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通用9篇)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了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并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么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布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小百科: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2
活動設計:
下雨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而孩子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的談論著。我想不妨抓住這一季節特征,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了解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大自然現象的關注。
活動準備:
大雨和小雨的圖片、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兒歌《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喜不喜歡下雨啊!為什么?
小結:因為下雨過后的空氣特別的清新,小朋友還可以穿著雨衣或者打著雨傘出去踩雨玩。
1.出示大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是什么雨?(對這是大雨)提問
2)你看到的大雨是什么樣子的?當大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里什么?
小結:大雨的線條很粗,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很大,有時候還能濺起水花來。
2.出示小雨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出示小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對,這是小雨)提問
2)你看到的小雨是什么樣子的?當小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里什么?
小結:小雨的線條很緊密,小雨的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會出現一圈一圈的水圈,像小魚吐得魚圈。
二、聽雨
1.播放大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哦,這是大雨在唱歌)提問
2)大雨唱歌是什么聲音?(嘩啦啦,)
小結:因為下大雨的'聲音嘩啦啦的,有時候還會出現打雷的聲音。
2.播放小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這次是小雨在唱歌)提問
2)小雨唱歌是什么聲音?它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滴滴答答,和大雨的聲音不一樣。)
小結:小雨的聲音是滴滴答答的,它的聲音要比大雨的聲音小。
三、播放兒歌《大雨和小雨》讓幼兒用舞蹈來模仿大雨和小雨。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身邊或集體。
3、體驗模仿游戲的快樂。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
2、立體小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媽媽,小黃雞怎么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怎么做?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什么?小黃雞是怎么說的?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住?
2、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三、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并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教學反思:
小班的孩子喜歡在情境中學習。所以在故事的開頭我就設置了雞媽媽帶領雞寶寶出去找食這樣的情境,即:教師扮演雞媽媽,其他孩子扮演小雞,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在休息的'時候發現一只小雞不見了,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中,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但在實際的課堂中,情境表演時“雞媽媽”可以從門外將“小雞”帶到教室里的“草地”上,這樣的話活動場地更大,情節性也更強,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及特點,模仿幾種常見車子發動的聲音和動作。
2、對不同車輛感興趣,有積極思維的習慣3、初步感知常見的標志圖。
活動準備:
幼兒搜集各種汽車的圖片和玩具,課件,音樂,聲音,公交車站站牌、火車站標志、非機動車輛行駛路道圖等,小班時已經學過公共汽車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隨音樂學汽車司機開汽車進教室。(播放歡快的音樂《去郊游》)出示背景圖-森林,引出難過的光頭強。光頭強的汽車讓熊大熊二弄壞了,他想買一輛弄不壞的新車,可是他經常住在森林里邊,不太認識各種各樣的汽車,不知道到底要買什么樣的新車,好煩啊。我們來幫幫光頭強好不好?那我們一起來認識各種汽車。出示搜集的各種汽車玩具,幼兒一一辨認。好多汽車啊,光頭強都有點暈了,我們一個一個來仔細跟他講解吧。
二、認識不同汽車的外形及特殊作用
1、看錄像:開在路上的車,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觀看公共汽車,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貨車和地鐵,以及火車,七種。
看,什么車來了?公共汽車,它長得什么樣子?怎么乘?幼兒自由說。
這些車都是用來載人,或者載物的。可是還有一些奇怪,特殊的車,不僅僅是運載人或者東西的。他們是怎樣的呢?
2、觀看課件《特殊作用的汽車》,交流汽車的特征。
幼兒觀看課件中的幾種汽車,進行比較,發現汽車的不同特點,了解一些特殊作用的汽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灑水車,垃圾車)為人們帶來的好處。
結合猜聲音,謎語,唱歌曲,兒歌進行認識。
你喜歡什么車?哪里會用到它?
3、光頭強學到了很多本領,謝謝小朋友,現在他考考小朋友,和小朋友們玩看圖說車名的游戲。看圖片,說車名。看誰反應最快,認得最多。
(出示圖片,貼黑板上)
4、初步感知火車站等標志圖,學會根據標志圖模仿不同的車子行駛,模仿其聲音和動作。
現在我們一起和光頭強去汽車廠購買汽車吧。可是汽車廠離這里很遠,我們要轉幾趟車。看看路上都有什么標志圖,并認識。
模仿不同車子前進去汽車廠。
三、結束:
聽音樂,參觀汽車廠,找一找我們認識的小汽車,有不認識的也可以請認識的小朋友來介紹。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找一找其他各種有著特殊作用的車,明天早上來園跟小朋友說說,拓展知識。
2、請幼兒玩紅綠燈的游戲。
3、組建停車廠,把不同的汽車擺上去。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幸福的含義,嘗試用較完整、連貫的語句談論自己的幸福生活。知道全社會的人都非常關心、愛護小朋友。
2、知道要耐心地聽同伴說話,能從同伴的談話內容中獲得有用信息。
3、敢于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談論自己的幸福,做到聲音響亮。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六一”禮物若干、PPT(貧困國家、戰爭國家苦難兒童的生活照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禮物,引出話題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猜猜,這些禮物是送給誰的?”
“幼兒園為什么要為每個小朋友準備禮物呢?”
“看到這些禮物,你覺得怎么樣?”
2、交流經驗和感受
——提問:“你覺得自己幸福嗎?為什么?”
——幼兒分組進行交流(要求:輪流交談,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每組推薦一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要求:說出為什么幸福,有哪些人在關心著自己。)
3、看RRT,進行對比
——觀看PPT,請幼兒說說照片上的小朋友怎么樣。
——提問:“你覺得照片上的小朋友幸福嗎,為什么?”
“看到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幼兒先自由結伴交談,再請個別幼兒發言。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聲音響亮地發言。)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日常聲中存在的危險,如火、電、刀等。
2.知道不能隨意觸碰危險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兔娃娃(手上包著繃帶)布偶一個,自制安全警示若干。
2.幼兒用書。
3.掛圖。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主題活動。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我們和他打個招呼,好嗎?(如:小兔,你好!歡迎你來我們班做客。)教師(出示小兔受傷的手):小兔的手怎么啦?我們一起來問一問他吧。(如:小兔,你的`手怎么啦?為什么要綁著繃帶?)另一名教師扮演小兔回答:昨天媽媽不在家,我自己在家里玩菜刀,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師請幼兒討論小兔這樣做對不對。
教師小結:小兔自己在家玩菜刀太危險了,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幸好媽媽及時把他送到醫院。小朋友,刀是很危險的東西,不能玩。
2.結合幼兒用書《不玩危險物品》,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危險的,不能玩的。
教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很危險的,如打火機、火柴、電器的插孔、藥品等,一不小心就會讓我們受傷,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險的物品。
3.請幼兒說說家里或公園里還有哪些地方是危險的,要特別小心,不能去玩。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7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愿意來幼兒園。
小鴨叫聲錄音,手偶小鴨、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一)活動導入
1、清幽而聽錄音,讓幼兒說出誰再叫?并學一學小鴨的叫聲,引起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出示手偶小鴨跟小朋友打招呼。
3、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鴨上幼兒園》
(二)利用提問鞏固故事內容,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學本領,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1、提問:小鴨是怎么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鴨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游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教師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評價,讓有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同時,教師也要注意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把手偶放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表演。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8
一.活動目的:
1.幼兒能了解到家里垃圾多了會引來蒼蠅和蚊子,還會給人帶來許多煩惱。
2.激發幼兒不亂扔垃圾的情感。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二.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頭飾(兩只小白豬,小黑豬),各種工具(掃帚,簸箕,雷達,蒼蠅拍,必撲,老鼠夾,神筆)。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討論講述――行為練習(一)情景感知:
1.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個家嗎?為什么?(廣泛地請幼兒來講一講,老師聽取意見)
2老師也不喜歡這個家,為什么小朋友不喜歡,請大家看一個表演。
3.幼兒和老師共同看情景表演。
(二)討論講述:
1.小白豬為什么會肚子疼?(吃了蒼蠅叮過的蛋糕)(引導幼兒發現蒼蠅和蚊子)
教師小結:對呀!蒼蠅渾身都是細菌,它最喜歡骯臟的地方。垃圾桶邊,廁所里,到處可以見到它然后叮在蛋糕上把細菌都傳到了吃的東西上,小白豬吃了蒼蠅叮過的蛋糕,所以就會肚子疼。
2.家里垃圾多了除了引來蒼蠅和蚊子,還會帶來什么煩惱?(讓幼兒講講議議,討論一下)(引導幼兒講出蒼蠅.蚊子.老鼠的.危害)3.小朋友那么現在你們還喜歡小豬家嗎?
(三)行為練習:
1.怎樣才能把家里整理干凈呢?
2.有什么辦法能消滅蚊子.蒼蠅.老鼠呢?
3.幼兒.小豬.老師共同整理小豬家。
4現在小豬家變干凈了嗎?我們把小手洗干凈和小豬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系列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金山農民畫,感知其獨特的中國民間繪畫的風格。
2.嘗試用動作表現金山民畫拼圖。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了解金山農民畫
1.說說各自對春節的印象。
2.了解金山農民畫的由來。
3.出示不同風格的畫面,讓孩子找出金山農民畫,感受金山農民畫的風格:平面構圖、顏色鮮艷等。
二、玩一玩欣賞金山農民畫
1.34人結伴拼圖。
2.邊拼圖邊觀察圖上有些什么,人們怎樣歡慶春節。
3.展示拼圖,各組介紹拼圖上的內容。
4.欣賞金山農民畫。
小結:金山農民很喜歡畫畫,他們不但畫春節,也畫平常的生活,不但我們喜歡看他們的繪畫,就連外國人也非常喜歡。
三、猜一猜看動作,猜圖畫
1.了解金山農民很喜歡畫畫。他們不但畫春節,也畫平常的生活,不但我們喜歡看他們的繪畫,就連外國朋友也非常喜歡。
2.欣賞金山農民畫:各自分別欣賞68張金山農民畫,了解其內容。
開展我們在做什么的游戲。
活動反思:
現在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生活。在他們的眼中,家長對他們的愛和幫助都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們習慣了索取,無論是語言上還是行動上,卻很少對爸媽有所表達。基于培養孩子情感成長的出發點,特設計了大班主題活動中《我是爸媽小幫手》。
此項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感恩教育的機會。把孩子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融入到生活體驗中,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并了解爸媽的辛勞,從而產生愛爸爸媽媽的真切感情。
在活動的進行當中,我問孩子們:媽媽每天在家都干些什么事?爸爸每天干什么事時?孩子們給我的答案幾乎是相同的:爸爸上班,媽媽做飯,還有的說我媽媽什么都不干就是接我送我。孩子們特殊的.視角和生活認知使他們對平日家長的辛勞和付出視而不見,也就不能感同身受。通過孩子們的答案可見,在家里他們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并沒有學會關注家人,關心他人。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開動腦筋,想到更多爸爸媽媽的辛勞和付出。我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這樣不僅有了趣味性,更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解決了孩子思維上的固定模式。當我出示爸爸上班忙碌的照片,媽媽勞動照片,還有小朋友幫助爸爸勞動的照片時,孩子們恍然大悟,遠處傳來驚訝的聲音:爸爸媽媽平時在我們上幼兒園就這么忙?做那么多事?通過這個環節加深了幼兒對父母的了解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