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0篇)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1
一、教育與訓練目標
1、知道小學生要做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學會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3、初步養成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不隨地吐痰,不含手指頭的衛生習慣。
二、教育與訓練要點
1、愛清潔講衛生光榮。
2、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
3、不隨地吐痰。
4、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三、教育與訓練準備
1、顯微鏡下的細菌錄象或掛圖。
2、一個臟孩子圖片。
3、一個病孩子圖片。
4、一塊大手帕。
四、教育與訓練過程
1、對比導入活動。
老師請一位身體健壯、衣著整潔、講衛生的本班學生走上講臺,出示“一個臟孩子圖片”。小朋友你們喜歡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2、創設情景明理。
(1)這個臟孩子不僅外表難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小蟲。這些蟲很小很小,是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如果用顯微鏡一看,就很清楚了。這些小蟲就是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細菌。
(2)看掛圖明理。A這些細菌喜歡在臟東西身上生存,如果我們不天天洗臉,細菌就會侵入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如果不天天刷牙,細菌就會蛀空我們的牙齒。如果我們飯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們把手指頭含在嘴巴里,細菌就會順順當當地爬進嘴里鉆到肚子里。這些細菌到了我們肚子里“大鬧天宮”,我們就會肚子疼,發高燒。B出示病孩子圖片。小朋友這些圖片上的孩子為什么會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學習、愉快地活動?請學生講講生病時的體會。教師歸納:我們要不讓細菌侵入到身體中去,就應當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3)討論明理。我們除了不讓細菌侵入身體,還應當不讓細菌傳給別人。A有時我們要吐痰,該怎么辦?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B出示兒歌: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吐痰要入盂,養成好習慣。(要求學生不隨地吐痰)
3、學兒歌導行。
(1)我們怎么做才是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受歡迎的孩子呢?學習兒歌:小朋友要記牢,衣著要整潔。天天要洗臉,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頭。不要隨地亂吐痰,手帕天天帶身邊。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生。養成好習慣,大家都喜歡。
(2)對照兒歌,讓學生講講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今后要改正。
(3)檢查帶手帕情況。提出問題:帶手帕有什么用“你是怎樣用手帕的?A教師出示大手帕,邊示范邊講解。最外:面擦汗;打開第一層,擦嘴、擦手;打開第二層,擦眼睛。擦完后要疊好。如果大噴嚏時,打開手帕,捂住鼻子,不對著別人。B集體練習,了解每一層,每一面的用處。
4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愛清潔講衛生才能使我們健康地成長,希望小朋友把學到的兒歌記在心里,并按兒歌去做,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教育與訓練鞏固與延伸
1、制訂個人衛生檢查制度,定期進行衛生檢查。
2、與家長取得聯系,配合學校共同進行衛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3、防止校園中的人為傷害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危險的行為是導致意外受傷的原因。
2、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教材分析重點正確認識導致意外受傷的危險的行為。課前準備課文圖片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里學習、活動,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很普通的活動,卻隱藏著極大的危機,威脅著我們的人身安全。
二、 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的投影,請同學們討論:
(1)這些屬于什么行為?
(2)可能會導致什么后果?
2、分組討論,指名匯報。
3、同學們在校園內還有哪些不安全的行為呢?
4、討論:如果你發現這些行為,你會怎么做呢?你想對這些同學提出什么建議呢?
5、歸納總結。
三、避免校外游戲中的意外事故教育目標:
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簡單處理方法。
2.讓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四、教育過程:
1.揭示課題。老師講述小故事引入課題(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與家人走失,你該如何應對這種突發情況。)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各種難題和意外傷害事故。每個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具體的事例。]師適當地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在黑板上。意外傷害 玩汽彈槍日常生活中的突發 父母離異用危險的事情打賭情況遇到挫折做危險性的游戲同學的交往在工地附近玩耍。
3.出示思考題。
(1)如果讓你碰到這些情況,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想辦法來克服。
(2)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告訴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品質
4.師總結。一個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發事件時,要堅持真理、誠實、勇敢、謙虛、自尊、儉樸、清廉、堅毅、樂觀等品質。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2、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
3、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教學
難點: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教學準備:書中插圖或有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課時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二、問題式教學
1、外出游玩是一個什么大問題?(不容忽視的問題)
2、外出游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不坐運營車不乘陌生熱的順路車)
3、外出游玩如何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隨便采摘)因頭伸到車窗外等
4、如何注意天氣變化?天氣預報(看所要去旅游的地區的天氣情況)
5、外出野營時要注意什么?
6、活動中有什么要求?(結伴而行 穿統一服裝)
7、在山區、湖泊等地點旅游要注意什么?衛生知識等。
教學過程:
一、錄相或小品
導入暑假,小強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后天要出發,今天正準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藥,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并盡量帶得少而精,然后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后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外出旅游有哪些安全隱患
1、錄相中小強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游。
2、他們還會提醒小強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學生小組討論,然后交流:他們會提醒小強,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游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征得同意后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擬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貼士
1、暑假里,同學們可能會出門旅游,可能會去游山、也可能會去玩水、有可能會去大城市、也可能去沙漠、草原、高原等地方。現在有幾處景點可供選擇,請各小組選定一個你們可能去或喜歡去的地方,然后來領取該旅游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游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準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五年級了,也是個大孩子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準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準備些什么?”“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以前你出門老讓我們擔心,二年級時你很調皮,要出門了很高興,臨行前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結果剛出門就生病了,還有一次居然丟了自己,把我們嚇死了,那么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么?”
四、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鐘
1、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游圖片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對照自己出游的情況談談收獲
五、安全牢記心中外出旅游須注意,健康安全放第一。
衣服裝飾要舒適,常備藥品需帶好。成人相伴更安全,聯系電話要記好。交通法規嚴遵守,爬山涉水需謹慎。如遇困難別慌張,相關人員可求助。安全第一記心中,旅游才能得快樂。
作業設計:
一)判斷無名果不能吃
1旅游可以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
2旅游可以采摘山中的野果(×)
3旅游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收看天氣預報 ( √)
二)選擇學生活動
1有急事撥打談談自己旅游 A110 B100
2旅游可( )A單獨而行 B 結伴而行
六、外出旅游注意事項
⒈ 注意交通安全
⒉ 注意飲食衛生
⒊ 注意天氣變化
⒋ 準備充足用品
⒌ 不單獨行動
⒍ 不攀爬危險地段
說一說,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學生自由匯報。板書設計: 外出游玩注意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飲食衛生注意天氣變化準備充足用品不單獨行動不攀爬危險地段。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4
防止校園中的人為傷害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危險的行為是導致意外受傷的原因。
2. 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導致意外受傷的危險的行為。
課前準備
課文圖片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里學習、活動,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很普通的活動,卻隱藏著極大的危機,威脅著我們的人身安全。
二、 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的投影,
請同學們討論:(1)這些屬于什么行為?(2)可能會導致什么后果?
2. 分組討論,指名匯報。
3. 同學們在校園內還有哪些不安全的行為呢?
4. 討論:如果你發現這些行為,你會怎么做呢?你想對這些同學提出什么建議呢?
5. 歸納總結。
5. 避免校外游戲中的意外事故
教育目標
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簡單處理方法。
2.讓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老師講述小故事引入課題(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與家人走失,你該如何應對這種突發情況。)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各種難題和意外傷害事故。每個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具體的事例。]
師適當地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在黑板上。
意外傷害 玩汽彈槍 日常生活中的突發 父母離異
用危險的事情打賭 情況 遇到挫折
做危險性的游戲 同學的交往
在工地附近玩耍
3.出示思考題。
(1)如果讓你碰到這些情況,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想辦法來克服。
(2)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告訴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品質
4.師總結。一個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發事件時,要堅持真理、誠實、勇敢、謙虛、自尊、儉樸、清廉、堅毅、樂觀等品質。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開學第一課):公路上、公共場所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
b、班級舉例: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后果。
c、國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學生討論。
2、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墻,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課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切勿雙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變或過期食品。
(四)、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強注意。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6
安安全全去游玩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2. 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
3. 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教學難點: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教學準備:書中插圖或有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問題式教學
1.外出游玩是一個什么大問題?
2.外出游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3.外出游玩如何注意飲食衛生?因頭伸到車窗外等
4.如何注意天氣變化 ?天氣預報
5.外出野營時要注意什么?
6、活動中有什么要求 ?
7、在山區 、湖泊等地點旅游要注意什么?衛生知識等。
教學過程:
一、暑假,小強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后天要出發,今天正準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藥,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并盡量帶得少而精,然后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后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外出旅游有哪些安全隱患
1.錄相中小強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
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游。
2.他們還會提醒小強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交流:他們會提醒小強,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游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征得同意后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擬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貼士
1. 暑假里,同學們可能會出門旅游,可能會去游山、也可能會去玩水、有可能會去大城市、也可能去沙漠、草原、高原等地方。現在有幾處景點可供選擇,請各小組選定一個你們可能去或喜歡去的地方,然后來領取該旅游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游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準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五年級了,也是個大孩子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準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準備些什么?”“……”“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以前你出門老讓我們擔心,二年級時你很調皮,要出門了很高興,臨行前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結果剛出門就生病了,還有一次居然丟了自己,把我們嚇死了,那么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么?”“……”
四、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鐘
1. 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游圖片
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 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 對照自己出游的情況談談收獲
五、 安全牢記心中
外出旅游須注意,健康安全放第一。
衣服裝飾要舒適,常備藥品需帶好。
成人相伴更安全,聯系電話要記好。
交通法規嚴遵守,爬山涉水需謹慎。
如遇困難別慌張,相關人員可求助。
安全第一記心中,旅游才能得快樂。
四、外出旅游注意事項
⒈ 注意交通安全
⒉ 注意飲食衛生
⒊ 注意天氣變化
⒋ 準備充足用品
⒌ 不單獨行動
⒍ 不攀爬危險地段
[效果考查]說一說,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學生自由匯報。
板書設計:
第8課 外出游玩注意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 注意飲食衛生
注意天氣變化 準備充足用品
不單獨行動 不攀爬危險地段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7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珍愛生命。
2.能力目標
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在調查、訪問過程中學習與人交往,嘗試記錄信息,并在體驗活動中把信息轉化為行動和經驗;能夠針對上學路上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培養民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了解上學路上的安全隱患,識記常見的交通標志和安全警示標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識,掌握與自己有關的交通規則;學會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學準備
1.課件(《上學歌》、三種到校方式、《我能說“不”》)
2.簡筆畫(紅綠燈、小橋、十字路口、公園、小百貨店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唱《上學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2.這首歌你喜歡嗎?對,它寫的都是我們小朋友上學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樣上學的呢?
3.經過概括,得出三種結論:
小朋友上學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車或電動車,還有的是坐公交車或爸爸媽媽自己開車送的。
(二)畫一畫
1.小朋友,你們家住在哪兒?離學校遠嗎? 2.從你家到學校要經過哪些地方呢?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黑板上貼上簡筆畫(紅綠燈、小百貨店、小橋、十字路口等)
4.誰能上來擺一擺?請你簡單介紹一下吧。
5.師:我們都很熟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能把這些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圖畫,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畫,如果太難畫,或者不會畫,就用文字來表達吧!)看誰觀察得仔細、畫得清楚。
(三)評一評
1.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畫的路線圖。
2.組內交流,推選畫得的同學上臺匯報展示。
(四)議一議
1.過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會兒就把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畫好了。那么你在上學路上見過下面這些情況嗎?
2.課件演示:《我能說“不”》
3.如果你就在邊上,你會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4.你做過這樣的事嗎?
5.教師總結:
(1)在上學路上玩卡片、玩螞蟻,會遲到,影響我們一天上課的情緒。
(2)吃零食攤上的食物,會影響健康。
(3)玩摸獎游戲,買小玩具,浪費錢又影響學習。
板書:上學路上不玩耍。(齊讀)
三.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畫上學路線圖,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通過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引導學生回憶上學的路線,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并學會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應盡可能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通過辨析學生身邊的事例,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行為。
3.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創設游戲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知識。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我們的救助電話
活動目標
1.遇到危險或急事時會打急用電話,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記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電話號碼
活動重點:
掌握這些急用電話用途,并會在危急時撥打。
活動準備
急用電話宣傳畫三幅;玩具電話三部;急用電話號碼牌各三張[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介紹急用電話。
1.請觀察三幅畫
教師:這三張照片是剛從現場拍攝過來的,你們看看,這里發生了什么事?
教師逐一介紹三張圖片,這里發生了什么事?從哪里看出來?該怎么辦呢?
2.根據畫面內容出示急用電話號碼牌。
火警電話:119
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這個電話,消防隊員叔叔會立即趕來救火,救人。
醫療急救電話:120
當病人病情嚴重,非常危險時,撥打120,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就會及時趕到,及時處理病情并立即將病人送進醫院。
匪警電話110
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撥打110,警察叔叔就會趕來幫助我們。
二、想一想,試一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教師設置情境,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撥打什么電話。
爸爸媽媽上班去了,你一個人在家,這時家里著火了,撥打什么電話?如果這時沒有電話或來不及應該怎么辦?
在放學的路上,發現一位阿姨突然發病,撥打什么電話?
放學回家,發現房門大開,家里東西被翻得亂七八糟,撥打什么電話?
三、游戲:我說你打
1.認識并熟悉求助電話,教師分別說出火警,匪警,急救電話,學生迅速出示相應的電話號碼牌子。
2.教師口述設置情景,請學生迅速舉起相對應的號碼牌子,并學會撥打電話。
四、安全教育
教師出事119、120、110號碼牌子,請學生依次說出它們是什么號碼?
撥打這個號碼是免費的,但平時不能隨意撥打,只有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才可以撥打急用電話。
五、出示教材用書。
請學生找出與畫面相對應的電話號碼,并進行連線。
討論:
(1)除了110,你還知道哪些求救電話(119是火警、120是急救等);
(2)什么情況下應撥打119或120電話?(家里著火或親人突然得病了);
(3)能不能隨便撥打求救電話?(只有真正遇到危險時才能撥打)
作業: 模擬求救:幼兒兩人一組,自定角色。一個扮演警察(消防員、醫生)一個扮演求救者。準確說明當時情況,并說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被求救者做出積極的反應,然后交換角色表演,學習不同的求救方式,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9
小心火災
教學目標:知道對火用之不當的話容易發生火災,掌握發生火災后自救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發生火災后自救的方法。
教學準備:火災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火在給人類帶來光明與溫暖的同時,用之不當也會帶來災難。所以,對于火,人類要千方百計地發揮其作用,使其造福于人,更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有效防止其釀成災害。
每個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才旦夕禍福。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難。“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靜機智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場自救的要訣,困境中也許就能獲得第二次生命。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火災中自救的方法。
二、分析火災致死原因。
火災中致人死亡的原因,除少數特殊的情況外,主要有以下四種:
(1)有毒氣體(特別是一氧化碳)。火災中,一般認為最有毒的氣體是一氧化碳。在死者身上,雖然也能檢查出氫氰酸以及其它有毒氣體,但這些對導致死亡幾乎沒有直接影響。
(2)缺氧。由于燃燒氧氣被消耗,因而火災中的煙有時呈低氧狀態。由于吸入這種煙而造成缺氧,有時可致人死亡。
(3)燒傷。由于火焰或熱氣流損傷大面積皮膚,引起各種并發癥而致人死亡。
(4)吸入熱氣。如果在火災中受到火焰的直接烘烤,就會吸入高溫的熱氣,從而導致氣管炎癥和肺水腫等而窒息死亡。
三、學習逃生方法。
1.火災發生在一瞬間,發生后,我們不能驚慌,要冷靜沉著,根據上面的幾種致死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來保護自己,讓自己獲得第二次生命。下面我們來看下面這則小詩,火災逃生十三訣:
第一訣: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第二訣: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第三訣: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第四訣: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訣: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第六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第七訣: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第八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第九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第十訣: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訣: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第十二訣:火已及身,切勿驚跑。
第十三訣: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2.四人小組學習《火災逃生十三訣》,看看有么有什么地方不懂的,談談每一條告訴了我們什么知識,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舉手問老師,或者是求助其他的學習小組。
四、匯報學習情況,反饋交流。
1.說說你學習了《火災逃生十三訣》后懂得了什么知識,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如果你遇到了火災,你會采取怎么樣的措施?
3.學習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五、課后延伸。
向你身邊的親戚朋友或小朋友傳授一些火災逃生的方法。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衛生安全我做主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小學生要做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學會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3.初步養成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不隨地吐痰,不含手指頭的衛生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愛清潔講衛生光榮。
2.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
3.不隨地吐痰。
4.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三、教學準備
1.顯微鏡下的細菌錄象或掛圖。
2.一個臟孩子圖片。
3.一個病孩子圖片。
4.一塊大手帕。
四、教學過程
1.對比導入活動。老師請一位身體健壯、衣著整潔、講衛生的本班學生走上講臺,出示“一個臟孩子圖片”。小朋友你們喜歡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2.創設情景明理。
(1)這個臟孩子不僅外表難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小蟲。這些蟲很小很小,是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如果用顯微鏡一看,就很清楚了。這些小蟲就是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細菌。
(2)看掛圖明理。
A這些細菌喜歡在臟東西身上生存,如果我們不天天洗臉,細菌就會侵入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如果不天天刷牙,細菌就會蛀空我們的牙齒。如果我們飯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們把手指頭含在嘴巴里,細菌就會順順當當地爬進嘴里鉆到肚子里。這些細菌到了我們肚子里“大鬧天宮”,我們就會肚子疼,發高燒。
B出示病孩子圖片。小朋友這些圖片上的孩子為什么會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學習、愉快地活動?請學生講講生病時的體會。
教師歸納:我們要不讓細菌侵入到身體中去,就應當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3)討論明理。我們除了不讓細菌侵入身體,還應當不讓細菌傳給別人。
A有時我們要吐痰,該怎么辦?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
B出示兒歌: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吐痰要入盂,養成好習慣。(要求學生不隨地吐痰)
3.學兒歌導行。
(1)我們怎么做才是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受歡迎的孩子呢?
學習兒歌:小朋友要記牢,衣著要整潔。
天天要洗臉,早晚要刷牙。
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頭。
不要隨地亂吐痰,手帕天天帶身邊。
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生。
養成好習慣,大家都喜歡。
(2)對照兒歌,讓學生講講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今后要改正。
(3)檢查帶手帕情況。提出問題:帶手帕有什么用“你是怎樣用手帕的?
A教師出示大手帕,邊示范邊講解。
最外:面擦汗;打開第一層,擦嘴、擦手;打開第二層,擦眼睛。擦完后要疊好。如果大噴嚏時,打開手帕,捂住鼻子,不對著別人。
B集體練習,了解每一層,每一面的用處。
4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愛清潔講衛生才能使我們健康地成長,希望小朋友把學到的兒歌記在心里,并按兒歌去做,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教育與訓練鞏固與延伸
1.制訂個人衛生檢查制度,定期進行衛生檢查。
2.與家長取得聯系,配合學校共同進行衛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