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8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04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8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角的畫法P43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2、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難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說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大屏出示)

  2.我們已經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會進行角的分類,怎樣畫角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畫角。板書教學內容:畫角

  (二)探索發現

  1.教學角的畫法

  問: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說明要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也要用量角器來畫。)

  出示例題:畫一個60°的角

  (1)請同學自學角的畫法,書P43,例3

  (2)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量角器、鉛筆、練習本,按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地畫一畫。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一邊說,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師講解說明。

  總結畫角步驟:

  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在量角器60°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2.練習分別畫出75°、105°的角

  學生說出這兩個角的名稱。

  學生自己進行畫角,同桌用量角器互相訂正。

  (三)鞏固發散

  1、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下列各角,并說說它們分別是哪一種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用一副三角尺,分別畫出15°、150° 165°的角。

  (指名匯報方法)

  3、P43 做一做 2 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整十數或幾百幾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和筆算,并會演算;會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并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能積極與同學交流學習的思考,積累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經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數除的口算和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獨立思考并交流討論筆算的計算過程,尤其是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光盤等。

  教學流程:

  一、提供購書情境,引發除法計算的需要。

  二、口算、估算、筆算優化組合,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

  教師學生活動:

  1.請學生說說從畫面上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2.這個問題你會列式解答嗎?

  隨學生回答板書:60÷20

  1.口算

  能說說你是怎么口算的嗎?

  可能有的方法:

  (1)20×3=60,60÷20=3

  (2)6÷2=3,60÷20=3

  那比較兩題,你能說說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筆算:

  學生嘗試,個別板演。

  講評板演,著重提問:3為什么要寫在商的個位上?

  3.指導寫“答句”

  指板書問:我們這個算式是解決了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40÷2050÷1080÷400÷200

  四、布置作業

  20÷20__÷1060

  ÷60160÷40 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步測、目測等測量方法,了解光側、影測、繩測等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2、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發展空間觀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4、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們大概的長度,那么今天我們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實際測量。在進行測量前,我們要了解哪些測量知識呢?例如:測量工具、測量單位、測量對象、測量方法等等。

  (學生提到了進行測量的時候,要使用尺子,記錄測量結果的`時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長度單位。)

  二、活動程序

  1、準備活動:展示人們測量一些建筑物的課件。

  2、布置活動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測量的相關知識,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實際生活,選擇一個你想測量的對象,選用適當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測量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

  (2)每小組要在活動卡片上做好記錄。

  3、提供給學生“實際測量活動”卡片。

  卡片上記錄了關于測量內容和測量方法的一些建議,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測量對象和測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動開始

  每個小組選擇1—2個測量對象進行實際測量,小組內進行歸納總結,并分析不同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全班交流總結:首先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代表對測量結果進行匯報。其次每個小組發言之后,其他小組進行評議。鼓勵學生指出發言小組的不足與錯誤,并給予補充或更正。最后,教師針對全班的匯報結果進行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實際測量的方法,我們要注意這些方法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實際測量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簡單、巧妙地解決實際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學生會用簡便方法計算乘、除數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

  2.練習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并能迅速、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請學生敘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樣進行簡便計算?

  (1)陳述過程準備(自言自語式)。

  (2)小組互說(四人小組)。

  (3)指名代表性地敘述。

  (4)教師復述。

  2.填空練習

  (1)請全班同學做第58頁中練習十四的第1題。

  (2)設問:你認為教材中首先編排這6道題的目的是什么?

  (3)對!(為我們今天的練習作準備)。

  (二)基本練習

  1.做練習十四第2題。

  (1)指名口答:說一說簡便計算的`第一步,應當明確乘數、除數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來計算。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差生。

  (3)集體校對,檢查中下學生的正確率。

  2.練習十四第3題。

  (1)四人小組互相說說解各題的簡便方法。

  (2)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輔導中下學生。

  (3)集體校對作業,指出注意點。

  3.練習十四第4題。(投影)

  把下面各題計算中的錯誤改正過來。

  (1)指名說出各題的錯誤之處。

  (2)教師指出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4)集體校對。

  (5)教師。

  (三)綜合練習

  1.學生獨立做,練習十四中的第6題和第7題。

  2.用投影來校對。

  3.師生共同。

  4.教師設問:這樣的應用題的簡便計算請每位同學能引起關注。

  5.鼓勵少數智力較好的學生能編一道應用題。

  (四)開放練習

  1.投影出示第5題。

  2.布置課內作業。(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

  3.四人小組討論。

  4.集體,選取好的方法。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滲透統計。

  2、通過統計學生的生長發育情況,使學生理解統計的意義,感受統計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3、通過對統計圖、統計表的分析,使學生體會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統計意義,培養統計意識。

  教學準備:

  統計圖、統計表、統計畫冊、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春節聯歡晚會中人們高興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說明北京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用數據才更具有說服力。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雞蛋產量是590萬噸,到20xx年時是2337萬噸……你知道這些數據是怎么來的嗎?是專業人員經過統計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統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統計的初步。

  二、體驗過程。

  層:提出問題。

  (課件演示:非洲動物動態畫面)看到這些動物你想知道什么?(板書:動物名稱只數)

  第二層:解決問題。

  請你觀察都有哪些動物?你準備先數誰?怎么數?數完之后怎么辦?(邊說邊寫,畫出統計表)

  第三層:概括方法。

  統計表和動態畫面各有什么優點?回憶一下,我們是怎么得到這個統計表的?(板書:觀察——分類——數——制表)

  三、大膽想象,誘發創造。

  層:激發想象。

  1、除了用統計表能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外,有沒有別的辦法,能夠更直觀、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種動物多?哪種動物少?(討論、交流)

  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紙、格紙),把你認為好的方法畫下來。

  第二層:比較擇優。

  把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點評:在比較中選出佳的方法。

  第三層:深入理解。

  確定一個小格代表幾。

  四、分析統計圖、表,深化意義。

  層:分析統計圖、表。

  1、爸爸、媽媽和老師關心你們的身體健康,你們的生長發育情況,你們的身高、體重發育得是不是正常,怎么讓在座的老師知道我們班同學的生長發育情況呢?(調查)怎么樣才能讓老師們看得更清楚呢?(制統計圖、表)

  2、(把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制成統計表)看著統計表,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該年齡的標準身高),你覺得我們班身高發育情況怎么樣?

  3、(把全班同學的體重情況制成條形統計圖)看著統計圖,再看標準體重,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對你的同伴說點什么?如果不注意,無限的發展下去,預測一下,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

  第二層:深化意義。

  我們發現了我們同學在身高、體重發育中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有是從哪看出來的?是從統計圖、表中看出來的,這就叫對統計圖、表進行分析。(板書: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五、展示統計畫冊,深化意義。

  六、小結設疑,激發興趣。

  教學評析:

  1、打破舊的教學模式。

  以往數學中把“統計”教學僅僅理解為統計圖、表的教學,而《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經歷、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因此,整個教學設計都從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統計過程為主線: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用適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用合適的圖、表展示數據,對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并對自己的分析、思考進行交流和改進。在這一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構建“自主開放”的創新教學模式。

  在觀察草原動物、對怎樣數動物的只數及直觀形象的表示動物只數的過程中;在認識、及繪制統計圖、表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利用想象、猜測、操作、討論等方法,自主探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

  3、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的實用性。

  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受到:小到自己的身高、體重;大到祖國的各行各業,處處需要統計,統計無處不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進步學習統計知識的求知欲望。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估算。

  2.借助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3.感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引導觀察例3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桃園里有桃樹64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教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豐收的果園。你能估算一下總共有多少個桃嗎?

  教師:怎樣估算?

  學生:把64看作60,把48看作50,因為60×50=3000,所以桃園大約能收桃3000kg。老師:“桃園里有桃樹64棵”變為“桃園里有桃樹647棵”。教師:估算一下桃園大約能收桃多少千克,又該怎樣列式?學生:647×48。

  教師:現在又該怎樣估算?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教師:請大家討論一下,你準備如何對647×48進行估算?學生討論,教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學生問答準備怎樣估算。

  學生1:可以把647看作600,48看作50來估計。

  學生2:也可以把647看作650,48看作50來估計。

  教師:這種估算方法和前面學習的`估算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嗎?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估算都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數看作接近這個數的整十、整百數來算。教師:同學們估算出這個桃園大約能收桃多少千克了嗎?

  學生1:647×48≈30000(kg)

  學生2:647×48≈32500(kg)。

  教師板書學生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寫結果時要用“≈”,表示這是一個近似值。教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來估算,在這些估算方法中,你更喜歡哪種估算方法呢?為什么?

  小組交流,展開討論,反饋交流情況。

  學生1:我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因為把647看作600,48看作50,600×50等于30000,計算很方便。

  學生2:我也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因為把647看作600,就把第一個數看小了一點,48看作50,把第二個數看大了一點,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與準確值很接近。

  學生3:第二種方法是把兩個數都看大了一點點,一定會比準確值大,雖然與準確值還是比較接近,但計算不夠簡便,所以我還是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

  2.教學“議一議”。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怎樣估算45×496?

  引導學生提出多種估算方法,如把45看作50,496看作500來估算,或者把45看作40,496看作500來估算。

  教師:估算出結果,看相差多少?

  引導學生得出:由于45看成40和50都相差5。把45看成40來算少算了5個500,就是2500;把45看成50來算多算了5個500,就是2500,所以兩種結果相差5000。

  教師:我們在進行估算時,有時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比如下面這個題目,你認為采用哪種估算方法更適合呢?為什么?

  出示:動物園每張門票45元,496個小朋友去參觀,大約需要準備多少錢?引導學生討論出用第一種估算方法較好,因為第一種方法把兩個因數都看大了一點,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肯定大于45×496的結果,還有多余的一點錢,在參觀旅游中可以防止意外發生。

  教師:我們在進行估算時,可以靈活地選擇估算方法。但在具體實際生活中,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第76頁課堂活動1、2題。

  四、課堂作業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測量與估計的過程,討論得出一種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視引導學生總結活動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針對具體的問題設計測量的方案。

  3、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測量與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學準備

  天平鐵釘米粒黃豆鐵絲紙張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教師出示實物:一堆釘子和一堆米粒

  提問:你能看一眼知道這些釘子和米粒的數量嗎?

  2、我們已經有了估計的經驗,但是為了讓我們估計的數量更準確一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一些工具和實驗來測量和估計這些物體的數量,同學們有興趣試試嗎?

  二、操作與思考

  1、先來估計釘子的數量:

  在操作之前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工具--天平

  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這個工具知道這些釘子的數量。(提示:想一想釘子的質量和數量的關系)

  小結: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個釘子的質量,再用總質量除以一個釘子的質量,就可以得出釘子的數量。

  2、估計一億粒米的質量。

  要求小組合作討論出估計的方法。

  提示:有的時候為了提高準確性還需要采取多次實驗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稱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數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數量。

  根據書上表格,填寫實驗記錄。

  寫出算式,得出結果。

  三、練習與應用

  1、用兩種方法計算一粒黃豆的'平均質量。

  2、每個小組選擇一道題進行估計或測量。

  學生踴躍回答,大膽猜測。鼓勵學生能說出猜測的理由。

  學生很有興趣,積極性比較高。

  希望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得出估計釘子數量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學生建議用天平稱一個釘子的質量,老師讓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由于一個釘子的質量太輕,無法測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稱其中一小堆的質量,通過計算得出一個釘子的大概質量。

  先讓學生討論方法,利用前面測量釘子數量的經驗四人小組討論測量估計米粒的方法。

  師生一起總結出合理簡便的方法,有條理的整理出來,按步驟開始進行測量與估計。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體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能比較數的大小。

  2、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體會將某些數據單位改寫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3、培養同學們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究較大數據單位改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師:讓大家通過網絡收集一些數據,在這些數據中,有的數據后面有“萬”,有的“億”,為什么要這樣表示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

  2、出示中國地圖。

  3、提問:我國的陸地面積約是多少平方千米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師:你還知道我國哪些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請說一說。

  出示四個數據

  (1)黑龍江省土地面積約450000平方千米。

  (2)江蘇省土地面積約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土地面積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220000平方千米。

  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結合實際背景,體會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1、師:大家在讀寫這些數的時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較分析一下課前我們收集的資料上的數據的特點,如果為了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么進行改寫。

  三、探究改寫方法。

  1、師:你知道這些數據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嗎?

  它們是以“一”為單位,一般以“一”為單位是不寫計數單位的,怎么把這些單位是“一”的數進行改寫呢?

  2、分小組討論,探究改寫方法。

  3、觀察這些數據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萬;450000=45萬

  1660000=166萬;100000=10萬

  1220000=122萬;=100億

  300000000=3億

  師:為什么同樣的數據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較大小。

  1、讓學生思考一下,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是怎么比較的,并在小組內交流。

  2、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語言表達出來,并集體交流。

  五、試一試。

  1、讀出下面各數,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讓學生說說排列的方法。

  2、將下面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讓學生說說改寫的方法,然后獨立完成。

  3、將下面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讓學生說說改寫的方法,然后獨立完成。

  六、練一練。

  1、開發大西部。

  練習本題時,可以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區具體的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區的其他數據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2、海洋資源。

  在練習時,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情況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

  3、把下圖中的點按數的大小從小到大連接起來。

  對于不同的數據比較,學生可以先統一寫法,再比較;也可以直接進行比較,對于學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新課標四年級上冊數學《1億有多大》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2.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四年級上冊數學學生易錯點的分析及對策

    第一單元: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1、概念混淆:計數單位和數位 數位和數級2、不理解題意:改寫和省略。什么數位和幾位數如:六十億零八它是一個( )位數,最高位是( )位。...

  • 四年級上冊數學暑假作業

    一、判斷題1.一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都是銳角,這個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2.等邊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3.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4.在A、B兩點間只能畫一條線段. ( )5.從一點出發只能畫一條射線. (...

  • 圖形的旋轉(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材分析:學生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本節課所學的圖形的旋轉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步發展,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

  •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教案(北師大版)

    (1)溫度教學內容:課本第87~88頁。教學目的:1.了解天氣預報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2.會比較溫度背景下兩個負數的高低。教學重點:能讀、寫負數,并會比較零下溫度的高低。教學難點:會比較溫度背景下兩個負數的高低。...

  •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1、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2、一(個)、十、百、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 2018年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新蘇教版)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一、升和毫升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單位。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用“l”表示。2、毫升:計量比較少的液體,通常用毫升作單位,用“ml(ml)”表示。...

  • 2018秋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最新人教版)

    XX學年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復習計劃四(3)班 一、班級情況分析:四(3)班有學生34人,本班學生中優秀生有9人,中下生約7人左右,中等生占大部分。...

  • 第一單元 認識更大的數 四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一) 數與代數1.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 四年級上冊數學計算題庫(不含口算)

    一、豎式:三位數乘兩位數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理解相交與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線等內容,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的知識要點,掌握作垂線的基本技能。...

  •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筆算除法》教案范文(通用12篇)

    教學內容:筆算除法練習教學目標:1.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初商過大,初商過小時的調商方法。2.能熟練正確進行筆算。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1.先填一填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算出來。...

  • 西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計算方法。2、通過情境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學重點: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解題方法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學習過程:一、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我國人口多、增長快這一基本國情;認識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確性;2、了解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會解讀人口分布圖、人口增長圖;能用計算、比較的方法認識我國的人口問題,會做人口資...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周口市| 含山县| 都江堰市| 聂荣县| 德化县| 麻江县| 五原县| 兴义市| 正宁县| 正阳县| 通州市| 邹平县| 丽水市| 广水市| 济南市| 南昌市| 同江市| 怀柔区| 紫阳县| 屏山县| 松桃| 西青区| 稻城县| 建水县| 西昌市| 海门市| 抚远县| 萍乡市| 西充县| 广西| 江都市| 定安县| 迁西县| 双城市| 双柏县| 积石山| 阿拉善左旗| 股票| 南丹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