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精選3篇)
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加活動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交往的人也越來越多,接觸陌生人的機會也多了起來。在家庭和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接受過一些“如何面對陌生人”的安全教育,可是經驗相對零散。由于幼兒年齡小,別能力差,讓幼兒學會如何正確對待陌生人,適當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遇到困難時如何向陌生人求得幫助”、“如何有禮貌的拒絕陽生人的要求”等環節,幫助幼兒掌握與陌生人交往的方法與技巧,增強幼兒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機智、禮貌地對待陌生人,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
2、學會與大人走丟時、一個人獨處時與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能初步認識到與陌生人交往可能遇到的危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21,《“幼兒學習材料”我健康我快樂》。
2、自制超市工作人員(保安、收銀員、服務員等)的工作牌,電話,對錯標志牌,小筐,珠子。
3、幼兒了解一些與陌生人交往的注意事項。
【活動建議】
1、講述明明的故事,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
故事大概:媽媽在路邊的小商店給明明買飲料,陌生人要帶明明去買糖果,明明大聲拒絕并叫來媽媽
組織幼兒討論:媽媽為什么說明明做得對?猜猜媽媽還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讓幼兒知道社會中有很多陌生人,大部分是好人,也會有壞人,小朋友年齡小,要學會保護自己。
2、請幼兒欣賞課件,在情境中學習走丟后與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提問: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運超市不小心走丟了,周圍都是不認識的人。這時候,小朋友應該請誰來幫助自己?怎樣能一眼看出哪此是超市的工作人員?找到這些人后應該怎樣說?
教師更換工作牌,扮演不同職業的超市工作人員,引導幼兒練習如何清晰地表述求助語言。引發幼兒討論:還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小朋友走失的情況?
小結:在人多的地方,小朋友要和爸爸、媽媽拉好手。萬一遇到走丟了的情況不要慌張,就像在超市里一樣,找一些可以相信的人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困難。
3、請幼兒觀看課件、參與互動游戲,了解如何機智、禮貌地對待陌生人。
(1)介紹規則:認真看畫面,仔細聽題目,運用小標志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答對或者說清楚理由都可以加一個珠子。
(2)開始游戲,鼓勵幼兒積極想辦法,用禮貌的話拒絕陌生人。
情境1:公園遇到陌生人。提問:寶寶跟不認識的人走了,對不對?陌生人非要抱你走,怎么辦?教師可以扮演陌生人,演練相關情境。
情境2:接陌生人的電話。提問:寶寶在電話里這樣說,對不對?如果你是丁丁,你會怎樣接這樣的電話?利用電話當道具,幼兒模擬接到陌生人詢問家庭秘密的電話,一起討論如何回應。
情境3:媽媽的同事敲門。提間:寶寶沒開門,對不對?怎樣有禮貌地對阿說,讓她高興地離開呢?教師利用小椅子當門,請幼兒模擬如何拒絕阿姨進門。
情境4:陌生人給東西。討論:應不應該收?為什么?請幼兒選擇“收下”或者“不收”,分別站在教師左、右兩側,闡述自己的理由。
(3)進行小結,讓幼兒知道應對陌生人的方法很多,面對陌生人時不要害怕重要的是想辦法保證自己的安全。
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與學校的路線,知道路上不能貪玩,不跟陌生人走。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等設計路線圖,并清除地講述。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提問:你家在哪里?誰知道自己家的路,怎么回家?
二、與同伴討論回家的路
1、小組之間討論回家的路、
2、個別講述回家的路、
三、分析路線圖,學習畫路線圖、
1、明確路線與每個地方的標志,設計要簡單、明確
2、幼兒畫圖,教師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四、討論回家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回家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路上不能貪玩,不能跟陌生說話。
防侵害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膽量,加強他們的警惕意識。
2、通過操作可見的形式加強幼兒的自身保護意識。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
1、重點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難點:憎惡惡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陌生人來敲門》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聽過《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嗎?發生什么事情?
你們有沒有一個人在家里過?
你們如果一個人在家你會開門嗎?
2、看課件進行討論活動。教師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今天我們的亮亮就遇到了難題了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
讓我們來幫助他好嗎?
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1)來的可能是什么人?
(2)亮亮能開門嗎?為什么?
3、操作課件游戲幫助亮亮想想改怎么做?
這幾把要是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讓我們來選擇鑰匙吧。
4、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里時,遇到陌生人敲門。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弄清楚來人是誰?
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在來,或讓來人在外邊等一下,也可讓人盜父母的單位去找等等。
5、學習兒歌,及自己獨自在家時應該怎樣做的總結。
6、再次演示課件中正確的做法達到教育效果。
活動延伸:
請一個幼兒扮亮亮,另一個幼兒表演陌生人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說,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知道當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