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風鈴》(精選4篇)
小班教案《風鈴》 篇1
【設計思路】
每個人都有朋友,我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朋友,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互相珍惜,而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不能深層次的理解: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間應如何相處?朋友的重要性,離開朋友會心存思念等等。本次活動通過小兔子離開森林思念朋友的故事,隨著親切、淡淡的思念情愫,幫助幼兒理解朋友的真正意義、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情。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并能大膽表達。
2、感受朋友間思念的情感,懂得朋友間是相互思念的。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
幼兒能從故事情境中感受思念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城市場景、小動物圖片、風鈴。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常見動物的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話描述。
【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鈴,導入話題。
師:聽,猜猜這是什么?對,這是一串思念的風鈴,這串風鈴是小兔子離開森林,搬到遙遠的城市去住的時候,朋友們送給他的禮物。每一個鈴鐺都代表著一個好朋友,朋友們對小兔子說:“你把風鈴掛在窗邊,每當風鈴響起來,就是我們在思念你!
二、觀察畫面,大膽想象。
1、出示大背景圖:師:小兔子,來到了熱鬧的城市,看到了什么?
小結:城市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鮮,小兔子見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但這些以前沒見過的東西,卻總讓她想起老朋友。她想起了那些小動物呢?
2、引導幼兒觀察,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并能大膽表達。
師:這是什么?,小兔子從高高的大樓想到了哪個朋友?為什么?
師:小兔子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噴泉,小兔子想起誰?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師:看到馬路上整齊的.白色條紋的人行道,小兔子會想起誰?
師:晚上,看到了馬路上亮著的路燈,小兔子會想起誰?哪個動物喜歡在晚上活動的?
小結:看到高高的大樓,小兔子就想起個子高高的長頸鹿;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噴泉,小兔子就想起老愛噴水玩的大象;看到馬路上畫著整齊白色條紋的人行道,小兔子就想起身上也長了條紋的斑馬;看到深夜里也一直亮著的路燈,小兔子就想起夜里也不愛睡覺的貓頭鷹。
三、討論與遙遠的朋友聯系的方式。
講述故事:
一天傍晚,小兔子看著黑壓壓的烏云,他想起了朋友黑熊。小兔子說:“我總是在想念朋友們,他們是不是也在想我?”小兔子把風鈴從箱子里拿出來,掛到窗邊。掛好以后,她就搬了椅子,坐在旁邊等著風鈴響?墒侵钡教焱耆谙聛,雨從小變大,又從大變小,風鈴都安安靜靜,一聲不出。提問:小朋友,你有朋友嗎?當你想你的朋友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小結:當我們想念朋友的時候,可以給朋友打電話,寫信、發短信,要告訴他,你很想他。
四、情景表演:《打電話》
師:小兔子認為打電話的方法最好,那我們來扮演小動物和兔子玩打電話的游戲。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有一個動物,小動物可以打電話,講講心里話。
小結:如果和好朋友分開了,距離很遠,你很想他,有個好聽的詞叫思念。思念朋友了,我們就要打電話、寫信、發短信告訴朋友,讓友誼一直一直走下去。
小百科:朋友,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語言而經常交流,相處起來很舒服,雙方有時間就相約在一起而聚一聚。除情人或親屬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小班教案《風鈴》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固定拍為樂曲伴奏。
2、能夠音準良好的進行do re mi延長演唱。
3、引導幼兒運用旋律樂器為音樂伴奏。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CD、鈴鼓若干、ppt圖片、小風鈴一個、一名教師扮演圣誕老人
活動過程:
1、導入:
(1) 仙女姐姐剛剛給老師打了個電話說:“12月25日是圣誕節,所以她準備了一個禮物要送給我們親親蒙班的小朋友。請小朋友輕輕的閉上眼睛,璐璐現在把禮物請出來……
。2) 一起探索禮物的名稱;聽一聽小風鈴可以發出怎樣的聲音。
2、引入故事單,請幼兒觀看圖片傾聽故事。
提問:(1)故事里告訴我們這個禮物叫什么名字。
。2)小鳥告訴小胖熊小風鈴要掛在哪里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呢?
3.請幼兒觀察圖片,按風鈴從下至上唱出do re mi。
引導幼兒做相應的身體音階,延伸到身體樂器,邊唱邊拍腿、拍手。
4.隨音樂與幼兒一起進行身體樂器的配合,在do re mi處邊唱邊做動作。
5.請幼兒依次取樂器。(說去樂器的名稱,并請幼兒探索鈴鼓的演奏方式是什么?)
6.隨音樂一起進行固定拍的演奏。
7.請幼兒創作歌詞部分的動作,當唱到do re mi的時候停住腳步用鈴鼓去與身體碰撞發出聲音。
結束:小胖熊給我們送禮這么好的禮物,那我們親親班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應該制作一個漂亮的.禮物送給小胖熊呢,F在請小朋友們和璐璐一起回到教室去為小胖熊制作禮物吧。
教育反思:
附加樂器演奏的音樂教學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活動中我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想法,同事用夸張的語言、體態以及教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do re mi處創編動作時大部分幼兒沒有只是跟著老師一起變換動作,模仿能力很強,但沒有真正的自己去創編。孩子們對于這節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高,課堂氣氛也非;钴S。
小班教案《風鈴》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多彩的季節,秋天的樹葉也是多姿多彩的。在色彩主題“自然之色”開展中,我們帶領孩子去撿落葉,孩子們發現每片落葉都有不同的色彩,有的一片樹葉就有好幾種顏色,他們被多彩的樹葉吸引了。
我們以秋天小樹葉離開媽媽設置情境,引導幼兒用彩繪的方法裝飾落葉。中班幼兒有描邊畫及線條裝飾的經驗,我們進一步增加幼兒的裝飾經驗,引導幼兒用喜歡的顏色來進行樹葉彩繪,運用線條或色塊組合的方法來表現樹葉的色彩美。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彩繪樹葉的方法進行創意裝飾,制作樹葉風鈴。
2、體驗利用落葉制作風鈴的樂趣,感受秋葉之美。
活動準備:
1、彩繪樹葉圖片ppt,風鈴的上面圓盤、穿連的麻繩,小夾子。
2、撿拾的落葉若干,不同顏色油漆筆、丙烯顏料,毛筆、棉簽。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有什么變化?
小結:秋天到了,大地一片金黃,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在空中翩翩起舞。讓我們跟隨小樹葉一起舞動起來吧。
師幼跟隨音樂《小樹葉》邊唱歌邊跳舞。
二、出示風鈴,激發興趣。
1、播放風鈴聲音及圖片
師:聽,一陣秋風吹過,叮叮咚咚,是誰發出的聲音?(介紹風鈴)
2、師: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音原來是由風鈴發出來的,今天我要請小朋友來用秋天的落葉制作樹葉風鈴,怎么做?怎樣才能做出漂亮美觀的樹葉風鈴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觀察圖片,發散思維。
1、欣賞彩繪樹葉圖片ppt
欣賞一些裝飾過的樹葉風鈴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
2、師幼共同討論如何裝飾樹葉
顏料裝飾:可以用丙烯顏料在樹葉上進行先涂底色,再用點、線條進行裝飾變化。
線描裝飾:復習各種裝飾線條、圖形等(電話線、波浪線、虛線、直線、長城線……)
四、彩繪樹葉,制作風鈴。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棒,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去做一做這個樹葉風鈴吧!
著重引導幼兒用線條分塊面,用點、線、面和色塊在樹葉上進行彩繪,注意線條、點的疏密、整齊,顏色的均勻等。
五、介紹作品,懸掛風鈴。
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彩繪的樹葉,說說是怎么裝飾的?
師:這么漂亮的樹葉風鈴我們趕快把它們掛到我們的教室去吧。
活動反思:
1.內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顒觾热莘霞竟澨攸c,貼近幼兒的生活,而且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能拓展幼兒的`經驗,提高美術的技能,同時又滿足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感需要。
2.材料來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落葉是幼兒身邊的廢舊材料,我們引導幼兒把樹葉進行美化,制作成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
3.感受美、發現美。
活動前創設一個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用“樹葉王國”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秋天樹葉的形狀、顏色,重點觀察樹葉上兩種顏色的融合、漸變,感受秋天樹葉的多姿多彩,充分感受美的情感,發現美的特征。當幼兒有了深刻的審美情感體驗后,才能激發創作的動機。
4.創造性地表現美。
(1)刺激幼兒創作的欲念
豐富的材料:提供了不同形狀的大樹葉供幼兒描畫形狀,還有很多不同形狀、色彩豐富的較小樹葉來裝飾樹葉精靈。這些來自幼兒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樹葉能刺激幼兒的創作欲念,激發幼兒想象力,而且能使畫面更具美感。
情境的創設:以秋風姐姐邀請樹葉精靈參加舞會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為樹葉精靈制作美麗的服飾的欲念。
。2)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
在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拼貼時,我用提問、暗示、創設情境、聯想等方法給幼兒一些啟發的線索,開闊他們的思路。創作前出示的范例有拋磚引玉、舉一反三的作用,能引起幼兒思考和創作出富有創造性的作品。
。3)豐富的表現手法
采用繪畫和黏貼相結合的方法來表現樹葉精靈。引導幼兒沿樹葉邊描畫形狀,用疊色的方法來表現兩種顏色的漸變,以及用不同顏色、形狀的小樹葉進行大膽想象、拼擺來裝飾樹葉精靈。
5.欣賞、表演增強幼兒美術興趣。
展示欣賞作品時教師和幼兒對作品的贊賞和鼓勵,以及和自己創作的樹葉精靈一起舞蹈,會使幼兒感受到創造的快樂,也會使幼兒對美術創作活動產生更大的興趣。
小班教案《風鈴》 篇4
教材分析:
風鈴是家中常見的小掛飾,也是朋友間表達友誼和祝福的常用禮品,既有視覺上的造型之關,又有聽覺上的音律之美,所以深受幼兒的喜歡。中班幼兒在欣賞生活中美的事物時,能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并且能運用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現其特征。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創造性地使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風鈴,在制作中整合數學中按規律排序的知識,引導幼兒按不同規律排列吊線上的材料,體驗創意制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有規律間隔的方法將材料穿在吊線上,制作出好看的風鈴。
2.創造性地運用扣子、小藥瓶吸管等廢舊材料制作風鈴。
3.體驗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風鈴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風鈴吊線,“幼兒不同造型風鈴的圖片,扣子、小藥瓶紙杯、吸管等廢舊材料。
2.《生活中的發現》。學習材料”操作材料⑥,“ 幼兒學習材料”。
活動建議:
一、說謎語“風吹搖欞響叮咚”引出風鈴激發幼兒兒學習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風鈴的圖片. 描述風鈴的外觀,、造型特點,初步感知風鈴有規律間隔組合的設計特點。
提問:這些好看的風鈴分別是什么樣子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小結:風鈴由主線、吊線竹托的情 4 個部分組成,每中風鈴的線上的物體都是間隔穿起來的。
三、出示制作風鈴的材樣,鼓勵幼兒 大膽探索制作風鈴的隔穿連組合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間隔穿連組合的方法。
1.請幼兒說出每種材料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2.提問:如何設計與眾不同的風鈴?怎樣讓吊線上的`物體位置固定且間隔排列?
3.請幼兒閱讀(生活中的發現》第 28 頁,說說風鈴的制作步驟。
四、幼兒制作風鈴,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材料,創造性地組合材料穿連。
五、展示幼兒制作好的風鈴.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提問:你的風鈴吊線上的物體是怎么組合的?你選用什么材料當鈴鐺讓風鈴發出了好聽的聲音?
2.請幼兒評價同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