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細管教案(精選4篇)
神奇的小細管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常問“為什么”。在種植區(qū)和自然角里,孩子們經常發(fā)現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fā)蔫,而澆水后,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為什么往土里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游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象,由此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并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yī)用采血管)若干。
3.飲料瓶和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樹,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畫有植物靠根須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huán)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發(fā)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盆里的水住到寬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戲,并交待規(guī)則:不用倒的辦法,用筐里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2.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藁、紙、植物等。)
二.教師設疑,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葉漸漸由下向上變紅。
2.“細管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用細管去吸顏色水,當細管一接觸到水時,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細管”,掰開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紅了的“小細管”。
4.討論:毛巾、海綿、紗布、棉布里有“小細管”嗎?
小結:這些放進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東西里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容易看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1.教師設疑:怎樣把紙樹變成彩色的樹?教師應肯定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想一想:“能不能讓紙里的小細管來幫忙吸顏色水呢?”
2.幼兒自己操作,將紙樹變成彩樹。
四.看一看。
請幼兒隨意觀察環(huán)境中的圖片,以及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上的,彎彎曲曲的像紅線似的“小細管”,了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蘿卜吸紅墨水的小實驗,一起觀察蘿卜上的“小細管”。
注意事項:
1.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綿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紅墨水和顏色水以及細管可先放在場地周圍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紙樹。
2.圖片和吸了紅墨水的蘿卜、花菜、生菜、萵筍、大白菜要提前準備好,放在活動區(qū)(或由配班教師在幼兒做紙樹變彩樹實驗時投放),并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中不讓幼兒看到。
3.幼兒實驗用的大白菜葉,要在活動中從新鮮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紅色的墨水里。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大白菜變紅。蘿卜要選擇白色的,實驗效果明顯。
4.要注意選擇特別細的采血管。
5.盛顏色水的杯子可用小號燒杯,若用普通杯子,則應準備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臟孩子的衣服。
附:
知識背景: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毛細管:指內徑很小的管子,通常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為是毛細管,如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象:酒精燈里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濕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里,當液體的內聚力大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神奇的小細管教案 篇2
一、目標:
1、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初步了解毛細現象。
2、激發(fā)幼兒參與試驗操作和探索的興趣。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準備:
1、毛巾、海綿、布、毛線、目條、石頭、鐵板等。
2、塑料盆、水;紅、綠色水;玻璃管(內塞紙巾)。
三、過程:
1、游戲《幫水搬家》
。1)小朋友看這里有什么?(臉盆和水)
今天李老師請你們玩一個游戲,叫做《幫水搬家》,請你們兩個一組合作著把紅臉盆里的水搬到籃臉盆里去,但是不能直接拿起臉盆把水倒過去,請你們去選擇籮筐里的一樣東西幫幫忙,把水搬搬家。注意別把水灑在地上了
。2)幼兒選擇材料幫水搬家,教師觀察并指導,提醒幼兒衛(wèi)生。
。3)提問:剛才你是怎么幫水搬家的呢?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幫水搬家呢?
現在我們再來幫水搬家,這次請你選擇剛才沒有用到的東西去幫水從藍臉盆搬到紅臉盆去,請你想想第一次搬和第二次搬哪次快?為什么?
。4)幼兒再次游戲
。5)提問:這次幫水搬家和上次幫水搬家你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海綿吸的水多,布吸的少。)
小結:原來,海綿毛巾,布這些東西放到另外一個臉盆上擰一下就幫水搬了家。
2、教師試驗,讓幼兒初步了解毛細現象
。1)李老師這里有一根玻璃管,玻璃管塞著長長的條餐巾紙,我把它的一頭放到紅色水中,會怎么樣呢?
。2)教師試驗引導幼兒觀察紅色水沿著紙巾向上爬的這一過程,你們看紙巾怎么樣了?
。3)小結:我們把這跟塞滿紙巾的玻璃管一端放到紅色水中,發(fā)現紅色水沿著紙巾里面的小細管慢慢爬了上去。剛才我們在幫水搬家時,發(fā)現海綿,毛巾,布都能吸水,這些水就是,沿著它們里面的小細管爬上去的,這些現象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毛細現象”。有的東西里面小細管很細很細,我們看不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才會發(fā)生“毛細現象”。
3、想一想,玩一玩
(1)你在生活當中還看到過什么東西也會發(fā)生毛細現象呢?
(2)請小朋友到小籮筐去選一樣東西,把它豎著放到色水里讓它沾一點顏色,看看水會不會爬上來呢?(幼兒操作)你剛才玩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3)再請你們去玩一玩,這次玩剛才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哪些東西會發(fā)生毛細現象,哪些東西不會發(fā)上毛細現象。(幼兒操作后講述)
。4)剛才我們把水搬了家,現在我請你們把籮筐里的東西也搬搬家,把會發(fā)生毛細現象的東西搬到紅籮筐中,把不會發(fā)生毛細現象的東西搬到藍籮筐中。
幼兒操作,教師檢查后,帶幼兒到教室里去尋找還有什么東西也會發(fā)生毛細現象。
活動反思:
根據大班幼兒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所以選擇了—植物的家園“土壤”這一課題。意在讓幼兒通過操作實驗活動,初步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土壤。重點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氣、肥料,一般植物生長離不開土壤。培養(yǎng)幼兒觀察事物、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神奇的小細管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老師,屋頂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還有植物沒有嘴巴,為什么可以和人一樣慢慢長高呢!”針對幼兒的質疑,我查閱了有關資料,原來這就是毛細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了,于是我便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神奇的小細管》。
總目標: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tài)度,愿意自己動手探究問題。
2、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感性認識。
3、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系的經驗,并有使用傾向。這三點來設計,我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蘊含在操作活動中,并運用啟發(fā)、引導、直觀形象法、討論法,表揚鼓勵等教學方法激勵孩子們去操作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探究的欲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2、通過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實驗中能主動與人合作。
教案準備:
一、場地布置:10張桌子40張凳子一幅標語《藍貓城》一幅藍貓畫像一幅淘氣畫像學生40名
二、:《幫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個小塑料盆10個(盛適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藍色塑料筐8個:毛巾8張海綿15個(用兩個筐裝)棉布2張紗布3張毛線團7個醫(yī)用脫脂棉5個啞鈴5個
三、《蔬菜、吸管吸水》
1、紅色長方形塑料筐10個裝蔬菜,每一個筐五種蔬菜有:白菜、萵筍、青菜、冬人菜、菌類等。
2、20個燒杯裝紅墨水,每桌兩個。
3、細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紅墨水三瓶。
5、毛巾10張,一桌一張。
四、《紙樹吸水》。
1、廣告色紅、黃、藍、綠四瓶,塑料杯子共40個,其中紅色10杯,黃色10杯,藍色10杯,綠色10杯。
2、塑料小碗40個,每桌4個。
3、粉紅色小筐10個,其中2個小筐皺紋紙8疊,2個小筐餐巾紙8疊,2個小筐粉筆8支,2個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紙做的),2個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畫紙做的)。
4、毛巾10張。
五、課件《藍貓城》
1、音樂《藍貓》、古箏音樂。
2、圖片
3、現場演示解說,廖紅戴上藍貓頭飾。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入場解說:廖紅說:“小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神秘的藍貓城,這兒有許多大自然的奧秘,希望大家盡情地去探索吧!”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現場演示解說:(廖紅)一是酒精燈燃燒,二是鋼筆吸水,三是餐巾紙吸菜油,四是毛巾吸茶水,五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和養(yǎng)分供給生長。
最后結束,廖紅說:“小朋友們,再見!歡迎下次來玩!”
六、其他工作。
音響,話筒。
教案過程:
一、播放音樂幼兒入場。
師:孩子們,今天徐老師要帶大家去藍貓城玩,大家跟我來吧!
(入場音樂響起)
藍貓城的阿姨說:“小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神秘的藍貓城,這兒有許多大自然的奧秘,希望大家盡情地去探索吧!”(配樂說)
師:孩子們,瞧!今天的藍貓城好熱鬧呀!我們一起來玩吧!
二、《幫水寶寶搬家》。
1、師:第一個《幫水寶寶搬家》,先來瞧瞧有哪些搬水的工具。(師分別引導幼兒認識筐里裝的搬水工具)
2、師介紹規(guī)則:孩子們只能將小房子(盆)里的水寶寶搬到大房子(盆)里,不許用倒的辦法,要注意不要把水灑在地上,防止地滑,小心摔倒喲!好了,大家挽起袖子,自由地分組,自己去拿搬水的工具,開始行動吧!
3、幼兒拿好搬水的工具分組開始給水寶寶搬家。(音樂古箏聲響起)
4、在搬水的過程中,師引導幼兒說出哪些工具可以吸水?哪些工具不可以吸水?師:“你用什么工具給水寶寶搬家,它能吸水嗎?吸的水多嗎?“
5、(音樂停)孩子回到座位上,師:孩子們,玩得高興嗎?這些工具都能幫水寶寶搬家嗎?(能)因為它們都可以吸水,它們的本領可真不小啊!
6師:孩子們,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呢?
三、《蔬菜吸水》。
1、師:白菜可以吸水嗎?我們來試試。(老師示范把白菜放入紅墨水中,等兩分鐘再來觀察)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拿起桌上的細管,放入燒杯內的顏色水中,看看管內是否有顏色水呢?(生說:細管內都有顏色水。)
3、師:現在我們來看白菜能吸水嗎?白菜內有小細管嗎?(師掰開白菜的菜梆,引導幼兒觀察里面是否有小細管)你看到了什么?
4、師鼓勵幼兒自由實驗,蔬菜吸水。(師:請孩子們用桌上的蔬菜來試試,看它們里面有小細管嗎?)
5、幼兒一邊實驗一邊討論。師:原來蔬菜里面都有小細管,所以它們才可以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供自己生長。
6、教師小結。師:當把一個物體放進水里以后,物體里面都有水,說明物體內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太容易看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棉布等才可以吸水,我們才可以給水寶寶搬家。
四、《紙樹吸水》
1、師:孩子們,我們再一起來玩?zhèn)白色變彩色的證實一下吧!
2、介紹規(guī)則:請孩子們拿起小碗,把小筐里的物體先放在小碗里,再任意選用桌上的一種顏色水取少量倒入物體的底部,觀察顏色水會慢慢地沿著物體上升嗎?
3、鼓勵幼兒自由實驗觀察顏色水上升的過程,讓幼兒體會物體是怎么吸水的。
4、教師檢查幼兒實驗的效果,并表揚敢于表達和嘗試的幼兒。
五、現場演示解說。
1、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有請藍貓阿姨給大家現場演示,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神奇的小細管在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吧!
2、現場演示:
(一)、酒精燈燃燒。
(二)、鋼筆吸水。
。ㄈ、餐巾紙吸菜油。
。ㄋ模⒚砦杷。
。ㄎ澹⒅参锏母账宛B(yǎng)分供給生長。
3、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拍拍手感謝藍貓阿姨吧!
六、教師總結,幼兒出活動室。
1、師:孩子們,今天玩得高興嗎?今天呀!我們學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學知識,知道了小細管可以吸水,小細管在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呢!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一名科學家喲!
2、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出活動室。
師:好了,我們向藍貓城的阿姨說再見吧!
注意事項
1、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綿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紅墨水和顏色水以及細管可先放在場地周圍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紙樹。
2、圖片和吸了紅墨水的蘿卜、花菜、生菜、萵筍、大白菜要提前準備好,放在活動區(qū)(或由配班教師在幼兒做紙樹變彩樹實驗時投放),并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中不讓幼兒看到。
3、幼兒實驗用的大白菜葉,要在活動中從新鮮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紅色的墨水里。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大白菜變紅。蘿卜要選擇白色的,實驗效果明顯。
4、要注意選擇特別細的采血管。
5、盛顏色水的杯子可用小號燒杯,若用普通杯子,則應準備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臟孩子的衣服。
神奇的小細管教案 篇4
設計意圖: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老師,屋頂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還有植物沒有嘴巴,為什么可以和人一樣慢慢長高呢!”針對幼兒的質疑,我查閱了有關資料,原來這就是毛細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了,于是我便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神奇的小細管》。
這一活動緊緊圍繞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tài)度,愿意自己動手探究問題。
2、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感性認識。
3、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系的經驗,并有使用傾向。這三點來設計,我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蘊含在操作活動中,并運用啟發(fā)、引導、直觀形象法、討論法,表揚鼓勵等教學方法激勵孩子們去操作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探究的欲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2、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實驗中能主動與人合作。
活動準備:
一、場地布置:10張桌子 40張凳子 一幅標語《藍貓游戲城》 一幅藍貓畫像 一幅淘氣畫像 學生40名
二、游戲:《幫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個 小塑料盆10個(盛適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藍色塑料筐8個:毛巾8張 海綿15個(用兩個筐裝) 棉布2張 紗布3張 毛線團7個 醫(yī)用脫脂棉5個 啞鈴5個
三、游戲《蔬菜、吸管吸水》
1、紅色長方形塑料筐10個裝蔬菜,每一個筐五種蔬菜有:白菜、萵筍、青菜、冬人菜、菌類等。
2、20個燒杯裝紅墨水,每桌兩個。
3、細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紅墨水三瓶。
5、毛巾10張,一桌一張。
四、游戲《紙樹吸水》。
1、廣告色紅、黃、藍、綠四瓶,塑料杯子共40個,其中紅色10 杯,黃色10杯,藍色10 杯,綠色10杯。
2、塑料小碗40個,每桌4個。
3、粉紅色小筐10個,其中2個小筐皺紋紙8疊,2個小筐餐巾紙8疊,2個小筐粉筆8支,2個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紙做的),2個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畫紙做的)。
4、毛巾10張。
五、課件《藍貓游戲城》
1、音樂《藍貓》、古箏音樂。
2、圖片
3、現場演示解說,廖紅戴上藍貓頭飾。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入場解說:廖紅說:“小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神秘的藍貓游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