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教學教案(通用4篇)
電腦教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用電腦為加減乘除數學題做驗算。
2、加強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數學,使教學活動同時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
3、設計具體的“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實踐中,學習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重點:
認識“計算器”窗口,知道一些常用符號的使用功能,會用“計算器”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
用科學型計算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智力游戲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你會在電腦上做些什么?
(能在電腦上玩游戲;能畫畫;能上網聊天;能寫作文;能記日記等等。)
噢,大家能在電腦上做這么多事情,真了不起!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一下電腦學習樂園的數學宮,看看會有哪些新的發現。看,這就是數學宮,丁丁和奇奇正在數學宮里比賽做數學題,做完了,卻出現不同的答案,到底誰做的對呢?這時電腦小博士走了過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電腦小博士是怎樣來幫助丁丁和奇奇的。
(出示課件:兩位小朋友在做數學題,做完之后同樣的題出現了不同的答案,到底誰對誰錯呢?這時,電腦小博士說:“讓我來幫幫你們吧!”他用計算器小程序計算了一下,又快又準地算出了正確的答案。原來是丁丁做對了!)
參觀到這兒,老師想采訪幾位同學,請你們說說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提問單個同學)A,我知道電腦可以幫助我們檢驗計算的正誤,真是又快又好。師:電腦可以幫助我們做數學題的驗算。B,我想把這個本領學到手?師:好,今天我們就把這個本領學會好不好?(好)
好,現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計算器”小程序,大家想想看,剛才電腦小博士是怎樣把它找出來的,同桌兩人互相研究一下,看誰找的最快?找到后請舉手。
來,你來說說你是怎樣找到它的?
(學生上臺演示操作步驟)
大家也是這樣找的嗎?(是)請回,真聰明,大家這么快就找到了計算器小程序。老師也想來演示一遍,并且請大家看看老師找的對不對,可以嗎?(師邊演示邊說明,先用鼠標單擊任務欄上的開始按鈕,打開開始菜單,再單擊開始菜單中的程序,打開程序菜單,再單擊程序菜單中的附件,打開附件菜單,最后單擊附件菜單中的計算器就找到了計算器小程序。)
大家看,這個“計算器”窗口像什么?(提問單個同學)
對,它很像我們生活中的普通計算器,那誰來說一說生活中的計算器是怎樣使用的呢?(提問單個同學)
對,生活中的計算器,我們是用手指去按鍵使用的。那屏幕上的計算器又該怎么用呢?(提問單個同學)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真棒,請坐。
對,用鼠標來使用,還有別的方法嗎?(提問單個同學)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棒極了,請坐。對,用小鍵盤來使用。
對,計算器小程序我們可既可以用鼠標單擊數字鍵和運算符號鍵來完成各種運算;也可以用手指按小鍵盤上相應的數字鍵和運算符號鍵來完成各種運算。
好,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它的窗口組成,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些符號鍵有什么功能?(學生先討論然后看大屏幕,師講解。長方形框是顯示框,里面顯示了輸入數據和計算結果,有斜線的鍵是除號鍵,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找一生回答。我先輸入6再按有斜線的鍵再按2,最后按等號鍵就算出結果等于3,因為二三得六,所以我知道有斜線的鍵是除號鍵,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真聰明,請坐。有*號的鍵是乘號鍵,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找一生回答。等)
(找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認識完了窗口組成,現在我們來動動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看看丁丁小朋友的一篇數學題,幫他做一下驗算,每道題10分,大家算算看,他能得多少分?算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算的對不對?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運用鼠標來運算,也可以用手指按小鍵盤上相應的鍵來運算。
(出示課件:習題)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停,哪位同學起來說一說你計算的結果,丁丁能打多少分?(提問單個同學)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真棒,請坐!)
大家算的太對了,老師算的也是這個答案。誰能起來說一下丁丁做錯的是哪幾道題呢?
好,你來說一下正確答案應是多少呢?大家的答案也是這樣嗎?(是)你真是個細心的好孩子,請坐。
在前面兩個例子中,運算順序是簡單的從左到右。但是很多混合算式需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在有括號的算式中,需要先計算括號中的值。碰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計算器可不可以也又快又準地幫我們算好呢?它會不會像我們一樣忘記了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呢?大家可以在“計算器”小程序的菜單中找找看,看可不可以找出它的新功能,能夠進行四則混合運算?
(學生討論,動手操作)
大家說可以嗎?(可以)
同學們看,這道題我們應該怎樣來做呢?(出示一道四則運算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下面有一些計算題,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助算一下它們的答案,誰算的又快又對,就可以得到我們今天這節課的“操作小能手”的榮譽卡,光榮啊!現在開始,看看誰能完成的最快?完成的同學請舉手。(出示課件:習題)
(學生自已動手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停,剛才老師發現XX同學完成的最快,我們請他來說一下答案。同學們和他的答案一樣嗎?(一樣)同學們做的棒極了。XX同學做的又快又對,我們把今天的“操作小能手“榮譽卡”獎給他,好不好?大家鼓勵一下。(希望你繼續努力,請回)其它同學也要繼續努力,爭取下一次的獲得者是你呦!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同位兩人各出2道題,一道是簡單運算,一道是四則運算,自己先算出答案,然后交換做,看看對方做的對不對?如果錯了,想想問題出在哪兒?
(學生活動,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在計算時碰到了什么問題?現在解決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學得又快又認真,計算器用的非常熟練,所以電腦小博士獎勵大家,讓大家輕松一下,玩一會兒電腦益智小游戲。瞧,這是一個五子棋小游戲,下棋雙方分別是黑子和白子,無論哪一方,只要先讓五個棋子連成一條線,不管是橫,還是豎,還是斜,都是贏家。這個小游戲不僅好玩,而且可以測試同學們使用鼠標的熟練程度和推理能力,從而提高我們操作電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桌兩人分別作為黑方和白方互相家挑戰,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停,今天我們一起參觀了電腦學習樂園里的數學宮,大家玩的高興嗎?為什么?(提問單個同學說一下自己這節課的收獲)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到這兒,希望同學們能夠把今天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數學學習中,我們下堂課再見!
電腦教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Windows圖畫程序中繪制簡潔的圖案。
2、指導學生采用Windows圖畫程序進行復制,粘貼,組成一幅四方連續紋樣。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對現代化的工具產生濃厚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在Windows圖畫程序中繪制簡潔的圖案。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具學具:
電腦。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做好學生進電腦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安排好每位學生的座位及上機的電腦,確保電腦能夠正常運行。
(2)復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課的圖案設計,排列,重復等造型知識內容。
(3)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電腦設計和制作的四方連續紋樣優秀作品。
(4)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1)教師以清晰的演示復習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當場演示電腦繪畫中圖案繪制、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創作方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2)教師演示并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變化的電腦繪畫方法。
(3)讓學生隨意地使用一下軟件中的各種工具,進一步掌握繪制,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創作。
(4)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電子畫筆和顏色,通過想象與構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種工具,設計并畫出一個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制作出有獨特情趣的四方連續紋樣。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在作業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繪制。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四)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現正確的步驟安全地關閉電腦,整理桌機,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五)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去試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更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繪畫技能。
六、教學后記:
三年級學已有了一些淺顯的電腦繪畫知識,但是經驗還不夠足,因此,這堂課主要還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電腦繪畫所特有的功能與效果,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他們表現得都十分投入,有的學生一堂課完了還不肯離開,從中可以感受到電腦繪畫強烈的吸引力。
電腦教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我的電腦”的窗口組成。
(2)學會窗口的基本操作,并能熟練地使用它們。
(3)知道計算機里信息的存放方式,認識計算機里常見的文件夾和文件類別。
(4)了解常見的計算機的存儲設備。
(5)能夠規范地使用各種存儲設備。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計算機的窗口操作;認識計算機里常見的文件夾和文件類別。
難點:計算機的窗口操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指導學生練習打開計算機,雙擊“我的電腦”圖標。
師:這時我們發現桌面上打開了一個長方形區域,我們稱這個長方形區域為窗口(板書課題:第5課認識Windows98窗口)。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窗口的組成和學習窗口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
1、窗口的組成
同學們,我們知道桌面上的長方形區域叫作窗口(出示幻燈片:教材中的窗口圖片,無文字說明),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板書:窗口的組成)
(教師演示講解窗口各部分的名稱)
窗口的第一行是標題欄,標題欄里顯示窗口的名稱(幻燈片:出現文字說明“標題欄”)當前我們打開的是“我的電腦”窗口,所以標題欄里顯示“我的電腦”字樣;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單欄(幻燈片:出現文字說明“菜單欄”),菜單欄中列出了各種對窗口進行操作的菜單命令;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欄(幻燈片:出現文字說明“工具欄”)工具欄中排列著常用的命令按鈕;最下面的是狀態欄(幻燈片:出現文字說明“狀態欄”)顯示窗口當前的一些信息;窗口的右上角分別是“最小化”,“最大化”按鈕(當窗口已經最大化時這個位置是“還原”按鈕,電腦演示),關閉按鈕(幻燈片:出現文字說明“最小化按鈕、最大化按鈕、關閉按鈕”)
2、窗口的基本操作
知道窗口各部分的名稱,同學們都想了,我們如何去動手去用窗口啊。其實很簡單。下面就同老師一起學習窗口的簡單操作(板書:窗口的簡單操作)。
(1)最小化窗口
(教師邊說邊演示)
單擊“最小化”按鈕,窗口最小化以后會在縮小成任務欄上的一個小圖標按鈕,單擊任務欄中的這個按鈕,窗口就恢復原狀。
[操作練習]
打開“我的電腦”窗口,最小化“我的電腦”窗口,再把“我的電腦”窗口恢復原狀。
(2)最大化(還原)窗口
(教師邊說邊演示)
單擊“最大化”按鈕,窗口會擴大到整個桌面,這時“最大化”按鈕變成了“還原”按鈕;單擊“還原”按鈕,窗口恢復原狀。
[操作練習]
打開“我的電腦”窗口,最大化“我的電腦”窗口,還原“我的電腦”窗口。
(3)切換窗口
(教師邊說邊演示)
先后打開“我的電腦”和“回收站”窗口,我們發現他們的標題欄的顏色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回答:一個呈深顏色,另一個呈淡顏色);我們把標題欄呈深顏色的窗口叫作當前窗口,現在“回收站”窗口為當前窗口。我們單擊任務欄上一個窗口圖標按鈕,如:我們單擊“我的電腦”圖標按鈕,就把“我的電腦”窗口切換成當前窗口。
[操作練習]
先后打開“我的電腦”“我的文檔”,“回收站”窗口,切換“我的電腦”為當前窗口。
[試一試]
我們還可以通過單擊非當前窗口的任意地方,把它切換成當前窗口。單擊“我的文檔”窗口的任意一個地方把它變成當前窗口。
(4)移動窗口
(教師邊說邊演示)
將指針指向“我的電腦”窗口的標題欄,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再移動鼠標,這時我們就會發現“我的電腦”窗口也跟著移動了,這就是窗口的拖動操作,可以用這種方法移動窗口的位置。
[操作練習]
先后打開“我的電腦”窗口,在桌面上移動它。
(5)改變窗口的大小、關閉窗口
(教師邊說邊演示)我們有時為了操作的方便要改變窗口的大小,其實這很容易。我們可以將指針移動到窗口的邊框上面,這時我們會發現指針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呈,這時我們按住鼠標左鍵不放,上下左右拖動鼠標就可以分別改變窗口的寬度和高度,如果我們想同時改變窗口的高度和寬度的時候,就將鼠標指針移動到窗口的四個角中的任意一個角,指針的形狀會呈時,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向對角線方向拖動鼠標,就可以同時改變窗口的高度和寬度。
(學生練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打開“我的電腦”窗口,練習改變窗口的大小,分別改變窗口的高度,寬度。再同時改變窗口的高度和寬度。
窗口的操作完成以后我們可以單擊“關閉”按鈕,來關閉窗口,關閉窗口的同時在窗口中運行的程序也被同時關閉了。
3、菜單命令
(教師邊說邊演示)
菜單欄中的任意以各命令,會彈出一個下拉菜單,我們發現菜單中有很多的命令,他們的顏色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有的命令呈黑色,有的是灰色),解釋:其中黑色的命令白表示現在可以選擇使用的命令,灰色的命令則表示暫時不能使用的命令。
[試一試]
打開查看(V)菜單命令,可以看見“查看”菜單“工具欄”命令右側有一個,同學們把鼠標移動到“工具欄”命令上我們會發現了什么?(又彈出一個菜單),我們叫它“子菜單”。表示這個菜單命令還有子菜單。
在“查看”菜單中,我們發現“狀態欄”命令的左側有一個黑色的“radic;”,表示這個命令被選中,并正在起作用,窗口下放正顯示狀態欄;同學們可以用鼠標器再次單擊一下“狀態欄”命令,這時我們發現這個命令左邊的“radic;”的消失了,表示這個命令不發揮作用了,同時我們看到窗口的狀態欄也隨消失。
同學們在通過操作發現一下帶有“…”的命令有什么特別的?
學生匯報:會彈出一個長方形象窗口一樣的東西。
師:(打開一個“^對`話框”演示)這個象窗口一樣的東西我們叫“^對`話框”。“^對`話框”里有標簽、下拉列表框,單選項,復選項等等。
4、窗口滾動
(教師邊說邊演示)
打開一個窗口,如果窗口中的內容較多,或者窗口較小,這時窗口就無法顯示所有的內容,要查看窗口中的其他內容,我們可以利用“滾動條”來做到。(出示帶有滾動條的窗口說明滾動條各部分的名稱)滑塊、垂直滾動水平滾動條、滾動指針。單擊滾動條兩端的滾動指針,或者單擊滾動條上的空白處,或者拖動滾動條上的滑塊,就可以看到窗口上的其他內容。(分別演示)
[試一試]
逐漸增大窗口,觀察滑塊長度的變化。
單擊窗口左上角,彈出控制菜單,單擊其中“最小化”命令,觀察其作用和操作什么地方相同?
分別打開“我的電腦”和“回收站”窗口,觀察標題欄的顏色是否相同?
三、鞏固練習
(1)打開窗口“我的電腦”“回收站”“我的文檔”窗口,使“我的電腦”窗口為當前窗口,在切換“我的文檔”窗口為當前窗口。
(2)移動“我的電腦”窗口到“回收站”窗口上面。
(3)把“我的文檔”窗口的大小調節得比“我的電腦”窗口的大小大一倍左右。
四、小結
師:我們今天學會了哪些操作?
我們今天知道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稱,還學會了窗口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從現在開始窗口對我們來說不再陌生了對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將更加的熟悉了解他的哦。
電腦教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腦的用途和學電腦的樂趣,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感情。
2、理解清晰神通廣大一絲不茍依依不舍的意思。
3、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敘述方法。
4、朗讀課文,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電腦的用途,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有順序有重點地敘述的方法。
課前準備
參觀微機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揭題。
同學們已經學過了《電腦管家》這篇課文,對電腦在管理飯店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講的是一位小學生怎樣與電腦交朋友的。板書:我的新朋友-電腦
二、自讀課文。
(出示)思考:
1、我的新朋友-電腦是什么樣子的?它有哪些本領?
2、作者為什么稱電腦是好朋友?(學生閱讀回答)
三、練習劃分段落,歸納段落大意。
1、課文圍繞我的新朋友-電腦,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接著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文章可分幾段?
2、討論:分為四段
一段(1)我懷著好奇心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娃娃電腦培訓班。
二段(2~7)我在電腦培訓班學習,和電腦成了好朋友。
三段(8~10)我參加電子計算機智力競賽,獲得了好成績。
四段(11)總起來講我和電腦交朋友得到的好處。
四、進一步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