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通用5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14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通用5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詩歌,感受詩人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和偉大品格。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理解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和偉大人格。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簡介詩歌寫作背景。

  1、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習劉禹錫的一首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借此來認識一下這位不服輸不言敗執著而又樂觀的一代詩豪。

  2、學生讀注解,介紹本詩創作背景

  劉禹錫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永貞革新。失敗后,一再遭貶。寶歷二年(826年)冬,劉禹錫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對州最高長官的稱呼,相當于太守)任期滿,被召回京。返回洛陽途中,經過揚州,與蘇州刺史任滿罷職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

  兩人才華橫溢,經歷相似(被貶),他鄉相逢,格外興奮。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兩人詩詞唱和(席間唱和、相互酬答,是當時文人慣例的雅興和禮節)。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贈給劉禹錫,對他長期被貶表示同情。劉禹錫讀后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白居易。

    二、指導朗讀。

  1、學生自讀(要求:讀注解,圈點勾畫自己已讀懂或未讀懂的內容)

  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老師朗讀的'語調和情緒。

  3、生齊讀師領讀全詩。

  4、學生自讀這首詩,然后指名讀。

  三、結合誦讀,體會詩人感情。

  1、朗讀全詩,找到關鍵詞,說說詩人的處境。

  凄涼地棄置身

  2、試揣摩詩人此時的情感

  凄涼:詩人參與改革,本是為國為民,誰料卻被貶到這荒涼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涼。凄涼的不是“巴山楚水”這個地方,而是詩人的內心。

  棄置:詩人這一被貶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幾個這樣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為的一段大好時光就這樣虛度了,詩人感覺自己就像被朝廷拋棄了一樣,內心中的酸楚與痛苦簡直無法言傳。

  3、在這漫長的二十三年中,詩人是怎樣度過的呢?詩人內心的情感又如何呢?懷舊空吟

  空:詩人“懷舊”應該是懷念當初一同參與改革的舊友,可自己身處“巴山楚水”,又怎能與舊友相見,再三吟誦《思舊賦》又有何用?更何況這些舊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個“空”,隱含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對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

  4、無數個漫漫長夜,詩人思緒萬千。二十三年的離別,二十三年后重回故鄉,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翻:回到家鄉,本應該倍感親切,家鄉的人與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戀啊。可二十三年的別離,家鄉變化太大了,已經無人相識。“翻”在這應該是“卻”的意思,寫出了自己回到家鄉恍如隔世的感覺,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這其中同樣滿含著的是酸楚與痛苦啊。

  談話拓展:物是人非啊!這不由得讓我們想到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展示比較)

  5、朗讀前四句,讀出詩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涼”“棄置”“空”“翻”)

  6、詩人的遭遇,引起了朋友的不平,白居易在酒酣耳熱之際擊盤而歌。(展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7、指導學生誦讀后四句詩,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引導學生發現:由沉郁到昂揚)通過誦讀表現出來。

  8、深入體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感受詩人豁達樂觀的胸懷。此時的詩人想到了什么?

  “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間,你我只不過是一蚍蜉而已,我劉夢得今日雖已是“沉舟病樹”,可我之后,依舊千帆競發,萬物爭春啊!一個為國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貶長達二十幾年的人,還能淡定的說出這般理智的話,可見其內心是多么的強大多么頑強!多么的積極和樂觀。后人對這一千古名句推崇備至,一是詩句中包含著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內心的豁達樂觀和不屈不撓不怕打擊的倔強意志。

  9、《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意思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10、帶有感情的再讀后四句詩。

  11、再讀完整的詩。引導學生注意詩中詩人情感的變化;前四句要讀的沉郁艱澀,后四句要讀的昂揚樂觀。

    四、總結歸納。

  劉禹錫通過這首詩感慨世事滄桑,抒發了被貶的悲憤,又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表現出劉禹錫對未來充滿信心,奮發昂揚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熱情,體現了劉禹錫歷經磨難而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這就是劉禹錫。

    五、試背整首詩,結束本課學習。

  板書設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凄涼千帆過

  棄置萬木春

  空歌一曲

  翻長精神

  憤懣凄苦豁達樂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詩歌中表達的憤激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對學生進行詩歌賞析的訓練,學習寫簡單的賞析文章。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訓練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賞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情景表演激趣,導入新課。 

  情景:小剛和小強是一對好朋友。初中畢業后,兩人都沒有考上高中。轉眼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面了。今天,在母校門口偶遇了,他們會有怎樣的舉動呢?請兩位同學上來表演一下。 

  (預設表演:握手、擁抱、互相打招呼;交流別后的生活;回憶當年的學習生活等)。 

  (設計此環節主要是想讓學生發揮想象,發揮潛力,通過表演來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 詩歌背景介紹。 

  感謝兩位同學的精彩表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板書)詩中也有兩位故人,他們是著名的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 

  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因此,寫了這首詩,以答謝白居易。 

  三、 解題。 

  酬,這里是酬謝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 

  四、 聽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師生共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五、 發揮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一) 分組說話,生生互動。請每個同學在自己的小組里,用優美的語言把頭腦里想象的詩歌畫面描述出來,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互相學習,力求全面理解詩歌的意境。 

  (二) 老師作簡潔的詩歌賞析介紹,目的是幫助同學們深入地理解詩歌。 

  (這首詩歌的首聯直抒胸臆。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而遭貶。被貶到“巴山蜀水凄涼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載”,其間苦楚可以想見。“凄涼地”和“棄置身”兩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詩人抑制已久的憤激之情表現了出來。頷聯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聞笛賦》,另一個是“爛柯人”。“懷舊”句表達了對受害的戰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鄉”句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頷聯用典貼切,感情深沉。頸聯承頷聯而來。“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而“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貶謫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后來的欣賞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樹”自比了,而只采取這一聯所表達的哲理,來表明: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發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暇美好的道理。這種與詩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為時代不同,欣賞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這是很自然的。,尾聯看似平淡,其實是點睛之筆。“長精神”三字,含義深刻,表現了詩人意志不衰,堅忍不拔的氣慨。) 

  板書: 

  首聯:直抒胸臆。 “凄涼地” “棄置身” 憤激之情 

  頷聯:運用典故。 《聞笛賦》 “爛柯人” 感嘆之情 

  頸聯:千古名句。 “沉舟” “病樹” 自比之意 

  尾聯:點睛之筆。“歌一曲” “長精神” 堅忍之慨 

  (三)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遍。 

  六、 學習詩歌的“藝術特色”,感受詩歌的結構美。 

  (詩中運用了層層遞進的手法,首聯自敘被貶的遭遇,為全詩定下基調,頷聯悼念戰友,自己回故鄉的情景,使憤激之情更進一步深化,頸聯把自己的沉淪和新貴們的得勢進行對比,使自己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尾聯急轉直下,以自勉、自勵來結束全詩。全詩言簡意深,憤激而不淺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悵而不頹廢,堪稱劉禹錫的代表作品。) 

  七、 背誦大比拼。規定5分鐘的時間,看誰背得最快最好。請背得快的同學介紹經驗。 

  八、 作業; 

  (1)默寫這首詩 

  (2)結合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理解,寫一篇200——3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詩歌中表達的憤激和滄桑感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對學生進行詩歌賞析的訓練,學習寫簡單的賞析文章。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訓練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賞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本劇表演:情景表演激趣,導入新課。

  時間:早上

  地點:揚州

  人物:劉禹錫、白居易。(由學生們推選兩個表演出色的學生來演)

  服裝和道具:報紙折的唐朝的帽子兩頂。紙折疊的腰帶兩根;酒壺一個,酒杯兩個,盤子一個。

  表演背景:(由班上一個同學來介紹):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咱們表演就從這里開始。

  臺詞:白居易(略顯醉態):劉兄。你遠在巴山楚水凄涼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來來來!你為我倒酒,我為你擊盤而歌!

  (邊舉杯喝酒,邊用筷子擊盤吟誦)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眼含熱淚):白兄。好久不見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華就這樣逝去了。我在邊遠之地寂寞倒是不覺得苦啊!苦的是我滿腔熱情無處可施啊!白白在這個偏僻的地方浪費了我的青春!不過,我們還要往前走。今天我聽了白兄的一首詩,很是感慨!罷罷罷!我也吟詩一首來酬和一下。

  (筷子擊盤吟誦):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感謝兩位同學的精彩表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板書)

    二、解題。

  酬,這里是酬謝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

  三、放配樂音樂背景教師范讀課文,師生共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提醒學生這首詩的節奏和韻律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二首詩 

  2、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3、能抑揚頓挫地朗讀和背誦詩歌,初步培養對詩歌的鑒賞能力 

  學法指導: 

  初步了解一些詩人的生平事跡,體會他們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名句作一些淺顯的分析 

  教師導學: 

  一、學習第一首《回鄉偶書》 

  知識目標: 學會偶 鬢 衰三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能力目標:理解領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情感目標: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憂傷之情。 

  二、作者簡介及導入課題:賀知章,以寫七絕為見長。他一生仕途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揭示題目: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師板書課題) 

  三、據題質疑: 

  ⑴這里的“偶書”是什么意思?詩人并非著意作詩,只是把回鄉后感受最深的事和想法記下來 

  ⑵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副板書,并梳理歸納) 

  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或者你讀懂了什么? 

  ⒈ 生自學,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⒉ 檢查反饋:⑴①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②齊讀生字新詞。 

  ⑵①指名讀詩②范讀,生畫節奏③分組讀詩④齊讀古詩 

  ㈢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思考:1、幾十年后作者還回到家鄉來這時他的心情如何? 

  指導朗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后又返回到養育了自己的家鄉與故鄉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現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悅心情?(指名讀、齊讀) 

  總結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2、當兒童笑問客人的時候。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無奈、憂傷) 誰能通過朗讀來表達這種感情? 指導朗讀古詩 

  3、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⑴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⑵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思鄉) ⑶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就帶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4、主題:《回鄉偶書》通過寫詩人年老回鄉的感慨和見聞,表達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物是人非、無所適從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夜雨寄北》 

  1、學生齊讀詩歌。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李義山詩集》。作者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唐代詩人。25歲時中了進士,因受到黨爭的牽連,屢遭排斥,沒有擔任過重要官職,一生窮愁潦倒。他的詩多表現個人窮愁潦倒的生活、傷感哀苦的情緒以及對愛情的追求。但他開創了詩歌上新的風格、新的流派,在藝術技巧上他對我國的古典詩歌有所發展和豐富。 

  這首詩是李商隱留滯巴蜀時寄懷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說是寫給友人的。 

  3、品味感悟: 

  3、思考:①“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誰在問誰? 

  是妻子在問丈夫。這樣一問一答,足見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多么真摯。但這問答,并非一處,是彼此相隔一方;不僅超越了時間,也超越了空間。“巴山夜雨漲秋池”,說明自己身處的環境,不僅遙遠,亦且慘淡,透露出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 

  ②“何當”體現出主人公一種怎樣的心情? 

  體現主人公當時急切回家見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悶、孤寂和內心的相思之苦。 

  4、主題:《夜雨寄北》通過寫巴山夜雨景象和詩人對妻子的思念,表達了游子羈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鄉之情。 

  課堂小結:《回鄉偶書》抒寫久客傷老之情。這首詩不事雕琢,言辭親切平和,卻深情表達了回鄉的喜悅和對歲月流失的感傷。《夜雨寄北》(又稱《夜雨寄內》),是愛情詩,表達詩人思念妻子的感情。詩人把秋雨夜景與思念家人的愁緒結合起來寫,寫得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淡淡的四句小詩,產生了不凡的藝術感染力。 

  作業:背誦這兩首詩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后三首詩 

  2、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3、能抑揚頓挫地朗讀和背誦詩歌,初步培養對詩歌的鑒賞能力 

  學法指導: 

  初步了解一些詩人的生平事跡,體會他們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名句作一些淺顯的分析 

  教師導學: 

  一、《淮上與友人別》 

  1、詩人簡介,見課文。 

  2、齊讀全詩。 

  3、品析詩句: 

  4、思考:①詩中第①②句寫了哪里東西?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握別的時間和地點,美好的春光。在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間卻要分手,心中的離情別緒,恰好與這大好的春光形成鮮明的反差。那依依裊裊的柳絲,那蒙蒙渺渺的楊花,喚起一層層浪跡天涯、不堪羈旅的愁思。“愁殺”二字,將友人間依依惜別的思緒寫到極致。 

  ②詩中的“風笛”、“離亭”有什么意蘊? 

  烘托了離人的特殊的情境。 

  5、主題:《淮上與友人別》通過寫春天里的離別,表達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別之情。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聽讀詩文,劃分節奏 

  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用筆在課本上劃分節奏,可以小聲跟讀,注意 

  兩詩的節奏劃分規律。 

  2、學生回答,總結規律 

  教師引導,詩歌從內容上可劃分為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寫景詩等。從體 

  裁上可分為律詩和絕句,而律詩有八句,絕句四句。劃分節奏的規律分別為 

  “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學生齊讀,體會詩歌節奏,掌握讀詩的方法。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淮上與友人別》這兩首詩都寫了與友人的惜別之情。比較一下,它們在表達方式與格調上有什么不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大處落筆,氣勢雄渾,對將要離別的友人是寬慰和勸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了一種豁達的態度,詩的格調比較昂揚。《淮上與友人別》就近寫景,情景交融,表達的是分別上路、愁上心頭的惜別,詩風比較細膩、哀婉。 

  5、主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過對別離赴任友人的寬慰和勸勉,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豁達態度。 

  三、《酬樂天揚州動遷席上見贈》 

  1、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842),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3、評點: 

  4、名句賞析:①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余年的貶謫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在當時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遠的。 

  ②懷舊空吟聞窗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為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為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么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閑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后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為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也有人認為這句是對比了自己的沉淪與新貴的得勢,詩人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兩種觀點各有依據,講授時不必強求理解的一致性) 

  ④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點明酬贈之意,同時又友人共勉。體現出作者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5、主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通過寫自身的坎坷遭遇和無限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進取精神。 

  附: 

  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相關練習 

  2、默寫背誦詩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詩歌中表達的憤激和滄桑感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對學生進行詩歌賞析的訓練,學習寫簡單的賞析文章。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訓練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賞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重現情景,導入新課。

  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

  席間,白居易(略顯醉態):劉兄。你遠在巴山楚水凄涼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來來來!你為我倒酒,我為你擊盤而歌!(邊舉杯喝酒,邊用筷子擊盤吟誦)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眼含熱淚):白兄。好久不見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華就這樣逝去了。我在邊遠之地寂寞倒是不覺得苦啊!苦的是我滿腔熱情無處可施啊!心中可感慨萬千了。

    二、解題。

  酬,這里是酬謝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

  三、教師范讀課文,師生共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提醒學生這首詩的節奏和韻律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通用5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宜丰县| 甘谷县| 宁远县| 汝南县| 花垣县| 会东县| 波密县| 丰顺县| 防城港市| 安多县| 绵阳市| 红安县| 鹰潭市| 定远县| 巴林右旗| 双桥区| 昌乐县| 铁力市| 商都县| 同仁县| 名山县| 扬中市| 广平县| 达拉特旗| 遵义县| 穆棱市| 兴安县| 天台县| 和田县| 临沧市| 镇沅| 奇台县| 卢氏县| 东至县| 家居| 林芝县| 女性| 肇源县| 永昌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