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精選6篇)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3-12-20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精選6篇)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能夠熟練地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過程與方法:

  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加深對數感的培養。

  讓學生經歷系統整理數學知識的過程,形成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復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通過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學生經歷整理加法算式發現其排列規律的過程,能感受到加法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加法算式之間的聯系。并能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下面我們來做“找朋友”游戲。

  游戲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可采用以下幾種游戲:

  1、猜數,師左手拿幾個蘋果,右手和左手合起來是(6、7、8或9)個,知道右手是幾個嗎?

  2、一生出3個手指頭,另一個出一個數能和他組成6(7、8或9)

  3、拍巴掌,學小貓叫等游戲組成6、7、8或9。

  這樣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游戲中得到了樂趣又鞏固了6、7、8、和9的組成。你能寫出不同的數的組成嗎?(教師隨機說出容易出錯的數的組成讓學生寫出)

  如:[設計意圖]

  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融入游戲和日常生活之中,使數學知識變為鮮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進一步認識數學知識。

  二、探究體驗

  師:請小朋友們回憶一下,這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什么?今天咱們要把學過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比一比哪個同學學得好!

  (一)基數和序數的復習

  1、猜一猜:投影出示P78第1題的主題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師:(依次出示三個孩子的對話內容)他們都說了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據他們談話的內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幾層?小女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說說x層和第x層的區別嗎?

  2、聯系生活,說一說你的家住在哪條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預設]家住在哪條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不符合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那些地方有我們學的數字。師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板書學生說的數(1——10)。

 。ǘ┳孕刑骄浚页鲆幝

  1、引導一:小朋友們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內的加法算式,這些算式這樣排列,你們有什么感覺?

  引導二:怎么排列比較好?

  2、整理加法表

  師:請每個同學想一想,你準備按什么順序排列這些加法算式。(可在此節課之前引導學生對1—5的加減法進行整理。

  目的是讓學生對5以內的加減法有比較系統的認識,更重 要的是讓學生提前經歷整理知識的過程,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

  3、研究加法表。

  師:這是老師整理出的加法表,仔細觀察,豎看、橫看、斜看,你發現了什么?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師:根據算式的特點和規律,你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記住它?

  4、計算。順著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順序,讓學生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

  教師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讓學生很快說得數。

 。ㄈ┬〗M合作,實踐操作

  1.出示減法表

  師:表中寫出了一些減法算式,還有一些減法算式沒有寫出來,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個表,看它是怎么排列的,然后按這個順序把其它的減法算式寫出來。

  請小組長負責,組織好本組的同學填寫算式。可以采取一人填一道,開火車填的方式。

  教師巡視指導。

  2、研究減法表。

  師:請大家根據剛才填算式的過程,看看表里的減法算式是怎樣排列的。

  3、計算:順著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順序,讓學生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

  教師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讓學生很快說得數。說一道加法,讓學生很快說出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和得數。

 。ㄋ模┛磮D列式

  教師:看圖你能列出幾個算式?(引導學生選擇畫面,列算式。)

  [設計意圖]

  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在減法表的復習中讓學生先觀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尋找問題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同時,重視掌握基礎知識,落實教學目標。繼承了過去在教學實踐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

  三、方法應用

  1、基礎練習:

  2、看圖列式:

  3、拓展題:

  [設計意圖]

  采用多種練習形式,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達到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目標。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這節課,你的表現如何?你認為我們班,誰的表現最好,好在哪里?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和等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

  2、能力目標

  學會加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口算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

  3、情感目標

  養成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小棒、三角形和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在桌上依次擺出2根小棒,3個三角形,5個圓片。邊擺邊說一說用數字幾表示,并在學具下面書寫。

  2、將擺好的三個三角形分成兩堆,再把5個圓片分成兩堆,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3和5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直觀感受和體驗,再全班交流。

  師引導說:把3個紅氣球和1個綠氣球放在一塊兒,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反復說幾次)讓學生體會到把兩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從而引出要知道它們合起來有多少在數學上要用加法計算。

  1、學習加法算式

  在數學上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就是要把數字3和1合起來,用符號“+”表示。

  板書:3 + 1 = 4

  : ∶

  加號 等號

  怎樣寫加法算式呢?教師演示,讓學生在算術本上寫下規范的寫法。再次強調說明:把3和1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強調:加號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號后面的1呢?4又表示什么?學生讀算式。

  3、結合第24頁的氣球圖,進行動手操作加深體驗加法的含義。

  4、發散聯想,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師啟發、引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會口頭列加法算式表示。

  三、鞏固發展

  1、第24頁做一做。要求一邊看一邊說過程。

  2、第28頁練習五的第1題。先觀察圖片,以小組為單位說明圖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數。

  四、總結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后小結】: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3

  教學內容:p23~24,練習三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實踐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小黑板、數字卡片、每個學生準備三個圓紙片和2個三角形,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引導學生從1數到5,再從5倒數到1。

  2、看圖填數字:

  3、出示數字卡片,讀數(開火車讀、個人讀、小組讀等形式)。

  4、按順序填數: 135。

  5、搶答:看卡片說數,復習數的組成。

  二、新授:

  1、教師在黑板上先貼1張圓紙片,然后再貼2張圓紙片,指名上來在圖下寫數字,合起來是幾? (同樣請小朋友上來也可以)

  2、從圖象抽象出數字,把1和2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表示,板書+

  3、引導學生說出1+2是多少,用數字表示是多少?邊說邊寫1+2=3

  4、我們把1和2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板書課題:加法)

  5、讀一讀加法算式(可跟教師讀、小組內互相檢查讀、指名讀等)可邊讀邊做手勢。

  6、教師引導學生,這幅圖還可以怎么列式?讓學生看圖說一句話,并列式。

  7、再舉個例子,學生自學。

  8、小組內學習,動手擺擺,邊說邊做手勢,全組一起說等于幾,并把式子寫下來(要求每人都擺一次:1+2,2+1,1+3,3+1)

  9、我當小老師:舉個例子,給大家出加法算式題。

  三、小結: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認識了什么新朋友?

  四、練習:

  1、P23做一做,學生邊動手擺邊說式子和得數。

  2、教師指導做P24做一做第1、2題。

  教學反思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并能養成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激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計算4+1=5的過程。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設計意圖:

  1、 注重培養學生看懂圖意,會用語言表達清楚圖意。

  2、 引導學生算法多樣化,但要找到自己最簡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教師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個別、集體數一數)

  課件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看到這些,你能提些什么問題?

  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畫面提出問題,教師給予鼓勵,然后在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中抽出與本課教學內容相符合的的問題:“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接著讓學生思考: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可以怎樣列算式?

 。ǜ鶕䦟W生的回答,在小鳥圖的下面顯示: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是怎么算的。教師巡視,注意傾聽學生的不同想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學生有看圖得出的,有數數得出的,有扳手指得出的,還有是用學過的數的組成來算的。

 。▽Φ贸霾煌惴ǖ男∨笥呀o予鼓勵,并顯示得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可以組成5,5可以分成4和1這個辦法來計算的,這個辦法很好,你也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引導學生想數的組成知識,使依賴直觀圖進行計算的學生逐步脫離直觀,過渡到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題

 。1)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學生匯報算式;3+2=5,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ㄊ箤W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聯系生活,豐富聯想,鞏固深化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五、全課小結

  課后反思

  對本節課比較滿意的地方:(教學設計、重難點、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

  加法對現在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也許已經不是初步認識的,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上過學前班或幼兒園大班,特別是有的幼兒園為了討家長的歡心都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他們已經把計算訓練得很快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有些是機械化的,學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減法,有些學生還很天真地說:“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加減法了,老師說多了就加,少了就減!庇行⿻f:“怎么一年級和幼兒園教一樣的東西?”他們進入學校學數學的最初興趣就這樣被破壞了,非常可惜!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節課是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學生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上這節《加法的初步認識》,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本節課的開始,我創設了“小鳥從美麗的大森林飛到草原上,落到草地上吃草”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數一數有幾只小鳥,課件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你想到了,讓學生自己提問,老師刪選學生的問題,保留“一共有幾只小鳥?”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加起來”的意思,對加法有了感性認識,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一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接著我把學生引入“氣球圖”,看完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然后指名說一說,讓學生帶這任務去觀察,既培養的學生的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學生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是新課標中特別強調的。加法的初步認識對現在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很簡單,我也不擔心他們掌握不了這一內容,所以在本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說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我作為一個傾聽者,將他們零散的知道串連起來,用規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加法的認知,使他們加深了對加法的意義的理解,又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為今后學習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新課標需要新理念來支持,作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在積極實踐的同時,又要不斷地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貫徹好新課標精神,落實好素質教育。

  這節課明顯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 通過操作、表述,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學交流意識。

  3、 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觀察現實情境圖,口述題意,列出算式。

  教學準備:

  情境圖,磁扣。

  教學過程:

 。ㄒ唬 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 談話導入

  教師: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做加法嗎?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好了,同學們說的都不夠準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什么叫做加法。

  2、 出示情境圖

  教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小丑演員,一手拿著3個紅氣球,一手拿著1個藍氣球,合起來就是4個氣球。)

  教師:讓多名學生反復說,說意思完整的同學,全班給予掌聲鼓勵。

  教師:你能邊說這幅圖的意思,邊用手勢來表示嗎?

  3、 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① 擺一擺

  教師:你能把剛才看到的過程借助磁扣到前面來演一演嗎?(黑板上磁扣演示如下圖磁扣面貼彩圖)

  ○○○●

 、 畫一畫

  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同學的表演氣球圖,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都是合并)。

  教師:你能不能畫一幅圖把它表示清楚,讓別人看明白?

  展示交流學生的作品

  ○○○●

  教師:這幅圖能很好地表示出合并的意思。

  (二) 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教師:把3個紅氣球與1個藍氣球合起來,求一共有幾個氣球,用加法。(語氣加重,重復幾遍)。算式是:3+1=4

  板書:3+1=4

  教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讀一讀:3+1=4)。

  教師:3表示什么意思?(3個紅氣球,3個磁扣)。

  教師:1表示什么意思?(1個藍氣球,1個磁扣)。

  教師:“+”你認識嗎?表示什么意思?(加號,表示合并)。

  教師:你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3+1=4表示什么意思嗎?

 。ㄈ 鞏固練習

  1、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課本24頁做一做)

  教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多名學生反復說,說意思完整的同學,全班給予掌聲鼓勵。

  教師:2+2=4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說清算式所表示的含義,使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合并的意思。

 。ㄋ模 全課總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了?

 。ㄎ澹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加 法

  ○○○● ○○○●

  3 + 1 = 4

  讀作:3加1等于4

  教學反思: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義,能夠熟練地口算3以內的加法。

  (二)認識“+”號、“=”號,會讀加法算式。

 。ㄈ┏醪綕B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難點:會用數的組成,正確計算3以內的加法。

  課前準備

 。ㄒ唬┙叹撸河嫈灯、氣球圖、游戲圖、小貓圖。

 。ǘ⿲W具:小圓片、小鹿卡片各3個。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1.撥珠說數的組成。(老師撥珠學生說)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2.出示小黑板,說數的組成。

  學生說,老師板書。

 。ǘ⿲W習新課

  通過直觀演示,引入新課:

  師說:請同學們從鉛筆盒里拿出1支鉛筆放在桌子的左邊,再拿出1支放在右邊。現在請把這2支鉛筆合并在一起,(讓學生做合并的動作)一共是幾支鉛筆?(一共是2支鉛筆)

  師說:對,1和1組成2,一共是2支鉛筆。

  1.教學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氣球圖(一)。

  引導學生看圖后回答問題:

  小朋友左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板書1)

  小朋友右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右手有1個氣球)(板書1)

 。2)出示圖(二):

  師問:把這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幾個氣球?(一共有2個氣球)(板書2)

  指名學生敘述圖意: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右手有1個氣球,把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一共有2個氣球。

  (3)出現加法算式:

  師說: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就是要把兩個數(指1和1)加起來。用加法算式表示: 先寫1(指板書1),表示左手的1個氣球,再寫1(指板書1),表示右手的1個氣球,求一共是多少個氣球,在兩個數中間寫加號(板書加號)。寫加號時,先寫一橫,再寫一豎。1+1得2,最后寫等號和2.板書:

  師說:這個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指名讀加法算式,齊讀。

  指名說:算式中的兩個1和2各表示什么?

  2.教學2+1=3.

  出示游戲圖。學生觀察后,回答問題:

  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同學們在做拍手游戲)

  你們看圖思考: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要求學生把這3個問題連起來回答。

  先自己小聲練習回答以上3個問題。

  指名回答: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來了1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學生邊說,老師邊畫上集合圈)

  師說: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就要把這兩個圈里的小朋友合并在一起,(在三個小朋友的外面畫一個大圓圈)也就是把2和1加起來,算式怎么寫?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

  2+1=3

  誰能把這個算式讀一讀?

  誰能說說 2,1,3在這個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3是怎么得來的?(3是2和1合起來的。)

  師說: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1=3.(指名說)

  3.教學1+2=3.

 。1)出示小貓圖。

  引導學生看圖,然后用三句話敘述圖意:(原來有幾只小貓?又跑來幾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先自己小聲練習說,再兩人一組互相說,最后指名2~4人說圖意。

  師說:原來有1只小貓,又跑來2只,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誰會列算式?老師板書:

  1+2=3

  師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就是把1只和2只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指名讀算式、指名說算式中的1,2,3各表示什么?

 。2)師問:我們不看圖,計算1+2時,怎么想得數?(想1和 2組成 3,所以 1加 2等于3)還可以怎么想?(想2加1等于3,1加2也等于3)

  師說:你們說得對,計算加法時,可以利用數的組成來想得數。剛才我們看過的圖都是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數的組成想它的得數。

《加法的認識》的教案(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教案 《10的認識》(精選16篇)

    10的認識一、導入今天我們在這里上一節數學課,數學是學什么的?2、我們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認識數字朋友,你說說看。3、真棒!生活中也有許多數字游戲呢!...

  • 認識毫升 教案(通用2篇)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教科書第15-17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認識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觀念。2、知道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重點:使學生正確認識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 認識Re音(精選2篇)

    一、設計思路:在認識了mi 、sol、 la三個音寶寶之后,小朋友對聽音及學習這方面的音樂知識越來越感興趣,從聽辯三個音的不同音高到聽辯五個音寶寶的不同音高,這期間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并沒有白花,因...

  • 認識整萬數(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上)第86-87頁教材解讀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首先呈現我國2003年各經濟作物總產量,使學生初步感受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會出現的較大的數,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 《角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 0的認識教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2、學會10的數數、認讀、比較大小和組成及寫法,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 1-5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P29及練習四P30T1.2.3.4教學目標:1、理解0的兩種含義,知道0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或開始;2、知道0和1—5各數一樣,借助直尺圖進一步認識數的順序;3、會正確、規范的書寫0;4、會計算與0有關的加減法。...

  • 《10的認識》優秀說課稿(精選13篇)

    一、學目的:6—10的認識是兒童已經認識了0—5之后教學的,是建立在0—5認識的基礎上的,教材安了排了5個例題,編排的目的是先感受再感知、認識、掌握、應用6—10。...

  • 認識整時教學設計(通用5篇)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84、85頁。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 認識各種形狀(精選7篇)

    目標: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準備: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過程 :...

  • 10的認識說課稿(精選17篇)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六單元中的《10的認識》。一、說教材1、教材內容分析:10的認識的編排與前面8、9的認識基本相同,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供學生數數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

  • 圓認識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1、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并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體會圓的特征。3、在折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 《數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5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102~103頁例1、例 2及課堂活動!窘虒W目標】1、結合現實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認識一位、兩位小數,并能正確讀、寫小數。...

  • 7的認識(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坐數出數量是10的物體個數,會讀、寫數字10.2.使學生知道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教學重點1.會數數量是10的物體,會讀、寫10.2.知道1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比較及10的組成.教學難點10的...

  • 8的認識(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數數量是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數字7,知道7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掌握7的組成,認識7的序數含義.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3.結合主題圖對學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大方县| 根河市| 平罗县| 都兰县| 咸丰县| 桑日县| 双峰县| 凤冈县| 加查县| 泾阳县| 永定县| 甘孜| 多伦县| 怀来县| 昆山市| 嘉定区| 福州市| 东辽县| 阿尔山市| 鱼台县| 类乌齐县| 赞皇县| 古蔺县| 宁海县| 奉化市| 台中市| 靖远县| 黄龙县| 丹寨县| 平江县| 新邵县| 昌乐县| 乳源| 洛川县| 雷波县| 齐河县| 池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饶河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