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射線、線段教案(精選3篇)
直線、射線、線段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38—39頁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了解它們的表示方法,能正確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掌握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引導學生利用觀察和實踐活動,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通過觀察,操作學習等活動,讓學生親生經歷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關于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空間概念。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的綜合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以及它們的表示方法。
難點: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征及三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教學準備:
線、手電筒、直尺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準備好的線)
生:線
師用雙手捏住線的兩頭且拉緊
(安全教育:當我們在用線玩耍的時候,請不要用線來勒住同學或者玩伴的脖子,甚至自己的脖子,這樣會威脅到他人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師:剛才老師手中的線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生:變直了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線,他們也都是直直的線。(板書課題)
(二)通過觀察,操作、學習等活動,讓學生親生經歷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形成過程,從而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1、認識線段
出示情境:老師捏住線繩的兩端且拉直讓學生觀察。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把你看到的線畫出來。
暴露資源:學生畫的圖可能是線段圖也可能是直線圖。
提出問題:老師的兩只手你怎么表示的?
生:兩個點
組織研討:像這樣的線是什么線?生:線段(板書:線段)
師:它有幾個端點?它有多長能知道嗎?
生:它有兩個端點,可以用尺子量出它的長度。(板書:有兩個端點、可以測量)
提升認識:我們現在就可以得到了線段的定義:一根拉緊的線或者弦,都可以看作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有頭有尾,有始有終。(課件演示)
在數學上為了更方便表述,可以用端點的字母表示線段,例如線段AB或者線段BA請同學們畫一條長5厘米的線段AB。
2、認識射線
(1)通過激光演示射線
出示情境:將激光燈的光線射向教室的墻上。
提出問題:墻上的亮點與光源之間的光線可以近似看成什么?
為什么?
生:線段,墻上的亮點與光源的光線可以近似看成線段的兩個端點,兩個端點之間的光線可以近似看成線段。
師展示:將激光燈的光線射向窗外(或門外)。
提出要求:現在我們把光線射向窗外,如果光在傳播的過程中沒有被物體擋住,你們能把這束光線畫出來嗎?
暴露資源:展示學生的作品(可能有的學生會點兩個端點)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想象,如果激光燈的能量足夠大,那么激光燈射出的光線將筆直地延伸出教室、然后延伸出校園、延伸出北京、延伸出中國乃至地球。
提出問題:你們能用言語描述這束光的特點嗎?
學生用不同的詞語描述光線的特點:如:只有一個端點,沒有盡頭,不能度量長度等。提升認識:像這樣只有一個端點,筆直地向一端無限延伸的線,在數學上我們叫射線。有始無終,有頭無尾。(課件演示)歸納射線的特征:直的;一個端點;無限長,無法測量。
(2)畫射線
師:你們能畫出一條射線嗎?自己試試,再仔細想想你是怎樣畫的。學生試著畫射線學生展示:學生畫的射線有長有短,是對比兩個學生畫的射線——一條長一些,一條短一些,請學生思考它們是否還是射線。
師總結:射線可以用端點和射線上的另一個點來表示。例如:射線AB。同學們所畫的線只要具備了射線的特點,無論畫得長一些或者短一些,它們始終都是射線。在學生的回答中讓學生明確射線的畫法:先畫一個點,然后向一邊畫線。只要另一端沒有端點,就表明另一端在無限延長。射線可以用字母表示:
師:如果給你一個點,你能畫幾條射線?
學生試著在紙上畫且交流
生1:一條
生2:很多條
……
師總結:一個點能夠畫出無數條射線
(3)舉例生活中射線的例子
師:剛才激光燈射出來的光線我們可以近似的看成射線,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學生舉例:太陽光、汽車燈光、探照燈光等。
師:看來我們只要抓住“從一點出發,筆直地像一方無限延伸”這一特點,就可以將這種現象理想化的看成射線。
3、認識直線
出示情境:請兩學生和老師用皮筋共同展示一條直線且兩端無限延伸提出問題:你們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樣子并畫出來嗎?
暴露資源:展示學生的作品
組織研討:學生想像這條直線有多長且描述直線: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伸、無法測量(沒有長度、量不出來)。
提升認識:結合學生匯報,師: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伸,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
(課件演示)歸納直線的特征:直的,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伸,無法測量。
提出問題:你們能畫出一條直線嗎?
師:你們準備怎么表示直線呢?
學生試畫直線且展示,
學生相互交流表示方法。
提升認識:師適當總結:只要具備了直線的特點,不管位置、角度怎么變換,都是直線,就是把線段兩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了一條直線,無始無終、無頭無尾。直線可以像線段那樣表示,還可以用小寫字母表示。例如直線AB或直線l。
師:請同學們思考并畫一下,經過一點能畫出幾條直線?
生:無數條
4、比較線段、射線和直線
師: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完成這份表格。(請學生回答完成)
(三)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于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認識。
做課件里面的練習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習到了什么?
七、板書設計:
線段射線直線
線段:直的;兩個端點;可以度量長度
射線:直的;一個端點;無限長。
直線: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直線、射線、線段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線已經初步的認識,但學生一般會認為直的線都是直線,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線段、射線、直線的區別與聯系,同時學會用字母表示線。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理解線段、射線、直線的區別與聯系;
2、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直線;
3、從生活中找“線”的練習中,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抽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線段、射線與直線的區別與聯系,并會用字母正確表示;
教學難點:理解線段、射線與直線的特點。
【教學過程】
生活情境,引出線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人類現在居住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嗎?(地球)那你們知道哪顆星球離地球最近嗎?(月球)那你們知道地球離月球究竟有多近嗎?(不知道)想知道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是用什么辦法測量出來的吧?(科學家用激光器測量出來的)
提問:假如我們將從地球到月球的這束激光看成一條線,請同學們想想這束光可以用我們已經學過的什么圖形表示呢?
請同學到黑板上畫,其他同學在作業紙上畫。對比自己和黑板上的線段,回憶線段有哪些特點?并反問什么是端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線段的特點)
根據線段的特點對比這束光是否符合線段的所有特點,如果分別用大寫字母AB表示兩個端點,該怎樣命名?學生暢所欲言,老師統一意見,規定線段的命名方法。
【設計意圖:借助實物抽象出線的過程,讓學生回憶起線段的特點以及畫法】
二、回到宇宙中,引出射線
1、假如這束光擁有無窮的能量,同時又沒有月球和其他任何東西的阻擋,他會怎樣運行。
2、引導學生說出,沿著原來的方向繼續運行,無限延長,無法測量。
3、讓學生討論并試著畫一畫,然后引出射線的畫法,觀察射線有哪些特點,討論射段的命名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射線的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再試著畫一畫,展示后,再統一強調畫法和讀法,學生印象深刻,在學習后修改自己的射線】
三、根據動畫區分線段與射線,引出直線
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直線:將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是直線,直線的特點有哪些,怎樣命名,最后線段射線直線進行比較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最后引出今天的課題《線段射線直線》。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區分線段與射線的特點,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是直線】
四、進生活,區分三種線
1、依據圖片,獨立觀察,尋找抽象出三種線
2、學以致用,做練習
3、猜謎游戲
(1)線段:(有始有終)
(2)射線:(有始無終)
(3)直線:(無始無終)
直線、射線、線段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在現實情境中,經歷畫圖的數學活動過程,理解并掌握直線的性質,能用幾何語言描述直線性質。
(2)會用字母表示直線、射線、線段,會根據語言描述畫出圖形。
2.過程與方法
(1)能在現實情境中,進行抽象的數學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經歷畫圖的數學活動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通過實驗獲得數學猜想,得到直線性質的過程。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理解并掌握直線性質,會用字母表示圖形和根據語言描述畫出圖形。
2.難點:根據語言描述畫出圖形。
3.關鍵:理解畫圖語言,建立圖形與語言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
一把直尺、木工墨盒。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墨盒,請一個同學演示使用墨盒彈出一條直線的過程。
2.提出問題:為什么這樣拉出線是直的?其關鍵是什么?
二、新授
學生活動:學生經過小組交流后,總結出結論: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其關鍵在于先固定墨盒中墨線上兩個點。
教師活動:參與學生活動,并請學生思考:這個現象符合數學上的什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