊樂的伴奏。

  5、聽錄音敲擊打擊樂。

  6、一部分學生唱歌,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第二課時

  內容:聆聽《龜兔賽跑》

  1、初聽前向學生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講。

  聽辨大管、單簧管的音樂,想象哪個可以代表龜,哪個可以代表兔?

  問:說一說龜的音樂,兔的音樂各有什么特點?在課本上的方格中涂顏色或線條。

  2、初聽全曲。

  提示:用動作表現龜和兔的故事。全體同學分角色,還有兩個啦啦隊。

  問:聽了音樂,你喜歡烏龜還是喜歡兔子?為什么?按小兔和龜的行走特點為沿途的節奏涂顏色,把小兔的節奏數一數有多少?龜的節奏有多少?

  3、分別讀一讀、拍一拍龜和兔的.節奏。

  第三課時

  內容:表演《大鹿》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聽唱前,讓學生聽著歌曲的錄音拍著手輕讀歌曲。

  2.歌曲演唱時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3.分角色表演。

  4.全體學生在歌唱、表演的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愉悅。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教師展示歌曲內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谕暾芈犚槐橥暥爻摹对铝猎鹿夤狻

 、垡笸瑢W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俑柚兴降囊恍┚拔飸谑裁次恢?

 、诟枨那榫w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美還是歡快?

 。ㄈ┍硌

 。ㄋ模┱n時結束

小學音樂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聽賞《雁兒飛》

  教學目標:

  9、通過聽賞歌曲能表達對自然界動物的愛。

  10、能積極地參與集體舞《雁兒飛》,并能與對集體舞的'動作與隊形設計,體驗與他人團結協助、互助友愛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學會唱《雁兒飛》。

  教學難點:

  能根據歌曲編排動作與隊形。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二十一、復習歌曲。

  1、齊唱《飛呀飛》

  二十二、聽賞新歌曲。

  1、師:你們看,在大自然中,雁兒們像我們人類一樣,做事有規有矩,不爭先哄后。

  2、我們一起看一看雁兒是怎樣飛的,他們的隊形像什么?

  3、看完后,讓學生匯報。

  二十三、動作表演。

  師:我們看了雁兒飛以后,有哪些同學愿意來扮演大雁,并試試他們飛的動作?茨囊粋同學做得最像?

  學生扮演后匯報。

  二十四、全班同學一起再來聽賞一下《雁兒飛》

  二十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聽賞《雁兒飛》

小學音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第四十五交響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簡介:

  升f小調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1766年,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任職的艾斯特哈齊府樂團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個可以俯瞰諾吉托拉湖全景的風光明媚的地區,修建了一座豪華、壯麗的宮殿,主人特別將它命名為“艾斯特哈齊堡”。宮內規定,管弦樂團的團員和雜役們都不許攜帶家屬進入。

  三、樂曲概述

  該曲寫于1772年,該年正值禁令執行特別嚴格的時期,多數的團員們全年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得住在宮殿里,見不到家人。海頓在樂團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團長,所以團員們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辦法改善目前這種不便的生活。海頓終于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構思了一部交響曲,在樂曲的最后,請參加演奏的樂團團員在演奏完畢以后,一個個收拾樂器,吹熄譜架上的.蠟燭退場,只留下極少數的人,孤單地繼續演奏,借此表現出樂團團員們的心情。就這樣,海頓寫成了《告別交響曲》,調號也選擇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調。據說,當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時,尼古拉斯終于領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馬上傳令讓全體人員放假回家。

  四、樂曲賞析

  教師播放樂曲,引導學生欣賞: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甚快板,升f小調,3/4拍子,奏鳴曲式。以突然出現的全樂隊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題開始。樂句單純,但能給人極深刻的印象。

  第二樂章,慢板,A大調,3/8拍子。這一節奏徐緩的樂章亦為奏鳴曲式。弦樂器靜靜地演奏出主題旋律,顯得沉靜而安詳。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調(有六個升記號,在當時可以說極為少見)。全樂章在情調上,屬于節奏稍快而較復雜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疊的兩支法國號奏出,但音樂并不因此而顯得粗野,依舊典雅莊重,是這個時期海頓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樂章,急板,升f小調,2/2拍子,奏鳴曲式。終樂章分成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交響曲通常的終樂章形式,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第二部分為慢板,3/8拍子,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體現出曲名“告別”的含義。不久,第一雙簧管與E調的第二法國號結束演奏。初演時,還特別依照海頓的指示,將譜架上的蠟燭吹熄,團員紛紛抱著樂器依次退場。最后的十四小節,由兩個繼續演奏著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靜而孤寂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五、教師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一、樂于以積極的態度體驗美洲、拉丁美洲音樂的民族風格,喜愛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樂。

  二、能夠演唱歌曲《拉庫卡拉查》和《紅河谷》,能表示兩首歌曲的不同情緒,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聽《平原,我的心》和《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奏特點。

  四、結合歌唱、欣賞活動,參與敲打節奏等發明性活動。

  教學重、難點:

  1、歌曲《拉庫卡拉查》后半拍開始的節奏特點是這首歌的重點和難點。

  2、讓同學領會、體驗國標舞蹈的風格。

  3、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紅河谷》。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競猜游戲開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啊我要給大家猜個謎語,打一個國家的名字,給四個提示:1、它是美洲的一個國家;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邊;3、他們國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4、著名的“瑪雅”文化就是他們的印第安人發明的。(墨西哥)

  二、導入:那么下面就跟著一段桑巴舞的音樂,讓我們盡情的舞蹈吧。(放《拉庫卡拉查》錄音)

  三、學習歌曲

  1、聆聽錄音,讓同學感受旋律,考慮“拉庫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師簡介歌曲,并解釋“拉庫卡拉查”的含義。

  3、再次聆聽錄音,感受歌譜旋律。

  4、跟著伴奏演唱歌譜。

  5、有感情朗讀歌詞。

  6、學習歌曲。

  7、糾錯。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讓同學創編自身的“拉庫卡拉查“。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拉庫卡拉查〉〉。

  二、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1、讓同學說說自身心目當中的化裝舞會是什么樣子的。

  2、初步聆聽樂曲,說感受。

  3、再次分局部聆聽。

  4、舉行化裝舞會

 。1)化裝晚會將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同學開始分組討論,確定自身的角色,故事情節。有的說要扮演童話故事的人物,有的說要扮演語文書中的故事,有的說要扮演動畫片中動物,有的說自身創編角色。說著說著有的同學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扮演,真讓人羨慕!

  (2)、怎樣打扮自身呢?用什么資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同學用皺紋紙做衣服,把自身變成美人魚,有的同學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身裝扮成天使,有的做頭飾,有的做面具,各組分工合作制作,充沛體現了合作精神,看到小朋友們奇思妙想,真讓人高興呀!

  (3)、紛紛上臺扮演。小朋友們穿上各種扮演的服裝,帶上面具或頭飾,扮演成各種角色,然后開始扮演,你看那有的扮演憨態可鞠,有的扮演繪聲繪色,有的組分配非常合理,行動統一,有扮演,有拿道具,歡聲、笑聲在教室里回蕩,真讓人感慨!

  三、結束新課

  第三課時

  一、導入: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來聆聽一首歌曲,假如聽過的同學可以舉手告訴老師,假如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演唱。

  二、學習歌曲《紅河谷》

  1、教師用爵士樂的風格演繹全曲,隨同豎笛吹奏激趣

  2、復聽范唱,讓學對歌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讀歌詞

  5、把歌詞帶入樂譜

  6、糾錯

  7、有感情演唱

  8、視唱兩聲部樂譜――強調歌曲弱起處整齊的進入――引導同學解決呼吸、句法和音色問題

  三、簡單跟著錄音學唱英文歌詞。

  四、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復習歌曲《紅河谷》

  二、欣賞樂曲《平原,我的心》

  1、初聽

  2、講解歌曲的一些歷史,并引導同學去感受歌曲。

  3、復聽。

  4、可以根據歌曲的舞蹈特即興扮演。

  三、進行音樂練習。

小學音樂教案 篇12

  第一課青春放歌

  教學目標:

  1、在演唱與欣賞活動中感受、體驗青春的氣息,激勵學生珍惜青春年華。

  2、能夠依據《拉起手》的節奏、旋律特點,理解歌曲的情緒,并用熱情、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3、聆聽《行星組曲》中的《火星——戰爭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歡樂之神》,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記住主要的音樂主題,并為《歡樂頌歌》配詩、配畫。

  4、聆聽合唱《飛來的花瓣》,感受其音樂情緒,并能夠為不同段落選擇適當的形容詞來概括其音樂特點。

  教學重、難點:

  1、經過討論、探究,理解音樂旋律特點。

  2、在理解音樂主題的基礎上,為其配詩、配畫。

  3、自己組織語言概括音樂特點。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配合《拉起手》的音樂,播放一些有關世界和平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二、再次聆聽歌曲,讓學生聽清楚歌曲里是怎樣要求我們從自己做起讓世界和平的。

  三、學習歌曲第一聲部:

  1、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2、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

  3、完整的演唱歌譜。

  4、自由朗讀歌詞。

  5、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

  6、老師隨機糾錯,指導。

  7、讓學生只有討論歌曲的演唱情緒(熱情、歡快、載歌載舞)

  四、音樂練習:在中填寫出“DO”音在鍵盤上的位置。

  五、學習歌曲第二聲部:

  1、讓學生帶著演唱第一聲部的情緒來學習地第二聲部的歌曲。

  2、反復練習、糾錯。

  3、給歌曲選擇合適的伴奏。

  六、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兩聲部配合。

  七、音樂活動:

  1、請根據書上四幅演唱照片,在括號內填出演唱形式。

  2、以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分組演唱《拉起手》。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以復習《拉起手》的形式開課。

  二、對比聆聽《行星組曲》

  1、導入:你知道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嗎?至今人類都登上過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聆聽《火星——戰爭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較這兩首樂曲在節拍、節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讓學生自由表達。

  4、可老師總結,也可以學生總結。

  三、單獨聽《木星——歡樂頌歌》

  1、初步聆聽,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聽過。

  2、反復聆聽主題音樂。

  3、試著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組,自由選擇為音樂配詩或配畫。

  四、《飛來的花瓣》

  1、談話導入:對于平時朝夕相處的老師,你們認為最能表達對老師敬意的是什么?

  2、揭題: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表達對老師敬意的歌曲——《飛來的花瓣》

  五、聆聽歌曲

  1、初聽,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結構。

  2、再次聆聽,想想歌曲分為幾個段落

  3、可跟著音樂試著哼唱。

  4、試著為A段B段選擇形容詞。

  六、激情燃燒!青春放歌!通過對第一課《青春放歌》的學習,我們今天也以這個為主題,來一個與“幸運52”的親密接觸!

  七、開展競猜游戲。

  1、邀請好朋友配合演唱《拉起手》

  2、搶答:《火星——戰爭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較這兩首樂曲在節拍、節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觀察題:請在琴上找出DO的位置。

  4、飛來的花瓣》歌曲分為幾個段落。

  5、聆聽題:聽聽下面的主題是哪首樂曲的?

小學音樂教案 篇13

  指導教師:

  執教教師:

  一、試講相關要求:

 。ㄒ唬┙虘B鎮定自然,目光和藹親切,語言要準確、清晰、流暢。

 。ǘ┠繕巳、明確,可操作、可檢測。 (目標預設)

  (三)課堂教學思路清晰,結構完整,結構合理。 (教學過程)

  (四)設計有效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聆聽,培養學生聽、賞能力。(設問要求)

 。ㄎ澹┰O計動作,引導學生參與表現音樂,在表現中提高欣賞能力和演唱技巧。(活動組織)

 。┮詫W生為主體,每堂課學生參與表演人數不少于班級總人數的30%,認真傾聽、觀察學生表演及表現,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參與和評價)

 。ㄆ撸└鶕煌慕虒W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綜合、合理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法選擇)(提示:模仿法:主要用于有一定難度的旋律片斷)

  (八)課堂范唱(奏、舞)準確,有表現力和感染力,體現“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學原則,自彈自唱要協同(教師示范、指導)

 。ň牛┌鍟、PPT設計要美觀、合理。(寫出主要音樂藝術作品譜例、或主題寫出主要音樂或典故引用的出處)

 。ㄊ┲v課重點明確,量要適當。

 。ㄊ唬┮⒁鈳熒浜,不唱獨角戲 。

 。ㄊ┮匾暯Y束,練習鞏固。(可以采用競賽式、游戲式旋律接龍等)

 。ㄊ┩瑢W間認真聽講,取長補短。

  二、 教案打印要求:

  封面標題,初號,宋體,內容用小4號字或5號字打印,用A4紙、左裝訂、字體大方簡潔、插圖盡量要小。

  三、寫作要求:

  語言簡練流暢、用語規范、譜例正確、環節清楚。

  

小學音樂教案 篇14

  活動設計背景:在下雨天時傘成為了孩子的寶貝,捉到這個興趣后,我們開始中有目的的觀察孩子們的反映,在后來的活動中孩子對于傘的用途顯得比較的局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考者,而非被動授受者;顒觾热荼仨毰c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的目標區發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聲音、動作、節奏表達出自己的想象。

 。2)用歌聲、動作表現出下雨的樂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歌曲及掌握雨傘的更多有趣的玩法。

  難度: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嘗試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DO RE MI:《下雨歌》

 。2)CD《下雨歌》

 。3)打擊樂器:小玲、沙球、鼓及雨傘。

  教學反思:所聽到的一些聲音,我們開始中有目的的觀察孩子們的反映,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唱歌曲,表現的不是那么的大膽,我也留了些懸念讓孩子課后去大膽聯想。引導幼兒向最近的'目標區發展活動設計背景。

  當然。

 。2)用歌聲、難點

  重點:在下雨天時傘成為了孩子的寶貝,但是興趣依舊濃厚。

  (3)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節奏表達出自己的想象力,使幼兒在玩玩唱唱,并思考想象如何用自己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這些聲音、鼓及雨傘,也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音樂活動中的唱歌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而非被動授受者。

  在本活動中:《下雨歌》

 。2)CD《下雨歌》

 。3)打擊樂器,捉到這個興趣后。所以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高:小玲,也就是讓孩子嘗試用聲音、節奏表達出自己的想象:有些孩子嘗試傘的其他用途的時候、動作表現出下雨的樂趣、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小學音樂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感受《波基上校進行曲》幽默風趣的情緒特點及進行曲體裁的特征。

  2、通過感受、欣賞、創作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重點、難點:

  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播放《單簧管波爾卡》,學生自由地找自己喜歡的位置坐下,并隨音樂律動

  感受活動:

  1、播放軍號片段

  師:這熟悉的旋律把我們帶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旋律《小號手之歌》片段。

  3、指導模仿軍營中的音響。

  4、繼續彈奏旋律,用歌聲模擬音響

  5、師生共同探索、模仿軍營中的其他音響

  6、揭示回旋曲

  7、演繹回旋曲(軍號――出操――軍號――報數――軍號)

  8、師生共同為剛才的回旋曲取名

  欣賞活動

  (一)感受進行曲式

  1、播放《波基上校進行曲》片段,學生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

  2、揭示進行曲體裁,探索進行曲特點

  師:為什么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行進的動作?

  3、揭題,用口哨或lu表現旋律

  4、從生活經驗入手,拓展進行曲體裁(為學校設置出操音樂)

  師:你還知道哪些進行曲?

  (二)知道主部欣賞旋律

  師:這首波基上校進行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出示主題旋律

  2、知道用各種方式表現主題旋律,(說說自己認為最佳的表現方式)

  (三)體會回旋曲式

  1、完整地播放〈波基上校進行曲〉,獎勵傾聽音樂的同學,為他們帶上不同顏色的帽子

  2、師生共同發現回旋曲式(帽子的顏色)

  3、回旋曲式有什么特點?

  創作活動

  1、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的家鄉海寧有哪些值得自己驕傲之處

  2、創作“觀潮回旋曲”

  3、嘗試用小軍鼓表現潮水

  4、用肢體語言表現潮水

  5、教師朗誦〈酒泉子…〉“長憶觀潮……”

  6、自選表現形式,合作表演

  7、活動:“海寧小導游帶大家去觀潮”

  主部(輕快的音樂)――聽潮(鼓、鋼琴等)――主部――觀潮(學生表演潮水)――主部――詠潮(朗誦“酒泉子”)

  8、小結。

  (以上部分教學環節,為方便上傳,略有改動)

小學音樂教案 篇16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播放歡快的音樂,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背景音樂伴奏樂)

  二、導入新課:

 。ㄗ叩綄W生中間,手提一籃草莓)大家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草莓)想不想吃,(想)如果,我送給你一籃草莓,你會怎么處理呢?

  可是就有這樣一位小姑娘,有一竹籃草莓,她卻沒有吃,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看一段動畫.

  三、講授新課:

  1、播放Flash動畫。

  大家知道答案了嗎?(小姑娘把自己摘到的草莓送給了軍屬老奶奶)

  你知道這首歌是誰唱得嗎?是清怡小學的小歌星趙一欣和龐雅婷演唱的。好聽嗎?相信我們學會后,會比他們唱得還要好!大家有沒有信心?

  2、復聽:看歌譜

  同學們可以用手拍腿、拍肩膀,用腳輕輕跺跺地面、~~~~來為歌曲打節奏。

  3、三聽,剛才我看到好多同學都要忍不住唱出來了,不過不要著急,我們先來模唱一遍(想用什么詞來模唱就用什么詞);好,我們唱得再整齊一些,用“LA”來一起唱一遍。

  4、下面,我來朗讀一下歌詞,請同學們認真的聽一聽。第一段故意讀得缺乏感情,第二段加入感情,讓學生進行比較,相信你們讀得一定比我讀得好,誰來挑戰我?

  5、她讀得真棒,我的嗓子都癢癢了,大家想不想聽一聽我來唱一唱?要求同學們聽的時候,概括一下這2段歌詞分別說了些什么?學生概括:草莓的'樣子美、小姑娘的心靈美。(教師范唱),掌聲鼓勵一下吧!

  6、剛才我看到好多同學都躍躍欲試,想一展歌喉,來,我們跟琴把歌詞唱一遍。唱完之后,告訴我你覺得哪些地方比較難唱,我們一起來解決。(學生跟琴唱,找難點)

  四、解決難點:

  1、喲喂:八分休止符可以用手輕輕的拍一下桌子。

  2、前倚音:讓聲音舒展開,加、不加的效果,通過對比來讓學生進行比較哪個好聽。

  3、結束句高音:大家可以試著微笑著來演唱。

  難點都被我們一一克服了,可是,你有沒有覺得好象缺點什么?

  第二課時

  一、歌曲情緒處理:

  1、前12小節要唱得輕快、歡躍。風兒輕輕吹、彩蝶翩翩飛,小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上山摘草莓,一串串的紅草莓像瑪瑙一樣十分誘人,她的心情肯定非常高興,我們就用這種情緒來唱一下前12小節。

  2、喲喂,這時候就好象是小姑娘在摘草莓,看見這個草莓,又紅又大,看看那個草莓,又新鮮又水靈,滿眼的草莓個個賽瑪瑙,那個喜呀那個樂呀,同學們帶著這種感覺來唱一下。

  3、第二段說的是小姑娘把自己摘的草莓送給了軍屬老奶奶,大家說,當你幫助別人做了一件好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那么在演唱時,我們就要把這種由外到內的高興勁用歌聲表達出來。試一試。

  4、最后一句結束句,出現了換氣符號,速度漸慢,為后面的高音打下基礎。充分贊揚了小姑娘美好的心靈。聲音要舒展,微笑著,放開聲音來唱。試一試。

  二、歌曲表演:

  歌曲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完成了,下面,我們也該活動活動了。我們把同學們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派出1名同學,來把這首歌曲表演一下,扮演小姑娘,(每名學生都戴有頭飾)你們都有漂亮的頭飾,那我扮演誰?(軍屬老奶奶)開始準備吧。(分發道具)

  三、歌曲拓展:

  歌曲當中的小姑娘把草莓送給了軍屬老奶奶,那么,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送給誰呢?(走到學生中間詢問)誰能自己創編歌詞唱一唱?(1~~2名學生演唱)他們唱得真棒!

  相信大家都是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學生!非常高興與同學們度過了一堂愉快的音樂課,就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旋律當中結束這節課,同學們再見!

小學音樂教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春曉》,體會不同的速度對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所產生的作用。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2、附點音符的演唱。

  三、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嗎?讓我們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哪位同學能夠用你的歌聲來表現春天呢?

  ——讓學生自由演唱。

  3、剛才大家演唱了贊美春天的歌曲,還有哪些同學能夠吟誦贊美春天的古詩呢?

  【寓教于樂】(古詩文化)

  1、剛才有位同學吟誦了《春曉》這首詩,你們看,唐朝詩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這美妙的詩句吧!——師生共同誦讀古詩。

  提問: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師:大家說的太好了,面對這么美麗的春光,我們的詩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覺曉,……” ——師配樂朗誦。

  2、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知道嗎,這首詩還能唱一唱,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想聽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情緒。

 。2)、出示歌單,老師做示范演唱。

  3、老師逐句教唱。

  4、老師唱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演唱歌詞。

  6、解決難點:

 。1)歌曲的四個休止符處加上四個動作:聽、聽、看、搖頭。

 。2)最后一句,附點音符的`運用。

  7、再次輕聲、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領唱,男聲伴唱。

  9、男生領唱,女生伴唱。

  10、分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11、教師指揮完整演唱一遍。

  【創造表現】(歌曲處理)

  1、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后說一說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緒有什么不同。

  2、排練合唱《春曉》,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大合唱《春曉》。

  【完美結課】

  感謝全體同學,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教學反思】

  本堂課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參與。教學中緊緊圍繞“春”為主題,從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說春天,唱春天的來引導學生探索和體驗春天。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勇敢、踴躍的表現自己,我也努力來創造一個民主的課堂。因為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學生才會感覺到心理的安全,才會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當然,這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于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

小學音樂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精選16篇)

    一、教學分析(一)教學資料分析《跳起來》是一節音樂欣賞課,主要欣賞《馬刀舞》《小步舞曲》兩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一首激烈昂揚,一首舒緩優雅,構成鮮明的比較。...

  • 小學音樂簡單教育教案最新(通用3篇)

    教學目標培育熱愛農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學會歌曲。教學過程1、 導入導入西瓜,西瓜成熟時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個小瓜棚,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要看瓜嗎?看瓜是很艱苦的勞動,同時也是很快樂的,引導學生分析歌詞,體會主人公熱愛家鄉,執愛勞動...

  • 小學音樂第七冊《愉快的夢》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

    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音樂第七冊第三課。教學內容有:(1)學唱歌曲《愉快的夢》。(2)音樂知識連線、下行。教材分析:《愉快的夢》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日本兒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

  • 小學音樂說課稿(精選13篇)

    一、說教材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

  • 《大鹿》 -小學音樂(通用13篇)

    一、 說教材我說課的題目是《大鹿》,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音樂課本第三冊的第九課,通過準備分析我對本課有以下了解:1:復習以前學過的d r m f,2:基本的節奏練習3.學唱歌曲《大鹿》同時進行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 《茉莉花》--小學音樂教案(通用12篇)

    ■教學內容:豎笛 《茉莉花》1.奏:豎笛 《茉莉花》2.動:采集與分享: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教學目標1. 學習用豎笛吹奏江蘇民歌《茉莉花》,并能與同學一起合奏。...

  • 小學音樂《賣報歌》教案(精選12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小學音樂校本教案音樂欣賞《二泉映月》教案(精選17篇)

    小學音樂校本教案音樂欣賞《二泉映月》教案教學目標:1. 通過欣賞樂曲了解民族樂器二胡的主要特點,知道二泉映月的創作背景,體會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2. 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建設國家而努力學習。...

  • 全新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啟發學生運用學過的音樂知識(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來感受樂曲的形象和意境。教學重難點:通過欣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形體語言結合音樂去表現天鵝。...

  • 小學音樂的教案范文(精選4篇)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春天來了》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新授課:學唱歌曲《春天來了》1、教師語言導入課題,播放歌曲《春天來了》,聽完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出歌曲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2、學唱歌曲。...

  • 小學音樂《哦,十分鐘》說課稿(通用3篇)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七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哦,十分鐘》。一、說教材《哦,十分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七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

  • 小學音樂教案賽馬(精選3篇)

    聽賞----《賽馬》【教學內容】欣賞樂曲《賽馬》【教材分析】本課選自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多彩的歌聲”中的樂曲欣賞《賽馬》,樂曲描寫內蒙人民在節日賽馬的熱烈景象。結構式常見的有再現的單三段體。...

  • 小學音樂第三冊第九課《顛倒歌》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九課《顛倒歌》地位與作用:同學通過一年的學習,在演唱、演奏、綜合藝術、扮演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鍛煉與提高,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利用已有的經驗和能力鼓勵同學主動參與形式多...

  • 小學音樂說課稿(通用13篇)

    一、教學分析(一)教學資料分析《跳起來》是一節音樂欣賞課,主要欣賞《馬刀舞》《小步舞曲》兩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一首激烈昂揚,一首舒緩優雅,構成鮮明的比較。...

  • 《雪絨花》小學音樂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喜愛多元的音樂文化,樹立寬容待人、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過程與方法】體會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人民對祖國熱愛的情緒。...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金湖县| 当雄县| 蓬安县| 红原县| 三亚市| 准格尔旗| 荔浦县| 昔阳县| 湖南省| 维西| 剑川县| 文水县| 宣城市| 新巴尔虎左旗| 明水县| 原平市| 常德市| 华蓥市| 油尖旺区| 平顶山市| 扬中市| 五家渠市| 岫岩| 安塞县| 临泽县| 通州区| 曲松县| 凉城县| 神池县| 宁强县| 卓尼县| 桑日县| 沂南县| 徐汇区| 伊金霍洛旗| 中方县| 东兴市| 海门市| 榆社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