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加幾》教案及反思(通用2篇)
《5、4、3、2加幾》教案及反思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冊第110頁例1、例2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運用遷移,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應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3.培養學生的遷移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數學城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 出示動物口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進行。
9+59+38+58+37+4
9+49+28+47+56+5
2、 電腦出示一個數學城堡,數學城堡上寫有“5、4、3、2加幾”。告訴學生要成為城堡的主人,必須闖過一些關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成為數學城堡主人的情境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究新知,培養能力
1、第一關:5+7=□ 5+8=□ (課件出示)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現在誰來闖第一關,說說口算5+7時應該怎樣想?”
先同桌兩人互講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對于各種想法都要給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種想法最好。
教師評價:在用“湊十法”進行口算時,一般是“看大數,分小數”。如果第二個加數比第一個加數大,可以用交換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
2、第二關:4+8=□ 3+9= □ (課件出示)
指名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詞準確、表述完整,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3、第三關電腦顯示2+9=□
指名三、四人講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給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
三、 反饋練習,發展思維
現在大家都勝利闖過這些關,學會口算5、4、3、2加幾,恭喜你們成為這個數學王國的小主人。下面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國王解決一些問題。
1、 做一做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2)課件出示第二幅圖
獨立列式計算,同桌互講口算過程,指名回答。
(3)小組比賽形式做第2、3題。
2、 練習二十一第1題。
3、 數學游戲。
4、 開放題:5+( )=13 5+( )=14 4+( )=12 2+( )=11
【設計意圖: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在游戲中學習,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自我總結,深化新知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5、4、3、2加幾》教案及反思 篇2
經過前兩節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因此本節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湊十法。5、4、3、2加幾,都是與前兩節內容相關的小數加大數的試題,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完成這些計算。
在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復習口算9加幾和8、7、6加幾的試題,因此當出現例題5+7時,有的學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學生用湊十法口算,我也給予肯定。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突出思考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題要求學生口述思考過程。如:計算5+8,想:因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像這樣說思考過程,最后引導歸納總結:兩個加數的位置交換了,得數(和)不變。大部分學生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還給這句話配上了手勢語,學生能一邊說,一邊做手勢語,這為今后教學加法的交換律作好了鋪墊。
這節課學生興致很高,說得好,算得對。練習時,我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題用卡片讓學生以開小火車的形式算了好幾遍,90%的學生能算對,有二十多個學生算得又快又對,有部分學生速度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