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教案:頤和園(通用5篇)

教案:頤和園

發布時間:2023-12-20

教案:頤和園(通用5篇)

教案:頤和園 篇1

  一、導入。

  二、整體感知。

  1、掃除閱讀障礙。

  2、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

  3、課文重點描寫了哪些景物: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

  4、理清思路:

  游覽順序(地點轉換的順序):

  大門大殿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

  5、分小組,試著畫出公園全景圖。

  (熟悉課文內容和描敘順序)

  6、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講總的印象:“北京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第二段(2 ~5):介紹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6):.總結全文,贊嘆頤和園景色之美。

  文章結構:總—分—總

  三、細讀課文,討論問題

  1、頤和園的長廊有什么特點?

  ①長②美

  2、登上萬壽山,能看到怎樣的景色?

  ①山上,佛香閣、排云殿

  ②山下,昆明湖

  3、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橋是怎樣的?

  四、聯系全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總結

  以《頤和園》為例,學習怎樣作文

  ㈠寫什么?(審題)

  確定中心:“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㈡怎么想?(選材)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

  ㈢怎么寫?(組材)

  1、按游覽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重點介紹(有詳有略)

  3、首尾照應。

教案:頤和園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語文第六冊(語文A版教材)第三單元最后一課。在現行同期語文教材中,它同時被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和蘇版語文教材編為五年級選讀文。所以我覺得本文與三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理解水準均存在較大距離,教學中將會有較大難度。于是,我把本課教學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并學完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重點探究長廊的“三絕”;第三課時,重點探究長廊的畫。

  教學目的:

  1、了解長廊“三絕”,感受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藝,喚起民族自豪感;

  2、通過具體的朗讀指導,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習課文精妙的遣詞造句和語言表達;

  3、通過簡筆畫,幫助學生把文字換化成畫面,培養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這節課來繼續學習第12課。(板書課題)上節課,我們通讀了全文,知道了在頤和園里,最著名的景致就是它那奇特的長廊,而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在這一節課中,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頤和園的長廊看看,認真地研究那舉世聞名的長廊。(在課題中的“廊”字下畫著重線。)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2自然段,從中找出一個寫出了長廊建筑特點的詞,并在這個詞下用圓點作標記。誰來說一說,你找到的是哪個詞?(生說:精美)

  2、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準備好,快速地默讀課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出長廊的精美的?好,開始。(生讀)

  3、生說“三絕”,師板書:造型、位臵、結構。劃“絕”。釋:指水平或程度達到極點。

  4、小結:課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從整體寫出了頤和園長廊“精美”的特點,然后,又分別從造型、位臵、結構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描寫。這種結構是一種最常見的結構方式,誰記得?(生:總分結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步學習、研究頤和園長廊的“三絕”吧。

  三、學“造型絕”

  1、請小朋友準備自由地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讀完以后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生讀)

  2、生說(相機板書:全長728米)和體育老師一起認真目測過,728米就是兩個從新華書店到學校門口的距離。(用線條表示蝙蝠,劃)

  3、用“因為……所以……”等因果關聯詞說“造型絕”,理解鞏固這一層的主要內容。

  四、學“位臵絕”

  1、指名讀,思考:頤和園長廊的位臵怎樣絕?

  2、生答相機畫簡筆畫

  ①方向標識,學科協同;

  ②北面萬壽山;③南面昆明湖)

  3、這樣的位臵,讓頤和園的長廊里冬暖夏涼,真是太舒服了!

  4、指導朗讀。

  ①提出要求:就讓我們用舒展的語調,美美地讀一讀這幾句話。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語氣的提示,仔細看書,讀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

  ②引讀

  師:頤和園長廊建筑的第二絕是什么?

  (生讀)

  師: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長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緊靠什么山?

  (生讀)南邊面對的呢?

  (生讀)這山、這湖調節了這里的氣候,所以,這里的冬天——

  (生讀)夏天呢?

  (生讀)因此,就算夏天天氣再熱——

  (生讀)

  師:涼風習習,輕輕吹去臉上的熱汗,多么愜意!

  5、剛才讀的是從氣候上看。那么,如果從環境上看,頤和園長廊的建筑又怎樣呢?

  (生說)

  6、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跟著老師的引導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一陣微風吹來,水波蕩漾,在陽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層閃亮的金子。看,湖邊的小樹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橋倒映在湖中,流連忘返的游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睜眼)

  7、美嗎?(生答)所以,我們的課文才會這樣描寫呀。好,就讓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完吧。(生齊讀“從環境上看”至段末,師相機在“昆明湖”南北畫水紋)

  8、在不同的季節里,我們站在頤和園的長廊上,能看到兩側哪些不同的景色?小朋友都來想象一下,并且說給大家聽。 當春風輕拂,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小樹—— 當盛夏來臨,昆明湖中傳來陣陣蛙鳴—— 當秋風吹來,落葉沙沙—— 當嚴冬已至,漫天飛雪——

  9、小結:只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長廊行走時,你就能發現這些美景!

  五、學“結構絕”

  1、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頤和園長廊“結構絕”的特點。長廊本身結構“絕”在哪兒?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讀,邊聽邊標記你認為最絕的一句話。(師范讀,生標記)

  2、生交流,匯報

  3、釋義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藝”

  師:這樣精湛的藝術,這樣燦爛的藝術,這樣輝煌的藝術,是來自誰的雙手?(生據原文回答)

  師:是的,來自我們的先輩,來自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作為他們的后代,我們真是為此自豪,為自已是個中國人而驕傲!

  4、指導朗讀第4段最后兩句(指名讀;板:273間,一景一畫;讀后評析點撥)

  要點

  “273間”:讀數字發聲要特別清晰;

  讀“一”字注意變調:yì景yí畫;

  最后10個字是詩一樣的語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邊移)

  讓我們用吟誦詩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讀一讀!(生試后簡評:抑揚頓挫)

  我們來把最后兩句讀三遍。第一遍請一、二大組小朋友讀;第二遍請三、四大組小朋友讀;第三遍請全體小朋友一起讀。請大家注意老師語氣的提示,仔細看書,讀出自豪的感情。

  開始

  (師引)頤和園長廊一景一畫,讓人感到——(生一、二組讀)

  (師引)頤和園長廊變化和諧,讓人感到——(生三、四組讀)

  (師引)哎呀,頤和園長廊真像仙境一樣!讓人感到——(生齊讀)

  5、長廊不僅本身“結構絕”,它在頤和園的整體結構中,還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請小朋友一邊思考,一邊輕聲地、自由地讀這個段落。(生讀)

  釋義

  ▲“中軸線”、“平分”,指簡筆畫,看圖明義;

  主旋律:文中指長廊是頤和園的最主要景點,游覽頤和園,必游長廊;

  ▲典范:(板)

  ▲知名度:試問,稍微有一點園林知識的人,有誰會不知道頤和園的長廊呢?

  6、朗讀展示:讀出自豪之情

  六、總結

  多么奇妙的設計,多么精美的長廊,多么偉大的建筑啊!這節課,我們通過認真研究,知道了長廊的造型、位臵、結構特點,讓我們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把研究所得介紹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下課)

  板書設計:

  頤和園的廊與畫

  三絕 畫奇 舉世罕見 藝術杰作

教案:頤和園 篇3

  【教材內容】

  《頤和園》 人教版新教材 四年級 語文 第七冊第五單元 第18課(需兩課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優美生動,具體形象,處處都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的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

  教學這篇教材的目的,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寫法。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美,形象具體,可以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進一步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進一步體會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色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運用搜集的資料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二、出示幻燈片

  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

  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出示生字卡認讀:

  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四、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教師指導學法:

  默讀課文,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和記敘的游覽順序,劃分段落。

  2、學生自學。

  五、檢查交流課文學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檢查交流學生了解課文大意情況。

  3、檢查學生了解課文記敘順序。

  ⑴ 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是: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⑵ 從文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法:

  進入、繞過、來到、走完、登上、下來。

  4、劃分段落,理清條理。

  六、課后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 ) 閣( ) 漆( ) 昆( ) 殿( ) 爽( )

  提( ) 各( ) 膝( ) 混( ) 臀( ) 大( )

  栽( ) 堂( ) 廊( )

  裁( ) 黨( ) 郎( )

  載( ) 賞( ) 朗( )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教案:頤和園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的語言。

  2、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4、根據移步換景的方法寫法仿寫生活中的景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教學過程:

  一、 圖片導入

  欣賞頤和園大門圖片,板書課題。

  二、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并思考:頤和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大屏幕出示第一句話,抓關鍵詞“美麗、大”,朗讀第一自然段。

  3、從文中把表示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找出來。

  學生讀句子,老師完成板書畫。

  三、品讀感悟

  (一)學習“長廊”

  1、長

  (1)欣賞頤和園長廊圖片,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找出文中相關句。

  (2)指導朗讀:重音強調,拖長音強調。

  (3)作者用了什么辦法寫了長廊的長?抓住700多米,聯系操場長度,體會用數字的好處。板書:列舉數字

  2、畫多

  (1)欣賞橫檻上的畫,都看到了什么?

  體會“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2)朗讀體會“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3、美

  (1)讀“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2)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還沒謝,( )又開了”體會“美”。

  (二)學習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1、出示佛香閣圖片,欣賞“八角”、“寶塔形”、“三層建筑”。

  2、對比讀

  ①“一座八角寶塔形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

  ②“佛香閣是一座八角寶塔型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體會句式變換后的情感。板書:變換順序

  (三)學習“昆明湖”

  1、教師讀。

  2、個別讀昆明湖相關句子。

  欣賞昆明湖圖片,思考這是一面什么樣的鏡子?什么樣的碧玉?板書:修辭方法

  3、想象“滑冰”和“劃船”的區別,體會文中“滑”字的好處。

  4、男女生交換讀,想象畫面。

  (四)學習“十七孔橋”

  1、 圖配樂,欣賞十七孔橋上的小獅子。

  (1)簡單描述每一幅圖片上小獅子的神態動作等,猜想它們在干什么。

  (2)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

  2、思考作者為什么只寫了十七孔橋?板書:抓住特點

  (五)學習最后一段

  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頤和園其他景色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等。

  四、總結寫法

  借助板書畫,介紹“移步換景”。

  五、拓展練習

  1、 仿寫句子

  (1)出示四幅森林體育公園圖片。

  (2)小組討論,仿照課文,填一填地點轉換詞語,組長記錄。

  a.站在北門往( ),“秦皇島森林體育公園”幾個金黃的大字赫然映入眼簾。

  b.( )臺階,( )大門,( )道路兩側的奧運銅像旁。

  c.( 再往前走 ),就來到了五環神韻建筑腳下,站在建筑下抬頭看。

  d.五環神韻的( 正前方 ),就是一汪碧綠的湖水了

  (3)小組匯報。

  2、 連段成篇

  (1)定題目------森林體育公園

  (2)仿寫開頭和結尾

  (3)連段成篇

  森林體育公園

  秦皇島的森林體育公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站在北門往前看,“秦皇島森林體育公園”幾個金黃的大字赫然映入眼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上臺階,穿過大門,來到道路兩側的奧運銅像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五環神韻建筑腳下,站在建筑下抬頭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韻的正前方,就是一汪碧綠的湖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體育公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六、布置作業

  學習作者具體描寫景物的方法,完成練筆《森林體育公園》。

教案:頤和園 篇5

  1、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范。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游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游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2、教學目的和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⑴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⑵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⑶能力目標:

  ①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②借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⑴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

  ⑵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其中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也是教學的難點。

  4、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現在,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已提升到了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因此,要讓閱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說、議、寫、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5、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說說自己旅游過的景點風光。

  師:你去過哪里旅游?那里的風光怎樣?

  二、出題、讀題

  板書課題:

  頤和園

  認識這個詞嗎?

  1、學生朗讀課題:

  抽生讀,齊讀。

  2、欣賞課件(頤和園)想去頤和園看看嗎?讓我們一起走入頤和園。

  課件介紹有關圖片。

  3、看完頤和園風光后,感覺頤和園中景色怎樣?

  美。

  讓我們美美讀讀課題。

  齊讀。

  三、初讀課文

  過渡:頤和園的確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欣賞美麗的風景是種美的享受,欣賞美的文字,更是一種美的熏陶。這節課,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描述,去感受文字帶給我們的美。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篇文章,讀準字音,讀通文章,遇到難讀的詞句可以反復地讀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反饋:

  ⑴長廊、宮殿、掩映、堤岸、佛香閣、建筑、姿態不一、神清氣爽、金碧輝煌、聳立、遠眺、琉璃瓦、畫舫、橫檻、栽滿。

教案:頤和園(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頤和園》第一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課前預備】我說頭,你就說頭的動作,比如搖搖頭等。【教學實錄】一、導入新課咱們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游記,這可是第一篇游記《頤和園》。二、初讀課文1、通過預習,你對頤和園有什么印象?學生:美、大。師板書:美、大老師:對阿。...

  • 《頤和園》詞句解析和教學建議(通用15篇)

    詞句解析:一、對句子的理解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畫舫”是指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這句話運用動態描寫,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

  • 《頤和園》導學案(精選14篇)

    知識與能力: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姿態不一”等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過程與方法:采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體會寫作順序,抓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 《頤和園》教學雜談(精選12篇)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福建路小學黃文英】〖“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究·合作探究〗《課程標準》指出:應通過討論式、開放式教學,在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多邊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 《頤和園》(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 《頤和園》教學反思(精選14篇)

    一、對教學內容的反思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 人教版頤和園教學反思(通用11篇)

    1.本文描述的頤和園是按照游覽的順序,一步一步地變換場景,并且寫得很有特色。正文從走廊的景色開始。筆者首先從整體介紹中把握“龍”的特點,然后把握每個橫臺上彩畫的特點,介紹材料,最后把握走廊兩側宜人風景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

  • 頤和園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6篇)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

  • 頤和園教案(精選15篇)

    一、品味領悟第一、三段1.齊讀第一、三段2.領悟:(1)讀了這兩段,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 《頤和園》語文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 《頤和園》導學案設計教學反思(通用17篇)

    自學校開展“控制自學”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教研組每次的巡回聽課活動,都是對我們的課堂教學一次提升。通過研究問題的提出,假說的確立,活動方案的制定,再到集體備課,課前說課,上課,評課,最后到課后的自我反思。...

  • 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 頤和園教案(精選17篇)

    人教版第七冊第二單元第十課《頤和園》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自1985年以來,筆者對《頤和園》三次執教公開課。回想起來,歷歷在目,感受頗深。...

  • 《頤和園》|人教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后1(2)(3)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3、掌握背誦的方法。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民族自豪感。...

  • 《頤和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之一南海市大瀝區城區小學 彭慶甜 學習目標: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后1(2)(3)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3、掌握背誦的方法。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民族自豪感。...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壶关县| 岱山县| 屏边| 旌德县| 湘西| 神池县| 梨树县| 大渡口区| 荥阳市| 阳西县| 乐业县| 连南| 舟曲县| 玉门市| 靖江市| 东台市| 大宁县| 合山市| 肃宁县| 高密市| 九寨沟县| 淮安市| 西华县| 弥渡县| 葫芦岛市| 大田县| 青川县| 安塞县| 长白| 余庆县| 通渭县| 安福县| 贵州省| 白山市| 庆城县| 驻马店市| 济宁市| 兰州市| 兴仁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