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精選5篇)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讀會文中的生字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學習工具理解重點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 讀課文時,細細品味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英賢人物的英雄事跡。
4.積累好詞佳句。
二、重點難點:
讀課文時,細細品味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英賢人物的英雄事跡。
三、突破措施
1.遇到生字,讀準字音,分清字形,組成詞語劃條線。聯系上下文,據詞 來定義,然后動手寫幾遍,字形字義牢牢記。
2.學生通過閱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弄清字、詞的確切意思,用法等,大至篇章結構,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由教師選擇歸納成若干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3.通讀之后再采用跳讀的方法對文章進行再次閱讀,把握全文及各個層次的主要內容,并對文章中所寫的具體現象或具體事實進行概括,對文中的抽象內容作出闡釋,理解文句中隱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觀點態度,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關于主題讀書活動,我們進行到了《三國群英薈》這本書了,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獲。下面我們來進行讀書交流會,比一比,看誰的收獲多。
2、宣布規則
今天的讀書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項:一是生字新詞我第一,二是爭做朗誦小明星,三是讀書心得我會說。
比賽規則:每個小組基礎分都是100分,答題規則是每組出一位同學代表本組參賽,人人發言,有一人不發言的扣小組2分,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減分,小組內每人發言最多不能超過三次。全對者闖關成功。
3、過關闖將
過渡語:下面我們先進行第一關——生字新詞我第一,看誰讀書仔細認真,知識積累的也多。請看大屏幕:
經典詞語展示會
(1)比比誰讀得準!(生詞認讀)
(2)賽賽誰懂得多!(詞語理解)
(3)看看誰積累的多。(查看筆記)
(4)活學活用我最棒。(用詞造句)
總結:表揚發揮較好的小組,激勵那些落后的小組。
第二關——爭做朗誦小明星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發揮一下自己的朗誦水平,跟其他同學比一比,爭做我們班的朗誦小明星呢?(好)那么現在我們就開始朗讀那些優美段落或句子。記分標準:感情朗讀一段1分,感情誦讀一段2分。點評恰當加1分。
(1)抒情的段落
(2)寫人的段落
先小組內交流,選出最佳段落,之后同學互相競爭朗誦,最后集體交流點評。
第三關——讀書心得我會說
《攜情走千古》讓我們認識了各個英雄人物,每一篇文章筆下的人物各具特點,讓我們感受到了各個英雄人物的偉大事跡。哪一篇文章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一起來交流討論吧。
(1)小組交流,確定該小組交流的段落篇章。
(2)各小組之間派代表交流心得體會,看誰說得比較好。
(3)集體交流,評價哪個小組讀書感悟深刻。
五、總結
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卷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才思敏捷;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累,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淡水資源嚴重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話題,了解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樹立節約用水的環保觀念,并樂意宣傳。
2、激發學生節約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確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學準備:
1、八只蘋果,八把小刀。
2、制作標語用的彩紙。
3、調查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4、制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謎語,請大家開動腦筋,猜一猜謎底是什么?(課件:1、太陽一曬我就變,火上一燒我也變,向上升起像青煙,遇冷結成小冰點)
(二)聯系實際,感受淡水對生活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猜對了,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水”,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
師:除了生活用水,還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嗎?比如在工業、農業的生產中(發電、造紙、種田、蓋樓房、生產鋼、鐵、洗衣粉、奶粉)
師:聽你們這么一說呀,我覺得這水的用處可真大呀!看來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水,因為有了水,才有了這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課件:美麗景色)
師:剛才的景色美嗎?可是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隨意的浪費和污染水資源,有一天地球上沒有水了,我們生活的環境又會變的怎樣呢?你們想一想,然后告訴老師。(課件:缺水的景象)
師:同學們,通過你們剛才的匯報讓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時一刻也離不開水可是,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了,我們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還是海水呀?(淡水)
師:我們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臉、刷牙、洗衣服呢?
師:海水又咸又澀是不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
師:同學們,在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課件:海水與淡水的比例圖)盡管70%的面積覆蓋著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僅占水資源總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資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嗎?(不能)因為大部分淡水資源都以固體形式存在于北極和南極,其余的在我們身邊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類實際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到底還有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
(三)小游戲—體驗淡水資源嚴重匱乏
1、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一個蘋果)今天我們不把它看成蘋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資源的總量。那么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們開始做游戲。(每個小組派組長上臺領一個蘋果,老師交待注意安全等問題)
2、把蘋果切至十六分之一,再取一塊薄薄的蘋果皮
師:同學們,實際上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占全球淡水總量的0.3%也就是相當于這個大蘋果上一張小小的薄薄的蘋果皮,而我們中國淡水資源占有率還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再切下蘋果皮的一半)看吧!這么一小片就相當于13億中國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由此可見,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呢?想說點什么嗎?
師:淡水資源如此匱乏,可是還有一些人不注意節約用水,同學們,你想不想說一說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有那些浪費用水的現象!
同學們說了那么多浪費用水的現象,真是讓我觸目驚心,本來我們的淡水資源就非常有限,許多人還不注意節約用水。我們真應該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杜絕那些浪費水的現象,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的淡水資源呢?下面就讓我們跟隨節水小衛士一起走進節水總動員(出示課件—節水總動員)
1、你有什么節約用水的好辦法嗎?
(小組討論,制定節水金點子)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節約用水的好辦法,節水小衛是他有什么好辦法嗎?
2、節水金點子。
3、設計節水廣告標語。
我們每個同學都想了那么多的好辦法來節約用水,可是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不知道水的寶貴,所以我們就來設計一條節水廣告標語來提醒大家。
(直接用彩筆寫出一句話,花邊課后再畫,展示節水廣告標語)
你們的標語做的這么好,節水小衛士有一首兒歌想送給你們!
4、學習一首兒歌(課件:別讓龍頭留眼淚,
一滴水,一個點,
一只螞蟻喝一年;
十滴水,一條線,
兩只螞蟻能劃船。
小朋友,不浪費,
別讓龍頭淚漣漣。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樣做呢?
結束語:同學們,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我們不但自己要節約用水還要向你身邊的人宣傳節水的好辦法,讓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愛護環境,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珍惜水資源,讓我們的學校、家園更美好!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學會運用課外閱讀方法進行讀《飛翔的教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達到課內向課外延伸的目的。
2、通過學生讀凱斯特納的讀書成果展示,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指導重點:
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2、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二、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1、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
(2)班級內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自然更豐富。
三、走進凱斯特納
1.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偉大的德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腳本和廣播劇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埃里希·凱斯特納,一同去閱讀這位20世紀最出名的德國兒童小說家的作品《飛翔的教室》。
2.你都讀過埃里希·凱斯特納的哪些作品呢?生自由發言。
3.簡介作者。
四、感受《飛翔的教室》
1.認識文中的主要人物。
將人物的性格特點與人物名稱對號入座。(題略)
2.生交流故事情節。
3.說出喜歡的人物、故事情節及喜歡的理由。
五、我心中的故事
1.師生共同探討“你怎樣看待完全中學和實德中學學生間的那場大戰?對那場戰爭中每個人的表現你有什么看法?”
2.“烏利為什么要從體操梯上跳下來?烏利的一跳獲得了什么?如果你是烏利的同學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3.伯克博士是怎樣對待以上兩件事的,對博士的態度你有什么評價?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旅游時,你們是不是由爸爸媽媽帶著?可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們想不想了解這位小姑娘是怎樣獨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發表見解。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1)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4)出示課文插圖,看插圖,你認為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外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等的資料,談一談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有哪些不同之處,你認為外國孩子的哪些優點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中國孩子的哪些優點是外國孩子所缺少的?
四、課堂總結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了本課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啟發。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2.與同伴交換習作,針對是否寫清中心意思相互評價、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
(一)初試身手
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下面是一位同學圍繞“戲迷爺爺”這個題目選的材料。請你判斷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表達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號里打“√”
跑了幾十里地去看戲。( )
常給我們講故事。( )
在爺爺的倡導下,街道組織了業余戲班子。( )
干活時會哼上兩句流行歌曲。( )
邊炒菜邊做戲曲里的動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館拜師學戲。( )
每天看書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戲曲表演就占著電視。( )
(2)思考判斷。學生默讀、思考、判斷。
(3)交流反饋。指名學生交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選。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想象“方面”。
(1)確定一事。如果只寫同一件事,如,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件事,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想一想爺爺因為趕路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圍繞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一件事情,可以從多個方面想象來寫。如,爺爺趕路的樣子、趕路忘記勞累、趕路回來生病……
(3)小結點撥: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由“題”想“事”。
(1)選擇題目。從下面的題目中選一兩個,想想可以選擇哪些事例或從哪些方面來寫。
好斗的公雞都是淘氣惹的禍閑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歡聲笑語滿校園那些溫暖的時光
(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同一個事例的不同方面來寫。
(5)回顧例文《爸爸的計劃》《夏天里的成長》,分別說一說是怎樣寫的。
4.巧擬題目。
(1)縮成一字。選取合適的事例是個學問,取一個合適的題目也是門學問。有時題目越簡潔,神秘感越強。試著把上面六個題目各濃縮成一個字。你分別想到哪個字?
(2)交流反饋。可能是:兇、禍、勞、忙、樂、暖……
(3)小結點撥:上面的六個題目已經比較簡潔了,但我們依然可以簡縮到用一個字來表達。這個字既是題目,也是習作的中心意思。
【設計意圖】選材是習作的先行步驟。圍繞“戲迷爺爺”這個話題設計兩個練習,再次明確不同事例和不同方面的概念。并從“初試身手”的題目中提取一個中心字,既是從選材到擬題的逆向思維訓練,也是對本次習作的承接。
(二)思維導圖引路
1.激發興趣。
(1)點贊漢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自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就有了鮮活的生命。一個字,就是一個基本單位,每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自由交流。說說你知道的有趣的漢字背后有什么知識和文化內涵。
(3)教師小結: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們追本溯源,分析字體的來源,弄清楚字義及字體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更好地掌握漢字,愛上中國文化。
2.由字想事。
(1)出示漢字。用課件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字。
甜樂淚暖悔望
迷妙變忙尋讓
(2)由字想事。看到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件事或哪些事?
(3)學生交流。
3.思維導圖示范。以“暖”為例,教師完成了兩幅不同的思維導圖。
(1)不同的事例。
(2)同一件事的不同方面。
4.擬寫提綱。選擇一種方法,把自己要寫的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列出來。
【設計意圖】圍繞一個中心意思,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用不同事例來說明,也可以用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來表現。此處“暖”的兩種表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示例。
第二課時:習作寫作課
(一)回憶上節課研究內容,總結習作要點。
(1)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選取典型的事例。將重要的部分寫得詳細些、具體些。
(二)完成自己的習作。
(1)出示習作要求。選擇一個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可以從教材提供的字里選,也可以選其他的字。可以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想象故事。
(2)確定題目。可以用選的這個字作為題目,也可以另外擬一個題目。
(3)動筆練寫。
第三、四課時:習作賞評課
(一)自我發現,與人分享。
1.你的習作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先自讀,假如你是一個編輯,你會錄用自己的稿件嗎?請對照習作評價表,先進行自我評價,并對照修改。
2.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段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段。
3.結合習作要點,出示評價表,梳理例文突出優點,提出修改建議。
(二)班級評賞,暢談收獲。
根據內容,小組內進行習作評價。
1.說一說每篇習作的優點。
2.討論修改建議。暢談習作收獲,
3.填寫評價表。(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4.畫出思維導圖。畫出同學作文的思維導圖,判斷他采用了哪種方法來圍繞中心意思寫。
【設計意圖】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是學生樂于分享習作,并能修改他人的習作。分享習作可以讓學生對習作做出基本的評價。小組修改、賞析,并在思維導圖的制定過程中,又一次明確了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兩種方法,起到了鞏固的效果。
(三)好文我來改。
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謄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