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精選13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06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精選13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導學策略

  嘗試教學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

  師:你收到過壓歲錢嗎?你是怎樣支配的?

  (如果學生沒有提到銀行,則由教師引導揭題)

  二、探究新知

  1、利息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銀行,解決銀行中與我們有聯系的數學問題。

  師:你了解銀行的一些什么知識?

  師:如果陳杰存入銀行1000元錢,銀行的年利率是0.65%,存一年有多少利息?二年呢?五年呢?

  師根據生口答進行板書

  師:我們該怎樣計算利息?你能用一個公式表示嗎?(師板書)

  2、利息稅

  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

  算一算陳杰1年、2年、5年各應繳多少利息稅?

  3、自學例題

  4、鞏固練習。

  (1)小調查:先讓學生做調查,然后思考存兩年有多少種存法?估計一下哪種存法的利息多,再實際計算。最后全班交流。

  (2)練一練1--3

  5、總結:你這節課有何收獲?

  6、作業

  學生做調查后算一算那種方法更合理。

  教學反思

  這節課挺實用的所以教學效果教好。

  課題 百分數的應用(四)的練習課第8課時(總第21課時)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同學們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讓學生匯報調查的情況,并出示課本的銀行存款利率表。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大家知道,錢存進銀行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還能得到利息。怎樣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二、探討新知

  1、計算公式

  師:我們去銀行存錢,存進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銀行存款的利率,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有所調整,大家調查的銀行的利率和我們書上的銀行的利率,比較一下就會發現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時間的長短有關系。

  請學生討論利息的算法,老師適當的提示。

  板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全班齊讀公式。

  師:要求利息就必須要知道什么?

  2、計算利息

  師:笑笑和淘氣知道你們會計算利息的方法,想請你們幫他倆算一算,他們可以得多少利息,你們愿意不愿意幫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算。

  出示題目:

  笑笑說:300元壓歲錢在銀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時有多少利息?

  淘氣說: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實有多少利息?師: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時間是多長?利率是多少?

  怎樣算?淘氣呢?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氣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師:笑笑和淘氣存同樣多的錢,因為存的時間長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師:同學們在調查中看到了利息稅,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從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稅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稅是利息的5%,從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稅。如無特殊說明,今后我們在計算時不要求計算利息稅。

  三、鞏固練習

  1、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計算。到期時,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在全班講評。

  2、光明小學為400名學生投保“平安保險”,保險金額每人5000元,保險期限一年。按年保險費率0.4%計算,全校共應付保險費多少元

  先提醒學生說出保險金額、年保險費率的含義,再讓學生計算。

  四、課后總結

  1、同學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把壓歲錢存到銀行可以獲得利息,而存款方式有好幾種,今后打算怎么處置自己的壓歲錢呢?

  如果把它存到銀行,該怎樣存呢?

  建議學生課后親自到銀行存一次錢。

  2、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百分數的應用(四)》的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利息的計算,與生活息息相關,在設計這節課時,注意(1)關注學生發展,整合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征和學生的生活背景,按照關注學生發展理念的認識,確立各項技能目標,努力使學生在發展性領域和知識性領域獲得發展、構建自我。(2)充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應用,將課前調查知識、課后實踐等知識與本課教學內容“利息”組合在一起,充分理解了有關利息的知識。并在相關問題的解決中,相應地獲得了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技能。(3)培養學生能力,大膽地開放教學過程。課前讓學生分組進行有關儲蓄知識的調查,搜集有關相關的信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意識和實際調查的能力,分組調查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課堂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匯報整理,總結利息的求法,培養學生信息的交流和處理能力;課后要求學生去體驗儲蓄的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針對學生差異,實施多元評價。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各種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各種展示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是不同的學生認識了自我,有利于他們的再發展。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解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基礎上,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夠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培養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這類應用題的分析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列式。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解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什么方法?(用除法)

  2.解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關鍵是什么?(找應用題中的標準量,也就是單位“1”,誰是標準量,誰就做除數。)

  3.口答,只列式不計算。(用投影出示)

  (1)5是4的百分之幾?4是5的百分之幾?

  (2)甲數是50,乙數是40,甲數比乙數多多少?甲數比乙數多的數是乙數的百分之幾?

  (3)甲數是48,乙數是64,甲數比乙數少多少?甲數比乙數少的數是甲數的百分之幾?

  4.板書應用題。

  一個鄉去年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

  分析:通過讀題,在這道題中,誰是標準量?

  你是從哪句話中找出來的?應怎樣列式呢?

  如果將這道題的問題變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應該怎樣分析解答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繼續研究的比較復雜的百分數應用題。

  板書課題:百分數應用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3。

  例3 一個鄉去年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

  (1)學生默讀題。

  (2)例3與復習題4比較,有什么異同?

  (兩道題條件相同,問題不同。)

  問題不同在哪兒?

  (復習題4求的是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例3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

  教師在例3中用紅筆畫出“多”字。

  (3)在這道題中,誰是單位“1”?是從哪句話中找到的?

  教師用雙引號畫出單位“1”。

  (4)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造林多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學生分組討論。

  (意思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

  板書:多的公頃數是計劃的百分之幾?

  (5)根據多的公頃數是計劃的百分之幾這句話,怎樣列文字表達式?

  板書: 多的÷計劃的

  (6)怎樣列式計算呢?

  板書:

  (14-12)÷12

  =2÷12

  ≈0.167

  =16.7%

  答: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16.7%。

  問:14-12是在求什么?

  問:為什么除以12,而不除以14呢?

  (7)還有其它的解法嗎?(學生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板書:

  14÷12-1

  ≈1.167-1

  =0.167

  =16.7%

  答: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16.7%。

  問:14÷12得到的是什么?再減去1又得到什么?

  2.把例3中的問題改為“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問:你怎樣理解“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這句話的?

  問:誰做單位“1”?(實際公頃數)

  問:怎樣用文字算式表達?

  板書:少的÷實際的

  問:怎樣列式計算?

  投影訂正:

  (14-12)÷14

  =2÷14

  ≈0.143

  =14.3%

  答: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14.3%。

  問:14-12得到什么?為什么再除以14呢?

  問:還有不同的解法嗎?

  板書:1-12÷14

  問:為什么例3與改變后的題得數不同?(單位“1”不同。)

  問: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解題思路完全一樣。)

  3.把例3的一個條件改變。

  一個鄉去年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2公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

  (1)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2)指名說解題思路。

  (3)板書算式:

  多的公頃數÷計劃的

  2÷12≈0.167=16.7%

  答: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16.7%。

  問:此題和例3相比較,哪兒相同,哪兒不同?(條件不同,問題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4.把3題的問題稍作改變。

  一個鄉去年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2公頃。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1)學生只列式不計算。

  (2)說解題思路。

  板書:少的÷實際的

  2÷(12+2)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解決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

  師述: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解決這類題的關鍵就是要找準單位“1”,然后根據問題列出文字算式來幫助大家列式計算。

  (四)鞏固反饋

  1.分析下面每個問題的含義,然后列出文字表達式。

  (1)今年的產量比去年的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幾?

  (2)實際用電比計劃節約了百分之幾?

  (3)十月份的利潤比九月份的利潤超過了百分之幾?

  (4)1999年電視機的價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幾?

  (5)現在生產一個零件的時間比原來縮短了百分之幾?

  (6)第二季度的產值比第一季度提高了百分之幾?

  (7)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超額完成了百分之幾?

  (8)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百分之幾?

  2.在練習本上只列式不計算。(投影出示)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幾?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幾?

  (3)一種機器零件,成本從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幾?

  (4)某工廠計劃制造拖拉機550臺,比原計劃超額了50臺。超額了百分之幾?

  3.判斷題。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時抓住這一知識的連接點以舊引新,使學生很自然地由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兩個知識點連成一線,融會貫通。在新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題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學方法上采取一題多變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區別中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思維水平。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4

  1、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方法,會解答一至三步計算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會有條理地說明它們的思路,會按照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簡便的解答方法,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知道百分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并會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

  3、正確判斷作為單位“1”的量是學習的重點。

  4、百分數的應用是學習的重點。

  5、在發芽率的公式中為什么要乘以100%是學習的難點。

  6、在工程問題中,用“1”表示工作總量,用單位時間

  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表示工作效率,是學習

  的難點。

  7、有條理地說明解題思路是學習的難點。

  第一課時:10、30

  一、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

  一個數乘以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

  如:

  二、要解決的問題

  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

  2、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這個數。

  如:(1)15的. 是多少?

  (2)已知一個數的 是12,這個數是多少?

  三、應用

  例1、一條公路長2400米,已修了全長的 ,還剩

  下多少米?

  分析:根據題意,已修了全長的 ,是把全長(2400米)看作“單位1”,未修的路程是全長的(1- ),要求還剩下多少米就是求2400米的(1- )是多少。

  答:還剩下960米。

  例2、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已修了1440米,正好占

  全長的 ,還要修多少米?

  分析:已修的正好占全長的 ,是把全長看作“單位1”,

  已修的1440米是 對應的數量,可以求出全長。已修了占全長的 ,那么未修的占全長的(1- ),要求出還要修多少米才完成任務,就是求全長的(1- )是多少?

  答:還要修960米才完成任務。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與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關鍵: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集合具體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師:關于百分數,你們已經學過那些知識?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百分數的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百分數的意義

  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

  百分數的應用

  利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2、引入

  師:從這節課開始,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百分數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盒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

  根據這一情景,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水結成冰,體積會增加”這種物理現象。

  師:你認為“增加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通過畫以下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是“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多的部分是水體積的百分之幾”

  師:你能獨立解決這一問題么?那就請你試一試。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自主探索。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情景圖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中典型的算法。

  (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會提供以下兩種算法

  方法1 :(50-45)÷45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時,教師要讓學生說一說具體的想法。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認識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幾。

  方法2:先算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再算增加百分之幾。

  3、即時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學生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幾”的意義。在本題中,“降低百分之幾”的意思是降低的錢數占原來的百分之幾。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練一練中的第1題至第5題。

  免責聲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網所有文章及所有評論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好研網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任何觀點,所有文章文責自負,若有任何非法及不當信息,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應的處理。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組2:現在銀行可以辦各種儲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帶現金,只帶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

  一年 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老師知道同學們在過年的時候,得到了一些壓歲錢,你覺得怎樣處理這些壓歲錢呢?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探究思考。

  師:是啊,存到銀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到期還能得到利息。根據存款的種類和時間的長短,利率是不一樣的。咱們就以笑笑的300元為例,如果你有300元錢,打算怎樣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板書

  300 x 2.25% x 1

  =6.75 (元)

  300 x 3.24% x 3

  =29.16 (元)

  師: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

  師: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應交多少利息稅?

  學生匯報

  6.75 x 20% = 29.16 x 20% =

  師:那有沒有不用交利息稅的呢?

  生:

  師:對,只有國債和教育儲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稅的。

  三、練習鞏固。

  1、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兩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2、小華把得到的2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她準備到期后將錢全部取出捐給“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計算,到期后小華可以捐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3、把20__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稅率為20%。到期后,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交了多少利息稅?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調查活動中,接觸到更多的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提出“怎樣處理這些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等問題,使學生從中了解儲蓄的意義。

  學生己有了儲蓄的知識基礎,對于存款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討論,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感受到,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儲蓄方式。再引出計算利息的方法。

  由于討論的問題和數據都來自于學生,這樣就使計算利息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拓展學生的思維。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做數學”,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和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自主建構使知識系統化;能結合自學、交流、探索等活動準確理解生活中綠化率等概念。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逐步形成“數學地思維”的習慣。

  情感態度以“生活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感悟情景,出示課題

  欣賞昆山的美景,解讀教師的心情。(背景音樂:《我想有個家》2分鐘)

  猜猜老師心里在想什么?板書:購房

  二、真情互動,同步梳理

  (1)購房要考慮哪些因素?

  環境、面積、樓層、房價等。

  (2)研究綠化率。

  生:交通、地段、綠化、保安……

  出示A、B、兩個小區的占地面積及綠化面積。你幫老師選擇哪個小區?

  生1:選擇B小區,因為這個小區的綠化面積多。

  生2:應該選擇A小區,因為A小區的綠化面積所占總面積的百分比大。

  學生交流,明白綠化面積是占地面積的百分之幾也就是綠化率。

  出示綠化率的計算公式。

  學生計算A、B小區的綠化率,得54%、50%)

  師小結:都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板書)

  根據綠化率的意義,你還可以研究哪些問題?學生探究。

  出示C、D的綠化率,分別求綠化面積、占地面積。

  (3)分析房型面積。

  投影顯示房型數據,理解使用面積所占的百分比。

  房型三室兩廳兩室兩廳

  建筑面積106㎡90㎡

  使用面積所

  占的百分比72%76%

  學生幫老師出主意,談方案。求使用面積是多少。

  師小結:都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三、開放練習,整體回顧

  參觀樣板房(投影圖片),計算房間的面積。

  出示:臥室A的面積比臥室B多25%

  臥室A的面積比客廳少20%

  客廳的面積是餐廳的300%

  師:你想知道哪個房間的面積?還要知道什么條件?

  告訴一個臥室的面積,小組自由設計問題,交流解題思路。

  比較使用面積和建筑面積。

  在《美夢成真》的鋼琴曲中想象。

  四、點擊生活,享受數學

  總結全課,指出百分數的廣泛應用,板書完整課題。(購房中的百分數)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課本第31~32頁內容。

  教學目的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幾?

  ②5是4的百分之幾?

  2.基礎訓練。

  指出下列各題中,哪一個是單位“1”的量,誰與單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2)實際產量是計劃的百分之幾?

  (3)某實驗田普通水稻的平均產量是每公頃5.6噸,采用雜交技術后,水稻的平均產量為每公頃7噸,雜交水稻每公頃的產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幾?普通水稻每公頃的產量是雜交水稻的百分之幾?

  3.引入新課。

  將基礎訓練第(3)題的兩個問題改為: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百分之幾?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減少百分之幾?同學們是否會做?引出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二、新授

  1.問題: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百分之幾?

  (1)讓學生讀題后

  (2)指導學生邊審題邊畫出線段圖

  師生共同分析:問題是求誰是誰的百分之幾?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多少噸怎么求呢?板書:增產的數量÷普通水稻的產量

  (7-5.6)÷5.6=1.4÷5.6=0、25=25%

  或7÷5.6=1.25=125%125%-100%

  2.問題

  ②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多少噸怎么求呢?

  提問:誰是單位“1”的量?誰與單位“l”的量相比?怎樣計算?

  板書:少的數量÷普通水稻

  3.提問:這道例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師生共同討論。

  讓學生說說算理。

  三、鞏固練習

  1、下列各題,每小題均回答三個問題:

  a.誰是單位“1”的量?

  b.誰與單位“1”的量相比?

  c、比較量對應的分率是多少?

  (1)男工人數比女工多百分之幾?

  (2)今年每公畝的產量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幾?

  (3)汽車速度比火車速度慢百分之幾?

  (4)紅花朵數比黃花朵數少百分之幾?

  2、(1)4比5少百分之幾?

  (2)5比4多百分之幾?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數是女生的百分之幾?女生人數是男生的百分之幾?男生人數比女生多百分之幾?女生人數比男生少百分之幾?

  (注意單位“1”)

  4.列式計算課本第32頁“試一試”。

  四、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又學了百分數應用題,它的結構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數的百分率?

  五、作業

  課本第32頁“練一練”第1~3題。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補充練習題。

  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的多課時(或少)百分之幾的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提高解答這類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明確本節練習課的內容和目的

  進一步理解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誰是誰的百分之幾,誰是單位“1”的量。

  二、基本練習

  1.口答。

  5是4的百分之幾?4是5的百分之幾?

  5比4多百分之幾?4比5少百分之幾?

  2.只列式不計算。

  ①張師傅一家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增加了百分之幾?去年人均收入是今年的百分之幾?

  ②張師傅一家今年人均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元,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幾?今年人均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幾?

  學生列式后,師生進一步討論:這兩題分別是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

  三、變式練習

  1.根據問句,說出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的量。

  ①松樹棵數是柳樹棵數的百分之幾?

  ②汽車速度比自行車速度快百分之幾?

  ③降價了百分之幾?

  ④增產了百分之幾?

  ⑤超過計劃的百分之幾?

  2.判斷。(讓學生用手勢表示“√”或“×”)

  ①因為5比4多25%,所以4比5少25%。

  ②100克水中加10克鹽,鹽占鹽水的10%。

  ③玲玲已做對了45道口算題,還有5道沒做對,那么正確率是90%。

  3.列式解答。

  (1)小明有故事書5本,小蘭有故事書8本,小蘭比小明多百分之幾?

  (2)購買同一刑號的電腦,今年售價0、8萬元,去年售價1、2萬元,今年售價比去年降低了百分之幾?

  四、發展練習

  比較每組中兩道題的聯系與區別,并列式。

  第一組:

  (1)甲數是50,乙數比甲數少10,乙數比甲數少百分之幾?

  (2)甲數是50,乙數是40,乙數比甲數少百分之幾?

  第二組:

  (1)某廠原計劃生產200臺機床,實際比計劃多生產20臺,實際比計劃多生產百分之幾?

  (2)某廠原計劃生產200臺機床,實際比計劃多生產20臺,實際生產的臺數是計劃的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的多課時(或少)百分之幾的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你會了嗎?

  六、作業

  課本第33頁第4、5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第93-95頁內容。

  【學情分析】

  五年級下冊已學習了簡單的百分數知識,本單元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加強對百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能力目標:能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教學策略】

  通過畫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能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養成教育】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百分數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能給大家說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數的事例嗎?(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家庭消費

  出示表格

  1.你能給大家說說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嗎?

  2.比較表中有關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3.教師提出問題: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嗎?

  4.你準備怎樣解答這個問題?(小組討論)

  ※ 你覺得直接列式方便嗎?為什么?

  讓學生先嘗試分析再進行解答

  5.展示解答過程。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讓學生說說每個式子表示的意義,說出等量關系式。

  6.如果20__年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10%,兩項支出一共是540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 學生獨立解決

  ※ 教師評價

  三、試一試

  出示教科書第28頁試一試第2題。

  1.“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2.學生獨立解答然后班內交流

  解:設這本書的原價是X元。

  X-95%X=6

  5%X=6

  X=120

  答:這本書的原價是120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9練一練第2題。

  “增產了二成”是什么意思?

  展示解答過程:

  解:設去年的產量是X萬噸。

  X+20%X=3.6

  120% X=3.6

  X=3

  答:去年的產量是3萬噸。

  鼓勵學生獨立分析題意,尋找等量關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2.教科書第29頁練一練第4題。

  3.教科書第29頁練一練第5題。

  學生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學生還可能提出達到二級的比三級的多百分之幾類似的問題注意與二級的比三級的多總數的百分之幾的區別,這是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加以理解。

  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學會節儉。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百分數應用(三)

  食品支出 比其它支出 多210元

  食品支出 — 其它支出 = 210

  (占總支出的65%)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教學反思】

  由于學生已經有了解答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所以教學本節課時讓學生獨立解答,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然后全班交流、比較、發現問題,及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大部分學生掌握的比較好,有的同學還是找不準單位“1”,不會分析數量關系,對列方程有點陌生。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指導和練習。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10

  【教學預想】: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教學納稅的相關術語;第二部分:實際運用。其實本課的重點應該是放在第一部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術語,因為這些內容雖然都是我們身邊的,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仍然是比較陌生的,有的甚至都沒有一點的生活經驗。對于第一部分的教學我主要采取直接講解法,為了不讓學生覺得學起來那么枯燥,我準備在導入時,先逗他們一下,“陶老師受稅務部門的委托向我們六(4)班同學進行一次納稅知識普及。”

  【教學實效】:

  1、課堂反饋

  整堂的學習氣氛還民比較輕松、愉快的,在學生練習時,也鬧出了一些“笑話”,比如:“李華買了一輛12萬元的汽車,按規定買汽車要繳10%的購置稅。他買的這輛汽車一共要付多少元?”這題的問題是求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很多學生在練習時根本就沒有認真的看清問題,直接就用“1210%”,這樣算出的結果這是1200元。在評講時,我問學生,“大家看一看,這幾個同學分別花了多少錢買回了一輛汽車?”大家一看結果,都笑了。我就和那幾個做錯的學生開玩笑了,陶老師看到你們算出的結果非常激動也想請你幫我去買一輛汽車。(那幾個做錯的學生不好意思的笑了)。

  2、作業反饋

  (1)課堂作業

  課堂中的效果應該還是不錯的,學生作業完成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在下課的時候,大多數同學的作業都交了。可是,作業的正確率不高,全對的只有18人,下面兩題錯誤較多:

  1、張叔叔的小說發表了,得了2000元的稿費。按規定應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張叔叔實際得到稿費多少元?

  這題學生主要是沒有看清問題,是求“實際稿費”,和上面買汽車是屬于同一種類型。教師應該提醒學生在練習時一定要先看問題想一想,“什么是實際稿費?”“應該怎么求?”。

  2、某風景區“十一”黃金周接待游客15萬人次,按門票收入的3%繳納營業稅,共繳納了9萬元營業稅,這個風景區“十一”黃金周實際門票收入多少萬元?

  這題是錯誤最集中的一題,我在課上雖然已經注意了“公式的逆運用”,也就是如果告訴你“應納稅額”和“稅率”,如何求“總的收入”,這題學生都知道不能用“93%”而應該用“9÷3%=300(萬元)”。但是還是犯了上面的毛病,不認真看清問題,本題不是要求“門票收入”而是要求“實際的門票收入”,所以300萬元求出的應是門票的收入還應該減去9萬元求出實際的收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學生對于“門票收入”和“實際門票收入”這兩個概念還是有點模糊。

  (2)數學書中的練習

  下午花了10分鐘時間把教材中4道練習題做了一下,發現問題還是蠻多的,特別是第4題,在上課時,我也補充了“個人所得稅”的練習,但是這道題目是屬于“分段計稅”的,開始我也理解錯了,結果翻看了教參才明白,應該是“超過500元~2000元的部分”,按10%征稅。爸爸收入2500元一共超過900元,這900元應該分成兩個部分,“500元和400元”前面的500元按5%收稅,后面的400元按10%收稅。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我們也可以將超過的部分畫成一條線段,然后把它分成兩段。這樣直觀些學生可能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些。

  這題全班只有4個同學全對。

  【教學反思】:

  繼續加強“如何分析問題”的訓練,做到“先思考再列式”,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另外,在練習時要求學生做完題“再回頭想一想”,養成檢查的習慣,這樣一些錯誤就能及時的發現。但問題時,在平時的練習時,學生都是爭時間做練習,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檢查意識,真正等全部做完了,再去一題一題的檢查,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我要求學生是每做完一題就回頭檢查,說是說了,但是學生究意有沒有按要求去做,我也是無法去檢查。這樣,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如何使學生養成自覺檢查的習慣?”。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第十一冊,百分數的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使學生溝通分數應用題和百分數應用題的聯系和區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百分率的意義,探求百分率的計算方法并學會計算。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百分數來源于實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在應用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掌握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百分率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展活動,產生問題。

  1.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土豆能浮在水上嗎?

  (邊說邊做)老師這里有一杯涼開水,另一杯涼開水中有一些鹽,如果教師把同一只土豆分別放入杯中,觀察發現了什么?

  2.師:你能根據老師剛才的實驗,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嗎?

  生提,師隨機板書,如:鹽占鹽水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同學們會解答嗎?

  (板書提供數據:鹽80克,水170克)

  現在能解答嗎?指名口答。80÷(170+80)=80÷250 =8/25

  3.小結: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這類題的解答方法是──一個數÷另一個數。

  二、探索新知

  (一)如果求“鹽占鹽水的百分之幾”該怎樣解答呢?(生嘗試)

  1.與前面的算法比較一下,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比較異同)

  3.師小結:它們的解法是相同的,都是用一個數÷另一個數,只是這類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果要用百分數表示。

  (二)百分率

  1.師: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知道鹽占鹽水的32%。生活中,鹽占鹽水的百分之幾一般叫含鹽率。(板書:含鹽率)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百分率的應用。(板書課題)

  反問:什么叫含鹽率?怎樣求含鹽率?

  師:計算百分率的公式通常這樣寫:含鹽率=鹽的重量/鹽水的重量×100%(板書)

  同學們,對這個公式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解釋:為什么×100%)

  2、出示例題

  一號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10克糖。

  二號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20克糖。

  師:你會求這兩杯糖水的含糖率嗎?含糖率=糖的重量/糖水的重量×100%(板書)

  3、想想這兩杯糖水的口味會怎樣?誰愿意嘗一嘗。為什么?

  因為含糖率9.5%比0.5%大,說明了什么?含糖率越高,糖水就越甜。

  三、知識遷移、完善揭題。

  1、 師:百分率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除了含糖率、含鹽率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嗎?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

  讀一讀

  實行科學種田,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發芽實驗,計算發芽率;

  用花生仁、油菜籽等榨油,可計算出油率;

  每次考試后,老師要了解本班的及格率、優秀率;

  護林工人了解小樹苗的成活情況,可計算成活率;

  工廠檢驗所生產零件的質量情況,需計算合格率;

  根據學生每天的出勤情況,可計算出勤率;

  調查學生作業的完成質量,可計算正確率;……

  2.小組活動:請大家組成四人小組,每人挑一個你感興趣的百分率說說它表示什么意思,并嘗試著像老師一樣編一道求百分率的應用題,并算出結果。學生討論后交流。

  四、比賽、調查、應用延伸

  (一)只列式,不計算

  1、加工400件產品,經檢驗,合格的有390件,求這批產品的合格率。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2人事假,求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

  3、某電視臺調查了500個家庭,有462個家庭收看該電視臺的節目,求該電視臺的收視率。

  (二)判斷

  (1)我校五年級共有100名學生,今天缺勤2人,今天五年級學生的出勤率為98%。

  (2)林場種了楊樹100棵,成活了98棵,楊樹的成活率是98%棵。

  (3)一批零件的合格率為85%,那么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4)工廠加工了105個零件,合格率達100%,則這批零件有100個合格。

  (5)小麥的出粉率達到100%。

  (三) 六(2)班學生近視情況統計表,計算每組近視率。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12

  在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里,教學了百分數的意義,并聯系后項是100的比,體驗了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學了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數與小數的相互改寫,為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做了必要的準備;還教學了簡單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初步應用了百分數。在此基礎上,本單元繼續教學百分數的應用,包括四個內容,依次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根據已知的稅率求應繳納的稅款以及根據已知的利率求應得的利息,與折扣有關的實際問題,較復雜的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編排了六道例題、四個練習,把全單元的內容分成四段教學,最后還有單元的整理與練習。 1.以現實問題中百分數的意義為突破口,通過推理分析數量關系,探索算法。解答例1的關鍵是理解問題的具體含義,教材借助直觀的線段圖,讓學生思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應該怎樣理解。明確這個問題是求實際造林面積超過原計劃的公頃數相當于計劃造林公頃數的百分之幾,從而產生先算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4公頃,再求4公頃是計劃造林面積16公頃的百分之幾這樣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實際造林面積是原計劃的125%,再得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25%的結論。兩條思路、兩種算法都是把原計劃造林公頃數看作單位“1”(即100%),在線段圖上能清楚地看到,兩種解法最終都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部分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練習一第1題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幾”求“增長百分之幾”,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幾”求“是百分之幾”,通過百分數之間的相互轉化,進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含義,還帶出了“下降百分之幾”這個概念。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與原計劃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前者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公頃數相比,后者是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的公頃數與實際造林公頃數相比,解決兩個問題的算式中,被除數的意義不同,除數也不同。教材編寫“試一試”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這些不同,要求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學生將“試一試”和例題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為什么得數不同,進一步理解這兩個問題的含義與數量關系。練習一第5題里,第(1)、(2)題的條件相同,問題不同,第(2)、(3)題的條件不同,問題也不同。通過解題與比較,能使學生更正確地理解“是百分之幾”與“高百分之幾”的含義。第7題分別求巧克力的單價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貴百分之幾,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貴的單價與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單價相比,反復體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第8題以表格形式呈現求百分數的問題,首次把百分數應用于統計表中。2.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經驗,向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遷移。例2結合納稅教學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先找到數學問題“60萬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經驗遷移過來,得到“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計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過程中,關鍵在于尋找數學問題,只要理解了繳納的營業稅是60萬元的5%,學生就會想到用乘法計算,把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納入原有的經驗系統,從而發展認知結構。在計算60×5%時,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種算法又一次體驗了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一致的,用乘法計算是合理的。在“練一練”里,由于6.2×5/100的計算比6.2×0.05麻煩,所以計算含有百分數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練習二第1~4題是配合例2編排的,要引導學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進行思考。如,第1題是求門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萬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題是求月收入超過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應納稅部分的元數,并找到相應的稅率。例3計算利息,應用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方法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由于多數學生缺少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釋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并給出了計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時間。要結合例題里的表格,讓學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關,一般情況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長,年利率越高,到期后獲得的利息就多。還要讓學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計算利息公式里的數量關系。“試一試”利用例3求得的應得利息,繼續計算繳納利息稅以后的實得利息。要讓學生懂得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扣除繳納的利息稅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為什么先算出利息稅是多少元的道理。從例題到“試一試”的全過程,就是我國現行的銀行存款實得利息的計算方法:先根據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應得利息,再扣除繳納的利息稅得到實得利息。學生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二第5~7題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計算實得利息的步驟比較多,“練一練”和第6、7題都采用連續提問的形式,適當降低了解題時的思維難度。3.列方程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例4教學與折扣有關的問題,也是百分數的實際應用。教材先對“打折”作了具體的解釋,讓學生明白幾折就是百分之幾十,知道八折就是80%,從而把打折的實際問題與百分數的應用聯系起來。“原價和實際售價有什么關系”是這道例題的教學重點,要從“原價打八折出售”得出“原價×80%=實際售價”。這個數量關系能起兩點作用,一是進一步理解打折扣的含義:圖書按八折出售,實際售價只是原價的80%。二是形成求《趣味數學》原價的解題思路,在數量關系式里已知積與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可以列方程解答。本冊教材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都列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百分數的意義,加強對百分數乘法的理解,避免人為地把實際問題分類型,體現了各種百分數問題的內在聯系。求出《趣味數學》的原價15元以后,對學生提出檢驗的要求,而且采用了兩種檢驗方法。依據折扣的含義,既可以用實際售價除以原價,看是不是打了八折;也可以看原價的80%是不是實際售價12元。這樣安排,不僅檢驗了原價15元是正確的,還多角度表現了原價、實際售價、折扣三者的關系,在進一步理解折扣的同時,溝通了三種簡單的百分數問題的聯系。“練一練”求《成語故事》的原價,也要求檢驗,讓學生獨立經歷與例4同樣的學習過程,再次體會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練習三的編排大致分成兩段,第1~4題是第一段,在理解折扣含義的基礎上正確應用數量關系。第1、2題分別求打折后的實際售價與打折前的原價,都可以根據“原價×折扣=實際售價”來解答。第4題求折扣,教材先讓學生回答第3題,把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出售改說成打幾折出售,體會求“幾折”只要求“百分之幾”,為第4題作了鋪墊。第5~9題是第二段,仍然以求實際售價或求原價為主要內容,靈活應用數量關系。第5題分別求實際售價與實際比原來便宜的元數,這里有簡單問題與稍復雜問題的比較。第6題分別求實際售價與原價,是兩種折扣問題的比較。第7、8題讓購物問題更復雜一些,有利于學生在變化的問題情境中把握基本的數量關系。例5和例6是較復雜的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都列方程解答。兩道例題分別把相并關系和相差關系作為列方程的相等關系,雖然相并與相差是學生早就認識的數量關系,但在復雜的百分數情境里不容易看到。為此,例題利用線段圖給予直觀幫助,讓學生在例5的線段圖右邊的括號里填“36”,體會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合起來是美術組的總人數。例6在線段圖上突出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的那一段,引導學生注意兩個月用水量之間的相差關系。教材完整地寫出兩道題的等量關系,讓學生感受等量關系式右邊美術組的總人數、十月份用水的噸數都已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列方程是解題的有效方法。雖然有了等量關系,但列方程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即為什么設男生人數為x,設九月份的用水量為x。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已知的那個百分數,分析它的意義,體會這樣的設句是合理的,不僅用x表示了單位“1”的數量,還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數,表示出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的噸數。兩道例題列出的方程里都有兩個“x”,還含有百分數,解方程時要先化簡方程的左邊,再應用等式的性質。例題呈現了解方程的過程,并在練習四里安排三道解方程的習題,提醒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解方程。檢驗不是把未知數的值代入方程,而是要檢驗得數是否符合實際問題里的數量關系。具體地說,例5要檢驗男、女生的人數之和是不是36,還要檢驗女生人數是不是男生的80%。例6要檢驗十月份用水的噸數是不是比九月份節約20%,或者檢驗九月份的用水量節約20%,是不是440立方米。只有符合實際問題的得數才是正確答案。“練一練”要先說數量關系再解答,突出尋找等量關系是解答這些題的關鍵,也是指向解題難點的基礎訓練。要引導學生從分析題目里已知的那個百分數開始,有條理地思考。如第11頁“練一練”,種蓖麻的棵數是向日葵的75%,向日葵的棵數是單位“1”的量,蓖麻的棵數是單位“1”的75%,它們一共有147棵,等量關系就是“蓖麻的棵數+向日葵的棵數=147”;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等量關系就是“向日葵的棵數-蓖麻的棵數=21”。再如第12頁“練一練”,美術組的人數比舞蹈組多20%,舞蹈組的人數是單位“1”的量,美術組比舞蹈組多的人數是單位“1”的20%,等量關系是“舞蹈組的人數+美術組比舞蹈組多的人數=美術組的人數”。解答練習四里的實際問題,也應經常讓學生說說數量關系。練習四第1~4題配合例5編排,第4題第(1)題曾經在六年級(上冊)教過,那時也是列方程解答的,從第(1)題到第(2)題帶出了稍復雜的分數問題。整數、分數、百分數都能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數關系,第4題把貌似不同的問題組織在一起,凸現這些問題在本質上的聯系。第5~9題是配合例6編排的,在第9題里把簡單的百分數問題和較復雜的百分數問題編排在一起,可以適當進行比較。第10~16題是一堂練習課的內容,第11~13題是百分數的問題,進一步熟悉兩道例題的解題思路,第14~16題是三道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這個數的問題,促使例題的思考方法水平遷移。在六年級(上冊)只教學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問題,另一些分數實際問題則安排在這里教學。教學例4、例5、例6以及練習里的內容,要更新觀念,改變習慣了的教學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學生識別分數乘法與分數除法兩類不同的問題,尤其不要機械套用已知單位“1”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這些所謂的規律。過去這樣教的解題效果雖好,但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把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變成了依據個別詞語的簡單判斷。改進教法要加強對分數、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個數量關系,合理選擇列算式還是列方程解題。其次,不必進行有關分率與百分率的聯想訓練。如從用去25%想到還剩(1-25%);從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5,第二天看了全書的1/6想到兩天看了全書的1/5+1/6,這些聯想是為列除法算式服務的。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實際問題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數量關系,作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據,讓小學與初中的教學相銜接,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與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關鍵: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集合具體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師:關于百分數,你們已經學過那些知識?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百分數的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百分數的意義

  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

  百分數的應用

  利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2、引入

  師:從這節課開始,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百分數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盒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

  根據這一情景,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水結成冰,體積會增加”這種物理現象。

  師:你認為“增加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通過畫以下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是“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多的部分是水體積的百分之幾”

  師:你能獨立解決這一問題么?那就請你試一試。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自主探索。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情景圖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中典型的算法。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會提供以下兩種算法

  方法1:(50—45)÷45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時,教師要讓學生說一說具體的想法。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認識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幾。

  方法2:先算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再算增加百分之幾。

  3、即時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學生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幾”的意義。在本題中,“降低百分之幾”的意思是降低的錢數占原來的百分之幾。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練一練中的第1題至第5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應用》說課稿

    一、縱橫聯系,說教材《百分數的應用一》是位于北師大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就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是在學生掌握了 “百分數的意義”、|“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百分數...

  • 小學六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百分數的應用》的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與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試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3篇)

    八、課題:量的計量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2.復習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3.復習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匯總整理學過的計量單位,牢固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教學難點掌握各...

  • 小學六年級數學《扇形統計圖》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例2,第68頁課堂活動第2題及練習十五3~5題。教學目標:1.聯系生活情境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獲取相關的數據和有用的信息。...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4篇)

    知識網絡列方程解應用題最關鍵是前兩步:設未知數和列方程。有的同學說解方程的部分不是篇幅很長么,為什么不是關鍵部分呢?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雖然篇幅很長,但只要注意到符號變化、分配律等基本運算技巧,解的過程是較...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柱與圓錐(精選2篇)

    一、教學內容: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二、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小學里學習立體圖形的最后階段,知識的綜合性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都 比較高,因此,長方形和...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6篇)

    教材分析“圓環的面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數學第11冊《圓》這一章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圓,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及學過幾種常見直線幾何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小學六年級數學《扇形統計圖》教案模板(精選1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 小學六年級數學《負數》教案范文(精選15篇)

    生活中的負數這節課,我是以負數的產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負數認識正、負數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這四個環節來開展教與學的活動的。我首先考慮到讓學生感知負數產生的必要性,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溫度為切入點。...

  •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基本性質》教案范文(通用15篇)

    教學內容:本節課將教授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50至51頁的內容和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掌握比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這些性質來化簡比,初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圓的周長(精選2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2.通過對比分析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3.能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 小學六年級數學《搭一搭》教案(通用14篇)

    一、教學目標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匯編(精選14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例2、例3和練一練,練習一第48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4篇)

    今年,我教學六年級數學課,而且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无锡市| 乾安县| 福清市| 平凉市| 金湖县| 雅江县| 江山市| 武鸣县| 金门县| 香格里拉县| 新郑市| 大兴区| 台州市| 青冈县| 隆回县| 隆子县| 花莲县| 太原市| 抚顺市| 嵊泗县| 元谋县| 楚雄市| 华容县| 常州市| 海兴县| 商都县| 太仓市| 万全县| 容城县| 洪洞县| 山东| 辽阳市| 大厂| 遵义县| 紫金县| 龙山县| 宁津县| 吉安县| 克东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