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拍手歌教案(精選2篇)
小學拍手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世、界”等 13個生字;了解“隹、鳥”等偏旁表義的特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并能在拍手游戲中有節奏地背誦兒歌,體驗兒歌帶來的快樂。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動物生活的自由、快樂,產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識記與動物有關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讀出節奏感。
教學難點
了解“隹、鳥”等偏旁表義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情境,游戲,朗讀。
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趣味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拍手的游戲嗎?下面就讓我們跟著畫面隨著歡快的音樂,一起幸福地拍拍手吧!
2、播放《幸福拍手歌》兒歌視頻,學生跟隨音樂節奏拍手歌唱。
4、 分析“歌”的識字法,釋義“歌”字,解讀課題,教師簡介: 什么是“拍手歌”?“歌”就是兒歌、歌謠,“拍手歌”顧名思義,就是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根據自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交流:同學們,兒歌讀完了,那藏在兒歌里的動物朋友的名稱你都找出來了嗎?哪位同學來交流一下?
三、識記生字 ,認清字形。
1、展示各種動物圖片,圖文對照,認識動物并與動物親切打招呼如“Hi,孔雀,你好! 師:這些來自自然界中的美麗的小動物今天也來到了我們現場做客。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美麗的客人閃亮登場吧!伸出你的小手,跟他們親切地打聲招呼吧!
2、圖文結合自主認讀字詞:一起拼讀組詞,展開想象,交流各種識記字形的方法。
(如:加一加、換一換、字理識字、動作識字、反義識字、編字謎等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生字)
3、集中拼讀識字: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部件歸類趣識字:雀、雄、鷹、雁
5、認讀交流后重點指導認識“隹”。先讓學生觀察“雀、雄、鷹、雁”字形的相同之處,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變過程,讓學生知道帶有“隹”的字大多與鳥類有關。
6、反饋指導,當堂檢測:
。1)說一說每組紅色標注的字有什么相同之處。
(2)拓展識字:出示帶“隹”、“鳥”偏旁的生字卡,學生認讀。
7、搶讀“形聲字”:猛、翔、深、錦,指名交流這四個字的共同點:左右結構、形聲字。
8、游戲闖關形式開火車鞏固識記生字:第一關摘蘋果,第二關走迷宮,第三關放氣球,第四關和熟字交朋友。師:火車火車哪里開?生:這里開。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聽課文錄音朗讀,小聲跟讀并拍手,感受兒歌的節奏。
思考:這首兒歌主要寫了什么?
2、鞏固生字,同桌合作朗讀兒歌,一人一句,互讀互聽。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奏。比比看看哪個句子讀得好。
小學拍手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小手小腳跟著音樂做動作。
2、感受和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DoReMi”:《拍拍手,碰碰腳》(請參見幼兒用書,曲譜見【附1】)、配套CD。
2、自制的環保小器械,(如:礦泉水的空瓶里裝一些豆類)
3、創設愉快的游戲情境。
活動過程:
1、欣賞和感受。
教師默聲以固定節奏拍手,幼兒也跟著一起拍手。
當幼兒都專注地跟隨教師的動作時,教師可以夸張地變化其他的動作,如:踏腳、彎腰手碰腳、甩手等,可以變換各種不同的動作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與幼兒討論剛才做了哪些動作,運動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如:手指、手臂、腿)。
2、跟著節奏動起來。
學唱歌曲《拍拍手,碰碰腳》,配合邀請幼兒一起跟著歌曲動動手腳:
啦啦啦啦啦啦
。ㄊ殖蠓判厍稗D動)
啦啦啦啦啦啦
(手朝右放胸前轉動)
拍一拍碰碰碰
。ㄅ呐氖郑◤澭优瞿_)
一步一步往上爬呀
(雙手從下到上滾動)
滾呀滾呀滾下來呀碰碰碰
。p手從上到下滾動)(彎腰手碰腳)
3、配樂器演奏。
熟悉動作之后,可以再加上自制樂器,讓幼兒雙手抓握,重復做上述的動作,配合節奏來搖動樂器。
溫馨提示:
1、手搖鈴也可以用自制的環保小器械替代。(如:礦泉水的空瓶里裝一些豆類,使瓶子搖起來會發出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