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優秀繪本教案(精選16篇)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能完整地講述圖片內容并對故事內容進行推測。
2、喜歡克里克塔,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友情。
3、大膽地用毛根表現數字和一些簡單圖形、事物。
活動準備:
PPT、毛根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繪本故事,叫《克里克塔》。克里克塔是什么呢?請你們和我一起
來看故事吧!
二、講述故事:
法國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叫波特的太太,一天她收到一個奇怪的包裹。
1、猜包裹:這個包裹為什么很奇怪?你們猜里面會是什么?
2、拆包裹:奶奶會喜歡這個禮物嗎?為什么?
奶奶擔心小蛇會有毒,去動物園查看后發現它并沒有毒,并給小蛇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克里克塔”。原來,克里克塔是一只小蛇的名字。
3、幼兒看圖片講述故事
。1)講述波特太太照顧克里克塔的故事。
、倌棠探o克里克塔喂奶。
、谀棠探o小蛇量身高。
③奶奶給克里克塔準備了一張舒服的床。
、苣棠探o小蛇打毛衣。
奶奶為什么會為小蛇做這些呢?
小結:這些都說明奶奶很喜歡克里克塔,像好朋友一樣愛它,照顧它。那小蛇又會做些什么,將這種朋
友一樣的愛傳遞給別人呢?
。2)講述小蛇和孩子們的故事。
、倏死锟怂兓,與孩子游戲。
②克里克塔變繩子,與孩子跳跳繩。
③幫助孩子夠風箏。
看了這三幅圖,你認為克里克塔是只怎樣的小蛇呢?
小結:克里克塔是一只很友好,很樂于助人的小蛇,它像波特太太照顧它,愛它一樣去關心幫助別人。
。3)大膽猜測小偷來到波特太太家發生的故事。
小結:克里克塔是一只勇敢的小蛇,它很愛波特太太。當波特太太發生危險時,小蛇勇敢地保護自己的
朋友不受傷害。
4、完整欣賞故事。
三、游戲:克里克塔變變變
1、用毛根探索扭出數字來。
2嘗試扭出其他的圖形或者事物。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在班級的“材料超市”也投放了一些線,幼兒用線捆扎、系結、玩花繩等,發現線可以用來做各種游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另外,前段時間孩子們接觸了繪本《跟著線走》,從中感受到了用線想象、創造的樂趣。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需要,我設計組織了該活動,引導幼兒感受用一根線創造不同造型的過程,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體驗創意表現的樂趣。
在設計“跟著線走”這一活動時,我通過PPT課件引導幼兒跟著一根線進入奇妙的旅程,欣賞一根線創造的有趣畫面,獲得審美體驗,并為大膽表現打下基礎。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尊重幼兒自發的、個性化的表現與創造,使幼兒在充滿“驚奇”的情境中盡情享受探索、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本活動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欣賞繪本《跟著線走》的PPT課件,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的獨特方式。教師通過PPT引導幼兒跟著一根線進入奇妙的旅程,欣賞用一根線所創造的有趣畫面,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的獨特方式,感受用線造型的美感,豐富其想象力,為下一環節積極、大膽地表現打下基礎。
第二環節:創意制作,體驗用線創作的樂趣。教師鼓勵幼兒運用一根線在有粘性的操作畫板上大膽想象、表現跟著線去旅行的不同場景,體驗用一根線創作所帶來的奇思妙想和樂趣。
第三環節: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欣賞作品,不僅體驗到線條變化的豐富,增強審美能力,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并產生了進一步創作的愿望。
活動目標
1、欣賞用一根線所創造的有趣畫面,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
2、嘗試用線表現不同的造型,體驗大膽想象、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準備:
在“材料超市”中投放各種各樣的線,供幼兒自由活動時玩;活動室門外有一塊穿線板,供幼兒玩穿線游戲。
2、教學具準備:
(1)教師用的PPT課件(繪本《跟著線走》的畫面),粘性畫板一塊,毛線一根,音樂《菊次郎的夏天》,繪本《跟著線走》。
。2)幼兒用的有粘性的操作畫板、不同色彩的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課件,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的獨特方式
1、教師出示PPT課件,引出話題。
師:看,這是什么?最近我們一直在玩穿線的游戲,今天我想請你們一起跟著這根線去走一走、看一看,環游大世界。
2、幼兒感受用線造型的魅力。
。1)畫面一:大海
師:猜一猜,線帶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教師逐步演示PPT課件中大海及帆船的分解圖,幼兒跟隨分解圖自由猜想。)
師:這片大海和這些小帆船是什么變的?
師:神奇的線帶我們來到了大海邊。真有趣!
師:這根線還會帶我們去哪里旅行呢?(幼兒自由猜想。)我們跟著線出發吧。
。2)畫面二:天空
師(放音效):聽,什么聲音?(飛機聲。)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天空。)
師:怎么沒有飛機呢?(教師逐步演示PPT課件中的分解圖,幼兒用手指在空中畫飛機、熱氣球等造型。)
師:這根線帶領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真神奇!
(3)畫面三:動物園
師:現在線又帶我們來到了哪里?動物園里有哪些用線變出來的動物?
。ń處熱槍τ變旱幕卮鸺皶r回應,如:有彎彎曲曲的小蛇,有長著長耳朵的小兔子……使幼兒感受到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可以用線來表現。)
。4)畫面四:小農莊
師:線變出了農莊里哪些有趣又好玩的東西?(如美麗的小樹林、漂亮的小房子等。)
。ㄎ觯涸谠摥h節中,幼兒共欣賞了四個畫面。在欣賞畫面一和畫面二時,教師通過動態演示線的變化過程,引導幼兒理解用線變出不同物體的方法,解決了造型表現的難點問題;在欣賞畫面三和畫面四時,教師通過不同維度的畫面,拓展幼兒的視野,拓寬他們的想象空間。)
3、師幼互動,演示用線造型的過程。
師:這根神奇的線帶領我們環游了好多地方。如果你也有一根神奇的線,會帶我們去哪里旅行呢?我們可以看到什么呢?
師:這里有一塊神奇的魔術板,誰來試試看?
。ㄎ觯航處熗ㄟ^提問,一方面幫助幼兒拓展視野,從不同維度去想象,另一方面也借此了解幼兒的想法。另外,教師有意識地和個別想象力較豐富的幼兒一起在操作畫板上互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能想象出一根線去旅行的地方,但不會表現自己的想法。
預見性教育策略:
●了解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在操作畫板上共同擺造型。
●引導幼兒擺好造型后用“小手輕輕壓一壓”的方法固定造型。
師:這根線真有趣,帶我們來到了(地方)。
二、創意制作,體驗用線創作的樂趣
1、幼兒明確創作要求。
師:現在請你們和一根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它會帶你們去什么地方旅行,你們看到了什么東西。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1)幼兒在創作中能否用一根線表現事物的大致輪廓。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有的幼兒表現物體時用一根線可能有余,有的幼兒表現物體時用一根線可能不夠。
預見性教育策略:
●對于用一根線有余的幼兒,教師可鼓勵其注意畫面布局,要求幼兒撐滿畫面,或可引導幼兒用多余的線表現物體內部的細節,如花紋等。
●對于覺得一根線不夠用、無法表現完整物體的幼兒,教師可鼓勵幼兒再連接一根線進行表現。
。2)幼兒能否表現出不同的、多樣的物體。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表現的物體比較單一,有可能只會模仿教師的范例。
預見性教育策略:
●了解幼兒的想法,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從不同維度去想象。
(3)幼兒使用毛線創作時是否遇至Ⅱ困難。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毛線在操作畫板上有脫落或翹起的現象。
預見性教育策略:
●引導幼兒用“小手輕輕壓一壓”的方法固定造型。
三、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樂。
展示所有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表現的作品內容。
延伸活動: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師:今天我們跟著線去旅行,去了許多神奇的地方。線還會帶我們到哪里去呢?(出示繪本《跟著線走》,鼓勵幼兒進一步閱讀,跟線一起去旅行。)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繪本中的語言復述故事,激發閱讀繪本的興趣。
2、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溫情,體驗家的幸福。
3、能細致觀察圖畫,借助圖畫豐富想象力,享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搖籃曲》音樂、熊爸爸和熊寶寶的頭飾每人一個,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音樂(播放音樂《搖籃曲》),人們一般喜歡什么時候來播放這首音樂?
2、《搖籃曲》一般在睡覺前播放的,那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會做些什么?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小熊睡覺前的故事。
二、幼兒自由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看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讀出來,并出示字卡“吻”。
2、幼兒拿己的書,自由閱讀,教師講清注意事項。
3、幼兒讀完之后,教師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猜一猜它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小朋友覺得小熊最后乖乖的睡覺了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們一看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與幼兒共同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1、2頁)猜一猜這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之后教師進行講述。
2、(出示第3頁)你啊猜一猜小熊會說什么?
3、(出示第4頁)爸爸也想得到小熊的吻,可是小熊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4、小朋友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熊爸爸沒有得到吻,心情怎么樣?(看第4、5頁)熊爸爸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教師出示長頸鹿的圖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熊為什么這么高興還不讓爸爸吻呢?(因為他還想跟爸爸一起玩)
5、(出示第5頁)教師講并進行提問:熊爸爸想讓小熊學哪種動物吻自己?(出示小考拉圖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
6、(出示第6頁)讀前半部分教師提問:熊爸爸又想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出示小鱷魚圖片)那猜一猜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猜測故事)那小熊為什么還說“才不要呢”。小熊和巴巴爸爸邊說邊吻已經洗完了澡
7、(出示第7—10頁)分別出示小蝙蝠、小老虎、小猴子、小老鼠的圖片讓幼兒猜測:熊爸爸是怎么說的?熊寶寶是怎么說的?為什么每次都說“才不要呢”
8、(出示第11頁)熊爸爸正要出去,小熊叫住了爸爸,你猜小熊會對爸爸說什么?
9、咱們剛剛說小熊為什么總是說“才不要呢”?
教師:因為他還不想睡覺,想跟爸爸玩一會兒,爸爸也很了解孩子,在游戲和玩鬧鐘完成了洗澡、刷牙、穿衣服等一系列的事情。
四、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帶領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小朋友表現的很棒,很多地方不用老是講就能猜出來了。那小朋友咱們一起再來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小故事吧。
五、分角色朗誦故事
教師為幼兒準備頭飾讓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組扮演熊爸爸,一組表演熊寶寶。
六、請小朋友拿著自己到頭飾,咱們一起到操場上接著表演吧。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嘗試從細節中進行推測,體驗發現的樂趣。
2、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繪本《當我們同在一起》。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玩也在一起,吃也在一起,無論歡笑與哭泣,都是他陪著你,現在,讓我們來找找你們最要好的朋友吧。ê门笥咽譅渴肿黄穑
二、分段講述,解讀繪本
1、圖片導入:小姑娘與她的好朋友們。
2、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他們是最幸福的!
。1)畫畫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2)爬山探險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3)躲貓貓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4)旅行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5)爬到天空去看月亮和星星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6)累了休息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3、小結:這是一個充滿了想象的繪本,那你們能說說每種動物都充當了什么角色嗎?
灰熊:寬闊的胸膛用來畫畫;鱷魚:脊背是蜿蜒的山巒;小女孩:帽子是捉迷藏的樂園;小豬:鼓鼓的肚子可以變成氣球;長頸鹿:長脖子是通向月亮的天梯;獅子:鬃毛是遼闊的草原。
三、情感延伸
師:小女孩找到了這些動物做朋友,天天幸福地在一起。你現在也跟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覺得幸福嗎?當你感覺很幸福地時候,你會怎么做?(聽音樂,與好朋友抱抱親親)
活動反思:
當拿到這個繪本的時候,我看了一遍,覺得故事好簡單呀,這樣以語言講述繪本對于中班第二學期的孩子來說是否簡單了。但是當我開始設計教案整理思路的時候,才感覺到繪本故事中所深藏的一些秘密!通過反復觀察和細讀繪本內容,開始制定了教學活動的目標以及活動流程。
在展示活動中,我在出示第一張導入圖片的時候就詫異了,原來我們班中的爍爍小朋友家里有這個繪本故事,我一下子慌了!但好在爍爍是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孩子,能夠遵守老師的規定舉手回答問題。為了讓他能為大家保留住繪本內容,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只請到了他回答一次,給了更多其他孩子回答的機會。
繪本中的重點是根據局部的特征來推測6個朋友中誰是成為大家快樂元素的那一個,通過老師的提問來引導孩子帶入繪本故事的精髓中,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推測的,但是總體來說思維不廣闊,比較局限和統一。
最后以生命啟蒙教育作為情感的延伸,通過抱一抱、轉一轉、跳個舞的方式來回顧繪本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好朋友在一起就很幸福!我感覺在這個部分,可能自己的話語沒有讓孩子們有表現的欲望,所以最后我以行動來提示和明確這一環節的意義,跟著音樂,孩子們才想到了要與好朋友之間抱一抱。
整個活動下來,我感覺教師的引導性語言很重要,盡量要簡潔明了,這樣才能抓住活動內容的精髓,正確的把孩子引入繪本的中心思想中,才能緊扣著活動目標進行。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5
一、活動來源:
圖畫書《點點點》整本書揮灑著魔力,吸引孩子熱烈參與,隨著一頁一頁的互動,書的內容也開始產生奇妙的變化,非常能滿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時,《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所以,我們組秉著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的宗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一本好玩的圖畫書——《點點點》,讓孩子一起在體驗如魔術般的游戲中學習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變化!并以集體游戲的方式重新演繹繪本故事,在游戲參與過程中,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聽覺能力,反應力,并享受一起協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想想中,了解繪本的內容。
2.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動手操作按規律排序涂顏色。
3.在魔術般的互動游戲情境中,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看看、說說、想想中,了解繪本的內容。
難點: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
四、活動準備:
繪本PPT、繪本圖書一本、紅黃藍三色點點若干、透明魔法袋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點點魔術師
(一)出示透明魔法袋,激發孩子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秘的東西,猜猜看是什么?
這個魔法袋里裝的什么呢?(魔法袋里有許多點點,有紅色的點點、還有黃色的和藍色的點點。)
(二)孩子們自選喜歡點點,變身小小魔術師。
師:這些點點也全部被施了魔法,現在我把所有的點點全部倒在桌子上面,請現在你們趕緊來選一個點點貼在自己胸前,讓我們一起來當點點魔法師吧!
二、采用魔術游戲,感知繪本內容。
(一)出示黃點點,激發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我的小伙伴,你們看它是誰?(黃點點)
(二)調動幼兒思維,進行想象猜測。
師:黃點點會是什么呢?(幼兒猜想)黃點點也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三)通過多種指令,完整感知圖書。
1、按一按,點點會變多。
師:按一下這個黃點,看看會有什么變化?(一個黃點變成兩個黃點)
再來按一下,又會發生什么變化?(變成了三個黃點)
2、點一點,黃點會變色。
師:現在用手指輕輕地點一點左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么顏色?
就是這樣,再來點點右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么顏色?
3、按五次,點點又變多。
(1)黃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黃點。
師:太神奇了,現在請黃點點魔術師施魔法,遠遠地按五次黃點,看變成了幾個黃點?(五個)
(2)紅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紅點。
師:紅點點魔術師,趕緊給紅點點也按五次,看變成了幾個紅點?一起數一數。
(3)藍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藍點。
師:藍點點魔術師,你們也按五下藍點,會有什么變化呢?
4、搖一搖,點點會移動。
(1)請一個小朋友搖一搖書,看點點的變化。
師:現在請一個魔術師上來,拿起書搖一搖,點點怎么樣了?
(2)魔術師們集體用身體左右搖動來施魔法,點點又有新變化。
師:點點魔術師們,現在你們全部搖搖你們的身體,看看魔法會讓點點發生什么新的變化呢?
(3)魔術師身體往左邊傾斜,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再往右呢,試試看?
(4)再請一個最棒的魔術師來搖一搖,變魔術,讓點點們排列整齊。
師:點點聽話嗎?怎么排的隊?
5、使勁按,點點換位置。
(1)魔法師雙手按住自己胸前的點點。
師:哎呀,天黑了,點點睡覺了。
(2)魔法師放開手,讓胸前的點點漏出來。
師:天亮了,點點會出來嗎?咦,點點睡了一覺醒來有什么變化嗎?
有兩個點點沒睡醒,站錯了位子,你發現了嗎?
(3)魔法師跺跺腳,點點變成了什么?(彩虹)
6、吹一吹,點點會飛走。
(1)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吹口氣看看,點點會變化嗎?再使點勁兒。
(2)魔法師們勁兒太大了,把點點都吹到書最上面去了,趕快請了最厲害的魔法師把書立起來,看點點能不能掉下來?
7、拍一拍,點點會變大。
(1)拍一下手,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
(2)接著拍兩下、三下、四下呢?
(3)鼓鼓掌,黃點變回來了。
三、聽指令,表演繪本故事片段。
1、請點點魔法師,按紅、黃、藍三種顏色排隊。
2、教師搖一搖圖畫書,點點們散開,身體往左邊傾斜,點點往左邊跑,身體往右邊傾斜,點點往右邊跑,再搖一搖圖畫書,點點們重新排好隊。
3、集體一起拍手,用身體動作表示點點變大。
4、最后一起鼓掌,點點們回到位子上。
5、魔法師們選三種顏色給自己手上的點點按規律穿上漂亮的衣服(涂色)。
四、教師介紹圖畫書的名稱,請喜歡圖畫書的孩子到活動區繼續閱讀。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難點: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大餅教具;
2.餅干若干,小毛巾若干;
3.《誰咬了我的大餅》PPT;
4.小豬、小鳥、兔子、狐貍、鱷魚、河馬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大餅,激發幼兒的興趣。
1.神秘出示大餅教具:“小朋友們,大家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大餅。猜一猜,這個大餅是誰做的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小豬圖片,原來呀小豬做完大餅太累了,他躺在大餅
上面睡著了?墒且挥X醒來發現——大餅怎么樣了?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幼兒 猜測)
3.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讓幼 兒初步感知句型。通過出示被咬的大餅,設置懸念,引導幼兒猜想,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為下面幼兒學說句型做鋪墊。
二、出示圖片,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并出示直觀教具大餅,通過 對比動物牙印描述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征。
1.這時,小豬碰到了誰?你們猜,小豬是怎么問小鳥的?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
2.小鳥咬了一口大餅,“咔嚓”!它的牙印是怎樣的?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別的地
方?
3.它的牙印和大餅上之前的牙印一樣嗎?
4.那么是小鳥趁著小豬睡覺,偷偷咬了它的大餅嗎?
小結:小鳥的嘴巴咬出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而之前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不 是小鳥咬的;
5.以此類推同樣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和描述小兔(小兔的牙印是三瓣嘴,而之前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也不是小兔咬的)狐貍(狐貍咬掉了一個大三角)鱷魚(鱷 魚咬掉了個大鋸齒)河馬(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都不是這些小動物咬的,那究竟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
三、完整欣賞 PPT,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1.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故事。
2.播放 PPT,教師有感情講述。
3.教師:現在,你們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了嗎? 四、品嘗餅干,感受自己的齒印。
小動物們都吃到了餅干,你們想吃嗎?小豬也給你們送來了餅干。大家比比看:你
和你旁邊小伙伴留在餅干上的牙齒印一樣嗎?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自己閱讀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感知故事中母子之間的感情。
教學準備
幼兒圖書、頭飾、大字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引出游戲的話題,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你喜歡你的媽媽嗎?為什么?你和媽媽最喜歡玩的游戲是什么?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媽媽,都能說出和媽媽在一起的很多事情。
2、出示熊寶寶頭飾:有一只可愛的熊寶寶,它最喜歡和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他們是怎樣玩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書里是怎樣說的。
二、自由閱讀——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1、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小圖書。小熊和媽媽在玩什么游戲?(出示子卡捉迷藏)在書上,你看到了哪些季節?不同的季節,小熊和媽媽在哪里捉迷藏?從他們的教學中,你們能猜出他們在說什么?
小結:你們真聰明,小熊和媽媽在玩椅子。
2、幼兒分小組閱讀。幼兒兩人一組,共同閱讀,可以互相討論、閱讀。教師可以參與到幼兒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
小結:故事中表達了媽媽對寶寶每一次的愛,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每一次。
三、討論交流——說說故事中的話。
1、請幼兒試著講述自己看到的故事,也可以讓幼兒給故事取個名字。
2、請有不同見解的幼兒也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討論。教師適當小結,引導幼兒說出故事中的語言。
四、游戲教學
1、教師事先把小熊和熊媽媽的頭飾藏于教室中,讓幼兒到教室四周去找一找小熊和熊媽媽的頭飾,看誰最先找到。
2、小結游戲感受,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小結:寶寶和媽媽椅子做游戲真開心。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角色的表情、動作等圖片信息,推測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節的發展變化,大膽表達自己對圖畫故事的理解。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堅持不懈,初步萌發做事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準備:
1.材料準備:PPT課件。
2.經驗準備:
(1)觀看芭蕾舞光碟,初步了解有關芭蕾舞的知識。
(2)教師和幼兒交流在幼兒園或在家里是如何學習本領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的。
過程:
一、觀看視頻(圖片),引出繪本內容1.出示芭蕾舞的視頻(圖片),引發經驗聯想。
師:她們在干什么?這個舞蹈和我們平時跳的舞蹈有什么不同?跳芭蕾舞的演員身材怎么樣?
2.引導嘗試用腳尖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點。
師:你剛才用腳尖跳芭蕾舞有什么感覺?
3.引出繪本內容。
師:有頭牛也要跳芭蕾舞,你覺得他能成功嗎?為什么?
二、共同閱讀,理解繪本內容1.觀看ppt,閱讀故事。
師:橙子今天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是與芭蕾舞有關的,我們來看一看。
2.逐頁閱讀。
●第一頁師:你看到了什么?請用一句話完整地說一說。(牛在收看芭蕾舞節目。)師:牛是怎么看的?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吹煤苷J真?(引導幼兒從牛的眼睛、動作、神態來觀察分析。)師(小結):月亮出來了,星星也出來了,已經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了,可牛還在看芭蕾舞節目,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
●第二頁師:看著看著,牛忍不住跟著電視跳起了芭蕾舞。你看,它跳的時候怎么樣了?(滿頭大汗。)師:牛學跳芭蕾舞的事情被誰發現了?羊和鴨子看到牛在學跳芭蕾舞,臉上是什么表情?它們有可能會說什么?
●第三頁師:農場里的動物都知道了牛學跳芭蕾舞的事情,它們紛紛嘲笑牛?匆豢矗瑒游飩兪窃趺闯靶ε5?
師:鴨子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來它是在學牛呢?
師:羊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它又會怎么嘲笑牛呢?誰愿意來表演一下?
師:農場里的動物們都在嘲笑牛。你們覺得牛會放棄學跳芭蕾舞嗎?
●第四頁師:牛到底有沒有放棄學跳芭蕾舞呢?
師:它的伙伴看到他在跳芭蕾舞會怎么想?會對它說什么呢?
師(小結):牛學跳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但動物們嘲笑它,和它朝夕相處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覺得這時牛還會堅持嗎?你看到這么認真執著的牛會嘲笑它嗎?你想對它說什么呢?
師:牛堅持學跳芭蕾舞的事情還被誰發現了?農場主爺爺看到后會支持和鼓勵它嗎?
師:你看到牛成功了嗎?
第五頁師:你在這頁上看出牛成功了嗎?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師:牛來到了哪里?爺爺一家人是什么表情?會對牛說些什么呢?爺爺一家還為牛準備了什么?
師(小結):爺爺被牛的精彩舞姿打動了,把它請到了家里。爺爺心想如果牛穿上漂亮的芭蕾舞裙,跳起來一定會更加好看。
●第六頁師:在這一頁上你從什么地方看出牛成功了呢?
師:牛在空中翩翩起舞,你們覺得牛在空中飛舞的樣子像什么?
師:爺爺一家人看得怎么樣?
師(小結):牛跳得太棒了,大家看了都很喜歡,奶奶熱情地鼓掌,小弟弟大聲地歡呼,妹妹看得好羨慕,爺爺還為它伴奏呢。
●第七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牛的表演已經非常成功了?(賣門票、掛金牌、貼海報。)師:牛跳芭蕾舞出了名,動物們都爭先恐后買票來看演出了。這時候鴨子和羊的表現怎么樣?它們為什么會這樣?
●第八頁師:牛演出成功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空中撒下了五顏六色的花瓣,燈光聚焦在牛身上,動物們鼓掌歡呼)這時候動物們會說什么呢?
師(小結):牛的演出非常成功,人們把燈光、鮮花、掌聲都送給了牛,其中鴨子和羊還拍得特別響呢。
三、討論、總結、分享師:故事結束了,誰能告訴大家牛是怎么成功的?
師: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牛獲得成功的過程(結合PPT課件):產生興趣→認真學習→堅持練習→取得成功。
師:這么重、這么胖的牛都能學會芭蕾舞,那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應該i怎么樣呢?
看來我們做事情只要認真努力、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附自編故事:
農場里有一頭特別喜歡芭蕾舞的牛,它常常收看芭蕾舞電視節目。星星出來了,月亮出來了,夜已經很深了,牛都沒有察覺,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粗粗,牛還忍不住學起了芭蕾舞,它跳得滿頭大汗。羊和鴨子發現了,非常驚訝,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農場里的其他動物。動物們紛紛嘲笑牛:“牛怎么能跳芭蕾舞呢?這簡直是做夢!”和牛朝夕相處的同伴們也不看好它,但它還是堅持跳,一直跳……爺爺被牛的精彩舞姿打動了,邀請它到家里跳舞,還為它準備了漂亮的芭蕾舞裙。牛在空中翩翩起舞。哇!跳得太棒了。大家看得激動極了。牛跳芭蕾舞出了名,動物們都想一睹牛的風采,爭先恐后地去劇場看牛的演出。牛的表演非常成功。人們把燈光、鮮花、掌聲都送給了牛。誰說牛不能跳芭蕾舞呢?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能從影子的整體或者局部輪廓大膽猜測故事中的客人,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小貓過生日》課件。
三、活動重難點:
通過觀察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影子的整體或者局部輪廓大膽猜測故事中的客人,并能大膽表達。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課件小貓圖片,引出活動內容
1、出謎語導入,吸引幼兒注意力
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了一個謎語,小耳朵仔細聽好咯,它呀是一個小動物,走起路來靜悄悄,叫起聲來喵喵喵,你們猜它是誰?
2、教師邊揭示謎底邊出示課件小貓圖片
師:對啦!它是小貓?我們一起跟小貓打個招呼吧。ㄐ∝埬愫茫。
師:哎呀!今天的小貓看上去怎么那么開心呢?請你們猜猜看小貓到底遇到了什么事那么開心呀?你從哪里看出來小貓要過生日了?
。ǘ┩ㄟ^課件展示,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小貓過生日的場景
師:原來今天是小貓的生日呀!那你們知道今天是它幾歲的生日嗎?(提醒幼兒觀察蛋糕上的蠟燭數量)
2、出示小貓家停電的圖片,鼓勵幼兒想出停電后的方法
師:呀!小貓家怎么啦?怎么突然變的黑黑的?(停電了)停電了怎么辦呢?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小貓呢?
3、出示小貓拿電筒的圖片
師:小朋友想到這么多好辦法啊,小貓也想到了一個辦法,看它拿出了什么?(手電筒)
4、出示小動物的影子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影子特征進行猜測
。1)叮咚,師:這時,咦?什么聲音?(門鈴)呀!有客人來了,小貓拿起手電筒從門洞里一照,是誰來了呀?(小刺猬)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朋友猜是,我們一起幫小貓打開門看看,喲!真是小刺猬,它的身上長滿了尖尖的刺,如果你是小貓家里來客人了,我們可以說什么來歡迎客人?(小刺猬你好,請進!請進!)
(2)叮咚,師:又有人來了,這次只能看到一點點它會是誰呢?(小兔)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是不是小兔呢?我們一起照一照,呀,果然是小兔,因為它有兩只長長的耳朵,我們一起來歡迎小兔,(小兔你好,請進!請進!)
(3)叮咚,師:呀!這又是誰來了呢?(小猴)你又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是不是小猴呢,我們一起幫小貓照一照。嗯,果然是小猴,因為我們看到了它的長尾巴,我們也來歡迎一下小猴吧(小猴你好,請進!請進。
師:現在小貓一共來了幾位客人?我們一起數一數。
5、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師:叮咚!還有朋友來!小貓家的客人可真多,這次又會是哪幾個朋友來了呢,請小朋友自己猜猜看,然后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師:你覺得是誰來了呢?為什么?那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誰來了呢?(長頸鹿,梅花鹿,熊貓你們好!請進請進。
。ㄈ┩暾蕾p故事
師:今天的小貓家可真熱鬧,來了這么多的客人,現在老師把這個故事完整的講一遍,你們小耳朵可要認真聽好咯!
。ㄋ模┮龑в變航o小貓送祝福,唱生日歌
1、師:現在小貓家里更熱鬧了,哇,電來了!小動物們一起給小貓過生日啦!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小貓一起過生日啊?可是有一個要求的哦,那就是要跟小貓說一句祝福的話,你想說什么?(幼兒說祝福語)
2、生日歌響起,引導幼兒唱生日歌。
師:剛才你們說了很多祝福的話,現在我們一起給小貓唱生日歌好嗎?
3、分享糖果。
五、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通過影子猜測故事中的客人,活動中我發現幼兒的活動興趣比較濃,注意力也相對比較集中,每次教師提出問題后他們能積極舉手回答。在活動前我以為幼兒都能猜的出來,但實際上幼兒的想象力還是比較豐富的,有的把刺猬猜成了狐貍,因為他們覺得鼻子比較像,有的看到猴子尾巴猜成了貓、蛇等等,活動前我沒想到幼兒會猜成其他動物,因此對于他們的回答我有點茫然,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對于幼兒猜不出來的動物我反復提醒之后還沒猜出來,我就自己說了出來。整個活動我覺得自己還是缺少追問,當幼兒猜不出來的時候,我應該要給他們一些提示,然后繼續讓他們猜測,這樣可以減少他們亂猜的現場,比如“長長脖子的會是誰呢?長長尾巴的是誰呢?等,同時我還可以將課件做成白板,這樣幼兒猜不出的時候我可以用放大鏡一點一點放大,這樣幼兒的猜測興趣會更濃。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覺得自己還需要考慮的更周全些,使活動能更加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2、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并學說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對周圍的聲音產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想象、猜測教學。
教學準備:
人手一本繪本、錄有“咕咚”音效的磁帶、繪本PPT、動物角色圖片
教學過程:
一、通過“咕咚”聲導入教學。
師:(播放“咕咚”音效),你們聽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聽到了這個聲音害怕極了,它很害怕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快逃!咕咚來了!”
二、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認識書的封面、封底,引導幼兒自主閱讀
師:請小朋友們拿出書,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本書,這是書的封面,封面上有這本書的名字,咕咚,請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讀。反過來這是書的封底,現在請你們將書封面向上,一頁一頁的看到有別針的那一頁就為止。
2、幼兒自己翻閱繪本,教師走進幼兒觀察它們的閱讀情況并指導。
三、討論并理解繪本內容
1、引發討論,鼓勵幼兒講述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
師:好,現在將書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間。小老鼠嚇壞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誰?你覺得他們會說什么?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和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了!”。
2、引發幼兒對后半部分的興趣,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后面的內容。
師:有誰發現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么做?
師:我們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為什么會有這種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動物怎么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誰呢?原來是小青蛙跳水的聲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為什么一開始小動物們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生活中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會讓我們害怕,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會害怕了。
四、回顧故事內容,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按順序表演故事
師:現在我們一起再把這個故事從頭看一看,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的第一頁。(教師一邊講一邊將動物的出場順序列出來)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選擇你喜歡的動物,按照順序去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
五、教學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你們喜歡它們么?這些朋友啊今天有點累了,要休息了,我們跟它們說再見吧!下次再跟它們一起玩!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進行配對。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留意生活中自己牙齒留下的痕跡。
2.材料準備:(1)繪本《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大書;(2)大餅教具;(3)被各種動物咬了的不同形狀的小餅干;(4)音樂《餅干操》。
3.場地創設:大樹、池塘等場景,小鳥、小兔子、狐貍、鱷魚、河馬動物形象置于場景中。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閱讀繪本
(1)以故事內容導入,提出疑問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師:“小豬做了一個好大的餅”(拿出來),唉,累死了,我都想睡一會兒了!你們幫我看好了大餅啊,千萬不能讓誰偷咬了!
師:咦(手指),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不是你偷咬的啊?肯定是你偷咬的!那是你們咬了我的大餅吧!
師:都不是你們,難道,是他們(場景中的小動物們)咬了我的大餅?你們幫我去問問看!
(分析:情境導人,讓幼兒自然而然進入故事情境中,進行探索。)
(2)觀察、比較、驗證嘴巴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牙齒不一樣,咬的牙印就不一樣。
師:孩子們,你們問的怎么樣啊?是不是他們咬的?
師: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看。
觀察一:
師:先來問問小鳥:“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小鳥說……(不是它)為什么小鳥說不是它呢?
那我們請小鳥咬一口給我們看看。
師:哎,我的大餅是小鳥咬的嗎?
為什么不是小鳥咬的呢?(將半圓形和小鳥咬的三角形對比: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小鳥咬的是什么形狀?那為什么小鳥咬的是三角形呢?(小鳥的嘴巴尖尖的,三角形)哦,原來這跟小鳥的嘴巴有關系,小鳥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三角形,所以它咬出來的大餅就是……。
觀察二:
師:果然不是小鳥咬的!那是誰呢?我們再一起來問問小兔子吧!
“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兔子也說(不是我)。怎么辦?
師:那小兔子你也咬一口給我們看看。
師:是小兔子咬的嗎?為什么不是?小兔子咬的是這樣的!為什么小兔子咬的是這樣的呢(因為小兔子的嘴巴)哦,小兔子的嘴巴就是一瓣、兩瓣、三瓣,而且他的什么也很特別啊(牙齒)他有兩顆大門牙!所以小兔子咬的就是有兩顆大門牙、一瓣、兩瓣、三瓣。
觀察三:
師:也不是小兔子咬的。唉,那問問……去。
師: “狐貍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狐貍說……
師:怎么證明?(也請狐貍咬一口)
師:狐貍咬的跟我這個(不一樣),狐貍咬的是(三角形),因為狐貍的(嘴巴)就是(三角形)。
觀察四、五:
師:唉,你們幫我問了這么多,都不是他們咬的。想必也累了吧,要不這樣,你們先休息會吧。我自己來問問鱷魚,還有河馬。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你看!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你看!
師:孩子們,你們休息好了嗎?我也問好了。
師:這兩個是他們咬的牙印,跟我的這個(不一樣),所以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的)
師:那你知道這個(指著鱷魚的牙印)是誰咬的嗎?你怎么知道?真的哎,你們真的很厲害!
師:這個(畫出河馬的牙印)呢?因為……
師:哎呀,都不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啊!
(分析:觀察、比較、驗證,這是科學探究的基本素養,讓幼兒在情境中探究具有趣味性,增強幼兒探究的愿望,從而熱愛科學探究活動。)
2.根據不同的牙印進行配對
師:哎呀,都不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啊?
師:唉,我的大餅你咬一口,他咬一口都被分掉了!我的肚子餓死了!
我要再來多做些大餅!你們跟我一起做好嗎?
(餅干操)
師:哇,我做了這么多大餅!這回我一定要保管好,可不能再讓哪個小饞貓偷咬了!你們一定要幫我看好啊!
師:我再睡一會啊!
師:啊,睡的好香啊!我的大餅沒被誰咬吧?太好了,我來嘗一嘗!
師:哎,又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你們一個人拿一個幫我看看!
師:你的是誰咬的?你的呢?你的呢?也可以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這樣吧,你覺得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就請你送到他的嘴巴里。
檢查:
我們一看,你們有沒有都找對哦!
集體觀察、個別糾正,請送錯的小朋友自己來糾正。
(分析:通過認識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是孩子對自己的肯定。)
3.揭曉謎底,在繪本中結束活動
師:你們真的很棒啊,都送對了。
師:可是,我的大餅到底是誰咬的呢?
師:要不我們來看看書,也許里面會有答案呢!
師:是誰咬的啊?哦,原來是小豬自己咬了自己的大餅都不知道,真是個糊涂的小豬啊!
(分析:在故事中結束活動,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為課后的拓展延伸做準備。)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課件畫面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能從影子的整體或者局部輪廓大膽猜測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
3.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糖果若干、物品圖片、影子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觀看圖片(小貓)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后面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跟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吧。
師:好,回來,眼睛看著楊老師。今天呀,老師還給小朋友們請來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是誰?(小貓)那你們愿意和小貓做朋友嗎?哦,這么多呀,那我們來跟他打個招呼吧!今天啊小貓有一件特別令他高興的事情,小朋友們來猜猜他為什么高興?要說不一樣的哦。讓我們來看一看(放課件)
幼:有蛋糕吃所以高興、找到一條大魚所以高興(嗯,小貓愛吃魚,對)、過生日所以高興(過生日當然要高興)、我猜小貓捉到一只小老鼠,所以高興(嗯,他說的跟你們都不一樣,說明她動腦筋了)(要表揚表揚他,說得很清楚)......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棒,我們一起給自己鼓鼓掌吧。嗯,那這樣好嗎,讓我們來看一看小貓究竟為什么高興,仔細的看哦。(播放下一張圖)
師:能看明白嗎?到底什么事讓他這么開心啊?一起說(過生日)哦,那你們怎么知道他過生日了啊?(有大蛋糕)對,過生日就會有生日蛋糕,那你們猜一猜他過幾歲生日啊?
幼:2歲(有說不一樣的嗎?)、1歲、3歲、4歲(我們來數一數好不好,123,應該今天小貓過三歲生日了,難怪他那么開心)
。ㄖ苯右,通過觀察封面,讓幼兒獲取有關于故事的信息,發展幼兒語言的完整性,了解故事的封面隱藏的內涵。)
(二)理解故事,聽聲音,觀看ppt
師:小貓今天過生日準備了一大堆好吃的正等著好朋友們來給他過生日呢!突然!咦~~這是怎么啦?怎么什么也看不見啦(黑了、停電了)那這是什么呀?怎么黑乎乎的房間里有兩只亮亮的東西?(眼睛、小貓的眼睛)哎,對啦,小貓的眼睛在晚上會變得非常亮哦!家里沒有電了,這下子啊可把小貓給急壞了。等一會有好朋友來給他過生日,可是家里停電了,都黑了,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們知道嗎?請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能把家里變亮。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解決停電的辦法)
幼:點蠟燭、點火、開燈、用火柴、用電筒。。。(一個一個說,聽他先說完好嗎)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辦法。小貓也很聰明哦!看,小貓拿了什么?(手電筒)原來呀小貓用手電筒把房間給照亮了。那我們就來看看小貓的房間里都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吧。請小貓來照一照。(播放小貓拿著電筒照)
我們來看看他左邊的柜子里藏了些什么(書,數一數有幾本書)再來看看上面的柜子里有什么?(哦,有衣服,數一數)還有右邊的小柜子里呢?(蘋果,數一數)
。ㄈ┯^看課件5(門鈴,客人來了)
1.師:就在這時啊,你們聽有什么聲音響了?叮咚叮咚:哦,是門鈴響了,小貓趕緊拿著手電筒從門洞里照照。
師:這是誰。磕銈儙托∝埐虏驴,(是小兔)老師覺得真奇怪,明明是一個黑影子嘛?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長長的耳朵)什么樣子啊,你做一做,在跳一跳,我們來看看猜對了嗎?(哦,真的是小兔,小貓趕緊對小兔說:小兔,你好!請進請進!)說了什么?
2.叮咚:又有人來按門鈴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往門口又照了一照,這是誰。空l來猜一猜?(刺猬)為什么?(身上有許多刺、大公雞,頭上有尖尖的)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刺猬來了!那我們要對刺猬說什么。ù题,你好,請進請進。
3.叮咚:又有客人來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又照了照,這會是誰呢?長長的尾巴是誰?(小猴)快請他進來看一看吧,(課件10)(小猴,你好!請進請進!)
4.現在小貓的家來了幾位朋友?我們一起數一數吧。〝1.2.3,同時出示課件)
。ㄍ七^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興趣,在充分推測的過程中,用局部到整體的觀察方法,完成的語言描述了解故事的內容與情節。)
5.小貓啊正準備和小兔、小猴、小刺猬慶祝生日的時候,叮咚:還有朋友也來,小貓的朋友可真多,我們來看看,哇!這次一下子來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誰呢?有點難度,動腦筋想一想(...)
小貓急忙把門打開了,原來呀是長頸鹿、梅花鹿、熊貓來了,你們猜對了嗎?(這是小貓會對他們說什么,長頸鹿,梅花鹿,熊貓你們好!請進請進。┪覀儊頂狄粩敌∝埣襾砹藥孜豢腿税?他們都是誰。
師:小動物們啊不僅來給小貓過生日,還給小貓帶來了許多禮物,可是呀沒有燈,屋子里面黑乎乎的,小貓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禮物,那小貓呢就想請小朋友來幫他找一找禮物在哪里,你們愿意嗎?
。ㄕ堄變翰僮鳎
。ㄋ模⿴椭變杭由钣洃
師:禮物也都找到了,小貓可真是太開心了,那小朋友們想過去給小貓過生日嗎?那在給小貓過生日之前呢有一個闖關游戲,你們想參加嗎?好,快來坐坐好,老師就要請他做游戲啦,先聽老師說一下要怎么玩,仔細聽哦,不然就完成不了嘍。我們要把這些圖片按照123456的順序排排好,如果闖關成功呢,就會有鼓掌的聲音哦,沒有就代表呀沒有成功。那老師呢就作為闖關游戲的小隊長先來挑戰一下。(請幼兒依次挑戰)
師:我們的挑戰成功啦,一起為自己鼓鼓掌把,真棒!
。ㄎ澹┗顒咏Y束
1.挑戰結束,分享糖果,生日歌響起,引導幼兒唱生日歌。
師:,哇,這時啊,電也來了!現在小貓家里更熱鬧了,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一起來給小貓過生日,小貓可高興壞了。小貓的生日聚會就正式開始啦!
2.另一個老師扮演小貓敲門
小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糖果,小朋友們,收到了小貓的糖果,那我們一起給小貓唱生日快樂歌好嗎?請小貓來給唱得好的小朋友先發糖哦!
。ǜ惺苄∝埳盏目鞓罚诟叱敝凶匀唤Y束,讓幼兒一起分享糖果,讓自己也身在小貓的生日Party中,感受好朋友過生日時的喜悅之情。)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3
【活動設計】
“騎自行車”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運動之一。而對于動物的認知應該從小班的外貌特征進入到更深的層次。所以,此次活動就是把兩者結合,讓孩子們根據自行車的特征配對相應的動物。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通過拼版游戲導入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對字形成的各個部分有所了解,以便于后來孩子們在觀察之后有話可說;第二個環節是通過PPT的形式讓孩子們根據對自行車的詳細觀察,大膽猜測這樣的自行車是哪個動物的。第三個環節是通過游戲配對的形式,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動物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特征來選擇自行車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一個延伸的過程,通過孩子們對這個故事的興趣,把孩子們的注意引導一本繪本上,讓孩子們愛上讀書。
【活動目標】
1、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觀察到的畫面內容和自己的猜想。
2、根據自行車的特殊之處推測車的主人,感受不同動物騎不同自行車的情趣。
【活動準備】
1、自行車拼板一套。
2、繪本《誰的自行車》ppt課件。
3、故事中特別的自行車圖片若干張、動物圖片若干張。
4、配對展板兩塊。
【活動過程】
一、玩玩拼圖
關鍵提問:
1、這會是什么呢?為什么你覺得是……?
2、這會是誰的自行車?
小結:我們騎的自行車有一副車把手,一個車座,兩個輪子,還有一副腳踏板,而且車身不長不短正正好好。
二、閱讀故事
過渡提問:小男孩騎著自行車會到哪里去?(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推測)
(一)鱷魚的自行車
關鍵提問:
1、小男孩看見了什么?這輛自行車是什么樣的?
2、這會是誰的自行車?為什么?(輔助提問:需要這么長的自行車,這個動物的身體一定是……?那么它可能是哪個動物呢?)
小結:鱷魚的身體很長,所以他的自行車是長長的,騎在上面才會舒服。
。ǘ┐笙蟮淖孕熊
關鍵提問:
1、這是誰的自行車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這輛自行車可能是誰的呢?
小結:因為小象身體太重了,所以它的自行車輪胎特別的粗,騎在上面才安全。
三、嘗試配對
1、過渡語:原來不同的動物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騎不同的自行車,真是太有趣了。大象騎著自行車來到一片草地上,它看見了一輛特別的自行車。原來,草地上還停了許多特別的自行車,去看看它們時什么樣的吧。ǔ鍪菊拱澹
關鍵提問:你喜歡哪輛自行車?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喜歡的特別的自行車)
2、小動物們也聽說草地上有這么多好玩又特別的自行車,它們也想來騎,我們來幫助找到它們找到合適的自行車。
。1)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動物。
。2)配對,并說說理由。
小結:原來這些自行車不光模樣特別,而且還有特別的用途,讓動物朋友們坐的得更舒服、更安全。
四、活動延伸
師:究竟是哪些小動物騎走了這些特別的自行車?秘密就藏在這本《誰的自行車》的書里,我們可以到書里面去找找答案。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一直持續,活動的過程也比較流暢。只是由于第二個環節中小結的過程沒有把問題解決清楚,所以,在活動之后,孩子們心里清楚,但是又說不出來。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4
一、活動目標:
1、 能根據畫面人物和情節大膽講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測到的內容。
2、 發散思維,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表達繪本故事。
3、 感受繪本故事幽默詼諧的同時體驗媽媽愛的溫暖,培養幼兒對學習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大衛,不可以》PPT
三、活動過程:
。ㄒ唬┮鲋黝}
1、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書,名字叫《大衛,不可以》
2、 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大衛
。ǘ┏鍪緢D書《大衛,不可以》
1、介紹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衛香農,這本書是作者模仿自己五歲時畫的'畫而創作出來的,這個故事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
2、大衛長的什么樣子的呀?(橢圓形的小腦袋,細小的身體,大大的嘴巴,六顆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齒,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鼻子,一高一低的兩條短眉毛,好像在像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3、 大衛在做什么?(他一只腳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書垛上,另一只腳懸空,伸出雙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魚缸。)接下去很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4、 這是誰?媽媽做了個怎么樣的動作?媽媽在什么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呢?為什么生氣?
我們一起來讀讀故事,看看大衛到底都做些什么讓媽媽生氣的事情?
(三)邊欣賞圖片邊提問
圖片一:大衛在做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東西)他拿東西的動作是怎么樣的?(左手緊緊抓住壁櫥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舉起,伸開五指,正欲去夠媽媽放在壁櫥最上層的餅干桶。)臉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樣的呢?(緊抿著嘴巴,舌頭卻翹露在外面,兩只眼睛盯著那只餅干桶,一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模樣。)媽媽會對大衛說什么?為什么說不可以?
圖片二:你看到了些什么?(你看,站在客廳里的大衛,頭上、臉上、手上、腿腳上糊滿了黑黑乎乎的泥巴,頭上的泥巴還插著幾根草和兩個小蘑菇,糊在腮幫子處的泥巴上居然有一個長尾巴的蟲子,腿上長著草,腳上插著小樹枝。真得是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簡直是一個小怪物。)媽媽看到了又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會說什么呢?
圖片三:這么臟,媽媽當然要他去洗澡,看看他是怎么洗澡的?(澡盆里放著大衛的一些玩具:游泳圈、軍艦、小鴨子、水雷、鯊魚、黑魚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滿地,大衛仍然大開著水龍頭,面戴潛水鏡、頭頂“黑魚”、手拿“鯊魚”,把這里當作戲水樂園,不管不顧地肆意玩水。)媽媽會對他怎么說?
圖片四:洗完澡后,大衛又做些什么?他要干什么去?會不會有危險?這時媽媽焦急的喊他,怎么喊?
圖片五:大衛在做什么?你覺得這個聲音怎么樣?這時媽媽會對他說什么?
圖片六-七:大衛在吃飯的時候玩什么?小朋友你說說看你有沒有這樣玩過?媽媽都是怎么對你說的?
看看大衛的嘴巴里有什么?天那,他吃了那么多的東西,媽媽會對他說什么?(請小朋友來學說媽媽的話)
圖片八:天很晚了,大衛還在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動畫片?媽媽命令大衛“回房間去”大衛愿不愿意去睡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豐富詞匯:垂頭喪氣。表情,手里拿著餐巾)那你覺得他回到房間會做些什么?
圖片九:大衛又在玩什么游戲?他的被子上都是什么圖案?因為他太喜歡超人了,這時的媽媽,會對大衛怎么說?(幼兒學說)
圖片十-十一:大衛有一些壞習慣:看看都是什么壞習慣?你要是大衛的媽媽你看到了大衛的這些壞習慣,你會對他說?
圖片十二—十三:大衛又要準備玩什么了?他在哪里玩?媽媽大聲的叫————怎么叫?媽媽的”不可以”有沒有阻止他玩棒球?猜猜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這時媽媽的表情會是怎么樣的?
大衛闖了禍被媽媽罰坐在了凳子上,他現在覺得怎么樣?(他覺得很委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他不聽話怕媽媽不愛他了)
圖片十四、十五,大衛的媽媽怎么做的?媽媽現在的表情又是怎么樣的呢?他的媽媽愛不愛他?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那她為什么總是說不可以呢?
故事里的大衛是一個怎么樣的男孩子呢?(一個調皮淘氣、愛搞惡作劇,)
大衛的媽媽又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呢?(是一個很嚴厲,但又是一個溫柔內心充滿愛的媽媽)
你喜歡這樣的媽媽嗎?為什么喜歡?為什么不喜歡?
教師小結:大衛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媽媽總是很嚴厲的對大衛說不可以,是因為媽媽怕大衛養成壞習慣,怕他受傷,但是,媽媽心里卻一直都是愛著他的。
。ㄋ模┣楦猩A
在生活中,你的媽媽什么時候會對你說:“不可以”?為什么不可以?媽媽在說不可以的時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做錯很多的事情,在媽媽對我們說不可以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愛我們。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嘗試學說故事中的語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樣!
3.在玩玩、說說、做做的過程中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KT板制作大餅。
2、動物頭像
3、自制動物牙印餅干若干。
4、PPT
5、餅干若干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比較情況。
活動難點:比較牙印的不同并做出判斷。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師出示大餅:寶寶看,這像什么呀?猜一猜是誰做的呢?
2、小豬做了這么大一張餅,累得睡著了,可是醒來發現,怎么了?(少了一塊)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狀的?(半圓形的)幫小豬猜猜是誰咬了他的大餅?
3.教師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二、理解故事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走到小鳥處)它走啊走,遇到誰啦?(小鳥)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
“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取走大餅一小塊)
2、(走到小兔處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猜測)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
3、小豬又遇見了狐貍,誰來幫助小豬問問狐貍吧,還有誰來用響亮的聲音問一問。
4、小豬又遇見誰了?(走到鱷魚處)(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猜猜鱷魚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
5、最后小豬又遇見了誰?(走到河馬處)(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么樣了?河馬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咬掉了一半)
小結
小鳥的嘴巴要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貍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邊總結邊出示小動物)
三、送餅干
1、老師這里有許多小餅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們咬的呢?
2、(分別出示不同缺口的餅干)讓小朋友猜猜是誰咬的,然后請個別幼兒送給相應的小動物。(送的時候說一句我送餅干給你吃)
3、這里還有許多餅干,都是這些小動物咬的,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塊餅干,仔細看一看餅干缺口是什么樣子的,和誰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給誰。
結束部分:
品嘗餅干,發現特征
師:小豬也給你們送來了餅干,讓我們一起來嘗嘗吧,一邊品嘗一邊看看你咬出來的餅干會是什么樣。
活動延伸:
那我們也回去制作一塊大餅吧!
中班優秀繪本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3、在學學、說說、做做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難點:
比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斷。
活動準備:
1、《誰咬了我的大餅》的ppt;2、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好看的故事書,小朋友想看嗎?
出示圖畫書
1:看,這是什么呀?(大餅)這塊大餅是小豬做的,它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的睡著了,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那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狀的?(半圓形的)
二.理解故事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誰啦?(小鳥)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師:小朋友幫小豬看看,小鳥咬的是怎么樣的,和原來的那個牙印一樣嗎?是不是小鳥咬的呢?小豬說:嗯,果然不一樣。
2、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說:"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說完兔子在大餅上咬了一口,你們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豬說:果然不一樣。
3、小豬又遇見了狐貍,誰來幫助小豬問問狐貍吧,還有誰來用響亮的聲音問一問… "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貍說:不是我,不是我,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樣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牙印一樣嗎?是不是狐貍咬的呢?小豬會怎么說呢?(果然不一樣。)
4 、小豬又遇見誰了?(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鱷魚說: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鱷魚咬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鋸齒一樣)看來也不是鱷魚咬的。小豬會怎么說?(果然不一樣。)
5、最后小豬又遇見了誰?(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么樣了?河馬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小鳥的嘴巴要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貍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
6、教師繼續講述結尾:小豬的肚子也有點餓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嗚。ò蛇蟀蛇螅┱婧贸!他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原來是小豬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豬呀!
三、找牙印(出示不同動物的牙印)請小朋友找一找,這些牙印都是誰的?
四、結束活動,吃餅干(出示餅干)小豬做的餅干真好吃,我們一起洗小手,也去吃餅干,看看寶寶咬下來的缺口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