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案范文(精選12篇)
閱讀教案范文 篇1
目標: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理解繪本中蚯蚓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情。
2.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嘗試運用繪畫形式來續寫日記,并能大膽而連貫地講述所續寫日記的內容。
3.體驗閱讀和續寫日記的樂趣。
準備:
ppt一份,紙和筆人手一份,繪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標記一份
過程:
一、直接出示繪本封面《蚯蚓的日記》,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封面圖片,了解書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這個蚯蚓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
(根據幼兒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記”是這本書的什么?有幾個字?前面的三個字你不認識沒關系,但“日記”這兩個字你一定要認識。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呢?
2.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日記?(幼兒回答)
師:那日記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和你們想的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尋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繪本故事內容和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
1.第一遍閱讀,啟發幼兒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內容
。1)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
師: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你們知道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嗎?(3月1日)原來記日記的時候是要先寫上幾月幾日的。在這一天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討論回答)
師講述故事:原來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蜘蛛成功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樣倒立走路。你們覺得明天蚯蚓會成功嗎?
(2)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
師:第二天了,日記上的日期該怎么記錄?對了,3月2號,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沒有腳的特點,不能吸附在樹枝上。)
(3)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
。úシ藕⒆拥募饨新暎⿴煟耗懵牭搅耸裁?這是誰發出的聲音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情?這跟蚯蚓有什么關系啊?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師講述故事。
師: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對了,蚯蚓在日記的最上面都有標日期,記錄這一天他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會怎么樣?
。4)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
師: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調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兒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調皮了,它變得非常講禮貌。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從蚯蚓的日記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記里寫了什么。
。5)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五頁
(播放音樂)師: 3月5日,你們聽到什么聲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師: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為什么他只能這樣跳?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吧!
。6)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六頁
。ǔ鍪掘球窘憬愕膱D片)師:今天,蚯蚓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它是誰?蚯蚓和它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師講述故事提問:為什么蚯蚓要這樣說它姐姐呢?事實是這樣的嗎?
。7)閱讀完后與幼兒共同得出日記的簡單含義。
師:看了蚯蚓的日記,我們知道了原來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案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每天發生的事情,可以是你開心,難過,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記都標有時間。
2.第二遍完整閱讀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續寫日記。
師幼完整閱讀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記,那3月7日,蚯蚓還會去什么地方呢?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兒思維,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續寫日記
1.師提出記日記的想法,用神秘的語氣啟發想象
。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請你來幫助蚯蚓把3月7日這天的日記記下來。
2.引導幼兒思考日記怎么記?梳理幼兒經驗。
師:記日記的時候我們首先在日記的最上方標上日期(3月7日),寫完日期后,再想想會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畫在紙上。
3.幼兒自由嘗試記錄日記,師巡回觀察指導(可以請先畫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師,請客人老師將他的日記寫下來)。
4.展示個別幼兒日記,并簡單點評。
5.把作品貼在書的后面,引導幼兒發現日記記了幾天的事情,其實,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來,在寫日記的時候還可以寫上星期幾,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記。
6.延伸活動結束:你們也想寫寫自己的一周日記嗎?那我們到教室里再去試試看吧。
閱讀教案范文 篇2
群文解讀:
本節課的四篇小小說,蘊含著強烈的感情,都講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選文在環境描寫、語言運用以及文章的結構方面極具特色。
教學目標:
1、快速流利地朗讀閱讀材料。
2、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表達方法。
3、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同時,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習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利用已學會的閱讀方法自主學習。
2、引導學生學會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啞巴渡》《饅頭的故事》《愛之鏈》閱讀材料、群文閱讀自學記載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梳理學法,交流體會
1、梳理《橋》的寫法及寫作特點。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橋》的第一課時,胡老師相信文中的老支書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屏顯:圖片《橋》的背景。)他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
(2)是呀,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多么的無私無畏!回憶一下,老支書的高貴品質課文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2、梳理《橋》的寫作特點,感受人物高貴品質。
(1)預設:“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边\用了環境描寫,它們不僅寫出了雨水之大,還為下文山洪的暴發做了鋪墊。課文中環境描寫的句子還有很多,誰還能補充?
。2)聽了他的發言,你有什么體會?你能有感情的讀讀嗎?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樣?請你也來讀讀?還有誰能說說像這樣的句子?
小結:它們都是環境描寫,不僅寫出了洪水瘋狂、肆掠,而且烘托出了老漢的沉著、鎮定、無私無畏。
。3)老支書的高貴品質還從哪里體會到的?你能讀出來嗎?除了這些,你們還有補充的嗎?
小結:課文多處通過對老支書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老支書在緊急關頭不顧自己與兒子的安危,不徇私情。
(4)同學們,文章的結尾你想到沒有,說說你的看法?
小結:是的,課文的結尾設置懸念,不僅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而且感人至深,震撼了每一位讀者的心。
3、小結學法。
同學們,讀文章時,我們不僅要知道它寫了什么,更要知道它是怎么寫的!稑颉愤@篇課文運用環境描寫烘托了緊張危險的氣氛;巧妙的結構安排,設置懸念耐人尋味;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老支書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讓他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心里。接下來,我們就用學習《橋》的這種方法學習一組文章。
二、扶讀《啞巴渡》,運用方法
1、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啞巴渡》,講述故事。
同學們,請拿出閱讀資料,(屏顯:《啞巴渡》)首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一讀《啞巴渡》,想一想:它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一個孩子試著講故事。)
2、運用學法共讀故事,小組交流討論。
現在,請同學們再讀文章,邊讀邊按屏幕上的要求做好批注。
屏顯學習要求:
1自讀短文。
2啞巴老人是一位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3故事的結局怎樣?你想到這樣的結局嗎?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
3、學生小組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4、學生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法
(1)學生交流學習成果,小組互相補充。
。2)教師相機指導學法,并指導朗讀重點語段。
5、小結過渡:啞巴老人一生默默奉獻,他的光輝形象深深印在我們心里,讓我們讀了還想再讀。
三、自學《饅頭的故事》《愛之鏈》鞏固學法
老師還給大家帶來兩篇文章《饅頭的故事》和《愛之鏈》,快速瀏覽文章,你喜歡誰呢?為什么?讀之前,請同學們看看讀書要求。
1、屏顯自學要求。
、抛x一讀,議一議
快速瀏覽文章《饅頭的故事》《愛之鏈》小組內交流故事內容。
、、填一填,講一講
畫出令你感動的語句,填入讀書記載表。小組交流,兩篇文章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學生運用學法,自學《饅頭的故事》《愛之鏈》。
請同學們拿出群文閱讀比對表,運用學法小組討論再填寫,每小組派一人記錄。
3、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1)首先請一個小組代表交流你們的學習成果。老師從你們激烈的討論中發現你是位愛學習的孩子,你來試一試。你喜歡哪篇文章中的誰,為什么?
。2)還有哪個小組補充你們的想法?
四、比對異同,交流分享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組文章《橋》《啞巴渡》《饅頭的故事》《愛之鏈》,請同學們認真比較一下,他們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呢?(屏顯:比對異同,分享交流)
1、同桌互相討論交流,比對《橋》與《啞巴渡》《饅頭的故事》《愛之鏈》的表現手法。
2、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過渡: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討論熱火朝天,我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3、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節課你們有哪些收獲?
五、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知道了細節刻畫可以表現人物的品質,同學們可以運用這種描寫人物的方法,寫寫身邊令你感動的人?梢詫懹H人,也可以寫老師,還可以寫小伙伴。教師相機指導。
總結:同學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老師真心希望同學們以后多讀書,多讀好書!
閱讀教案范文 篇3
一、從整體入手反復讀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線。讀得好,可以深刻地表達出課文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余光中的《鄉愁》一課時,就應該先充分創造氛圍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再采取各種朗讀方式,如集體讀,個人讀和自由讀等,使學生情有所動,心有所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深刻地體會到鄉愁的含義,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思想感情。最后又采用集體朗讀,讓學生再一次透徹得體會出情感,把課文讀得淋漓盡致,領會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分層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的有效參與度
在閱讀教學中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改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要邁好這一步,首先就應該承認學生的差異,為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區別對待,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從而逐漸縮小學生之間在認知領域方面的過大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水平線上得到較好的發展。
1、提出不同的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激起參與的興趣。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梢,沒有興趣的強制教學,勢必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自然不會樂學,只有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才能使他們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客觀的差異,采取目標分層遞進的辦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循序漸進的可接受目標,可以增強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
2、分層次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機會。
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便有差別,如果對每個學生的訓練都同一標準,則勢必是強者智力過剩,弱者畏難掃興。在閱讀教學中,采取分層次訓練的方法,既有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要求的統一尺碼的訓練,又有因人而異訓練的兼顧,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提高整體水平。
3、采用多種方法,使課堂訓練落到實處。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學懂內容,在課堂訓練中,應層層深入,在“聽、說、讀、寫”這四個字上下功夫,設計各種練習。其中寫是最重要的一環,寫出來的文章漂亮與否,是很能說明一個人的語言水平怎樣的。所以教學生寫好作文這一工作,是需要長抓不懈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及時學習別人的.優秀寫作方法和語言,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文章的許多寫作技巧大家在學課文都已經明確了,關鍵是如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這就要老師幫助他們做一些鋪墊。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發揮想象與聯想展開寫作。通過這樣的練習,同學們就心中有數了,然后再說明一下自己所要說的道理或要贊揚的精神,選取有代表性事物,擬好提綱,搭好文章的框架,再寫完整,再潤色。
三、恰當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參與的樂趣
評價具有導向、激勵的功能。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效果的評價,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人成功欲望為前提的!懊總孩子身上都有金礦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于不同起點為標準的相應評價,這樣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利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持他們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1、評價與目標相結合。
評價要與對學生要求的學習目標相對應,能較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性。如果較差的學生一旦達到目標的要求,教師適當的肯定,適度的鼓勵性評價,會成為學生不斷進取的催化劑。
2、評價要與相互學習相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在教師指導下,依據恰當的評價標準讓學生相互評價。相互評價有利于形成寬松的氛圍,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鑒賞能力。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時的某些心理障礙,激發學習欲望,逐步形成學習活動時的最佳心理發展過程,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的有效參與度,大面積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四、利用固定程序閱讀,強化復習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會了的東西,即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方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自如,因此,復習階段的強化訓練是十分必要的,所謂“強化”是指一要快----限時;二要記準----反復記憶。如果我們在復習過程中,充分運用固定程序閱讀來進行強化訓練,就一定能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快速閱讀是日益盛行的一種讀書方法,所謂快速閱讀不只是眼睛看文字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指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要求能盡快理解其深刻意義,不停留在字面上;想象的快速,是指對文章中事物的形象的想象以及對事物背景的理解快;記憶的快速,是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記住文章的要旨、重要事實等有關數據。因此快速閱讀法不同于只求速度的快速瀏覽,而是注重讀書質量的一種創造性的學習方法。
2、程序閱讀法,是快速閱讀中收效較快的一種訓練方法。程序,既閱讀的程序,實際就是閱讀時的思維程序。我們在閱讀時是可按固定的程序去讀,即每讀一篇文章都固定依次解決幾個問題,其余問題暫且不管,這樣專心去解決幾個問題,就比一般泛泛而讀效果好的多。這樣的閱讀程序如果在頭腦里形成固定的習慣,即到閱讀時,自己的思路會自然按著這個程序走,那么閱讀速度就會快一些。人所形成的這種習慣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能 輕易地、自動地、不假思索地加以利用。因此我們把各種文文章,固定為一定的閱讀程序,每次復習均按此程序進行,就不僅可以加快閱讀速度,而且由于多次的復習,有利于理解的加深和記憶的牢固。
利用程序進行閱讀的好處是:由于遵循一定的程序,可以使雜亂無章,毫無條理的閱讀過程變成為明確而連貫的思維過程,可以大大提高大腦的接受能力、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記憶讀過的材料的能力,從而使復習成為不是一件很費力的勞動,以利提高復習效率。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構建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必定會成為學習的主人。
閱讀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欣賞繪本故事《彩虹的盡頭》,感受愛的情感。
2.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中,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3.能大膽講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的方式理解故事內容,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活動難點:能大膽講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小動物獾和狐貍,了解松鼠愛吃的食物。
2.物質準備:課件、孩子們自己帶的寶貝。
活動過程
1.“尋寶欄目”——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尋寶》節目組來到大二班,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寶貝吧!(播放視頻)。
。2)你們都看到了哪些寶貝?它們都是什么?(中國的歷史文物寶貝)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寶貝呀?
2.“寶貝分享”——介紹寶貝
(1)師:瞧!桌子上都是大家帶來的寶貝,下面咱們通過抽獎的方式,請幸運的小朋友眾來紹一下自己的寶貝,好嗎?
(2)師:你的寶貝是什么?
(3)師總結:有的小朋友的寶貝是玩具,有的小朋友寶貝是自己作品,還有的小朋友寶貝是生活用品,看來咱們的寶貝是多種多樣的。
3. 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1)介紹主要人物。
(課件呈現“一扇門”)師:聽!什么聲音?(門鈴聲)有人來參加咱們欄目活動了,大家歡迎嗎?師:會是誰呢?(課件呈現;獾和狐貍)。師:獾和狐貍一起來參加我們的尋寶節目了!
、僭阝岛秃偂皩殹边^程中,領悟“寶貝”的真正的涵義。
。2)你們覺得獾和狐貍的寶貝是什么?咱們聽聽它們的尋寶之旅吧!
。3)講述故事的前三頁:
。ǖ谝粡埨L圖)音樂響起,師讀題《彩虹的盡頭》。獾和狐貍是好朋友,他們總是在一起玩、一起打鬧!
。ǖ诙䦶埨L圖)有一天雨后,天空出現了一道明亮的彩虹!狐貍問獾:“嘿!好朋友你說,彩虹的盡頭是什么”?獾說:“是寶貝”!狐貍又問:“那什么是寶貝”?獾說:嗯,它有是可能是金的、或者銀的、或者是寶石(點擊課件),總之讓人變得富有的東西“!狐貍說:“那咱們一起去尋找寶貝吧!”——好不好!
。ǖ谌龔埨L圖)于是獾和狐貍開始了他們的尋寶之旅!(拖動圖片向前)它倆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這一路上它們會遇到誰?會不會找到寶貝呢?
。4)講述故事的第四頁:
、谀艽竽懼v述故事內容,樂于表達對“寶貝”的想法。
師:你猜第一個遇到了誰?獾和狐貍找到寶貝了嗎?
師:(采用白板局部顯示功能,教師邊托聚光燈邊講述)咦?獾和狐貍在什么地方?(停頓)遇到了誰?(停頓)它的寶貝是什么呢?(圖片全顯)師問:誰能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
。ㄉ衡岛秃傇诖笊掷镉龅搅怂墒,她最愛吃的是松果)(師:說得真完整,鼓掌!)
師:為什么松果是松鼠的寶貝嗎?(愛吃的食物是它的寶貝)
師:看來松果不是獾和狐貍心目中所想的寶貝,于是他倆繼續尋寶。(獾吃蚯蚓、昆蟲;狐貍吃魚蝦蟹、鼠類、鳥類)
。1)講述故事的第五頁:
師:(出示課件)這一次獾和狐貍在什么地方?遇到了誰?它的寶貝是什么?)看看誰能把這句話說完整?
。ㄉ衡岛秃傇诓輩怖镉龅搅锁唻寢尯网唽殞,鴨媽媽的寶貝是鴨寶寶。)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小鴨是鴨媽媽的寶貝?(重點指導細節:摟抱、學本領,有血緣關系)
師:你是誰的寶貝?來,我們來連線,看你們說得對不對?(西沃同屏連線自己的爸爸媽媽,原來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寶貝,親人是寶貝)
師:看來小鴨子也不是獾和狐貍的寶貝,于是它倆繼續尋找寶貝。
。2)講述故事的第六、七頁:
師:(運用白板隱藏功能,拖拉圖片講述)這次他們在什么地方遇見了
師講述(點擊下一張圖片,音樂):他們問兔爺爺您的寶貝是什么?兔爺爺拍著腦門說:我的寶貝是回憶!嗯?回憶,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回憶?(回想過去、以前發生的人或事)
師:誰能說說你的回憶,和大家分享一下。
師(總結,音樂):回憶有可能是我們去過的地方,有可能是我們愛過的朋友,還有可能是你做過的事,美好的回憶可以是寶貝。兩個好朋友告別了兔爺爺繼續前行。
。3)講述故事的第八頁:
師:(出示課件)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兩個好朋友不得不躲在樹洞里,他們特別傷心、特別難過,因為彩虹消失了,他們也沒有找到寶貝。這時他倆開始回憶:這一路上都遇見了誰?(點擊圖片)他們的寶貝分別是什么呢?
. 5.完整欣賞繪本,感受愛的情感。
師:與小朋友討論,說一說獾和狐貍這一路尋寶的經歷?
師:請小朋友完整講述故事。
師:于是狐貍看看獾,獾看看狐貍(點擊課件),它們又唱又跳,相互擁抱,此刻就感到無比的快樂、開心、興奮,它們說我們找到了,寶貝找到了,你們知道是誰嗎?
師:(總結)獾和狐貍在自己回憶經歷里找到了寶貝,彼此(朋友)是它們的寶貝。
(1)(點擊課件)“雨停了,彩虹出來了,可是兩個好朋友依舊沒有發現,因為它們已找到對方就是自己的寶貝!
。2)完整欣賞一遍繪本故事《彩虹的盡頭》
師:小朋友獾和狐貍的尋寶之旅結束了,大家還想美美地、完整地聽一遍嗎?(播看繪本故事)
師:請小朋友邊聽邊想:在幼兒園里有像獾和狐貍一樣的寶貝嗎?小朋友你找到了自己的寶貝了嗎?如果她在這你趕快去他抱一抱,和好朋友說一說你們的貼心話、知心話!
5.總結
師:今天咱們大(2)班的每個人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寶貝,還獲得了寶貝對自己的愛和肯定!希望大家回班之后再去找找更多的寶貝!老師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珍惜和愛自己像寶貝一樣的朋友和親人!好嗎?好的,小朋友再見!咱們下期節目再見!
6.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收集生活中點滴的圖片,在相互說一說,談一談自己的寶貝,體會朋友和家人之間愛的情感。
活動總結
我執教的《彩虹的盡頭》這個繪本語言閱讀活動,我始終圍繞活動重難點,并借助自己自制帶有圖文、動畫flash、聲音特效、信息同屏功能等豐富設計的PPT演示文稿來輔助我的教學活動?梢哉f我設計的PPT在活動中幫助幼兒更直觀理解了故事內容,同時借助有趣的PPT也更加激發了幼兒活動的激情。
flash動畫故事圖文穿整個活動,同時,也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熱情。在第一次出示遮罩圖片的時候,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這更加突出故事發展的趣味與神秘,讓幼兒有繼續探索的欲望。整節活動通過PPT的線索一點點的推進,孩子們從一個個小動物的故事情節和對話中知道了它們的“寶貝”。最后孩子們知道寶貝不僅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來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寶貝還是一些很特別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幸?鞓。通過初步了解了“寶貝”廣泛涵義之后,通過讓幼兒連線自己的父母,采訪周圍教師,組織幼兒分享交流:“媽媽的寶貝是什么?”、“老師的寶貝是什么?”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接著,通過采訪孩子自己,“說說自己的寶貝是什么?”由此,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從對“寶貝”物質層面的理解逐漸升華到對“寶貝”精神層面的理解。以此來了解幼兒對作品的感悟能力,并移情到幼兒的生活中去!
在整個繪本教學活動中,我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不斷讓幼兒在質疑、猜想、跳一跳的過程中,激發幼兒學習的渴望,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做到想說、敢說、會說、樂說,并在說的過程中獲得文學閱讀能力,讓閱讀走進幼兒的心里,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閱讀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2、學習兒歌,培養幼兒記憶力。
3、認識漢字“飛機”。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上有一直升飛機,機艙內坐一小弟弟。
2、玩具飛機一架。
3、兒歌寫于黑板,紙遮住。
(飛機飛機,飛高飛低。飛機肚里,有個弟弟。弟弟弟弟,坐著飛機,飛上藍天,鉆進云里。)
4、字卡“飛機”,已識漢字“飛”。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飛機,引出漢字“飛機”(字卡貼于飛機背面)
1、大班幼兒表演,手里拿一架玩具飛機飛進教室。
2、幼兒觀看玩具飛機,師操縱飛機,一會兒飛得高,一會兒飛得低。
師:這架飛機娃娃可真調皮,一會兒飛得高高的,一會兒飛得低低的。飛機娃娃還帶來里一個好朋友呢!看看它是誰?(幼兒辨認,引導幼兒辨認“飛”)原來是字寶寶“飛機”(取下來),大家向飛機字寶寶問好:飛機你好!給飛機字寶寶照個相!
3、小朋友把眼睛閉上,調皮的飛機字寶寶要和小朋友捉謎藏(字卡藏于兒歌處)我們等會兒把它找出來。
二、學習兒歌。
1、教師手拿飛機,做飛高飛低的動作,幼兒觀察,師引導說出:飛機飛機,飛高飛低。
2、出示小朋友坐飛機的掛圖,師:看看又飛來了一架飛機,是誰跑到了飛機的肚子里面去了?引出兒歌第二句:飛機肚里,有個弟弟。
3、師:弟弟坐著飛機,飛到哪兒去?(幼兒自由發言,師引導觀看藍藍的天空和白云,學習兒歌第三句:弟弟弟弟,坐著飛機,飛上藍天,鉆進云里。)
4、完整教讀兒歌兩遍,幼兒看掛圖自讀一遍。
三、復習認識漢字“飛機”
1、師:剛才飛機字寶寶跑到這里藏起來了,現在我們來看它藏好了沒有,找不找得到它的好朋友(將遮的紙拿開,取出字卡飛機,幼兒認讀。然后引導幼兒找兒歌中的飛機漢字,并用紅粉筆圈出來。)
2、幼兒指認兒歌中的飛機漢字,認讀兒歌,朗誦兒歌。
四、發展幼兒語言。
1、復習念兒歌,幼兒根據內容創編動作。
2、師:剛才兒歌里說飛機有時候飛得……有時候飛得……(讓幼兒說出高和低,飛機飛得高,飛機飛得低等等。)
3、師:是飛機在哪里飛?(幼兒語言:飛機在天上飛,飛機在藍天上飛,飛機飛在高高的藍天上等等,要求幼兒把話說完整。)
4、小朋友想坐飛機嗎?你想坐什么樣的飛機?
五、介紹飛機的種類:
戰斗飛機、制勝飛機、客機……小朋友還會折紙飛機。
六、鞏固念兒歌,識字飛機,請小朋友折紙飛機。
閱讀教案范文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白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
教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2.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
教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分段感受故事
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
。1)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
(2)提問: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
。3)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鞓费!
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
。1)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
。2)提問: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
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
。3)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
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
(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
(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
。3)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
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
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1、教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
2、教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
那你會怎么做?
四、結束活動
閱讀教案范文 篇7
第一部分內容:素養目標
1.語言目標:誦讀這三首詞,把握朗讀節奏,并背誦這三首詞。
2.審美目標: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賞析它們的表達技巧。
任務情境
宋詞,透過歷史的滄桑,穿越時空的隧道,走入了我們的心間。長長短短間,淋漓盡致地進行了一次次心靈的會話。宋詞有一種外在的魅力和內在的韻味,不管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無論是蘊藉含蓄,還是酣暢淋漓,都會使我們著迷,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遐想。讓我們走進宋詞,感受其中的羈旅之思、離恨之苦、國破之恨、家亡之仇,體會其中高超的表達技巧。
.........
第二部分內容:學習任務一閱讀與鑒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
任務活動一誦讀全詩,理解大意
1.誦讀全詞,用“/”劃分朗讀節奏,用標出韻腳字。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任務活動二賞析技巧,體悟情感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作者是如何將情與景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此詞開篇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大江與千古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時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到風流人物的非凡氣概,體味到作者兀立長江岸邊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極大。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在寫景方面有什么特點?加點的動詞有怎樣的表現力?
答案(1)正面描寫雄奇景色。仰視石,俯瞰濤,平看浪花!皝y石”繪形,“驚濤”繪聲,“雪”繪色,意態縱橫,有聲有色。
(2)“穿”表現巖峰錯列、直插云霄的態勢,“拍”表現波濤洶涌奔騰,“卷”表現波濤翻卷形成浪花的浩大氣勢,驚心動魄。
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詞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江山如畫”是對前面內容的概括,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壯麗江山無比熱愛和贊美的感情。“一時多少豪杰”引出下闋對英雄豪杰周瑜的贊美。這兩句在詞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三句表現了周瑜怎樣的形象特點?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
答案(1)雍容閑雅,氣宇不凡,從容瀟灑,指揮若定。
(2)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和反襯的表現手法!盎绎w煙滅”比喻兼夸張,以曹軍的慘敗反襯周瑜的戰績和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借此抒發對英雄建功立業的仰慕之情。
.........
學習資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詞人、詩人、書畫家。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中進士時21歲,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黃州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追謚“文忠公”。在詩方面,有作品《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贈劉景文》等;在詞方面,開創了豪放派詞風,作品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在書畫方面,擅長行楷,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書畫四大家”。
(2)作者延讀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黃州,武漢向東,車子開一個來小時就到了。一下車,我就遠遠望見蘇東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漢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聲猶勝武赤壁,蘇東坡是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視這位千古文豪。一個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蘇軾,他那眉宇間,襟袍臨風處,拂袖挪步,畢竟已少了那份氣質。他的醉態浪漫呢?他的才情風骨呢?他的失意豁達呢?一尊石像縱然萬古不朽,終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個人了。難怪,蘇東坡這樣豪放的人,也曾在這里感嘆過“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江山如畫,逝者如斯!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任務活動一誦讀全詞,理解大意
(一)誦讀詞韻
1.誦讀全詞,用“/”劃分朗讀節奏,用“ ”標出韻腳字。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
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初步理解
2.下面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的結構思維導圖,請在空缺處填出相應的內容。
3.這首詞中,詞人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答案本詞的上闋,詞人主要通過對英雄人物的.懷想與仰慕,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宏偉志愿,同時又流露出一種“時不我與,英雄難覓”的隱傷之情。下闋,詞人諷刺了當朝者冒進輕敵的思想,同時抒發了對淪陷區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敗,亦流露出詞人報國無門的苦悶。
.........
第三部分內容:學習任務二整合與探究
1.閱讀本課三首詞,請從意象、意境、選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與婉約派作品有何不同。
答案(1)在意象上,豪放派傾向于大的并且比較開闊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而婉約派則選取相對小巧而情思細膩的事物,如風雨花鳥等。
(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營造一種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邁的氣氛,而婉約派則有一種柔和婉轉含蓄的格調。
(3)在選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發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懷今;婉約派則愛寫男女戀情,悲歡離合,詠物記事等。
(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幾分豪氣,高逸曠達的精神;婉約派則是委婉而又細密,縈繞回環,細膩綿密。
2.《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首詞都是豪放風格的詞作,試比較它們在豪放風格上的異同。
答案(1)相同點:①景物方面!赌钆珛沙啾趹压拧分械摹按蠼瓥|去,浪淘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所寫景物都雄奇偉壯,場景都氣勢恢弘,意境都雄渾壯闊。
、谌宋锓矫妗!赌钆珛沙啾趹压拧分械闹荑,“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滿,儒雅瀟灑;赤壁鏖戰時,他指揮若定,以弱勝強,建立功業。這樣的形象充分體現出豪放氣派!队烙鰳肪┛诒惫掏压拧分械膶O權繼承父兄大業,年輕有為,英明果斷,積極抗曹;劉裕雖出身卑微,卻能勵精圖治,厲兵秣馬,勢如破竹,成就北伐大業;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廉頗老當益壯,窮且益堅,壯心不已,愿為國家效命。這些英雄豪杰均體現出豪放氣勢。
③事件方面。兩首詞中展現的都是重大歷史事件,如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劉裕的北伐中原,西漢與匈奴之爭,南宋與金之戰等,都是歷史的巨幅畫卷,均能體現出豪放氣勢。
、芮楦蟹矫。兩首詞都是詞人面對祖國河山,緬懷古代英雄,表達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兩首詞的結尾雖都有點兒感傷,但不同于婉約風格的傷感,而是蒼涼、憂憤之中激蕩著一腔追慕英雄、壯心不已的豪邁之情。
(2)不同點:①形象上,所寫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主要寫的是周瑜,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出現了孫權等六個歷史人物。周瑜、孫權同是三國時代的風云人物,蘇軾與辛棄疾卻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周瑜高雅灑脫,春風得意,二十四歲做中郎將,三十四歲做三軍大都督,“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年紀輕輕就建功立業;而滿腹經綸的蘇軾卻不但未被重用,而且被貶。蘇軾寫本詞時已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因而特別仰慕周瑜。孫權十九歲成為東吳的統治者,果敢堅毅;二十歲作為三軍統帥,不畏強敵,以少勝多。辛棄疾推崇他其實是批判軟弱無能、妥協投降的南宋統治者。
、谡Z言上,蘇詞開闊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寫出了山的陡峭,具有立體感;“卷”字逼真地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辛詞因用典多而顯得含蓄深沉,如“贏得”二字就蘊含著濃烈的諷刺意味。
③手法上,蘇詞以描寫為主,從寫景中逐層托出人物;而辛詞以敘事為主,人物蘊含在事件之中。另外,蘇詞運用了襯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喬初嫁”襯周郎;而辛詞用典頗多,典中套典,自然精當。
、苁闱樯,蘇詞緊扣個人際遇,在感傷自我的同時,豪中帶曠,即借周瑜的英雄氣度抒寫自己的豪邁、曠達;而辛詞緊扣政治現實,借詠史來談自己的戰略見解,更主要的是借頌揚孫權、劉裕等英雄的壯舉來斥責統治者的貪圖享樂、茍且偷安,流露出濃烈的憂國憂民情懷,豪放之中蘊含更多悲壯之氣。
閱讀教案范文 篇8
班閱讀活動:夜里什么人不睡覺
活動目標:
1、通過同伴閱讀,初步感知不同職業人的工作特點。
2、學會觀察畫面,并能膽的表述故事內容。
3、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膽講述。
5、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欲望,體驗人物的個性特征。
活動重點:
通過同伴之間的閱讀,感知不同職業人的工作特點。
活動難點:
能膽的表述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不同職業人的圖片、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每天很晚的時候在做什么呢?
2、那有人是晚上不睡覺的嗎?
3、出示故事封面,引出故事名稱。
二、同伴閱讀。
引導幼兒自由與同伴閱讀,教師適時指導。
三、分享交流。
1、故事中哪些人夜里不睡覺?
2、根據幼兒答案張貼圖片并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職業名稱。
四、播放課件,師生共讀。
引導幼兒膽的表述故事內容。
五、結束活動。
1、師:正是有了這些人忙忙碌碌地在為我們服務,才讓我們有了現在這樣美好的生活,那我們應該跟他們說什么呢?
2、除了故事中的這些人不睡覺,小朋友再去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什么人夜里不睡覺?為什么不睡覺?下節課告訴老師!
班閱讀活動《夜里什么人不睡覺》教學反思
黑夜,總是帶著一些神秘的色彩,“夜里什么人不睡覺?”,孩子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為了讓孩子能體會哪些人夜里不睡覺?他們為我們做了什么事?由此能自然而然的產生感恩心理,我設計了《夜里什么人不睡覺》這一閱讀活動。
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當我拋出第一個問題,每天很晚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時,幼兒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回答老師,有的說在家看動畫片、有的說在家玩玩具、有的說聽媽媽講故事……最終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了做完這些事以后都要去睡覺了。緊接著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有沒有人晚上是不睡覺的呀?一下子就激發了幼兒興趣,有的小朋友說晚上上夜班的人不睡覺,有的小朋友說小偷不睡覺,我馬上追問他小偷不睡覺,所以誰晚上也不睡覺呢?孩子們馬上想到了警察,孩子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接下來我出示了故事封面,引出了故事名稱《夜里什么人不睡覺》。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使孩子們迫切想要知道到底哪些人夜里不睡覺。這時我請孩子們到書架上去取書和好朋友一起閱讀,幼兒們通過同伴閱讀,初步感知了夜里不睡覺的人的工作特點。在分享交流的環節中,我鼓勵幼兒回答夜里什么人不睡覺,我一邊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人物圖片,并引導幼兒規范的說出他們的職業名稱。接下來我播放了故事課件,逐頁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話表述故事內容,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圖畫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發現,原來夜里有許多不同職業的人,在忙忙碌碌為家服務呢,也慢慢了解正是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感恩的心理。最后我請幼兒再去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夜里不睡覺,為下一次的活動做好了鋪墊工作。
活動結束后,我發現同伴閱讀在班是非常適用的,班的孩子已具有一些早期閱讀的經驗,如他們喜歡與同伴分享所見所聞,對文字比較感興趣,具有理解圖意的能力,樂于參與討論并敢于發表不同于他人的見解,掌握了閱讀圖書的基本方法等。孩子之間的閱讀能力是有差異的,同伴閱讀、合作交流能補充完善發展幼兒的閱讀技能,令幼兒產生閱讀的愉悅、快樂之感。所以班的孩子可以結伴一起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閱讀能力,加強了生生互動。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存在著不足:在今后的活動中,課前一定要做好量的準備工作,吃透教材,預設好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同伴閱讀的過程中,要以幼兒閱讀為主,教師不要過早的介入到孩子與同伴的閱讀中去;在活動中教師拋出的問題,要鼓勵幼兒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幼兒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局限他們的答案,對于幼兒饋給老師的信息不要草草了之,應該繼續追問下去,這樣才能激發幼兒更深層次的思考問題。
閱讀教案范文 篇9
初二(2)班假日活動語文閱讀教案
梁寒波 2005-3-13
現代文閱讀
第一課時文學作品閱讀
考點要求
1、分析文中關鍵性詞句
2、分析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4、聯系文化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做出自己的評價。
5、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6、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
7、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8、了解作品中幾種常用的描寫方法及其作用。
閱讀指導
一、 分析文中關鍵性詞句
1、關鍵性詞句包括: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的詞句;對文章結構起照應連接作用的詞句;某些具有比喻、借代等意義的特殊詞句;在特定語境中意義發生變化的詞句。
2、如何分析:1)、聯系上下文分析詞句的含義及作用。2)、聯系文章的思想主題等因素分析。3)、聯系人物形象理解詞句在文中的含義用表達作用。4)、聯系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5)、從修辭的角度分析。
二、分析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結構,是把握文章思路脈絡的手段,也是理解文章內容的手段。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現在文章的取材、線索、順序、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段落層次的關系等方面。
三、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1、這是現代文閱讀各類文體都會出現的考點。
2、如何歸納中心思想:1)、從文章標題入手。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3)、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句入手。4、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5)、作恰當的縱橫聯系。
四、聯系文化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做出自己的評價。
1、這一考點,不僅是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更是對考生思想認識水平、辯證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評價要求考生對作品作主觀審視,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判斷,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
2、如何解答:1)、要求學生平時多讀書,注意積累知識;2)、多思考,善于分析問題。3)、多練習,培養解題能力。
五、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1、這是文學作品閱讀中最常見的考點。近年來的文學作品閱讀題越來越強調學生能用自己的情感體驗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如何解答:1)、要讀懂原文,準確理解文意;2)、審清題意,根據答題要求,選擇答題角度;3)、注意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去領悟作品的內涵,闡發所受到的感染和啟迪。
第二課時科技作品閱讀
考點要求
1、能指出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的順序;
2、能概括文章的說明中心;
3、能分析關鍵性詞句;
4、能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5、能理解說明性語言平實、簡明、準確的特點;
6、能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閱讀指導
一、指出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的順序
1、如何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1)、根據說明對象來歸納;2)、思考文章的題目。3)、抓住重點段及關鍵語句。
2、常用的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2)、空間順序;3)、邏輯順序。
二、概括文章的說明中心
概括說明中心的方法,即圍繞三個問題來細讀全文:1)、全文圍繞什么事物或事理來進行說明?2)、說明了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從哪些方面對該事物或整理進行說明?
三、分析關鍵性詞句;
關鍵性詞句包括:1)、幫助理解說明對象特征的詞句。2)、具有指代性等能體現說明文語言表達效果的詞語。3)、對說明文結構起照應連接作用的詞句。
四、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1、明確常見說明方法及其特點。
2、掌握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注意在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的時候,需要將說明的具體內容與其前后文的說明內容聯系起來去分析。
五、理解說明性語言平實、簡明、準確的特點;
如何分析說明語言的準確性:1、分析限制性詞語的表達作用;2)、分析表示估計和猜測的詞語的表達作用;3)、分析詞語的搭配。
六、能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把握科學性和開放性。1)、科學性?疾閷W生關注人類、關注自然、關注生態環境、關注科技進程、關注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思想、科學品質、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2)、開放性。答案多元化和不唯一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005-3-13
閱讀教案范文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課件演示傾聽、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中的“寶貝”的涵義。
2、能用“對…來說,寶貝就是…”的句式來回答故事中動物們的寶貝并嘗試描述自己的寶貝。
3、體會故事中獾和狐貍之間的寶貝是友情。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繪本插圖制作的PPT課件配以相關的音頻。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寶貝嗎?
(出示獾和狐貍的圖片)
2、師:獾和狐貍是一對很要好的好朋友,今天他們也要去找寶貝,我們跟著他們一起去找寶貝吧!我們來看看他們會去哪里找寶貝呢?
3、教師講述故事開始,討論彩虹盡頭有什么寶貝。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播放錄音:開始)
師:獾和狐貍是怎么說的?你覺得彩虹的盡頭會有什么寶貝呢?
師:那就讓我們跟著獾和狐貍一起去彩虹的盡頭看看吧!
。ㄔu析: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理解的寶貝,充分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述自己對“寶貝”的認識,分享交流對“寶貝”的理解。由此引出跟隨獾和狐貍一起去找他們的寶貝,并在聽聽,學學中,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對話并進行復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通過情景式的引導,自然的引出故事。)
二、欣賞故事書,逐步了解故事內容,探索故事發展。
1、 場景一:森林——松鼠。
。私馑墒蟮膶氊,學說句式。)
師:瞧,它們在森林里遇到了誰?(松鼠)它在干什么?
師:聽一聽,松鼠在說什么呢?(聽錄音:松鼠1)
師:你聽到了什么?能學一學松鼠說話嗎?
師:松鼠的寶貝是松果,你知道為什么說松果是它的寶貝呢?
師: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么說的呢?(聽錄音:松鼠2)
教師小結:松鼠過冬需要很多的食物,所以食物對于松鼠來說是最重要的,這是松鼠的寶貝!
(評析: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通過請幼兒傾聽松鼠的話并嘗試一起學習,自然的引出懸念“為什么松鼠說松果是他的寶貝?”并由小松鼠來揭示答案,避免了單一的教師講述,幼兒傾聽的模式,使整個環節具有情境性,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與幼兒一起學說對話,初步學習句式“對…來說,寶貝就是…”)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生動的課件以及配以相應的對話音頻,很好的吸引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教師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猜測、表述等,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學學中,逐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以及固定句式“對…來說,寶貝就是…”,但是,在引導幼兒理解無形的寶貝“回憶”和“友情”的時候,由于對于這些無形的東西,幼兒無法切實的感知,雖然老師引導幼兒自己來說說自己美好的回憶等,但是在幼兒表述的時候沒有進行強調,未能使幼兒對回憶是美好的有進一步的了解,而對友情更是顯得有點不知所云,因此,教師應在活動中,加強這方面的強調和感知,幫助幼兒理解。
閱讀教案范文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兔子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
2.熱愛小動物。
3.學習詞”毛茸茸“蹦蹦跳跳”
4.培養幼兒觀察小兔子能力。
5.體驗模仿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兔子,多準備些食物。
活動過程:
導入
一、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朋友,大家快來看看這位好朋友是誰(直接出示小兔子)
二、觀察小兔子,教師提出問題”小兔子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自由交流。
三、引導幼兒探索。
四、幼兒表達探索過程,讓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有順序的觀察,讓幼兒觀察小兔子的頭部和眼睛,提出問題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紅色,再觀察,小兔子的身體讓幼兒去觸摸小兔子,問幼兒兔子身體是什么顏色,問小朋友摸小兔有什么感覺?學習”毛茸茸“小結:教師同幼兒一起小結兔子的外部特征,”小兔子長什么樣“。
六、教師提出問題”小兔子都吃什么
1.小兔子的生活習性,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2.實驗:讓幼兒喂小兔子,讓幼兒拿各種各樣的青菜喂。 3.問幼兒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并學習詞蹦蹦跳跳
七、幼兒表示對小兔子的感受,讓幼兒說說喜歡小兔子的理由,教師問喜歡小兔子,那么我們應該為小兔子做點什么?
八、結束:知識拓展。教師問幼兒,你們除了見過小白兔小朋友們還見過那些小兔子,出示圖片給幼兒觀察,各自交流。
閱讀教案范文 篇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用一一對應指讀的方法閱讀圖夾文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閱讀活動,提高幼兒對漢字的敏感性。
3、培養幼兒熱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自制放大的圖夾文故事大掛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掛搖籃”。
3、搖籃曲背景音樂磁帶一盤。
4、“兔爸爸”“兔媽媽”“兔寶寶”“搖籃”的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搖籃曲的背景音樂,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音樂嗎?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書,把書里的故事找出來好嗎?看書的時候要注意一頁一頁地翻看。
2、請個別幼兒看著書講故事。
教師提問:這個故事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回答,教師出示放大的圖書)對,故事中講了兔媽媽生了一個兔寶寶,兔爸爸高興地說:“我給娃娃掛一個搖籃!保ń處熡靡灰粚缸x漢字的方法閱讀第一幅圖片。)
3、學習第二幅內容。
教師:“兔爸爸會把搖籃掛在哪兒呢?”(幼兒回答)
4、學習第三幅圖片
教師小結:兔爸爸再一次失敗了,都把小鳥、小猴的尾巴當成掛搖籃的地方了,那你們再想想他會把搖籃掛在什么地方,誰的身上去呢?(發散幼兒思維,進行創造性地講述)
5、學習第四幅圖片
教師:最后兔爸爸到底把搖籃掛在了什么地方?(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圖夾文)兔寶寶再搖籃里怎么樣了?(兔寶寶在搖籃里睡得多香。。
6、幼兒與教師一起閱讀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7、思品教育:
教師:兔媽媽、兔爸爸看著寶寶在搖籃里睡著了,心里怎樣?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愛爸爸、媽媽嗎?他們為你們做了些什么?你們想為他們做些什么?
8、給故事起一個名字。
教師:你能給故事起個名字嗎?(出示漢子卡“掛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