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大班教案(精選7篇)
天空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冷暖色,能自己選擇顏色涂染天空。
2、在平涂天空的過程中,感受水油分離的奇妙。
3、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初步感受創作帶來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油畫棒畫好城市樓房背景的作業紙、藍、黃、橙、顏料、顏料盤、排筆、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幻燈:城市天空。感受冷暖色彩的不同
1、看晴朗和昏暗天空的幻燈,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的天氣呢?”
2、老師示范操作,引導幼兒觀察色彩的不同,發現冷暖色不同天空效果。
二、欣賞天空PPT,調動已有經驗,大膽表現
1、調動已有經驗,觀察、欣賞不同色彩的天空。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平涂,其他幼兒觀察。
三、平涂,完成作品
四、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獲得成功的體驗
中班:有趣的云朵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棉花粘貼表現天空中的云朵。
2、探索用拉、扯、揉等方法,將棉花變長、變圓、變厚、變薄,大膽表現多變的云朵。
3、欣賞天空中千變萬化的云朵 ,感受藍天白云的美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結合季節天氣特點,幼兒經常能看到千變萬化的云彩。欣賞過散文“云彩與風兒”,會模仿散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2、材料準備:棉花、藍色復印紙、膠棒、抹布、有關PPT、背景音樂、展示作品用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
戶外:引導幼兒觀察白云,結合幼兒表述,分析云朵的造型特點:或圓、長的;或一絲絲、一團團;或厚、薄的。
戶內:借助PPT給孩子看更多形態的云朵。
二、嘗試使用棉花的技能,討論、交流
幼兒操作:人手一張作業紙,嘗試將棉花變長、變圓、變厚、變薄,變絲并粘貼。結合作業,請幼兒示范并交流:拉、扯、揉、撕,不同的動作產生的不同效果。
三、集體創作:有趣的云朵
1、“天上的云朵真有趣,我的小手真能干,變呀變……我們一起讓白云飄在藍天上。”
2、播放背景音樂及PPT,幼兒與老師共同創作。
3、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在造型、構圖上給予適當的技能支持。
四、展示
展出集體創作的作品:有趣的云朵,大家欣賞想象,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飄向天空
活動目標
1、欣賞康定斯基名畫《藍天》 ,感受漂浮的景物產生的線條與造型的變化。
2、學習用紙板拓印的方法表現天空的景物,體驗紙板拓印創作帶來的快樂。
3、欣賞自己和他人作品,體驗創造性美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版畫操作及繪畫風景的經驗。
物質準備:幻燈片(PPT:鳥、白云、跳傘的人,太陽下山月亮出來了、焰火、天兵天將……)、版畫紙、各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空中旅行團”,回憶有關天空中的景物
師:請你們想一想,我們會在天空中看到哪些景物呢?(飛機、風箏、云、熱氣球、晚霞、煙花、晚霞)
二、欣賞康定斯基名畫《藍天》,感受漂浮的景物產生的線條與造型的變化
三、交代繪畫要求,與幼兒討論繪畫“飄向天空”表現方法
1、討論繪畫內容。
2、討論制作方法。
師:我們在已勾好線條的吹塑紙上,用水粉顏料快速涂滿,蓋上黑卡紙,用手掌均勻壓印,還可以多次著色,反復印制至完成。
請你試一試用拓印的方法讓天空更美麗。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體驗成功的快樂
天空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內容: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活動準備:裝水的透明杯、一茶匙牛奶、手電筒
指導建議:
1、在裝水的水杯中放入一茶匙牛奶。
2、將水杯中的液體生成略為渾濁的液體。
3、將手電筒的光束射向液體。
4、從旁邊觀察液體的光束有什么現象。
5、再從上面觀察液體有什么現象。
實驗小結:
不管是藍色的天空還是紅色的夕陽,其光線被最小的分子散射開了。藍色光線的分子散射強一些,所以從旁邊看到了藍色。
家庭小實驗:房間里的彩虹
1、準備:太陽光、鏡子、裝水的深盤子。
2、方法:盤子里裝上水,鏡子斜放進盤子,水及一半。對準太陽轉動盤子,陽光射到鏡子上,調整鏡子,墻壁上會出現彩虹。
3、說明:光線是直線傳播的,當它碰到物體會改變方向。鏡子平滑的表面會將光線像一只球一樣反射回去,光線在墻上反射出來。透光的物質如水會折射光線,此時光線被折斷了。
天空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兒歌,朗誦時注意聲調與語氣。
2.了解天空的秘密,對天空的東西感興趣。
3.理解兒歌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電視機、電腦。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學會兒歌內容。朗誦時注意聲調和語氣。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導入法,示范演示法,游戲鞏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1.談話活動,調動幼兒實際生活經驗,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師:你們喜歡看天空嗎?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幼:個別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樣子。
2.小結:剛才大家都說了神秘的天空,看來大家都喜歡看天空。有一位弟弟也喜歡看天空,聽聽他發現了什么。
幼兒認真傾聽教師小結,知道要認真安靜傾聽詩歌。
設計意圖:一開始以談話導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了解活動內容,為下面的詩歌學習做好鋪墊。
二、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并進行提問。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
幼兒安靜傾聽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個別幼兒回答自己聽到的內容。
2.結合幼兒的回答,展示相應的課件圖片。
觀看教師出示的圖片,了解詩歌內容。
3.播放課件,教師示范朗誦。
師:那我們來邊看圖片邊完整的聽一遍詩歌。
邊看圖片邊完整聽一遍詩歌。
4.播放課件,幫助幼兒分句朗誦。
跟著教師一起分句學習朗誦。
5.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
師:那你們想不想念一下呢?那跟著我一句一句的來朗誦,好嗎?
幼兒跟著教師完整的學習詩歌的朗誦。
6.教師帶領幼兒分組進行詩歌的朗誦。
分組進行詩歌朗誦活動。
設計意圖:傾聽感受詩歌內容,讓孩子初步熟悉詩歌的語詞、語句,這在詩歌教 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環節,通過讓幼兒傾聽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幫組幼兒熟悉詩歌,并通過逐句學習,進而很好的掌握詩歌內容。
三、播放背景音樂,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教師用有感情的語氣來念詩歌。
提問:你們覺得好聽嗎?和我們平時念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幼兒傾聽教師用有感情的語氣朗誦詩歌。
2.請個別幼兒跟著音樂嘗試來念一遍詩歌。
個別幼兒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聽著背景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幼兒跟著教師一起聽著背景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設計意圖: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是本次活動的其中一個目標,因此,在這個環節里,教師蔡永生示范、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提高幼兒朗誦詩歌的能力。
四、創編詩歌,幫助幼兒了解更多天空的秘密。
1.引發幼兒想象天空中還有哪些秘密。
師:剛才在詩歌中有很多天空中的秘密。那還有哪些秘密呀?
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說說天空的秘密。
2.請幼兒將創編的內容填進詩歌里。
師:那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秘密說到詩歌里吧。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創編詩歌。嘗試將自己創編的詩歌念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通過最后的創編環節,幫助幼兒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創編,提高幼兒的創編能力。
天空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鳥的特征,初步感受飛行原理。
2、分享同伴帶來的鳥的圖片,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3、體驗一起分享的快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鳥的多樣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對鳥的已有經驗。
收集鳥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設置疑問引出課題。
師:青青的草。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那天空上面還會有什么呀?你們想一想還會有誰在這么好的天氣里出現?(組織幼兒有序的討論,引導幼兒說出鳥)
二、討論鳥是什么樣的。
師:那么好的天氣里肯定會有鳥在天空中飛翔,可是你們知道鳥是什么樣的嗎?
(通過設疑讓幼兒一步一步更加了解鳥的特征,比如:鴕鳥也是鳥,可它不會飛啊,只會子沙漠里跑啊?蝴蝶幼兒翅膀、蜜蜂有翅膀、蝙蝠也有翅膀、飛機也有翅膀、可他們都不是鳥啊?對于幼兒的所類出的鳥的特征,教師要給與及時的提問,讓幼兒更加深刻的感受鳥的特點)
師總結鳥的特征:鳥是有羽毛的兩條腿的動物,它有翅膀,會飛到天上去。
三、我們認識不同的鳥。
1、讓幼兒自己在同伴間小聲的討論的我帶來的鳥的的圖片。一起討論所帶來的鳥的特征。
師:你們都帶來了不同鳥的圖片,請你們先告訴你們的隔壁的小朋友我帶來的鳥是什么鳥?他有什么特征?(教師要巡視幼兒討論,注意幼兒討論的質量)
2、教師請幼兒告訴所有人自己帶的鳥,讓幼兒學會大聲的在同伴教師面前講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和所有的小朋友們你帶來的鳥,我們一起分享大自然中不一樣美麗的鳥?(要讓幼兒注意討論的秩序,要讓幼兒明白在別人講話時要安靜聽講的習慣)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鳥飛的動作。
師:鳥是怎么樣飛的啊?(教師請一個小朋友示范做動作)鳥飛的動作的是很美麗的,要怎么樣飛才是最美的呢?(教師邊講解動作的要領,同時也要做相應的動作)集體表演《鳥飛》。
五、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類,結束活動。
天空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知道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裝水的透明杯、一茶匙牛奶、手電筒
指導建議:
1、在裝水的水杯中放入一茶匙牛奶。
2、將水杯中的液體生成略為渾濁的液體。
3、將手電筒的光束射向液體。
4、從旁邊觀察液體的光束有什么現象。
5、再從上面觀察液體有什么現象。實驗小結:不管是藍色的天空還是紅色的夕陽,其光線被最小的分子散射開了。藍色光線的分子散射強一些,所以從旁邊看到了藍色。
家庭小實驗:
房間里的彩虹
1、準備:太陽光、鏡子、裝水的深盤子。
2、方法:盤子里裝上水,鏡子斜放進盤子,水及一半。對準太陽轉動盤子,陽光射到鏡子上,調整鏡子,墻壁上會出現彩虹。
3、說明:光線是直線傳播的,當它碰到物體會改變方向。鏡子平滑的表面會將光線像一只球一樣反射回去,光線在墻上反射出來。透光的物質如水會折射光線,此時光線被折斷了。
天空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知道天空是無邊無際的。
2、產生探索天空的興趣。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3號。
2、戶外活動時觀察過天空,對天空高得無邊、大得無際有感性認識。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藍藍的天空中,飛來了一群小鳥它們想知道天空有多大,有多高,想去量量天空。
2、教師問:“小朋友們,那你們猜猜小鳥怎樣量天空呀!”
6、幼兒互相討論
7、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8、老師總結:你們幫小鳥想了這么多量天空的方法,那小鳥們究竟是怎么量的呢?
二、欣賞詩歌
1、老師繪聲繪色的,第一段要帶神秘的口吻,引發幼兒的遐想。
2、小鳥怎樣去量天空?
3、老師提問:天空究竟有多高,有多寬?小鳥為啥量不出來?
三、肢體表演
1、小鳥是怎樣量天空的?我們再來聽聽詩歌。
2、幼兒用動作表現小鳥量天空的情景。如:跳一跳、蹦一蹦;飛到東,飛到西,手臂張開比劃等。
四、量天空。
你們想變成小鳥去量一量天空嗎?那我們一起到戶外去量一量吧!
因為班里的孩子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所以活動一開始,我就在黑板上出示“天空”這兩個字,讓幼兒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天空。由于之前已經有意識的帶領他們觀察過天空,所以大家的答案很豐富也很全面。接著我又設計了一個懸念“有一群小鳥要量一量天空,猜一猜它們會怎樣量?”大家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討論得非常熱烈,在猜測了多種方法后,我才用詩歌來解開這個懸念。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把理解詩歌內容作為一個重點。我設計了幾個問題來達到這個目標“小鳥是怎樣量天空的?”“為什么要跳著蹦著量?這樣是在量什么?”“小鳥為什么要張開翅膀量?”我還設計了量黑板這個環節來幫助幼兒更直觀地理解怎樣量高和寬。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天空是無邊無際的,并不是一個可以觸摸、可以丈量的完全的實體。在充分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后再來學念,就事半功倍了。我觀察到孩子們學念詩歌的時候,手和腳早就閑不住了,原來他們都急著要學小鳥量天空了,于是我就讓他們邊念兒歌邊自由表演。表演為兒歌增色不少,同時豐富的肢體語言也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兒歌的內容。
小百科:天空是地球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古代中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
天空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能根據圖意正確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
2、能清楚、正確的講述三幅圖的含義,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能克服膽怯的心理,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學習4的加減法,能根據圖意正確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
活動難點:
能清楚、正確的講述三幅圖的含義,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3的加法。
2、物質準備:教具:表示加減法的三幅圖。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游戲。
"碰球"師幼共同玩"碰球"游戲:先確定游戲的總數(如4)。然后教師邊拍手邊說:嗨,嗨,我的2球碰幾球?幼兒:嗨嗨,我的1球碰3球……(教師再提問,幼兒回答),復習鞏固4以內各數的組成。
2、飛機飛來了。
-出示表示加法的三幅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弄清楚三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一句簡單的話,把每幅圖的意思說清楚。
-鼓勵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嘗試,講述三幅圖的意思。
-教師:你覺得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來表示三幅圖說的這件事?為什么?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1+3=4,并解釋1、+3、=4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飛機飛來飛去真忙呀?我們怎樣才能看清楚飛機是飛來?還是飛走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飛來頭朝什么方向?了解飛機是飛來還是飛走。引導幼兒思考:飛機飛來應該用什么算式?飛走應該用什么算式?
3、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列加法算式。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用"又"、"一共還剩下"等詞語講述三幅圖的意義,再正確列出加減法算式。
-看算式進行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4、活動評價。
-出示表示減法的三幅圖,請幼兒觀察并講述圖意,并列出減法算式。
-請幼兒看圖列加減法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說從哪兒看出來是"來的",還是"去掉的",引導幼兒看圖時,仔細觀察第二幅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