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1
5
●從容說課
《林黛玉進賈府》是從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現實主義古典小說《紅樓夢》的第三回中節選的。節選內容是小說《紅樓夢》的第一次總亮相,其間不僅有重要人物的紛紛亮相,就連故事展開的主要場所賈府也是首次亮相。如何讓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物有次序地、適時地出場,如何展現賈府各處的建筑、裝飾,曹雪芹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我們讀來感到條理清晰、秩序井然。
如何理清課文的結構思路,如何展現人物的不同出場,如何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重點解決的問題。如何探究人物“哭”和“笑”背后的深義,如何比較賈府各種力量的強弱是我們學習本課的難點。如何借課堂這個載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是我們努力尋找的方法。
具體地說,首先不同人物的出場有不同的時機與場景。如賈母的出場,她是黛玉要投奔的主要人物,也是賈府的中心人物。她的出場自然是最先的,也是前呼后擁式的,惟其這樣才能顯示出她特殊的身份與地位。而王熙鳳由于是賈府的特殊人物,是賈母身邊的紅人,也是實際的權力擁有者,因此她必然要有與眾不同的也是極為放肆的出場。把賈寶玉安排在最后出場是曹雪芹精心設計的杰作,一方面他是賈母的心肝寶貝,要顯示他尤其重要的家庭地位;另一方面也因為他與黛玉曾有過木石前盟,再加上他是整個《紅樓夢》故事的中心人物,因此他的出場就要專門設置一種環境,以顯示其隆重性。
其次,人物的性格特點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言談舉止反映出來的,所以要分析其性格特點,一定要結合曹雪芹的語言藝術,通過對課文語言特點的分析,特別是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分析來感知人物的性格。賈寶玉和林黛玉見面時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動的刻畫就是作者對這兩個主人公性格的展示。
再次,不同人物通過“哭”或“笑”的表演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他們在賈府中的身份和地位,也揭示出了黛玉將要置身的這個虛偽、冷漠的生活環境,為以后黛玉的不幸遭遇埋下了伏筆。如賈母虛偽的“哭”與“笑”,王熙鳳的巴結逢迎、裝腔作勢的“哭”與“笑”,邢夫人為了交際的“笑”以及丫鬟們的陪笑等等,無不顯示出賈府的冷酷。難怪黛玉要說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樣的話。
本課的突破點是對《紅樓夢》各種情況的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了解林黛玉將要置身的生活環境。
教讀本文的方法主要有比較法、賞析法及探究法。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課文的藝術魅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涵。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介中國小說發展的有關知識。
2.了解曹雪芹及《紅樓夢》。
3.理解選文中一些詞語古今詞義的不同,如偏僻、便宜、態度、媳婦、形容、老婆、可憐、夸張等。
能力目標
1.了解本文通過一個人物的行蹤、見聞,按時間順序描寫環境和介紹人物的方法。
2.學習通過人物的出場、肖像、語言、舉止、心理的描寫塑造人物的性格。
3.認識封建剝削階級的豪華奢侈生活和封建貴族家庭的等級、禮規的某些側面。
4.鑒賞《紅樓夢》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及形成性格特點的社會原因。
5.仔細咀嚼、品味、揣摩語言,欣賞小說語言的言外之意,欣賞含蓄之美,提高語言的欣賞能力。
德育目標
認識我國封建社會的現實生活及其腐朽性。
●教學重點
1.著重了解曹雪芹及我國古典小說巨著《紅樓夢》。
2.分析賈府環境和人物出場的描寫藝術。
3.掌握《紅樓夢》人物語言含蓄美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分析小說與眾不同的出場藝術。
2.培養學生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品讀揭示人物性格的語言,得到一種感性認識。
2.討論、分析法。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場,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強化認識,掌握作者構思的獨具匠心。
3.點撥教學法。《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小說名著,有其豐厚的、深刻的意蘊,通過教師必要的點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內容。
4.對比教學法。運用對比法比較人物不同的出場,不同的“哭”與“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紅樓夢》電視劇vcd光盤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 簡介中國小說發展的有關知識。
2.了解曹雪芹及有關《紅樓夢》的基本知識。
3.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往往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像《三國演義》就曾被搬上舞臺、搬上熒屏。而最受人們歡迎的、被演繹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數《紅樓夢》了,有京劇、越劇、婺劇、電影、電視劇等。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的《林黛玉進賈府》,走進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寶玉,走近賈府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解題
1.曹雪芹與《紅樓夢》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大約生于17XX年,卒于1763年。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貴族世家,曾祖曹璽、祖父曹寅、父輩曹颙、曹祖孫三代四人,相繼連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年之久。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時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內。雍正繼位后,開展了一場兇殘的斗爭,排除異己,其父曹因牽連,被抄家,從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過程,由貴公子降為“寒士”。這種變化,促使他對過去的經歷作一番痛苦的回顧。他對社會黑暗抱有不滿和批判的態度,使他寫出了揭示封建統治階級、封建制度沒落衰敗的《紅樓夢》。
《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中心,描寫了賈府由盛到衰的變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的丑惡,顯示出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
《紅樓夢》的影響:“開談不說《紅樓夢》,談盡詩書也枉然。”(得碩亭《草珠一串》)
2.介紹與課文有關內容
《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紅樓夢》的序幕由前五回構成,分別從不同角度為全書情節的開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因此,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有必要對前五回的內容作概要的了解。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光懷閨秀”是開篇,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交代賈府人物,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系,展現了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是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
三、整體感知,把握情節結構
播放有關課文內容的光盤或cai課件,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課文,直觀地了解賈府的建筑結構。
1.理清思路
學生分小組討論,理清文章的情節結構,并選代表把結果寫在黑板上(可選兩名),教師適當點撥、評析。
多媒體顯示:
(1)主要情節:
①初進榮府 開端
②拜見賈母及眾人 發展
③初見鳳姐(重點) 高潮
④拜見兩位舅父(未見) 繼續發展
⑤陪賈母晚餐 繼續發展
⑥寶黛會面(重點) 最高潮
⑦安排起居 結局
(2)根據情節可分為三個部分:
(3)內容要點(三個“第一次”)
①第一次向讀者展現小說中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賈府。
②第一次描寫小說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③第一次描寫小說主人公寶黛初次相見時的似曾相識、心心相通的微妙關系。
2.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是從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與別家的不同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賈府的“與別家不同”作者是通過黛玉進府的行蹤為線索,用她的視線來描寫的。首先,在賈府門前黛玉看到了寧、榮二府都是三間獸頭大門,兩邊蹲著兩個大石獅子,門上懸著“敕造”的匾額,門前有“華冠麗服”的仆役。這既表現了賈府建筑的宏偉氣派,也顯示了賈府與眾不同的威嚴與顯赫。其次,黛玉看到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的賈母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大群的人物。她還看到了“榮禧堂”中的名貴家具,珍貴字畫、古玩;“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的對聯以及等級分明的禮儀。這些顯示了賈府與別家不同的氣派。另外,黛玉還看到了賈府眾多的、身份地位各異的人物,既有養尊處優的主子,也有受壓迫、被奴役的仆役。
借助黛玉的眼睛,我們看到了賈府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布局,華貴的陳設,皇帝御書的匾額,烏木鏨銀的對聯,等級分明的禮儀,豪門貴族的氣派。由此看來,著實與別家不同。但從中我們也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階級對立、階級壓迫的社會現實,看到了浮華背后的墮落。
四、課堂練習
古代白話小說中有些詞的詞義現代漢語已不用了,或發生了變化。試寫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偏僻 便宜(biàn) 態度 媳婦 形容 老婆 可憐 夸張
答案:
詞目 課文句中的詞義 現代漢語常用義
偏僻 形容人的思想行為偏激、不端正 形容某一地區遠離鬧市、偏在一隅、荒遠冷落、交通不便
便宜 方便 物價低廉;占到不應得到的好處、小利
態度 人的神態風度 對人或事物的看法和由此產生的行動;人的舉止神情
可憐 憐惜 同情憐憫,形容極少或極壞,不值一提,如“少得可憐”
媳婦 妻子;已婚的女仆 兒子或其他晚輩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北方)
形容 形體容貌 對人或事物的性狀進行描摹
老婆 老婆子;老年女仆 妻子
夸張 夸耀,自我炫耀 夸大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思考賈母、王熙鳳、賈寶玉各不相同的出場。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2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
[導學新概念]
中國古代小說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鑒賞古代小說的人物形象和語言。欣賞中國古代小說,要認識古代封建社會,進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從分析環境入手,看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要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中國古代小說“明鏡照物,妍媸畢露”,欣賞人物形象要既看到“妍”,又看到“媸”,全面把握,準確把握。要認真揣摩語言,要細細咀嚼品味,提高語言的欣賞能力;要聯系語境,想象情景,欣賞語言之美;要領悟小說語言的言外之意,欣賞含蓄之美。要初步感知作家的風格。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的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部分。這一回介紹了小說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是這一回中介紹賈府人物、描寫賈府環境的線索。這篇文章的學習重點是欣賞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風三個人物形象,欣賞精彩的人物語言。學習的難點是體會作品如何根據人物外貌描寫來概括性格特點,同時要注意一些古今詞義的變化。
[資料顯示屏]
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
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故事,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紅樓夢》是通過賈、史、王、薛幾大家族在政治經濟上的內外活動,宮廷貴族的勾結和矛盾,各種男女戀愛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瑣事,生動而又真實地描繪出一場封建家庭衰敗歷史的圖卷。
(劉大杰)
通行本第三回回目:托內兄如海酬訓教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甲戍本(石頭記》第三回回目及脂批: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二字(收養)觸目凄涼之至。
比較兩種回目可以看出,早期抄本更強調了林黛玉不幸的處境。
(《解讀〈紅樓夢〉》京華出版社XX年版第41頁)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導語設計
《枉凝眉》是大家熟悉的曲子。歌中唱道:“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結果呢?一個是整天為他哭泣(林),一個是整天為她牽掛(賈)。“水中月”“鏡中花”這兩個形象的比喻對造成愛情悲劇的現實提出了質問。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的《林黛玉進賈府》,走進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走進黛玉,走進寶玉,走進賈府中的其他人物。
教學設計
一、導入(見導語設計)
二、出示有關資料
1.簡介曹雪芹及《紅樓夢》。
2.介紹與課文有關的內容。
《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紅樓夢》的序幕由前五回構成,分別從不同角度為全書情節的開展做了必要的交代。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因此,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有必要對前五回的內容做一概要的了解。第一回是開篇。第二回交代賈府人物。第四回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系,展現了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
三、人物形象賞析
引導學生在了解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研讀課文,欣賞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三個人物形象,落實本課書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可用點評的方法指導學生賞析人物。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寫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層次地刻畫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方法:把眾人眼里的黛玉、王熙鳳眼里的黛玉、寶玉眼里的黛玉,三處描寫放在一起,加以比較。
①眾人眼里的黛玉:“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癥。”教師點評:只作初步勾畫。眾人關心的是黛玉的身體,注意點是體質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鳳眼里的黛玉:“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教師點評:描寫進了一層,突出黛玉容貌的標致和氣派的不凡。鳳姐見多識廣,見過世面,“‘真有這樣標致人物’,出自鳳口,黛玉豐姿可知,宜作史筆看”(脂硯齋批語)。王熙鳳的話說得那么中聽,得體,不僅投合賈母的心意,說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點明了黛玉的風流態度和言談舉止的不俗。
寶玉眼里的黛玉:“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病如西子勝三分。”教師點評:經過兩處鋪墊,第三處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地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細致地表現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了一幅精美的風流俊逸的病美人圖。這一形象只有寶玉的眼睛能看出來,其他任何人都是無法發現的。
小結:三處描寫多角度、有層次地層現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寫意和工筆兩種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黛玉進賈府,為什么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引導學生找出黛玉進賈府后語言動作的描寫,并練習點評。
歸納:①賈母一見黛玉,疼愛得了不得,“一把摟入懷中大哭”,并不計較禮節,可是待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還是補行了拜見的禮節。見了迎春姐妹三個,也“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②聽到后院有笑聲,聽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里覺得那人“放誕無禮”,只是不說,見了面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說:“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開玩笑,自己可隨便不得,待明白過來,“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③賈赦沒出來見面,只是讓人回話,因為回的是大舅舅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恭肅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飯,黛玉笑著推辭:“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作者給黛玉安排的辭令,絲絲人扣,不正面否定長輩的話,而是先表感激之情,再說原因,讓長輩自行取消前議。
④連一個位子,黛玉也處處小心,無論在王夫人處,還是在賈母后院吃飯,黛玉都十分推讓。
⑤“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飯后漱口,跟著漱口,吃茶,跟著吃茶。
⑥黛玉回答賈母:“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當寶玉問她可曾讀書時,黛玉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可見黛玉已經意識到先前實話實說有不謙之嫌,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談舉止,表明其教養非同一般。
小結:對黛玉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處處表現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二)王熙鳳
提示:王熙鳳的出場安排在黛玉已和賈府諸女眷都見過面、都在場的情境里,便于多方面地表現她的性格。
方法:學生歸納王熙鳳出場描寫并練習點評。
歸納:1.出場描寫,“未寫其形,先使聞聲”。她一出場,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覺,再用他人的恭肅嚴整加以反襯,張張狂狂的形象顯得格外鮮明突出,也顯出在老祖宗面前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寫,寫出了一個貴族少婦的形象。寫服飾,先概括通體的形象,再作鋪張的描寫,從頭飾、裙飾和服裝三方面,極力鋪陳集珠寶于一身的妝扮,顯示她的華貴、得勢,也暗示她的貪婪、俗氣。寫容貌,細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麗的容貌隱藏著刁鉆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覺察到她雖春風滿面,討人喜歡,可隱含著可怕的威勢,極有心機,極善做作。
3.在賈母面前夸黛玉,乃傳神之筆。她說話新鮮、得體、動人,字字句句都討賈母歡心。問這問那,關懷備至,顯示出她在府上的權勢。小結:鳳姐一出場,滿屋子全是她一個人在說話,別人都成了陪襯。她夸黛玉標致,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忖度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三)賈寶玉
提示:寶玉的出場,作者在渲染氛圍、布局上,下了相當的功夫。在第二回就曾介紹了這位生得“更奇”的公子。方法:學生找出寫寶玉的內容并練習點評。
歸納:1.出場前,用世俗觀點從側面加以勾勒。黛玉先聽王夫人訴說,再想起母親的話,造成懸念:“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這些貶斥說明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正統觀念相抵觸的,是與世俗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個“叛逆”。
2:寶玉的出場與鳳姐的出場有異曲同工之妙。
3.《西江月》的兩首詞,用似貶實褒、寓褒于貶、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賈寶玉的思想性格。這兩首詞是塑造寶玉形象的基本構圖。
小結:賈寶玉生活在封建貴族家庭,處在封建正統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中,這個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這對賈寶玉是沉重的壓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擺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狀態。
設計b
教學設計
一、導入(見設計a)
二、鑒賞內容:描寫人物的方法。
方法:1.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2.從人物出場描寫入手,研究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步驟
(一)研究賈母出場
1.朗讀賈母出場的描寫(“黛玉方進入房時……方略略止住”)。
2.賞析:賈母是相見場面的核心,然而作者卻只寫了她“迎”“摟”“哭”三個非同尋常的連續性動作,即不僅寫出了她因哀念亡女、疼惜黛玉而涌上心頭的那種悲中有喜、且悲且喜、大喜大悲的復雜情感,而且寫出了只有賈母那樣的老太太才會有的動作特點與心理特點,無怪乎脂硯齋在此寫下了“此書得力處全是此等地方,所謂‘頰上三毫’也”“書中正文之人,卻如此寫出,卻(確)是天生地設章法,不見一絲勉強”“幾千斤力量寫此一筆”的批語。
(二)研究王熙鳳的出場
1.朗讀王熙逢出場的描寫(“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讓他們去歇歇”’)。
2.賞析:王熙鳳的出場是先聲奪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呈眾星拱月之態,不著多字,鳳姐地位之特殊,權力之炙手便都暗示出來。她是一個能迅速進入角色的演員,只是錯把生活當舞臺,時而哭,時而笑,時而盛贊黛玉,時而噓寒問暖,其實都是表演給老太太看的。
(三)研究賈寶玉的出場
1.朗讀寶玉出場的描寫(“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莫效此兒形狀。”) 2.賞析:寶玉因去廟里還愿,回來已晚,急急到賈母這里復命請安,便無一仆從跟隨左右。作者只用賈母的一個丫鬟慌忙通報寫出他的風塵仆仆,行色匆匆,突出了他的卓然獨立,瀟瀟灑灑。丫鬟的“笑道”和一聲“寶玉來了”的稟報尤其顯得不尋常。因為寶玉是賈府中最具民主思想的人,他的心目中,似乎少有主仆、尊卑的區別。對丫鬟的這些看似毫不經意的敘寫交代,暗示出寶玉的平易隨和而又超拔不俗。
設計c
閱讀訓練
教學設計
一、閱讀“一語未了,只所后院中有人笑聲……‘讓他們去歇歇”’一段文字,思考以下問題。
1.在“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之后描寫黛玉的心理,起什么作用?
2.為什么那樣細致地描寫王熙風的服飾衣著?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樣的容貌描寫透露出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4.為什么王熙鳳夸黛玉之前,“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而且攜著黛玉的手?
5.形容美麗出眾的詞語很多,曹雪芹的詞匯又非常豐富,為什么不讓王熙鳳用什么“國色天香”“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類的詞,而說“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個才算見了”?
6.為什么王熙風不但夸黛玉標致,而且夸她的氣派?
7.王熙風的感情變化,轉喜為悲,轉悲為喜,都非常快,表現了什么性格特征? 8.為什么只寫王熙鳳問這問那,不寫黛玉的答話?
9.作者為什么安排王熙鳳遲到一步?
二、閱讀“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也就不生別論了”一段文字,思考以下問題:
1.寫黛玉聽見“寶玉來了”時的心理活動,有什么作用?
2.“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時而有情。”這一肖像描寫所用的比喻,喻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透露賈寶玉什么性格特征?
3.黛玉與寶玉為什么都有眼熟之感?
4.《西江月》二詞用什么手法揭示賈寶玉什么性格?
5.賈寶玉眼里的黛玉的容貌,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6.寶玉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為什么不再說“只剛念了《四書》”?
7.“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說明寶玉對傳統思想持什么態度?
8.這個片斷透露寶玉性格養成的環境是什么?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3
一、導入
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圍繞中心,課文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事件為中心,在迎客聲中讓眾多人物登場亮相,人物描寫詳略得當,虛實結合,請找出文中詳細描寫的人物。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現人物的手法。
(一)林黛玉
1、外貌特征
⑴跳讀課文,找出有關黛玉外貌描寫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明確:
眾人眼里的黛玉:
→眾人關心黛玉的身體,注意到她身體孤弱、多病;
王熙鳳眼里的黛玉:
→鳳姐見多識廣,觀察到她容貌標致,氣派不凡;
寶玉眼里的黛玉:
→寶玉對她的觀察更為獨到,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美麗多情,姿容俊逸,極富神韻。
小結
三處描寫多角度、有層次的展現黛玉的相貌、神態、風度。
2、性格特征
⑴黛玉年小多病,上無母親教育,下無兄弟姐妹扶持,父親林如海又不肯續室,她只好依傍外祖母。黛玉進賈府的生活信條是什么?體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表現了她的小心謹慎、寄人籬下的特點。
⑵找出有關黛玉言行描寫的句子,思考這些句子是怎樣表現其小心謹慎特點的?
明確:
①拜見眾人時。“忙起身…”
②在刑夫人處。婉謝留飯,既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禮節,說明她待人接物處處留心。
③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讓她東坐,因料定那是賈政之位,是絕不應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這看來事小,但她絕不輕易從事。
④在賈母房中吃飯時。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讓了一番,直到賈母做了解釋,她才肯入座。
⑤回答讀書時。答賈母(四書)與答寶玉(幾個字)不同。
3、小結
對黛玉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處處表現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她是曹公畢生心血凝鑄而成的主角,是集中國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
(二)王熙鳳
1、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王熙鳳的?展示了王熙鳳的怎樣的性格特征
(1)出場描寫
“未寫其人,先聞其聲”。她一出場,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覺,再用他人的恭肅嚴整加以反襯,張張狂狂的形象顯得格外鮮明突出,也顯出在老祖宗面前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寫
寫出了一個貴族少婦的形象。寫服飾,先概括通體的形象,再作鋪張的描寫,從頭飾、裙飾和服裝三方面,極力鋪陳集珠寶于一身的妝扮,顯示她的華貴、得勢,也暗示她的貪婪、俗氣。寫容貌,細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麗的容貌隱藏著刁鉆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覺察到她雖春風滿面,討人喜歡,可隱含著可怕的威勢,極有心機,極善做作。
(3)在賈母面前夸黛玉
她對黛玉說的話:表面上是說給黛玉的,實際上幾乎照顧了在場所有的人,既夸贊了黛玉,也討好了老祖宗,還安慰了迎春等眾姐妹。特別是讓賈母聽來,句句都說到她的心坎上了。因為她知道黛玉是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那贊美黛玉的話語,句句為賈母而發;抽帕拭淚,轉悲為喜,處處為賈母而做。從她的言談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八面玲瓏善于討人歡心的女人。
再看她的動作: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一會兒用帕拭淚,一會兒轉悲為喜,幾乎瞬間萬變。但仔細揣摩,無不透示著虛情假意。
(4)回王夫人的話,
可看出她的精明能干。顯示出她在府上的權勢。
小結:鳳姐一出場,滿屋子全是她一個人在說話,別人都成了陪襯。她夸黛玉標致,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忖度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三)賈寶玉
1、找出文中描寫賈寶玉的句子?運用了哪些手法?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1)王夫人口中的賈寶玉:
王夫人因說:“……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2)黛玉母親口中的賈寶玉:
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今見王夫人如此說,便知說的是這表兄了。
(3)出場前黛玉心中的寶玉:
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
手法:側面勾勒,特點:孽根禍胎抵觸封建。
(4)出場后黛玉眼中的寶玉
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
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
手法:肖像描寫。特點: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2、《西江月》是如何評價寶玉的?
明確:這兩首《西江月》模擬封建正統派的口吻,用似貶實褒、寓褒于貶、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賈寶玉的思想性格。他生活在封建貴族家庭之中,封建正統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下,使他有找不到出路的無限愁恨,他的言論和行動被人看作瘋傻。他“不通世故”“怕讀文章”不愿與當時上層社會的庸俗官吏結交應酬,不愿遵守封建禮規,不愿讀八股文章,不愿走科舉做官的道路。封建國家、封建家庭,都無法對他寄任何希望。這些,揭示出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詞中的“無能”“不肖”都是站在封建統治者的立場上說的.。這兩首詞,看起來像在諷刺寶玉,實際上是贊頌寶玉的叛逆性格。
3、寶玉的叛逆性格還體現在文中哪些地方?
明確:寶玉“送字”給黛玉和“摔玉”情節
“送字”說明寶玉具有男女平等思想。
“摔玉”是寶玉性格鮮明的突出表現。摔玉的緣由是因黛玉的“與眾各別”的美所引起,在寶玉看來,神仙似的黛玉應該有“通靈寶玉”,竟然沒有!于是寶玉頓時癡病發作,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寶玉”狠命摔去。摔玉寫出黛玉的美,寫出寶玉的“癡”。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種種波瀾。“玉”是天命的象征,寶玉的摔玉正表現出他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對禮教的蔑視,還有什么比這一行動更能說明寶玉之叛逆性格呢?
三、課文總結
《林黛玉進賈府》是小說《紅樓夢》的第一次總亮相,不僅重要人物紛紛亮相,賈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運用詳略得當的環境描寫、人物肖像描寫,以及匠心獨運的人物出場來展現這一切。旨在揭示一個封建大家族的繁榮鼎盛,即它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禮教的。黛玉的一雙眼睛把賈府由幕后推到了臺前,而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貴,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是封建時代的縮影。透過這個縮影,曹公讓我們窺視了封建社會的最終命運。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4
一 教學目標
透過服飾看王熙鳳
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析王熙鳳的服飾進一步了解王熙鳳
三 教學時數
15分鐘
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 同學們,當你們與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主要是透過什么來初步判定一個人呢?衣服長相還 是? (生答)
恩,大家都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我們就透過服飾來分析一下黛玉眼中的“神妃仙子”——王熙鳳
(二)研讀分析
曹雪芹是“江寧織造”的后人,對服飾描寫別具一格,他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每個人物的服飾描寫都服從于人物的身份、地位與性格,而且有一定的美感。分析服飾描寫,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首先,我們來找出王熙鳳服飾描寫的句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服飾來進一步了
解王熙鳳。
1、 我們先看這些服飾的顏色(大家從文中找出顏色詞語):金、赤金、豆綠、玫瑰、縷金、大紅、五彩、石青、銀、翡翠。這些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答)【鳳姐服飾的顏色張揚,略帶收斂。鳳姐頭飾金色為主,衣服色澤基調是紅配綠,色彩對比強烈,顯出了人物較為張揚的個性。但外衣的石青色和宮絳的豆綠色又緩沖這份張揚。反映出鳳凡事爭強好勝的個性,同時她也懂得掩飾收斂。雖說石青色緩和了這份張揚,但是卻遮掩不了她的野心。《大清會典》規定:從皇帝、后至王公大臣,其禮服(即袞服、龍褂、朝裙、補服等)一律用藍或石青色。所以清朝貴族崇尚藍和石青色,貴族階層里,都以石青色為貴。石青色雖然不是那么絢麗耀眼,但卻能體現出一種貴族氣息,能夠達到炫耀自己地位的作用。】
2、 接著我們看下王熙鳳服飾的材質:金絲,八寶、珍珠、珠玉、玉、洋緞、鼠皮等。鳳姐的飾品全是八寶、珍珠等,極盡奢侈和華麗。同時,鳳姐衣服的面料很昂貴,不是“洋貨”便是“皮貨”;而且紋樣與做工講究,就看“刻絲”,用熟的蠶絲做緯,生的蠶絲做經,熟絲是彩色的,生絲是單色的,然后用絲平織出圖案花紋……華貴精美,符合她的貴族少奶奶的身份,同時也透露出她對財富的熱衷與追求。
3、 (典型)不知大家注意到“五鳳朝陽掛朱釵”這個飾品沒,“五鳳朝陽”是釵形,“掛珠”是釵上垂飾的珍珠,連綴于鳳鳥的銜口上。這件首飾引人矚目和聯想。“朝陽五鳳”正好與王熙鳳字中的“鳳”吻合,“鳳”為百鳥之首,暗合了鳳姐管家主子的地位,也顯示了她的權勢與霸氣。你們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分析“盤螭瓔珞圈”。我們從顏色、材質、做工圖案等方面可見鳳姐在服飾上煞費苦心啊。茅盾先生也曾說:“人物服裝的描寫不是沒有目的性的,不應該為描寫服裝而描寫服裝。”而中國古代的服飾的核心是等級制度,衣冠服飾是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衣冠服飾既可以顯示人的社會地位,也可以折射人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思考下,為什么她要如此精心設計自己的穿著呢?
【王熙鳳的服飾,表面是在于表示隆重地迎接黛玉,實際上其主要目的在于炫耀其地位、身份、財富和手中擁有的權力,從中也折射出其獨特的心態。】
①向初來乍到的黛玉炫耀其身份、地位、與賈母的特殊關系。王熙風高貴的出身——大家閨秀,“金陵王”之千金;在賈府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賈璉之妻,王夫人內侄女;深得賈母的寵愛,與賈母的關系非常特殊——眾姑娘都不敢妝飾奢華而她卻敢妝飾奢華乃至俗不可耐,眾人在賈母面前“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而她卻先聞其聲后見其人,在賈母面前說笑隨意,打情賣俏,“放誕無禮”。這些無形的身份、地位、特殊的關系,或通過王熙鳳的言語流露出來,或通過王熙風的服飾顯現出來。在此王熙鳳的衣著服飾可以說就是她的地位、身份的物化,“處處留心,事事小心”的黛玉定能體察王熙鳳這身“打扮”的奧妙及其用意。
②向黛玉炫耀她的財富。“東海缺了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王熙風娘家(王府)經濟實力之雄厚可想而知;“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她婆家(賈府)財物之豐富由此可見。至于王熙風本人的財富有多少,從她披金掛銀、戴珠綴寶的服飾中略見一斑。同時,王熙鳳又是賈府財物的實際支配者,賈府財物任其揮霍,或假公濟私、據為已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對于虛榮心極強的王熙鳳來說,財富之多不便直言相告,但又得設法讓黛玉知道,因此,她只好借助自己的服飾炫耀出來,讓黛玉有所察覺。就此來看,王熙鳳的服飾正是炫耀其財富的金字招牌、無聲的廣告。
③向黛玉炫耀她所擁有的權勢。在賈府對財物,王熙鳳可任意調撥揮霍,這是財富支配權;對“丫頭老婆們”她可以頤指氣使,隨意處罰,這是治人權。集財產支配權、治人權于一身,可見王熙風權力之大,權勢之盛。為了更好地揭示王熙鳳所擁有的權勢,作品除了通過王熙鳳的`語言外,還通過王熙鳳的服飾表露出來,王熙鳳此時此境的服飾正是她所擁有的權勢的象征。同是生活在賈府的“姑娘姊妹”,為何賈氏三姊妹的“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唯有王熙鳳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究其原因,主要的是沒有擁有王熙鳳那樣大的權力。王熙鳳能支配賈府的財物,愛怎樣就怎樣,不需要經過他人之手。而賈氏三姊妹則不同,她們所需之財物,必須經過王熙風這一關,要仰王熙鳳之鼻息。王熙鳳想給就給,想不給,只要找個托辭就可不給,賈氏三姊妹也奈何不得。從這點上看來,王熙鳳這身奢侈華麗的服飾正是無聲地炫耀了她所擁有的權勢。黛玉初進賈府,看到賈氏三姊妹“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而“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王熙風此時卻一身“與眾姑娘不同”的“打扮”。論條件,賈氏三姊妹同樣擁有王熙風的條件,可她們三姊妹卻沒有王熙鳳那般打扮,原因何在?除了賈氏三姊妹在賈母面前不敢如王熙風這般“放誕無禮”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們不像王熙風那樣有“心眼”。作者對賈氏三姊妹的妝飾描寫只是輕輕地一筆帶過,而對王熙鳳的服飾進行濃墨重彩地詳描細寫,一方面是借賈氏三姊妹的妝飾來襯托王熙風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就是讓讀者從王熙鳳的服飾中更好地認識她不但生活奢侈,而且恃寵
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
(三)總結
本堂課我們透過服飾來看王熙鳳的形象,我們看到了王熙鳳極盡奢侈的、頗費心機設計的服飾,同時也了解了王熙鳳這樣處心積慮設計服飾的目的。從而看到王熙鳳生活奢侈、恃寵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人物形象。
(四)板書設計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性格特點
2、掌握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方法。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事件運用多種方法介紹人物的寫法。
活動過程:
活動一:了解作者、作品中的人物關系、賈府的地形。
1、作者簡介: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經歷了曹家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早年過著豪華的公子生活,晚年卻窮愁潦倒,賣畫度日,生活于貧困之中。這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經歷,對社會上種種黑暗產生了不滿,這就為創作《紅樓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作品簡介: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全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腐朽本質,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發展趨勢。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
《紅樓夢》以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講述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由富貴走向衰敗的歷史。賈寶玉與表妹林黛玉是青梅竹馬,志趣相投的一對戀人,但在封建家長干涉下,賈寶玉最終娶了志向不合的表姐薛寶釵,林黛玉含恨而死。
活動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給字正音:翠幄(wò)儀門(yí)敕造(chì)便宜(biàn)憊懶(bèi)放誕(dàn)伺候(cì)作揖(yī)嫡親(dí)狡黠(xiá)杜撰(zhuàn)內幃(wéi)兩靨(yè)忖度(cǔn)阜盛(fù)
(二)解釋詞語:小廝:未成年的男仆人。廝,古代剝削階級對服雜役的人輕蔑的稱呼。
廝認:互相認識。廝,互相。
納罕:感到奇怪。
斂聲屏氣:恭敬嚴肅得不敢說話、屏住呼吸。斂,liǎn,收攏;
屏,bǐng,抑制呼吸。
茗碗:茶碗。茗,míng,泛指各種茶。
憨頑:天真頑皮,憨,hān,樸實天真。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ěng。
草莽:指野草、雜草。“腹內原來草莽”,意思是說賈寶玉腹中只有雜草,沒有當時一般人所說的才學。
潦倒:對自己的舉止行為不加約束檢點。
偏僻:偏激、不端正。
(三)分析情節結構。
這篇課文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按情節發展,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內容?明確:課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為線索展開情節,大體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開端,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這部分著重描寫環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所見所聞,介紹賈府的環境和府中的眾多人物。其中: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結尾,為林黛玉安排住處。
(四)分析賈府環境引言:林黛玉進賈府,賈府便是她以后長期生活的地方。聽母親說過外婆家與別家不同,怎么個不同,黛玉今來至外婆家當會細心觀察、判斷。作者就是以黛玉進府的行蹤為線索,通過她的視線來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讀者展現小說的典型環境。
1、本回是小說第一次向讀者展示小說中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賈府,是如何展現的?是通過林黛玉進府的行蹤為線索,用她的視線來描寫的。
2、賈府的環境具有哪些特點?這些環境描寫對表現小說的主題有何作用?透過林黛玉的眼睛,我們看到了賈府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布局,華貴的陳設,那皇帝御書的金匾、烏木鏨銀的對聯,那等級分明的禮儀,豪門貴族的氣派,果然與別家不同。從中我們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階級對立、階級壓迫的社會現實嗎?可以說賈府這個典型環境就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
活動三:結合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1、補充:描寫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景物烘托,他人的語言表現。
2、文中出現了主要哪些人物,簡單說說作者分別是如何刻畫的?(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哪些實寫,哪些虛寫?)主要人物: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賈母(實寫、詳寫)次要人物:邢夫人、王夫人、迎春、探春、惜春(略寫、實寫、集體寫)賈政、賈赦(虛寫、略寫)
3、分析人物------林黛玉提問:結合課文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并說說文章是怎樣刻畫出這個人物的。
明確:林黛玉是在母親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雖然賈母十分疼愛,她卻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所以,進賈府后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細心、多慮、自尊。比如:
(1)在邢夫人處。邢夫人“苦留吃過晚飯去”,黛玉婉言拒絕了,她說:“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這一番十分得體的話,既表達了對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現了自己懂禮節、識大體,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處處留心在意。
(2)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連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輕易從事,可見黛玉行事的謹慎小心。
(3)在賈母房中吃晚飯時:“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直到賈母說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飯后喝茶、漱口之類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一改了過來”。
(4)賈母問黛玉讀什么書時:黛玉回答是“念了《四書》”,但當寶玉問她念什么書時,她卻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先說讀過書,后說不曾讀,是因為她聽賈母說“讀的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見她多思多慮,作事小心謹慎。
4、分析人物----王熙風提問:你對王熙鳳的印象如何?請結合她的出場,取幸于賈母等情節,分析她的性格和她在賈府的地位。
提示:王熙鳳是個精明能干、慣用權術的人。賈母介紹她叫“鳳辣子“。這種戲渡的稱謂,既表明賈母對她的寵愛,也概括了她的性格特征。她的出場與眾不同,課文有極其精彩的描寫:一開始是人未到笑聲光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使在場的人未見其人先聞其場,使初來的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蕩無禮?“黛玉的“納罕“反襯出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接著用濃墨重彩描繪了王熙鳳的肖像:猛一見“彩繡輝煌,恍若神仙妃子',頭上、項上的飾物放著珠光寶氣,全身上下衣裙華貴而絢麗。這透出她占有財富的欲望。再仔細一瞧,那“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苗條的身量,“風騷“的體格,不露的威風,使人感覺這位貴族少奶奶貌似可喜實則可畏。
她知黛玉是老祖宗疼愛的外孫女,便格外親呢,著意恭維:“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這通身的氣派,……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她想到老祖宗見到黛玉會因女兒亡故而傷心,“便用帕拭淚“。可是聽到老祖宗笑著阻止,“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她察言觀色,機巧善變,投合賈母心意,這正顯出她邀寵取幸的本領。
此外,從她囑咐黛玉“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
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從她應對王夫人的問話,表明了她在榮國府中的地位、權勢以及管家的才干。她不僅深得賈母的歡心,也受到王夫人的贊許。
看到榮國府掌握內政的三位實權人物,我們會有什么感想呢?黛玉和她們的關系能處好嗎?今后命運如何?這當然還要看以后的發展。不過眼前似乎已讓人感覺到黛玉在她們中間生活要小心謹慎,識時務,而以黛玉的性格來說則是艱難的。
5、分析人物-----賈寶玉。
提問:在人物出場之前,作者是怎樣從側面描寫賈寶玉的?這些描寫表現了賈寶玉怎樣的性格特點?明確:人物出場之前,作者是從兩個方面對賈寶玉作側面描寫的。一是王夫人在囑咐林黛玉時,說賈寶玉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說賈寶玉是給全家人帶來災害的禍根。還說“他嘴里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意思是說賈寶玉喜怒無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時曾聽母親說,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賈府內外這些人貶斥賈寶玉的話,充分表現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們把他說得這樣壞,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不符合封建正統人物的要求,違背了封建正統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見,賈寶玉是封建階級的叛逆形象。
提問:人物出場之后,作者是怎樣從正面描寫賈寶玉的?這些描寫表現了賈寶玉怎樣的性格特點?明確:賈寶玉出場之后,作者從三個方面對他作了正面描寫,一是外貌描寫,二是用兩首《西江月》詞來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過摔玉的情節進一步刻畫人物。
外貌描寫。寶玉出場后,作者首先從黛玉眼中所見來著力描寫他的外貌,先寫衣著打扮,后寫神態表情。在黛玉看來,寶玉并不是什么“憊懶人物,懵懂頑童”,而是一個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并一見如故,產生親切感。
《西江月》詞。作者用“后人”的兩首《西江月》來表現賈寶玉的性格。這兩首詞模擬封建正統派人物的口吻,運用了明貶暗褒的寫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諷、批判,實際上是在歌頌,既揭示了賈寶玉的叛逆性格,也表達了作者曹雪芹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詞著重在概括賈寶玉的性格特點。“不通世務”“怕讀文章”是賈寶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貴的性格,賈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體現在這里。“不通世務”是說他在結交仕人、應酬官府、遵守禮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統派人物的要求;
“怕讀文章”是說他對封建統治階級奉為經典的儒家著作,對獵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八股文章毫無興趣。這樣一個“愚頑”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大逆不道的人,說他“行為偏僻性乖張”,然而,這正是賈寶玉的可貴之處。第二首詞著重在從批評告誡的角度,正文反作,進一步歌頌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賈寶玉既不聽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去“通世務”“讀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統治者規定的本分,既“偏僻”,又“乖張”,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賈寶玉既“無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實,這正反映了賈寶玉對封建正統思想的不滿和反抗精神。
摔玉的情節。在別人看來是他的“命根子”的通靈寶玉,賈寶玉自己卻全不放在心上,只要“發作起癡狂病來”,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話說,就是“一時甜言密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詞句,就是“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其實,這也是賈寶玉對封建思想不滿和反抗的一種形式。應該說,摔玉的情節也表現了賈寶玉的叛逆性格。
在分析賈寶玉的性格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賈寶玉雖然具有反封建的叛逆精神,但由于他在經濟上要依賴封建貴族,思想上又沒有完全擺脫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所以他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還是很不徹底的。
活動四:相關練習。
1.以下的外貌描寫各寫的是誰?分別表現了每個人怎樣的特點?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
②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③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如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答案:
①賈寶玉:瀟灑英俊、善良多情②王熙鳳:刁鉆狡黠、諂上欺下③林黛玉:聰慧靈秀,體弱多病
2. 《林黛玉進賈府》一文,寫林黛玉來到賈府時,“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這是因為:
A、賈府是貴族世家,講究禮節,且等級制度森嚴。
B、她自覺出身低微,不如賈家高貴,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籬下之感,又極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謹慎。
D、林黛玉初進賈府,人地生疏,自然時時處處留心在意。
答(C)
3.《林黛玉進賈府》一文寫賈寶玉出場時,插入后人評賈寶玉的兩首《西江月》詞,其作用是?
A、反映了作為公子哥的賈寶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
B、說明賈寶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實不學無術,“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C、告誡王孫公子,莫向寶玉學習,“寄言紈绔與高粱:莫效此兒形狀。”
D、概括了寶玉的性格特點,說明他蔑視世俗,不慕功名利祿。
答:( D )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6
[教學要點]
1.探究閱讀:寶玉為何“摔玉”。
2.探究閱讀:關于人物的“哭”和“笑”。
3.探究閱讀:賞析課文的對比手法。
[教學過程]
一、探究閱讀:寶玉為何“摔玉”
學生聯系整部《紅樓夢》來探究,然后自由發言。
觀點一:《紅樓夢》第一回說,女媧用三萬六千五百塊頑石補天,剩下一塊未用。這“無才補天”的頑石后化為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被一個和尚攜入下世,即寶玉出生時口銜的那塊玉。銜玉而誕本很“奇異”,加上賈府繼承人的身份,寶玉自然被父親寄予厚望。這“通靈寶玉”就承載了賈政要求兒子走“經濟仕途”之路,補封建社會之天的希望。但是寶玉對功名利祿的厭惡幾乎是與生俱來,與父親的希望背道而馳。摔玉,表現了他對封建政治觀念、正統觀念的叛逆。
觀點二:寶玉摔玉的直接起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這一動作充分體現出寶玉的婦女觀。亙古以來,男子一直把婦女視作花鳥、玩物和工具。寶玉罵“(玉)連人之高低不擇”,說明了他對妹妹的尊重,認為自己這個“泥做”的男人根本不能和“水做”的女兒相提并論。寶玉摔玉,實際上摔的是男權主義、大男子主義,表現出他尊重婦女、男女平等的思想。
二、探究閱讀:人物的“哭”與“笑”
1.提問:文中共25處直接寫笑,哪些人物笑了?他們為什么要笑?
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后明確:節選部分共有25處直接寫笑。這些人物是:林黛玉、賈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鳳、賈寶玉、探春、丫鬟。(1)林黛玉出于禮貌,不得不笑。盡管她笑得最多,但她的笑是裝出來的,是她待人處世“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具體體現。(2)賈母在賈府位居至尊,是喜悅而滿足的笑。但她悲后又笑,也不無虛偽成分。
(3)王夫人滿意王熙鳳做事周到而笑,對黛玉愛憐而笑。說明她心存仁慈,為人寬厚、隨和。(4)邢夫人回復賈母而笑,對黛玉愛憐而笑。她是以笑為交際手段,是為了處理好與長輩、晚輩的關系。(5)王熙鳳純粹是為了巴結逢迎賈母,裝腔作勢而笑。通過笑可看出她見風使舵。未見其人,先聞其笑,又可看出她在賈府的特殊地位。(6)賈寶玉是發自肺腑,出于自然的笑。這反映了他性格上的不受拘束。(7)探春是在寶玉杜撰后會意而笑,說明她性格直率。(8)丫鬟們身份低下必須陪笑。由此看來,不同人物的笑是不一樣的。笑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2.提問:本文中幾次寫到哭?是哪些人在哭?從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明確:文中總共寫了36次哭;出場的主要人物都哭了。黛玉與賈母見面時共4次寫到哭。賈母見外孫女時“大哭”,一方面是對外孫女的疼愛和憐惜,另一方面也是為“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的女兒之死而傷心,表現母親對女兒的親情和懷念,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發自肺腑的傷感。黛玉在拜見外祖母時也哭個“不停”,她是因見到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喪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處的悲苦身世而哭。這哭體現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鳳出場后也為黛玉的不幸而哭。但她的哭是裝腔作勢,是想投賈母所好。當賈母說休再提前話時,她馬上轉悲為喜,由此可看出王熙鳳的善于逢迎,長于隨機應變的性格。寶、黛初會,一見傾心,但當他知道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玉時,便滿臉淚痕,體現了他向往平等,要與封建束縛決裂的反抗精神。
(解說:小說通過人物的哭、笑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時,通過笑還可使我們產生賈府既是個禮儀之家,又是個虛偽之家的印象。分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信息積極思維,啟發他們對作品某一共同特點加以對比,在對比中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最后不可逆轉的悲劇結局。)
三、探究閱讀:認識“鳳辣子”的“辣”
學生思考后,教師可指導他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1.聲音“辣”。個個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她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放誕無禮。
2.體態容貌“辣”。如“三角眼”“吊梢眉”及含威不露的“粉面”。
3.衣著“辣”。她濃妝艷飾,遍體錦繡,色調何其熱烈。
4.語言“辣”。
5.心思“辣”。恭維黛玉,其實是討好賈母,獲得“特權”。
四、探究閱讀:賞析課文的對比手法
學生討論后發言,教師歸納:
本課主要的寫作手法是對比,從開頭的黛玉母親“你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到最后的寶黛相見無不體現出對比的特點。人物描寫上有主要人物出場的對比,顯示了人物的地位和身份;肖像描寫上有賈氏三姐妹“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比較,有三姐妹與王熙鳳的比較“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也有寶玉、黛玉肖像的對比,黛玉眼中的寶玉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寶玉眼中的黛玉又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人物服飾上有三姐妹、王熙鳳、賈寶玉之間的對比;人物語言上有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體現各自身份的對比等等。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睹人物的風采,如黛玉的小心謹慎、嬌弱風流,寶玉的似傻如狂、離經叛道,鳳姐的庸俗潑辣、張狂精明;通過對比,我們可一嘆曹雪芹的筆力,人物的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的重點突出。可見,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點。
五、課文總結
《林黛玉進賈府》是小說《紅樓夢》的第一次總亮相,不僅重要人物紛紛亮相,賈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運用詳略得當的環境描寫、人物肖像描寫,以及匠心獨運的人物出場來展現這一切。旨在揭示一個封建大家族的繁榮鼎盛,即它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禮教的。黛玉的一雙眼睛把賈府由幕后推到了臺前,而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貴,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是封建時代的縮影。透過這個縮影,曹公讓我們窺視了封建社會的最終命運。
六、布置作業
1.有條件的可以閱讀小說《紅樓夢》,或看電視劇《紅樓夢》光碟。
2.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關于《紅樓夢》的賞析文。
●板書設計
●延伸閱讀
閱讀《紅樓夢》第九十七回黛玉焚稿的內容,體味她的心理活動。
黛玉那里坐得住,下身自覺硌的疼,狠命地撐著,叫過雪雁來道:“我的詩本子。”說著又喘。雪雁料是要他前日所理的詩稿,因找來送到黛玉跟前。黛玉點點頭兒,又抬眼看那箱子。雪雁不解,只是發怔。黛玉氣的兩眼直瞪,又咳嗽起來,又吐了一口血。雪雁連忙回身取了水來,黛玉漱了,吐在盒內。紫鵑用絹子給他拭了嘴。黛玉便拿絹子指著箱子,又喘成一處,說不上來,閉了眼。紫鵑道:“姑娘歪歪兒罷。”黛玉又搖搖頭兒。紫鵑料是要絹子,便叫雪雁開箱,拿出一塊白綾絹子來。黛玉瞧了,撂在一邊,使勁說道:“有字的。”紫鵑這才明白過來,要那塊題詩的舊帕,只得叫雪雁拿出來遞給黛玉。紫鵑勸道:“姑娘歇歇罷,何若又勞神,等好了再瞧罷。”只見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詩,掙扎著伸出那只手來狠命的撕那絹子,卻是只有打顫的份兒,那里撕得動。紫鵑早已知他是恨寶玉,卻也不敢說破,只說:“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氣!”黛玉點點頭兒,掖在袖里,便叫雪雁點燈。雪雁答應,連忙點上燈來。
黛玉瞧瞧,又閉了眼坐著,喘了一會子,又道:“籠上火盆。”紫鵑打量他冷,因說道:“姑娘躺下,多蓋一件罷。那炭氣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搖頭兒。雪雁只得籠上,擱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點頭,意思叫挪到炕上來。雪雁只得端上來,出去拿那張火盆炕桌。那黛玉卻又把身子欠起,紫鵑只得兩只手來扶著他。黛玉這才將方才的絹子拿在手中,瞅著那火點點頭兒,往上一撂。紫鵑唬了一跳,欲要搶時,兩只手卻也不敢動。雪雁又去拿火盆桌子,此時那絹子已經燒著了。紫絹勸道:“姑娘這是怎么說呢。”黛玉只作不聞,回手又把那詩稿拿起來,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鵑怕他也要燒,連忙將身倚住黛玉,騰出手來拿時,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時紫鵑卻夠不著,干急。雪雁正拿進桌子來,看見黛玉一撂,不知何物,連忙搶時,那紙沾火就著,如何能夠少待,早已烘烘的著了。雪雁也顧不得燒手,從火里抓起來撂在地上亂踩,卻已燒得所余無幾了。那黛玉把眼一閉,往后一仰,幾乎不曾把紫鵑壓倒。紫鵑連忙叫雪雁上來將黛玉扶著放倒,心里突突的亂跳。欲要叫人時,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時,自己同著雪雁和鸚哥等幾個小丫頭,不怕一時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
參考答案:
黛玉原來認為自己在賈府中找到了一位知己,卻不料聽說了寶玉和寶釵訂婚的消息。此時她自料萬無生理,于是陷入了徹底的絕望之中。黛玉一生以詩為侶,她用整個身心寫成的那些詩篇,是她的生命、青春和愛情的象征。因此,在她生命終止的前夕,她自然首先想到她的詩稿。“焚稿”的情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此時此刻黛玉的心境,并使其思想性格又一次得到了升華。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7
教學要點:
1、評講書后練習。
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3、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評講書后練習。
(一)明確:人物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對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詳寫,對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和賈氏三姊妹則略寫;對賈母、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等出場人物是實寫,而對賈政、賈赦等未出場的人物則屬于虛寫;對賈寶玉、王熙鳳等是單獨寫,而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迎春、惜春等只作集體介紹。這樣描寫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重點突出。(作品中的人物是圍繞黛玉進賈府這一中心事件,通過黛玉的見聞來描寫的。黛玉進府按照封建貴族家庭的禮規,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長輩,同輩姊妹也都要見面,作者選擇這個機會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場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二)人物
王熙鳳
1、明確:王熙鳳說話張張揚揚,虛情假意,難怪林黛玉納罕,覺得此人“放誕無理”。然而這“放誕無理”正說明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是《紅樓夢》寫人物出場極其精彩的一筆。
2、明確:王熙鳳逢場作戲,做表面,明為稱贊林黛玉,暗里投合賈母的心意。這是極富個性化的語言。
3、明確王熙鳳接過王夫人的話,表白自己能干周到,機變欺人有術。
賈寶玉
1、明確:信口開河,癡狂之至。
2、明確:性子乖張,怪人怪語。
林黛玉:
1、明確:規規矩矩,照實回答祖母。有教養。
2、明確:這里降調,改口回答寶玉。可見林黛玉進賈府“步步留心,處處在意”的謹慎態度,這是她寄人籬下的心態的反映。前邊已經聽賈母說眾姐妹“不過是認得兩個字”,她不能超越她們。
(三)態度——神態;便宜——方便;偏僻——偏激,不端正。
二、分析次要的人物形象。
(一)賈母:賈母在賈府占有什么樣的地位?課文表現了她對黛玉、寶玉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賈母史太君是榮國府活著的老祖宗,處于最高地位。她的話在榮國府內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樂影響著周圍上上下下的人。她見了黛玉雖是“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獨女賈敏過早地亡故。剛剛“大哭”以后,就先是“笑”著戲謔地介紹王熙鳳,后又“笑”著責怪、阻止王熙鳳說黛玉命苦,正透露了這個老祖宗因為痛失女兒憐及外孫女。她溺愛寶玉,當寶玉聽說黛玉沒玉,發作起癡狂病,摘下“通靈寶玉”狠命摔去,她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賈母心中寶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賈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興祖業,光耀門庭。賈母對黛玉是憐多于愛;對寶玉是愛多于惱。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將家政交由兒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對榮國府內部事務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二)王夫人:王夫人在賈府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能談談她的思想嗎?
明確:王夫人雖然不露鋒芒,卻是榮國府在位的當家主婦。從她的居處,從她查問王熙鳳“月錢放過了不曾”?從她交代黛玉“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里找他來,少什么東西,你只管和他說就是了”,都可以看出她在賈府的地位和在家務上具有決定權。她是賈政的正室,寶玉的生母,但她對寶玉的行止很不以為然,說兒子是“孽根禍胎”,“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她選擇了王熙鳳這個年輕機巧潑辣的娘家侄女、婆家侄兒媳婦來幫她操持家務,以便支撐門戶,維系這個潛伏著危機的封建大家族。她在賈府的女眷中可算正統的代表人物。
三、人物描寫與環境描寫交叉進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賈府:小說所描寫的典型環境,封建社會的縮影。
1、提問:賈府地處街市繁華人煙阜盛之處,黛玉來到門前看到了什么情況?
明確:(外觀)黛玉看到寧、榮二府相隔不遠,都是三間獸頭大門,兩邊蹲著兩個大石獅子,門上懸有“敕造”的匾額,門前有“華冠麗服”的侍役。這不僅表現了賈府建筑的寵偉氣派,也顯示出貴族之家的威嚴和顯赫。
2、提問:黛玉進入賈府到賈母處,她看到了什么?
明確:(布局)從榮府西角門進去,走“一射之地”,轉至垂花門,過穿堂,繞插屏,再經三間過廳,后面方是賈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這樣穿堂過廳一路行來,仆役、婆子、丫環輪番更換,的確給人以侯門深似海的感覺。然而賈母居處還不是正內室。
3、提問:黛玉去拜見二舅舅時又看到什么?
明確:(陳設)往東。“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后,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堂屋中迎面“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屋內擺設有名貴的家具,珍貴的字畫、古玩。“又有一副對聯,乃烏木聯牌,鑲著鏨銀的字跡,道是:座上珠譏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由堂屋進入東耳房,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東廊三間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別有擺設。真所謂“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見《紅樓夢》第四回)這宏偉豪華的府第,那皇帝御書大匾,郡王手題對聯,以及等級分明的禮儀,的確與別家不同。
結語:透過林黛玉的眼睛,我們看到了賈府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布局,華貴的陳設,那皇帝御書的金匾、烏木鏨銀的對聯,那等級分明的禮儀,豪門貴族的氣派,果然與別家不同。從中我們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階級對立、階級壓迫的社會現實嗎?可以說賈府這個典型環境就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
環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有兩點:
(1)通過環境描寫表現賈府的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和豪門貴族的氣派。例如開頭寫賈府的“獸頭大門”,門前的“兩個大石獅子”,正門匾上的“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無一不在顯示著賈府的與眾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豪華氣派。
(2)通過環境描寫揭示賈府榮華富貴的。如“敕造榮國府”的門匾,皇帝御筆書賜的“榮福堂”的匾額,室內陳設的物品顯示著君王的寵幸和主人對君王的忠誠等。
四、課后作業
1、從下列命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文字。要求:寫一個人;安排適當的場合讓人物登場亮相,通過外貌描寫初步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屬;④我的鄰居。
2、完成《教與學》。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8
教學目的
1.認識閱讀古代小說的意義,掌握閱讀方法;初步了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2.了解課文中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
3.從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不同性格,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設想
構成本單元的講讀課文和課內自讀課文均屬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節選,擬增加單元閱讀導言,闡明兩點:①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意義和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以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②就小說而言,根據課文特點,《林黛玉進賈府》重在研討環境、人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重在研討故事情節;《明湖居聽書》重在鑒賞;以做到學前心中有數。
本課,首先介紹《紅樓夢》及其作者,使學生對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這位文學巨匠有初步了解,引發他們讀全書愿望。其次根據課文特點,重點學習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難點則在于準確地把握黛玉和寶玉的性格特點。至于教學方法有兩種選擇:如果課前能組織學生看《紅樓夢》電影、《紅樓夢》電視連續劇或有關章節的錄像,則采取專題討論的方法,集中解決兩個重點;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則以教師引導、講授為主,適當組織課堂討論,通過教學全過程達到教學目的。教案按后一種情況設計編寫。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單元閱讀導言。
2.介紹《紅樓夢》和曹雪芹。
教學過程
一、導言。
第五單元是小說單元,包括四篇課文及“單元知識和訓練”。準確地說組成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屬古代小說,前三篇為長篇小說節選。由于編者匠心,節選的部分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可以獨立成篇。我們自上中學以來,即使從語文課本上也讀過古今中外小說,那么是否認真地考慮過這樣兩個問題:①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意義?②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分析,能圈點出有關賈寶玉、林黛玉和王熙鳳等人物描寫的語句,并能理解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賞析本篇課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寫的藝術;
3、能在閱讀過程中,抓住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線索。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在初讀課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蹤;
2、能抓住課文的有關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多姿多彩的語言描寫藝術。
【課時安排】
五課時
第一課時
(初步熟悉課文,理清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
一、導入課文談話要點:
1、有關中國的四大著名古典長篇幅小說:即《紅樓夢》曹雪芹,《西游記》吳承恩,《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
2、《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揭露了封建統治的罪惡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以展趨勢。本文選自《紅樓夢》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是全書的序幕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一天行蹤為線索,通過她的所見所聞,介紹了賈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錯時展現了賈府與眾不同“的豪華府北,拉開了《紅樓夢》故事的帷幕。
3、《紅樓夢》人物眾多,為了使用權我們了解眾多的人物關系,我們印發了下表,供同學們參考。
寧府
寧國公賈演——賈代化——堂舅父賈敬——堂表兄賈珍
四表妹賈惜春
榮府
榮國公賈源——外祖父賈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賈母)——
大舅父賈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賈鏈、表嫂王熙鳳
二姐賈迎春
二舅父賈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賈珠
表嫂李紈
大表姐賈元春
表兄賈寶玉
三表妹賈探春
母親賈敏、父親林如海——————————林黛玉
4、林黛玉因母親去世,她父親決定讓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講的故事。
二、學習班小說,我們仍然要抓住小說的情節鏈。讓學生裝在閱讀課文之后,通過討論,找到情節鏈。在學生討論發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如下的點撥:
本文的情節鏈是——林黛玉進賈府的一天的行蹤: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三、我們學習《紅樓夢》有利于了解封建社會。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
1、封建社會的不平等,賈府大富大路貴,窮奢極侈,令人驚訝眩目。他們自己不會創造財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環為之服務;
2、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家長統治,由賈母一人說了算數,由賈母一人支配一切;
3、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殺個性,繁縟的禮儀使用權人活潑不得,空氣十分壓抑;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
四、要求學生在初步閱讀的基礎上掌握以上要點,并預期習重點的語段。
第二課時
(學習并閱讀分析1自然、6——9自然段)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本文的情節鏈是: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
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2、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
(1)封建社會的不平等,賈府大富大路貴,窮奢極侈,令人驚訝眩目。他們自己不會創造財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環為之服務;
(2)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家長統治,由賈母一人說了算數,由賈母一人支配一切;
(3)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殺個性,繁縟的禮儀使用權人活潑不得,空氣十分壓抑;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
二、重點課文閱讀指導: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第一段課文。指出這里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和“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是黛玉的行動準則。在整個小說中制約著黛玉的行動。當然,在本節選的課文中,同樣也體現這一點。黛玉的悲劇,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2、下面我們先來閱讀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鳳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劃這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過怎么樣的描寫方法來刻劃這個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鳳的感情變化線索是:先表恭維,后表同情,最后是表
關心。
(2)一見林黛玉,有這樣幾個動詞,十分引人注目:攜著、打諒、送至、
笑道、拭淚、轉悲為喜、問。這些動詞十分鮮明地表現了她的虛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對林黛玉說:“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樣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
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這些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王熙鳳既要討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在機房府的權勢大。)
(4)課文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
個(緞子)來給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來吧,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經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過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請問,當時王熙鳳為什么這么說?王夫人為什么笑一笑,點頭不語?(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要表示對黛玉關心異常,說‘早已事先想到’,以討取賈母的歡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鳳當面撒謊,卻又賞識侄女機靈過人,口舌伶俐,哄得賈母歡喜。)
(5)把王熙鳳在這段文字中的言辭和行動,歸納起來,可以看出王熙鳳怎么樣的性格特點?(有善于察言觀色和機變奉迎;善于討好機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歡弄權,以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賈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賈母面前放誕無禮的地位。)
五、學生裝課后閱讀這段課文,預習13、14自然段。
第三課時
(復習上節學習的語段,指導學生學習13至14自然段)
一、復習課文要點:
1、“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和“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是黛玉的行動準則。
2、第6至9自然段,下列問題:
(1)王熙鳳的感情變化線索是:先表恭維,后表同情,最后是表關心。
(2)一見林黛玉,有這樣幾個動詞,十分引人注目:攜著、打諒、送至、笑道、拭淚、轉悲為喜、問。這些動詞十分鮮明地表現了她的虛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對林黛玉說:“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樣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這些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王熙鳳既要討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在機房府的權勢大。)
(4)課文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
個(緞子)來給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來吧,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經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過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請問,當時王熙鳳為什么這么說?王夫人為什么笑一笑,點頭不語?(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要表示對黛玉關心異常,說‘早已事先想到’,以討取賈母的歡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鳳當面撒謊,卻又賞識侄女機靈過人,口舌伶俐,哄得賈母歡喜。)
(5)把王熙鳳在這段文字中的言辭和行動,歸納起來,可以看出王熙鳳怎么樣的性格特點?(有善于察言觀色和機變奉迎;善于討好機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歡弄權,以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賈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賈母面前放誕無禮的地位。)
二、學習班新課內容:
1、學生閱讀本課的內容,做書間筆記。要求學生弄清課文寫了些什么內容,如何理解這些內容。找出哪些不能理解的內容。然后學生分小組和大班研究討論。
2、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研討情況,講解以下要點:
(1)本段屬于環境描寫,是賈政和王夫人的住處:13段寫的是正室,14段是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是東邊的三間耳房。課文以榮禧堂為重點,描寫了賈府的華貴的陳設。
(2)這段文字——環境描寫的作用是:提示了賈府的社會地位和榮華寶
貴。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寶,大畫是表示對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這副對聯的意思中,我們可以了解了怎么樣的內容?(與賈政來往
的人,都是一些豪門貴族。)
(4)我們從全文其它的描述中,還可以看到許多賈府的顯赫:如榮寧兩府門前的大石獅子,獸頭大門,華寇麗服的守人等等。
3、學生裝朗讀這兩段課文。并重點抄寫以下詞語:
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鑲著鏨銀、座上珠璣日月、堂皇前黼黻煥煙霞、猩紅洋罽、金錢蟒靠背、汝窯美人觚、茗碗痰盒、撒花椅搭。
三、學生預習下面的幾段課文,著重預習寶玉和黛玉兩人的性格特征。并在作業本上抄寫三段文字,兩段是寫寶玉進來時和寶玉眼中的黛玉,一段是兩首詞。
第四課時
(學習和分析關于寶和黛玉兩人的思想性格)
一、學生分小組和大班交流預習情況。
二、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作精要的重點分析指導。要點是:
1、關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寫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性格。
(2)在寶玉眼中的黛玉是:,這是側面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眉,一雙
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竊,病如西子勝三分。”此詩寫出了黛玉的內秀外美,體弱多病。在寶玉眼中,更是聰慧靈秀,多愁善感。
2、關于寶玉的性格特征:
(1)在王夫人的口中,是個“混世魔王”。說明書寶玉的作為,與封建社會的正統觀念相抵觸,與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會的叛逆。
(2)黛玉眼中的寶玉: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溫柔、敦厚。
(3)關于兩首《西江月》詞:指導的有關的要點是:
A、共用四組對偶句。
B、第一首刻劃了賈寶玉狂放不羈,對封建禮教的叛逆,對功名利祿的淡視,追求個性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對寶玉性格的褒揚,同時也斥責了當時封建社會特別是貴族家庭的世俗觀念。
D、兩首詞運用了寓褒于貶的手法,塑造了寶玉這個封建叛逆的形象。
并暗示封建制度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E、這兩首詞,對于讀者理解寶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書有關寶玉的情節設置和展開,有極大的作用。
F、詞中的“愁”和“恨”是寶玉欲求擺脫封建束縛而不得的苦悶心
情的表現;“傻”和“狂”是寶玉痛苦中尋求新生活新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種種情態的表現。
G、這兩首詩寫出了寶玉不為人理解的對封建社會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寫出了寶玉不愿意讀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頑劣,說明書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厭惡功名利祿。
I、解釋“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見風使舵49頁注解⑩)
紈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這兩首詩,似貶實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觀念批判寶玉,實際上他對封建社會叛逆性的寫照。作者用正文反寫的方法,贊美寶玉。
3、學生抄寫這幾段文字。
三、準備聽記訓練和單元練習薄。
第五課時
(進行重點語段的測試練習)
一、練習內容:
1、王熙鳳的感情變化線索是怎么樣的?(先表恭維,后表同情,最后是表關心。)
2、王熙鳳一見林黛玉,課文用怎么樣的幾個動詞,十分引人注目?有什么作用?(攜著、打諒、送至、笑道、拭淚、轉悲為喜、問。這些動詞十分鮮明地表現了她的虛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王熙鳳她對林黛玉說:“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樣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這些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王熙鳳既要討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在機房府的權勢大。)
4、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緞子)來給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來吧,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經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過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請問,當時王熙鳳為什么這么說?王夫人為什么笑一笑,點頭不語?(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要表示對黛玉關心異常,說‘早已事先想到’,以討取賈母的歡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鳳當面撒謊,卻又賞識侄女機靈過人,口舌伶俐,哄得賈母歡喜。)
5、熙鳳在這段文字中的言辭和行動,歸納起來,可以看出王熙鳳怎么樣的性格特點?(有善于察言觀色和機變奉迎;善于討好機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歡弄權,以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賈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賈母面前放誕無禮的地位。)
6、第8、9、10段課文:
(1)屬于什么描寫?(環境描寫,是賈政和王夫人的.住處:8段寫的是正室,9段是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是東邊的三間耳房。課文以榮禧堂為重點,描寫了賈府的華貴的陳設。)
(2)這兩段文字——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了賈府的社會地位和榮華寶貴。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寶,大畫是表示對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這副對聯的意思中,我們可以了解了怎么樣的內容?(與賈政來往的人,都是一些豪門貴族。)
(4)我們從全文其它的描述中,還可以看到哪些賈府的顯赫?(如榮寧兩面三刀府門前的大石獅子,獸頭大門,華寇麗服的守人等等。)
7、關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第10段“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寫出了黛怎么樣的性格?——寫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性格。
(2)寶玉眼中的黛玉是:第14段,是側面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竊,病如西子勝三分。”此詩寫出了黛玉怎么樣的性格?——內秀外美,體弱多病。在寶玉眼中,更是聰慧靈秀,多愁善感。
9、于寶玉的性格特征:
(1)第10段,在王夫人的口中,是個“混世魔王”。說明什么?——寶玉的作為,與封建社會的正統觀念相抵觸,與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會的叛逆。
(2)第13段,黛玉眼中的寶玉是怎么樣的?——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溫柔、敦厚。
10、于兩首《西江月》詞:
A、共用四組對偶句。
B、第一首刻劃了賈寶玉狂放不羈,對封建禮教的叛逆,對功名利祿的淡視,追求個性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對寶玉性格的褒揚,同時也斥責了當時封建社會特別是貴族家庭的世俗觀念。
D、兩首詞運用了寓褒于貶的手法,塑造了寶玉這個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制度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E、這兩首詞,對于讀者理解寶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書有關寶玉的情節設置和展開,有極大的作用。
F、詞中的“愁”和“恨”是寶玉欲求擺脫封建束縛而不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傻”和“狂”是寶玉痛苦中尋求新生活新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種種情態的表現。
G、這兩首詩寫出了寶玉不為人理解的對封建社會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寫出了寶玉不愿意讀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頑劣,說明書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厭惡功名利祿。
I、解釋“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見風使舵49頁注解⑩)。紈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這兩首詩,似貶實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觀念批判寶玉,實際上他對封建社會叛逆性的寫照。作者用正文反寫的方法,贊美寶玉。
二、學生訂正作業。并進行自我完善,進行曲小結。
三、教師課后批閱。并制訂下一步訓練要點。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10
一 教學目標
透過服飾看王熙鳳
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析王熙鳳的服飾進一步了解王熙鳳
三 教學時數
15分鐘
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 同學們,當你們與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主要是透過什么來初步判定一個人呢?衣服長相還 是? (生答)
恩,大家都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我們就透過服飾來分析一下黛玉眼中的“神妃仙子”——王熙鳳
(二)研讀分析
曹雪芹是“江寧織造”的后人,對服飾描寫別具一格,他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每個人物的服飾描寫都服從于人物的身份、地位與性格,而且有一定的美感。分析服飾描寫,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首先,我們來找出王熙鳳服飾描寫的句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服飾來進一步了解王熙鳳。
1、 我們先看這些服飾的顏色(大家從文中找出顏色詞語):金、赤金、豆綠、玫瑰、縷金、大紅、五彩、石青、銀、翡翠。這些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答)【鳳姐服飾的顏色張揚,略帶收斂。鳳姐頭飾金色為主,衣服色澤基調是紅配綠,色彩對比強烈,顯出了人物較為張揚的個性。但外衣的石青色和宮絳的豆綠色又緩沖這份張揚。反映出鳳凡事爭強好勝的個性,同時她也懂得掩飾收斂。雖說石青色緩和了這份張揚,但是卻遮掩不了她的野心。《大清會典》規定:從皇帝、后至王公大臣,其禮服(即袞服、龍褂、朝裙、補服等)一律用藍或石青色。所以清朝貴族崇尚藍和石青色,貴族階層里,都以石青色為貴。石青色雖然不是那么絢麗耀眼,但卻能體現出一種貴族氣息,能夠達到炫耀自己地位的作用。】
2、 接著我們看下王熙鳳服飾的材質:金絲,八寶、珍珠、珠玉、玉、洋緞、鼠皮等。鳳姐的飾品全是八寶、珍珠等,極盡奢侈和華麗。同時,鳳姐衣服的面料很昂貴,不是“洋貨”便是“皮貨”;而且紋樣與做工講究,就看“刻絲”,用熟的蠶絲做緯,生的蠶絲做經,熟絲是彩色的,生絲是單色的,然后用絲平織出圖案花紋……華貴精美,符合她的貴族少奶奶的身份,同時也透露出她對財富的熱衷與追求。
3、 (典型)不知大家注意到“五鳳朝陽掛朱釵”這個飾品沒,“五鳳朝陽”是釵形,“掛珠”是釵上垂飾的珍珠,連綴于鳳鳥的銜口上。這件首飾引人矚目和聯想。“朝陽五鳳”正好與王熙鳳字中的“鳳”吻合,“鳳”為百鳥之首,暗合了鳳姐管家主子的地位,也顯示了她的權勢與霸氣。你們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分析“盤螭瓔珞圈”。我們從顏色、材質、做工圖案等方面可見鳳姐在服飾上煞費苦心啊。茅盾先生也曾說:“人物服裝的描寫不是沒有目的性的,不應該為描寫服裝而描寫服裝。”而中國古代的服飾的核心是等級制度,衣冠服飾是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衣冠服飾既可以顯示人的社會地位,也可以折射人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思考下,為什么她要如此精心設計自己的穿著呢?
【王熙鳳的服飾,表面是在于表示隆重地迎接黛玉,實際上其主要目的在于炫耀其地位、身份、財富和手中擁有的權力,從中也折射出其獨特的心態。】
①向初來乍到的黛玉炫耀其身份、地位、與賈母的特殊關系。王熙風高貴的出身——大家閨秀,“金陵王”之千金;在賈府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賈璉之妻,王夫人內侄女;深得賈母的寵愛,與賈母的關系非常特殊——眾姑娘都不敢妝飾奢華而她卻敢妝飾奢華乃至俗不可耐,眾人在賈母面前“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而她卻先聞其聲后見其人,在賈母面前說笑隨意,打情賣俏,“放誕無禮”。這些無形的身份、地位、特殊的關系,或通過王熙鳳的言語流露出來,或通過王熙風的服飾顯現出來。在此王熙鳳的衣著服飾可以說就是她的地位、身份的物化,“處處留心,事事小心”的黛玉定能體察王熙鳳這身“打扮”的奧妙及其用意。
②向黛玉炫耀她的財富。“東海缺了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王熙風娘家(王府)經濟實力之雄厚可想而知;“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她婆家(賈府)財物之豐富由此可見。至于王熙風本人的財富有多少,從她披金掛銀、戴珠綴寶的服飾中略見一斑。同時,王熙鳳又是賈府財物的實際支配者,賈府財物任其揮霍,或假公濟私、據為已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對于虛榮心極強的王熙鳳來說,財富之多不便直言相告,但又得設法讓黛玉知道,因此,她只好借助自己的服飾炫耀出來,讓黛玉有所察覺。就此來看,王熙鳳的服飾正是炫耀其財富的金字招牌、無聲的廣告。
③向黛玉炫耀她所擁有的權勢。在賈府對財物,王熙鳳可任意調撥揮霍,這是財富支配權;對“丫頭老婆們”她可以頤指氣使,隨意處罰,這是治人權。集財產支配權、治人權于一身,可見王熙風權力之大,權勢之盛。為了更好地揭示王熙鳳所擁有的權勢,作品除了通過王熙鳳的語言外,還通過王熙鳳的服飾表露出來,王熙鳳此時此境的服飾正是她所擁有的權勢的象征。同是生活在賈府的“姑娘姊妹”,為何賈氏三姊妹的“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唯有王熙鳳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究其原因,主要的是沒有擁有王熙鳳那樣大的權力。王熙鳳能支配賈府的財物,愛怎樣就怎樣,不需要經過他人之手。而賈氏三姊妹則不同,她們所需之財物,必須經過王熙風這一關,要仰王熙鳳之鼻息。王熙鳳想給就給,想不給,只要找個托辭就可不給,賈氏三姊妹也奈何不得。從這點上看來,王熙鳳這身奢侈華麗的服飾正是無聲地炫耀了她所擁有的權勢。黛玉初進賈府,看到賈氏三姊妹“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而“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王熙風此時卻一身“與眾姑娘不同”的“打扮”。論條件,賈氏三姊妹同樣擁有王熙風的條件,可她們三姊妹卻沒有王熙鳳那般打扮,原因何在?除了賈氏三姊妹在賈母面前不敢如王熙風這般“放誕無禮”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們不像王熙風那樣有“心眼”。作者對賈氏三姊妹的妝飾描寫只是輕輕地一筆帶過,而對王熙鳳的服飾進行濃墨重彩地詳描細寫,一方面是借賈氏三姊妹的妝飾來襯托王熙風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就是讓讀者從王熙鳳的服飾中更好地認識她不但生活奢侈,而且恃寵
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
(三)總結
本堂課我們透過服飾來看王熙鳳的形象,我們看到了王熙鳳極盡奢侈的、頗費心機設計的服飾,同時也了解了王熙鳳這樣處心積慮設計服飾的目的。從而看到王熙鳳生活奢侈、恃寵驕人、爭強好勝、頗有心計等人物形象。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1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及其故事情節大意。
2、體會本文人物出場的特點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文章環境,把握作品的主題。
二、教學重點:
1、訓練學生通過揣摩人物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及《紅樓夢》是創作:
《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 ,字夢阮,號雪芹。大約生于17XX年,卒于1763年作者的一生恰好經歷了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為他能對社會上種種黑暗抱有不滿和批判的態度,寫出反映封建統治階級、封建制度沒落衰敗的《紅樓夢》,準備了良好基礎。
《紅樓夢》共12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XX年左右就已經傳抄問世,到了18世紀末,高鶚續寫了后40回,補成了現行的120回本。
二、解題:
本文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標題點出了中心事件,題眼是“賈府”──全書的典型環境。
三、《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和在小說中的作用:
《紅樓夢》的序幕由前三回構成,分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為全書情節的開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
一回:開篇,用“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作楔子,為塑造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故事,染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
二回:交代賈府人物。通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簡要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系。圖示如下:
┌賈 敷
寧國公:賈 波─賈代化┤ ┌賈 珍─賈 蓉(秦可卿)
└賈 敬┤
└賈惜春
┌賈 璉┐ 共4頁,當前第1頁1234
┌ 賈 赦 ┤ ├巧 姐
│(邢夫人)│王熙鳳┘
│ └賈迎春
榮國公:賈 源─賈代善┤ ┌賈 珠 ┐賈 蘭
史太君│ 賈 政┤李 紈 ┘
(賈母)│(王夫人)│ 賈元春
│ │ 賈寶玉
│ └ 賈探春
└ 賈 敏 ┐
├林黛玉 共4頁,當前第2頁1234
(林如海)┘
三回:介紹小說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
四回:通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系。由薛蟠案件帶出寶釵進賈府的情節。
展現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
五回: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是全書總綱。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林黛玉
提問:哪些地方體現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林黛玉母親去世后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但總有寄人籬下之感,待人處事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例如:1、在邢夫人處,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飯,她婉言謝絕,既表明了她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她待人接物是處處留心的。
2、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而黛玉料定那是賈政之位,絕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p219)可見,黛玉連坐在哪里,都非常細心,絕不輕易從事。
3、在賈母房中吃飯時,更是如此。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當王熙鳳拉黛玉入座時,黛玉也十分推讓了一番,直到賈母作了解釋后,方才告了座,坐了。(p221)
4、黛玉的留心與在意,還表現在隨時改正一些不適宜的對答上。比如當賈母與寶玉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回答先后不一致。
黛玉這種“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謹慎態度,是她寄人籬下感情的反映,也是節選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兩段關于外貌、神情和風韻的描寫:1.眾人見黛玉時對她的年齡、 舉止言談、身體面龐和風流態度的描寫。(p212)2.寶玉見黛玉時,對黛玉的.外貌、神韻的描寫,運用對偶、比喻等手法,以華美對稱的語言,寫出了寶玉眼中所見的黛玉的嬌容。(p224)表現黛玉的共同點: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尤其怕“哭”與“淚”,不但照應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為以后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二、王熙鳳
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干,慣于玩弄權術的人。為人刁鉆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對上善于阿諛奉承,因此博得賈母歡心,從而獨攬了賈府的大權,成為賈府的實際統治者。
提問:節選部分從幾個方面展示了王熙鳳的性格特征?
1、寫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與那些個“斂聲屏氣,恭肅嚴整”的人們相比,實在是“放誕無禮”,正說明她在賈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賈母戲謔的介紹,除了說明她性格潑辣之外,更說明她是深得賈母寵愛的特殊人物。
2、繪肖像:不但刻畫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頭飾
┌珍寶珠玉──貪婪與俗氣(內心世界的空虛)
肖像描寫┤ “三角眼”
│ “吊梢眉”
└容貌 美麗外表──刁鉆狡黠(本性) “粉 面”、“丹 唇”
3、見黛玉:言談舉止表現感情的變化,反映其內心世界。
先是恭維—繼而拭淚—轉悲為喜, 入木三分描繪了王熙鳳“察顏觀色,機變逢迎”──得寵原因。
4、回王夫人:
她的察顏觀色,機變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歡心,成為賈府中的實際掌權人。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繼續分析人物形象
一、賈寶玉: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以下分三個描寫重點來分析:
1.出場前:側面介紹一般人對寶玉看法和他在賈府中的地位(貶斥態度)。
王夫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
黛玉的母親:“銜玉所生”“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
小結::這些貶斥說明賈寶玉所作所為與封建正統觀念相抵觸,與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會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賈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兒子,自幼受“老太太疼愛”,所以在賈府居于“無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寫:黛玉眼中的寶玉。
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非常眼熟,產生親熱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音韻和諧。
3、兩首《西江月》
提問:怎樣理解這兩首《西江月》?
⑴、詞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鐘情于女孩子;諷刺熱衷功名的人;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嘲笑道學所鼓吹的“文死諫,武死戰”的所謂“大丈夫名節”“怕讀”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的、具有莫大權威的《四書》之類的“文章”;對《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理學先生所最反對的書視如珍寶,這些都與傳統道德背道而馳。可見“頑劣”“乖張”──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寶玉形象:他“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不是封建時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國于家無望”的逆子貳臣。
作者對寶玉的態度似貶實褒,寓褒于貶,正文反作,贊頌寶玉。
⑵、該詞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衛道者的口吻,對寶玉的似嘲實贊,巧妙地歌頌了寶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說為寶玉安排的悲劇結局。
其二,作者用“說反話”的手法,贊賞寶玉對封建主義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態度,歌頌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擺脫“世務”“文章”而不可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狂”,是專制壓迫和禁錮的結果,是他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種精神狀態。
小結全文:
一、圍繞中心描寫。
二、人物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
三、人物描寫與環境描寫交叉進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的]
1、結合課文閱讀使學生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分析課文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學習作者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3、掌握課文根據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點決定人物出場的寫法。
4、理解課文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方法]
講練及點導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設想]
1、“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是本單元的重點學習目標,通過課文學習,能體會其中的某些特點。
2、小說有三要素,學習時宜牢牢把握文體特點閱讀分析課文。
3、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事件為中心,以她進賈府的第一天行蹤為線索,借助她的眼睛來描寫小說的典型環境和眾多的人物,對人物出場的描寫各不相同,人物的肖像描寫能透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學習課文時,要細心體會這些特點。
4、本文是古典小說,應了解古代社會的背景;本文又是長篇節選,故又有必要了解該長篇小說的全貌。
5、注意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6、學生已在第三冊小說單元中學了小說的基本特征,可讓學生運用所學多分析,教師作點撥指導。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簡介《紅樓夢》的作者、寫作背景和主要內容,點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著重講敘前五回的內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前書中的作用。
3、介紹《賈府人物簡表》。
4、梳理課文情節。
第二課時
一、1、課文是如何介紹眾多人物出場的。
2、分析作者對人物出場的寫法不同的依據。
二、1、介紹《榮國府院落方位示意圖》。
2、小說中關于賈府的環境描寫的歸類,重點是外觀、布局、陳設、器物等。
3、課堂討論:小說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第三課時
[課時目的]
分析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學習課文用肖像描寫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課時重點]
人物的性格及寫法分析,肖像描寫的學習。
[課時難點]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課時內容]
一、人物性格和寫法分析
1、王熙鳳
點撥:
(1)鋪陳服飾:暗示貪婪與俗氣。
(2)描寫容貌:美麗外表下隱藏刁鉆、狡黠本性。
(3)言行表現:
A、賈母戲謔之言:性格潑辣。
B、見黛玉,恭維——試淚——喜:察言觀色、機變逢迎。
C、回王夫人:果斷能干,受寵專權。
2、賈寶玉
點撥:
(1)寫法:王夫人對黛玉的叮囑、黛玉的猜度是側面描寫;后面的外貌、詞兩首、動作是正面描寫。
(2)性格:封建叛逆者,蔑視世俗,卓然獨立,善良多情。
3、林黛玉
點撥:
(1)態度與心境:寄人籬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2)外貌、神情、風韻:美貌多情,體弱多病。
二、小結:
1、通過課文人物刻劃的分析,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一般特點。
2、通過課文人物刻劃的橫向比較,了解課文用肖像描寫透露、顯示人物特征的特點。
3、歸納“肖像描寫”剖析法:
(1)透過肖像看人物的性格、氣質;
(2)通過肖像看人物的社會地位;
(3)抓住觀察人物的視角析觀察者;
(4)結合其他各種描寫整體分析;
(5)肖像描寫的適時適量。
三、課堂練習:
分析肖像描寫片斷所顯示的人物特征(見練習材料)。
小結:肖像描寫含有人物服飾、體態、容貌、神態表情、風度等。
四、布置課后練習:
1、寫一個肖像描寫片斷,要能顯示人物特征。
2、完成一課一練。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范文 篇13
[教學目的]
1、結合課文閱讀使學生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分析課文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學習作者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3、掌握課文根據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點決定人物出場的寫法。
4、理解課文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方法]講練及點導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設想]
1、“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是本單元的重點學習目標,通過課文學習,能體會其中的某些特點。
2、小說有三要素,學習時宜牢牢把握文體特點閱讀分析課文。
3、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事件為中心,以她進賈府的第一天行蹤為線索,借助她的眼睛來描寫小說的典型環境和眾多的人物,對人物出場的描寫各不相同,人物的肖像描寫能透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學習課文時,要細心體會這些特點。
4、本文是古典小說,應了解古代社會的背景;本文又是長篇節選,故又有必要了解該長篇小說的全貌。
5、注意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6、學生已在第三冊小說單元中學了小說的基本特征,可讓學生運用所學多分析,教師作點撥指導。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簡介《紅樓夢》的作者、寫作背景和主要內容,點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著重講敘前五回的內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前書中的作用。
3、介紹《賈府人物簡表》。
4、梳理課文情節。
第三課時
一、
1、課文是如何介紹眾多人物出場的。
2、分析作者對人物出場的寫法不同的依據。
二、
1、介紹《榮國府院落方位示意圖》
2、小說中關于賈府的環境描寫的歸類,重點是外觀、布局、陳設、器物等。
3、課堂討論:小說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課時
[課時目的]
分析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學習課文用肖像描寫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課時重點]
人物的性格及寫法分析,肖像描寫的學習。
[課時難點]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課時內容]
一、人物性格和寫法分析
1、王熙鳳
點撥:(1)鋪陳服飾:暗示貪婪與俗氣。
(2)描寫容貌:美麗外表下隱藏刁鉆、狡黠本性。
(3)言行表現:A、賈母戲謔之言:性格潑辣。
B、見黛玉,恭維——試淚——喜:察言觀色、機變逢迎。
C、回王夫人:果斷能干,受寵專權。
2、賈寶玉
點撥:(1)寫法:王夫人對黛玉的叮囑、黛玉的猜度是側面描寫;
后面的外貌、詞兩首、動作是正面描寫。
(2)性格:封建叛逆者,蔑視世俗,卓然獨立,善良多情。
3、林黛玉
點撥:(1)態度與心境:寄人籬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2)外貌、神情、風韻:美貌多情,體弱多病。
二、小結:
1、通過課文人物刻劃的分析,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一般特點。
2、通過課文人物刻劃的橫向比較,了解課文用肖像描寫透露、顯示人物特征的特點。
3、歸納“肖像描寫”剖析法:
(1)透過肖像看人物的性格、氣質;
(2)通過肖像看人物的社會地位;
(3)抓住觀察人物的視角析觀察者;
(4)結合其他各種描寫整體分析;
(5)肖像描寫的適時適量。
三、課堂練習:
分析肖像描寫片斷所顯示的人物特征(見練習材料)
小結:肖像描寫含有人物服飾、體態、容貌、神態表情、風度等。
四、布置課后練習:
1、寫一個肖像描寫片斷,要能顯示人物特征。
2、完成一課一練。
附:板書設計
寫出場:先聲奪人,性格潑辣
畫肖像:美麗的外表,刁鉆的本性
王熙鳳{見黛玉:察言觀色,看風使舵
主
要{出場前的側面描寫:叛逆者
人賈寶玉{出場后的肖像描寫:眉清目秀
物二首《西江月》:正文反作法
林黛玉{態度與心境:寄人籬下,處處謹慎
外貌、神情、風韻:美麗多情,體弱多病
《林黛玉進賈府》第二課時導讀提綱
1、課文是怎樣刻劃王熙鳳的性格的?王熙鳳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2、作者是怎樣刻劃賈寶玉的?賈寶玉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3、作者是如何刻劃林黛玉的性格特征的?
4、從本課人物分析可知中國古代小說的哪些特點?
5、粗讀本單元其他課文,你發現了本課在刻劃人物上有哪些特點?
6、請學著用本課有特點的描寫手法寫一個片斷,反映人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