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通用5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 篇1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音樂故事中,感受節奏的快慢與強弱。
2、體驗用響板表現小螞蟻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森林里真熱鬧,有好多動物都出來玩了,聽,這是誰?(鼓,咚咚咚)為什么?
2、這個腳步聲又又沉,肯定是一只很的動物。你們再來聽聽,這個腳步聲像哪個小動物在走?(圓舞板,嗒嗒嗒)為什么?
3、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出示小螞蟻)對,這是小螞蟻發出的聲音。螞蟻媽媽怕找不到小螞蟻,所以給小螞蟻穿了只的小鞋子,這樣小螞蟻每走一步,腳底下就發出了嗒嗒嗒的聲音,你們聽聽看。(嗒嗒嗒嗒嗒嗒)
二、小螞蟻吃水果
1、小螞蟻穿上了這只小鞋子可高興了,他準備去找東西吃,你們聽。(音樂,師拍)
2、你們想不想跟這只小螞蟻一起去森林里找東西吃?那每個小朋友拿一只小鞋子也來變成小螞蟻吧。我們來走走看。(不用音樂)
3、我們跟著小螞蟻出發吧。(音樂)
4、小螞蟻看一看,我們走到哪里了?(樹)看看是不是樹?這棵樹上長著什么?紅點點可能是什么?黃點點呢?
5、聽,猜猜小螞蟻在干什么?看看小螞蟻到底在干什么?(12345671圖片爬樹)小螞蟻是聽著什么爬的?(音樂)
6、我們也來穿上小鞋子聽著音樂爬樹吧。上去了嗎?能夠到水果嗎?那再上去一點吧。
7、現在能吃到水果了嗎?這么多水果小螞蟻一個人能吃完嗎?那怎么辦?我們和小螞蟻一起叫螞蟻朋友來吃吧。(小螞蟻,小螞蟻,快來吃水果呀!)看,有沒有螞蟻來?再來爬上去吧。我們來吃水果吧。
8、吃到了嗎?現在我們要爬下來了。下來了嗎?還有小螞蟻也要下來呢,一起來。
三、小螞蟻搬豆豆
1、小螞蟻吃了水果覺得還不夠,他還想去找到吃的,你覺得小螞蟻喜歡吃什么?
2、那我們再去找找看,看能找到你們說的`嗎?小鞋子拿出來,準備出發吧。(音樂)
3、看,找到了什么?(紅豆、黃豆、綠豆、黑豆)我們把豆子搬回家好嗎?來,把豆子放到背上。豆子很重,背著豆子要慢慢走,走的時候要注意安全。(音樂)
4、終于到家了,我發現有只小螞蟻把豆子順利搬到家了,我們來看看,(幼兒示范,音樂),他是怎么做的?(腰彎下去,背著豆豆一步一步慢慢走,音樂一段)
5、我們用他的辦法再來搬一次,我搬黃豆,你搬什么?你呢?把豆豆放到背上,準備出發。(音樂)
6、這次我們把豆豆都順利搬回家了,休息一下吧。
四、小螞蟻搬飯團
1、剛才你們搬豆豆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看看這是什么?草地上白白的一點是什么?(像什么?你覺得是什么?)我們走近一點看看,這是什么?(米),再走近一點看看是什么?(飯團)
2、原來是很多很多米粒組成的飯團。這么的飯團媽媽一個人能搬動嗎?那怎么辦?有沒有好辦法?
3、那我們請螞蟻們來忙吧,我先來叫朋友。(一只小螞蟻來了,兩只小螞蟻來了,很多小螞蟻來了,很多很多小螞蟻來了。)現在螞蟻多不多?你們也來試試看。
4、你們有沒有發現,螞蟻越多,他們的腳步聲怎么樣?(越來越響,越來越多)再來喊一次。
5、看看能不能把飯團抬起來,一二三,抬起來了嗎?(沒有)怎么辦?再叫些螞蟻來。(一只……)看看這次行不行,一二三,抬起來了嗎?抬得好高呀,家一起把飯團搬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 篇2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飯菜的名稱。
2、 能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跟老師互念兒歌,并能根據已有經驗簡單仿編。
3、 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活動準備:
螞蟻媽媽頭飾,小螞蟻胸貼,不同飯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事先讓幼兒帶螞蟻胸貼玩螞蟻搬豆的游戲
師:小螞蟻們,東西搬累了吧,讓我們坐下來休息吧!
師戴螞蟻媽媽頭飾:我是螞蟻媽媽!我為螞蟻寶寶們準備可口的飯菜呢,現在我要喊我的寶寶來吃飯了。對幼兒“螞蟻寶寶們,來吃飯拉!”
來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學兒歌
1、教師范念兒歌。
2、提問:螞蟻媽媽叫小螞蟻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飯?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螞蟻媽媽做的飯好吃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螞蟻是怎么吃的?
3、 師:現在你們都是螞蟻寶寶,我是誰呀?我也要來喊寶寶吃飯嘍!你們可要回答媽媽吃的什么飯菜哦!
⑴引導幼兒念兒歌2遍
⑵請一幼兒飾螞蟻媽媽1遍
⑶請一幼兒飾螞蟻爸爸1遍
三、創編兒歌
師:小螞蟻們,你們平時除了吃過白米飯,還吃過什么飯啊?
除了吃過炒青菜,還吃過什么菜呢?
請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請個別幼兒交流。
師:那接下來把我們愛吃的飯菜放進兒歌里,好嗎?
現在螞蟻媽媽又要來問了“小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什么飯……”
四、游戲
兩個小朋友一組,一個做媽媽,一個做寶寶,一問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飯菜放進兒歌里。
五、結尾
小螞蟻吃飽了,要出去散步了,讓我們一個跟好一個慢慢去散步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
2、嘗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熟悉兒歌中間段的內容。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在游戲中朗誦兒歌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的圖夾文俘7張,塑封好的螞蟻圖片6張,音樂《找朋友》、《加油干》。
2、實物:毛竹筷、小瓷碗。
3、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你猜一猜,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寶寶,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小(3)班來了一群動物朋友。請你猜猜它們會是誰呢?(請2~3位幼兒回答)
二、出示第一張俘圖,在集體舞《找朋友》的`游戲中,感受螞蟻的可愛。
1、(出示俘一)師:寶寶看,是誰呀?(小螞蟻)寶寶和螞蟻打個招呼。(寶寶好!螞蟻好!)
2、師:小螞蟻想來和寶寶們跳一個《找朋友》的舞,寶寶,你有好朋友嗎?(有)好,我們開始吧!(播放《找朋友》的音樂,鼓勵每位寶寶都勇敢地參與集體活動。)
三、學習兒歌的第一句,并在情景中進行理解、鞏固。
1、師:螞蟻和寶寶跳了舞,肚子有點餓了,讓我來喊螞蟻吃飯吧!(教師示肥誦兒歌第一句:“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2、引導幼兒用愉快地情緒跟老師學習朗誦。
3、師:寶寶,那里還有很多的螞蟻呢!誰來聲地喊它謬來吃飯?(形式為:單個喊、分組喊、分男女幼兒喊,以便讓每個寶寶都有學習的機會。)
四、猜想活動:
你給螞蟻吃什么飯呢?(利用寶寶的已有經驗進行猜想活動:炒飯、咸飯、蛋炒飯、白米飯……)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學習“什么飯?白米飯。”(同時出示俘二)
五、討論活動:
有了白米飯,該用什么菜來一起吃呢?(鼓勵寶寶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并把想法說給螞蟻們聽,以刺激寶寶更豐富地進行討論活動。)同樣采用開火車式的一問一答方式記憶兒歌內容“什么菜?炒青菜。”同時出示俘三。
六、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觸摸,了解餐具的名稱“毛竹筷、小瓷碗。”
師:白米飯有了、炒青菜有了,螞蟻們開始吃飯了。寶寶,吃飯要用到什么東西呢?(筷子、小碗。)
七、角色游戲“螞蟻吃飯。”教師扮演主人,幼兒扮演小螞蟻。采用“教師呼喚、幼兒表演、一問一答”等多種形式熟悉、記憶兒歌的前半段內容。
八、出示俘六,引導寶寶動腦筋:吃不了,怎么辦?并加強教師與幼兒的互動。
師:螞蟻吃飯吃得真開心呀!肚子吃得飽飽的,可是還有許多的白米飯、炒青菜呢,該怎么辦呢?
九、出示俘七,學說“哼唷哼唷往回搬。”并在音樂游戲、肢體動作中進行熟練地說。(播放勞動音樂《加油干》)
十、出示兒歌名字《逗螞蟻》,傾聽老師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第二遍時可以請幼兒輕輕地跟老師進行朗誦。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理解、記憶兒歌內容:分組朗誦、聽爸爸媽媽朗誦、單朗誦、與老師對念等等
十一、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書《逗螞蟻》,鼓勵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看書念兒歌。
附兒歌: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
快快來吃飯。
什么飯?白米飯。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小瓷碗。
吃不了,怎么辦?
哼唷哼唷往回搬。
活動反思:
上完這節小班語言研討課,我收獲頗多。從活動設計來看,目標難易適中,程序設計新穎,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兒歌,并創設情境使他們切身體會兒歌“逗”的主題。特別是活動中,我一改以往兒歌教學中聽一聽、學一學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導入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動的主題“逗趣”,挖掘了這首兒歌自身的游戲性、趣味性,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得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兒歌輕松愉快。
在后面的集體進行角色扮演的環節中,雖然沒有任何頭飾或手偶,幼兒依然能沉浸在做螞蟻的角色意識中,但由于情緒過于興奮,他們沒有理解邊念兒歌邊游戲的規則,一味地忙著來回搬運“米飯”,只有少數幾名幼兒邊玩游戲邊念著兒歌。這給活動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遺憾。如果教師在覺察了幼兒異常興奮之后,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醒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專注于游戲的同時能做到遵守游戲規則,相信后兩次的游戲水平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并了解兒歌,感受兒歌所表現的“逗”趣。
2、在游戲中體驗邊念兒歌邊進行角色表演的快樂。
3、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飯菜名。
活動準備:
課前自制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猜一猜。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來一位客人,猜猜會是誰呢?
2、喊一喊。師:哦,原來是螞蟻啊,誰來把螞蟻喊過來?
3、想一想,說一說。師:我們想一個什么辦法逗螞蟻來呢?
二、在游戲中學習兒歌,體驗“逗”趣。
1、逗引螞蟻
運用黃米飯與炒青菜逗引螞蟻。
2、學習兒歌,進行扮演。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2)幼兒在教師動作與語言的提示下朗誦兒歌。
提醒幼兒注意整首兒歌的'完整,加上動作朗誦。
(3)玩游戲。根據兒歌內容,創設游戲情境。交代規則:先請兩位螞蟻躲在“洞”里,其他幼兒逗螞蟻。第二遍,全體幼兒做螞蟻,老師來逗螞蟻。提醒螞蟻們別忘了自己與老師的對話。
三、創編兒歌
1、啟發幼兒想象并表達,要請螞蟻再來做客,還可以準備別的什么菜呢?
將新的米飯和菜的名稱編到兒歌里,大家一起念一念,說一說。
2、活動延伸: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編新的逗螞蟻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游戲。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逗螞蟻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精神。
2、通過道具、肢體、律動、演奏等,熟悉兒謠節拍和節奏。
活動準備
音樂碟一張、木條人手一份、木魚、碰鈴、鈴鼓、蛙鳴筒
活動過程
1、節奏問好
(幼兒進入活動室找個位置坐好)打招呼
師:我是甘老師幼:我是
師:坐姿好的聲音一定好聽,試試
2、故事引入
出示掛圖,邊講邊問:小螞蟻能搭成舞臺嗎?經討論得出道理:團結合作力量。
3、理解音樂
聽音樂,小螞蟻是怎樣團結合作的?老師跟隨音樂邊做搬、抬等動作
問:小螞蟻用幾種方法搬木材?
幼兒A做推的動作,請家學一遍。
幼兒B做堆的動作,請家學一遍。邊做邊念語詞,結束前老師問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個舞臺。
4、游戲理解音樂
好朋友游戲再次感受音樂,鼓勵幼兒找朋友抱一抱。
兩位老師分別扮演木材和螞蟻做游戲
問:拉、推、堆的動作怎么做?幼兒紛紛嘗試
問:小螞蟻在哪里?木材在哪里?
游戲一段后,音樂間奏時老師說:真是太累了、洗洗臉、喝喝水,你們想不想交換一下,小螞蟻、木材在哪里?
師:有三角形、圓形的房頂,還有什么形狀的房頂?
5、道具練習
出示木條,這些是搭舞臺的'材料,強調合作,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問:你手里是幾塊?誰手里多了,趕快送回來,每個人一塊木材多了小螞蟻搬不動。
(1)搬木材:一邊念語詞一邊做動作,間奏時放松檫汗。
(2)引導幼兒多說其它的辦法:幼兒說了扛、滾、拿、抬、頂,表揚幼兒:給自己拍拍手
(3)提供樂器讓幼兒想象它們像什么?當幼兒說像甘蔗或羊肉串時,老師引導:你們拿去快吃,拿兩個吃飽點等。
(4)任務:說一個字,小樂器就敲一聲,老師一邊念幼兒一遍敲,第二遍跟著音樂敲,這時老師指揮幼兒念敲
(5)評價幼兒的樂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