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豐收教案(精選2篇)
小班音樂豐收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2、 初步學習用一句完整的句式“今年秋天豐收了” “……漲紅了臉” “……笑彎了腰”,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 運用身邊的農作物,通過粘貼、涂色的形式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4、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豐收的愉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幼兒能完整的完成一份作品。
難點:幼兒粘貼技巧、完整的用運一句漢語表達。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四件作品(可以是涂色或粘貼作品)
2、小麥、玉米、棉花、大米、等實物。石榴、蘋果等圖片。
3、繪畫好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教室觀看圖片(豐收場景),放音樂一起唱《秋天到》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2、教師岀示事先準備好的作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水彩畫蘋果、石榴,粘貼好的棉花、小麥、玉米手工作品),請小朋友觀察后,用漢語說出農作物的名字。
教師:“漂亮嗎?你們也想試試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介紹材料。
提示: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結合或獨立創作,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材料進行裝飾。幼兒討論后,自由結合,準備做畫。
2、幼兒邊做畫,教師強調畫面的布局和畫面的整潔并進行巡回指導。
3、請幼兒分別上來,講述自己是用什么材料進行裝飾的。要求說一句完整的話,例:“這是棉花,棉花奶奶開口笑。我是用棉花粘貼的”“這是石榴,我是用水彩筆涂的顏色”……等。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表揚動手動腦、相互合作的小朋友。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墻面上,讓幼兒相互欣賞,也可請家長來參觀。
四、活動延伸
可以將大米粒、小麥、玉米等混合,組織幼兒進行谷物分類,訓練幼兒的注意力和持久力。
這節課的目標在于引導幼兒用涂、貼的方法制作秋天的果實。了解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感受豐收的喜悅,并初步了解農民勞動辛苦,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尊重農民的情感,并養成懂得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中,我結合實際季節引導這是秋天,轉而引入秋天不僅是水果豐收的季節,也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導入主題《豐收》,讓幼兒看了很多收割圖片。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從教具的演示以及示范制作來看,都是詳細具體的,但結果并不盡人意。
在激發幼兒興趣中,幼兒都表現出強烈的想要制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講解中,結合上次手工課上制作出現的問題(幼兒找不到貼紙怎么撕)我著重講解了這些方。在制作中,幼兒很快的撕下來了。幼兒把作品完成后卻說不好完整的一句介紹自己作品的漢話,而且粘涂得太少,我想在以后的制作中要加強強調,必進他們是幼兒,又是才接受雙語課程的。以后我一定會加以強調,細心指導
小班音樂豐收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膝著地爬和團身滾,發展手腳協調能力。
2、知道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嘗試將水果按類擺放。
3、體驗和老師、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流程:
1、進入角色,進行熱身運動。
2、創設情境,進行游戲。
1)認識秋天的幾種水果,知道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
2)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手膝著地爬鉆過山洞——爬過小橋——團身滾收果子——手膝著地爬過山洞——爬過小橋——將水果按類擺放到相應的筐里。
3)第一次收果子。
小結:怎樣才能收得又多又快?
4)第二次收果子。
3、小刺猬運果子回家。
活動反思:
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先想到了要從幼兒的興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兒喜歡的水果放入課堂中,貼近幼兒的生活,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能與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一致,同時我也有了豐富的教具,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