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一句話的教案(精選3篇)
加了一句話的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查辭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懂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語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目標1、2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讀課文首尾2段。
2、質疑:盲婦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看圖讀課文,自由質疑
2、圈畫生字新詞,小組內討論理解詞義
3、說說課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2)詩人和盲婦人是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的詞句說說。
2、學習第二段
3、讀課文,看插圖上畫的是什么?
4、這一段寫什么?
5、聯系上文想想:過路人對盲婦人前后的態度有何不同?
6、讀文中語句,理解詩人眼中的“欣慰”。
7、學習第三段
(1)自學第三段,比較詩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義發生了什么變化?說說你看到前后2句話時的感受有何不同?
(2)詩人加了一句話,使盲婦人擺脫了困境,說明了什么?
(3)理解“襯托、風燭殘年、萬紫千紅”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四〉、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與收獲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六、有感情朗讀課文。
1、完成練習冊。
加了一句話的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認識四個生字,語文教案-加了一句話。
2、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老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說說自己的感受。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更深人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盲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語言藝術產生的巨大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資料(圖片、文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今天學習第4課,齊讀課題。
2、小聲讀讀課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巴黎街頭的故事。中午,一個在街頭乞討的老婦人什么也沒得到,晚上,情況卻發生很大變化,過往行人紛紛給她銅幣。
二、新授可課
(一)小組自學生字
1、紳 枚 幣魔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邊是四筆反文。
幣:幣的第一筆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組內學習記憶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哪幾段講的是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開是圍繞著木牌上的字展開的,請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變了,還有哪些內容發生了變化?
3、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找發生變化的內容,動筆畫在書上。
4、小組內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關鍵的變化。(人們的態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發生了變化)。
6、展示小組學習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加了一句話》。
態度:無動于衷 慷慨解囊
收入:少 多
神情:悲傷 笑著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老人的樣子,路人的態度。
(2)重點指導讀盲婦人前后兩次說的話。
(3)分角色朗讀。
8、質疑。
過度: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請你小聲讀讀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詩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語句。
2、啟發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結合著自己找到的資料來談談。
(1)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2)學生展示
3、理解盲婦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請同學說說這時如果你看到盲婦人會怎么做。
4、自由讀第三段,體會巴黎大街上的人們對盲婦人情感的變化。
5、自由讀全段,思考語言怎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6、給出提示,可以結合提示內容進行思考。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 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 ;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 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對老人產生了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__________ 。
(四)小結:
詩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把盲婦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慘的事情聯系到了一起,讓人們先產生了愉悅之情,既而又產生了心酸的感受,像這樣能打動人心的語言就叫做“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也證實了語言的魅力。
7、解決“為什么人們開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
8、再讀詩人添字后的話,進一步體會其魅力所在。
(五)學習運用語言
向詩人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別人。
1、出示郁金香圖、節水圖
2、看到圖上的這些現象,你想說點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業
1、尋找有魅力的語言
2、找關于讓·彼浩勒的詩來讀一讀
附:板書:
19 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見。
加了一句話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查辭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懂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語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讀課文首尾2段。
2.質疑:盲婦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看圖讀課文,自由質疑
2.圈畫生字新詞,小組內討論理解詞義
3.說說課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2)詩人和盲婦人是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的詞句說說。
2.學習第二段
(1)讀課文,看插圖上畫的是什么?
(2)這一段寫什么?
(3)聯系上文想想:過路人對盲婦人前后的態度有何不同?
(4)讀文中語句,理解詩人眼中的“欣慰”。
3.學習第三段
(1)自學第三段,比較詩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義發生了什么變化?說說你看到前后2句話時的感受有何不同?
(2)詩人加了一句話,使盲婦人擺脫了困境,說明了什么?
(3)理解“襯托、風燭殘年、萬紫千紅”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四、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與收獲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六、有感情朗讀課文。
1.完成練習冊。
《加了一句話》教學反思
今天一來到學校,就有學生問我“祝老師,今天什么時候表演課本劇啊?”我問他:“你很盼望表演嗎?”他說:“我們都準備好長時間了!耶!今天可以表演啦!”然后,他就跑進教室興奮地告訴其他同學。《加了一句話》進行課本劇表演,是我大概三日前布置的一項課外作業。
下午,三班先進行表演。五個小組挨個上,選出四個評委打分,評委表演的時候選一位臨時評委進行打分。可憐的瞎眼老婆婆木然地站在街頭,善良的詩人在木板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襯托出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美景老婆婆什么也看不見的凄涼心境。學生們很明顯都作了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幾個小女生領悟力較高,將過路人的神態、心理活動揣摩了一下,煞有介事地捏腔捏調地表演出了貴婦、小姐的樣子,柳可則表現了詩人的深沉與思考。表演完后,對學生的精彩表演進行了評點,并對表演中把握不準的地方及表演課本劇時應注意與觀眾交流及控制表演進度與表演效果進行了指導。就在大家都覺得今日的表演即將結束時,我說:“同學們,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請剛才表演的特別好的幾位同學來個即興組合表演,怎么樣?”同學們先是一愣,然后歡呼起來,叫道:“太好了,這叫做強強聯手,一定很精彩!”于是,在大家的推薦下,有幾名同學被冠以奧斯卡獎得主的頭銜再次登上“舞臺”。由于這次是推薦演出,臺上的演員們更有自信了,表演起來更加得輕松,在舞臺上現編臺詞,表情更加豐富。
四班隨后表演。我在看完三班的表演后,覺得四班學生有些放不開,不似四班學生活潑,于是便在他們表演完后即刻進行指導,可是發現光講解效果不好,便立刻將剛才三班最后進行表演的精英組合請到四班,這次效果可不一樣了,大家伙看得眼睛都不眨,嘴巴張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了一個環節。三班幾位同學表演完后,興高采烈地走了。四班同學顯得有些沮喪,見此情景,我想一定是他們感覺到了失落,一種沒有得到肯定與贊揚的失落。不能不指點,不能不比較,有比較有了鑒別,才能看到差距,才能進步。于是我立刻實話實說:“表演就是要有激情,要能將角色的心理與自己融為一體。”
從表演課本劇的效果可以看出,四班一部分學生在參與其中的時候,有完成任務的感覺,這與課堂教學有相通之處,主動的.成分少一些,所以在參與教學活動時的創造力與激情肯定是不夠充分的。