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精選12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發布時間:2023-12-27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精選12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了解其他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愿望;理解各民族之間團結的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難忘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繼續帶著大家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瞧,我們來到了風光秀麗的云南。(播放錄象)

  2、同學們,那里的傣族人民正在舉行熱鬧的潑水節呢!師板書潑水節。

  你們知道潑水節的來歷嗎?師補充。

  關于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感人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捧麻乍的天神把一年劃分為旱、雨、冷三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并把這一規定交給一個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讓他按時降雨、放熱、降溫,使冷熱、雨水與人間的農時相符,為人間造福。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七位天女,以圣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3、今天傣族人民過了一個特別難忘的潑水節,(邊說邊板書難忘的)這是為什么呢?快打開課文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提出要求:借助貝殼的生字把課文讀流利,劃出詞語、段落。

  2、檢查生字:課件出示生字:自由讀、指名讀、小老師帶讀、同桌互讀、齊讀。

  3、校對段落:把你最喜歡或認為最難讀的段落再讀一讀。指名分段讀。

  4、讀過這篇課文,你明白了寫什么呢?

  三、寫字

  左右結構的六個字柏、潑、特、敬、鮮、腳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認讀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研讀課文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開了,潑水節到了。(火紅火紅不僅是講鳳凰花開得鮮艷、有生氣,還有感情色彩,它同后面講的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是一致的。因此要重點理解這個詞。)

  小結:火紅火紅寫出鳳凰花開得非常鮮艷旺盛,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點明了潑水節到來的時間。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鳳凰花開的時間嗎?(農歷四月中旬,一般為清明節后十天左右,傣族的鳳凰花開,潑水節就到了。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進行拜佛、賽龍舟、跳孔雀舞等活動,連續歡慶三天,非常隆重熱鬧。)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這段話的內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們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聲說。

 。2)指名說。(今年,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所以他們特別高興。)

 。3)齊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聲讀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共幾句?每句話寫什么?這段話寫了什么?

 。1)學生討論。(共4句話,第1句寫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第2句寫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第3句話寫人們賽龍船放花炮。第4句寫人們熱情歡呼。這一段寫傣族人民熱情歡迎周總理。)

 。2)四面八方、趕來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處,范圍很大。趕來急著按時到達,生怕來遲了。)

  把趕來換成走來行不行?為什么?

 。3)一條和一條條,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人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要按句子的順序有條理地說,理解了的詞要用自己的意思表達。)

  4、齊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1句話,說這句話寫什么?(周總理外貌)

 。2)找出這句話中描寫顏色的詞,用~~~~標出。

 。3)笑容滿面是什么意思?用~~~~標出這個詞。

 。4)看圖,理解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5)比較讀課文。先去掉~~~~標出的詞讀這句話,再加上~~~~標出的詞讀,體會哪樣寫好,說說為什么。

 。6)自由小聲讀第2句,用標出表示周總理動作的詞。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小結:周總理穿傣族的衣服、彈傣族人的樂器、跳傣族人的舞蹈,真是和傣族人民心連心,走在了一起。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總理會說什么?傣族人民會說什么?

  (3)這段話共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話,第1句潑水節開始,第2句周總理潑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潑水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4)看圖理解:周總理端著銀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著水碗,有的端著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著象腳鼓,個個興高采烈,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5)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6、學習第六、七、八自然段。

 。1)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六八自然段。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識記和多次復現認識12個生字,會寫“鳳凰、潑”等生字。

  2、通過聽錄音或教師范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熱鬧場面。

  3、通過圖片和課外資料的補充,初步了解周總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潑水節。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潑水節的熱鬧場面。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走近周總理,走進傣族,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感受節日的熱鬧和人們的喜悅。

  課前準備:

  讓學生收集有關周總理、傣族、潑水節等資料,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教具準備:

  課件、鳳凰花形狀的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走進潑水節

  1、出示課文插圖

  我們的祖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你能看著這幅圖猜出這是我國的哪個民族?并說說理由。板書“潑水節”

 。私鈱W生已有的關于傣族的知識,并從中引出“潑水節”“鳳凰花”等生字。)

  2、學習生字“鳳、凰”

 、拍惆l現這兩個生字有什么相同之處?(音、形)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們嗎?

 、瞥鍪绝P凰花的圖片,了解鳳凰花

  3、朗讀感悟第一段

 、懦鍪揪渥印盎鸺t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敝该x。

 、颇銖倪@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火紅火紅:花的顏色非常鮮艷。練習:火紅火紅的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潑水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⑶指導朗讀把傣族人民的高興、興奮放進去讀一讀

  指名讀齊讀

  4、出示傣族潑水節的圖片,師簡介

  5、潑水節年年過,1961年的潑水節令傣族人民世代難忘。

 。ò鍟弘y忘的)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劃出認為比較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指名分節讀課文,隨機教學生字

  第二段:周恩來總理讀準“恩”簡介總理

  第四段:

 、艑蟀坠訉W習“襟”“褂”你發現這兩個生字有什么特點?(衣字旁)看圖了解“對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瓶Х壬L褲看圖理解(滲透學法:課文中的插圖能幫我們更好的讀懂詞語,讀懂句子,在今后的學習中可要好好用用這些插圖。)

 、驱R讀第四段

  第五段:盛滿多音字:盛

  端、蘸:做動作理解詞義

  齊讀第五段

  3、同桌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幫助同桌及時改正讀錯的字音。

  4、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師:剛才,我們大聲地讀著課文,讀得有滋有味,現在,我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用上“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度過了一個的潑水節!边@個句式來說說課文內容。

  三、品讀第三段,感受人們歡迎總理的熱鬧場面

  1、我們知道總理平時工作很忙很忙,但他還來到傣族參加潑水節,人民多高興呀,讓我們也來加入他們的隊伍,自由朗讀第三段,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讀)

  2、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有關詞語

  3、創設情境

  師:看著,看著,聽著,聽著,我們仿佛也變成了傣族人,也許你就是那個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個放花炮的人,你們就是那些開船的人,為了歡迎總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樣?請大家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一邊做動作。(生第二次讀)

  4、交流、感悟

 、倬渥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師:我從東村來,為了見總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才到這里,你呢?你從哪兒來?

  生:西村……

  師:我從東,你從西,他從北,從不同的地方趕來,就叫做從——四面八方趕來。板書:四面八方

  生讀第一句

  師錯讀,把“趕”字讀成“走”字?為什么不可以?

  師小結:你們真會讀書,從一個“趕”字中就能體會人們著急的心情,把這個字圈一圈,讀懂了這個詞,讀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齊讀)

 、诰渥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采訪撒花的人:你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夠了,理解“撒滿”

  看圖:引讀一條條一串串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別,讓學生領悟節日的熱鬧和喜慶。

 、劬渥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師:看,總理來了,你會怎么說?一起來歡呼

  5、小結:1961年的潑水節多么喜慶,多么熱鬧,多么高興,讓我們連起來讀讀第三段。

  6、閉上眼睛,聽音樂,感受潑水節那歡快的場面

  師:讓我們捧起書,再去感受潑水節帶來的熱鬧和歡樂吧,齊讀課文1—3段。

  7、評議,滲透學法

  讀得那么投入,你一邊讀一邊在想什么呢?(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讀好課文,真是個好方法。

  四、創設情境,鞏固生字新詞

  1、簡筆畫:一條小路。把帶有詞語的鳳凰花花瓣輕輕“撒”在小路上,讓學生輕輕地讀一讀。

  2、依次出示“周恩來”“潑水節”“健康長壽”,請學生“采花瓣”,并帶著大家讀一讀。

  3、找出同偏旁的字組成的詞語“對襟白褂”“鳳凰”“咖啡”

  4、讀讀剩下的四個詞語,你發現了什么?(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師采花瓣,生讀詞語。

  5、把詞語分成三排貼在黑板上,齊讀詞語

  6、選擇幾個詞語說說跟課文內容有關的句子。

  五、書寫指導

  1、師范寫“鳳凰”兩個字重點指導第一筆的位置、寫法,橫折彎鉤的鉤幅度要小一點。把“鳳”中“又”的一捺改成點。

  2、生練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3、指導寫“潑”。學生說寫這個字時要注意什么?教師寫。

  4、生練寫

  5、自評:認為自己寫得好的字,加個五角星。

  6、展示,互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詞語。

  2、背誦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品讀課文,感受“難忘”。

  1、細看穿著,體會總理的入鄉隨俗

 、懦鍪菊n文插圖

  瞧,周總理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誰來介紹介紹我們的總理?

  ⑵請生介紹周總理。出示詞卡:對襟白褂、笑容滿面

 、浅鍪菊n文中的句子,指名讀句子

  ⑷提升:總理為什么要換上和傣族人民一樣的衣服?

  2、品味動作,體會總理的與民同慶

  ⑴周總理笑容滿面的來到傣家兒女的中間把自己當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樣做的呢?自由讀4、5段,劃出描寫周總理動作的句子!

 、茖W生交流,讀句子

  特別注意描寫總理動作的一些動詞:接過、敲著、踩著、端著、拿著、潑灑等。

 、侵笇Ю首x:體會總理當時的心情

  3、暢想語言,體會總理的真誠祝福

  ⑴師:誰來說說傣族人民的表現?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指導讀好句子

  ⑵語言訓練:

  出示:周總理一邊,一邊。

 、侵芸偫硪贿呄蛉藗儩姙,一邊為人們祝福,他有許多祝福的話兒想要告訴大家呢!總理的滿腹話語誰能來傾訴?”

  總理會對姑娘說……?

  總理會對小伙子說……

  總理會對老爺爺、老奶奶說……

  總理會對叔叔阿姨說……

  總理會對我們說……

  4、再現畫面,指導朗讀

  觀看記錄片中截取的總理參加潑水節的錄象片段,感受當時熱鬧場面。

  齊讀4—5自然段。

  5、朗讀第6—8自然段。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三、升華

  1、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2、小結:景難忘,人難忘,情更難忘。

  3、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重點:腳、度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大家喜歡過節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你們愿意嗎?教師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學生齊讀課題。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1、識字:

 、拧〕浞肿宰x,邊讀邊悟:

  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你就請教小海螺和大海參,借助拼音識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啤∽灾髯R字,交流方法:

 、佟∵@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參都是生字,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告訴大家。

 、凇W生交流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邸〕鍪驹~語卡片,學生認讀。

  多音字:(好像 歡樂 盛滿 天空)你們知道帶點的字還讀什么音嗎?

  生詞:鳳凰 傣族 咖啡 長壽(讀后說一說是什么意思)

 、恰§柟套R字:

  出示一棵大果樹,樹上長滿各種各樣的果子,摘下一個果子,讀對了,這個果子就屬于你。(學生讀字音并組詞)

  2、寫字:

 、拧〕鍪拘∨笥褜懽謭D:大家看,這個小朋友寫的多認真!你能做到嗎?學生自主寫字。先觀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寫。

 、啤「鶕䦟W生寫字情況適時進行指導。小組內展示寫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情境,讀好課文

  1、這么快我們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現在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了,讀給其他同學聽,他讀得好,你就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學生練讀、互讀)

  2、細細品讀:

 、拧∽x一、二自然段,體會周總理到來之前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學生個別讀,其他同學當評委,評評他讀得怎么樣,也可以自己評評讀得怎樣。)

 、啤∽x第三自然段,體會當時場面的熱烈,人們興奮的心情:

 、佟W生個別讀。(指導學生讀好“四面八方”“趕來”“一條條……駛過”“一串串……升上”“歡呼”“周總理來了!”等詞句。)

  ② 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樣的場面。

 、邸W生談談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的方式告訴大家。

 、恰∽x四、五、六、七自然段,體會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十分容易接近:

 、佟《嗝襟w課件展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場面。觀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凇∽プ∶鑼懭宋锓b、動作的詞句反復朗讀。(“周總理一手……一手……”“……一邊……一邊……”“潑呀,灑呀!”等詞句)

  ③ 小朋友,總理為人民祝福,人民為總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開心。就讓我們在音樂聲中體會幸福快樂吧。ǚ乓魳穼W生讀課文)

 、堋↓R讀后兩句。

  ⑷ 讀全文。

  四、課文擴展,強化表達

  你聽說過或在電視里看過什么節日也很熱鬧?講給你的好伙伴聽。

  五、課外作業

  把潑水節的熱鬧場面講給爸爸、媽媽聽。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ㄕn前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日,那就是(潑水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日——潑水節。根據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生讀)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 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c、傣族人民還覺得場面不夠熱鬧,他們又把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船槳聲、水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還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斕的絢麗景象。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這是一個多么熱鬧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壯觀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喜慶的場面,誰愿意用你的聲音、你的朗讀來展現這場面的熱鬧?指名讀。咱們全班一起來感受感受這喜慶的場面吧!齊讀。)

  e、體會人民深情的歡呼。

  過渡:傣族人民一切準備就緒,敬愛的周總理終于來了。周總理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國家大事,為了和傣族人民同慶潑水節,他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不遠萬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

  a、(課件出示句子: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有一個詞最能表達傣族人民的興奮之情,找一找。(歡呼)

  b、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人們到底會怎樣歡呼呢?(生自由發言)

  c、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句話。是呀,從山寨趕來的老鄉們激動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從坪壩里趕來的傣家兒女深情地歡呼(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過渡:周總理來了,周總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邊。

  1)、(課件:書本插圖)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穿著、神態,并學會運用“笑容滿面”造句。

  為了與傣族人民融為一體,周總理脫下自己的衣服,換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裝。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從“笑容滿面”你感受到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你還見過誰笑容滿面地干什么?(生練習說句子)。

  2)、老師引讀第4自然段第2句話。周總理把自己當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來到傣族兒女中間,他又從傣族人民手中接過(一只象皮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導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吹竭@樣親切、這樣隨和的總理,還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滿了(幸福、快樂),讓我們懷著幸福與快樂的感覺一起朗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齊讀)。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開始潑水了!

  1)、周總理是怎樣向人們潑水來表達他真誠的祝福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2)、指名匯報。(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3)、周總理潑水這句話中哪些詞是表現周總理潑水時的動作呢?請同學們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指名匯報,再集體訂正。(課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動詞:端、拿、蘸、潑灑、祝福)。

  5)、師生共同表演讀這句話。來,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咱們一起來做做動作讀這句,分享分享潑水的快樂吧。

  6)、暢想周總理的祝福。這清清的水潑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這清清的水灑在年輕姑娘身上,祝福姑娘……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這清清的水還會潑灑在誰的身上,周總理又會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7)、暢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呢?傣族人民接受著這珍貴的祝福,一邊盡情歡呼,一邊潑水,深情祝福周總理,祝福他(健康長壽)。人們還會向總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8)、指導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在這個潑水節里,總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總理,這樣的時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呀!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讀出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來。(生齊讀)

  5、學習課文6、7、8自然段。

  過渡:就讓這清清的水,潑呀,灑呀!(課件出示最后三個自然段)

  1)、指名讀這部分。

  2)、全班女同學讀。

  3)、師生合作讀。

  4)、全班分組輪讀。

  三、總結全文,釋疑解難

  1、多么幸福,多么難忘!(板書:幸福、難忘)現在,你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為什么那么令人難忘了吧?(生交流)

  2、總結:是呀,我們的總理關心人民,我們的人民愛戴總理,總理和人民的心永遠緊密相連。

  3配樂播放周總理關心人民的圖片。老師旁白:看!周總理深情地與年邁的老人握手,老人熱淚盈眶;周總理親熱地抱起孩子,孩子滿心歡喜;周總理來到田間地頭,農民伯伯喜笑顏開;周總理來到工廠車間,工人朋友們激動萬分;周總理親臨部隊駐地,解放軍叔叔熱情歡呼。

  4、情感升華。人們永遠難忘,更讓傣族人民難忘的是……(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齊讀)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1961年                                                                     周總理

  \                  ∕

  幸福     難忘

  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這篇文章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慶祝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整篇文章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如何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快樂,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呢?學生與文本所呈現的年代不同,學生對周總理不了解,少數民族的節日學生也沒有感受,怎么辦?在反復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無限想象空間,拉近文本與孩子們的距離。

  教學一開始,我就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再現潑水節的盛況,讓學生對傣族潑水節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學生興趣。通過對周總理資料的介紹讓學生對周總理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暢想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相互真誠地祝福,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從而使學生成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二、抓住“歡迎”和“潑水”兩個教學點,“以讀為本” 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

  在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表演讀,分組讀。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了解讀出個性。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2、在摘抄好詞佳句和練筆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人們和總理心連心。

  【教學重難點】體會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心連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生字詞(出示生字詞語):

 、拧⊥阑プx,互相糾正讀錯的字并且多讀幾遍。

 、啤≈该x(中等生、差生)。

 、恰↓R讀。

 、取艘粯。

  2、復習課文:

  師: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特別高興,是因為______。是呀,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還做了精心的準備。讓我們帶滿腔的熱情再來讀一讀一二三自然段。

 。R讀)

  二、學習第四、五段

  學習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的來到人群中。

  1、看圖說話,感知情境:

  師:看,和藹可親的周總理滿面笑容地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出示圖),這就是當時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當時的周總理是怎樣子的?

  (觀察穿著和表情)

  3、作者也把周總理當時的樣子用文字給他描畫出來了。請你找出這個句子,讀一讀。

  4、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一想:你覺得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一些地方看出來?

  三、品詞析句,促進感悟

  其實不僅僅總理的穿著讓人們感覺到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他的可親可敬。讀一讀第四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這樣的句子:

  1、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 從哪些地方你能感覺到總理的可親可敬?

 、啤〕鍪举Y料,自由讀。

  ⑶ 有沒有和他一樣找了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和他一起讀一讀這句話。讀完了之后,還有沒有補充的?

 、取е鴮偫淼某缇粗槲覀冊賮碜x一讀這句話。

  2、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⑴ 簡單介紹潑水節。

 、啤l想像,進行寫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恰〗涣。

  3、如果你是傣族人民,你當時得到了總理的祝福,你會怎么樣?

  四、感情的升華,朗讀6~8

  師:是呀,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能得到總理的祝福是多么讓人激動與興奮的事!誰能用朗讀把作者的心情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五、作業練習

  1、再次感受周總理與人們的深厚情義。

  2、學了這篇課文周老師也特別激動,同學們可以再去讀讀這篇課文,把課文中覺得特別讓你感動的句子抄下來,多讀幾遍,甚至可以把背下來。

  六、附作業

  11 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6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二、教學目的

  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三、重難點,關鍵

  1、重點:了解周總理與1961

  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潑水節了解甚少。

  四、教學設計

 。ㄒ唬┕适落浵窦と,設問質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的來歷》看潑水節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1、隨著《歡樂鑼鼓》樂曲,

  同學們自由誦讀第三段,體會當時歡樂的氣氛。

  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3、有一個詞最能表達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歡呼)什么叫歡呼?同學們反復誦讀體驗。想象傣族人民會歡呼什么?

 。ㄈ┛磮D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1、用電腦顯示畫面,指導學生看圖,周總理是怎樣打扮的?周總理的心情是怎樣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點觀察幾個人。周總理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設表演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呢?觀看錄像,啟發想象。

  2、同學們,你們也想象傣族人民一樣跟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嗎?請一個同學朗讀56段,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做動作,老師配上音樂。你們想周總理會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會歡呼什么?會向周總理祝愿什么?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ㄎ澹┛偨Y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五、設計說明

  1、讓學生讀中體驗,讀中悟情,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讀貫穿始終。

  2、巧妙的運用音樂,錄像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情景,通過想象總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話語,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4、通過學生讀讀,寫寫,劃劃,和表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探索,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收集有關潑水節的資料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及各民族風俗習慣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課件激趣

 。ㄕn件出示傣族潑水節活動場面)

  師:誰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活動?他們在干什么?(傣族、潑水節)簡介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師:你參加過潑水節嗎?想親身經歷、感受潑水節嗎?現在我們就去參加一次難忘的潑水節。(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識字。

  ①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借助字卡,生字條等。

 、诮涣髯R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塾螒驒z查識字。奪紅旗──搶摘豐收果──把詞語寫在車票上,讀對了才能上車旅游參加潑水節。

  4.檢查讀課文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語句讀得通順。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自愿展示讀。

  三、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

  2.學習第二自然段,思考:為什么傣族人民聽說周總理要來,感到特別高興?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相關詞語,理解當時人民的心情。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前幾句要做好聲音和感情鋪墊。

  四、寫字練習

  1.重點:思、壽、鳳、凰。鳳凰二字第一筆要寫成豎撇。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展示作品,學生互評互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出示生字卡,組詞。

  2.摘蘋果游戲,檢查詞語。

  二、細細品讀,感情升華

  1.學生自由朗讀四至八自然段,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獲。

  2.全班交流,品讀思考,教師相機引導:

  ①從插圖中發現周總理穿的什么衣服?他為什么穿傣族服裝?表情怎樣?理解笑容滿面,并練習說話。

 、谥芸偫砗痛鲎迦嗣袷窃鯓舆^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勰阌X得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④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潑水節特別難忘?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3.朗讀指導,邊讀議邊想象,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結尾感嘆句要情緒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4.小結全文。潑水節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

  三、拓展

  1.將收集到的周總理的圖片,故事等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2.中國民俗我知道。由學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紹各民族風俗習慣。

  四、寫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指導。

  3.作品展示,學生互評互議,評小小書法家。

 。褡褰中W劉冬梅)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8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周在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景,表達了周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

  在學習課文第四段“周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這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想象:周把水潑向誰?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潑向誰?向他祝福什么?學生說后表演讀,氣氛很活躍。從這里,學生真正感受到周的可親可敬,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對周的敬愛。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思維參與,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需要!皼]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痹谡n文學習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生理解的需要,給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在讀書時做記號,調動學生思維參與,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來感受、體驗文章蘊涵的感情,同時,這也是一種讀書的能力和習慣。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9

  【設計理念】

  遵循兒童識記規律,鼓勵自主,分類處理,分化難點,突出重點,突破識字難關。

  課文有一幅占一個整頁的插圖,我們不應忽視。本課教學可以圖文結合,用好插圖,引導閱讀;再以閱讀來加深對插圖的理解。

  【教學目標】

 、睍J“鳳、凰”等15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2個生字及“鳳凰”一詞。

  ⒉觀察圖畫,培養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初步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感情。

  【課前準備】

  ⒈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潑水節的視頻材料;生字卡、生詞卡。

  ⒉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前置學習】

  1.熟讀課文,認識本文生字,并給每個字擴詞。

  2.邊讀課文邊思考,①潑水節是什么樣的場面?②你從文中感受到什么?

  3.查找有傣族人民的資料。

  4.自己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5.積累本文中的好詞好句。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初知文意

  ⒈播放潑水節視頻資料。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這是什么節日的場面?(生答“潑水節”)

  師:潑水節是我國傣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熱鬧的節日。小朋友們,1961年的潑水節可不一般呀!為什么呢?(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師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2.初讀課文。

  師:到底多么令人難忘呢?讓我們打開書開始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先看“楓葉”上的注音,用鉛筆把拼音標注在課文的生字頭上。然后多讀幾遍,會認了,就擦掉鉛筆寫的注音。

 。墼O計意圖]通過視頻激發閱讀興趣,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找到不認識的字。

  二、自主分類認讀,嘗試認字

 、贝蠹业纳侄紩J了嗎?師用生字卡(或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自主嘗試識字。學生不會認的帶上拼音再讀。

  鳳 凰 恩 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壽

 。1)哪些字你見過?在哪里見過呢?抽生讀,全班讀。

 。2)你覺得最容易認的字有哪些?抽生認,全班讀。

 。3)你覺得哪些字最難記?難記的字多讀幾遍,思考如何記住它。再與全組交流識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動作你會做?生做一做,再讀。

  (5)哪些生字組成的東西你見過?說一說,再讀。

  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發音不準的地方,提示出來,再教讀。

  [設計意圖]12個生字,數量看起來較多,但是分類處理,區別對待,就能化難為易。有的字見過面,有的容易認讀,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氣;剩下的是學生覺得較難認的,我們可以多花時間,用多種方式幫助識記,比如做一做動作,說一說詞句,這樣就能突破難點。

  三、自主讀書,圖文聯系

  1.師:看來,多音字難不倒大家。不著急,難的來了。有信心接受挑戰嗎?這樣吧,大家抓緊時間讀書,讀得越熟越好,待會兒就有難題考大家。(生自由讀)

  2.看課文插圖

  師:大家認真看圖,注意圖上畫的內容,再對照哪些內容是書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畫出反映圖上景物的句子。

 。2)用“∽∽”畫出反映圖上人物活動的句子。

 。3)用“====”畫出圖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畫出的部分讀給同桌聽,看自己勾畫的句子正確嗎?

  3.生讀書交流:課文除了寫圖上可以看得見的內容外,還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內容,用下面的句式說說自己聯想到的內容:

 。1)看到周總理對傣族人民潑水,我仿佛聽到周總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我仿佛聽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目的是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因為只有讀懂了課文內容,才能正確勾畫,才能對插圖進行恰當聯想。

  四、重點段朗讀

  1.呈現課文第三自然段“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1)師:人們怎么趕的?

  師引:東村的說:“嗨,今天周總理要來咱們傣族寨子參加潑水節喲!”大家會怎么說?“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說:“嗨,今天周總理要來咱們傣族寨子參加潑水節喲。”南村的說:“嗨,今天周總理要來咱們傣族寨子參加潑水節喲。”北村的說:“嗨,今天周總理要來咱們傣族寨子參加潑水節喲。”他們會怎樣應答,怎樣的心情聚攏來?只有這四個村嗎?能讀出怎么趕來的嗎?

  生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2)讀第三段全段。師:你們能想象當時的畫面嗎? 左邊的同學讀,右邊的同學聽課文想象,再左右交換。

  師: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了人們怎樣的心情?(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歸納并板書“盛情迎候”)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們的盛情呢?讀一讀。

  2.指導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引導學生歸納出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潑水祝福”。(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敲鼓跳舞”“潑水祝福”)

  [設計意圖]通過對“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的具體情境的再造,豐富了學生對于“趕”來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朗讀的干癟狀況。

  五、再讀全文,感悟體驗

  1.讀課題,讀全文,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感受。

  師:這真是個難忘的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參加潑水節,大家太快樂了太幸福了。

  2.師:你能像老師這樣,用下面的句式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理解嗎?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可以填“幸福”、“歡樂”、“開心”、“特別”的潑水節等)

  [設計意圖]通過一種開放的句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概括自己的獨特感悟理解,既發展語言,鍛煉概括能力,又鼓勵個性化的不同理解。

  六、【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祝福

  周總理←─→傣族人民

 。塥缧腋*/

  令人難忘

  第二課時

  一.生字鞏固,區分多音字。

  1.復習15個會認的字。

  師:大家上節課學的字還會認嗎?現在考一考吧!呈現12個生字,再輪流抽讀。

  2.學習多音字。   

  師:生字會讀了,現在出四個簡單的字來認一認,看會認嗎?

  師呈現四個多音字“好、空、樂、盛”,抽生讀。(讀“好”。若生讀“hǎo” 師問:還可以讀什么?讀“hào”。以相同辦法讀后三個字。)

  引導學生進行多音字的辨析、組詞,注意糾正不當之詞及讀音。

 。墼O計意圖]識字是第一學段的重點目標。在各課教學的各個教學時段中,我們都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考慮識字及鞏固練習活動。

  二、朗讀片段,檢驗生字認識情況

  師:剛才學的生字在詞中、句中還會認嗎?

  1.生詞卡認讀。

  詞卡呈現:鳳凰 周恩來 恩人 敲打 對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傷 端正 頂端 蘸墨水 蘸水筆 長壽

  2.在句子中認讀。

  師:這幾句話,看誰讀得更流利。

  周恩來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變紅)

  3.自由讀書,檢驗課文的字都會認了嗎?

  4.邊讀書邊想,發現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還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問。

  5.哪一段你喜歡讀,讀給同桌聽。

  6.哪一段你覺得難讀,請教班上的同學讀一讀,再自己多讀幾遍。

 。墼O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只有將漢字及時納入詞中、句中,并在語言環境里會認會讀,才算真正“會認”,這樣的識字也才有真正意義。

  三、自主觀察,寫字練習

  1.師呈現要求會寫的生字,學生認讀復習。

  2.生觀察第一、二排的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師:我發現這6個字都有“點”,它們的寫法和位置都不一樣。大家觀察觀察,再討論討論,看能發現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個點筆勢都不一樣;“壽”“特”兩字都有“寸”,可是“寸”的點的位置不同。)

  3.觀察討論后,師范寫,生試著練寫2個生字。

 。墼O計意圖]學生書寫質量高低往往與動筆前的觀察水平相關聯。因此,寫字指導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觀察指導,留足時間讓學生自主觀察,耐心觀察。

  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祝福

  周總理←─→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難忘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四面八方”、“笑容滿面”造句。

  2.通過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學習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觀察圖畫。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用具

  課文插圖,媒體資源: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相關知識,導入新課。

  潑水節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的盛大節日,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西雙版納的黎旺城,與傣族人民共度潑水節。

  此教學過程用課件《難忘的潑水節》中系列圖片“潑水節”及視頻“傣族的潑水節”輔助完成。

  二、指導看圖。

  出示大課文插圖或叫學生看課本插圖。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用誰和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2.除人物之外,圖上還畫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圖上還有撒了滿地的花瓣和盛開的鮮花。)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音節的,先拼讀后直呼。

 。2)指名中差生讀課文,學生聽后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3)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糾正錯誤。

  2.讀好長句。

 。1)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嘗試讀好長句。

 。2)檢查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3)指導讀長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停頓符號。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來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水,//為人們祝福。///

  3.讀好感嘆句。

 。1)找出感嘆句。

 。2)指導讀好感嘆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重音符號。

  4.讀重點段。

 。1)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讀一讀。

  (2)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讀一讀。

  5.看課件的課文范讀視頻,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中27課《綠色的竹樓》,28課《關懷》。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認讀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細讀課文。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火紅火紅,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火紅火紅——特別紅;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體會“火紅”與“火紅火紅”有什么不同?(火紅只是客觀地描寫鳳凰花的顏色,而火紅火紅則傾注了作者特別興奮特別激動的感情。)

 。3)讀第一自然段。先讀“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再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體會作者的感情。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這段話的內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們”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聲說。

 。2)指名說。(今年,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所以他們特別高興。)

 。3)齊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聲讀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共幾句?每句話寫什么?這段話寫了什么?

  (1)學生討論。(共4句話,第1句寫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第2句寫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第3句話寫人們賽龍船放花炮。第4句寫人們熱情歡呼。這一段寫傣族人民熱情歡迎周總理。)

 。2)四面八方、趕來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處,范圍很大。趕來——急著按時到達,生怕來遲了。)

  把“趕來”換成“走來”行不行?為什么?

 。3)“一條”和“一條條”,“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人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要按句子的順序有條理地說,理解了的詞要用自己的意思表達。)

  4.齊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1句話,說這句話寫什么?(周總理外貌)

  (2)找出這句話中描寫顏色的詞,用“~~~~”標出。

  (3)笑容滿面是什么意思?用“~~~~”標出這個詞。

 。4)看圖,理解“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5)比較讀課文。先去掉“~~~~”標出的詞讀這句話,再加上“~~~~”標出的詞讀,體會哪樣寫好,說說為什么。

 。6)自由小聲讀第2句,用“——”標出表示周總理動作的詞。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總理會說什么?傣族人民會說什么?

 。3)這段話共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話,第1句潑水節開始,第2句周總理潑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潑水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4)看圖理解:周總理端著銀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著水碗,有的端著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著象腳鼓,個個興高采烈,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5)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6)嘗試背誦這一自然段。

  6.學習第六、七、八自然段。

  (1)“開心”是什么意思?“令人難忘”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傣族人民這么開心?1961年的潑水節為什么令人難忘?(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六——八自然段。

 。3)熟讀,嘗試背誦第六——八自然段。

  (4)背誦五——八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背誦課文五——八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學習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分析記憶字形。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潑 炮 鮮 祝

  潑,三點水右邊加“發”字。

  炮,火字旁右邊加“包”字。

  鮮,魚字旁右邊加“羊”字。

  祝,示字旁右邊加“兄”字。

 。2)用替換部件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瓣:辯字中間的“讠”換成“瓜”,就是瓣。

  (3)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敬 節 福 駛 毯 幸

  敬,左邊草字頭下加“句”字,右邊是反文旁。節,草字頭下面加單耳刀。

  福,示字旁右邊加“一”“口”“田”。

  駛,馬字旁右邊是扁口,加一撇一捺。

  毯,毛字旁,右上加兩個火字。

  幸,土字頭,下面點、撇,一個“干”字。

  (4)用數筆畫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鮮,左右相等,魚字的第8筆要寫成提。

  瓣,左中右相等,三部分都寫窄一點,左邊辛字的第7筆寫成撇。

  節,上小下大,單耳刀要寫得寬短一些。

  福,左窄右寬,右邊的“一”“口”“田”寫得緊湊些。

  毯,半包圍結構,毛字的第4筆要托住兩個火字。教師邊指導,邊板書,學生跟著寫一遍。

 。2)學生自己練習,每字寫3個,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對照黑板自批自改,教師了解批改情況。

  以上教學過程可用動畫課件《難忘的潑水節:生字學習》輔助完成。

  二、完成課后練習題。

  1.學生自由小聲讀第2題,說說有什么要求。(填寫表示顏色的詞)

  2.在課本上填空。

  3.同桌互相檢查批改。

  4.學生自由小聲讀第3題,說說有幾項要求。(讀句子,再造句)

  5.先讀句子,再用“四面八方”“笑容滿面”造句。

  6.把句子寫在練習本上。

  7.背誦比賽,按小組或個人進行比賽。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反思:

  小學語文第四冊《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敬愛的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墒,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著: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所以,我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借史激“情”

  要想讓學生對周總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從周總理的待人處事等細節入手,使學生被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此,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先利用活動課為學生們播放了有關周總理的記錄片。在這些影片里,描述周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參加革命后表現的沉著,機智,樂觀的精神;從新中國成立后總理奔走于大江南北到他叱詫于國際外交風云中,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地爭取外交獨立做出的貢獻。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總理赫然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在觀看記錄片的同時,在情感上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感染。明白了周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會感到如此幸福。這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情感互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親近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他們可親可敬的老師了。尤其是小學生,對老師更是崇拜。以至于許多孩子把“這是老師說的”常常掛在嘴邊。這又為我們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有利的因素。課堂上,老師的感情和學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動的。在眾多領導人當中,我本人非常敬佩周總理,我常常在觀看總理的影片時激動無比,我常常為我們有一位這樣的好總理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在課前,我滿懷激情地把我的這種感受和學生一起交流。我說:“總理的好是我們無法用文字去表達的。假如用老師的二十年時間換回總理的一年時間,我非常樂意。”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了掌聲。一群二年級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我意想不到的。很明顯,學生在通過之前觀看的有關總理的記錄片,他們知道老師對總理的敬佩程度。學生完全和他們的老師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老師對總理的愛戴,尊敬成功地轉移到學生的身上。

  三、讀文悟“情”

  這篇講讀課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既生動又形象,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 “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 “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第五自然段,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華。我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再聯系之前對總理的認識,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這篇課文主要表達總理和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這是文章的中心。通過各種渠道的感情激發,以“情感的熏陶”取代“乏味的講解”,能使學生跨越時間的隔閡,了解周總理的偉大,對學生突破課文各個難點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這篇兒童故事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文章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默讀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抓住關鍵長文短教,使他們在充分的自讀自悟中學會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針對這一點,根據課文的情節,孩子的興趣特點,我安排了第一環節,直接閱讀,全面感知。這樣的故事誰都愛讀。讀完也一定有所感受。學生也能說個所以然。第二環節,根據孩子的愛挑戰心理,安排,“你喜歡的與老師一樣嗎?”讓孩子再細讀文章。再次燃起孩子的閱讀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期望成為老師的知音,讓他們這樣的閱讀,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在讀中明確,孩子閱讀的有效方法,采用標記的方法。然后通過師生同步閱讀,使教學的過程便成了我和學生同步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我這樣做也許就是現在所提倡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的同步閱讀能更貼近學生,更深入他們的情感世界,從而也更能挖掘他們的思辯潛能,激發他們認知的熱情。

  第三步,精讀。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輕輕地朗讀,通過小組里的交流,獲得共鳴,獲得爭議,獲得贊許,也獲得別人的思想。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這一堂課中,我也不經意間用采用了學生心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教學成為一個交互影響,交互活動的學習過程。

  這其中還有一點沒有處理好,那就是,應該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古人語,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而我沒有要求學生把自己在文中的發現、疑問、或想象,設計成問題提出來。也沒有抓住一些好的時機,適時的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讓他們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不過課堂總是這樣的,往往是有失必有得。不能兩全齊美的。(如能兩全齊美的話,我也成了名師了,安慰自己一下)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11

  成功之處: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并對表達好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學生說話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變成了愿意說、想要說。比如: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周總理祝福人們——”等。同時,這節課我也特別注重學生的朗讀,通過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學生的朗讀也得到了訓練。比如: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個詞體會到的?你能帶著這種體會讀讀這句話嗎?諸如此類。

  不足之處:

  1、沒有盡可能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生還被我死死的牽引著,學生沒有完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周總理資料放在課前,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在引導學生結合句子談體會時,與設計的自學指導脫節了。

  4、整堂課零追碎問太多了,沒有統領性的問題。

  5、時間處理上前松后緊,使得后半部分講的不透徹。

  6、課文結尾處不干凈利索,句子訓練顯得多余。

  7、課文拓展沒有進行。

  今后,在教學中還需不斷鉆研教材,準確把握課標對本冊教材的要求。同時,每上一堂課,都要深刻反思,查找不總,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篇12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周三上了《難忘的潑水節》一課,這是一篇傳統的課文,我記得自己小的時候就學過這篇課文,那時對周恩來總理每個人都很崇敬,因為大人們經常在我們耳邊說起周總理,我們作為學生從《一夜的工作》《周總理的睡衣》也對這位偉人了解不少。工作后,自己執教語文后,無論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有教到這一課,但每次的感悟都不盡相同。今天又一次重講這篇課文,但孩子們對周總理的陌生,真讓我感嘆這篇課文的確時代久遠了。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周恩來總理,課前我讓學生搜集周總理的事跡,我又向學生介紹了周總理的生平。在學這篇課文時,我就抓住一個點那就是“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都有哪些難忘的?”圍繞這個訓練點孩子們展開學習,他們找到了“歡迎總理的場面,用鳳凰花的花瓣鋪成地毯難忘!薄翱偫淼耐饷泊虬缌钊穗y忘”“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場面難忘”重點問題解決之后,我設計了發散思維題“總理把水潑在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薄翱偫戆阉疂娫谇嗄耆松砩,祝愿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課堂的學生反饋來看,效果并不令我滿意,學生說的語句都是些過年的客套話,什么“壽比南山”啊,什么“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啊。這不是我想要達到的效果。課下反思了一下如果把這道題改成“總理把水潑在老大爺身上,祝愿他____________!薄翱偫戆阉疂娫谄凉媚锷砩,祝福她們___________________。”“總理把水潑在年輕小伙子身上,祝福他們___________。”這樣會不會具體點呢?這個設計還不是很滿意。有時我在想現在的課堂要真正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說話和寫話能力,教師設計的習題不應該是隨意性的,不是讓學生單純的進行一個教師設計的環節,而是踏踏實實地達到訓練的目的。這也是我今后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之一

  《難忘的潑水節》這篇課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和他們一起歡慶這個富有民族情趣的潑水節。

  本課的最大難點在于周總理生活的時代離現在的學生有一定的時間距離,他們大部分連周恩來總理是誰都不知道,更難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特殊感情。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為什么使人“難忘”?如何理解“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這個情感重點?我想首先要走進理解周總理生活的那個年代,感受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品質,感受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對他的無限熱愛和無比崇敬。所以我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了有關周總理的資料,并在課堂上簡介周總理生平結合圖片向同學們講了《一束鮮花》、《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鋪墊。

  在教學中我抓住“火紅火紅”一詞,讓學生感受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多么開心和幸福。抓住體現周總理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一詞理解總理的可親。在良好的語言環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詞句,再聯系之前對總理的認識,讓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之二

  你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耙荒暌欢鹊臐娝潯北淮鲎迦嗣褚暈樽蠲篮,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敬愛的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破水祝福,同慶盛大的節日。

  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于是,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輝的一生。明白周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會感到如此幸福。這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引導著孩子們去尋找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感受到人們對總理無限的崇敬。然后我們從總理的穿著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沒有絲毫的特殊,從而感受總理偉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孩子們的感情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噴薄而出。

  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對于課文的朗讀,我的示范過多,以至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個性化的朗讀較少,除了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表現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數是孩子們學著我的朗讀模式進行的,另外,在課堂上,我應該采用播放記錄片的形式,將孩子們課外搜集的資料更加直觀和感性的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這樣對于孩子們的感情鋪墊將更有效,能更好地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發揮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2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模式研究:1、名稱:小學語文“嘗試發現”模式。2、主要特點:嘗試發現。3、主要流程:主動嘗試→各種比較→求異發現→鞏固深化4、操作要點:學生:看圖、思考、學文、比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 《難忘的一天》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6篇)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4、通過讀課文,知道國家領導人對青少年學習現代技術的關心和重視。...

  •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3、有保護動物的意愿。【教學重點】認字寫字,熟讀課文。【教學難點】培養保護動物的意愿。...

  • 二年級上冊語文《一分鐘》教學反思集合(通用14篇)

    來到白旄我接了二年級的語文,由于好幾年沒有教語文了,有些不知所措。正好鎮舉行語文講課比賽,我也報了名。我講的是《一分鐘》,這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

  • 2023年二年級上冊語文作文復習(通用7篇)

    作文(看圖寫話、日記)設計理念:低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這一學段的練習方式是先說后寫,寫作內容比較淺顯,表達的意思比較簡當。因此,要淡化文體意識,放開束縛,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上,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

  • 二年級上冊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本學期級組開展的學案教學小專題公開課中,我執教了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一課。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順利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有收獲,亦有遺憾,F歸納如下:《玲玲的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十五課。...

  •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慶》(通用14篇)

    教材分析:《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韻文。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等生字。...

  • 二年級上冊語文《賀年片》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通過朗讀詩歌,使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去做一個健康快樂,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教學過程:一、創境激趣、談話導入。...

  • 二年級上冊語文樹之歌教學反思(精選3篇)

    《樹之歌》這篇兒歌意境優美,韻律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學生朗讀。本課的設計,我注重以讀為本,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一、以讀代講,激發想象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閱讀詩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預習成果。...

  •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把讀有所悟,以悟促讀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品悟課文語句里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 二年級上冊語文《賀年片》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通過朗讀詩歌,使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去做一個健康快樂,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教學過程:一、創境激趣、談話導入。...

  •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登鸛雀樓》(精選13篇)

    一、教學要求1、了解漢字“依”、“欲”、“窮”、“更”的造字意義,對漢字產生興趣。2、通過學習會朗讀、背誦古詩。掌握詩意,能夠感悟出詩人在創作本詩時的情感。...

  •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鷹學飛》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用“已經”說一句話。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3、使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虛心學習,不斷進取。...

  •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模式研究:1、名稱:小學語文“嘗試發現”模式。2、主要特點:嘗試發現。3、主要流程:主動嘗試→各種比較→求異發現→鞏固深化4、操作要點:學生:看圖、思考、學文、比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桑日县| 新丰县| 天峨县| 泊头市| 临城县| 新乡县| 正镶白旗| 涟源市| 宣汉县| 汪清县| 天台县| 广宁县| 赣榆县| 旌德县| 武宁县| 射阳县| 阿克苏市| 东丽区| 苏尼特右旗| 金堂县| 连州市| 阿巴嘎旗| 仁化县| 河北省| 隆昌县| 高要市| 视频| 湾仔区| 阿克陶县| 监利县| 南昌县| 农安县| 苏尼特左旗| 沙河市| 阿瓦提县| 嘉兴市| 忻州市| 黎平县| 定边县|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